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古装丧尸韩剧《王国》(Kingdom)? 第1页

  

user avatar   yu-chen-tia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剧中多次提到的所谓“倭寇”“两次战争”可以看出,本剧的时间设定大略是在17世纪初,壬辰倭乱与丁酉再乱结束没多久的李氏朝鲜(划重点,这个时间直接决定了剧中人设)。而世子李苍的庶子身份,以及明明比自己年轻却是自己名义上母后的“中殿娘娘”设定,也同样可以看出男主角的人物形象参照朝鲜史著名“废主”光海君的明显痕迹。

与中国的历史剧一样,《王国》中出现了很多李氏朝鲜时期的特有名词。如果有不错的朝鲜史背景,能了解这些名词的内涵,对剧情的理解也颇有帮助。

所以,作为知乎上少有朝鲜史答主的本人,就来开一篇特辑:韩剧《王国》中的历史人物背景大揭秘!!!

第一章:男配角人物身份之“捉虎军”、“世子翊卫司”。

上图这位狂葩酷炫拽的男配角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他把感染了丧尸病毒的死人煮熟给病人们吃,本是一片好心,结果弄得大家都变了丧尸。

而他因为高明的枪法,被世子等人怀疑起了真实身份,认为如此技艺,只有朝鲜专门为捕虎所设的“捉虎军”才有可能具有。

那么,捉虎军真的存在吗,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配角的人物设定和真实的历史大背景又有什么关系呢?

捉虎牙兵, 其數只三百名, 而其軍則射必有中, 故一年捉虎之數, 至於一百餘首, 故戶曹輸用, 亦至八十丈矣。此軍則極是精銳之士也。——《承政院日记》1679年

这是关于捉虎军较早的记载,本剧的背景是17世纪初,而“承政院日记”的这段记载是17世纪中后期,时间上可谓相当接近。

也是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朝鲜仅300人的捉虎军,每年能捉到的老虎就超过100头,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射必有中”、“极是精锐之士”,也能和剧中男配的善用火枪,怎么都玩不死,从丧尸包围圈里七进七出的设定相符合。

男配后来负责教导地方军队练习火枪这一点想来大家都记忆犹新。当时与捉虎军不同,朝鲜的一般官兵战斗力是十分低下的,不然也不至于倭寇一个月之内席卷京城,更何况面对恐怖的丧尸。

但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绝不是大家想的理由比如“官军疏于训练,整天混吃等死”那样简单。1680年,朝鲜平安道兵使李世华的上疏,让我们得以一窥其中端倪:

射手不知弯弓发矢之法, 铳手不知藏放药丸之妙, 其可谓卒乎? 且同是一道之军, 而臣营所属精抄壮武队·守营牌之类, 一年备纳身布二疋之外, 种种差役, 不一其端。
巡营所属捉虎军, 一年所纳, 只是一疋之布, 而他无杂役, 人人避重就轻, 乃其常也

以平安道的情况而言,当时平安道的捉虎军每年给朝廷上交的个人税是每人一匹布,而且有特权,被免除了其他所有差役。

但其他官兵就惨了,每年负担的税是每人两匹布,为捉虎军的两倍,而且还要承担朝廷指派的各种杂役。这样一来正规军哪有空再进行操练呢?这才致使“射手不知弯弓发矢之法,火铳手不知藏放药丸之妙。”

捉虎军之所以受朝廷厚待,自然是因为捉来的老虎主要供给王室贵胄们的生活需要。甚至国王王陵所在的山林有老虎的话,都会有捉虎军设置。

所以说,男配矫健的身手,固然有其个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李氏朝鲜当时的制度所决定的。

每个人都是大背景下的产物,宿命感顿时爆炸。


剧中另一位主要男配角,是世子李苍身边的武官,“世子翊卫司”的左翊卫,可以算是保护世子的贴身高级保镖。

别看这人外表粗鲁的不得了,对怀孕的老婆却是一等一的温柔。剧中他多次偷窃世子的贡品食物,比如罗州水梨,拿回家给妻子补身体。也因此被世子胁迫,加上世子承诺会赐他肉饼带回家,终于答应陪世子一起去调查活死人的真相。

但大家就不觉得奇怪吗,一个国家继承人身边的武官,为什么一盘肉饼就能让他答应出生入死?

