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华语演员擅长用眼神来演戏? 第1页

  

user avatar   liu-zi-j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唐国强。【多图预警 流量党慎入】

虽然唐国强这几年更多转导演了,演的角色也有雷同化趋势,但纵观他大半辈子,可以说,他是一位很有天赋而且非常肯下功夫的演员,称得上是老戏骨。在眼神运用上,他做的就很好。早年的几个角色,可以说个个是经典

《孔雀公主》中饰演傣族王子。干净、阳光,充满活力的眼神

《三国演义》诸葛亮。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也是唐国强本人演艺生涯的高峰。提起诸葛亮,很多人就如提起孙悟空想起六小龄童一样会想起唐国强。本答案重点分析这个角色中唐国强对眼神的运用。

初出茅庐的年轻诸葛,眼神清亮、有神,有朝气,既有对眼前这位陌生但神交已久的未来主公的观察,又有对未来的憧憬:

隆中之对,虽然年轻,但乌黑的青丝,平展的额头和自信的眼神中都写满了智慧,自然而然,侃侃而谈:

将出茅庐,眼神中一股一往无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

将离茅庐,回眸一望:这是我躬耕多年的茅庐啊,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在这里躬耕,读书,交游,有过多少难忘的回忆。如今要离开了,心中多少不舍,多少留恋,尽在这双眼中!“丈夫在世当有为”,仿佛冥冥之中的天意,告诉他:大丈夫莫要流连于一亩三分地,去闯荡天下,开创属于自己的伟业吧!这个眼神,让诸葛亮既充满了人情味,又刻画出了抛弃留恋之后的丈夫气概:

博望坡初次用兵,接过主公的印绶,眼神中既有对初次指挥的一点忐忑不安,但更多的是夙愿得酬的激动与跃跃欲试:

登台遣将,眼神中充满了统帅的自信和潇洒(这身衣服也干净利落,加分):

舌战群儒,极其精彩的一场戏,可以说整个华语影坛都没有几个人能把这段演绎得这么出色。在这场戏里,唐国强充分调动了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十八般兵器,把诸葛亮的机智、正义演绎得淋漓尽致。眼神或自信泰然,或带一点不屑,或有些调皮和幽默(注意:这是唐版诸葛的一个特色,他结合诸葛亮年轻的特征和魏晋士人的洒脱及自身性格,为诸葛亮设计了这一面,使他的这个角色更为鲜活且有别于其他版本,成为了独特的“这一个”),或大义凛然充满正气,节奏时缓时急,跌宕起伏,看得人非常过瘾:


草船借箭,又是不可多得的一场好戏,诸葛为主,周、鲁为辅,但后二者在演出了自己的特色后更好地衬托了主角诸葛亮的风采,三者均表现极佳。当接到周瑜的严苛命令后,他首先是惊慌的,毕竟是人命关天,这样的表现是真实的:


借箭前夜,虽然已有三分胜算,但还是心有忐忑。这样的眼神,就把诸葛从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到成熟的谋略家的成长历程微妙地刻画出来了:


上船后,得知果然起了大雾,心中大喜,却表现得并不是很明显,分寸把握得到位:


于是他更有把握了。面对鲁肃的惊慌失措,眼神中满是自信的淡定,还有一点“瞧你那熊样”式的小俏皮,很是可爱~

借箭达到高潮,鲁肃也更加坐立不安,而孔明却更加潇洒自信,面对着摇摇晃晃的船身依旧饮酒作乐,真真是风流潇洒的魏晋士人,那份风采令人神往:

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了。

苦肉计,这段孔明本来不是主角,但唐国强的表情和眼神却极尽细微变化之妙,把诸葛的智慧和人情味都演出来了。

开始因为已经看透一切,所以非常淡定从容,一言不发:


众将求情,诸葛有些变色了,他没有想到东吴将帅为了保卫家园,竟能做出这样大的牺牲。同时也充满着一种痛苦的无奈:为胜曹操,只能摧残一位无辜宿将的躯体,令人好不悲慨:

黄盖痛苦受刑,孔明和其他将领一样,越发地看不下去。这里羽毛扇起到了很好的道具效果,既用来遮掩孔明的神情,又显出其文士特色。相比之下,羽毛扇在陆毅版诸葛手上基本无用,他在看到黄盖被毒打时也根本没有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同情悲悯。

