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世界上都有过哪些厉害的狙击手和他们的故事?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kuang-shen-sh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些两个亚裔的厉害的狙(zu)击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没有用狙击望远镜。

第一个是我们志愿军里大名鼎鼎的张桃芳。

上面视频可拉到张桃芳的地方观看。

张桃芳1931年出生于江苏兴化,1951年加入解放军,到了1952年9月,张桃芳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跟着部队进入抗美援朝战场。

在1952年,经过激烈的五次战役,双方处于对峙阶段。张桃芳随部队到了上甘岭战场。此时,著名的“冷枪冷炮”运动随即展开,也是这期间,张桃芳这名“新兵蛋子”开始大展拳脚。


张桃芳是新兵,在第一次进入阵地后,新兵有一个练习打靶的机会,这次张桃芳居然是三发子弹全部脱靶,大家都觉得这个兵也太“笨”了,毫无天赋可言,作为惩罚张桃芳被送去炊事班帮厨。


1953年1月末张桃芳终于迎来自己的第一次实战机会,但这次实战他不仅一个人都没打中,而且还差点把命交了。但不信邪的他开始反思并向老兵请教,第二天果真就干掉一个敌人,而且越来越顺手,半个月时间接连击毙7人而这仅仅用了9发子弹,他被授予三等功一次。在他实战后的第40天,已经有240发子弹干掉71个敌人的记录。

皮定均觉得他在吹牛,亲眼见到后皮定均专门奖励了他一双暖靴。

1953年,志愿军总部为张桃芳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的荣誉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

战争结束后张桃芳也没闲着,利用他的优势去报名飞行员选拔,通过并成功成为一名飞行员。在退役后担任某防空部队参谋长,1980年正式退休,退休后的张桃芳喜欢回部队看看新兵打靶,有时手痒痒就打上两枪,成绩竟然还不错!2007年10月29日,张桃芳逝世,享年77岁。


人不可貌相,照片上这个如同北方憨厚农民的男人,是史上最强的黄种人狙击手:他在二战中共狙杀了367个敌人,是苏联军队里的超级英雄。

他叫谢苗·诺莫科诺夫(Semyon Nomokonov),鄂温克族人。

“鄂温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是分布中国和俄罗斯的跨界民族,一个传统的狩猎民族。在我国,鄂温克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在俄罗斯曾被称为通古斯人。

诺莫科诺夫出生于贝加尔湖边的一个贫困猎人家庭,从7岁起他就拿枪打猎,在无穷无尽的针叶林中捕杀黑貂、马鹿和麋鹿,因为视力惊人,据说能看清百米外老鹰飞扬的羽毛,被族人称为“鸢之眼”。后来他成了家,生了9个孩子,靠狩猎和木匠为生。


苏德战争爆发后,41岁的诺莫科诺夫被招入军中。因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一开始他在团里很不受重视,士兵备注里标着“木匠,文盲,通古斯人”的简介。由于语言障碍,诺莫科诺夫并不总是能正确理解命令,所以很快被指挥官下放到厨房打杂,不久又被厨师赶走,因为他不会正确的切面包。

屡遭嫌弃的诺莫科诺夫,只能担任抬担架的杂活,但是,在1941年8月16日的一次战斗中,他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当时,正在救护伤员的他用敏锐的视力发现远处草丛有一个德国兵正在靠近,他随手抄起一支步枪,几乎没有瞄准就开了一枪,这一枪准准的击毙了德军。

当天晚上,“有一个神枪手”的传闻就传遍了团里,也传到了指挥官耳朵。

指挥官如获至宝,将拥有射击天赋的诺莫科诺夫转移到狙击排。从这一刻开始,他通往狙击手的荣耀之路开始了。

年底,诺莫科诺夫取得了更高战果,他在瓦尔代高地狙杀了八名德国侦察兵,挽救了受伤的指挥官。令人惊讶的是,诺莫科诺夫使用的枪支只是普通的莫辛纳甘步枪,他用出众的视力取代了瞄准镜。


