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由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 第1页

     

user avatar   lu-fang-sheng-87-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好!我是芦芳生。

我一直在知乎潜水,偷看各路高人的高见。知乎真是个有趣的地方,之前虽没注册,但神交已久。

这次的《长安十二时辰》,我扮演姚汝能,不请自来。

姚胖胖在剧中日常的爱好就是写小说,而且据说卖得不错。搁今天,他也是个畅销书作家(^_^)

所以忍不住提笔来为《长安十二时辰》写个评价。我为这剧打多少分呢?120分!

我们所有人付出120分的努力,用心做了个作品。

事实证明,只要用心,国产剧能做好的。

开播当天,我跟大家一样,第一次看成片,一口气追完12集。

佳音后来告诉我:他一口气看了两遍。我们又兴奋又感慨,看完真想哭。我们从2017年的“双十一”进组,拍了210多天,大家都拼了,这120分的付出值了!

《长安十二时辰》服装和道具上的细节,亮点很多,有关很多追剧网友已发长文深扒过,我就不班门弄斧啦。

这里我要说说处女座剧组的120分的“拼”。

曹盾导演,他是剧组“拼命三郎”第一人。

在曹导的剧组,大家下意识觉得:你是不能混日子的。要糊弄事儿,大家都盯着你,会说你的。曹导的工作习惯,在现场不太说话的,你是演员,就放开演,不多干涉。

《长安十二时辰》虽说是一个悬疑题材,但它更是个群像戏,哪怕是群众演员都不糊弄。剧组给群演的妆容和服装,甚至比主演都多。戏里的每个人,都不是主角背景板的过客,他们是自己人生的主人,都有一个小宇宙。这些看似不那么重要的演员,他们所代表的曾经鲜活存在过的那个人,长安的主人。

我跟曹导合作过两次,他死抠细节,会对画面、镜头都有极其严苛的审美标准,片子一放出来,观众一看就知道是他拍的,这种影像风格就很“曹盾”!

长安十二时辰,就是讲一天发生的事儿,为追求真实,太阳光光线的斜角,导演都严苛计较。日戏很多时候是夜拍,为保证对光线的完美控制,所有的棚,就跟太空站一样,布了很多灯。

我们私底下调侃,拍这戏,过的美国时间。经历过剧组拍摄的人会明白,为对应光线,整个剧组在时间把控,演员档期协调,服化道的抢妆上,都需要付出几何倍数的努力。

有人称《长安十二时辰》是年度口碑剧,也有人说它是长安反恐《24小时》,堪比美剧质感。但其实导演最大的要求之一,就是避免拍成《24小时》,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剧有很多很多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东西。

这些天来,得到很多朋友们的赞美,也收到观众们的中肯批评。 当然,再好的作品都有瑕疵。但是,曹导和我们的努力,观众看到了,我们就已经完全知足了。

咱剧组的“拼命三郎”之二,非雷佳音莫属了。

在组里,每次我收完工见到佳音,他都用巴巴的眼神看我:你回去了啊?我说“嗯回了”。他这时摆出一脸无辜的表情:“过会儿我还得去B组接着打呢!”

剧中佳音的打戏很多,道具组老师们都是真刀递上来,每天的“打打杀杀”,让佳音拍摄中途好几次光荣负伤,还住院了。我一场打戏都会拍三个大通宵,更何况他这个灵魂打手“张小敬”!媒体说他“半条命搭进去”一点不夸张的。

不仅如此,曹导还特别会“折磨”演员。导演是地地道道西安人,舌尖上的长安,从戏里延续到剧组生活,剧组伙食特别好。佳音为张小敬死囚角色的清瘦感,跟我相约减肥。但每到这时,曹导会拿好吃的来“诱惑”我俩:“嘿,今儿吃饺子,馅儿大皮儿薄,啧啧太香了!”他跟同事们真太能使“坏”了。

剧组的“拼命三郎”之三,得说说千玺弟弟。

《长安十二时辰》原著粉都膜拜 @马伯庸 的博闻强识,我也不例外。古装剧不同于现代戏,让观众有代入感是靠演员的表演、服化道来营造的。我们私底下统计过,戏中的文言台词量最大的演员,是千玺弟弟和韩童生老师,千玺演的李必,是有宰相之志的俊才,韩老师演的何监,那是太子的老师、重要的文臣。

演员背好台词,不是值得大说特说的事这是天经地义的本分。但这里我还是想夸夸千玺弟弟,他太不容易了。大段大段的古文,对专业演员来说都要下功夫才能完成好,弟弟当时才16岁多,在备考中戏,严格说来他还没经专业训练。

千玺在剧组话不多,特别安静一小孩。曹导也后来采访时说弟弟在剧组39度高烧没告诉大家,是真事儿。千玺是个外冷内热、沉得住气的孩子,让我刮目相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很多有舞台剧经验的演员跟他演完对手戏,说这孩子以后了不得。

有网友吐槽我们剧台词都半文半白,让人跟不上、看不懂。但因为剧里的台词都半文半白,就给我们打一星,我觉得很委屈。那87版的《红楼梦》夹杂着诗词曲赋、86年的《西游记》也有大量半文半白的台词,观众们不是照样能看得懂,看得高兴?

事实上,剧中像雷佳音和我,还有大多数角色,我们台词偏日常生活,通俗易懂。那些让大家很懵的词儿,比如涉及官衔、职位还有风俗一类的,确实是对现代观众来说,有些陌生、晦涩,但我们真把它们说成公安部、派出所,我怕观众们要砸屏幕了吧?

在开拍前十几天,我们提前进组恶补了文化礼仪课,演员在背台词时候也问上课的老师,比如说 “不良人”是啥意思,老师解释说是“派出所巡警”,“不良帅”就相当于“派出所”的头儿;“那万年县在唐朝长安城有是个行政级别?”大概类似现在北京中轴线东边的行政区,类似东城区;喏,念 rě,是汉代到魏晋之后地位或者辈分低的人对上级或者长辈的应答。

排完这部戏,我更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甚至还可以在一些朋友面前显摆,这种感觉,非常良好。

说个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吧,靖安司里一群996公务员向领导表示要坚守岗位保卫家园,大家的台词不多,安静沉郁,一起行“叉手礼”。一个“叉手礼”有啥稀罕的呢?这是我们历史上曾流行一千多年、又消失了近五百年的日常生活。这一段,看得我热血沸腾,自豪感蹭地一下就上来了。

希望看了这部剧的观众,也能有这样的感觉。

咱们的传统文化,真的很有底蕴,太值得好好学习了。

最后回答一点关于我的质疑,就是姚汝能的身份。

当我得知自己要演李必的发小姚汝能时,我也极度怀疑的。姚汝能从李必的发小变大哥,人设违和不?毕竟千玺弟弟跟我的岁数摆在这儿。

后来导演找到我跟我说,我们剧里姚汝能的人设改变了很多,你要演的是李必的大哥哥。

像这种小的改动,是有的,但总体上,我们是基于原著的再创作,肯定不是信马由缰的魔改。

总体而言,戏里的我,可以说是非常可爱,记忆力超群能快速翻译望楼传译的密码,日常爱好写小说还在黑市上卖得不错,盼望太子称帝李必当相,躺赢走上人生巅峰。

有网友弹幕吐槽说我忠奸难辨,姚汝能到底是哪边的人?究竟有没有加害李必?甚至有网友微博警告姚汝能要是害李必,一定饶不了他。

姚胖胖后期有没有黑化,我不敢说,大家追剧去吧,不剧透才是美德。总之,感谢剧中的张小敬,他真的改变了我很多。

不知不觉,小论文已经写到这么长了,就说到这吧。借姚汝能之手,再用余光中的诗,来打个文艺范儿的call:看《长安十二时辰》,似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user avatar   hui-sheng-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剧,可惜了。离真正的大爆剧,就差了一口气,现在顶多算一个热剧了,这是我一下子看完十六集的感想。

十二时辰服化道非常精良,制作组也很有诚意,这我就不多说了,而且有亲王原著打底,这都是大爆剧的潜质。但是,在有些地方的欠缺,这让这部剧短板很突出。

最大的问题就是,本剧的劝退点很多,而且很早出现,使得大量潜在观众根本进入不了本剧的门槛,这是这部剧最大的问题,这是剧作、导演、演员共同造成的问题。

其实所谓的历史名词之类的东西,不是劝退点,只要场景设计得好,人们都很容易能类比出来意思。比如什么不良人、不良帅,大家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词,但在那个场景里你就会知道这是个类似警察的东西。

真正的劝退点是什么呢,是电视剧试图用大段的台词来向你推送本应由影视剧独有的视听语言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无论台词写得多么文雅隽永,一旦试图这样做,就会陷入自嗨,违反影视创作原理。

我来举个例子,第一集五分钟左右的时候,李必的那个登场,差点让我当场弃剧。李必喋喋不休自我吹捧多么多么牛逼,试图以一长段台词来说明我李必多么牛逼。可我看完之后,不仅毫无波澜,而且还想笑。