不忍的神情之外,他还注意观察周瑜的神情。他注意到了:周瑜的额头上冒着汗珠,神情非常不安,握剑的手不停颤抖。正是这一切使孔明坚信了:这确是一场苦肉计。这不仅非常细腻,而且把孔明知晓苦肉计的前因后果拍出来了,更加真实(老版三国多注意表现孔明奇谋的来龙去脉,除了这里,还有群英会蒋干匆匆离开后,给了孔明冷眼旁观的一个镜头——这就对孔明洞悉一切的智慧给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可以说,整场戏唐国强同时注意到了孔明的智慧与人情味这两个方面,而且始终没有偏废其一:

黄盖昏厥,孔明彻底坐不住了,和其他人一样站了起来,眼神充满了担忧:

毒打结束,孔明眼含热泪,双唇紧闭,内心的震撼与感动溢于言表:

事情结束,鲁肃责怪孔明不加以劝阻,唐国强这里的眼神也很到位,很有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你tm怎么什么都看不明白,什么都要问……


孔明说出缘由,可鲁肃还是有所不平:“即便用计,刑罚亦太过分了!”孔明猛然转身答道:“不重责怎能使二蔡相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愿挨者疼之于皮肉,而愿打者却痛之于心!”解释合情合理,而且和前面对周瑜的细心观察前呼后应。眼神充满了对黄老将军的心痛:


疑团冰释,孔明的眼中满是对东吴将帅的钦佩,更充满着对这场战争必胜的信心:“东吴有如此将帅,何虑曹操大军不破?”这里鲁肃的眼神也很到位,既有疑团消解后的恍然大悟,又有对前途的信心和对孔明的感激:


情到深处,景自然伟。夕阳西下,江水东去,芦苇飘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刻一切尽在不言中。重意境,表精神,正是好剧远胜于平庸之作的重要方面:

借东风。孔明知道这是离别,所以对鲁肃,对这位帮过他许多甚至救过他性命的好朋友十分留恋,眼神中充满了不舍。而且,还稍微有点忐忑,说“万一借不到风,还望都督勿要怪我”。(注意,借东风这段戏是寒冬拍的,而祭风是要赤脚的,这样拍完后唐国强双脚冻得又红又肿)

大家注意没有?一路看下来,其实唐国强的孔明经常有着疑虑、不安、忐忑,但我们因此而觉得他是一个平庸之辈了吗?根本没有。那是因为,他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所以他既有普通人的情感,但又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战胜这一切,所以这样一个孔明形象,可亲可信可感,非常扎实且立体。而且在分寸上,他始终把握得很好,毕竟神机妙算是诸葛亮的主干,常人的情感不能太过(否则就成了新版陆毅那样,经常眉头紧皱,动辄痛哭流涕,整个一小媳妇状)因此,唐国强的诸葛亮,根本不是有些人所谓的“把诸葛亮演成了神”,老版三国更不是他们所谓的只会照搬原著。无论是唐国强,还是老三国的剧组,都是经过了非常用心艰苦的再创作才成就了这部经典。


刘备入赘东吴,时久不归,关张大为不满,找上门来询问诸葛。这样的疑问是自然的,关键看怎么处理。唐国强的诸葛亮,泰然自若,首先问张飞:“你说为何?”张飞可爱直言“他娶了娇妻,把我们全忘了!”关羽则冷静得多,说“依我之见,大哥绝非贪图享乐之人”。孔明顺着关羽的意见说下去,给予肯定,轻轻松松就把关羽拉到了自己的一边:

“云长言之有理。患难之时,尚且荣辱与共。今转机已到,荆襄之地已为我所据。犹赖我等协力同心、共谋大业之时,主公怎能忍心弃之而去呢?”

寥寥几句话,条理分明,入情入理,无一字废话,任谁不为之折服?本就是几句话能说清的事,何须像新版孔明那样,面对关张的吵闹,故作玄虚,装聋作哑,这不是有意激化内部矛盾?实在是自作聪明却实显愚蠢之举。

周瑜病逝,糖果的表现根本不是书中的“抚掌大笑曰:'周瑜死矣!'”若那样,也太无情了。孔明毕竟不是冷血之人。剧中,他一袭素衣,和赵云站在江边,遥望滔滔江水,脸上是拂之不去的哀伤。赵云不解,“周瑜去世,荆州少一劲敌,应该高兴才是。况且那周郎心胸狭窄,几次欲致军师死地……既如此,军师又何必伤感呢?”应该说,赵云的疑问是很多人的疑问,他们是从集团利益的角度来说的。但孔明的解释却是:

“人言周公瑾嫉才妒能。非也!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叫我兄诸葛瑾叫我归顺东吴,可见周公瑾并非嫉我之才有胜于他,而是恨我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周公瑾风雅超群,乃一代儒将。今壮志未酬,如星陨落……怎不令天下英雄同悲!”

