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不多造点核电站发电呢? 第1页

     

user avatar   liu-guo-tong-yi-ji-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懂核电站吗?你是核方面的专家吗?你明白核电站产生的危害有多大吗?

不,你根本不懂,换个懂的人来讲。







专家:“我来跟大家解释下,其实核电站。。。”

“专家说得就一定对?”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现在不那么缺电了,连续几年电力过剩了,还有一大批上马项目。水电,风电,太阳能还有一大批,建起来发出来电没人买,烧钱玩吗?


2、核电成本太高,一开始十年二十年,乏燃料扔水池里面还感觉不出来。到了水池满了,要处理废料的,都是钱。火电退役了,拆了还能盖房地产。核电退役又是一大笔钱。

全寿命成本算算,核电就太贵了。


3、老百姓环保意识提高了。

一个核电站,即使完美运行。一点多余辐射没有,也能打击周围几十公里的房价。房价贬值加起来的钱,比核电厂贵。

况且没有完美运行的,上个月海阳两起低级别的事故。海阳才运行多久?

核电站建的越多,运行时间越长,概率越高。不用融堆,核废料泄露点废水,周边就能翻天。


4、重大事故代价不可承受

虽然重大事故发生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后果成本不可承受。远低于核电站收益。目前技术难以挽救。


user avatar   120705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有中国电力企业(包括核电企业)的介绍

————————————————————————————————

先对比一下:

1、风电

风电在行业内外号“垃圾电”,一般都是夜里风大,白天风小,然而用电高峰(工业用电是大头)在白天呀,白天要用的时候大风车转不起来,夜里不用了它在那转个不停,你说烦不烦吧。电这个东西不能大规模储存,得即发即用,你说电网能喜欢风电嘛?

一般风电上网电价5-6毛(上网电价:电厂供给电网的电价,不是你家电费或企业用电的消费电价),电网只给一半钱,另一半靠补贴,靠自己全部得破产。

而且那大风车损耗的太快,财务账面折旧减值什么的很吓人,风电场的师傅一年到头就在那不停的修修修修修。央企国企还能扛一扛,民企早亏死了。年底上级来检查,第一句话多数是问咋样今年大风车故障率降点没啊?

现在国内陆地上有条件建风电场的地方也建的差不多了,新疆内蒙能插大风车的都插上了,那东部有些平原省份竟然也插大风车我真不知道是靠嘴巴吹风嘛,一个风车一两千万,不是钱嘛,只能说,地方真需要政绩啊!

广东和江苏在建海洋风电场,海风吧,上网电价又贵小一倍,唉,全靠国家砸钱。

除非人类储电技术发生革命性进展,否则风电,注定占不了什么份量。扯什么环保都没用。

2、水电

水电上网均价2毛左右(电网可喜欢了),水电站建造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大中型水电站造价百亿起步,投资基本上靠贷款,建成以后年每年的利润刚好够还贷款利息。西南地区亏本的水电站一大堆。

所以银行最喜欢水电站了,吹水电站是印钞机现金奶牛的,八成是银行客户经理。一个条件一般的水电站,想翻身,先来个50年还清贷款。

水电站分有水库和无水库两种,这两种水电站地位完全不一样。有水库,可以自行储水调水、削峰补枯,冬季大家都缺水的时候甚至还能跟电网叫板涨价;没水库,就得看上游脸色了,给你多少水你就发多少电,枯水季没水就硬挺,丰水季水多了默默白放掉(弃水),放太多说不准还得被下游骂。

水电站环保么?环保,毕竟没冒烟。水电站是不怎么影响环境,水电站影响的是地区生态、地质、气候、物种,而且是不可预测、不可逆转的影响。有一期极限挑战里说到三峡地区的一种植物“柏枝”就是受三峡建设影响差点灭绝了的,——这是在中国条件最好的水电站经过N多人努力抢救过来了的,那没抢救过来的或者压根不为人知的呢?

