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样降低或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UGLY-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摆脱是不可能摆脱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摆脱

只能勉强装作了乐观开朗的样子维持生活这样子


人先见天地,再见众生,最后见自己

自我觉醒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我们终其一生,很大一部分的努力,是在试图治愈自己的童年

弥补自己儿时受原生家庭影响造成的性格缺陷


后来就变成大众熟知的那些


父母的脾气秉性、为人处世风格

会潜移默化的复制到后辈身上烙下印记


童年缺少关爱的,多半会有讨好型人格

童年缺少母爱的,多半会有恋母情结

缺父爱的更喜欢大叔,经历过贫穷的对财富有更多执念


等等等等


而这些这些经历,几乎是我们性格的养成的条件

或喜或悲或好或坏,是这些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们

它扎根在我们的意识里


谁都没有办法


在我18岁之后,意识到自己身上很多恶习和缺点

承袭自父母一辈,和原生家庭

而除此之外其他因素对我的性格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粗鄙的语言习惯,大大咧咧的性格,不会正常的表达爱


父母脾气暴躁 = 我时常难以掌控自己的脾气

父母性格呈现极端多面性 = 我性格古怪多变

从小父母不和、出轨、离婚 = 我对爱情和婚姻没有信任感

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夸奖 = 即使自己已经在优秀的水平线上也内在自卑

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经常被忽略 = 严重讨好型人格,希望全世界都喜欢自己


诸如此类,很多,当我越来越难以“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

我在自己眼里越透明,我越讨厌自己


于是我开始悄咪咪的阅读心理学的书籍,试图修正自己的性格缺陷

于是遇到任何让我不理性的事都恨不得写在纸上先透彻分析

于是我把自己的缺点列了出来,试图东施效颦的去模仿那些生性开朗阳光的女孩


我强制用第三者视角观察自己的性格、习惯、处世之道,肢解到支离破碎

我藏起所有的真实想法,就好像是天大的见不得人的事

我把自己包装成了我以为完美的样子

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我在模仿那些天生自信的孩子和刚认识的同学谈笑风生时

并不快乐

我在假装自己家庭幸福美满的样子只讲那些幸福的片段给朋友听时

我并没有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幸福


我也始终意识到,我无法通过对抗来真正解决自己的那些,自知而难以自制的缺憾

我也无法从根本上变成自己理想中,有着和自己缺失人格相反特点的完美人

一边讨厌自己,一边改变自己,最后变成伪装自己的样子,我还是不喜欢自己


因为那并不是我


其实想开了就好了,既然看清自己又无能为力,那索性就去看看这个世界吧

当我一个人开始旅行见到各种各样的人,一次次打破自己的思维禁锢

当我试着认识更多的朋友,知道原来人的性格差异可以这么不同

当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逻辑都有自己的缺点

当我知道那么多经历过不醒,和比我更恶劣童年的人,依旧充满热忱的活着

当我见到那些缺点和优点并存,但人格魅力爆棚,深深吸引我的朋友们

我想像他们一样恣意洒脱放飞自我

我一直都觉得,随性的美,是最能吸引人的


因为我所经历的,都是我该经历的

一切的不堪都不足以成为我讨厌自己的理由


硬掰才容易矫枉过正过犹不及,陷入一个自我较劲的死循环里


后来发现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时而阴暗鬼祟,时而调皮狡黠,时而卑贱时而狂妄的样子,其实也还不赖

真正想要改变什么的时候,不如先去拥抱它


但这并不代表我不会改变,也不曾改变,只是心态不那么紧绷,见过更美好的世界,更美好的人,变得更好只是水到渠成

其他那些不重要的,就不要过分纠结

会让自己变形的


///

这不是病,其实是命运,但愿大家都能跟自己和解


user avatar   kaidi-g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句很不好听的话——除非你原生家庭的人都死光了或者你跟他们“心理上”彻底断交反目成仇,不然你很难很难做到摆脱。

一个问题能被消灭必须有一个前提:问题不再继续出现或新问题产生比你解决问题的速度慢。

但当原生家庭(成员)还在对你的人生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企图解决这个问题就像是往水池里一边放水一边加水,事倍功半,或者毫无作用,甚至继续变糟。

仇人没有死光你就会一直想要寻求报复,希望被他理解的这个人还在你身边一天,你就会多惦记一天要被他理解,这些羁绊统统都是“链接”,是你的原生家庭继续影响你的通道。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对大多数人来说除非你彻底的认识到“得不到的”这个东西是真的完全意义上的无法得到你才有可能真正的释怀——对原生家庭有恨意的人会怀带着一辈子的期待,期待他们的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然后变成一个好父母——因为你不可能像找男朋友一样去再找一对父母!如果他们不改变,你这一辈子就再也没有可能得到理想中的父母关系,没有可能!