1942年起,他得到了带瞄准镜的狙击枪,从此如虎添翼屡立战功。多年的狩猎生涯培养了他很多极好的习惯,比如他擅长伪装,喜欢披着马毛织成的织物伪装衣,他总是小心寻找合适的掩体并不断转移阵地,最厉害的还是射击距离,一般狙击手可以从300-500米处命中目标,而他的记录距离为1000米。


德军很快发现了这个黄种狙击手的存在,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针叶林的萨满祭司”,意思是他拥有神秘的萨满教巫术。为了消灭他,有时不惜对他一人进行迫击炮和大炮的密集轰炸。但是,诺莫科诺夫虽然负伤八次(两次被炮弹炸伤),总能避开致命打击。

除了自己杀敌,诺莫科诺夫还担任苏军中的射击教官,战争期间,他一共手把手指导了150多名士兵,其中最杰出的学生是他的同胞Sanzhiev,狙杀了186名德军。

苏德战争结束后,根据第695步兵团参谋长博尔德列夫上尉的报告,诺莫科诺夫共杀死了360名德军,包括一名德军少将。诺莫科诺夫闲暇时爱抽烟斗,他的烟斗很出名,一开始他把射击成果刻在烟斗上,士兵是圆点,军官是十字架,后来实在刻不下,因此苏军前线司令特意送了他一根象牙制成的新烟斗。

德国投降后,诺莫科诺夫随部队出兵中国东北。很快,他的烟斗上又多了7道圆点:他又狙杀了7个日本关东军。这次他获得的奖励是一匹马、一个双筒望远镜和一把新的狙击步枪。

就算在狙击手云集的苏联,杀死367名敌人也是个伟大的成就,但诺莫科诺夫只获得过红星勋章和红旗勋章,却未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而当时狙杀309名的女狙击手帕夫柳琴科,却获得这个苏军最高荣誉,对此,低调的诺莫科诺夫从没有抱怨过。

战后他回到了家乡继续当木匠和打猎,1973年去世。据他儿子回忆,他很沉默,很少和人主动说战争的事,只有一次,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德国汉堡的信,写信的德国妇女质问他:“你的烟斗上是否有我儿子古斯塔夫的标记?杀死这么多人,你为他们祈祷过吗?”他让儿子写了回信,答道:“我不记得每个德国强盗和杀人犯的名字,只知道是纳粹和你儿子侵略了我们的家园。”


最后芬兰最厉害的阻击手“白色死神”西蒙海耶,貌似也不用狙击镜(望远镜)。


张老虽然狙杀了214人,但是在西方名气不大。美方认为中国宣传张桃芳是在吹牛,是宣传需要。不过有一说一。冷枪冷炮运动后,美国大兵再也不敢随地大小便了,尤其不敢对着志愿军的阵地小便了。

他们嚣张的小便,是在多年以后入侵巴拿马的时候。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桃芳曾经说:“我比较笨,一高兴,忘了给提前量,瞄准第一个敌人,啪的就是一枪.....第一个敌人跑了,第二个敌人刚好赶上这个子弹......”

就是这位看起来“淳朴”、“憨厚”、自称“比较笨”的志愿军战士,靠着一杆没有瞄准镜的前苏联莫辛纳甘步枪,32天击毙214个敌人,成了上甘岭“狙击之神”。

他21岁加入志愿军,不是天生的神射手,他上战场之前,其实没有怎么摸过枪,第一次打靶的时候,三发全部脱靶,气的连长骂他“连吃三个大烧饼”。

这样的资质,怎么也不像好莱坞大片中描述的“天生的杀手”。

后来,他就笨鸟先飞、勤学苦练,整天端着空枪,反复练习举枪动作,瞄准远近不同的物体,不停扣发扳机,寻找感觉;他用破床单制成两个沙袋挂在手臂上练习臂力,练到最后,他两臂带着十几公斤沙袋时,仍能不差分毫地扣动扳机。

