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我就忍不住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虽然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是作为与题主经历相似的过来人,我的一些经验或者走过的弯路,终归能给后来人一些启发。毕竟,亲身经历比空想出来的理论更具指导意义。
本人本科就读院校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没错,就是大家口耳相传的“双非”类院校,本科专业是传播学,相比炙手可热的CS专业,又“冷门”了不少。
最终申请到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LSE)的Media and Culture研究生项目,同时也是我校有史以来第一个以文科背景申请成功的人。这期间,我也经历过艰难的抉择、辛苦准备、各种质疑、自我怀疑以及漫长的等待,最终我还是如愿以偿地来到了LSE,开始了我梦寐以求的留学生活。
下面的内容里,我将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和申请流程,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在跟大家分享一些所在专业的求学感受。
出国留学是一项长远的规划,不但要有当下申请准备、学位深造整个流程中的准备和付出,还会对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我身边的朋友,之所以没有选择留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保研、毕业就业等等选择,比留学更轻松。
我则不然,本身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希望让自己的青春岁月更鲜活、生动,直到折腾不动的时候,至少还能有些谈资,另外,受我在美国留学的哥哥影响,对和国内完全不同的文化、社会心存向往。
在大一刚刚入学的时候,我也曾认真比照过手里的“三张牌”:
毕业之后直接去工作,坦白来说我不认为“双非”院校本科生比北清复交应届生更有就业优势;
考公务员自然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和沉闷的体制化生活,丝毫引发不了我的兴趣;
国内考研是另一条自我提升之路,对我而言,国内高校竞争激烈程度并不比留学申请难度低,但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却不如国际高校,与其再花费三年时间接收同质化的教育,不如去完全陌生的环境,感受另一种文化的魅力。
当然,决定出国也并不是简单轻松地拍拍脑门就可以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教诲我还是深以为然的。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留学信息,我搜索各大论坛,各国高校的官网,还有各类专业项目发展和介绍,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去问同校的师哥师姐,学校具体感受怎么样,社会环境会不会不适应,学业难度会不会很大跟不上,老师有没有歧视等等。
最终我决定选择英国和香港的大学,一方面这些大学研究生项目学时比较短,一年左右足以修完,另一方面费用相比美国和澳洲更低。
确定好目标,了解足够的信息,还不是准备的全部内容,为了能够成功将目标转化成实际,从申请材料的厚度上,也要下足功夫。
先来介绍一下我的申请背景条件,本科专业GPA 4.0,均分90.18,辅修工商管理专业,GPA 3.7,均分88;IELTS成绩7(听力8,阅读8,写作6,口语6.5)。
一共收到5所高校的offer,包括: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 Master of Gender, Media and Culture;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ster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Manchester;King's College London和Durham University of Reims (France)。
作为一名“双非”类本科背景的申请人,我自然而然地认为,优异的成绩才是步入梦想高校的“敲门砖”。
所以从大学入学伊始,我就拿出高中备战高考的劲头去学习各项专业课程,比同学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小组任务,利用各种机会扩充自己的专业视野,拿出百分之百的专注来应对考试,哪怕是选修课老师,我都会积极主动请教,给各个老师都留下不错的印象。
以英国高校为例,申请G5如果没有学科均分90+的表现,希望真的非常渺茫;申请top 10的高校,需要学科均分88+起步。
所以,我丝毫不会觉得申请要求有多么的苛刻,为了理想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如果仅仅是因为学科均分不够,导致不能如愿以偿地进入梦想高校,那才是真的后悔莫及。
奉劝有申请留学想法的同学,一定要保持学科成绩的高水平,千万别对“改分”之类的操作抱有任何幻想,自己攥在手里的,才是最踏实的。
LSE对语言成绩的要求是总分7,单项6。
说来有些小骄傲,我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高考英语成绩是102,好在留学目标确立的早,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提前出发。