我相信这是真话。赵云他们不会意识到,在这样两个绝世的英才之间,即使为敌,也有着难以磨灭的惺惺相惜之情,就如曹操和关羽,老毛和老蒋(蒋死时,毛没有任何高兴的反应,只是淡淡说了句“知道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何能不哀?这里孔明的眼神是那样苍凉和悲怆,充满了对亦敌亦友的公瑾之死的引而未发的哀痛(甚至有一点对自己未来的感伤吧)。有了这一段,不仅表现出了孔明的良善和大度,而且给后面痛哭公瑾也造成了很好的铺垫,不至于太突兀:


庞统被害,刘备失一臂膀,诸葛不得不离开荆州,把兵权交给关羽。局势霎时严重起来,孔明的神情也空前地紧张与严肃,充满对未来的担忧,因为荆州实在是刘备集团的命脉:

白帝托孤,刘备竟直接说让孔明取刘禅而代之。糖果的表现是出现了少见的大惊失色,两只大眼睛里写满了始料未及的恐慌:这岂不是让我去当王莽、曹操吗?!这在封建时代是绝对大逆不道的行为,何况极重伦理的诸葛亮。所以他惊慌得以至于站立不稳,趔趄了一下,然后是捣蒜一样的往死里磕头,拼命表示“臣怎敢不竭股肱之力,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注意,这里还专门给了他后背一个镜头:他紧张得汗透衣衫。这样精细的表情、眼神和细节,是新版陆毅所根本没有的。

刘关张俱逝,蜀汉由孔明一人担当,老年的诸葛,谋略更加老道成熟,老臣、谋臣的风范更加醇厚,眼神也比年轻时多了不少东西:

马谡提出奇谋,他眼神中满是对这位得意弟子和挚友的欣赏和欣慰:


收姜维,他已经垂垂老矣,看到姜维这样文武双全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太喜欢了,沧桑的褶皱、斑白的两鬓和闪烁的眼神中,满是对这个年轻人的欣赏乃至渴求,以及将得龙凤的按捺不住的喜悦:快过来吧,我需要你,蜀汉需要你啊……就像一个老人看到生龙活虎的孩子时那般高兴。多么到位的眼神:

姜维终于归降,孔明欣喜至极,几乎一秒没有停顿地扶起姜维,说:“快快请起!啊,我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平生所学。今得伯约,吾愿偿矣呀!”一代名士喜得高徒,平生大业后继有人,人生之快莫过于此!孔明高兴畅快的心情,几乎浸染了整个屏幕:


【高潮来了】骂死王朗。经典桥段。

面临强敌,何其正派的眼神,大国丞相的风范的确出来了:

面对王朗,不慌不忙,彬彬有礼,老道而深沉,眼神深邃而淡定(此时可以与前面的孔雀王子及年轻诸葛对比看看,是不是觉得完全不像一个人)

王: 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孔明以有诏为由,给自己找出法理依据,因此眼神自信霸气,有着外交家的独立风范:

然后是王朗的“自桓帝、灵帝以……国安民乐,岂不美哉?”云云。这个过程中孔明始终不发一言,而是似笑非笑,眼神中既有对自身事业的坚定又有对敌方的不屑:


王朗说完,孔明心里明白了:这是来做说客的,不把他说倒,军心就会动摇,所以不能留情!眼神不再有笑意,攻击和狠劲开始上来了:


然后是第一段:“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昔日桓帝、灵帝之时 ,汉统衰落,宦官酿祸……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啊!”糖果这里的眼神,充满着对天下汹汹和生灵涂炭的怜悯,仿佛让人看到他经历过的一幕幕人间惨剧:

然后是一神转折:“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这句原著没有,但加了这句,前后的逻辑就更加连贯了,而且有了“国难之际,大家有所作为,你这老东西又干啥了”的潜台词,很精妙:


开骂第一轮:“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 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语调开始上升,情绪开始愤怒激昂),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猛地起身,气势更足,眼神愈加坚定和义愤)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坐不住了,开始回击。孔明不等他说完,就开始第二轮痛骂:“住口!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 !(王朗已经受不了了,开始咳嗽不止。这样一步步,一点点让他被骂死,就显得有理有节,比较可信,而不是新版那样两句话就能把人说死,完全不可信)”这时的丞相,其身如青松一般站立,其神则凛然不可侵犯: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说到先帝,从眼神到动作又瞬间充满了敬意)