因为这只是刚开场,大家啥也不知道时候,不可能对上场的人物有什么共情。上来一个陌生人,疯狂一顿自我吹捧,大家只会这人有毛病,而不会觉得他牛逼。

这里的登场台词已经很糟糕了,但如果演员能撑住,表演得让大家共情,还勉强能拉回来一点。只不过易烊天玺稀烂的演技和台词能力,让这段剧情彻底成为一段小白强行装逼的大毒点,我敢打赌这地方一定劝退了一大堆人。

我不怕得罪tf的粉丝,这里的表演完全呵呵,首先肢体表演近乎为零,不说僵硬的机器人吧,也差不多。其次,表情表演就更不用说,那个表情和肢体真是相得益彰。最重要的,沃德天,台词念白水平简直要人命,毫无起伏的催眠不说,甚至催眠都不合格。气声和哨音之刺耳,简直让人觉得,我上我都行。完全想不通的就是这个,导演明明知道四字台词能力差得要死,硬是不给他找配音,现场收音不至于原教旨主义到这个地步吧。

好了,吐槽到此为止,我怕再说下去要被人砍死,还是说回电视剧吧。

这个电视剧,很多地方都出了这个问题。因为剧本对原著的改编,大幅度地加强了朝堂上的政治斗争篇幅,而且和探案之间穿插叙述,整个悬疑感和紧张感被大幅削弱了。但是,被削弱的悬疑感和紧张感,政治斗争篇幅的冲突感又补不回来。

因为政治斗争篇幅很有限,只能靠角色各自嘴炮来推动剧情,成为活在嘴里的政治斗争。比如郭利士失宠的那个剧情,完全就是各自人物嘴炮一遍,郭利士出场的时候就已经废掉了。如果这是核心机制简单的游戏剧本或者是限制颇大的话剧剧本,没办法采取了这种做法,大家只能原谅,自己脑补。可电视剧这么搞,就让电视剧受众们无法忍受了。

你就会发现,明明台词还算精彩,但是靠台词嘴炮剧情,大家就会无聊,就是因为不符合影视剧受众的要求。这就出现了,悬疑紧张感被破坏,嘴炮政治斗争又很无聊的局面。

而本剧有趣精彩地方,无一例外,都是视听语言信息丰富的地方,比如说元载的登场,比如说葛老的那段剧情。剧作就非常漂亮,虽然台词也不少,但一点也不无聊,就是因为冲突足够,视听细节丰富。

所以这个剧,最大问题就在于创作者创作时候过于自嗨。是认真是使劲,但就是在面对观众表达的时候,出了一点小小偏差,限制住了他的传播能力,真可惜。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服化道值得称赞,唯一瑕疵是太新太亮缺点烟火气。

剧情不能说拖沓,应该叫莫名。无法建立对人物动机的认同。在此情况下谈演技毫无意义。

以下转载这篇豆瓣文章,它把我想说的都说了 。

movie.douban.com/review

(作者:Echookaku


先说明,千玺弟弟路人粉,并且看了预告觉得这剧质感不错,因此去年就等开播,为此还把小说看了。电视剧开场的长镜头一出来也着实惊艳了我一把,但越看越觉得食如嚼蜡,剧情改编糟糕至极。总的来说,一流的服化道,三流的编剧导演,让它成为了一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剧集。看评论有位朋友说的很好,“精致精美但不精彩”。真是白瞎了服装场景道具,白瞎了马伯庸的小说。只想说,编剧您一字一句把小说誊成剧本,都比现在这个四不像要好。

一、节奏硬伤

原著呢,是一部悬疑小说,电视剧呢,我说也是一部以悬疑为主的作品应该不会有人质疑。但问题是,它有一个悬疑的样子吗?就我自己而言,一开始看了三集实在看不下去,本来已经想弃剧,但因为晚间实在无聊,又打开看了几集。好家伙,不看不知道,越看越想睡觉。

1、主线模糊,观众对主角难以产生情感投射

虽说原著我感觉是因为叉劈大了越到后来越有些力不从心,但至少人家前半部还是很优秀的,能够让人随着案件深入而心跳加快,让读者为张小敬找到线索而拍案,为张小敬丢掉线索扼腕叹息。反观此剧,简直不知道自己应该把眼睛放在谁身上比较合适,感觉何监的戏份都比张小敬的重(仅就我目前看到的集数而言,大概五集?),这样就很难让人有代入感,观众该跟着哪个人物走呢?我反正不知道,导演知道吗?想必也呵呵。不断的情节插入,和突兀的角色登场,让本该一以贯之的节奏变得七零八落。

2、场景转换突兀,单场景注水严重

也许有人说这戏群像丰富,背景复杂,这样讲故事也还马马虎虎吧,但这么个聊闲天式办案是个什么意思??这剧给我的感觉是演员都会移形换影、瞬间移动,这一场还在喝着小酒跟人谈心呢,下一场就出现在青楼跟人调情去了。最难忘的就是张小敬跟个女人眉来眼去够了,然后慢条斯理跟人来一句:“我赶时间。” 我:???好像长安的安危和案件的进展与我们的角色完全无关,角色们一个个都拥有着强大的内心,并且用生命践行着“活在当下”这四字箴言。

二、李泌张小敬的人物动机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一开局,需要分别给李泌和张小敬一个舍身追查狼卫的理由。还是先说原著,按照书里的逻辑:李泌一方,他年少成名,却一心求道没有名利追求,只是因为和太子的情谊,才来执掌靖安司,和对苍生的悲悯,才在上元节如此力图破除长安城的危机;张小敬呢,一个原体制内叛徒,对朝廷、人生感到失望,本是一心向死,只是为了心中那点对正义的追求,被李泌说服,担下阻拦长安城之危的责任。

再看编剧是怎样安排的——李泌,一个视做宰相为人生理想的少年,挑上了一个充满求生欲的死囚张小敬。他又是怎样说服这名死囚替他卖命的呢?李泌: “我爱百姓!我也想当宰相!因为当了宰相才能更好的爱百姓!这个案子处理好了我才能高升,所以你必须得帮帮我!不为别的,就为了黎民苍生啊!”

说真的,要有人用这个理由妄图使唤我,可能大耳刮子都要抽上去了,哪个傻子会被这种屁话打动呢??哦,显然,我是不能用正常人的智商来要求编剧的,因为,张小敬还真的“好了您嘞这个理由充分得我无法反驳我这就给您去干活”。我对于这两位,都挺佩服。

三、其他零碎吐槽

1、檀棋,我心目中肤白貌美水灵可人天真纯情倔强勇敢的小婢女呀,哎,哎,哎。

2、是我跟不上潮流了还是咋滴,本剧女演员都是去同一家小诊所割的双眼皮填的苹果肌打的下巴吗?咋脸能僵成这样呢……

3、应该没记错吧,突厥人要绑架王将军的女儿,为的是要挟一个大唐将领帮他们去攻打大食国?蛤?谁给他们的脑洞,他们怎么不直接去绑架皇帝呢?

4、姚如能那么厉害,还能独自办案了,一个人跑去查到了右刹的线索。张小敬表示苦哇,没给导演塞钱,穷人连戏也演不到!

5、闻染,看了几集我以为闻染已经被编剧掐死腹中了,没想到“嘭”地一下,又被大变活人:)

6、光论服装道具场景,这剧值五星,奈何剧情是负的,那就对不住相关从业人员了,对这种剧集只有一句话:我可去你的吧。

7、就看到这儿吧,后面要是编剧被开光了突然文思泉涌灵感爆发逻辑缜密剧情连贯,我也不想看了。前面的部分我也实在无法集中注意力一个一个地细抠bug,有误的地方也就只好让它曝尸荒野,对于这种水平的电视剧,只想趁早与它say goodbye:)

======更新======

来打脸了,说了不看,陪着男友把12集都看了,然后看完又是浑身难受,这就是人们口中的,为爱流泪吧:)

以下是楼主观剧过程中新发现的槽点。

一、编剧的三观让人无语,人物刻画单薄如纸片

编剧笔下的男人女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总动力全都跳不开保护长安百姓,正义和无私是他们的太阳;另一个以搞对象为己任,总动力跳不开追男人,男人就是她们的天她们的地她们活下去的意义。

人物单薄得像纸片,没办法让观众共情。两岁小儿还会为谁的梨更大而打架呢,到了这部剧里男性角色个顶个地无私奉献,在官场往上爬都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一方百姓。这难道是想让观众为之感动?没有,我只感到虚伪做作。

关于女性。马伯庸是男作家,所以对于女性着墨少不十分丰满,可以理解,但人家笔下的女性角色不管大小至少都有自己的生活故事。到了本剧,一个个全成了恋爱脑。拿着脑残小言剧本在这种男人戏里,看得我真是糟心。

剧方为了注水也真是费尽心机,任何在原著里跑个龙套打个酱油的女性角色都不放过,戏是能加多少加多少。关键是这里面的女人加戏也不是为了什么剧情发展,作用主要是抛媚眼,跟男人搞粉红,跟其他女人撕逼。这剧里身为女人要是不爱上谁,那都不配做人。

(关于给女演员加戏,我最服瞳儿副本。从进平康坊,节奏就缓慢无比,就干别的去了不时抬头看电视。一抬头就看到瞳儿那张神气的脸,再抬头她居然还唱起了歌???再一抬头开始上演情爱纠葛背叛与复仇的戏码。就这点破事演了整一集,说她不是带资进组我都不信。)

二、误会了,它根本就不是悬疑剧

是我错了,这是部披着悬疑皮的幼稚权谋伪风俗文化剧。逻辑这种东西是个奢侈品,讲不通那就不要讲,反正都比不上让剧情接下去重要。

1、何谓“幼稚”权谋?