从发音到逻辑,从单词到阅读,本着笨鸟先飞的原则,我每天都强迫自己完成定量的英语学习任务。随着语言能力的提升,整个人也变得自信起来。
踏实和努力,是贯穿一个人整个生活里程中的好习惯,没有谁的成功是靠不劳而获的,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你没有看到的地方,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地为了理想努力。我甚至提炼出这样一条理论,自信的积累,是从控制自己的行为中慢慢形成的。
诚然,我的IELTS成绩也不是一次就考到这个分数的,好在我坚持为目标努力,没有把光阴浪费在电话粥和肥皂剧上。
我参加各类活动的初衷,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课余生活不那么无聊。学校的各类社团组织、学生会工作,远没有达到让我脑力和体力饱和的要求,校外一些机构成为我的首选。
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在大一的寒假里,实习单位是在报社,算是与专业相关了。这份短暂的实习工作,让我对社会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通过一些报道和文章,阐释了自己的观点,留下了痕迹。之后,我又到罗德公关,玛氏等知名企业从事相关的岗位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罗德实习的岗位总监,跳槽到玛氏后,主动邀请我去做几周的实习。这几乎算是我人脉积累的小成就了。
从岗位工作实习来讲,无所谓高低贵贱,每个人都是从底层做起的,在不断积累实力的过程中,才能够扩展自己展现的舞台。不要担心岗位低,没有机会,只要踏踏实实做,总会被伯乐发现。
如果是申请商科类研究生,推荐了解一下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简称“AIESEC”,以及大学生商业与创业项目精英挑战赛,“ILegend”。这些竞赛类和NGO组织,在申请文书材料中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
写PS就是认识自我的另一种形式,从内容上需要解答为什么自己适合申请的专业和高校,自己有哪些能力与高校的要求契合,又能够在录取之后为专业项目带来哪些收益。
我自己的PS采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部分介绍了我自己对media专业的认识和热爱;第二部分是取得的成绩,活动成果;第三部分是实习经历,心路历程;第四部分重点表达了自己对LSE的向往。
LSE对PS篇幅要求是2-3页A4纸,每一个字都是我一笔一笔写出的,所以在修改的时候,也多多少少会有些心痛的感觉,毕竟都是自己的汗水呀。
虽然我不支持全权托付给留学机构进行撰写,但是我建议有条件的话,还是要找专业人士帮助修改。那些符合英式表达的说法,不是自己随便考考IELTS就能获得。
推荐信是另一种形式的专业能力展示,从最熟悉自己的导师视角,向校方介绍申请人的专业能力。所以推荐人最好选择自己的老师,推荐信内容最好能够体现专业水平,项目成果,尽量不要出现负面描述。
还要注意的是,英国高校会要求推荐信回传,一定要提醒推荐老师,请他帮忙转给你高校的邮件。
相比其他院校的media专业项目,LSE的课程更加侧重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这也与其一贯的学术氛围相符。
真正入学之后,我才发现所在的Media and Culture专业与Gender学院有非常多的交叉课程,尤其是可以分别选修两个学院的课程。所以我想提醒一下,有些专业名称听起来很冷门,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选修其他课程,达到与热门专业相同的学习效果。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申请的时候,选择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搭配进行,以保证最终的录取结果。
LSE的Media and Communications专业下设有多个项目方向,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很多课程在本科已经接触过,所以学校在招录时,也倾向于选择不同本科背景的申请人。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和political communication两个专业方向申请难度相对低一点,尤其是在斯诺登事件发生后,就业形势短期向好,不过我没有赶上。
我的IELTS成绩实在当年10月份出来的,一个星期内完成资料提交,第二年3月,申请的第一专业media and communications被拒,转而申请Media & Culture,5月收到offer。
除了要提醒大家,LSE研究生项目50英镑可以申请两个项目外,一定要耐得住等待的寂寞。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分享,回想一路走来,我似乎越来越懂得《Scent of a Woman》里的经典台词,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留学之路对于每个人来说,无疑都是艰难之路,但是只有坚持走到最后的人,才能够真正领略其美好。愿世间美好与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