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懿传》和《甄嬛传》的差距在哪里? 第1页

  

user avatar   qi-sui-49-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 四大爷:“往日之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璀璨”就取熹字

渣渣龙:1⃣️海贵人给朕生了一个皇子,令朕很愉悦,赐封号为愉

2⃣️……封你为慎贵人,慎刑司的慎!


二 孝贤皇后:越俎代庖,越俎代庖,越俎代庖,越俎代庖………………

甄嬛:容不容得下,是娘娘的气度,能不能让娘娘容下,是嫔妾的本事


三 鸟妃: 皇后,杀了皇后!

公主:嫡出嫡出嫡出

四 吵架

甄嬛传:

宜搜:景仁宫岂容你放肆

华妃:不容本宫放肆也放肆多回了还差这一回吗

如懿传

胃炎丸:我是皇上亲封的贵妃

如懿:我是亲封的皇后

小琵琶精:我是亲封的答应

大琵琶精:我是亲封的贵妃

像极了幼儿园小朋友互相攀比对方麻麻能吃多少斤屎,我家能吃的更多。


还有我觉得看了全剧最痴呆的一句话:

春蝉对封了嫔位的胃炎丸说:主儿封了嫔位,日后就能自称本宫了

细品细品.....


最大的差距就是在台词上吧,编剧的差距一下就体现出来了,一个是郑晓龙妻子王小平亲自操刀,一字一句改,而如懿传的编剧是作者流潋紫,甄嬛传的原著我以前看过总结一下要点就是1⃣️人物特别多而且位份升降很随意2⃣️某一方行动要做坏事了恨不得怎么教唆地都给写出来,特别烦3⃣️感觉除了女主,其他人没有自己的鲜明个性

而如懿传作为流潋紫亲自操刀,完美的继承了这些特性。

就拿金玉妍这一角色来说,为了坏而坏,对人使坏完全没有一个过渡的感觉,过于生硬。甄嬛传的皇后为什么坏,都是一步一步被大环境逼出来的导致性格的部分扭曲。而反观金玉妍,没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在如懿传中这已经是属于比较有特点的人物了,更别说其余角色了....


再看安小鸟和胃炎丸,同样是没有什么家世背景,同样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但是安小鸟却更被观众喜欢,甚至有网友为安小鸟写了续传。安小鸟做小伏低的样子到后期因为后宫的阴险环境下不得不逼迫自己强大起来,但是从中参杂了那么多的委屈和不甘,就像这个角色临终前的一句话:我这一生或许从来就是不值得的。真的让人看了惋惜,一辈子做小伏低谨小慎微,都没有提自己活过。演员陶昕然的演技也是没得说,前期唯唯诺诺自卑的个性,从安陵容的眼神中尤其能看得出,只敢偷偷的注视一会,然后眼睛立马垂下,陶昕然演的绝了!

而胃炎丸黑化的理由着实让我无语,,,胃炎丸作死非要跑去喝皇帝赐给舒妃的坐胎药,如懿好心提醒自己没发现,当得知真相后还要怪如意不告诉他,所以就要去搞死皇后,吗的好像有什么大病

胃炎丸做坏事全靠躲墙角,哪里有事情发生他好像装了个电动小雷达就蹭蹭蹭过去了。

简单点来说,看如懿传和甄嬛传就好像一个把观众当傻子,提前剧透给你凶手是谁,让你带着答案去看。但是看甄嬛传,即使知道凶手是谁,我们却依旧有兴趣去看这个过程是怎么实施的,就拿曹琴默陷害眉庄假孕这件事情一样,我们都知道是华妃一党干的,但是他是怎么干的,什么时候干的,都值得我们去二刷,三刷甚至n刷才看得出来,每一个角色的每一句台词都是有作用的,不是像如懿传那般太多冗长的无聊台词。

而反观如懿传是怎么进行这些事情的呢?就拿胃炎丸害人的时候来说,先是介绍一下我们要派谁去害人,然后商量个对策,然后把这个人叫过来,然后再教唆他你应该怎么怎么做坏事(参考胃炎丸教唆田姥姥那几集,我感觉划水的厉害)就是编剧怕你们观众是白痴,看不出来我要做坏事了,得先宣传一下,最好把怎么做坏事的过程都描述出来,就怕你们自己惨不透....