按剧里的演法,李隆基直接哭晕在厕所。还让人代政,皇帝怎么不直接退位呢。自周秦之变以来,帝王依靠法术势驾驭臣民,皇权的旁落会直接危及皇帝的生命安全。合着有了宠妃佞臣,李隆基就上赶着自杀了。从上到下的过家家式勾心斗角看得我真是迷惑,编剧你要把《长安十二时辰》搞成权谋剧麻烦你用点心好吗??

(评论有朋友说唐玄宗昏庸,李林甫杨国忠擅权,是唐由盛转衰的节点,后面安史之乱由此产生。我承认李杨乱政是事实,但私以为放任和代政有本质区别。王朝的衰落,和君臣博弈,国家财政,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转换等等,都有关系。我懂得这部剧想利用一个节点展现大唐由盛转衰的过程,但单凭表现皇帝昏庸纵情美色来表现,就有点糊弄人了。真是能力不够,瞎编来凑。)

2、何谓“伪”风俗文化剧?

关于还原唐代风俗,空有一副虚架子。除了服化道,市井全活在台词里。碰上关于制度、等级、观念的问题,全部玩完。角色活在古代,却是现代行事风格,不对,比现代还高科技。

最让人不解的是什么犄角旮旯发生的事,各方各派想知道就知道,你们这到底是暗桩啊还是装了窃听器啊。这还是半天内发生的事,微博热搜都没它靠谱。

其次是剧中有些角色拽得让人甘拜下风,让人忘了这是等级森严女人没人权的古代社会。闻染和王蕴秀,檀棋和所有人,瞳儿和葛老,这相处的,又横又没礼貌,不知道的以为是哪户人家的大小姐,真把他们扔回古代,想必活不过三天。

(有评论说大唐女性地位高。我想说不管哪个时代都有等级制度,就算现在跟上司老板长辈都要有礼貌,古代更严格。唐朝富强开放,所以女人地位相对高,也只是相对,唐朝女人并非生活在世外桃源,不管多开放,也不会是现代自由平等的样子,君臣父子夫妻纲常,依然是社会价值观主导。我指出的这些人,就算放在现代,都是无礼的,都能因为这些言行被人穿小鞋,更别提在古代。)

三、还有些零碎观后感

1、夸奖饰演鱼肠的演员,虽然角色是本剧恋爱脑王中王,可是奈何长的美,脸不僵,跟人搭戏也挺到位,与剧中其他女演员相比就是一股清流。

2、没有说周一围演的不好,但他有时真的,好中二啊,和曹破延的一场对手戏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个浮夸舞台剧风一个电影风,有点好笑。(实名夸奖饰演曹破延的演员。)

3、四字弟弟真的是主演吗?人设不讨喜戏份又那么少,一集下来出场时间五分钟,确定是主演?

4、狼卫一帮恐怖分子,又是怕死想全身而退,又是热爱祖国不惜以死献身,智商还经常掉线,真可怜。

5、葛老葛老,听名字就知道是个老头结果找了个青壮年贴个胡子就上来了。小乙还说什么孝敬您老什么太辛苦之类的台词,他对着个脸上一根皱纹都没得的大兄弟煽情不觉得哪里怪怪的?这片子欺负中国人分不清黑人兄弟的年龄还是咋滴??(写这段之前不知道这个演员来头还挺大,说不得说不得,感觉被冒犯的朋友,是小人有眼无珠哈。)

5、瞳儿,那位低等妓女,从头到尾像只落了难的凤凰,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哥的女人?还有这角色的脑回路也是清奇,作为一个不入流的十八线服务业人员,要姿色没姿色要才没才,被男人背叛以后还向黑社会boss发出怒吼:“一定要捧红我我他妈要当头牌!还有想听我情报先给我升职加薪!!” 我:???捧红你个大头鬼啊,我要是黑社会老大你情报说完就碾死你。

PS:

1、有人说我要求高,是,可能在一些朋友看来我确实有些苛刻。要是以我对一般小言剧的标准要求,这剧还不错,可是既然剧方标榜自己国剧良心,那我就以心中良心国剧的标准来看此剧。我看了,我也看不惯。我看不惯商人端盆注水肉还大张旗鼓自得其乐,看不惯商人在菜里撒上点好佐料就能让人以为佐料是菜本身。食客不严格,凭什么还要求商人改进菜品呢。

2、我吐槽没想说服谁,认同我的朋友相逢是缘,不认同的也请您一笑了之。

3、欢迎理性讨论,人身攻击的还是别出来丢人了。一看就是水军的网友,也慢走不送。

======更新======

有些朋友质疑我的观剧标准,那我就借此做一些解释说明。

先说我的评分标准:

五星(力荐):优秀到会让我无视时间地点人物的向人安利的佳作。

四星(推荐):如果和朋友聊到有关话题,会推荐人看的作品。

三星(还行):觉得没白看,但跟人安利还差点意思。

二星(较差):看了觉得浪费时间。

一星(极差):看完想捅创作者刀子。

《长安十二时辰》开场精美,有国外优秀电视剧的风采,那我就用国外优秀电视剧标准看呗(可能这就是一切悲剧的根源)。看了觉得徒有其表受到欺骗,有什么问题。

近些年国内剧集首推《白夜追凶》,同样是悬疑题材,同样是优酷头部电视剧,二者在剧情水平上差太多了。

有人问在我心中什么是好剧,我并非阅片无数,我有什么标准也不重要。看剧不可避免带有感情色彩,谁能完全不失公允地评价一部电视剧?又有什么评价体系可以称为完全不失公允?我说喜欢新加坡版的《神雕侠侣》,喜欢央视版《笑傲江湖》,觉得权游第六季之后辣鸡混乱,觉得《超感猎杀》就是部无聊偶像剧,指不定还有人喷。

再说些废话。

好剧需要沉淀。一部剧集出来,等十年,等二十年,当剧中演员不再当红,当观众早已忘记当初宣传的噱头,而依然被剧情牵动,为人物纠葛惋惜,才是好剧。以这种标准看,《长安十二时辰》,还差得远。

user avatar   you-yu-tie-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至少甲确实弄得非常好,作为玩甲的很欣慰


剧里的甲

长乐公主墓葬壁画的盔甲

敦煌的


现实中的同好买的真货(可惜不知道是谁的。。。贴吧的图,窝佬在qq群看到的,不过大噶认识窝佬的话应该知道我都好几年不混贴吧了)






其他的甲也都很像样,听圈内人说这次很多演员穿的是金属甲(不一定是铁的,有些是铝的似乎,为了减重。。。也能理解啊,真铁甲,普通人的话,穿着不动还行,如果要到处跑的话还是比较累的)


这次的道具啊,是有甲匠参与制作的,一个温陈华,一个萧何(不是汉代那个啊,显然这是昵称,广东人)。都算圈内名人了。。。算起来我第一次做甲买的甲片就是萧何那家店的,这一晃好几年了 。。。


这部剧,早年间有点风声的时候甲圈就在关注了。。。都说复原的好,如今也算名不虚传。


其实这些年也有人在重视道具这些东西惹,下面几张是某位自称是横店群演的大佬在贴吧发的,宋辽金背景的剧。连发型都不错。。。也不知道何时上映




至于易烊千玺。。。窝佬要是说自己不认识应该不会被打吧



user avatar   yijiu-x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了减少打嘴炮的环节,补充了几张图。

以下是原回答。

................................................................

追完十二集,没人邀请,厚颜无耻来回答。

大家都在夸的地方就不说了,说说我觉得这部剧的问题所在。

(很多人都在夸这部剧的细节是多么考究,服装是多么精美,画面是多么精致.......但我个人觉得,这些虽然重要但都属于旁枝末节,一部剧的重点当然还是剧情。我想看唐人服饰看唐人生活细节干脆去看大唐纪录片算了)

而这部剧在我看来,存在有很大叙事上的缺陷。编剧导演都应该背锅。人家马老师的原著本来已经是照着剧本的节奏结构来写的,你拿来照拍都绝对能爆,但导演和编剧非要乱改结构,这里好有一比:马老师给导演编剧提供了一手好牌,俩王四个二,你老老实实打就行,但导演和编剧非要拆成仨二把两王给带出去,你说闹心不闹心?!

