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时航空力量对装甲部队的杀伤效率如何?哪些机型/攻击方式 对装甲部队的杀伤效率更高? 第1页

  

user avatar   yu-peng-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冷战中期前对装甲部队杀伤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专业反坦克炮上天,也就是Ju-87G模式,它的直接战术继承人就是A-10。两者的战斗力都是围绕着反坦克炮来进行。

作为面临坦克压力最大的一方,德国/美国的选择很好的说明了传统固定翼飞机对付坦克的效率比较低下。


user avatar   chi-cheng-ling-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一个回答下面有人提到了台风对黑豹的对地攻击测试,在这里贴一下资料作为补充:



出处:


user avatar   xue-nai-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面的话开千岁已经讲过莫尔坦之类的经典反坦克战例,其中也有提到“台风”战斗机的对地攻击效率远没有那么高的问题,所以我自己写个回答补充一下吧。 @开千岁

首先吧,“台风”最广为人知的对地攻击武器就是RP-3火箭弹,这个东西最初是计划用来打击潜艇和商船的,之后才被用于打击地面目标。这种火箭弹有多种弹头,比如60磅的高爆弹(HE)、60磅的半穿甲弹(SAP)、25磅的半穿甲弹(SAP)25磅的穿甲弹(AP,分为MKI和MKII),引擎也有很多型号,就暂时不介绍了。至于威力的话,这玩意在直接命中坦克的情况下的毁伤效果应该也没有什么异议吧。早期的RP-3火箭弹主要配备25磅的穿甲弹头,第二战术航空军,也就是在诺曼底登陆以后英国皇家空军最主要的战术打击力量,前期主要使用60磅的半穿甲和高爆弹头,直到1944年12月初期才获得第一批高爆破片弹头,后者主要用于对付步兵和轻防护车辆。

既然我们都对RP-3火箭弹直接命中坦克的毁伤没什么异议,那么问题来了,“直接命中”这种条件真的很容易达成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不少人对二战时期的飞机的反坦克效率抱有莫名其妙的幻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战争雷霆的影响,毕竟游戏里面就是固定的那几张地图,你被打死后直接上飞机,也能清楚记忆对方的位置,然后为它逐一发送火箭弹和炸弹,所以看着对地打击效率的确挺高的嘛。但首先我们得明白,战争雷霆的陆战历史以第三人称视角为主,而现实当中你只能坐在狭小的座舱内观察外界的情况,其次战争雷霆里面并没有风的影响,你火箭弹和炸弹归根到底就那几个弹道,炸多了也明白了,然而现实中考虑到风偏等一系列因素的不利影响,你的火箭弹和炸弹根本不可能丢得那么准,尤其二战时期的那些高阻力的火箭弹和炸弹,现实中有啥精度可言?如果真的都跟安东星一样二战时期就能把CEP控制在几米范围内,战后的美国也就不会带头研发低阻力炸弹(比如M117、M118和MK80系列,苏联那些带M62后缀的也是低阻炸弹)和激光制导炸弹,以及低阻力火箭弹了(当然第一个低阻力火箭弹应该算在德国的R4M头上,其次才是“巨鼠”和“九头蛇”系列)。

其次比打击目标更难的步骤永远是发现目标,不论空战还是对地打击都是如此。来看看我发的两张朝鲜战争期间,美国F-84飞行员的座舱视角,这还是建立在能见度极高的晴朗天气的情况下,你能轻易用肉眼从图中找出敌人在哪里吗?何况现实中可不会和游戏里面一样,有固定的地图,有敌我标识,而且还没考虑到爆炸后产生的硝烟对能见度的不利影响,你在第一轮发现目标以后,在确认攻击路线的时候还得紧盯着目标,打击完毕以后还得评估损失情况以确定是否还需要再打击一次,那么多步骤错一个怎么办?要不就是把炸弹和火箭弹丢友军头上,要不就是完全偏离目标,所以你们也能明白为什么美国人要搞FAC,甚至还需要花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将其彻底完善吧。

然后吧,二战末期虽然盟军战斗机普遍用上了陀螺瞄准具,但早期的陀螺瞄准具显然也不适合用于对地打击,毕竟提前量之类的也只能靠飞行员凭借经验自行估计,先不说风的影响,如果对面有个高射炮在朝你开火,飞行员还能专心瞄准目标并估算提前量吗?换句话说要是目视打击的效果真的那么好的话,为何战后要搞各种炸弹/火箭弹计算瞄准具(比如美国人在冷战初期研发的A-1和A-4系列,F-84G、F-86A-7、F-86F、F-100等都有这个东西)以及轰炸计算机呢?(最早的轰炸计算机在F-84F上面,有两种甩投式轰炸计算机,一个用来丢核弹,一个用来常规轰炸,毛子直到苏-24才有轰炸计算机,苏-25也是直到T型才有,A-10的轰炸计算机功能被整合进中央航空数据计算机内,同样具备CCIP和CCRP等模式)