这里就必须要提到李氏朝鲜的一个奇葩之处,官员俸禄的低下。

按照李朝官制,“左翊卫”是正五品官,在我们眼里怎么说也是中级官吏。可是朝鲜五品官的俸禄有多少呢?根据李氏朝鲜官员俸禄历代变迁表,以及此时是倭乱刚结束的17世纪初的设定,这位男配的年俸,记住是年俸,什么米麦豆布全部折算同一单位后正常情况下是42石(1石15斗)。就这42石俸禄,还是得分四次发放的。

什么,你问我为啥不发铜钱和银子?抱歉,朝鲜的货币经济极其低下,主要等价物一直是布和粮食。那么这么低的俸禄,官员们怎么活下去?地方官就简单了,俸禄低,但可以设置各种苛捐杂税盘剥百姓(李朝后期乃至有十分税只有三分进了国库,其他都被中饱私囊的说法)。

朝鲜史上就有京官以家贫有老母要赡养为理由,自请外放去当开城留守的,得到了国王的同意,可见地方官油水大也是上上下下集体默认的。

至于京官嘛,即便正一品的官员俸禄也没高到哪去,但人家能得到来自各地的地方官的孝敬,活得有滋有味。然而你一个说不定随时下台的“庶出”世子身边的武官,谁去巴结你,要巴结我也巴结人家老师和小妾阿!

当然啦,有人能吃到就代表着有人吃不到。京官中就算高官也未必能一直富裕。像文瑾莹曾经饰演过的思悼世子的妻子惠庆宫洪氏,历史上她亲爷爷就是礼曹判书(礼部尚书),结果爷爷一死家里马上败落。等到她入宫竞选世子嫔的时候,连做新衣服雇马车的钱都没了。

所以说呆头呆脑一看就收不到什么外快的世子高级保镖,家里过的惨不忍睹也是意料之中。更何况本剧还设定在刚刚经历倭寇的肆虐,百废待兴的17世纪初,物价飞涨便更为艰难了。

而他也被李氏朝鲜制度下的官员宿命所捆绑,走进了这个活死人的漩涡。宿命再次而来。如果他的俸禄能买得起肉,能给妻子天天吃得好,任谁也不会跟着世子走啊。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因为李氏朝鲜贵族的重重压迫。所以日本军杀来的时候,许多朝鲜人反而将他们当做救世主,倒戈相向。朝鲜王京汉城就是被揭竿而起的乱民抢在日军占领前洗劫一空。而人民群众也非常有智慧,知道在抢珍宝之前先跑去烧光库房里的天下奴婢户籍资料。

所以,倭寇的失败,并不代表李氏朝鲜的胜利。仅仅是李朝贵族的胜利。百姓除了要承担战争的后果外,同时又过上被他们无止境剥削的日子。这也是剧中另一个群体的宿命。

如果百姓能过得好,有东西吃,那么男配也不至于把死人肉煮给他们当食物,那样的话丧尸病毒也不会传播了。


第二章:女主的“医女”身份与宿命

我们的女主作为丧尸传染病的第一批调查者,充满着奉献正义心(女主标准设定),另外还具备专业技能,是李氏朝鲜的地方医女,医术精湛。

但是有这样一个场景我想大家都记得,舒医女给东莱府使把脉后,非常直接的说您是不是阴茎时有疼痛,怀疑他患了淋病之类,弄得爱慕她的东莱府使都十分不好意思。

在古代,尤其是礼法森严的李氏朝鲜,女人说出这种话来实在令人非常震惊。但医女这么直白倒是可以理解,当然了,这个理由不是因为她医生的身份,而是李氏朝鲜时期医女的一个职能——“官妓”。

16世纪初,大约是本剧背景100年前,李氏朝鲜著名的暴君燕山君将医女制度玩坏了,下令医女必须向妓女学习“侍奉之道”,从此医女中许多人沦为贵族发泄性欲的玩物。燕山君被推翻,朝鲜中宗即位后,中宗开始大力整顿这种以医女为医妓,甚至霸占医女为小妾的不良作风(所以说“大长今”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宗时候是很有道理的),可惜收效甚微。

到了中宗即位30年后(1535年),还有惠民署官员带着医女数十人彻夜厮混的事情。乃至19世纪初,医女干脆就被称作“药房妓生”了。

作为17世纪初的医女,即便我们的女主还是一朵没有受到贵族骚扰的白莲花。但这个行业的乱象必定深深影响她的行为处事风格,能这么平淡的谈论男性的私房问题,就非常合理了。

蠢萌蠢萌的东莱府使追求我们的女主也就此有了很合理的依据,娶回家当小妾也算是正常。

第三章:庶出的世子,男主角李苍原型“光海君”