也不说结构节奏问题,说说核心点。

首先,长安十二时辰,这个故事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是一个死囚要在十二个时辰,阻止一场天大的阴谋,拯救长安。

从这个核心概念可以看出,本剧的灵魂人物,就是死囚张小敬。(不是易烊千玺所扮演的李泌)。这个人物的塑造,关系到这部片子的成败。

这个核心概念涉及到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关系到张小敬这个人物的塑造。

1,为什么静安司司丞李泌(剧中叫李必,以下统一为李泌)会把拯救长安城这个重任,交给一个死囚?

2,死囚张小敬为什么会接受这个任务?

很遗憾,本剧导演和编剧在这两个问题上的回答,不及格。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李泌会选择张小敬?剧中给出的答案是:大案牍术。是大案牍术选择了死囚张小敬,而李泌相信大案牍术。






显然,这个理由可以说是非常失败。就好比悬疑片里发生了一个案子,派出所所长找到你去破案,至于为什么选你,是因为大数据显示你最合适。这显然不对。

这样一来没有说服力,二来对于张小敬的人物塑造没有丝毫帮助。

其实这是一个侧面描写张小敬人物非常好的时机。编剧和导演完全可以参考马伯庸老师原著。原著中是这样写的:

李泌用力敲了敲案角,把各部主事都叫过来:“你们现在好好想想,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可以取代崔六郎?——记住,我要最好的。”

殿中主事个个陷入沉思,没一个吭声。距离灯会只有四个时辰,在这之前要找到曹破延,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任务越难,戏剧张力越强)

徐主事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哎哎……在下倒有一个人选,不知是否合您的意。”

“讲!”

“他是我的一位朋友,叫……哎哎,叫张小敬。从前在安西都护府军中做一个什长,后来叙功调回长安,在万年县担任不良帅已有九年……”


马老师这里分析了一下这份履历,这份履历说来简单,细琢磨可是不一般。

1,一个都护府的小小什长,居然能当上一县之不良帅,已是十分难得,更何况这不是一般的县,是万年县。

2,这万年县在天子脚下,王公贵族多居于此,关系盘根错节,此人居然能稳稳做了九年。

所以这份履历勾起了李泌的兴趣。这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他人现在何处?”

“哎哎……他去年犯了事,如今身在长安县狱中,已是待决之身。”徐宾斟酌着字词。周围的人窃窃私语,徐主事是不是糊涂了,怎么推荐了一个囚犯来?还是个死囚?这不是触上司霉头吗?

 谁知李泌却面无表情:“我要的不是圣人,是能人——这个人是不是最好的?”

 徐宾连忙提高了声音:“长安之内,缉事捕盗无出其右。”

一枚银鱼袋从半空划过,徐宾慌忙伸手去接,差一点没接住。李泌道:“用我的马去接。两刻之内,我要在这里见到那个人。”


这场戏从头到尾没有提到什么大案牍术,却把为什么选这个囚犯的原因交代的一清二楚,而且每句都是在侧写张小敬其人,一句“长安之内,缉事捕盗无出其右。“ ,男主还未出场,就已经先声夺人,勾起观众期待,形象已经建立。

但是剧中导演编剧却把这些给一笔带过,没有着重交代,可谓是非常可惜,非常遗憾。


另外原著很多展现张小敬这个人小物厉害的小细节,在剧中都消失不见。

比如原著徐宾第一次从牢里提出张小敬时,也算是张小敬首次亮相,牢头放张小敬出狱时有一个小细节:

两个牢头战战兢兢,似乎对张小敬很敬畏,紧张到怎么也拆不开枷锁。张小敬冷哼一声:“笨蛋,这是三扭蛇锁,拇指得从下面扳,中间使劲。”

一个犯人,比牢头更懂枷锁的构造,这业务水平就问你服不服吧。

再比如张小敬接受任务,第一次脱下囚服穿戴装备时,又有一个细节描写:

张小敬把那柄手弩拿起来,反复拉动空弦,又用耳朵听了听,对崔器道:“拆掉望山,钩心再调紧两分。”

崔器闻言一怔,望山是辅助瞄准用的,比较累赘,有准头的人不爱装,钩心调节的是弩箭飞速,越快威力越大,但准头不易控制——看来这位是个用弩的高手啊。

诸如此类的小细节还很多,都能让张小敬这个人物更扎实。但是在剧中都消失不见。


再说第二个问题:一个死囚为什么如此尽心尽力保护长安城?

剧中李泌说服张小敬接下这个案子,是说:办成了可免死,你可以去守候你想守候的人。


听上去没毛病。但我们再看原著,原著里张小敬一开始是拒绝的,宁愿重回牢里,也不愿为其卖命。

“你恨突厥人吗?”李泌突然问了个无关的问题。

张小敬脚步停住了。

“恨。”声音无喜无怒。

李泌的声调陡然提高:“你那么痛恨突厥人,难道打算坐视这些野兽在长安肆虐?”

张小敬依然保持着背对姿态:“长安上有天子百官,下有十万强军,怎么抓突厥人的事,反倒成了我一个死囚犯的责任了?”他的语气里,带着淡淡的嘲讽味道。

李泌厉声道:“因为如今能救长安城的人,只有你!”这话说得近乎无赖,张小敬正要摇头离去,不料李泌疾步向前,不顾身份扯住他的袖子,一旋身挡在他面前,两道剑眉几乎并立在一处:

“张小敬,我知道你对朝廷怀有怨气。但今日之事,无关天子颜面,也不是为了我李泌的仕途,是为了阖城百姓的安危!听明白了吗?是为了百姓,你若一走了之,于心何安!我不关心你怎么想,但你必须得把这事办成!这是几十万条人命!是人命!”


这一段是张小敬接下这个任务的理由。并且原著在后面还进一步阐述了张小敬为什么会拼死拼活的守护长安:


张小敬看向远处巍峨雄伟的大雁塔,眼神一时深邃起来。

“汝能啊,你曾在谷雨前后登上过大雁塔顶吗?”

姚汝能一怔,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那里有一个看塔的小沙弥,你给他半吊钱,就能偷偷攀到塔顶,看尽长安的牡丹。小沙弥攒下的钱从不乱用,总是偷偷地买来河鱼去喂慈恩寺边的小猫。”张小敬慢慢说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姚汝能正要开口发问,张小敬又道:“升道坊里有一个专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他选的芝麻粒很大,所以饼刚出炉时味道极香。我从前当差,都会一早赶过去守在坊门,一开门就买几个。”他啧了啧嘴,似乎还在回味。“还有普济寺的雕胡饭,初一、十五才能吃到,和尚们偷偷加了荤油,口感可不错。”

“张都尉,你这是……”

“东市的阿罗约是个驯骆驼的好手,他的毕生梦想是在安邑坊置个产业,娶妻生子,彻底扎根在长安。长兴坊里住着一个姓薛的太常乐工,庐陵人,每到晴天无云的半夜,必去天津桥上吹笛子,只为用月光洗涤笛声。我替他遮过好几次犯夜禁的事。还有一个住在崇仁坊的舞姬,叫李十二,雄心勃勃想比肩当年公孙大娘。她练舞跳得脚跟磨烂,不得不用红绸裹住。哦,对了,盂兰盆节放河灯时,满河皆是烛光。如果你沿着龙首渠走,会看到一个瞎眼阿婆沿渠叫卖折好的纸船,说是为她孙女攒副铜簪,可我知道,她的孙女早就病死了。”

说着这些全无联系的人和事,张小敬语气悠长,独眼闪亮:“我在长安当了九年不良帅,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这些事更是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在他们身边,我才会感觉自己活着。”

他说到这里,语调稍微降低了些:“倘若让突厥人得逞,最先失去性命的,就是这样的人。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人过着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会尽己所能。我想要保护的,是这样的长安——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但显然导演和编剧不明白,这段虽然长,但是无比重要。这是张小敬的理念,也是他一切行动的支撑:他身为死囚,在接下来十二个时辰里疲于奔命,身受重伤,几次濒死,甚至向对手交出对自己的衷心耿耿的手下,导致众叛亲离,都是在践行自己的理念......但可惜的是,剧中也把这段给删了。还把张小敬的这些理念,让那个扛着锤子的二货说了。唉。


至于剧中其他一些对原著的傻逼改动,比如把一个温柔又坚强的闻染姑娘,给塑造成了一个阴谋家,比如把一个青涩但坚持原则的姚汝能,给塑造成了油滑的官场职员……就不一一列举。


不过不得不提,第六集地下长安的那段改编还是很精彩,也是我觉得前十二集最赞的一集。也是我唯一觉得比原著改的好地方。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泌】-【李必】

