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资料突然发现,中国目前50以上的”婆婆/岳母“人群,是一群承担了最多家庭劳动、却对此议题最没有话语权的女性。
在现代社会,婚姻成立以后,由于房价、育儿等关系,都必须经历三代人共同生活,3-10年不等。
在家务分配上,一方面,年轻女性大部分实现经济独立,工作上班自然无法承担家务;另一方面,年轻女性实现精神独立(相对的),不再甘愿做伺候婆婆的小媳妇。
所以,当三代同堂时,家务和育儿劳动基本落在“长辈身上”。说是长辈,其实就是婆婆/岳母身上。
在三代同堂时期,家庭劳动从年轻女性身上转移了,一小部分转移至丈夫,大部分转移至上一代的女性。
老一辈女性,年轻时赶上的是“媳妇伺候婆婆”的年代,老了赶上“事业女性需要上一辈分担家务劳动”的年代。
她们这一代人逐渐老去,可能到最后也不曾在主流社会能有自己的声音。
所以我想写出来。中国社会里,婚姻就是家庭。在探讨婚内劳动力分配不公的时候,也需要关注劳动力隔代转移的问题。性别问题不仅仅要关注“男女”这种扁平化的问题,还要关注到更多维度。
俩92年的结婚一年,家里没有老人。两个人都上班,家务基本平分 + 随手保持。
一般来人都会夸屋子干净,还说过“好像没人住”这样的话,不知道算不算夸奖(手动笑哭。。。
家务情况:平时需要早晚饭、周末大扫除。
那收拾屋子呢?
我俩把这事尽量简化了。平时不会收拾屋子,只随手维持,周末大收拾一遍。每天扫地机器人定时清扫,保持屋子地面基本没有灰尘,地面就不会脏;平时用完的东西及时归位、睡觉前把沙发茶几随手收拾一下,保持屋子不乱;最容易脏屋子的开放厨房,在每个操作台面下放脚垫,避免水滴到地上,踩到其他地面脏屋子,地上放一块脚踏抹布、看到地面脏了就立马擦干净,垃圾桶放在台面上,避免扔不准脏了地面。这样维持下来,基本能保持一周屋子不脏。周末用蒸汽拖把擦全屋,彻底清洁,这样屋子基本时刻都是干净的。
早晚饭情况:早上老公,晚上归我。
早上老公出门晚,所以一起起床,他做早饭。一般都是热一下剩菜、或者其他快速省事的(蒸包子、煎饺子、煮馄饨、手抓饼卷鸡蛋火腿、炝烫挂面、土豆饼、面包牛奶,等等)。吃完饭把餐桌收拾干净,碗冲一下泡在池子里不刷,就出门了(尽量简单,不给自己找麻烦)。
晚上我下班早,回去先做饭、然后把明天中午要带的饭装好,等老公回来吃饭。吃完连着早上的碗一起刷,顺手擦一下灶台。就可以各自玩耍了。晚上轮着刷,两个人都不想刷碗,那就明天再刷,我俩都比较随性、所以也能接受(我俩比较懒,但还是建议能坚持的,就收拾一下)。
周末大扫除。
周末家务比较多,两个人抽出一两个小时一起做家务。他负责收拾厨房,我就负责擦各种台面(电视柜、餐边柜、玄关、窗台、书柜,等等);我洗衣服、那老公就负责擦地。反之亦然。总之就是,优先按照个人喜好分配,其他的强制平分,但尽量避免两个人做同一件事,浪费精力,还容易意见分歧。但也避免出现,一个人干活另一个人闲呆着,一起劳动才是大扫除的精髓。偶尔想办法撒娇耍赖,让对方帮自己干点,也是一种情趣。
写下来发现,家务定规矩很重要,另一半的支持更重要,他理解你配合你,这件事才执行的下去。
怎么让队友配合,那只能各自发挥。但可以说,两个人一起干活,真的不累啊,强烈建议啊。
没啥文采,写成流水帐了。。。就是实实在在的婚后生活,希望能有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