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地球上海洋突然被抽空,海底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洋底会迅猛反弹和破裂。就像右边这个芒果。

题外话,切芒果方案点这里

地壳下面不是坚实的固体基础,而是半流体的上地幔。地壳则是浮在深层熔融流体上的一层脆薄壳。你可以想象地球是一个装满水的气球,水是上地幔,气球是地壳。既然地壳下面是流体,和刚体的区别就是会在压力下变形。而根据胡克定律,上面压着几千米深的水,地壳自己也会被压缩。一旦压力瞬间消失,变形就会弹回来。这个回弹在地球尺度下很小,在人类视角就是标准的“天翻地覆”。


你觉得这个说法匪夷所思?看看这两个新闻:

地球“腰围”再次增大 缘于全球变暖致冰川融化

在冰河时期,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长期处于低温中,冰盾质量非常大,压迫地壳和地幔导致地球中间膨胀,“腰围”变粗。冰川时期结束后,“回弹效应”使地球又开始“瘦身”,根据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数据,那时地球的赤道以每年不到一毫米的速度回缩。

地球重力场因冰川融化而改变

辽宁日报:冰川融化导致地球形状改变,进而使重力场发生改变是否已有先例?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卫平:是的。地球在40多亿年的历史中,曾多次显著降温变冷,形成冰期。冰期结束后,地球上水体的质量往往会重新布局,地球的形状发生改变是常有的事情,与地球形状密切相关的重力场发生显著改变的情况当然也屡见不鲜。

比如在约2万年前,地球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时,冰川撤退,大地在失去了冰川的质量后发生反弹,使地球的形状变得更圆。据估算,那时地球赤道曾以每年不到1毫米的速度回缩,地球重力场也因此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近年来,包括气候变暖在内的一些因素抵消了这种反弹。研究人员对卫星绘制的引力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北极和南极冰川加速融化明显改变了地球的重力场,曾以冰川形式聚集在地球两极的质量,正迅速流入海洋中,流向赤道,“回弹效应”被抵消,地球“腰围”不减反增。

冰川期结束,南极和北半球的冰川融化,会对整个地球的形状造成影响。这可是每年融化几厘米的变化啊,就会影响地球形状。海洋里的水是地球冰川重量的20倍,大洋地壳厚度却只有几千米,不到大陆地壳厚度的三分之一,在地球尺度下,这就像纸一样薄。你说要是忽然把上面盖着几千米的水拿走,那是什么结果?


压力变化比冰川溶解快了几十万倍,地壳厚度却只有冰川下陆地地壳厚度的三分之一。显而易见,大洋地壳肯定会像弹簧一样跳起来,会像鼓面一样振动——振幅可能高达几百米甚至几公里。


科学家揭秘冰川时代巨大冰层“进退自如”原因


科考队进一步推测道,3000米厚的冰层会使地面下陷1000米。这也会降低冰层上方的海拔高度,致使其与热空气相接触

第四纪冰河时期


第四纪冰河时期产生的湖泊数量超过了其它地质过程的总和。大陆冰川完全打断了冰前水系。冰川流经之地遭到了擦蚀与侵蚀,在基岩上留下了无数封闭的、没有外流出口的洼地。这些洼地填入了水后就成为湖泊。


在冰缘产生了非常大的湖泊。北美与欧洲的大陆冰盖的中心之处厚达3,000 m(9,800 ft) ,并且向冰缘处逐渐变薄。冰盖中心处的地壳受到冰的巨大压力而下沉很大。当冰盖融化后,地壳反弹上升有个后延时间,造成了向着冰盖中心的地壳倾斜。这种倾斜产生的盆地可以持续数千年。这种盆地变成湖泊或者海侵。北美五大湖与波罗的海就是如此形成的。


第四纪冰河时期的大陆冰盖数千米的厚度,压迫其下的岩石圈下沉,达到了均衡调整(isostatic adjustment)。加拿大环绕哈德逊湾的大片地区下沉到海平面以下,同时期欧洲环波罗的海地区也是如此。冰川融化后这些地区的地壳处于反弹上升中。9,000年前还曾在斯坎迪纳维亚引发了大地震。这些地震非常独特,因为它与板块构造无关。