【贺知章】-【何执正、何监、何老、老何、何公 、何某】

【贺孚】-【何孚】

【李隆基】-【圣人】

【李林甫】-【林九郎、林相、林某、林公、九郎】

【高力士】-【郭利仕、郭将军、 老郭、郭叔叔、 郭爷爷】

【许合子】-【许鹤子】

【岑参】-【程参】

【杨玉环】-【严羽幻、严太真、 严真人 】

【王忠嗣】-【王宗祠】

【开元盛世】-【长安盛世】

【开元n年】-【旧历n年】

【开元年间】-【旧历年间】

【天宝年】-【天保年】

【西域】-【陇右】

【大唐盛世】-【长安盛世】

【天宝三载】-【天保三载】


脑补自行切换吧。


user avatar   nan-ke-j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白描 天宝危机

分享刘可的单曲《大明宫》music.163.com/song/1258 (@网易云音乐)

这部电视剧其实破了本人读国史的一件大公案:即安史之乱是怎么发生的?号称“开天盛世”(很多人对这个提法觉得不可思议,但从严格学术时间段范畴来说,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记载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繁盛的原始史料,一是源于杜佑《通典》,一是源于郑綮的《开天传信记》,这里面记载的数据其实都是唐玄宗天宝初年的数据,所以个人赞同中国社科院的提法,即“开元-天宝盛世”,即开天盛世)如日中天的唐帝国,怎么就轻易被安禄山拖入血与火的炼狱之中?

国史有四段历史是某“不忍读”却不能不读的,这便是永嘉、安史、靖康、甲申。而安史之乱,这个号称中国古代史的分水岭的那些史实记载,是最令人最费解的。大家都说,唐玄宗天宝年间出现的天宝危机,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可“天宝危机”是什么?好像只是出了一件坏事(玄宗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和三个坏人(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可这件坏事、这三个坏人的“破坏力”也太大了吧!他们居然改变了中华文明的走向!对此,我们不能和外国人评论中国史那样,用一句“安禄山是个给帝国心脏捅了一刀的小人”(见英国BBC纪录片《中华的故事》第二集 唐帝国)就糊弄过去了吧!

可这部剧却意外给了我们一个历史研究的新视角,它通过白描虚构的一出“天宝三载上元灯节”的小“天宝危机”,折射的正是历史上引发安史之乱的那场大的天宝危机。

首先,这场小“天宝危机〞是几个异族的“狼卫”造成的吗?可以这么说,是,又不仅仅是。

对,这几十人潜入长安,是准备搞事的。他们论单打独斗的战力也很强。可是,以他们的知识、见识与组织化能力,与遍地望楼,到处不良人、靖安司、还有大案牍术这么个大数据库的长安相比,不值一提。最后,他们居然和一伙帮会遭遇便死伤大半,这些人的水平可见一般。他们的水平,正如后来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这帮人一样,根本就不高明。他们别说与忽必烈,皇太极相比,就连刘渊、石勒的水平都没到。可他们为什么能毁掉唐帝国呢?

那是因为整个唐帝国,与这座长安城一样,其内部组织已经在发生“互斥反应”了。这就是天宝危机的病灶。

正像剧中靖安司衙门的那个沙盘一样,咱们先来复盘一下剧中小“天宝危机”中唐帝国中枢朝廷这个沙盘。

造成“互斥反应”的根本是什么?要说总的概括,还是前文说的“圣人”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可很少有人问,光是〝不理朝政”就能引发这么大的乱子?正如那道“圣人”的诏令一样,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而是因为,“圣人”虽“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却不愿意放手自己的绝对皇权。其实这一点,比单单“耽于享乐,不理朝政”更可怕-因为这势必造就出一个李林甫-即便没有李林甫,也会有其他的人来扮演这个角色。

剧中一开始,我们就明白,皇帝大臣亲信中有能力的老(贺知章贺监)、中(高力士)、青(李泌),或明或暗,都站在太子那一边。这很正常,玄宗不实际负责行政,那么这些官员必然要倒向另一山头-而在皇权制度下,投靠皇太子在礼法上,实际与长远利益上,几乎是唯一选择。那么这太子的力量就大的可怕了。不说其他“前车之鉴”,就说说玄宗自己-他是怎么从一个“旁枝宗室”的临淄王,怎么干掉伯母韦氏、姑母太平公主,逼退父亲李旦(李旦在先天政变前虽已禅位成了太上皇,但仍掌控着朝局)而成为如今“圣人”的?想到这里,玄宗必然要把朝政交到一个与太子对立,却又能为己控制的势力。如剧中所说,“鹰犬”手中的。

正如李泌选了个劣迹斑斑的“死囚”张小敬做这个“鹰犬”一样,“圣人”也选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做自己的“鹰犬”,制约着太子与朝臣。这一招看似聪明,其实就导致一场大祸。

这场大祸就是,制度被扯得个粉碎,以“敌我”划线的朋党正式形成。

其实剧中无一不在白描“朋党〞的危害。

首先,把张小敬放出来查案就明显是不合规矩的,后来,反而成了“右相”对抗靖安司的黑料。而这么个“死囚”纵出,也让靖安司内部组织开始互斥:这就有了那厢张小敬与“狼卫”殊死相搏,这边大人他们在朱雀大街上看“大唐第一流量”许合子的“粉丝见面会”。

而安史之乱,也可以看做杨国忠、安禄山这两个朋党之间无底线的斗争的结果。李林甫死后,这一内一外的两个朋党集团瞬间反目,而他们的斗争比剧中描绘的更加恶劣,恶劣到了愚蠢的地步:杨国忠步步为营,居然想“逼反”手握十五万帝国最精锐的边防军,事实占据河北的安禄山。而杨国忠丝毫没有去想:万一安禄山真反了,帝国拿什么力量去阻挡?

而天宝危机从高层的朋党斗争变成经济政治社会的总危机,则是强力扩张带来的社会失衡与失序。这种失序,成了安史之乱,乃至中晚唐至五代十国近二百年的藩镇割据、外重内轻的主要原因。

失序是从军队这个点开始的。

在进行这方面论述前,先预设两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这里讲的军队,是广义概念的军队,其实指的是国家武装力量,但因为“国家武装力量〞字数太多,所以不严谨的统称为军队,这是此概念内含上的前提。

第二个前提,是这里讲的军队,是过去的、封建的旧式军队,我们新型的人民子弟兵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军队,所以绝不接受联想,揣测。这是此概念外延上的前提。

军队,其实是一个社会中很特殊的社会组织形态。社会组织形态千变万化,分分合合,为什么?因为人的思想、利益是不一致的,这种社会褒义者称之为“多元化”,贬义者称之为“碎片化”,但其实描绘同一种特征。而军队完全不是这样,因为军队就是通过强有力的管控、改造,让人的思想、利益、动机,统一于一点。哪一点?“服从命令”。

这四个字,看上去轻描淡写,做到很不容易。要知道,命令是不会考虑所有情况的,命令也许就是毫无意义的,可是在军队里,这就必须执行到底。让你往上冲,就是枪林弹雨身体被打成马蜂窝也得向前扑倒;让你守住,就是人死绝了,尸体也不能后退一步。

所以,个人将之称之为“机械感”,也就是说,理想的军队就是一部巨大的机器,每一个兵就像机器的零件,承受指令,直到磨损到把血流干。

比如在剧中,就像小乙那样的人,就是好军人。

想去葛老那卧底,混不进去怎么办?手起刀落就把指头断了。想什么“你阿爷阿娘生了你,就让你这么糟贱的吗?”千万不用想这些,也不能想这些。指头若妨碍了命令,那就不要了,这就是好军人。

可是,小乙这种真和零件一样的军人,新兵当中也许还有。可他在葛老身边混久了,受人家的恩厚了,不也变成那个口称“奉养你终老”的普通人了吗?人,是有情感的高级生物,能当“零件”一时,可长此以往当这“零件”难保被情感腐蚀。

其实,军队组织者也想到了办法,对抗这种“腐蚀〞,这就要说到军队另一种必不可少的属性-我称之为“荣誉感”。

“这唐旗不能倒!”

在内缺粮草、外无援兵,大兵围城的烽遂堡,闻无忌这么喊着,以反驳那些“盖家军明明有一万两千,为啥不出击啊?”悲观论调。但是,细想一下,这能反驳吗?莫非“这唐旗不能倒”,所以“盖家军就可以不出击”?没这道理啊!