韩国古装剧看得多的朋友应该很能体会古朝鲜的“嫡庶之分”严格到什么程度,庶出子女在家简直就是奴婢。在王室里,庶王子们虽然也大多体体面面的,但是继承权你就基本别想了。李氏朝鲜500多年国祚,以庶子身份册立为储君的破天荒第一人,就是倭乱时候的朝鲜世子光海君(男主原型)。

事情是这样的,日本人打来的时候,万一国王被抓住那全国也就完蛋了,所以就必须册封世子,分为两个政府以备不虞。可是当时的朝鲜宣祖又没有嫡子,庶长子临海君为人十分荒唐暴躁,只能以庶次子光海君为世子了。

剧中李苍的设定无论是时间还是身份都与光海十分相似。说实话,你如果是前任王后的儿子,就算继妃再生儿子,你的地位也稳如磐石,续弦儿子身份哪能比元后的儿子?但谁叫你是庶子呢,一旦王后生出嫡子,你就名不正言不顺了,要废你倒变得名正言顺了。

所以剧中的继妃才敢假孕,让去世的国王变成活死人,拖到找到合适的男婴,就宣布王后生出了嫡子,从而将国家把持在自己的手里。

第四章:李氏朝鲜贫困的一面,狭小城邑之无奈。

剧中有一个情节让人十分在意,北逃的难民被牧使阻挡在城外,理由是城池狭小,压根装不下这么多人,只能保住城内的人性命。

提到大城,像是唐代长安,大家都十分熟悉。可是说起小城,尤其还是相对不熟悉的李氏朝鲜,城最小能有多小,大家应该都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

幸好历史学家们早就给了我们统计。

朝鲜王朝的城市,规模最大的是平壤府城,周长28800尺(16.5里)。最小的是咸阳邑城,周长735尺(0.5里)。约八成的邑城周长在1000-5000尺之内,按李氏朝鲜1里=1740尺来算,周长0.57-2.85里的城市占了百分之八十。与明朝的北直隶和山东地区相比,他们都属于最小的县城等级(3里),或更小。

所以也难怪牧使大人不肯放难民们进来,这么小的城市能容纳多少人呢?(如果设定是那个周长0.5里的话,哈哈哈哈)。牧使因此还被世子冠上了不负责任的罪状,被停职赶走,实在是冤枉了。


第五章:“号牌法”,朝鲜王朝独特的身份证明

第二集的时候,世子和武官发现了医务所里大量处于沉睡状态的丧尸。为了不暴露微服私访的世子的身份,武官对前来搜查的衙役们解释,说这是他弟弟,出门太匆忙忘了带号牌,请他们别见怪。

那么“号牌”又是什么东西?没带号牌出门为何还要专门解释一通呢?

根据【朝鲜王朝实录】的记载,号牌这东西是朝鲜太宗李芳远时期,太宗大王仿照明朝所定的一项制度。要求国人必须随身带着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籍贯、身份以及相貌特征的牌子。这样就可以防止百姓流亡到外地,确定国家在籍人口,也就是所谓“是以民庶絶流亡之心, 戶口無增損之弊。

相对的,敢不带牌子的人就要处刑。敢私自修改号牌身份信息的人,也处刑。敢把自己号牌借给他人使用的也处刑。所以太宗时候号牌制度实施没多久,就因为骚扰人民过度被废除。

左副代言洪汝方對曰: “號牌之設, 初爲人民之不得流移, 又謂流亡之庶易得也。 今流亡者旣不能得獲; 逃匿者又不減於前日。 臣觀京外犯罪者, 多由號牌, 曰無牌, 曰不改牌, 曰不刻牌, 曰僞造牌, 曰失牌, 曰換牌, 刑獄煩而民庶怨咨, 祗自增其罪目, 實無補於國家, 請罷之。”

一直到朝鲜世祖(本人首阳大君)即位后,才重新商议实施号牌法,规定“受牌後不佩者、失佩者, 笞五十, 借佩者及與者, 竝杖八十。”

而号牌的材质也跟人的身份地位有关。三品堂上官以上用象牙号牌,堂上官以下官员用山柚子木号牌,一般百姓、士兵、小吏和贱民就用杂木白色牌。

所以说,世子李苍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下,作为一个没有带号牌出门的普通百姓,起码要用竹板子打个50下,也难怪武官要用自己汉阳官员的身份施压,让小吏别计较这事了。


第六章:剧中的超级大bug

本剧中,国王被王后制作成活死人后,就被关在寝宫【康宁殿】内。而第一集王世子跪在王后寝宫门外,求继母让他见见父王的场景里,王后所住的是【通明殿】。

为什么说这是大bug呢?因为李氏朝鲜的康宁殿在景福宫,而通明殿在昌庆宫。换言之,要是这样的话国王和王妃就是分居了。另外王妃跟父亲谈话所在的亭子,以及抛尸的荷花池,都是在昌庆宫一墙之隔的昌德宫。

最好笑的是,如果真的按这个剧本来,世子反倒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剧中王世子李苍的生活场所是资善堂,倒是在景福宫里了,明显离国王更近啊。

所以,你到底为什么要把在景福宫里被丧尸国王咬死的宫女,大老远运到昌德宫池塘里抛尸呢???