再说就是流潋紫小说的通病吧,反正整篇看下来我能记住的几个人就是:

如懿:脾气贼好谁都能欺负一脚

海兰:姐姐姐姐姐姐

皇帝:皇后啊如懿啊,啊啊啊啊…

加菲猫,柜子柜子,柿子柿子

富察皇后:越俎代庖越俎代庖

颖妃:蒙古四十九部!

其他几个真的没啥印象


再说说有个点吧,我只是个人感觉,如懿传的总体配音总是感觉怪怪的,尤其是金玉妍的台词语气都怪怪的,总感觉甄嬛传的听起来更顺耳一点


但是如懿传也不是没有优点的啊?对于场景的布置以及服化道其实我个人更喜欢如懿传,如懿后期的头饰以及服装确实很华丽。而甄嬛传,甄嬛回宫后的衣服确实少了点。


user avatar   tong-mei-47-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3没有像其他答案那么详细

反正台词就显出差距


甄嬛传里很少会有重复性台词

如懿传里基本人手一句:本宫是皇上亲封的XX。。



甄嬛传里就算有自己的执着,也不会天天挂在嘴边

如懿传里,皇后:嫡子嫡子嫡子

如懿一天到晚的墙头马上遥相顾

加菲:王爷王爷王爷,我们母族

海蓝:姐姐姐姐姐姐(你带不动你姐姐这个废物,你自己当皇后吧)

玫嫔:我那苦命的孩儿,谁害了我的孩儿

意欢:皇上的心意就是我的心意

令妃:(我是小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和敬:我是嫡女嫡女嫡女

纯妃:永璋永璋永璋

颖嫔:巴林部,蒙古四十九部

永璜:我是长子长子长子

皇帝:如懿啊,皇后啊,曦月啊,李玉啊,天天都啊啊啊啊,发情呢?




你见过甄嬛一天天的把果子狸放嘴边了吗


台词贫乏,如懿的装扮也是丑的一匹,书里阖宫最美最年轻,剧里服装最丑,人人都是色彩娇艳,就他天天暗色系,不把自己打扮成七老八十不罢休


皇帝更不用说了,出了什么事都说查查查,结果什么也没查出来,真相都是从快死了的人口里说出来,说出来也不分辨一下真假,关键是非要在个个妃嫔临死前都要去戳人家胸口一刀,逼死人家之后才安心,死了才懂得珍惜(搞什么,失去了才知道你是我的最爱?)


富察皇后天天背锅已经够惨了,就不能让他的结局好一点?


齐太医都医死这么多人了,就不能换个太医看看病吗?


太后都已经是太后了,还天天想着往皇帝宫里塞眼线,他到底图啥啊



看了两次真的败坏路人缘,最后说一句,李沁在里面是真的美。




6月22更

送大家一个视频,某音偷的

侵删啊 https://www.zhihu.com/video/1258383417927712768

30号再更,

月子期间无聊又刷了一遍如懿传

里面的乾隆真的又一次刷新我的三观

高贵妃还没死,他就给她想好了谥号,妈的也是个人才

富察皇后还可以主动要求谥号,妈呀他是不是有预知能力知道下一个死的就是她,

永琪是如懿养大的啊,自从出了凌云彻一事之后怎么开始跟如懿生疏了,自保又不像要帮他也不像。

和敬公主一直看不起这些庶弟庶妹怎么永琪死了他这么伤心?

还有,永琪白日祭礼,为什么他的庶母会出现,不合规矩吧


user avatar   hua-wa-wa-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古代道学先生穿越过来。我义务帮他介绍当代情况。

谁知道他看着我,满脸不屑:“你是犯罪分子吧?”

我懵了:“我不是犯罪分子。怎么这么说?”

