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某热心网友邀请。
11月25日晚更新:
最新通报,泉港碳九事件存在瞒报,实际泄露为69.1吨。
此前,在接受相关采访时,也被问到是否有可能存在瞒报的问题,我提到6.97这个数字精确到小数点第二位,比较可疑;但是从海面覆盖面积来看,应该差得不会太多。
然而我被打脸了。
按照新的情况,那么关于此次事故背后的一些问题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首先,关于泄漏原因,此前有两个说法,一是软连接,二是法兰垫片,新闻渠道采纳的主要是后者,而我在回答中取信的是软连接,因为法兰垫片不太可能达到吨级泄漏,这一点已经被证实,今天新公布的报告中确定“法兰老化”的说法是串通。
其次,关于泄漏范围,此前我猜测涉事单位没有安装围栏,6.97吨全部漏入海中,影响海域在数十平方公里,但事故通报中提到是有围栏的,那么现在这个矛盾就得到了解释,围栏应该是按照程序安装了,但是没想到漏了这么多,将近70吨,围栏根本挡不住。
再次,由69.1吨倒推,原来报告中说泄漏开始后10分钟停止,这是不现实的,而在此次的报告中,泄漏时间从0点58分到1点21分,长达23分钟,其中有32吨是管道中原来就存的,从开始泄漏到关泵是15分钟,这期间又输送了大约37吨,数据能吻合得上。
最后,事故的起因在于,吊装设备早就发生了故障,软管在岸上和船上的部分都被固定,而在输油过程中,船体下沉,最后软管破裂。
综上所述,此次的事故已经超出了我在原回答提到的“跑冒滴漏”,而是一次违规操作导致的恶性事故。的确,化工操作出现泄漏算是家常便饭,根据6.97吨的数据,我只能揣测是意外事故,现场人员反应太慢,导致这么多泄漏,而69.1吨这个数据,就不只是反应慢的问题了,而是从一开始就存在人为因素。
固定管道的两端,向一个可移动物体输送液体,即使没有化工操作经验,也不难发现这其中的隐患,但是现场这么多人,居然就选择了这么个方案。如果没有猜错,这不会第一次,过去侥幸成功的经验,把他们的胆子养得太肥了。偏偏值班人员也是一帮不负责任的,从出事到关停,就花了15分钟。我在工厂参与这类工作时,最下限的配置也是在主要节点安排专人盯防,通常会佩戴防爆对讲机,以便出现意外之后第一时间关停,而我所用的料泵不过是每小时5-10吨的流量而已。
最为恶劣的问题在于,既然存在瞒报和串通,那么此时供出的信息仍然可能是假的,所以调查团队还不能就此收工,一定得将这帮串供者的底儿全掀掉才行。我估计,除了有些人要坐牢之外,这厂子八成是得关停了。
------------以下为原回答---------------
我发现很多类似的事情发生之后,民众的热情都在拷问所谓的“真相”,但是对于如何发生,以及如何在将来避免的话题都不在意。什么时候在热点事件过去之后,追问缘由的问题也能被热情讨论,类似的事情才能避免。但事实上,此刻事情过去快一周,我是本题第五个回答,此前总共只有471次浏览。
(阅读提示:我只是一个做科普的,没有明显的政治立场,也不靠流量过日子,这两天因为此事发表了一篇科普碳九的文章,也是没想到那么火,结果被各种问候,可笑的是,既有说我洗地的,也有说我危言耸听祸乱朝纲的……所以请诸位看官就事论事,我又没啥公职,冲我发狠没有用。)
化工行业有一句俗话,每一次大事故的背后都有300次小事故。这是引用的航空业的海恩法则,只是为了培训工人所以简化了,原话是:每一次严重事故的发生,必有29次小事故,300次先兆和1000次未遂。因此,不管怎么样,这次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很多。
先说我们可以看得到的:
根据新闻描述,事故是因为在码头输送碳九的时候,因为软连接(一说是法兰垫片)发生了泄漏,导致海洋污染事件。
长长的原文我就不引用了,仅有的这几个关键信息就够用了。
化工日常事故的四门功课:跑冒滴漏。所以输送液体物料环节发生泄漏,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一般来说,这种常见的问题,预案在操作手册上都写得明明白白,任何一个专业操作工都知道事故发生时怎么处理,但是很显然,估计凌晨操作,老手或者专业人员都在睡觉,要不然仅凭一个软连接就能漏几吨,除了“临时工不专业”,真编不出来什么合理的理由。
为什么我说不专业呢?