我看过不少水电站的环评报告,清一色结论“本工程预计对地区生态气候影响不大”,就是放P,拿钱了就往好里编,反正骗过了审批就扔进资料库了。一个地区,地表原来是山林,现在被淹成了人工湖,竟然敢说对生态气候影响不大?特别是那些风景区甚至是保护区建水电站的。

个人认为,80%以上的河流根本不适合也不需要建水电站或者大坝水库。为了所谓的绿色环保非要去建水电站,属于缘木求鱼。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咱们国家现在水电站规模刚刚好,国家十三大水电基地已经划清了哪些可以建应该建,其他河流上再滥建水电站没必要。

强调一下,世纪工程三峡最大的建设目的是为了下游防洪,压根不是为了发电。

3、光伏/太阳能

就没有什么好说的,还不如风电。炒概念骗补贴是一把好手。死贵的一批,这两年扛不住骂了电价才刚刚下来。

补充一个表格体会一下,这是发电厂接入电网的上网电价:

4、核电

首先很抱歉,我之前的回答说前几年的核电8毛是和上面的光伏/太阳能弄混了,实际上现在核电和火电差不多价格,略高一点点,都在3-4毛左右。

然后说正题,核电建造成本最高,建设工期最长,运行维护最娇贵。

这里要说一个指标:“发电利用小时”,即发电设备的平均满负荷运转时间。对于电厂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上网电价是国家定的标杆价,虽然实际上网电价还可以谈可以浮动但是幅度不会多大,那么,一个电厂,能否赚钱,实际就看你的上网电量/发电利用小时了。因为现阶段人类几乎不可能大规模储存电力,电是即发即用的,所以对于电厂来说,发电设备运转时间越长,卖的电就越多,运转时间越短,公司效益越惨。

对于大部分火电厂(万年备胎)来说,工资能不能发出来,工人会不会闹事,就看市场部能喝多少酒(划掉)谈多少电量(即发电利用小时)了。

回来说核电,核电娇贵在哪儿呢?由于核裂变永不停止的基本原理,核电站停机比较复杂,几乎不能停机。(请专业大牛高抬贵手不要抓住“几乎不能”不放)

所以核电发电利用小时最长,我是核电我有理,在电网总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必须得优先保证让核电发电。(其他电厂全部哭晕)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年报里都会委婉的(秀优越)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在电力调度上,核电作为清洁能源,调度顺序优先于燃煤、燃气、燃油等火电机组,按优先保障顺序安排发电。”

——自己不能停机在那扯清洁能源。真无话可说。

5、火电

首先,热心环保的同学请你先静一静:在火电厂里,那细高细高的几乎什么都没冒的才是烟囱,那矮粗矮粗的一直冒“白烟”看着像超级污染源的那只是冷却塔,冷却水蒸汽,循环再利用,避免浪费水资源的(其实是真环保设施),那一直冒的“白烟”只是水汽,无污染,不谢。

火电包括燃煤、燃气、燃油三种,发电原理跟核电都一样,就是烧开水,烧成蒸汽,经过几十道加压,吹动汽轮机转动发电。咱们国家缺气缺油,截至18年底装机的火电厂里88.57%是燃煤电厂,在我国火电主要就指煤电。

现阶段,火电是最靠谱的。

(1)建造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这一条很重要。知乎er可能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留学回来的,可能并不能体会发展中国家的难处,咱们不跟欧美特别是北欧圣母一样又有钱又能用爱发电。

(2)发电可控。这一条更重要。想用就发,不用就关,虽然中国电网消纳技术水平全球第一,但是也经不起垃圾电那么造。——理想是秒了一众新能源,现实是火电成了行业备胎。

(3)拉动就业。同样是100万千瓦机组,较新的火电厂大约能提供三四五六百工作岗位,上下游产业链不计,水电核电不超过五十个。风电光伏就不说了,人多还算新能源么还能炒概念么。当然知乎er会觉得三千块钱的工作也能算工作?电厂本来就建在偏远地区,不在CBD,本来也不能跟你们月均两万比,普通家庭也是家庭,三千块钱的工作也能养活一家人,能多提供一个就业机会为什么不多提供一个?环保是人权,难道就业不是人权?