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

第三轮开骂,这段书里又没有,完全为编剧所加,但却承接前两段,气势更加充沛,台词更加有力,加上咄咄逼人的肢体语言,直接把老王送上西天——骂战若此,既有气势又不失丞相风度,使人越发感到真实且过瘾——“贰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

王朗气绝身亡死于马下,但全剧并未终止,而是继续给了蜀汉一方:两边众将默默观望,而刚才激昂的孔明此时重归平静,冷冷地看着这一切,悠悠地挥着羽扇,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之妙,更有金圣叹所谓“獭尾法”之神:

全场骂戏,眼神从微笑淡定到义愤渐起再到怒不可遏,动作由静坐到愤而起身再到直指怒骂,有层次,有节奏,有章法,一气呵成、有理有节而步步为营,岂一个爽字了得!直让人击节赞叹!此段和舌战群儒堪称糖果孔明最精彩的两段。

然而,晚年的孔明,这样的纵横捭阖是不多的,更多的是独木难支的艰难,是无人理解的孤单。所以唐国强说,演老年诸葛亮,眼神中一定要有一种孤独感。说的很对,他也做到了,老年孔明,那种眼神中的孤独和坚守,感染着荧屏前每一位观众:(注意图二他的眼睛已经哭肿了,可见入戏之深)

失空斩,不仅是三国的重头戏和京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折子戏,更是诸葛亮的重头戏,是对糖果演技的很大考验。他完成得同样精彩。布置任务前,他没有像小说中写的那样随便,而是谨慎再三,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与犹豫,才把任务交给了马谡:

谁想马谡无能,坑害三军,大好形势被他毁于一旦。诸葛亮大惊大怒,唐国强的这里表现出了完美的爆发力,把诸葛亮那一刻无法遏制的情绪全部喷泄了出来:“马谡屯兵山上!未在当道扎营!!”。这才是好演员,该收敛时收敛,该爆发时爆发,人物的节奏感、层次感才能出来,而不是像陈建斌那样,“演技就是吼出来的”……可别误人子弟了。

大势已去,满腔的绝望和痛苦:

空城计,千百年流传的好戏,如何将这一经典段落展现出来?剧组交出了精彩的答卷。糖果这里的表演,又是细腻且真实的。一开始,确实也称得上仙风道骨,琴声徐徐而起:

但毕竟是计谋,而且是险计,因为一旦司马懿改变主意,自己和国家马上就是灭顶之灾!所以他的表情和眼神,越来越紧张,其中既有老谋深算的深邃,更有时时刻刻提防着的不安,因为这时每过一秒他的紧张就增加一分,乃至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最后,他紧张得以至于琴弦崩断!好在司马懿及时撤离,西城免祸。承受了长时间巨大精神压力的诸葛亮仿佛瞬间被抽掉了骨头,瘫了下来,缓缓抚摸着断弦说“险哪,险计!不得已而用之!”这才是人在面对千钧一发形势下应该有的正常的反应,真实可信。所以,唐国强刻画的诸葛亮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而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神。相比于原著中那个毫无压力,看着司马懿远去抚掌大笑的孔明,孰优孰劣,不必多言。

火烧藤甲兵,不得已而用之。战场上杀敌本无可厚非,但看到一个个生命在火海里痛苦挣扎、变成焦尸,孔明越发不忍直视,眼神中满是对生灵涂炭的痛心和自责。其实,他本来是有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的,比如为了先帝大业。可他还是觉得良心受到了拷问:“南兵顽固,非火攻不能取胜。此计乃不得已而用之。如此酷战,烧杀生灵,亮心中不忍。我虽有功于社稷,然而必损阳寿……网开一面,一息尚存者,放他们逃命去吧!”真真令人感叹不已。这不是妇人之仁,这是真正难得的人道情怀。只可惜在草民如蚁的古代社会,这种诸葛亮式的叹息实在太少了。这也是孔明的形象千百年来为人喜爱的原因之一。


上方谷大雨倾盆,大好计策功亏一篑。他绝望地缓缓闭上了双眼,仿佛感到,这就是天意吧。他默默地承受着拍打在脸上的无情冷雨。此时他没有一句话,既没有如书中说什么“天意如此”的话,更没有新版的歇斯底里,而是无声胜有声。但那股悲凉,那种豪杰末路的无奈,那种运去英雄不自由的哀痛,却像这冷雨一样,灌注在每个观众的心里:(这场拍完后,唐国强直接冻成重感冒)