可如果引入军队“荣誉感”这东西,一切就有道理了。

“荣誉感”本质是什么?是军队赋予一个物品(比如奖章、军旗、乃至军服、军械、甚至一张嘉奖命令的纸)一种仪式(比如检阅)一个人(标兵模范)无形的,只在精神层面才有用的价值,用以构成一个“想象共同体”。而军队每一个士兵,无论身处什么样的险境、绝境,会心甘情愿为这个“想象共同体”付出一切才智,一切血汗,最终付出生命。让后来者认为,这种付出是值得的,甚至是必须的。

在军队中,人命可能不算什么,可荣誉必须捍卫。其实,这一套是让士兵心甘情愿,为荣誉把自己变成零件。

有了这两样,这支军队就是一架可控的,保卫帝国的武装机器。

可是,一旦这两样东西一丧失,军队就会反噬整个帝国。

而无论是这场虚构的长安城中的小“天宝危机”,还是真实历史上的安史之乱,都活生生展现出这种反噬的可怕后果。

这场长安城内的“天宝危机”,是因为“龙波(这里不剧透他的真实身份)”离开了军队,丧失了“荣誉感”,但他还是那个被锻造出来的杀人的“机器”,他受过的军事训练,他在战场上练就的思考力、执行力、组织力,都成了这一天长安的噩梦。

而为什么他会丧失“荣誉感”?

因为他是一个,没有制度保证他离开军队后生活的,第一批募兵。

募兵?那么之前从西魏起,一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都是帝国军事支柱的府兵,为什么就没闹出这场“惊变”?

因为府兵,是一种闭合式的制度。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华文明在帝国时代,最优秀的兵役制度。府兵制在当时条件下,保证了军队这个机器,绝对可控。而府兵制的崩溃,募兵制的兴起,就造就了龙波,也造就了安禄山、史思明;而它还会造就田承嗣、李茂贞,甚至它也间接造就了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刘季述;最后,也让朱温完成了“龙波”未完成的事业-毁灭长安,与整个唐帝国。

(插叙一段:本人虽也算治史者,但对隋唐史真的了解不多,“两唐书”都没看全。但一直对武周、安史之乱这两段唐史颇有兴趣,请有相关功底知友在评论区与本人多交流,不胜感激!)

府兵制本质就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通过设置折冲府,将折沖府均田农民变成平时耕作,战时自备军械干粮的军队。这一制度两个关键,一是必须以均田制为基础,朝廷有官田均授府兵,让他们有家有业,这样就稳定;其次,府兵们免租庸调,这也给军户们以盼头。再通过前文所述增强“机械感”、“荣誉感”的军事化改造,这让府兵成为这样一种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可官田的数量,在一定年限内是恒定的,可唐帝国对外战争却越发频繁。这透支了府兵,造成两种后果:一是没有新进兵源,所谓“人头不是韭菜,割了不能再长”。“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荊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一杜甫《兵车行》;二是如此结果,谁也不是傻子,后顾之忧朝廷都无法解决,谁还愿意去前方作战?这必然造成府兵大量逃亡,朝廷无兵可用。

最后,唐帝国朝廷就只有进行兵役改革,实施募兵制。而张小敬这一批,就是“第一批募兵”。

募兵弥补了府兵制的漏洞。但这造成一个结果:府兵制带来的好处,就没有了。而这一改变,就放出了藩镇这一魔鬼。这就是天宝危机,在军事上的体现。

府兵制“寓兵于民,兵民合一”有一大好处,就是不易将将领-士兵这一“想象共同体”,变成拥有武装、辖地、财政的“事实共同体”,不把将士间这种用鲜血凝结成的友谊、信任变成人身依附。一句话,府兵制使军队不会变成一个有自身利益诉求的“事实共同体”。

可募兵制,却最终能演化出藩镇这一“事实共同体”。剧中李林甫曾有一句评价张小敬的话,称他为“不可控的死囚”,而募兵制则在帝国放出了几十万这种“不可控的死囚”。

说起来,一切噩梦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藩镇割据祸国殃民的噩梦,却是建立在同生共死的纯粹,以及牺牲自己,保全战友的情谊上。

在剧中,张小敬坚守的烽遂堡里,这种纯粹是一个帮人松筋骨动作,是一句“上元安康〞,是为了袍泽兄弟吃上肉,不惜送掉一条腿的行为。

这种情谊,非亲历者无法描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这些人那里,不是一句口号。

“打完了这仗,以后我们的日子都是福报!”这句话让人感动,但从逻辑上讲,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这些被迫有难同当、被迫无条件信任袍泽的过程中,“我”消失了,留下的是什么?是“我们”!

对,“我”活着,不是替自己活,是替“我们”活着!

那请问,当朝廷不再需要他们时,给他们按人头数的那一份利益,够吗?

在他们那里,不够!因为他们还要替那些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袍泽,讨要那一份!因为“我们”比“我”更重要!而一旦没有满足这一点,他们会怎么办?

况且,当这些人活着,发现他们拼下性命打下这场仗后,他们没有得到“福报”,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荣誉感〞,在他们保卫着的长安看来,一钱不值,他们会怎么办?

“我恨长安。”闻无忌的女儿闻染,在剧中几乎心平气和的说出这几个字。要知道,她住在长安多年尚且如此。那些远离长安、半辈子在边关拼命的人呢?

这就让反噬就成了必然。这种恨意,大到可以毁灭整个唐帝国。这也就解释了,安史叛军在长安、洛阳,为什么如此残忍?

军队组织出现了失序,帝国外面的架子未倒,可内囊已经尽了。不但内囊尽了,还坐在了“阙勒霍多”的油桶上!只要如安禄山这样的人带来一丝火星,唐帝国就能瞬间变成一把“黑色的骨头〞!

前文已经提到,军队失序是府兵制崩溃的必然,而府兵制的崩溃,归根结底是均田制崩坏。

均田制,个人认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具历史意义的变革,没有之一。因为它直接奠定了隋唐大一统在经济制度上的基础。而隋唐的府兵制,与税收上租庸调制,都是建立均田制基础之上。而均田制一旦破坏,府兵制与租庸调制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彻底崩溃则是必然。

均田制当然历经北魏以来数个王朝的完善与微调,到唐帝国时期与北魏时代已经不太一样了,但其内核是一致的:即官府握有大量的公有耕地资源,在制订出各种政策,使之有序均分给农民。而受田的农民,按人丁(人丁指成年男子)数,与所授田亩的多少、好坏相应地去承担帝国官府的各种义务:比如交租(地租田赋)、交庸(官府规定,每一丁每年需服徭役二十日,闰年加两日,也就是为官府做义务工,不服徭役则需按每日纳绢若干尺,或布若干尺,称为“输庸代役”)交调(官府规定交纳绢或布、或麻苦干尺);而府兵军户则免租庸调,但需自备军械干粮去打仗。

从上文所述,就可以看出均田制对统计数据的精准度要求有多高。当时可没什么数据库和什么算法,这些都要靠各级衙门去搜集、加工整理,通过公文驿站上传至长安朝廷的“云服务器”里,这样保证帝国正常运转。这也就是徐主事为什么对以竹造纸抱以那么大的期望原因之一。

但是,均田制的根基,其实不是数据,而是官有的耕田资源。如果没有足够的官有耕地资源,就算我们穿越至唐天宝年间,还把现在所有计算机数据、卫星传输系统都搬过去,也无计于事。

可随着人口增加,以及贵族官僚阶层的膨胀,官有耕地资源是绝对不够的,因为坐吃必然山空。

那么,除了人口的“马尔萨斯陷阱”、寻租“搭便车”这些原因之外,均田制的崩溃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么个人就要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与大家商榷了。

那就是,均田制的崩溃,其实是日渐繁盛的商品经济的必然,也就是说,均田制造就了一个繁盛的长安,而这个繁盛的长安,却反噬了均田制。

借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里提出的概念,可以叫做异化。

均田制确实有太多的好处,但它是建立在强迫性人身依附,以及抑制商业流通、商品经济之上的经济制度。

前文讲了均田制及其衍生的府兵制、租庸调制的运行,但大家发现没有,这里看见市场、或者说商品流通这只“看不见的手”了吗?

没有!这里面一切经济行为都是以政府的行为为原动力的:是官府,把田地均分给农民;是官府,统计男丁数,并以此收取租庸调;是官府,划出折冲府,设立府兵……没了朝廷,没了官府这只强有力的大手来驱动,整个这架经济机器就玩不转!

这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是,随着经济总量提升,生产技术、管理方式的革新,这剩余产品也越来越多。以前,交了租庸调,帝国的臣民只能半饥半饱的活着;可现在不一样了,东西多了,花不了,怎么办?

好!官府给开了一条路,这条路叫丝绸之路。

卖出去,挣钱啊!

好了,“有钱能使磨推鬼”,从此刻起,长安必然“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同样,唐帝国赖以维系的均田制也必然崩毁。

所以,均田制的实质是一种人身关系的依附。即将人口通过土地牢牢控制在唐帝国官府的手中。

而商品经济打破了这种枷索,市场这只“看不见得手”正在把唐帝国的基石一点一点的挖空。

市场不只需要千篇一律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市场需要火晶杮子、水盆羊肉-而这背后,是长安城外大量山地梯田变成果树林、大量平原耕田变成草场,这样才能保证长安城西市能每天供应这么多的火晶杮子,水盆羊肉。而这后面,又是多少人的口粮就没有了?