关于《王国1》的介绍就到这里,至于《王国2》的部分详见本人另一个回答,希望大家观剧愉快。

古装丧尸韩剧《王国》第二季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 首阳大君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790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国》几乎处处高能,

第一集结尾,

看到字幕悼念拍摄中突然身亡的剧组人员,

瞬间让人后背感到一丝寒意!

真死人啦!

半夜三点摸黑去洗手间洗把脸,

回来的时候误把一株高高的盆栽看成了人影,

被吓得不轻。

看了很多恐怖僵尸片,

特别是多年来的行尸走肉系列,

冗长无味的剧情,

早已让人对僵尸无感,


很久没有这样恐惧的感觉啦!

求个女盆友一起看《王国》,

怕怕。


附这个半夜吓到我的盆栽照片:


user avatar   du-she-dian-ying-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需要你时,你是子民;不需要你时,你是暴民。

这,才是我们打不过的丧尸。

叫不出来的尖叫。


《釜山行》之后,Sir还从来没有这样,因为一支预告就日思夜盼到现在。

《王国》一口气放出了全六集,Sir连夜刷完。

两个字,值了。

完全不输《釜山行》。

这部网飞出品的最新韩剧,阵容超豪华。

朱智勋(《与神同行》《工作》)+裴斗娜(《超感猎杀》)+柳承龙(《七号房的礼物》)。

题材更有意思了——

丧尸+古装。

你看过的丧尸危机,都在现代社会爆发。古装片不是没有,但多以乱入的形式,恶搞经典。

《林肯大战僵尸》《傲慢与偏见与僵尸》

而《王国》不同,它来正经的。

不夸张地说,Sir30秒入坑——

针刺眉心。

药浇口中。

吹烟入鼻。

片头这一系列繁复得煞有介事的工序,就已经为全剧的设定打下基石——

古装丧尸不来自于生化危机,而是来自于古法炼尸

一顿操作后,眼睛睁开了。

但分明已不是人眼。


什么人才值得如此大费周章地“复活”?

你从他的装束看出来了——是国王

国王驾崩,怀孕的宠妃和外戚乘机将国王炼尸成为傀儡,为的是防止世子继位。

在丧尸片的类型中,《王国》嵌套的是一个宫廷夺权的故事。

看似是B级片的噱头,实则拍得极具电影感

第一集,老国王尸变之后 ,太医跟自己的随从小丹进宫为老国王探病。

却不知道,在这深宫大殿里,这病的,已经不是“人”。

我们先看导演是怎么营造这氛围的。

先是用话术,营造悬疑感。

你千万不能
偷看殿下的寝所

然后,是用声音。

在这里,医官听到了类似野兽的咆哮和嘶吼,以及铁链的声音。

渐渐停下了脚步。

等他靠近帷帐,想将药从帐子底下递过去后。

透过纱窗,隐约看到了什么。

最后,才是动作。

猝不及防。

那个“人”就垂帘在幕后,神秘而危险。

伴随着尖叫声,药碗被打翻,他也消失在这黑黢黢的皇宫之内。

这才是懂得抓人的悬念和反转——

当医官所有的好奇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却没想到。

他不是来喂药,他本身就是药。

这么过瘾的“望闻问切”,在任何丧尸片里都没有见过。

Sir瞅了一眼导演名字。

嚯,不就是那个拍了《隧道》《走到尽头》的金成勋么。

向来擅长掌控悬疑片节奏的他,更是将电影技巧放在了《王国》里。

他的惊悚不是靠血浆喷射,而是四两拨千斤。

比如这——

医女正在控制尸变中的人,但身后处于虚景里小女孩却慢慢地动了起来。

或是从一条窄缝中,急速冲过来的半张脸。

还有这个让Sir不禁拍案叫绝的桥段。

东方,古装,丧尸。

怎么把这三个元素结合起来,拍出与以往不同的新意呢?