(4)并没有什么污染。现在脱硫、脱硝、脱尘设备完全可以做到几乎零排放。环保执行不力是环保的问题,不是火电本身的问题。环保执行不力全社会全行业都可能存在,咋不把所有制造工厂全关闭了呢。

(5)全球变暖。第一,发展中国家;第二,请先说服米国重返巴黎协议再问“二氧化碳咋不说呢”。

6、个人看法

实际上,中国正在悄悄但疯狂的建设核电站,只是不宣传而已,到2019年加上正在建设的已经有好几十核电机组了。早就不是核电弱国了。

两大核电集团中核和中广核所属的核电机组能扩建的都在扩建,新的核电站在拼命报批筹建。五大传统电力集团都在染指核电,没有一个落后的。华能、中核和清华大学合作建设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正在验证第四代核电技术,全球独一份。

未来核电站最好比例能提到20%以上,但现阶段,囿于客观条件,只能以火电(煤电)为主。

至于我个人,当然毫无疑问支持国家建设核电站,只是最好别建在我家附近,我看海边挺好的,反正我家不沿海。(对我就是这么肤浅)


——————————————————————————————————

(这是补充解释)

(1)补充一点行业数据

请注意“发电站年均利用小时”,这个指标很重要。核电年均利用小时完全靠挤占火电水电。风电和光伏利用小时数低纯属自身缺陷。

(2)长江电力年报那么好看,你竟然说水电不赚钱?

这就好比:华为员工收入那么高,你竟然说中国人均月收入不到五千?

长江电力拥有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四座巨型电站,在建白鹤滩、乌东德两座巨型电站(即将投产),全部为长江干流主力电站,全球前十他占五个,是不是华为员工和全国人均的区别?

国家电网调度分为“国家调度”、“省内调度”、“区间调度”三个级次,孰优孰次不用多说了吧,长江电力所属电站全部为国家调度,发电直接经超高压电网直送长三角城市群,他最低的三峡电站的年均利用小时比全国水电平均水平高了三分之一(看表),前面“发电利用小时”的科普还记得不?

然而,即便是全球水电一哥,请看一下他账面带息负债金额(贷款+融资租赁+发债):

粗算一下,全球水电一哥也得二三十年才能还清带息负债。那么一般的、发电条件、盈利条件远远不如他的水电企业呢?要翻身是不是半个世纪起步?事实上西南地区因为竞争激烈,亏损的水电企业一大把,很多还是央企国企所属单位。


user avatar   kaithi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大多数人是傻的,他们想不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假如真的发生核泄漏或者核爆炸,离它100公里和500公里没什么区别,只要不是坐在反应堆上,受到的影响都是慢性而长期的,如果离得远就安全,那福岛核泄漏你们抢盐干啥?你不让在你家里建核电站,别人建啊,别人建在自己家里,炸了,你还是要受影响,那还不如咱们自己建呢,毕竟,谁建谁发展,谁发展谁强大,强大的总是可以欺负弱小,只要足够强大,甚至可以把核废料堆到别人家里去,而且技术上的领先没准可以让我们先一步找出一劳永逸处理核废料的方法呢。

再者,核电站出现事故的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虽说后果比较严重,但普通老百姓,又不从事核电相关产业,既作不了任何大死,也做不出任何贡献,与其担心这个,不如多担心担心自己出门会不会被车撞,或者烧烤吃多了会不会得癌比较跟现实接轨。


user avatar   zhang-lei-16-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核电工作,集团一直在申请多建,国务院一直不批,老拿政治和安全说事,再加上各地政府想法不一样……不是拿钱就能搞定的事;

阳江现在6台机组都发电了,想想看大亚湾+台山+阳江+惠州(还没搞定),光广东就多少了,谁不想给内地建几个降低成本,可提了十几年都没批下来,集团大佬刚去和湖北省委书记会谈,具体咋样谁知道呢…;

阳西本来要建新机组,结果当地政府觉得阳江已经6台了,再搞怕压力大就不要GDP了,决定搞旅游了……;