因此,在亩产粮食技术未能突破时,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造成粮食阶段性短缺。因此,在古代,任何一个商业繁荣的盛世的背后,必然伴随着可怕的饥荒。

饥荒带来的是流民问题。“树挪死,人挪活”,谁也不想死是吧?于是流民产生了,而流民是任何一种帝国系统中最可怕的病毒,因为他们不再遵循帝国任何法律,秩序。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唐帝国第二任“圣人”-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这么说。

而流民,与前文所述的募兵制就形成了一个对帝国产生负作用的逻辑链条:即流民越多,涌入军队的“募兵”也越多;募兵越多,则藩镇愈加尾大不掉。而租庸调制崩溃,帝国又出现财政危机,只好赋予藩镇自主财权,自行解决粮饷问题,这就好比自长安至十大节度(九个节度使,一个经略使)所辖诸藩镇埋下无数桶“伏火雷”!

外重内轻,无过于斯,但其实还有方法控制,而这一招本来是最狠的。

这在当时,叫教化;现在,叫意识形态。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西汉]董仲舒《天人三策》

在距离此剧发生的时间点,唐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八百七十九年前,即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一个叫董仲舒的人给时任皇帝刘彻上了三篇划时代的奏表,这就是《天人三策》。从此,“大一统”从器物文明、制度文明层面,一跃进入到观念文明的层面。这就为锻造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奠定了思想与观念的基础。这也为两千年来,中国历代思想文化界提出一个永恒命题:分善恶,辨忠奸,执正斥邪,普施教化。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招“分善恶、辨忠奸、执正斥邪、普施教化”,这可是无敌的武器。因为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根除了不良倾向,这会影响每一个人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的选择。

这把武器,能让剧中如李泌这样一位修道辟谷的谦谦公子,“赐福”身边两个小道士。因为他必须选择当太子的忠臣。这,就是教化的威力。

教化这把“软刀子”,平时看不见,摸不到,关键时候他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因此,历朝历代,无一例外把这把“软刀子”紧握手中。

可董仲舒的设计这件武器时,有一个大前提:独尊!也就是说,这件武器,无论前端变成刀、剑、马槊、长枪,后端却只有一个柄。

“天下恶乎定,对曰:定于一!”-《孟子-梁惠王》。

可唐帝国,恰恰在文化上用了一个三个柄的“刀”。

唐帝国在建国之初的高祖、太宗时代,在文化上就奠定了“三教并尊”总基调,尤其在高祖、太宗时代,是以道教为先的。采取三教并尊,以道为先的一大原因是李渊对自己的“门第阀阅”不够自信,于是借用道教抬升李氏家族的地位,因为公认的道教始祖是老子李耳,与李唐皇室同姓;而初唐时期,国力不盛,必须与民休养生息,于是正好以“黄老之术”奉行无为而治。但是释教沙门在民间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因此无论高祖,还是太宗也不得不重视释教。而越往后,释教的力量越发强大,到太宗贞观后期,圣人对释教态度明显由打压转向扶植:这从太宗对玄奘法师西游东归后礼遇可以看出。

到了高宗朝,尤其是二圣临朝之后,释教力量已经开始影响朝政。天后借用释教力量,推行所谓“轮王政治”已初具雏行,最后,在高宗死后,天后最后掌握大权,在连续罢黜自己两个儿子后,天后武氏,登基建立武周。在武周朝开始时,武则天正式尊号不是单单的“皇帝”,而是“圣神皇帝”,后又加为“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这是以“皇帝菩萨”、“皇帝佛”身份统治着周帝国。至此“轮王政治”正式登场。

武则天做为一个女人,为什么在古代中国这么一个男权社会,公开登上权力顶峰,而不是垂下珠帘黄幔?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董仲舒之后的新儒学,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之后,衰落到已经成了一个摆设的地步。老孔、老孟、老董的这把“软刀子”已经完全边缘化,成了一把“钝刀”。

为什么“佛、老之道(这用的韩愈的说法)”在唐帝国不能起到儒学曾经起到的作用?因为道教也好,佛教也罢,不是一套理论化、体系化的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社会哲学、心灵哲学体系,它们只提供了“世界观”,却没有提供可行的“方法论”。这事实上就会造成思想全面多元化。

好了,文化思想上“定于多”,而非“定于一”,那必然使得这把“软刀子”彻底没用了。

这带来的一个积极的结果,就是唐帝国文化的极盛。由此我们看到了王勃、看到了王维、看到了李白、看到了杜甫的不朽名篇。

而另一个结果,就导致了,这把“软刀子”看住的那个“心魔”被解除了封印。唐帝国,再无忠奸可分!

以上矛盾演化到了天宝年间,唐帝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都已经处在失序的状态下,这才是真正的天宝危机。

而加速唐帝国内部失序的催化剂,则是短期内急速扩张与农耕文明内在资源承载力之间的互斥。形象用大白话说,就是实力撑不起野心,最后自己先崩了。

唐帝国,确实想成为一个世界性帝国。可是,唐帝国的统治架构的基石,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一个周期性产生财富的文明,这意味着必须从事春耕秋收,必须维持内政的延续以应对农业生产的种种不确定-洪水、旱灾、蝗灾…这样的文明可以缔造一个富足的盛世,却不足以撑起一个全球性帝国。全球性帝国一般都是建立在商业文明的基础上,而且多是用的“封土建国”的多元模式-也就是,维持一种宗主国-仆从国的体系,宗主国-仆从国的关系是以商业为纽带。

但是唐帝国的统治者,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总是试图用农耕文明方式去“羁縻”不适合农耕生产的地区,这样往往适得其反。于是,唐帝国只好用笨法,使蛮力气-设置大量的边军,以武力压制,这当然是一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无底洞,而武力必然引发更多的反抗,最后往往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帝国不断地陷入莫名其妙的战争。到了玄宗朝,唐帝国几乎三面都有或明或暗的“敌国”或“敌对部族”。这使得战争根本停不了,军费根本省不了,军队数量也只会膨胀,不可能削减。在这样一个原生的、结构性矛盾推动下,天宝危机几乎是必然的;而天宝危机的必然性决定着安史之乱的必然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何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剧中叫何执正)这首成名作,在剧中频频出现。可如果在这样一种语境中吟送。都生出一种悲凉:唐帝国的危机如“万条垂下”,而能怪谁呢?似乎谁也不能怪,只怪这历史之刃。可这历史之刃很强烈,很粗暴吗?不是!它柔弱的如二月春风一般,轻轻地、无声无息地剪掉了一个盛世,一个帝国,将中国历史剪成两半,完成了所谓“唐宋变革”。

唐肃宗至德二载,也就是剧中故事发生十三年后,退位为太上皇的唐玄宗从逃亡地成都返回长安,被他的儿子,也就是剧中的太子-唐肃宗“安置”于兴庆宫。据唐人笔记记载,太上皇李隆基经常登上兴庆宫花萼相辉楼,向长安市民挥手。而在兴庆宫外的长安市民无不跪地高呼:“太平天子!〞

可此时,无论对于太上皇个人,还是整个唐帝国来说,太平早已不复存在。此时,在剧中那个在太子身边唯唯诺诺的宦官李静忠,已成为权倾朝野的郕国公、元帅府行军司马加开府仪同三司的“五父”李辅国了。在唐肃宗的默许甚至授意下,李辅国开始全面打压甚至虐待太上皇李隆基。最后强行将李隆基迁往太极宫,并贬斥所有李隆基的亲信,如高力士、陈玄礼等。

而对于唐帝国而言,太平更是遥遥无期:这一年,安禄山虽被其子安庆绪弑杀,可安史之乱却仍在持续,甚至越演越烈。朝廷内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的噩梦从此折磨着唐帝国。

本文,最后交待一下这部剧最大主角-“熙攘繁盛、光耀万年”唐长安城的结局: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唐帝国的梁王朱全忠,也就是后梁太祖朱温,胁迫唐昭宗下诏,拆毁长安所有宫殿、居民坊市,迁都洛阳。《旧唐书-昭宗本纪》无不悲愤的写道:

长安至此遂丘墟矣!(完)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部剧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历史类、文博类的自媒体。但是我对这种“历史细节”的强调持保留态度。

我认为,电视剧究竟是电视剧,不是科教片,什么时候“历史细节”值得我们推敲?就在它对叙事和塑造人物有用的时候,如果没有起到这个功效,仅仅是一个彩蛋,其实意义不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片中把宰相和太子之争,赋予了政治理念的冲突,也就是法家和道家之争。这个时候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剧情,就需要知道法家和道家究竟是什么,有什么思想理念,有什么政策主张的差异。如果围绕这个来写,既能够学习到历史知识,又对理解剧情有帮助,增加代入感,就很有意义。

但是片中绝大多数的历史细节,其实并没有这么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片中初次进入靖安司,用一个长镜头来交代环境,配合画外音:

靖安司在朝中地位,异乎寻常。朝中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御史台、大理寺、光禄寺,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机密要件,全在此处。

这一段话基本上全都是历史课的知识点——但说老实话,不是什么高级的知识,中学历史课本都讲过。但是这种近乎报菜名的名词罗列,除了方便了那些历史类营销号,对于整个故事有什么用吗?