他:“不是犯罪分子怎么头发短短的,像受过髡刑似的?”

我:“现在人不蓄发了。这就是现在的正常发型,向西洋人学的。”

他:“所以你们留了西洋夷狄的发型?”

我:“不错。”

他:“你这身古怪的衣服,也是夷狄的式样?华夏的衣冠发式就这么抛弃了?”

我:“是的,但我的心依然是中国心。”

他:“现在是什么年月?”

我:“现在是公元2021年,公历12月25,星期六。”

他:“什么叫公元?”

我:“公元就是基督纪元。传说中耶稣基督诞生于公元元年。以他的诞生纪元,象征全人类在他统治之下。”

“什么又叫公历?”

“公历就是格里高利历。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

“什么又叫星期六?”

“一个星期分为七天,源自圣经,上面说上帝花了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他的信徒就七天一个周期的过,并在第七天休息。犹太教的安息日是星期六。基督教的安息日是星期天。我两天都休息,哈哈。”

“外面什么声音?”

“哦,今天还是基督教的圣诞节。有人在过圣诞,真是一群崇洋媚外的家伙!”

道学先生突然举起拐杖就打:“你也是个崇洋媚外的家伙!”

“我怎么崇洋媚外了?”

“你留夷狄之发,穿夷狄之衣,奉夷狄之历,过夷狄之节,还不崇洋媚外?”

“我没过夷狄之节啊?”

“夷狄的安息日你凭什么休息?”

道学先生打得更起劲了。

我夺过拐杖,将他踢倒:“我还学夷狄之语呢!英语是必修课!但我不算崇洋媚外,过圣诞才是崇洋媚外。”

“凭什么?”他不服。

我双手举起对上一拱:“因为我的标准是上不是外!中华之大义,莫过于忠顺。上是之则是之。上非之则非之。此忠顺之道也。守忠顺之道,即中华之人。”

道学先生恍然大悟:“是我眼光浅了。”


我和道学先生在此向大家发出倡议:

“为了方便生活,和国际接轨,过基督徒的安息日,是完全正当的。

但是,为了图热闹,崇洋媚外,过基督徒的圣诞节,是万万不行的。

用汉字笔画的注音字母ㄅㄆㄇ落后麻烦。

用拉丁字母的拼音字母jqx 先进方便。

汉服是古代少数贵族的服饰,不穿你会死啊。

中医是中国古老宝贵的传统,必须发扬光大。

我出生之前改掉的都是封建落后,我长大之前没改的才是中华正统。

我长大之后,谁改谁洋奴。

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la-la-la-31-19-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遗憾的是蛇院的脸谱化。

在哈利波特入学的年代,蛇院有名有姓的学生都被刻画成绝对的坏心眼、蠢,大多数很丑(详见潘西和克拉布的描写)。

来看分院帽的歌:“精明的斯莱特林,来自那一片泥潭。”

“——而渴望权力的斯莱特林,最喜欢那些有野心的少年。有哪对挚友,能比斯莱特林和格兰芬多更好?”

可以看到最早期的时候,斯莱特林的学生。具备精明的头脑(学习成绩应该还不错,会精打细算,会明哲保身),渴望权利和野心(应该不少斯莱特林毕业后进入魔法部成为官员),斯莱特林和格兰芬多是挚友,历史上两位创始人的却是好朋友,并且是相互欣赏的关系,虽然有一些观点不能苟同,但并非是针锋相对的。

但是萨拉查是有弱点的,投射在斯莱特林的学生身上,就是空有一身本领,但没有全局观念,在意血统和门第,而且还对黑魔法有很大的兴趣。萨拉查本人还比较傲娇,你不重视我的观点和决定,我就要报复———在多次争吵后,萨拉查决定出走,而且还修建了密室和保存了自己的宠物蛇怪(纯血种巫师看到蛇怪,也是得死)