话说回来,核电给当地税收很给力,给当地压力也不小,所以想建新的机组起码规划5年,建2年,这还是人民不反对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万一有点小事故,不好意思全给老子停工……

说句题外话,核电这几年待遇下降很明显,能别来就别来,坑的一匹。

不匿了,最近准备跳槽…


user avatar   wang-bin-45-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名火电一线十年工人,随便说下。

一个火电厂投资建造成本几十上百亿。

火电每年多数时间发最少的电,经济效益极度差。为什么?风电光伏太多了。都是政绩。风电光伏怎么样?看似清洁能源,实际上,寿命到期,都收不回成本。且对生态破坏极大。

然而火电可以随时积极灵活的调节发电量,能供热,减少污染。说到污染,良心话,我们火电机组前两年花了2,3个亿,完善了我们的排放。我上班时候半夜3点,国家环保部来检查。如果不合格,立即停产。

为什么不多造核电呢?

核电多了,煤炭卖给谁?煤矿工人吃啥喝啥?

阳泉,晋C,煤炭大省,近年衰落到什么样了?

总之吧,核电是好东西,但是科技的发展,还要兼顾其他方面。没那么容易啊





感谢大家的讨论,和批评。我是搞火力发电的,也就是说说自己的想法,电力行业现状,懂得少,希望别骂。

风电光伏水新能源有很多优点,但现阶段,他们撑不起供电的担子。主力军还是火电。核是最好的能源,但种种原因,难以很好的发展。

好多人讨论新能源的危害,我总结如下,能源是一个转换过程,风力发电消耗了风的力量,导致下游风小了。下游的生态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难以预料!光伏发电,太阳的辐射被光伏吸收了,地表温度降低了。又是一个生态的改变。水电,蓄水,原本没水的地方有水了,有水的地方又缺水了,对自然生态又是一个改变。

上述的对自然环境生态可能谈不上是破坏,但这种改变,后果如何?难以预测!

我所在的电厂,全力出击,一小时贡献180万度电。且保证不会造成污染。由于新能源,我们有时会被迫发8,9十万度电,这个过程,我们要烧掉很多柴油,对能源是极大的浪费,对我们的经济效益,也是灭顶之灾。(我们是烧煤的出力低到一半,就必须烧油。否则就嗝屁了)事实上是这样,晚上风大,白天太阳大,晚上所有耗电多的厂停了,白天大家空调都开了,诸多因素,让火力电厂难以活命…因为,电这东西,无法大量储存,必须有多少吃多少,新能源牛逼,我全力供给,你必须吃完!用电的企业说,这会我撑死了,吃不动了,新能源说,反正我供给你的你必须吃完?好吧,不吃火电厂的了,火电厂停机的停机,烧油的烧油…经济性呢?没了。火电厂损失的钱,估计够造个风电了…

再往大说,煤总有用完的时候,科技在进步,我们应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能源结构的问题。

我想未来新能源,新科技,肯定是好的。但是现阶段,有点急功近利了…

一起讨论,谢大家!

看到很多人一起讨论,挺好。我也学到了挺多,自己知识浅,存在很多不严谨的地方。我只是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谢谢各位指教。

对传统火电能源,和新能源的看法,有些偏激了。

各位喷子:我首先在说话时一直是很谦逊的态度,希望在讨论中大家能各抒己见,一起长知识。我实名回答,从不匿名,但是,你们喷的有点过分了!


user avatar   abcc-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核电站制造能力已经是全球第一了,但核电技术还并非第一,不是所有的技术突破都可以通过原有设备升级体现的,所以现在更重要的是实现技术突破的效率提升,而不是盲目追求核电站的数量。

况且,核原料是有限的,在某一范围内,任何资源的总量都一定是有限的,要不然现在中美都玩了命的想要掌握可控的核聚变技术?


user avatar   zhou-yuan-qing-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铀矿86%靠进口的国家,多造核电站?

蛤?