如果把“朝中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御史台、大理寺、光禄寺”去掉,后边“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保留,对于整个故事来说有影响吗?我看是没有影响的。

因为这是李必给张小敬介绍时候的台词,张小敬作为一个唐朝人,又是当过兵,为过吏,长期混迹京城的人,能不知道“三省六部”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李必又不是唐僧,有必要这么啰嗦吗?

这就是我说的无效的历史信息。这种东西除了掉书袋没啥用,反而为观众提供了冗余信息,提高了他们接受并甄别真正有用信息的难度,对叙事的影响是负面的,但是对于营销和宣传是一个卖点,有助于塑造“口碑”,我觉得这是买椟还珠。


当然,这段“报菜名”的真实用意,其实是配合长镜头,整个长镜头走过来,显得单调,所以要配合着画外音,长镜头有多长,画外音就要有多长,不得不来这么一段。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懒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设计一套仅凭视觉就能够抓人的镜头,而不是搞这种小把戏。

通过长镜头展现靖安司,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一个和剧情关键情节有关的事件,把整个靖安司工作的流程串起来。举个简单的例子,镜头一开始跟随狼卫进入城门,然后拉上,展现望楼,望楼上的人发送信息,镜头朝下一个望楼移动,下一个望楼接受到了信息,开始继续传达信息,镜头还是在空中快速移动,一个接一个的望楼开始传递信息,最终镜头走进靖安司,一个工作人员接受到了信息,拿着信息走向转译员,转译员根据信息写下一行字“狼入长安,在某某门,朝某某移动”,拿着这行字的人走到一个沙盘上,沙盘旁有其他工作人员标注好狼卫现在的位置和将要移动的位置,最后镜头移到沙盘旁沉思的主角们。

(是不是马伯庸就是这么写的?囧。。。)

这样通过发现敌情-传递信息-接收信息-分析信息的步骤,通过一个事件贯穿始终的长镜头带入靖安司,观众自觉被镜头抓着走,即使你用画外音,观众也根本没兴趣听,这才是流畅的,抓人的叙事。


当然,这种“历史细节”还起到了轰炸的作用,让观众的思路跟着走,来不及思考,从而掩盖情节推动的不合理。

例如第二集开头,崔旅帅揭穿了真相,靖安司并不能免掉张小敬的死刑,办成这件事他还是得死,这时候李必出现了,张小敬完全疯了,他拿到了弩,用弩对准李必,气愤的大叫:你骗我!

这时候李必竟然让手下放下武器,说了一句台词:“今日你我同船,别再拿武器对着我”。于是张小敬就冷静了。

这句话,恕我才疏学浅,看不到任何信息,找不到任何张小敬放手的理由。“别再拿武器对着我”是一句命令,这个命令张小敬如何遵守,只不过“今日你我同船”六字,这六个字,是如何说服张小敬的?我还真看不出。

张小敬作为死囚,被别人玩弄了,是怎么息怒,接着甘愿为他卖命的?我们知道,他本身热爱长安的老百姓,想要拯救他们,但是在剧情的第二集,他根本不知道敌人是要毁掉整个长安城,所以还谈不上拯救老百姓。就算这个理由成立,这也是张小敬个人的想法,李必又怎么知道张小敬的想法的?对李必而言,这是一个杀了三十多人,包括自己上司的死囚,他有什么信息支撑他,觉得张小敬在得知被骗之后一定还会帮助他,而不是一气之下把他杀了?当然,后边我们知道,李必知道“第八团”,对张小敬有所了解,所以他可能是有把握的。就算他有这个把握,有为何要说这么一句“今日你我同船”,他究竟为何有把握这六个字就能说服张小敬?

然后,张小敬开始胖揍李必,李必就开始掉书袋,他首先念了李白的诗,然后又念了自己的诗,但是张小敬听不懂,李必又分析了一下现在的政治局势,并认为这事儿办好了,他才能当宰相,实现政治理想,张小敬依然不屑一顾,说为了你升官,我不干。李必只好说,为了你再当一天不良帅,再守卫一天长安,张小敬才勉强答应。

我们看到,李必真正说服张小敬的,其实是“你再当一天不良帅,再守卫一天长安”,李林甫和李必谁当宰相他不关心,李必的政治理想以及与李白的差异他也不关心,那句“今日你我同船”更是莫名其妙。本来在张小敬最冲动,对李必生命威胁最严重的时候,应该打出最有说服力的牌,但是李必却打了一个“今日你我同船”,这已经很莫名其妙了,更莫名其妙的是,张小敬竟然被说服了。

正确的剧情应该是,李必说,“今日你我同船,别再拿武器对着我”,张小敬说,同个屁船,你是当官的,我是死囚,你给我活下去的希望,结果是骗了我,还同船,麻痹我干死你,反正我怎么都得死,你不是想和我同船吗,那咱俩一起死吧。于是射死了李必。

而李必的正确做法是首先就拿出最有效的理由:“我是骗了你,但是长安要完蛋了,我是为了长安的百姓才骗你的,如果你杀了我,咱俩都得死,长安就彻底没救了,你战友的家人也要死掉,这是你守护过的,热爱过的长安,你不想再做一天不良帅,再守卫一天长安吗?”

因此我认为,这个“你我同船”并没有说服力,李必莫名其妙,张小敬被说服也莫名其妙。后边李必的掉书袋也没有说服力,依然莫名其妙。但是读者一听李白的诗,一听李必的诗,就高潮了,演员说得慷慨激昂,这是飙戏,人家都演得这么卖力,怎么能没有说服力?因此张小敬被说服了也理所当然。

像这样经不起推敲的剧情,后边还有很多,例如第四集贺知章说服张小敬,也是同样的套路,张小敬莫名其妙发飙,贺知章又念了一首诗,又分析了一下局势,然后张小敬又被说服了。

可见念诗确实有用,有时候能说服别人,有时候也能说服自己。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剧,我不熟易烊千玺,但是很熟马伯庸,我觉得马伯庸很快就会成为一线流量小花……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巧诶,剧没播之前,某天在图书馆看到书架上好几本十二时辰,没看。其实之前还看过大饼子脸给亲王做宣传的那几集晓说,当时以为是亲王的一部历史新视角的书,类似明朝那系列,当时还在想这学研风不像亲王的BBS风啊。看了剧才知道原来是有故事的人物剧,这才对亲王的文风和水平嘛。

整体来说,个人比较认同一些观众分享的感受,亲王的文,博文>杂文>散文>短篇>中篇>长篇,明显的字越少越贵的那种风格。这怕是BBS一路走来留下的印迹,高潮过后总有不应期,没办法的,自然规则,更何况网络文坛普遍都有时间短的特点。

不知道剧和书在内容上有多大的差异,个人觉得剧的叙事还是可以的,镜头有意展现大唐的美,有点唐尼的福尔摩斯风。就着网络文坛的风格推演下,原著在环境铺垫,一些事物细节描述上可能有自己的特色,有点像废都?但是,人物关系比较简单,或者说形象的特质比较集中。其中不良帅的形象,很符合亲王的特色,来自人民群众的痞子英雄,很亲民,但是在描述人与人的互动方面,原著可能不太饱满,因为网络文学不需要太复杂的人情世故,不然网恋怎么能兴起呢?

这部剧其实关键的故事发展应该在太阳下山,月亮中天,月亮快落下,以及东边鱼肚白这样几个时间点。白天发生的一大堆打打杀杀,尤其是外族的一小队人马,在经历过如此多的宫斗和政 治思想课的熏陶的观众面前,都能猜出来这是被人利用了的前台傀儡,毕竟西直门是设计出来能抵挡美装甲一师以及101的,剥洋葱后台人物和故事才是重点。但是这才十几集,观众已经被打斗和初级人斗给撩起来了,后面的文戏怕是不好演啊,还是前面的那句话,这一代的观众长期沉浸在多巴胺中,电流小了没感觉的。




     

相关话题

  怎么反驳《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的长江黄河论? 
  《扫黑风暴》高明远为什么放任孙兴成长为一个恶棍? 
  如何评价《山海情》大结局? 
  怎样看待杨超越在电视剧《理想之城》里面的表现? 
  难道只有甜宠剧才配得上高分吗? 
  你最喜欢的一部韩剧是啥? 
  你看到小说或电视剧的哪个情节,说了哪句话,便知道它要开始开车了? 
  如果美剧《行尸走肉》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剧情会怎样发展? 
  如何看待抗日剧敌后便衣队里的包子雷? 
  为什么曾经撑起中国文艺创作的「京圈」,已经无法再吸引观众? 

前一个讨论
大家如何看待普通列车的硬座车厢?
下一个讨论
直播刷巨额礼物的都是些什么人?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