所以不管恨意再怎么厚,哪怕你心中有那么一点点的期待,期待想要得到自己渴望的的父母关系,你就一辈子会被这种期待影响,不断的做出妥协——一个可能得到的好结果总比完全失去可能要好一点点吧,只要父母还在,就还是会有那么一丝丝可能吧——这种“希望”不是你在理性思考千百次后告诉自己【不可能】就能轻易被抹去的,因为那是你意识深处非常非常渴望的东西所以你并不情愿抹去这种可能,你会开始回忆起原生家庭带来的好处和他们表现出的细微的“改变的可能”然后说服自己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这就是你为什么会一直被原生家庭所影响所控制。

我认识的有这种问题的人中,与原生家庭关系紧密的无一不活的非常心累和痛苦,

还有几个心理上彻底不把剩下的家庭成员当家人只是给钱和过年走过场的活的还可以,但小孩子都几岁了还是会在微博上转发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和对父母的怨恨这样的帖,

唯独,仅仅,只有,原生家庭的人(主要指父母)都死了,或者真的彻底不来往不管不顾不问的,才是真正做到了90%意义上的摆脱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他彻底的,完全意义上的再也不期待自己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指父母关系),因此转而把所有的期待和希望都投身于新的关系中,再也不去烦恼和重提历史伤痛了——因为【你能真正原谅并遗忘的只有死人和陌生人】。

你要认识到,我们所有人最高的渴望并不是“杀掉我们的原生家庭”,而是“得到我想要的更好的原生家庭”——而当你还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抱有希望的时候,你就不可能杀掉这种希望拥抱自己的生活,当你的原生家庭还在的时候,你就总有一个去怪罪的对象。


user avatar   jungusrong-ge-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好,这里是喵喵子,一只INFJOA,长答预警。

今日推荐BGM:李闰珉 - Kiss The Rain


Kiss The Rain 비를 맞다

在开始这篇文章以前,我想请你慢慢的闭上眼睛。

伸出你的双手,掌心向上。

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舒缓心情,想象你的左手中,正放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缺点、劣势,这些有可能来自你的爸爸,或者妈妈的指责,也有可能来自朋友的抱怨......

想象这些人,或者其中一个,你的爸爸,或者妈妈,正站在你的面前,用你熟悉的语气责备你......

然后,想象你的右手中,正放着你欣赏的、喜欢的优点,比如,你很温柔,你很漂亮,你很勇敢,你真诚、可靠,你是值得信赖的.......

现在,将左手与右手叠放,轻轻地,坚定地给自己一个环抱,想象心中的自己正站在你的面前,ta可能是一个小孩,也可能是一个成年人。然而,不论在你的想象中ta是什么样的,ta都是真正属于你的,因为ta来自于你。不论过了多久,ta都在等着你去拥抱ta,去看到ta。

请告诉ta:我亲爱的孩子,我一直都陪着你,我看到了你,我一直和你在一起,我们永远都不会分开。我爱你,我也有优点,也有缺点,但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那都是真正的我......

做完这些,我希望你可以感受到,无论是你自己,还是我们其他人,都一直陪在你的身边。你从不是孤独一个人。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其实在近年来,有关“原生家庭”的话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甚至一些教育机构,也在逐渐选择同心理咨询师合作,试图对“家庭教育”——“给父母的学习课堂”等服务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尽管在此过程中,我们听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原生家庭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很深的伤痛,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也有人说,将自己的缺陷、失败、痛苦,归结为原生家庭,是不负责任,甩锅的表现,因为父母所做的,往往是当下时刻他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东西。

两种声音,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先不急着选择,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我想结合亲身实例,来聊一聊两种视角之下呈现的不同景象。

