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水在临界点发生了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andrew-shen-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在理论物理学家眼中, 气液两相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 表面上看, 它们都是流体, 其动力学性质都可以用流体力学的方程来描述.
  • 实际操作看, 液相和气相之间可以连续转变. 比如如下图蓝色所示的路径:
  • 更深入地看, 气液两相具有相同的对称性, 在相变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对称性破缺. [1]

因此, 气液两相的定义, 更多地是为了日常生活时使用的方便. 气液两相的区别, 主要是力学性质(密度, 压缩系数, 粘滞系数等)的区别. 这个区别在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是不连续的, 所以会发生水的沸腾这样不连续的相变, 也叫一级相变. 随着温度升高, 气液两相的区别越来越小, 直到临界温度时区别完全消失. 因此临界点处是发生的改变是连续的, 被称为连续相变, 也叫二级相变. 在这里, 与其说出现了新的相, 不如说气液两相融合成了一相, 不妨称之为"流体相". (事实上根据最开始的论述, 气液两相本来就是一相. )

在临界点附近, 气液两相的区别消失, 带来的直接可观测的现象就是所谓"临界乳光". 在临界点往上一点就是液相, 往下一点就是气相. 在足够小的尺度下看, 因为热运动的存在, 系统总不是完全均匀的, 某一时刻有些地方温度高, 有些地方温度低, 这就是所谓热涨落. 因此粗略地说, 在临界点处, 由于热涨落的存在, 气相和液相在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达到动态的平衡. 由于大量的液滴的存在, 改变了系统的光学性质(比如在晴天和在雾天的视觉效果显然是不同的), 造成了临界乳光的现象.

至于临界点右上角的所谓"超临界流体", 只是说此时的流体相具有一些新奇的物理性质(在另一个回答中已有简单介绍). Wikipedia 上的这张图是错误的(或者说至少是带有误导性的):

因为这里并没有新的相产生. 两条直的黑色虚线也绝不是相边界. [2]



[1] 尽管确实可以强行定义序参量为, 但这个序参量不是很有趣.

[2] 如果要强行区分, 在这里更合适的说法是发生了 crossover, 而不是 phase transition.


user avatar   jia-ming-z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大佬已经说得很好了,但是并不具体。我这里倒是可以用一种经典的、相对直观的解释,来说明这样三个问题:

  • 为何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会有两相并存?
  • 在何种条件下才会有两相并存?
  • 超临界是怎么回事?

我们从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方程开始:范德华方程(Van de Waals equation)

范德华方程是尝试对真实气体进行描述的最简单的一个状态方程。它堪称是建模界的神级典范,因为它有着一切成功模型的所有优点:

简单的假设,简单的近似方法,简单的结果,但是解释了出人意料的深层现象

范德华方程的核心,是对理想气体方程做了两个修改,包含了理想气体中所忽略掉的真实气体中的两个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说到底,在这个模型中,气体分子被简化为一种存在着相对长程引力的硬球模型。这里的关键就是:

  • 分子的硬球模型:分子之间只有在互相碰撞的时候才会产生斥力。你可以把分子想象成为类似于某种玻璃球之类的弹性球。当它们不接触的时候,它们之间不存在斥力,而当它们碰撞的时候,它们之间会瞬间产生极高的斥力,阻止它们进一步靠近。也就是说,就像是一个无限高的阶跃能垒,当分子间的距离靠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互相弹开,而没有达到这种距离的时候,它们相安无事。分子之间的总的斥力,就是无数个分子之间不断互相碰撞所产生的碰撞力的综合平均。它正比于气体的碰撞频率以及碰撞强度,也就是密度和温度。
  • 分子引力:在硬球之外,分子间还存在着延伸一定距离的引力作用。这种引力不像是斥力那样的无限高能垒,它随着距离的增加连续减弱,而当分子达到一定距离之后,它会衰减为零。也就是说,当分子足够靠近(但是还没有相互碰撞)的时候,它们之间相互吸引,但是距离较远后,这种吸引力就渐渐消失了。

下图就是现代科学对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与范德华模型已经是非常接近了:

那么,在这样一种分子模型下,范德华对理想气体方程做出了修正。我们知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

理想气体把分子看作是弹性的质点,除了弹性碰撞别无作用力,并且不占体积。在理想气体中,对气体的压缩,导致气体分子密度增加,从而碰撞频率增加,因而压力增加。整个过程毫无花哨,连续且平滑。那么相变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主要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

范德华方程的修正就体现了这一点。首先,基于硬球模型,我们不能把分子看做质点,而应该看作是有一定体积的球体。那么在考虑分子碰撞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把分子自由移动的空间与气体填充的空间区分开来:前者等于后者减去气体分子自身填充的空间:

其中b就是气体分子体积的表示。

那么下一步我们需要考虑分子间的引力。基于气体的均匀性,气体内部的分子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引力,因而互相抵消掉。但是,这种情况在气体与装有气体的容器壁之间就不存在了。我们假设气体分子不会受到容器壁的吸引(这个假设其实不准确,例如说当我们讨论表面张力的时候,它就至关重要了。但是在这里它并不影响我们的结果。)那么在气体的界面处,它会受到来自气体内部的向内的净引力。按照假设,分子间的引力在较长距离下为零,只有在相对比较靠近的情况下才会有所体现。因而也就是只有在界面处很薄的区域存在这种净引力。这种净引力的大小是多少呢?一个合理假设就是,单个分子受到的引力应该与周围分子的密度成正比:

而界面处的分子个数本身,也是与分子密度成正比的:

那么,界面处所有分子受到的向内的吸引力,就正比于密度的平方。这个总的吸引力、分子碰撞产生的斥力、以及界面处(容器壁)对分子的压力就平衡起来:

这就是范德华方程。如果我们从力学的角度对它进行解读,就是它表征了气体内部的压力应力、分子碰撞斥力、以及分子吸引力之间的受力平衡。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固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这是一个三次方程,因而它可能有一个或者三个实数解。例如,在某一个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把P-V曲线做出来,就是这样一条曲线(等温线):


我们可以看到,在体积很大的时候,它的行为与理想气体接近(可压缩气体)。而在体积很小的时候,压力随着体积的缩小急剧增加,对应着不可压缩流体,也就是液态。而在中间过渡的区域,就是存在着多解的区域。在这个区间里面,一个固定的压力会对应着三个不同的体积。

在理想情况下,当我们对某气体从N点开始压缩,沿着N-C-P-B-O-A-M路线,气体被逐渐压缩,中间的过程就是完全连续渐变的,不会发生相变,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任何的两相并存的现象(冷凝)。这一点就像是理想气体压缩过程一样:连续且平滑。但是,实际过程中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多值区,同时会面临着失稳的情况(数学上的鞍点)。这就出现在P-B-O这一段路径上。

为何会失稳呢?我们会看到,这一段曲线对应的是一种负压缩率的情况:也就是说,压力随着体积的增加而增加,这是一个典型的正反馈过程。与我们日常看到的气体完全相反:它们都是压力随着体积的增加而减少 - 一个负反馈过程。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区域里的B点,外界的压力稍稍变化一点,例如说增加了一点点,将会使得气体的体积缩小,而体积缩小则会使气体的压力跟着缩小,从而导致它更加无法抵抗外界压力,就会被进一步压缩。而进一步压缩的后果就是气体压力更加缩小,导致更加被压缩。反之,外界的压力减少一点点,会导致气体压力增加,从而进一步膨胀,膨胀会使得气体压力更加增加,进而加剧膨胀。所以说,这一部分气体是无法稳定存在的。它连最微小的扰动都无法抵抗。因此要么迅速崩溃到C点,要么迅速崩溃到A点

就好像是一个“山坡”顶部的球一样,它理论上可以平衡,但是实际上它不会呆在山顶,因为它要么滑向左侧,要么滑向右侧:

所以说,B点是一理论上存在,但是实际中不存在的状态。实际气体内部总是存在着无休止的涨落的,B点的状态对这些涨落毫无抵抗能力。在气体内部总存在着不同涨落的区域,那些压力向上波动的区域,它就会迅速膨胀变成气体,而在压力向下波动的区域,它就会迅速收缩变成液体。因而在这个压力下,最终就会形成气液两相共存的情形(至于这两相按照何种规则分配,可以用所谓的“Maxwell Construction”来计算,事实上就是一个自由能最低的路径,这是题外话不多说)。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在一箱处于这种不稳定平衡(B点)的气体中,内部各种总是无休止地存在各种涨落。如图在某一时刻总有局部压力偏小的地方和局部压力偏大的地方。由于上述的不稳定性,局部压力偏小的区域在周围气体的压缩下体积将会缩小,而体积缩小将会导致其局部压力更小,从而加剧收缩,形成连锁反应,直至成为一个稳定的高密度区域(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它叫做液滴)。而反之局部压力偏大的区域则会导致连锁膨胀,直至成为稳定的低密度状态(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它叫做气泡)。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任何一个局部的连锁膨胀和压缩,都将会导致其周围气体压力的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得周围的区域也陷入连锁反应当中。就像是火药的药捻,点燃了整箱炸药一样,上述一个局部的“液滴”和“气泡”最终就引发整箱气体的崩溃:在内部的任何一处,要么变成稳定的气态,要么变成稳定的液态。

关于负反馈的稳定性丧失,可以参考我的文章:

以及我的回答:


从分子动力学的角度考虑,在整个压缩过程中,气体内部的受力平衡经历了不同的情形。首先,在体积较大(密度较小)的时候,分子间没有任何作用力,最终仅仅是分子间的碰撞与压力相平衡:这就是典型的理想气体行为;当压缩渐渐增加,气体密度越来越大,碰撞也就越来越频繁,这就是压力与体积成反比的缘由。但是当分子密度增加,分子间距变小到一定程度(体积小于P点),分子间的吸引力开始起作用。此时气体内部的受力平衡则是分子引力、分子碰撞力、压力之间的平衡。而这个平衡是不稳定的:

  • 分子间引力大于分子间的碰撞时,分子间距迅速变小,而分子间距的变小更加使得引力增加,进一步缩小分子间距,它会变成液态;
  • 分子间引力小于分子间的碰撞时,分子间距迅速变变大,而分子间距的变大更加使得引力减小,进一步扩大分子间距,它会变成气态。

此时就只有气液两相并存的情形出现。而当我们进一步压缩时,分子间的斥力迅速增加,使得引力相对小到可以忽略,此时分子斥力成为主导,这时内部的平衡就成为分子斥力与压力之间的平衡了 - 这就是稳定的液相区。(其实范德华模型里面,这里的“分子斥力”仍然是碰撞引起的,只不过分子间距极小时,碰撞频率极高)。

总而言之,理论上,对气体的压缩时不必产生相变的,它完全可以是一种连续的变化过程。而相变的产生则是因为失稳造成的。这就是我们前面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而失稳的前提是多值性:从平衡的角度,可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平衡,碰撞区的平衡,碰撞-引力区的平衡,以及斥力区的平衡。而碰撞-引力平衡由于其不稳定性,导致现实中无法存在,因而就有了两相共存。因而我们就有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当上述方程有多值解的时候,就会产生两相并存。

那么第三个问题呢?如图为CO2的范德华方程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我们可以看到,在温度小于30.99℃时,等温线存在多值性,因而就有了两相区。而大于这个温度时,曲线就是一条单调曲线,没有了多值性(也就是说,引力-碰撞平衡不复存在),因而就不存在两相区,此时就是超临界状态。而30.99℃就是CO2的临界温度。

那么,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很简单了:当一条等温线不存在多值性的时候,就不会产生两相并存,压缩的过程就是一个完全连续的、没有相变的过程,这就是超临界状态。

定性说超临界与亚临界的区别,其实从上面的分析就能看出原因。相变过程是分子间的引力作用引发的相态稳定性的丧失。但是当温度高于一定数值之后,由于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急剧上升,因而分子的碰撞作用即使是在引力作用的区域里仍然有压倒性优势,导致引力效应被压制,从而相态失稳的情况消失了。所以就没有一个相变过程:这就是超临界状态。

这里的根源,就是三次方程解的个数随不同温度的变化。

理论上,对气体压缩过程是一个连续、无相变过程,这一点上说超临界和亚临界都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亚临界经历了一个状态失稳的区域,导致单相的平衡态自发崩溃为气液两相并存。


user avatar   liang-hao-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相的区分,首先把我最近看到的一段话扒出来:

当有临界点存在的时候,关于不同相的概念本身具有随意性,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指出:什么样的状态是这一相,什么样的状态是另一相。严格的讲,只有当两相彼此接触而同时存在时,亦即只有在相平衡曲线的诸点上,才可以说两相。
朗道,理论物理学教程,统计物理学(一)

看到这段话我简直哭瞎了!我一直都是这样想的,可是没有其他任何一本教材这样说!终于找到知音了!(事后发现好像不少同学也这样想)

然后解答题主的其他问题:

当水绕过临界点从从上面过渡时,一切参数都是连续变化的,没有相变。

当水通过临界点进行两相转变的时,这个过程被称为二级相变。
二级相变过程中,水不吸收潜热,体积没有跃变。
但是其热容在靠近临界点时会幂律发散
等温压缩系数会发散幂律
等温线也会具有幂律的形式
两相密度差会以幂律趋于零

从一般的热力学理论可以证明这些系数满足一系列不等式

从统计物理出发,可以证明这四个系数之间满足关系(Kenneth G. Wilson, 1973)


这个工作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原因在于临界现象不仅发生在水的相变过程中,也不仅仅限于气液相变,而出现在更广泛的凝聚体的相变过程中,而这些过程中幂律关系都成立;另一个原因是Wilson将粒子物理中重整化群理论运用到统计物理之中,让人们认识到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中的多体体系,其实都是一回事(都基本算不出来=_=||)

另外,在临界点附近,物质的热涨落会相当大,体现在水的气液相变上,最明显的现象是临界乳光:大量液滴自发凝聚和消亡,对光线的散射以米散射为主(几乎不随波长变化),水表现出乳白色。

上面对水都是现象性的描述,而内部动力学的描述我只是大致清楚一般性的理论,对于水这个具体对象不是太清楚。还是希望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来做一些解答。




  

相关话题

  假设用一根 300 万千米的电缆给灯泡供电,切断电源后灯泡要多久才会熄灭? 
  为什么天问一号要先「横着绕」,再变轨到「竖着绕」,而不能到达后直接变成「竖着绕」? 
  关于天文专业方面有没有什么劝退的话?(未来会遇到的困难)? 
  为何说从地球上移去一滴水的所有电子,地球电势将会升高几百万伏特? 
  马赫究竟是不是一个单位? 
  请问能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关系具体怎么解释啊? 
  有没有仅由中子构成的原子核? 
  如何给没有高中物理与数学基础的人解释「薛定谔的猫」? 
  如何区别氦气球和氢气球? 
  夜空中拍到的这个是什么(不是月亮)?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台式电脑不弄一个备用电源防止断电呢?
下一个讨论
拔牙是直接硬拔出来吗?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