在所有斯莱特林里,最喜欢的人物是莉塔(神奇动物出场人物)。


她具备斯莱特林的特质,比如血统高贵,容貌美丽,精明,冷漠,对黑魔法应该非常熟悉(黑魔法防御术功课很好,毕业后成为傲罗)而且有一段黑历史(父亲残忍又暴虐无道,重男轻女,弟弟的死亡)。但她依旧是善良、向往爱和正义的人,她冰冷的外壳下是一颗温柔敏感的心。多像斯莱特林啊。但她勇敢地保护所爱之人,并不是胆小怕事之辈。她也会为错误的过去忏悔,从成长之路上看,她是一个亦正亦邪,非常丰富和矛盾的角色。

学生时代的汤姆里德尔,当然是一名优秀的斯莱特林,虽然很穷,缺爱,内心邪恶,但是人长得帅,成绩优秀,极为聪明,而且善于运筹帷幄,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非常圆滑。当然也是哄女孩的高手。走上革命之路是必然。

但是成年之后,这个角色就缺乏了张力,成为一个一心求永生,用暴力和恐惧维系部下的leader,反观我们可爱的格林德沃,高智商洗脑一套套。无论在小说中还是电影里,食死徒追逐伏殿的理由都比较单纯——崇拜他的力量?认同他的纯血论?恐惧他的报复?但在政治统治上,好像缺少了一点什么。也许是正确性,也许是智慧,伏殿至少别老盯着校长,至少先把魔法部占领,傀儡政权给坐稳,而构筑的新的魔法世界的愿景,其实原著并没有太说得出来——让大多数巫师倒戈伏殿,是需要理由的,没有革命的理由,搞得伏殿是为邪恶而邪恶,有点立不住。

但是到了哈利波特时代的7年间,斯莱特林并没有出现一个合适的、丰富的角色。斯莱特林成绩最好的马尔福,大多数也体现了愚蠢的行为和做法,和他的前辈汤姆里德尔的深藏不露的野心差得有点远。

马尔福和哈利的cp很多人嗑,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马尔福不是一个和哈利能力相当的人(虽然马尔福真的很爱哈利,想和他做朋友,做不成朋友就要努力刷存在感和他对着干,有点像小学生恋爱)马尔福成绩应该是还不错,尤其是魔药课,可以看得出经常和赫敏竞争,魁地奇也是从小抓起)也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纨绔懦弱和妈宝,没有什么大智慧。

最大的遗憾,是哈利并没有一个斯莱特林的同学,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蛇院。

也许在哈利时代,有一个蛇院的男孩或女孩。


他/她成绩优秀,擅长魔药课和黑魔法防御术,虽然不是马尔福的小跟班。但是因为血统和家族,马尔福也不敢怼他,虽然表面冷漠,对马尔福欺负同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也时常偷偷地救他们一把,他也许非常毒舌和黑色幽默,代表的是中立的蛇院,但是他非常欣赏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他也有爱情,有自己喜欢的巧克力蛙卡片,有一只美丽的小蛇,也许在大战的时候,他会与DA一起并肩战斗,甚至反抗他的食死徒父亲和家人,并且在战斗中为某个美丽的麻瓜巫师挡刀,死时感化了对面的家人,倒戈哈利阵营(越想越多)

—— 虽然听上去很像斯内普,但是并不是。斯内普的善良的核心是对莉莉的爱,如果他不爱她,他才不care哈利死活。

选角的话,贝拉·莱斯特兰奇其实可以更美艳一些~ 原著中她可是布莱克家的美艳三姐妹。

少女版本

成年版本:伊娃格林


芙蓉!!!

我承认波西是一个有魅力的女演员,但是82年演一位比波特年长2岁的少女会不会有点太勉强?