以下有关事例均来自个人生活中的观察体验,或来自曾经的咨询案例,且在写入文章时,均已取得来访者同意。

“我的父母控制欲太强,总想将自己的想法加在我身上,我想要自由,想要有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节奏。”

“我的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总是要我去催促。我很苦恼,我不知道这种问题怎么解决。”

上一周,我去参加一个和“家庭教育”相关的沙龙活动,一同参与的,除了我这样的未婚人士外,还有大约十四五位孩子妈和孩子爹。其中有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有在上小学的,也有单亲爸爸。

随着咨询师老师的歌曲《我们都是好孩子》,这些爸爸妈妈们也逐渐进入状态,开始诉说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苦恼。上面的第二句话,便是一个四岁孩子的诉说的,听到她的苦恼时,我已经补完了她的孩子的想法。也许四岁小朋友并不会形成这样的观点,但是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ta或许就会对妈妈有这样的盼望——放开我,让我飞。

这位妈妈的苦恼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我相信,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人的成长都伴随着父母催促的喊声,而对于父母来说,陪伴孩子成长则仿佛一段陪跑的经历,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跑到前面去了,可是无论怎样加油呐喊,甚至使劲推拉,自己的小运动员却怎么都跟不上自己的步伐。

于是,一个使劲催,“快醒醒!起床了!要迟到了!你怎么那么磨叽?还要不要念书了?”“你都多大的人了,人家小孩都有了,你连对象都找不到?你用心找了吗?天下那么大,还找不到一个爱的人啊?”,而另一个已经在努力加快人生的进度了,可依然无法得到家长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也少不了父母气急败坏的辱骂,对孩子自尊和信心的打击,让孩子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什么都做不好,甚至发展成习得性无助。于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家庭关系逐渐走向僵化,甚至走向破裂,一些极端的孩子甚至会在长大以后选择同父母断绝关系这样的方式,来与原生家庭脱离,试图在今后的人生中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

在这种可以说相当常见、高度类似的家庭环境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一个普遍情况便是,作为父母,同孩子之间没有形成完整的边界感,不仅是边界感的缺失,还有同孩子之间过度融合、过度干涉的情况存在。

这个地方我们稍微停顿一下,用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理论,来更直观地解释一下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根据马尔科斯(Hazel Markus)和北山忍(Shinobu Kitayama)等人的贡献,他们发现现实中人们往往具有两种不同的自我构建模式,一种是自我和外界边界较为模糊的“相互依存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这是我们父母一代人比较常见的自我构建模式,认为任何决定都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都要替他人考虑,照顾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另一种则是自我和外界边界清晰的“独立自我”(Independent Self),这是新世纪以来孩子们普遍偏向的一种自我构建模式,它认为人和人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边界,做什么选择是自己的事情,虽然可以考虑照顾他人的感受,但说到底必须是自己的事情。如下图:

所以在孩子眼中,孩子学习,是谁的事?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找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又是谁的事?依然是孩子的事。独立的自我,独立的事。然而,父母有时可能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自己基于相互依存自我形成世界观,又主观地认为这种世界观同样适用于孩子,因此他们才因为孩子的事而焦虑。这种焦虑的相当大一部分就来自于相互依存自我和独立自我的认知和价值矛盾,前者偏重控制和秩序,而后者多看重独立和自由。

因此,身为父母要面对的,往往并不是孩子没有做这件事,没有做那件事,往往要面对的的反而是“因无法掌控孩子的事而自己为此生出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相互依存型人面对独立型人常见的情绪。面对这种情绪,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节奏,有时候并不是孩子太慢,而是作为成年人太急躁。孩子的世界永远是当下的,孩子的注意力是处于现在的。而父母,成年人的注意力往往都在未来,晚上还没睡觉已经在想明天做什么,中午还在吃饭却还在想下午工作怎么做。某种意义上,是孩子在教父母如何回到当下的生活,如何享受生活,如何食而知其味。幸福和爱,只存在于当下,而不在未来。

同时,由于父母缺乏边界意识,便会因自己的情绪,而对孩子的干涉越来越多,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无法使父母真正满意。久而久之,一些孩子逐渐关闭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感知,逐渐麻木,这种过度融合的行为,也会让孩子分不清楚什么是父母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将自己的人生过成了父母想要的人生,自己反而一辈子都在麻木中迷失。