研究表明地壳上升有两个不同阶段。冰消后最初的上升是快速的(或者说是弹性的)。弹性阶段后,地壳上升是缓慢黏滞的,上升速度呈指数下降直到趋于0。现在,典型上升速率是1 cm每年的数量级或者更小。在北欧,这被GPS数据观测网BIFROST所证实[19]。研究认为地壳反弹还会再持续10,000年。整个地壳反弹取决于冰期时的当地冰盖重量,在冰盖中心可能是几百米


几千米厚的地壳以几公里的振幅运动,必然会全面破碎。所以,如果海洋的水忽然被抽空,在太空中可以看到洋底地壳迅猛地全面抬升,同时地壳裂成无数碎块,裂缝中有火红炽热的岩浆涌出。其中大洋中部消除的压力最多,上升速度也最快,出现裂缝最多。所以我说大洋底部就会像前面那个果肉绽开的芒果。如果你觉得那个芒果不够形象,还可以在芒果肉的缝隙中挤上番茄酱,表示有岩浆迸出,差不多就可以向你的朋友形容大洋地壳的反应了。

这样貌似更形象?

还是把尼拉贡戈火山(以上两图为实景)熔岩湖的尺寸放大一万倍比较符合问题设想的场面。

为什么我说【在太空中看】呢?因为此时地球上已经不再有安全的地方,甚至卫星都会被掀起的气浪击落。你看前面那则新闻,

地球“腰围”再次增大 缘于全球变暖致冰川融化

。两极冰川压力减少,赤道半径就会变化。现在洋底地壳上升,显然所有陆地地壳会迅速下降,然后过几个小时再迅速反弹。地球表面大多数面积是海洋。海洋振动起来,大陆怎么可能幸免呢?所以不要以为你可以站在海边上安心地欣赏壮观的景色。全世界陆地居民马上会遇到亘古未有的大地震,山崩地裂,然后地壳迅速下降上千米,许多没有倒塌的坚固楼房也会被地壳拉下去——上一轮未死的居民这次会撞死在天花板上,而且可能是天花板主动来撞你的……这可不是什么好归宿。

总而言之一句话,人类相对于地球,连蝼蚁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块石头表面的细菌。如果不迅速发展科技,让改造自然的能力上几个数量级,根本没有资格谈改造地球,也不用想什么文明万古长存的宏大目标,地球稍微打个喷嚏,地球上几百个“菌群”就都消失了。如果我们的子孙没被地球和自己折腾死的话,那只有一种可能性——人类持续了过去一万年的发展速度,继续以指数速度增加自己的力量。十万年后,问题中这种上帝都没想象过的浩劫,或许只是新人类中学物理课的实验内容。


补充:咱是学路桥的,三句话不能离本行。问题中这个模型,最像的是道路翻浆


想想上图的路面被汽车压破的场景



设想在路面被压破、涨破瞬间你是一只过路的小蚂蚁,差不多就有海洋被抽空时人类的感受了。注意路面下面涌出来的不是冰水湿泥,而是岩浆……


user avatar   hutians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天学一个词组

Non-apology apology

(不是道歉的道歉)

A non-apology apology is a statement that has the form of an apology but does not express the expected contrition(悔罪). It is common in both politics and public relations(公关). It most commonly entails the speaker saying that he or she is sorry not for a behavior, statement or misdeed(罪行), but rather is sorry only because a person who has been aggrieved(受伤害) is requesting the apology, expressing a grievance(抱怨), or is threatening some form of retribution(报应) or retaliation(报复).



  

相关话题

  欧洲、美国多平原、海岸线长的自然地理条件是不是比中国更加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汪大渊真的到过澳大利亚吗? 
  为什么在世界上唯有核武器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镇国神器?难道就单纯是因为它的破坏范围广吗? 
  怎么用地图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如果你变得有钱又有权你会干什么? 
  怎样提高高中地理成绩?有哪些较好的方法? 
  学物理没法养活自己么? 
  杨-米尔斯理论是 20 世纪物理学三大成就之一么? 
  腾讯启动“探星计划”用AI寻找脉冲星,并发布TEFS材料计算平台,物理科研将成为未来的主营业务之一吗? 
  在你的研究领域(物理)里,有哪些数学课是应该在读本科的时候学的? 

前一个讨论
赖小民案涉及的女明星是谁?
下一个讨论
越南侵略柬埔寨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 2024-12-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