夜晚,战友们常见到张桃芳拿着空枪在坑道中对着晃动的油灯练习瞄准,老兵都觉得,这孩子着了魔了。

后来,张桃芳忽然就找到“感觉”了,打固定目标可以一打一个准了,于是就申请上前线,参加狙击小队。

那个时候,前线已经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没有大规模战役了,不过美军还是经常炮击我军阵地,大白天的小股美军经常大摇大摆出现在远处,坐在空地上抽烟、打牌、跳舞,嚣张的很,张桃芳说,他距离美军最近的时候不过100米,“连美国人的蓝眼珠子都能看得见”。

上级指示:“组织特等射手展开狙击作战,打击敌人的猖狂气焰。”

于是,张桃芳就加入了“冷枪歼敌运动”,第一次遭遇敌人,其实张桃芳也打了“空枪”,就是因为没有算提前量,那一次张桃芳发现有两个敌人在距他不到100米的地方窜出来,他连开十几枪却一发未中。位置暴露,张桃芳不得不撤离狙击点。老狙击队员告诉他窍门:“敌人上山的时候,瞄他的头;下山的时候,瞄瞄他的脚。”

后来再一次遭遇,张桃芳因为“紧张”、“笨”,又一次忘了提前量,结果却出现了我文章开头的一幕,错过了第一个敌人,第二个敌人刚好“撞”上了子弹。

“开张”之后,张桃芳如同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一样,一通百通,从此狙击就成了他的拿手好戏,上战场几天就击毙了71个敌人。

后来,据被俘的美军都传说:“他们都说对面来了个"死神",只要枪一响,肯定有人会去见上帝,太可怕了。”美军从国内调来的顶级狙击手“幽灵”,也不敌张桃芳,成了枪下亡魂,597.9高地成了令美军感到恐怖的”死亡之地“。因为“死神”张桃芳的存在,当时美军阵地上别说抽烟、打牌、跳舞了,连上厕所都不敢,生怕被爆头了。

张桃芳所用的莫辛纳甘骑步枪,志愿军把它叫做“水连珠”,并不适合成为狙击步枪,且不说没有瞄准镜,更重要的是,这是苏联人为了近身搏斗、骑兵突击设计的一杆步枪,枪身较短,着弹点分散,200米的距离,偏差一个头发丝,着弹点就能偏离一米。

它和三八大盖相比,威力更大,但后坐力也更大,而且枪管更短,换句话说就是射击精度相对较差,一句话这种枪根本不适合狙击,但是估计这枪的设计师作梦也不会想到,有人把这把枪玩成了狙击步枪。

张桃芳不但技术超群,还能自己设计战术打法,他从熟悉阵地周围地貌特征入手,研究敌人的活动规律,将敌人常出没的道路估测好距离,在战壕中寻找理想的射击点。他发明了狙击战中的“游击战术”以及“三点交兵”。又在狙击阵地上构筑了多个狙击点位,相互以战壕连接,为了防止被美军炮火击中,还特意在狙击阵地后面修建了防空洞,可以说有勇有谋,心细如发。

在上甘岭的32天中,张桃芳用着一支无瞄准镜的只有弧形标尺的莫辛纳甘1944型卡宾枪,用436发子弹,共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志愿军冷枪狙击杀敌的最高纪录。其中有两次距离800米狙杀美国兵的战斗极为精彩,难度极大,因为在击毙的敌人中不仅有炮兵观察手,还有机枪手,照样被张桃芳击毙,堪称神奇。

从此,张桃芳在前线阵地上“神出鬼没”、“弹无虚发”,成了令美军闻风丧胆的“死神”。

有一次他正在和对面的美军狙击手对峙,射杀了一个之后,还有一个美军绕着碉堡转圈圈,张桃芳计算了提前量和速度,校正了三次,然后说:

你该回去休息了,这里不是你看热闹的地方。”

说完就一颗子弹把对面的敌人射杀了......