我心中的芙蓉1号


我心中的芙蓉和加布里姐妹


user avatar   hen-yuan-50-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潘粤明没有当兵的粗糙感,如果换成张涵予化妆成《集结号》中的年轻版谷子地,味道就对了。但张涵予的嗓音太磁性,开京腔儿难免出戏。目前来看,《鬼吹灯》系列改编中,潘粤明的饰演最让人入戏,较为符合我对胡八一这一角色的形象。另外,潘粤明的演技真没话说;

2,李大嘴饰演的王凯旋同志,肥胖有余,痞劲儿不足,那种跟皇帝称老子的混不吝的劲儿,没演出来。但整体还算不错,编剧相对弱化了胖子的感性,加强了胖子的理性;

3,大金牙比夏雨版就弱了太多,油滑、市侩又重情义的感觉没表现出来,表演痕迹较重。我评价《寻龙诀》时说过,夏雨饰演的大金牙最为经典,光芒盖住了厂花和黄渤;

4,陈瞎子特别特别特别超出我的预期,王奎荣老爷子的演技,在整个剧组来讲妥妥的第一。占卜时那种昂扬顿错的台词,别有一番味道。我们都知道,占卜、算卦,如果想让别人信,就得自己先信。因此,大师们给人占卜时,语气一定是坚定的,如果再加上点说书、打板的遣词造句,几近完美。王奎荣老爷子就是完美诠释了这个角色的忽悠能力,接下来就看他能否诠释陈瞎子的搞笑能力了;

5,雪莉杨这次由张雨绮饰演,还是比较意外的。演技没问题,但目前看不出什么浪花,留待后来观察,我还是蛮期待她对这个角色的诠释,除了原音刺耳外;

6,孙教授也是一名老演员了,演员在演,本人也在演,可谓不分你我的狠角儿。目前信息不多;

7,那个唱着《你到底爱不爱我》的光头周晓鸥,经过这么多年在影视界的摸爬滚打,这次亮相的演技实在惊人,能明显看到跟其他次要角色演技的一条黑河——腾冲线;

8,其他次要角色演技基本在线,李春来的演员是《让子弹飞》凉粉老板孙守义的扮演者胡明,演技没话说,将李春来的懦弱、狡黠和无能刻画了出来。给胡八一等人提供饭食的NPC陕西老爷子,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9,这部剧改编自《龙岭迷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主要是霸唱将大金牙刻画的惟妙惟肖,这本书的主角就是大金牙。在原著小说中,大金牙充当的是解说型角色,专门用来解决读者疑惑的。而且,原著小说对迷窟中的人脸蜘蛛、墓穴重叠描写的临场感十足。可惜,目前6集,大场面只有黄河水怪,其他场景三人都在跑。如果只保留跑的声音,关掉画面,不失为一部优秀的gay片;

10,仅就目前6集的表现来看,我给剧组所有演员10分,特效7分,剧情6分,服化道10分,均分8.5分。如果后续能展现原著中波云诡谲的窟中景象,哪怕仅仅展现十分之三,我就知足了,可以再给点分。反之,就算了。毕竟前作《怒晴湘西》我都没看完,实在受不了那种稀烂的剧情;

11,如果腾讯等资本在后续几部著作中,能继续加大力度给钱,让剧组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盈利之外,该系列就有望成为中国目前最成功的探险系列剧,说是扛把子一点不为过。但是,从目前来看,火候还差得远。跟奈飞等海外网剧动辄一个小时的片长来看,中国网剧依然在采取传统思路制作,钱依然舍不得多给。像AppleTV+那种,单集剧作投资一千万美元,何愁《鬼吹灯》系列不火?


user avatar   xiao-qing-ting-57-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高赞答案 @Wanda 讲得不错,但还是有点问题。

读完这个回答,本来以为用错误的方法得到正确的批评只存在大众和诗人之间。但是现在发现原来也存在于学院派和民间写作者之间

首先共识是浅浅的诗歌很垃圾。这点毫无问题,但是因为所用方法的不同,大家都觉得对方是傻*。

答主算是很精准说出了大众与诗人之间的分歧所在。但是不自觉用了学院派的方法批判口语诗。

答主肯定是认同我们批判某个东西,首先要理解它是怎么想的这一点。但是答主后半部分却开始用学院派的东西来批判浅浅诗歌的口语化倾向或者叫民间写作倾向。虽然浅浅肯定不能算正经民间写作者,而且甚至连自觉的写作者都不一定算得上。但是她的这些倾向很明显就是受口语诗的影响,所以如果答主认同这一点,并作为立论基础,就应该用口语诗的逻辑来批判,否则就是文章逻辑的不自洽。