常言道,世间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还有老天的事。不论你是孩子父母也好,还是已经从原生家庭中脱离而出、未来即将组建自己家庭的孩子也好,你知道吗,有段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我口口声声都说是为你好,那我背后有一个目的:你要放下你自己的思考、标准、行为、语言等等,你要听我的。其实是我内在不能做自己,需要一个‘你’来填充我、需要一个‘你’来撑我的门面,需要一个我创造出来的‘你’来代替我做我做不到的事情,需要一个‘你’来当我的拐杖......我根本就是在为我自己好,‘你’只是我的一个工具。”

有时,一段感情、一个新生的家庭,往往会给破碎的灵魂带来疗愈的契机,然而,希望那些过去的伤痛,不会在新生的希望里,再次上演。


“小时候,我母亲也这样对待我,这种被她忽视的回忆,至今仍然停留在我心里,使我感到分外孤独。”

最近看到一段话说:“很多父母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对养育过程中的失误进行觉察,而子女也一直在配合父母的‘共生性’需求,始终缺乏平等对话的力量,无法与其进行深度沟通,让他们看见自己的创伤与痛苦。”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个性影响、育儿风格,家庭氛围等等,构成了我们人格的组成部分,他们是我们的原生家庭,而对于父母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如何形成今天的自己,如何形成今天的认知风格,育儿风格,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在原生家庭中成长,经受着来自父母的影响,却未必有机会看到他们的“全貌”。我们没有经历过他们的前半生,我们对他们的过去所知甚少,甚至可以说,我们对上一辈生活过的时代一无所知,我们很少有类似的体验。我们只知道,如今的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人”。

我遇上的一个母亲来做咨询,关于婚姻不幸福,孩子也叛逆的故事。在外人眼里母亲是独立能干,性格直爽,虽然脾气倔强但却是善解人意的人,但是在孩子眼里,却认为自己的母亲从来不会真正看到自己,不会关注自己的感受,不会甚至拒绝与自己共情。母亲只会用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在我们的对话过程中,我注意到,母亲提到的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跟她在自己组成的家庭中所用的模式极其相似。她从小会帮妈妈做很多事,然而她内心的需求却几乎是被忽视的,她觉得这是那个年代人们普遍的情况,经济不如现在这样发达,家家户户都很少注意孩子的内在发展,自然也不会过多关注甚至不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母亲是孤独的,自我压抑的。她自己都没能得到足够的情感支持,正面的鼓励,又怎么可能给孩子提供这些?人不可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正是因为她缺乏,所以她又渴望受到丈夫和孩子的关注,又复制了她的原生家庭中忽视孩子情感的模式,经过代际传递,在家族中一代又一代人身上重复上演。

看到一个人破碎不堪、苦苦挣扎的内心与过去时,才能理解他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行为,才能生出体谅和悲悯。

尤其在我们这一代,有时与父母,与原生家庭的矛盾、代沟,给彼此带来的创伤,往往并不只是与家庭、与人,更是我们当下的时代同过去时代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的飞速传播,难以否认的是,我们如今的时代不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教育水平,对比过去都有着很明显的变化。过去的人们更看重集体生活,看重整个群体,更多展现出相互依存自我的特点;而现在的人们更注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与平等独立,更多展现出独立自我的特点。以及,过去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给那个时代的人们造成了认知与思想上的局限性,在《稀缺》一书中提及“带宽”这个词汇——即“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是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能力。”而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人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人们的执行控制力。

以上种种,父母与孩子信息的不对等,思维认知的不兼容,相似又不同的原生家庭的碰撞,两个时代的重叠等等,都会给家族中年轻一辈同自己原生家庭之间带来重重矛盾。

“当我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我想,我等来了改变的契机。”

每个搜索到这个问题的人,我都感到十分心疼。谢谢你们完整地读了下来。不论你们此刻正处在怎样的状态中,你们都是真正勇敢的人。

因为当一个人意识到关于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时,往往意味着他意识到了创伤的存在,他看到了过往的痛苦,并且当下的生活正在被曾经留下来的伤痛影响着。

有关原生家庭的痛苦,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状态:

第一种,在他的观念中并未觉知到这是一种创伤,不知道有某种问题存在,只是感到不舒适、压抑,对现状无可奈何却又以为现状便是合理存在的,进而屏蔽自己的感受的,麻木的痛苦。

接下来,感知到了创伤存在,试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抗,却在这种状态下对自己失去控制感,混沌、迷乱,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希望寻求到依附,迷茫的痛苦。这个状态下的孩子,最容易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过激行为。

最后,已经明白了问题的存在,觉知到其根源,已经可以理解并且产生了自己的思考结果。却知道事实便是事实,因事实存在而痛苦,而悲悯。

当一个人已经意识到了创伤与创伤带来的影响时,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

降低或完全摆脱呢?