当看到这张图旁打出字幕时,不觉泪目:诸葛亮,字孔明。可眼前这个衰老绝望的老人,真的是昔日那个初出茅庐、笑傲江湖的翩翩少年么?真的是么……


大限将至,但人世难舍。这里的眼神真是绝了,行将就木之人的空洞,壮志难酬之士的不甘与痛楚,表现得是何其到位,直让人疑心唐某真经历过死亡的边缘:

纵观全剧,唐国强用精微到位的眼神刻画,非常准确地刻画出了诸葛亮由年轻时的潇洒、智慧、幽默到老年时孤单、痛苦、无助的转变,极其细腻且真实可信。用心的表演和出色的刻画使这个角色不仅成为唐国强艺术道路上的里程碑,更成为中国影坛的经典角色和难以超越的诸葛亮形象。

其实本剧中唐国强还有很多精彩微妙的表现,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还是自己去品味更好~另外全剧孔明的配音是糖果本人和徐涛老师(新版三国演田丰)共同完成的,比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都是徐涛的声音,他的付出我们也不应该忘记

这里顺便说两个和糖果版孔明有关的两个事情。一是在他之前,其实已经有了一部很成功的名为《诸葛亮》的电视剧,扮演者李法曾,演的很好,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观众心目中的诸葛亮。央视三国开拍后,李法曾任演员遴选。但当时迟迟找不到合适的诸葛亮演员,李都说“不行的话还是我来演算了”。最后是导演王扶林力排众议,坚持用唐国强。也许是三国演义的篇幅更长,也许是央视的牌子更亮,也许是糖果的孔明更加耀眼,总之最后的结果是现在知道李法曾版诸葛亮的观众是远远不如熟悉唐版的多了。但话说回来,那部《诸葛亮》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尤其是道具服饰非常严谨,胜于老版三国:

另一个是央视三国播出后十多年,吴宇森《赤壁》开拍,诸葛亮的扮演者是金城武。没有多少历史剧经验的金城武一时有些为难,这时李连杰非常肯定地告诉他:“看三国一定要看央视的三国演义,看唐老师演的孔明!”金城武于是细心揣摩唐国强的表演,突出了孔明的智谋和幽默(这一点上吴宇森也认同,他觉得诸葛亮应该是一个有点幽默感的人。事实上糖果这方面也注意了),演出了自己的风格。笔者记得很清楚09年在电影院看赤壁下部时,后排一个年长的观众说“这个诸葛亮还不错啊,挺有那个味道的”


《雍正王朝》雍正。可以说是糖果演艺道路上和诸葛亮并列的另一座高峰。而且,相比于智慧开朗的孔明来说,“冷面王”胤禛与糖果的气质差的相对较远,对糖果的挑战可能更大(所以剧组最初定的雍正扮演者是张丰毅,给糖果的角色是八爷。但后来张丰毅去演了荆轲刺秦王,而糖果又下功夫很深,于是胡玫拍板,雍正给了糖果)。但应该说他演的是不错的,彻底收敛了孔明的雅量和阳光,把雍正冷面、严苛、阴鸷的感觉演了出来:

各种老毛。糖果是古月之后扮演毛次数最多的演员,但限于条件,对毛的刻画不可能如雍正孔明一样天马行空,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而且他的老毛越到后面越有千篇一律之感。但糖果的毛还是很有可圈可点之处的,个人认为以下几部比较好:

电影和电视剧《长征》。主旋律中的上品,人物饱满情节跌宕,史实还原度较高,而且对早期dang内斗争有比较真实的展现。糖果这里的表演个人认为是最形神兼备的年轻主席(他越老越不像)。具体可看

准确细腻,层次丰富――唐国强在电视剧《长征》中表演赏析

《建国大业》。虽然戏份有限,但不乏可圈可点之处。醉酒微笑等细节均堪称妙笔:

《彭德怀元帅》后10集。看过的人不多,因为没有公开播出,半年多前网上小范围流传过。不要找我要,我也只看过截图。但即使如此,这10集还是有重要的意义:它比较真实地还原了彭总受迫害的经历,而且糖果的表演首次表现出了毛阴鸷雄猜的帝王之气,一扫模式化的“慈祥睿智”。至于糖果的眼神,其阴鸷凌厉,自己看图,是不是有让你不寒而栗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糖果这样有多年帝王表演经验的人才能演出来:

对这段的详细解读有

阴鸷雄猜之气――唐国强在《彭德怀元帅》中表演赏析(逐帧截图)

珠玉在前,我就不赘语了。

《大唐情史》。三秒帝……啊不,竹席,使不得啊!