答主说现代诗歌追求超语言的东西,对吗?对于现代主义诗歌,自波德莱尔起,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口语诗这里,就不全对了。口语诗追求超越,但追求的是在于语言内部对语义的超越。它的基础自然是对前代诗歌的批判(辩证法意义)。

现代主义诗歌超越语言,是怎么超越的呢?最后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真理”,也就是不管诗歌本身包含了真理还是暗合了真理(答主应该很了解西方文论,就不赘诉),最终要达到某种终极意义,这个东西存在于诗歌之外。这和西方人的基督信仰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有关,这就是知识社会学的范畴了。

但是真理本身还是一个宣称,某种程度上宣称就是语言,所以现代主义超越语言但是最终回到语言(甚至没有超越语义),这是一个悖论。

杨黎认为语言不可超越,因为诗歌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语言。我们要做的是超越语义,就是超越语言的能指,最终达到语言的能指。

废话主义是代表,代表了口语诗倾向的最纯粹最激进的形式。

具体如何超越的,就不赘诉了。

简单来说,口语诗不关心真理宣称,只关心语言的超语义部分和具体经验(而非抽象经验与真理)。

所以口语诗人认为浅浅的诗歌垃圾,是因为在语言上就不好,在具体经验上也不深刻。

当然答主你应该也很了解口语诗,可能只是立场上相信文学要达到真理。

答主的回答逻辑通畅,文笔优美 例证丰富,是未来的学术之星。

浅浅的诗,就主要作品来看,比余秀华,许立志要差一些。通俗来说,算是中国三流以下的诗人。

语言上稍显稚嫩,对经验的切入太过肤浅,都是问题。

而且好像也没形成自己的风格,感觉就像对各种诗歌风格的模仿,然后模仿了口语诗就不幸被骂上了热搜。

------------------分割线-----------------------------

其实简单点说这是一件很魔幻的事,网友终于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用一套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次,他们居然用错误的批判方法得出了一个形式正确的答案。就好像你在一个有强迫症的程序猿面前一顿乱敲键盘,结果敲出了一段可以运行的代码。作为诗人,我和我的朋友们现在的心情就像这个程序猿一样糙蛋。

用故事来说,假设豆花自古以来就是甜的,大家从小吃到大,从没有吃过咸豆花。然后有一天A经过潜心研究,认为咸豆花有搞头,就搞了,他们觉得味道居然意外的甜美。然后在一个小圈子里吃。

过了一阵子,有一个刚学做菜女孩B,看到了一些人的咸豆花,虽然吃了一些说不上来它为什么好吃(她也说不上来为什么甜豆花好吃),但是开始做了。它没有得到A他们配方的精髓,只知道要加盐,所以做出来的味道没有多好吃。

然后B的咸豆花被一些人知道了,他们觉得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说B根本不会做菜,做的肯定是黑暗料理。有一些人尝了尝,发现的确不好吃。另一部分听说不好吃,就跟着说不好吃。

这其实就是浅浅事件的寓言版。A是口语诗歌的开创者们,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参与者们。甜豆花是原来的诗歌,就像发展出咸豆花一样,第三代诗歌运动发展在批判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了口语诗。糖和盐,其实就是两种诗意的发生方式,它们完全不同,就像糖与盐赋予了豆花完全不同的滋味,两类诗歌也有完全不同的感觉。而他们的相同点只有豆花,在诗歌里面,我们叫他诗意。

B就是浅浅,所有人都知道B做的饭很难吃,就像所有人都知道浅浅的诗写的很难,但是逻辑是不一样的。一部分认为B做的很难吃是因为他们认为豆花只能是甜的,咸豆花就是黑暗料理,而另一部分认为B做的难吃,是因为她调料放的有问题,没有合适的比例,因为这些人自己会做咸豆花。大众往往都是前者,他们在语文教育中接受的对于诗歌的定义,就像豆花只能是甜的这种想法一样成为了他们的思想钢印。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定义早就被最新的诗歌写作者所颠覆了。