至于CAS的话,这东西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的,首先就是敌我识别,其次就是发现目标,以及打击目标以后的效果评估,这些步骤都是非常考验两个军种之间的协同能力的,比如毛子的航空兵一直就是单纯的“飞行炮兵”职能,哪怕苏-25都是这样,所以将苏-25同A-10进行对标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两者的设计出发点完全不同,具体展开的话有点长,就不细讲了,以后写其他文章的话再看看吧。


user avatar   Ekis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德国人在莫尔坦反击遭到铺天盖地的盟军机群轰炸从而惨遭挫败经常被作为一个例子来展示空军力量作为“坦克杀手”的例子,曾效力于纳粹宣传部,著有《东进》《焦土》的大文豪保罗.卡雷尔也极其生动地为我们描述了以下场景:

他们(指盟国空军战斗轰炸机群)朝着德军纵队俯冲,对各条公路投下密集炸弹,追击扫射装甲掷弹兵,迫使装甲掷弹兵、反坦克兵和工兵四下隐蔽。台风式攻击机以不可思议的精度,用火箭弹齐射打中了一辆辆坦克。甚至连在地面战场所向披靡的SS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的虎式坦克都扛不住这种武器的打击。装甲兵在绝望中倒在了他们的“金属棺材”里。装甲掷弹兵除了四下隐蔽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们根本无法朝指定的目标展开冲击。
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在哪里?
所谓承诺支援的300架战斗机无异于空谈,天空中根本没有1架德国空军战斗机。其实,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的战斗机群已经从巴黎周围机场起飞,但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战斗机群已经在这些机场周围守候多时,从而拦下了这些战斗机,因此没有1架德国空军战斗机能飞抵莫尔坦和朗谢地区。在这种情况下,盟国空军可以肆无忌惮地追猎德军的坦克群、反坦克炮、突击炮和装甲掷弹兵。人类战争史上,在步兵战斗取得初胜的情况下地面力量还完全被空中力量所阻,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

然而,注意然而啊,米娜桑。事实上,这种描写只不过是夸大其词。英方宣称声称在8月7日至10日在莫尔坦地区摧毁140辆德军坦克,而美国第九航空军宣称战果达112辆。这两数字加起来大大超过了在“列日行动”[1]中投入德军坦克数量。事实上,德军完全损失的坦克不超过46辆,其中只有9辆毁于空中火力。

对此德国人给出了一份自己在莫尔坦反击战期间损失的机动车辆损失原因的表格,其中毁于空中火力只占到了四分之一。

上述调查还包括全部参战的装甲,如在参战的40辆虎式坦克中,只有1辆毁于空袭,在参战的121辆四号坦克中,有8辆毁于空袭。

值得一提的是,空中力量对东线两军坦克造成损失的影响比西线更小,毕竟苏德两方对地支援的效率远远无法与盟军比肩,例如在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坦克损失只有2-5%是空袭造成的。

那么,为什么德军还会在自己的回忆录和文件中大书特书盟军的空中威胁呢?

其实不难理解,盟军庞大的机群对大多数德军官兵来说是船新的体验,盟军的机群虽然无法有效消灭德军装甲部队,却能把德军的阵地,反击集结地和后勤补给线炸的寸草不生,更不用说德国的工业设施。与以前经历过的威胁相比,人习惯放大新的威胁,而且德军那些曾在东线服役的官兵理所当然地认为,与苏军相比,盟军地面部队肯定不难对付,结果在科唐坦-卡昂-法莱斯几仗中德军却被盟军恐怖的反坦克火力和炮兵火力打的头皮发麻(详见上方表格德军装甲损失给出的其他损失原因,很多德军装甲兵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坦克是怎么被打掉的)最后,不能排除的一个原因是,许多德国军官在战后发表自己观点时都带有巨大的“偏见”:

德国陆军军官认为空军有责任阻止盟国空军。如果盟军空中力量是西线失败的核心原因,失败的责任就不会落在陆军军官的肩上,在诺曼底战役期间,大部分由德国陆军工作人员提供的文件都明确指出:空军的无作为是敌人成功的主要原因!跟我们陆军打不过盟军没关系!

参考

  1. ^ 即莫尔坦反击战



  

相关话题

  为什么苏联二战以后没出现像日本战后那样的婴儿潮? 
  如何评价“落后不一定挨打”这种论调? 
  现在的军队如何防止部队叛变?部队为什么听政府的? 
  为什么都在劝退航空航天? 
  为什么一战前的军队在冲锋时列队踢着正步慢慢走? 
  在网上尝试用二战“投降死人少、抵抗死人多”的史实劝降乌克兰,为什么老被喷,连站俄罗斯一方的人都喷我? 
  敦克尔克大撤退的具体战略意义跟长征比较谁更为重要? 
  是T34那种廉价、规模化的坦克,还是M4谢尔曼那种泛用的和标准化的坦克更适合东线那种气候和地形的战场? 
  利比亚侵略乍得的战斗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1943年“全盛期”的纳粹德国穿越到今天,需要多长时间被反推到柏林? 

前一个讨论
日本自卫队是否犹如一战后的德国,保留并培养大量军官以便战时迅速扩编而不影响战斗力?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最后的生还者2》角色艾莉入选“全球100张最美面孔”?





© 2025-0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