24军军长皮定均听说自己的部队有这么一位“枪神”,不太相信,就派自己的参谋去看看,顺便把自己的皮靴送给张桃芳,他还叮嘱参谋:“如果不是真的,你把皮靴还带回来......我还没穿过呢......”,结果参谋亲眼目睹了张桃芳的绝技,皮军长的靴子就只能送出去了。

不过皮军长还有要求,他说:“小张啊,你现在一共杀了211个敌人,你们团叫做214团,你看能不能再努力一下,再杀3个......”张桃芳一听之下,当天提了枪就上阵地,射杀了最后三名敌军......(我想起了“现点现杀”)

1953年,志愿军总部为张桃芳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的荣誉称号。

不过,更传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张桃芳报名参加了空军,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选,从百步穿杨的神枪手,变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机飞行员。


user avatar   yuan-yi-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记得路易十六喜欢研究锁具,中国明朝的朱由校天启皇喜欢钻研木工,请问古今中外还有哪些皇帝们喜欢做这些的事情或者有类似的特长?
user avatar   ghoul-73-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邀我也来了。

这部片子,怎么说呢……嗯…………让我想起了一个戏,里面这么唱:“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老丁,前警卫队人员,大内高手,兰州军区比武冠军,曾经是何等地威风!然而,当他老了,也跟其他老头一样了,生活无非是吃点喝点,儿孙绕膝,尽享天伦。

他不能。

保卫了很多国家政要,到老连自己的孙女都没有看好,女儿和他翻脸,无一不是悲伤的事,过去再风光,又能怎么样呢?他还是要一样面对医生的叮嘱“回去把存折密码写下来藏好,省得忘了”,对于老年痴呆,纵使铁打的汉子也没办法。

后来,一个小姑娘闯进了他的生活。

小姑娘叫李春花,很可爱,很调皮。她的爸爸是个赌鬼,赶走了老婆,欠了黑老大的钱,抢了俄罗斯黑老大的珠宝,于是他闺女李春花就天天来找老丁玩。

老丁老了,想孙女了。

所以他由着这个孩子在自己家瞎胡闹,但不允许这小孩把自己的军装穿着到处跑——那军装上满是勋章。

这段我觉得还行,主题思想就是论你英雄一世最后也不过是柴米油盐,日子总得过,饭总得吃。

后来,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丢了,老丁为了找她,不顾自己六七十岁的年纪,不顾自己腿脚不好,硬是满镇子跑着要找她,还稀里糊涂跑到黑社会的地盘,大打出手,此刻,才真正显示出他作为共和国军人的威力

这一切,不过是为了一个小女孩而已

很温暖的一个故事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玩家对“狙击枪”情有独钟? 
  警校生射击课,子弹上膛时拉不动套筒,请问应该增加身体哪部分的力量,增加哪方面的训练? 
  出口国是否会在出口的武器上做手脚? 
  为什么打猎普遍使用霰弹枪或者是加装瞄准镜的栓式步枪而不使用ak47ar15那样火力凶猛的突击步枪? 
  影视剧中头部中枪(非爆裂)后一两秒内倒下的情景是否属实? 
  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人能否使用冷兵器近战打死老虎,熊等猛兽? 
  公里级的狙击手在实战中有多大用处? 
  侦察兵身手怎么样?徒手(招数不限)能打过几个普通人(身高体重相当)? 
  七步之内拳真的比枪快吗? 
  枪械里所谓的红点瞄准器,全息瞄准器有什么不同,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前一个讨论
诸葛亮骂王朗时不讲道理,完全人身攻击将人气死,为何这么多人津津乐道?
下一个讨论
一个有枪的人能打多少个没有枪的人,或者说只是单方面的屠杀?





© 2024-06-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