看导演的设计——

牢房里,一个人惊魂甫定,接着发现那一头自己的狱友已然尸变。

对,这里用的特殊道具就是古代的双人枷锁。

想想看,两个人被锁在一起,你逃不掉,他也够不着。

但他不停在那一边像饿狼扑食般张牙舞爪,无休无止。

这不比普通的丧尸咬人更刺激么?

最后的结局是,这人没有被咬中,但被吓得魂飞魄散,虚脱致死。

《王国》的丧尸来袭,绝对能还原《釜山行》的刺激。

但若只把它当做丧尸片看,那又未免太明珠暗投了。

它显然不只是血浆和尖叫的释放。

而是用丧尸的爪牙,从上至下撕开整个王国的腐朽之躯。

大胆借古讽今

顶层。

丧尸之源,是一国之君。

被他享用过的躯体,抛尸在后院池塘。

中层。

王权贵族的生活,更是“皇门酒肉臭”,而百姓却是民不聊生,“路有饿死骨”。

满桌食物,被丢在地上毫不在乎;百姓却食不果腹,只能喝菜干煮水。

底层。

人如蝼蚁,如草芥。

剧中残忍的一幕,也是历史的真相,饥荒之下,人吃人的事件比比皆是。

什么道德、人性,活下去才是第一法则。

君暴虐,官贪昏,民病弱。

从上到下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王国》的灾难,不正切中末世的真正要害?

要知道,《王国》的编剧,是《信号》的金恩熙

不知道看过《信号》的毒饭还记不记得,剧里金恩熙一直借演员之口反复叨念着一个未结案件——五大洋事件。

因为五大洋事件直接与世越号沉船事件有所相关联,当时暗戳戳地多次提及,是为了提醒观众不要忘记“世越号”很可能是人为的惨剧。

《王国》的意图比《信号》更加直接明显。

人为惨剧的发生无疑是指向了沉船事故本身。

《王国》里丧尸第一次袭击,留下尸体数量是48具。

我们已经找到藏在每间屋子地板下的所有尸体了
总共有48具

而前年把世越号船体完整捞出后,找寻到的遇难者遗物,也恰好,是48件。

多数的惊悚片,只是一次精神按摩,宣泄过了即忘。

而真正能够引发余颤的惊悚,一定隐晦地替我们,触碰到了徘徊在时代上空的巨大幽灵。

不得不提《王国》中几个意味深长的镜头。

最可怕的是什么?

丧尸?

是平白无故的你,随时可以被当成丧尸。

当丧尸即将来袭,平民请求进入军营避难时,军人为了自保紧闭大门。

你看他们凭着求生欲往上爬,却被用长枪刺下来。

再看朝廷一纸诏书,下令绞杀逆贼。

医馆里的百姓,格杀勿论。

难道不是和刚才设防丧尸、扑杀丧尸的情形如出一辙吗?

需要你时,你是子民;不需要你时,你是暴民。

这,才是我们打不过的丧尸。

叫不出来的尖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user avatar   ukuk5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曹校长那还不叫造假我真是不知道什么才叫假了。

国内学术圈一直就这个__样。

靠着各位学阀做出这样的research,写出这样的paper,我相信五年内超越美国不是问题。


user avatar   xinlingbu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嗯,如果是建筑行业,就光白酒而言大家肯定是觉得茅台拿的出手,五粮液也很好,

这两年喝习酒的也多了,当然本地喝红米酒的,喝九江双蒸的也是不少。

不过以我这么多年的参宴经验来说,还有有其他的酒也可以推荐一下。

当年在贵州那边有一款酒叫珍酒,个人感觉也不错。

起因是人家送了我们家一箱,因为去那边办事情,一箱茅台,一箱珍酒。

这个酒啊,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我可以介绍一下,这个酒叫珍酒。

贵州珍酒公司前身是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厂,创建于1975年,

经过十年试验,1985年专家组鉴定试验成功。

从1975年到1985年,经历了10年的时间,白酒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当时市场上汾酒是老大,但是得益于人工窖泥技术的发展浓香型白酒发展势头非常猛,

品牌又多,贵州省委坐不住了,打算向四川的六朵金花学习,打造贵州省第三白酒品牌,毕竟多撒种子、多开花、才能多结果。 因此,1986年,“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厂”改名为“贵州珍酒厂”独立运营,“珍酒”之名正式诞生。还获得了 不少奖项,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了,如果你说商务请客,也要分一下,毕竟有高档商务请客,还有中档的商务请客。

高档的可以用这一款,






© 2024-05-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