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和法国洲际导弹技术谁更先进? 第1页

  

user avatar   han-hai-40-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方面,中国比法国强,法国没有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法国不搞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海基洲际弹道导弹方面,法国远强于中国,法国最先进的M51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5~10枚30万吨TNT当量核弹头,射程8000KM~10000KM,由于巨浪3不知是否服役,所以这里不讨论巨浪3,中国最先进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巨浪2最新改进型,可携带1~6枚15万吨TNT当量核弹头,射程7000KM~14000KM,但是由于中国必须从南海堡垒区发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所以当巨浪2载弹量达到最大的时候,射程降到7000多公里,根本打不到美国,没有任何意义,一般认为巨浪2携带一枚65万吨/15万吨TNT当量核弹头加若干诱饵弹,打14000KM,技术水平比M51基本落后一代。M51的技术水平与美国三叉戟2大致相当;空基方面,中国和法国半斤八两,对比美俄来说,都不强,中国能携带空基核武器的只有轰6,法国只有阵风。跳出陆海空方面的比较,单方面从技术来比较的话,那中国最先研制的东风41技术略微超过M51,东风41在载弹量和射程上对比M51有巨大优势,来自央视的数据,感受一下吧,【兵器面面观【共和国阅兵装备】第三集:大国亮剑-哔哩哔哩】 b23.tv/HNCx4oL 官方数据,东风41可以携带4枚65万吨TNT当量核弹头或者8~10枚15万吨TNT当量核弹头,加若干诱饵弹头投掷到14000KM以外,覆盖全球任何一个点,圆概率误差CEP在100M以内,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之一,技术水平与美国的三叉戟2、俄罗斯的亚尔斯相当,而M51在生存能力上对比东风41有巨大优势。至于中法两国的核弹头小型化技术,中法基本相当,技术上没啥大差距,都是气体助爆椭球体初级加球型次级这种最先进的热核弹头设计,在弹头型号种类上法国略有优势,法国有10型核弹头,中国只有5型。法国先进的TN3型核弹头,弹头重量200KG,当量30~35万吨TNT,中国4个型号核弹头数据(根据美国公布的报告猜测的),506型核弹头,重1000KG左右,当量400万吨TNT,ICBM核弹头,固体初级加球型次级,技术已经落后了,下面几款才是体现中国核技术水平的核弹头,535型核弹头,重250KG,当量65万吨TNT,ICBM核弹头;5X5型核弹头,重165KG,当量10~15万吨TNT,ICBM/SLBM核弹头;575型核弹头,重量不明,大致在280KG以内,当量20万吨TNT,巡航导弹核弹头,这技术水平对比一下美国的几款先进的热核弹头,感受一下,W76核弹头,重量145KG,当量15万吨TNT;W88核弹头,重量187KG,当量50万吨TNT,技术水平差不多能达到美国的八至九成。中国核技术缺点在做的核试验相对来说太少,只有45次,中国做核试验的目的在于设计核弹头,并没有做核材料减寿核试验,在核弹头寿命维护上可能略微落后于法国,这是因为根据美国的相关报告,中国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得到过俄罗斯的核试验数据(不由得感叹,毛子在解体的时候真是啥都敢卖啊,核试验数据都敢卖,这样的好事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并且还从一个西方国家(报告这里被涂黑了,但猜都能猜得出来是法国)得到核试验数据,可能弥补了这方面的落后,所以中国在1996年做完最后一次核试验后敢宣布暂停核试验,并加入《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控制全球的核试验和核武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中法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各有侧重点,核技术水平相差不大,法国略有优势。法国跟中国不同,法国目前的核武库足以自保,防备英国应该是没问题的 ,中国不同,中国得防备美国,所以中国在核武库规模上超越法国是肯定的,目前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应该相差不大,除非中国搞定了洲际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直接领先一代,高超音速武器法国现在也在研究,对比中俄美,虽然法国目前没有显著成果,但未来之事谁也无法预料。法国的军工技术水平还是可以。


user avatar   an-iv-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有这么一群送外卖的女人。

不想看图的国男们,可以看看文字,看看中国新时代女性是如何理直气壮“送外卖”的,省得以后被骗接盘。

今天我碰到了一件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和朋友(女)去中超买食物(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碰(未和她打招呼,她没认出来)到的那位来自西安的同学(跟波兰人谈恋爱,未婚先孕,正在备孕),她在中超里和老板娘夸夸其谈,说自己的波兰男朋友不关心他,说她怀孕如何痛苦。

这都无所谓,但是当她说"当我波兰男朋友这么冷漠对我,我都极其包容,因为我想着文化差异嘛,要是我谈了个国男,我的分分钟两耳光扇过去!”我很震惊,这凭什么,为什么穷得吊儿郎当的波兰人就可以无限被包容,中国男人就必须对她无限好,否则就是两耳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后来出了超市,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问我的朋友,她居然也认同那个姑娘的,她说"这不是双标,不是区别对待,这是文化差异,她男朋友是波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所以那样对她,情有可原。但是中国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对女生百般呵护,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一旦对女孩子冷漠了就应该被责罚。”

虽然她们这么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是一种双标,是一种侮辱。后来我见再讨论下去会很尴尬,就岔开话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凭什么对中国男人要求就必须这样那样,对波兰男友就可以无限包容?