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管道输送的时候,有流量计,有液位计,还有巡查人员,也就是说,只要出现泄漏,现场可以在第一时间就知道出问题了,那么关闭阀门就可以了。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有报导把故障指向阀门(显然也不会是阀门,真是阀门挂掉,又不会只有几吨了)。
然后我们大概算一笔账。码头不可能利用重力横着输送液体,故而是用料泵,我们就算这次事故用的是100 m3/h的大泵,6.97吨也相当于流了六分钟左右才停下来。化工操作中,六分钟的失误就足以决定生死了。
实际上,根据事故报告,此次事故在零时51分就有了征兆,到1时13分开始泄漏,1时23分才停止,换句话说,有征兆的时候没停。等到事故发生后又漏了十分钟,这个应急反应速度比我估算得还要慢。(我很不理解的是,现在自动化这么普及,加一道程序,管道出现故障就关阀的操作真的很难吗?)
不说现场应急速度了,其他地方还有不专业的地方。
按照码头输油的规范,提前布置好围栏是最基本的操作,这也是为了能够在一旦出事之后,不让污染物扩散,如果操作人员的确按照规矩做了,还会有这事儿发生?根据事故报告,现场似乎也是布置了围栏 ,按理说总共才泄漏了6.97吨,那么绝大部分都会在围栏里才对,漏出去的不会太多,但是这显然和实际情况矛盾,是不是“形同虚设”用在这儿很合适?
打个形象的比喻,这就是车技很差,开车时还不好好系安全带,2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高速路上狂奔,看见前方有急转弯还不刹车,愣是生生地撞了上去才知道松油门。作为“司机”来说,我都不好意思承认这是同行能干出来的蠢事。
再说后续处理。
碳九,甭管是裂解出来的粗碳九,还是重整之后的重芳烃,都是易燃品,气味也都是很大的,泄漏了那么多,这帮人展开了那么多善后,居然没有一项是关于周边群众撤离的。此次事故,唯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没有着火,可能是现场人员比较专业地做到了使用抗静电装置并且不抽烟,也可能只是侥幸。但是,等它们扩散之后,周围群众如果有抽烟或者用到了某种不防爆的器械呢?这个级别的泄漏事故,大概也就是罚款的水平,要是炸了,那负责人估计要把牢底坐穿,所以,既然这么大的气味的东西不可能隐瞒,那么疏散群众是对各方都有利的做法,然而几个小时都没有人去做或请示这项工作。
也就难怪群众意见那么大了。
再说泄漏后的处理方案,人工吸油,这算是标准操作,谁让碳九在海面上那么容易扩散呢?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让渔民自己去,这是怎么个操作?(经现场人员确认,确实有此事,是否有发工资不知道。)
你在我头上拉屎,然后递给我一张草纸,让我自己擦?就算我脾气好,先不计较损失,问题是我也得能弄干净再说啊。油毡吸油并不是那么简单,就算人力不足,也应该不计成本找专业人员。没有经过任何训练,还不带防护工具,就这么下海,万一出点事,比如事故通报中溺水呛成肺炎的,负责人又得吃不了兜着走。
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公众问题,但是说到底,还是涉事企业对安全教育的淡漠。开车上路,撞个车报警,接线员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有人伤亡吗?”任何事故,人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正常化工企业的安全培训,处处可以看到出事了如何避免人员伤亡,如何降低二次灾害的关键词,但这一次事故中,我们感受不到,可以想象,当地居民和涉事企业之间的关系会有多么对立。
最后一点问题就是信息公开的问题。
我这几天被各路媒体采访,电视台报纸网媒啥都有,其实主要问题就是一个——碳九是啥?
可见,这是公众最想知道的内容。这么多通报下来,关于碳九的争议满天飞,因为不知道,所以怎么猜测的都有。
其实作为裂解碳九来讲,就是裂解石油的馏分,在它前面的是汽油,跟在后面的是柴油,只要知道汽油和柴油的危害,也就知道碳九有多大事了。不是说不严重,汽油闻多了也会呕吐、过敏、头晕,但是至少公众不至于太恐慌,但是你不说,谁知道碳九和汽油差不多?
这几天自媒体各种狂欢,尤其是有一篇标题是“消逝的40万人”,说实话,假如我是泉港人,估计会生气,看起来是为民发声,但是人被你写死了,不合适吧?但是话又说回来,前几天的通报里,不去澄清污染物是什么的问题,引起不好的联想,也只能说是自作自受吧?
万幸的是,这次事故没造成人员死亡。但是就我随手分析的这几个问题,就已经足够说明,涉事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得十分糟糕。如果该企业还想继续做下去,得先从这个问题下手,如果没有安全部门,赶紧设置,如果已经有了,这帮尸位素餐的全都得下岗。当然了,这次事故之后,该企业的命运如何,现在还不可知,毕竟光渔民的财产损失就不小,官司少不了,还是先想想怎么活下去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