石油好歹只有68%靠进口吧,天然气只有39%。


user avatar   hack-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东北限电之后,大家应该会对核电站提起重视了吧!火电和水电发展已到瓶颈,风电和太阳能无法成为主流,只有核电才能提供充沛且稳定的电能。


user avatar   yarnyouth-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2.28 没想到这个答案一直有人阅读点赞,大家对于核电的话题还是很关心的嘛~写这篇回答时完全是一时兴起,现在阅读的人渐渐多起来,我觉得我有必要更新一下,针对评论区热点对内容做一些修正与补充。虽然本科专业相关,但是毕竟现在不是本行了,容我去查点资料,今晚或者明天更新一版。


3.1 凌晨 已更新补充完毕。


正文部分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19年将是中国核能复苏的一年,你们马上就能见到一大批核电站了。

按照规划,到2020年底时,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w千瓦,在建容量为3000w千瓦,装机和在建的总规模将达到8800w千瓦;而目前的核电的装机容量略多于4000w千瓦,在建容量1000w千瓦。所以,中国目前在建核电机组规模世界第一,核电发电量到2020年将达到世界第三。(此处已修改,感谢评论区置顶的指正)8800w千瓦是什么概念呢?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为2240w千瓦,而我国目前的发电装机容量为19亿千瓦;也就是说,即使目前规划的核电全部建成,我国的核电占比也不足5%(作为对比,我国火电占比在75%左右)。在去火电的大背景下,核电有很大上升空间。

核电发展突然加速,是建立在核电技术储备的基础上的。我国目前拥有/引进了多套三代堆技术,并且四代核电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的三代核电技术是“多点开花”:华龙一号是新世纪以来自主研发的先进压水堆,CAP1400由美国引进的AP1000技术吸收消化改进而来,台山核电站的EPR引进自欧洲,另外还将从俄罗斯引进VVER-1200。之所以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原因在于,秦山之后,尤其是千禧年左右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轻视核电技术发展;近些年“幡然醒悟”后又有些用力过度,什么都想引进。引进这么多技术倒不是没有精力全部消化吸收,但是过多地引进实在没有必要,而且某些堆型技术引进时并不成熟。

中国正在发展的第四代核电堆型中,发展较好的有: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钍基熔盐堆。这其中,位于石岛湾核电站内的20w千瓦高温气冷堆示范堆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钠冷快堆的实验堆已经建成并网发电(中国实验快堆)而示范堆仍在建,而钍基熔盐堆的实验堆选址甘肃正在建设计划2020年建成(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钍基堆)。

长期以来,中国铀资源并不丰富(不过近年来来在内蒙和辽宁发现了大铀矿),铀矿石需要从中亚和澳洲大量进口;而钍堆和快堆不依赖丰度小的铀235,能量利用率也远高于压水堆沸水堆。所以从长远角度来说,四代堆是最理想、最适合的;但是,从技术成熟度、安全系数、成本优化程度以及运行经验等角度来考虑,近期还是应该以三代核电为主力。

目前中国核电发展的最大瓶颈,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民意成本。囿于民意,核电不敢放开手脚扩张,选址也被局限于沿海地区。事实上三代堆四代堆完全可以往内陆拓展,高温气冷堆熔盐堆还有能力脱离水资源依赖。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勇敢踏出第一步,积累商业运行经验,刺激上下游产业发展和新一轮的技术进步。矿石依赖进口没关系,需求增长自然会刺激新矿勘探;现阶段乏燃料难处理也只是表象,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核电本身就有历史欠账,乏燃料处理技术更加缺少投入激励。

减少民意成本,关键还在于科普宣传。这方面我们做的远远不够。毫不客气地说,不光是核电科普,整个中国社会的科普环境十分恶劣。都9102年了,保健品公司还能混的风生水起,呼吁高考改革简化理科的反智行为还有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单单科普核电知识是没有用的,民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欠缺的太多了。