作者PS:渣男送盘,老实人接盘,所以国男不能太老实。


user avatar   b-h-6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奇葩说》《圆桌派》《十三邀》等这类节目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甚至,在电视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更甚,在电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想想上面三个问题,就知道您的问题的答案,就是两个字,不会!

那些节目又不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甚至,就是孔子本人,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更别说几个节目。

提升思想,提升认知的方式有很多种,看电视节目,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高效,最难以替代的途径。


比如,读书。

比如,求学。

比如,行万里路。

实践出真知。

思辨出真知。

电视节目出真知?这个,存疑吧。


所以,认真读一本好书,认真听一堂名校的网课,不见得比看一群人在节目里聊天收获少。

错过那些节目,无需太过焦虑。

把那些节目的作用看得过于巨大,反而会降低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认知能力。

因为,真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思辨,来源于探索,倒很少来自别人的价值观输出。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chang-yan-xiao-83-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法学本科,月薪500元就别去了。真丢不起那人。你得有点傲气不是。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毕业的,原来叫中南政法学院,湖北是二本,外省算一本。后来政法与财经合并,变成211。中南政法学院原为五大政法学院之一,在南方厉害,广深司法系统好多师兄都是中南政法一脉。02年底,班主任劝我在本校保研,我当时不肯读书了,主要是心思不在课本上了,想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在苏州,跑去苏州人才市场,本来投了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法务岗,结果人事负责人说,我们这里清华北大人大的法学生简历有很多,还有研究生呢。

我心想,HR的嘴,骗人的鬼。北大和人大就算了,03年的清华法学算是个什么东西,清华文科恢复才几年,也来苏州抢饭吃?清华呢能有几个法学毕业生在苏州?心里骂归骂,牌面上打不过,在中国,清华两个字砸死人呦。

当时苏州人才市场上,我还投了一个张家港国泰外贸公司。我是国际经济法系毕业,专业极其对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熟练的,再加上刑事民商各类法律护航,还是很香的。人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说了,张家港和苏州一样,都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做外贸来钱快。

我对他后半句存疑,将信将疑,于是去张家港一看,待遇还是不错的。第一年保证不低于3万元,保证月薪达到2500元。公司有单身宿舍,可以选择住公司,我在张家港还有亲戚,可以选择住在亲戚那里。这个价位在2003年应届本科生里面,大概算是顶着天花板了。国泰里面的人还说,外贸系统来钱快,据说开单以后,还有按单提成,乖乖,算起来钱景可观。但我那时还是想去大城市发展,一门心思想去北京。

04年,我就去了北京,当北漂。我北漂第一份工作是1900元,转正后2200元。还不如苏州老家辖下——六线城市张家港的外贸公司的水平。我想,既然北漂了,就忍忍吧。人生地不熟,咱还得奋斗。

05年,老家在北京发展的发小先买了房,叫我去看。我看了眼馋,销售也机灵,发展我跟着发小一起买。于是,我家里出首付,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房,我还贷款,月供2000元。这时候钱就不够用了。巧了,公司涨薪,涨到2700元。我心里还是不满意,我还得打魔兽不是。80后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看眼前的,这样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开始想办法找工作,跳槽。

06年,最终还是跳槽了,谈了个月薪4000元的工作。好,这下和我父亲供我读大学时候的薪水同一区间了,他一个处长03年才4000元一个月。我出道不过3年,我也4000元一个月。于是,人飘了,志得意满。我父母都是民航系统的,我们民航子弟,去天津民航学院,分配到南通兴东机场,一个月才能拿到900元。后来航油系统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并购了,他们又托了关系,挤破脑袋进了中石化。

后面一切就比较自然了。反正03年出道那会儿,起步比不上97级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包分配,我是99级,里外里就差了两年,就得自己找工作。

但是,但是严肃的说,我们那一届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干什么都能干成。同学里面检察官居多,文科女生多嘛,女生都喜欢进检察院;不管男女,做法官的都很少。考公务员的也有,工商、税务、海关、边检、城管……都不乏其人。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进银行,我们班在银行系统的,比去公检法司的加起来还多。那时候刚开始发展股份制银行,民生华夏汉口一大堆同学在里面。金融系统里面,做股票证券也是一个方向。还有同学去搞煤炭和钢铁贸易的。