以上。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叶童

明眸剪水,风流万种


  • 《等待黎明》


  • 《新白娘子传奇》
  • 《爱在黑社会的日子》


  • 《溶尸奇案》
  • 《玻璃枪的爱》
  • 《五月八月》


  • 《一家之主》
  • 《倚天屠龙记》

殷素素







赵敏










  • 《92应招女郎》


  • 《和平饭店》




  • 《两公婆八条心》


  • 《千王之王》










  • 《笑傲江湖》
  • 《碧海情天》


  • 《新孽海花传奇》









  • 《状元花》
  • 《帝女花》



user avatar   liu-ya-qian-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女神,李明启老师。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谢知友提醒,补老师在水浒传中的图




小市民的精明与狡诈,跟容嬷嬷的狠毒又不是一种坏。

不知道有人看过家有九凤没有,每次看到这几张图莫名心酸。老母亲的守望与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



老师酷酷哒的图。


教主版孙婆婆



燕子李三

厨子当官


明启老师生活中很慈祥的。最后补张老师年轻时候的图,个人感觉好萌哒((^ω^))。



user avatar   yan-fang-man-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

去英国学电影

美国学音乐

澳大利亚学烹饪

新西兰学爬山

法国学酿制葡萄酒

意大利学划船

埃及学如何保护金字塔

非洲学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想学啥学啥,不用怕出国花钱,不用在乎学的东西有没有前途

学完这些把剩下的五千万捐给中国贫困山区,帮助党早日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

然后梦里再要十个亿!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讲个小明和蛋蛋的故事吧。

小明马上就要18岁,摩拳擦掌准备闹一辆车,从此好踏上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康庄大道。万万没想到,他的老爹老妈合计一番后,告诉他:“买新车你就别想了!爸给你一套旧的汽车零部件,妈给你一套旧的汽车零部件,你把零部件归置归置捯饬捯饬。拼成一辆开吧!这是我们老张家的传统!”

基因就像是汽车部件,如同每个部件都有它自己的用处一样,每个基因也有其既定的功能——一般来说,是编码一种有功能的蛋白,由蛋白来参与生理活动。

有性生殖的过程就好像是老爹老妈各给了一套汽车零部件,最终拼成的汽车有两套部件(二倍体)。

WTF!

小明见到两套零部件的时候,几乎要哭昏在车库了。真是凄凉啊!老爸给的部件里坏了了大灯,老妈给的部件里裂了后盖。一阵秋风刮过,小明只觉得人生暗无天日。

有缺陷的基因,就好比有问题的零部件。因为小明有两套部件,所以部件都是“一式两份”的。来自爸爸的大灯和来自妈妈的大灯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不过,老张家的传统之所以能成为传统,说明老张、老老张、老老老张祖祖辈辈至少证明了这件事可行。事实也的确如此,两套部件虽然寒掺了点,真的算起来,也不是不能拼成一辆车的——老爸的车没有大灯,但是老妈那有啊;老妈的车没后盖,但是用可以用老爸的外壳啊!

大多基因缺陷属于“隐性遗传”的。也就是说,来自父亲的和来自母亲的两个同一部件,只要有一个是好用的,那就能够维持正常的功能了。比如大灯,虽然老爸给的部件里灯是坏的,但是只要有老妈给的好的大灯,这个车就还能正常地照明。大灯的遗传模式就是隐性遗传。“大灯不亮”就属于隐性遗传病


那么有没有显性遗传呢?有的,比如油箱。即使有两个油箱存在,但是只要一个漏油了,那汽车可就危险了。这种只需要一对等位基因里其中一个出错,就会发生的疾病,成为显性遗传病


隐性遗传病往往是缺少了必须的功能,而显性遗传病则往往源于产生了错误的成分。


隐性遗传病之所以比显性遗传病多得多,正是因为它遗传方式的隐匿性,使得有问题的“基因缺陷”有可能被代代传递下去。而如果是“漏油”这样明显的缺陷,可能早就让父母那一辈的汽车就直接报废了,那也就谈不上什么传递给子女了。(除非这个漏油是缓慢的、迟发的,才有机会传递下去)

所以我们后面就只讨论隐性的遗传模式。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小明能把车开起来的可能性。假设一整套汽车部件共有100个,小明从老爸、老妈那里拿到的部件,各有2个是坏的。因为老爸、老妈的部件是随机出问题的,所以,只有恰巧“等位基因”同时出问题时,小明的汽车才会“胎死腹中”,也就是说,概率仅仅是0.02。最终,有98%的可能性,小明还是可以开着一辆“准新车”踏上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康庄大道的。