我一直喜欢并相信这句话:“认知就是疗愈的开始”。

当你看到创伤的存在,并且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时,意味着你已经逐渐学着看到你的内在,觉察你的情绪。尽管对任何人来说,这也许都是一条艰辛的内在成长之路。

也许这是一个人真正开始觉知自己人生之路的契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理解,所以释怀。

如果我们能以一种更为理性、客观的视角去看待父母,也许就会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没能得到足够的肯定、鼓励和支持,他们自己的内心也脆弱且敏感。

最后,看到自己,觉知自己,进而疗愈自己。

你可以试着一点点重新划清和父母的边界。

你要知道,你的人生是你的,而父母的人生是父母的,他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和你没有关系。而你也是,你也有权选择是要继续和父母建立亲密联系,或是选择离开。毕竟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认知不兼容时,或许保持距离,对双方而言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这种不兼容问题,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认知功能差异上。这一点可以在结合了荣格理论与尼斯贝特文化心理学理论的荣格斯64型理论中找到有关答案。比如,对于感知功能而言,在上一辈父母中,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影响,他们的感知方式往往是将主体连带背景和环境一起纳入感知范围的(即B型),而对于判断功能,他们往往是结合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事物的判断方式通常要基于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给任何一方下定义(即H型)。在这种传统思想、态度上是不承认个体的独立性的。一个人的行为主要是参照身边人的情感、想法等,以周围环境的要求来不断更改自己的要求。而感知功能为主体、焦点对象的O型,判断功能为以自身原则为出发点的、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自我一致的A型孩子,则最容易与上述类型的父母发生矛盾。一方在乎的是这个情境中孩子做了某事或者没做到某事,在乎的是孩子有没有符合该身份的行为,而另一方在意的是做某事是否和自我原则冲突,做某事自己的心情感受,想法聚焦于个体本身。因此,父母眼中的孩子永远是“不称职”“不成熟”“不会与人相处”“不会做事”,孩子眼中的父母则是“过多干涉”“不理解自己”“只在乎表现,看不到内在”。

然而,无论你的功能类型是哪种,作为你自己本身,你都要相信,你可以获得属于你的幸福、属于你的自由,而不是永远活在原生家庭带给你的阴影里。无论你是谁,无论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我都希望你找回真正的自己,找到属于你的幸福。任何时候,如果你愿意,你随时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前行的路。你只属于你自己,你的人生,也只属于你自己。

最后,便用纪伯伦的诗来做结尾吧~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user avatar   gu-yue-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暗合国人心态:能贪是一种能力,而清廉是一种迂腐。法治与规则则只是御下的工具——被其束缚之人自然比不上操弄规则的人。


至于说工作能力,一个格格不入的人能身居高位,能力上怎么可能反而不如行贿上去的贪官?但是舆论要这么去引导,只能说现在的社会,普遍认为贪污不可治,只能尽量“为我所用”,一厢情愿罢了。


user avatar   F_falc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知道你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想让人种草,如果是这样,我的回答会让你很失望。

先说态度:不要靠喝酒来帮助睡眠!没错,我说的是所有酒,包括所谓的药酒。


睡前喝酒,的确可以让你入睡快一点,但是,酒精的作用仅此而已。后面,随着酒精的代谢,它就开始作妖了。


一般来说,当你睡觉的时候,身体会本能地知道:主人在晚上睡着了,不要叫他去洗手间了。那个谁,膀胱,你也休眠吧。

但是,如果你睡前喝了酒,情况就不一样了。酒精是一种利尿剂,会刺激你频繁的想去上厕所。


另外,酒精会干扰睡眠周期。

人在睡着后,睡眠会经历2个时期的反复循环,一个是「非REM期」,另一个是「REM」期(快速眼动期)。

我们常常说的「深睡眠」就在「非REM期」;而我们常常做梦的时间就在「REM」期。

不要小看「REM」期,它可不是仅仅做几个梦那么简单,这个时期的睡眠还和学习与记忆能力有关。

另外,这个时期的睡眠状态对人体的恢复非常重要,甚至有专家认为,是最能让人恢复精力的睡眠时期。

而睡前喝酒,就会阻碍和干扰「REM」期,结果就是:醒后昏昏沉沉,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喝多了,还会出现断片的感觉。