还是应了那句话,我们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


user avatar   li-jia-hua-32-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法学本科,月薪500元就别去了。真丢不起那人。你得有点傲气不是。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毕业的,原来叫中南政法学院,湖北是二本,外省算一本。后来政法与财经合并,变成211。中南政法学院原为五大政法学院之一,在南方厉害,广深司法系统好多师兄都是中南政法一脉。02年底,班主任劝我在本校保研,我当时不肯读书了,主要是心思不在课本上了,想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在苏州,跑去苏州人才市场,本来投了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法务岗,结果人事负责人说,我们这里清华北大人大的法学生简历有很多,还有研究生呢。

我心想,HR的嘴,骗人的鬼。北大和人大就算了,03年的清华法学算是个什么东西,清华文科恢复才几年,也来苏州抢饭吃?清华呢能有几个法学毕业生在苏州?心里骂归骂,牌面上打不过,在中国,清华两个字砸死人呦。

当时苏州人才市场上,我还投了一个张家港国泰外贸公司。我是国际经济法系毕业,专业极其对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熟练的,再加上刑事民商各类法律护航,还是很香的。人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说了,张家港和苏州一样,都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做外贸来钱快。

我对他后半句存疑,将信将疑,于是去张家港一看,待遇还是不错的。第一年保证不低于3万元,保证月薪达到2500元。公司有单身宿舍,可以选择住公司,我在张家港还有亲戚,可以选择住在亲戚那里。这个价位在2003年应届本科生里面,大概算是顶着天花板了。国泰里面的人还说,外贸系统来钱快,据说开单以后,还有按单提成,乖乖,算起来钱景可观。但我那时还是想去大城市发展,一门心思想去北京。

04年,我就去了北京,当北漂。我北漂第一份工作是1900元,转正后2200元。还不如苏州老家辖下——六线城市张家港的外贸公司的水平。我想,既然北漂了,就忍忍吧。人生地不熟,咱还得奋斗。

05年,老家在北京发展的发小先买了房,叫我去看。我看了眼馋,销售也机灵,发展我跟着发小一起买。于是,我家里出首付,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房,我还贷款,月供2000元。这时候钱就不够用了。巧了,公司涨薪,涨到2700元。我心里还是不满意,我还得打魔兽不是。80后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看眼前的,这样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开始想办法找工作,跳槽。

06年,最终还是跳槽了,谈了个月薪4000元的工作。好,这下和我父亲供我读大学时候的薪水同一区间了,他一个处长03年才4000元一个月。我出道不过3年,我也4000元一个月。于是,人飘了,志得意满。我父母都是民航系统的,我们民航子弟,去天津民航学院,分配到南通兴东机场,一个月才能拿到900元。后来航油系统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并购了,他们又托了关系,挤破脑袋进了中石化。

后面一切就比较自然了。反正03年出道那会儿,起步比不上97级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包分配,我是99级,里外里就差了两年,就得自己找工作。

但是,但是严肃的说,我们那一届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干什么都能干成。同学里面检察官居多,文科女生多嘛,女生都喜欢进检察院;不管男女,做法官的都很少。考公务员的也有,工商、税务、海关、边检、城管……都不乏其人。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进银行,我们班在银行系统的,比去公检法司的加起来还多。那时候刚开始发展股份制银行,民生华夏汉口一大堆同学在里面。金融系统里面,做股票证券也是一个方向。还有同学去搞煤炭和钢铁贸易的。

还是应了那句话,我们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




  

相关话题

  为什么1745年西班牙犹太人嘉士伯•罗德里格•泊瑞尔在法国建立一所聋童学校,世界上第一所聋校不是它? 
  都说法国二战马奇诺防线没用还浪费大量国防开支,如果没有这条防线把钱都投到国防开支中法国能守住吗? 
  如何看待埃菲尔铁塔14日以熄灯声援阿勒颇反对派占领区被围民众? 
  戴高乐恢复了法国,强大了法国,为什么最后被人赶下台? 
  听说在法国,大多数孩子的父母是没有结婚的的,是真的么? 
  如果让你来指挥二战开始前的法国,你会怎么做? 
  如何看待6月2日巨浪3弹道导弹试射? 
  法国最后会变成斯坦吗? 
  引起法国大革命的那笔债务最后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如何看待法国巴黎一教师因展示默罕穆德漫画被斩首,法国会变成法兰西斯坦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男子拒绝春节带电脑回家工作被开除,仲裁获赔 19.4 万元?对职场人有哪些借鉴意义?
下一个讨论
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