甜党和咸党不分伯仲。而大众站队往往相当整齐,这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大家都接受了语文教育,我们早已被唐诗宋词教给我们的东西固化了认知,或者是被某些名气大的吓死人的外国诗人,或者是深受文青喜爱的大众出版诗歌固化了认知。

但是问题更关键的是,告诉你诗歌要想象丰富,要押韵,要文笔优美这些你容易接受,因为他们是形式简单的断言。而告诉你诗歌可以追求超越语义,诗歌诗化生活经验,你就不容易接受,一来这些东西与你固有的认知相冲突,二来不是简单明了的断言。并且最可怕的是,我们会用自己的人知不断的塞选自己认为是诗歌的诗(虽然大部分大部分时间都不读),于是你神奇的发现,我的观点没有问题,因为没有反例。

咸党永远无法说服甜党,口语诗永远无法被作为浪漫主义信徒的大众接受。


user avatar   8ty8star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对于方方日记事件很感兴趣,今日细读了一遍,想要写点儿什么,但发现复旦余亮一文基本已先得我心,转载于此,以供参考。

我补充一点个见:简单说来,由于对《日记》的评价已牵涉到立场不同的各方力量,评价《日记》本身的高下与汪氏本人的素养(或是否特权),意义已然不大。但当一切问题都变成立场问题,那讨论也就不能再继续了。我写这篇东西只是希望提出一点可供讨论的问题。而且细读《日记》,在阴历二月廿四(我看到的稿子只有阴历日期)之前,不过如她自己所言:

“有些话,你们还是得让武汉人说出来。说出来,心里会好受一点。我们都已经被封在这里十多天了,见到那么多的惨绝人事。如果连发泄一下痛苦都不准,连几句牢骚或一点反思都不准,难道真想让大家疯掉?”

她也明白自己视角的局限性:“我是一个个体写作者,我只有小的视角。我能关注到能体会到的,只有身边一些碎事,以及一个个具体的人”,也更没有说自己能代表武汉,“它就是随心所欲式的,把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写下来而已。不是新闻,更不是小说。而这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不会跟所有人相同,也不会符合每个人的标准”。故此她也倡导让大家看新闻,也会正面写好消息

“自部队入汉后,武汉的效率似乎明显提高。这个打法,也有点军人做派,显得蛮干脆利落。我对此怀有期待。更希望,在各级隔离中的病人,能有保证质量和值得信任的治疗。”

包括对方舱医院初建时的负面报道,也有回击:

“大家关注的方舱医院已经正式开始使用。一些进去的病人有视频图片和文字出来。有人认为条件太差,亦有牢骚,诸如此类。但我想,只用了一天时间建成的方舱,仓促之处,总会有点乱。而后绪的工作,应该很快会跟上。这么多人在一起,众口难调,更何况都是病人。焦燥不安或是心烦意乱,总会有的,毕竟舒适度不如自家。下午武大冯天瑜先生给我发来信息,说阎志告诉他,他们负责会展中心和武汉客厅两个方舱医院,他会全力做好保障。‘安装多台电视、设图书角、设充电岛、设快餐角、保证每个患者每天一个苹果或香蕉,尽量让患者感到温暖。’看看,其实都有考虑。”

至于《日记》的缺点,大家也都谈得不少了,也多有中肯之语,此不赘举。总之若以寻常老妪絮语观之,倒也不必便扣上无数大帽。然而在二月廿日她写到“一地手机”被证实为虚假消息并遭到抨击之后,《日记》就转变了。大量斥骂“极左”的声音开始出现,在舆论场观察她的同时,她也被舆论场撕裂了因此现在本答案下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成为“亮明立场”而已。但立场的问题其实没什么讨论的余地。至于方方本人的背景以及往日的旧账,从就事论事的精神来说,也暂可不必追究。