相比于小明,蛋蛋的故事就有点淡淡的忧伤了。和小明的爸妈一样,他们也各给了蛋蛋一套汽车配件让他们来组装。不幸的是,他们俩的车部件是由孙猴子的拔根汗毛,对着同一辆汽车吹一吹的来的——虽然都能开,但是却有着同样的“隐患”。无论是蛋爸,还是蛋妈,他们各自汽车的两套部件中,都有一个发动机是坏的。于是乎存在这样的可能(可能性1/4),蛋爸给的部件里,发动机是坏的;蛋妈给的部件里,发动机也是坏的。再怎么拼,汽车也发动不起来。所以,那个夏天,蛋蛋的故事结局有些悲伤——他最终也没有走出汽车库。

所以,近亲结婚最大的问题在于,由于“问题基因”是来自于同一个老祖宗的,而平均每个人又携带2个以上隐性遗传突变。那么这么一计算下来,生下有遗传疾病的孩子的风险就很高了(这个“很”是相对的)。之前无聊刷微博的时候,有个讲妇产科医生见闻的帖子。里面有涉及到亲妈与儿子怀孕,结果早早流产的情节。我想,隐性遗传病导致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里给出一组“亲缘指数”,又称血缘系数。它是“指将群体中个体之间基因组成的相似程度用数值来表示即为血缘系数”。“意义即拥有共同祖先的两个人,在某一位点上具有同一基因的概率。”这个数值越大,婚配后生下患隐性遗传病的孩子的概率也就越大。

子代之间

r=0.5

全同胞之间

r=0.5

半同胞之间

r=0.25

爷孙之间

r=0.25

表(堂)兄弟之间

r=0.125


看到这里,题主应该已经明白了。所谓近亲结婚生下白痴,只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回答。更准确一些的说法应该是,近亲结婚所生下的后代,有更高的几率患上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多是在小孩2岁前发病,有些出生一两月就发病了,并且一般预后都不好(致死、致残或严重智力损害的占大多数)。中国古代,婴儿的夭折率高,很多小孩生下来“立不住”,隐性遗传病虽然不一定占主导因素(其他影响包括卫生条件、营养条件、育儿观念等等),但也是不可否认的。

反过来,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只要没有从父母双方继承到同样的“坏部件”,从而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那么他/她和其他非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没有区别。无论是智力上还是其他方面。(还有号称近亲结婚也有一些优势的,比如《新发现》-近亲结婚有好处)我们的“老祖宗们”以近亲结婚为乐,要是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都是白痴,中华民族早就挂了。

那么题主不是还问了吗?近亲结婚不是还可以把“优良的基因”传递下去,还能更“纯粹”不是吗?回到蛋蛋的例子。一个发动机的“优秀”可能体现在它的动力比别人强点(比如别人是2.0的,它是2.0t的),但是一个“坏的”发动机则是更不跑不起来的。那么如果蛋蛋爸妈给的部件分别是一个好的2.0t发动机,一个坏的发动机。那么有3/4的概率,蛋蛋会得到至少一个动力强劲的发动机,也有1/4的可能性,蛋蛋得到了两个坏的发动机,车死胎中。所以还是这个问题。近亲结婚增加的是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而这种概率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按照现在的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这代价是很高的。

事实上,通过近亲结婚来加强某些“优秀基因”的做法,一直被广泛地运用在动物植物的育种当中。比如所有的“纯种狗”、“纯种猫”,都是少数几个“祖先”繁育下来的共同后代。一方面,他们讨人喜欢的特征通过近亲繁殖加强了,了另一方面,他们祖先的“遗传隐患”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加强。


最典型的例子,是苏格兰折耳猫。决定了小猫“折耳”这一性状的基因Fd,同时也是与猫的软骨生长相关的。有着“折耳”特征的苏格兰折耳猫必然携带Fd基因。而折耳猫与折耳猫交配后,1/4概率生下的小猫有软骨发育不全的后果,小猫其实是很痛苦的苏格兰折耳猫,养它图什么?纯种狗的遗传疾病概率也很高。科学家发现纯种狗多患"家族遗传病"--科技--人民网


不仅是动物,植物也很受“近亲结婚”的困扰。咖啡豆对于埃塞俄比亚等地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种植的咖啡豆,近年来饱受虫害。究其原因,是种植的咖啡豆都是“近亲结婚”的后代,遗传特性非常的单一,以至于全球要合力拯救野生咖啡豆,给它们建“种子银行”的程度了。再暖点,咖啡就消失了。水稻、棉花等经济作物也是一样(题外话,所以保存野生物种的遗传资源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搞不好哪天来了一种病毒把水稻都灭了,这时候就只有到野生水稻里去寻找有抵抗这种病毒能力的植株了。野生水稻濒临消失 专家呼救“植物大熊猫”(图)-搜狐新闻