最后,说一个最危险的。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现象:平时睡觉不打鼾的人,睡前喝酒后会出现打鼾。平时睡觉打鼾的人,睡前喝酒后会打的更厉害,甚至打到呼吸暂停。

这是因为,酒精会让你的整个身体放松,包括上气道内部的肌肉。这样一来,你的上气道就容易出现狭窄。

气道狭窄后,呼吸气流受限,出现打鼾。严重的气流受限伴发频繁觉醒、窒息和缺氧。

所以,对那些体型肥胖的,尤其是平时睡觉就打鼾的朋友,我建议:睡觉前不要饮酒,很危险。



所有人注意:不要相信喝酒养生这种话,酒精的安全剂量是零(权威杂志柳叶刀说的)。

对于女生,再多提醒一句:不要相信什么酒会美容养颜。



你可能会问我:医生,你平时喝不喝酒?

答:偶尔喝。但是图的是和朋友一起开心,也就是社交和娱乐需求,不是养生。


user avatar   dora-che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少回答提到强制生育,说说强制生育的问题吧。

现在生育率低的导致的问题,不是人口数量下降,而是劳动力(廉价劳动力)下降。如果现在瞬间消失掉一亿老人,导致人口数量减少一亿,会有人讨论人口数量下降的问题吗?

强制生育,特别是高压政策下的强制生育,比如说个别答主提出的不生育者每年上交30%(也有回答说40%,75%)的总收入作为罚款,这种政策下出生的人口,能转化成劳动力吗?强制生容易,如何强制育?假设真的实施上述高压强制生育政策,必然会引起以规避处罚为目的的生育。那么,生,是生了,至于怎么养,那就是我说了算了,只要保证成年前饿不死,依法参加义务教育,这样“养”的成本其实很低。其他的,不好意思,与我无关,学好学不好,犯罪不犯罪(犯罪更好,抓进去连饭都不用管了),什么早教、幼儿园、学区房、吃好的穿好的、高中、大学?不存在的,从怀上那一刻起,这个根本就不是人,不是子女,只是一个工具(没错,连工具人都算不上),规避处罚的工具,没有感情,只有怨恨。而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心理有多么扭曲变态,可想而知,因为童年不幸而报复社会的案例还少吗?一个高中都没上过,心理扭曲变态的人,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力吗?搞不好三天两头上街砍人,报复社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强制生育政策的打击面极广,上述现像绝不会是个别现像,实施强制生育前,不妨先提高监狱建设用地及预算。

当然啦,肯定又有人会提出强制“育”的配套政策,比如说子女犯罪父母连坐,子女在多少岁前死亡按未生育进行处罚,子女成年后劳动产出不达标的部分对父母进行罚款等等。如果真的能这么搞的,只能说,辣真的牛逼,辣真的牛逼,但同时,也准备好灭亡吧。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我觉得诗歌朗诵很恶心? 
  我怎样面对内心对世界的无意义感? 
  手机上瘾…每天玩手机最低6小时最高13小时。我已经因为这样身体心理备受煎熬可是停不下来,我应该怎么办? 
  儿童心理治疗相较普通的心理治疗而言,有哪些独特之处? 
  在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堕落,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岁静婊」? 
  马上就要三十岁,身边有很多朋友因为年龄焦虑到失眠,到底如何才能调整心态改善睡眠? 
  2021 年儿童节你会去哪里「找寻童年」? 
  如何看待小伙自制木偶机还原《天空之城》走红网络,为什么大家突然对木工这么痴迷? 
  为什么无知可以让人变固执? 

前一个讨论
2019 年,你经历了哪些「套娃操作」?
下一个讨论
宜家的哪款沙发比较好?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