我觉得真正可讨论的问题是,从伤痕文学以来的“当代文学”,事实上已经完全和时代脱节了,方方最主要的症结还不在“不真”,而是不好。“深刻”“人性”“启蒙”“揭露”“反思”“苦难”这些大词,掩盖不了作品本身的低劣、作者灵魂的单薄与思考的浅陋。读者期待的已经不再是抽象的情绪和正义感,而更需要以勇气和智慧真正切入生活,深入理解自然与社会运行各方面的深层机理和问题,在人与这些问题的相刃相靡之中,表现出伟大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人性复杂一面真正深刻的揭示并形诸文字——正如《三体》所揭示的那样。关于《三体》的深刻性,可参看一种“学院派”的解读:

而“文人”的通病恰恰就是只有抽象,不知具体,而且还凭借着对这种“抽象”概念的所谓理解,生出一种无端的自负,而蔑视所有的“具体”。晋代好虚浮,文人已如此,当时裴頠云:

是以立言藉其虚无,谓之玄妙;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㪚其廉操,谓之旷逹。故砥砺之风,弥以陵迟。

南宋的陈亮批评当时的理学家也说:

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

总之,中国古代的智识阶层就存在一种倾向,既要参与到现实政治中去,但对于支撑国家机器的各种基本因素——尤其是财政与军事问题,又不甚了解,甚至不愿意去了解。因此“书生论政”,或者夹杂个人好恶而陷入党争,或者纯以经典议事而归于迂腐,或者偏听偏信而仅成牢骚……读史早知今日事,我觉得在两晋玄言家、唐末清流、南宋理学家、明末东林党甚至晚清的清流身上都能看到这种特点。

自从当代文学产生以来,“深刻”“人性”“启蒙”“揭露”“反思”“苦难”“尊严”,这些抽象的大词,却竟也慢慢演变成了新的玄学和理学。而方方一代不也正是“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吗?况且知识阶层圈地自牢、在某一体制内自娱自乐的倾向,在今天更为突出。就我个人多年在高校的观感,许多人文学者生活常识之匮乏简直令人无语……偏偏他们对于国事还是“关心”的。作协不也是如此?王小波当年嘲笑作协,说他们居然还有例行“体验生活”的活动,难道他们自己没有生活吗?可实际上很多“文人”还真就是没有生活。包括方方,作为一个长期处于体制内的作家,她有没有自己的日常生活,换言之她能不能真正与处于生活之流中广大人民群众发生深刻的共情,事实上是很可疑的。即便支持方方的人,请你们细读她的文字,即便是在哀民生之多艰的部分,请问诸君最后能看到的是“我们的痛苦”,还是“从上面看到的你们的痛苦”?我觉的恐怕是后者罢。

不过,作为中文系的一员,要补充的一点是,即便在“学院”之内,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学生,对于上述“文人通病”也极抱不满,而且也在踏踏实实地思索与创造。因为痛感“文人通病”而把全部文科生都打倒,也不免敌我不分——况且马克思不是文科生?李德胜不是文科生?眼看着对方方的批判要蔓延成对全部人文学科的否定,说心里无动于衷,也不可能。

当然,单纯的辩解是无用的,要靠自己有拿得出手的干货才行了。

同志仍需努力啊。

文学本来是要让我们联结的,不是分裂的。


user avatar   da-xiao-jie-dong-liao-ge-q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

不允许吗?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潜伏》里的余则成? 
  《甄嬛传》沈眉庄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肯原谅皇上? 
  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烂剧让甲方赚到了钱,对不起观众,但对得起甲方? 
  《甄嬛传》哪些情节让人感觉不适? 
  如何评价ABC新剧《指定幸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 
  《隐秘的角落》究竟高级在哪里? 
  看过电视剧《悬崖》,有必要再看电影《悬崖之上》么? 
  如何评价真人版电视剧《棋魂》? 
  《康熙王朝》与《雍正王朝》两部电视剧各自的拍摄特点有哪些? 
  玛丽苏剧都是怎么抹黑历史的? 

前一个讨论
梅西和C罗,谁才是这个时代的最强者?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一个王朝的中期和后朝很少出现名将?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