事实上,不存在像题主疑问的那样,“优势基因存在于贵族,劣势基因存在于平民”的说法。道理很简单,几乎每个人都存在隐性遗传病的突变,平均还不止一个。即使父母辈没有,生殖细胞还可能自发突变呢。一个基因如果发生突变,99%以上的可能性是朝着坏的方向——就像一个链条,随便哪里断了,这链条就坏了。而要想链条“好”,则必须每一段都是好的。贵族中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遗传病基因,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们把血友病传遍整个欧洲王室啦!所以,与其说”通过近亲结婚把优秀基因留在贵族中”,不如说贵族们是希望“通过近亲结婚把财富留在贵族中”吧。


罗嗦了半天。总之,近亲结婚,由于有着共同的祖先,因此有更大的几率将祖先的“特性”得以放大。如果这种“特性”是好的,那么皆大欢喜,如果是“不好的”,比如祖先携带的某个隐性遗传病的致病突变,那么结果是病、残、死。对于猫、狗、动植物的繁殖来说,这种不良的“后果”代价并不大,但是对于“人类”,对于家庭,对于个体,这样的后果就未免有些大了。

如果条件允许,无论是不是近亲结婚,都建议在准备结婚或准备怀孕时进行些遗传病筛查。这就好比说在从父母那里继承汽车零部件时可以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提前知道哪零部件是存在隐患的,从而判断组装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为什么即使不是近亲结婚也需要筛查呢?因为虽然近亲结婚者后代发生遗传病的概率更高。但实际发生遗传病的孩子,多数来自并无家族史也并非近亲结婚的家庭(基数大)——父母都恰巧携带同一个疾病的遗传突变,又恰巧同时将致病突变传给了孩子,巧合X巧合=不幸。


最后,话题太严肃,放点美图压压惊。近亲结婚 却美到令人窒息的迪拜王子与公主


user avatar   xia-zhi-5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见过30多岁,军飞各种理由退役的。就是为了去通航赚钱。

军飞一年20多万,也就比民飞委培的飞行员高一点。其实很合理!

所有的军飞其实和民航委培生(航空公司出钱培养,卖身契还在航空公司)差不多呀,你所有的学费都是部队出的。投入至少5年,1000小时,几百万学费。当然要从后面收回来。

所以很多军飞都觉得手艺练出来,分配的房子到手或者户口转好,子女教育无忧了。开始各种作妖,体检不达标、身体慢性病、闹情绪等,甚至关系还没转出就已经在外面飞着赚钱了。大多40多岁也算是还了部队的情意,两不相欠了。有少数30岁就闹着出来的,确实有点那个。

其实主要是部队不缺飞行员,外面没卖身契的机长一年百十万的眼馋。

我觉得价格合理,飞行员40多岁走不上管理岗位,出来转民航通航,挺好。

部队不养老。


另一种,在部队受委屈,被穿小鞋,家庭照顾不到,长期冷板凳这类情况更多。出来自谋生路很正常。我老板(准确说是租客)是家庭照顾不到,我教员朋友长期冷板凳只好转业回家。


******

回答喷子,

我10年前帮助一些陆航飞行员转到地方,他们现在大概都50岁左右。要么在国网、珠海直、中信飞行在国家建设第一线,要么在各通航公司当总飞。 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比在部队做冷板凳更好,不是么?

我单位现在的老板和教员,同期生,都35岁。也都是部队飞行员专业出来的。




  

相关话题

  你看过电视剧中最不合常理的情节是什么? 
  怎样评价顾晓刚电影《春江水暖》? 
  如何评价电影《火星异变》? 
  电影《中国医生》为什么患者死后要往鼻子里塞棉花? 
  在《霸王别姬》中,为何段小楼在被日军抓捕时宁死不屈,却在后期动乱中不惜出卖蝶衣菊仙以求自保? 
  如何评价《哪吒》制作团队因使用盗版软件被告?此事属实吗? 
  如何评价《正义联盟》7月22日Comic-Con上放出的第二款sdcc正式预告? 
  如何评价鬼女魔咒的第二个故事钢? 
  怎样评价马伊琍和文章的婚姻? 
  大神们,请问下列图是出自哪几部电影,谢谢? 

前一个讨论
妃英理和工藤有希子哪个做母亲更好?
下一个讨论
把鬼泣(Devil May Cry)中的但丁(Dante)放在漫威(Marvel)的世界是什么水平?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