对高赞答案的反驳

特指 父爱如山鬼麒主 的回答。这样的答案居然获得了2k赞同,远高于问题下认真科普的答案,实在是让人痛心。

1.“反应堆核事故污染半径上百公里,所以建不建在家门口无所谓”,真是越描越黑。三代堆以后发生堆芯熔化的概率极低,很难出现福岛那种由于熔堆造成的大规模辐射泄露的核事故了。福岛事故本身就是人祸,东京电力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几十年来篡改安全检查数据,拒不改造不善抵御海啸的老旧沸水堆,对发生过的小事故的警醒视而不见,发生事故以后还极力掩盖事实消极救援维修。这种事故不可能发生在技术更新换代,国家垄断核电,责任制度明确,救援机制完备的中国。

2.并非内陆核电技术不成熟,而是民意成本阻止核电站选址在内陆。

3.乏燃料不是普通垃圾,不可能像普通垃圾那样存在跨国洋垃圾问题。放射性废物难于运输,就近处理及时处理是最优方案。

目前解决乏燃料问题有这么几种途径。快堆能从源头大大减少乏燃料数量,一些乏燃料甚至可以变为快堆的燃料;ADS嬗变处理系统(即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能将乏燃料中的长衰变周期元素转变为短衰变周期元素,从而消减乏燃料的长期危害;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封存处理,用屏蔽层遮蔽掉乏燃料的放射线,使之不污染环境,当然这些被深埋的乏燃料还有机会在未来技术条件允许时再挖出来处理掉。

核电知识科普

1.核电基础知识

反应堆是利用裂变能的装置,核电站是利用裂变能发电的发电站。所有的反应堆最初产生的能源都是热能;流体工质沿着回路从堆芯穿过,将热能带出来;后续热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再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和火电站原理基本一致。简单地说,核电站就是烧核燃料的火电站

重核裂变需要中子激发:快中子(能量高跑得快的中子)或者热中子(能量低跑得慢的中子)打到重核上,使得重核变得不稳定,继而裂变成质量较小的核,同时发射出多个快中子。核燃料需要热中子激发裂变的,称为热堆;核燃料需要快中子激发裂变的,成为快堆

热堆利用的是U235。U235想要维持链式反应,需要降低中子能量的慢化剂:因为核裂变发射出的中子是快中子,而U235裂变需要热中子激发。按照使用慢化剂的不同,热堆可以分为轻水堆重水堆石墨堆等。我们常说的压水堆沸水堆都是轻水堆:“压水”说的是回路中水的压力大,水经过堆芯加热后因强压力而保持液态;“沸水”说的是回路中水流经堆芯时受热沸腾汽化。

快堆利用的是Pu239-U238或者U233-Th232。为了说明方便,我们简写为A-B。A发生裂变,产生多个快中子;B吸收一个快中子,经过(连续两次) 衰变又生成A,如此循环。由于一次裂变能释放多个快中子,所以快堆可以做到燃料A越烧越多。习惯上,我们用快堆称呼利用U238的堆,而管利用Th232的堆叫做钍堆,这是因为利用U238的堆型是快堆的主流堆型。

反应堆还有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按照堆芯冷却剂(从堆芯带出热量的工质)分类。前面提到的压水堆沸水堆,都是水冷堆;用气体做冷却剂的反应堆叫做气冷堆,最初的气冷堆是用CO2冷却的石墨堆,后来发展出用He冷却的高温气冷堆(高温指出堆口处气体温度高),还有气冷快堆;用金属钠冷却的叫钠堆,我国的实验快堆就是钠冷快堆;还有用熔融态的金属盐冷却的熔盐堆,钍堆一般都采用熔盐堆的形式。

2.核电站到底需不需要毗邻水资源?

不同的堆型不一样,有的需要大量用水,有的不需要。

为了说明反应堆耗水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反应堆的构造,尤其是热交换的回路构造。反应堆冷却剂所在的,穿过堆芯的回路,称为一回路,这个回路是有放射性的。与一回路发生热交换的后续回路称为二回路,以此类推,还有三回路等。除一回路外的其他回路(可能)有发电回路:即推动发电涡轮的回路;冷却回路:为发电回路中的工质进行冷却;中间回路:把热能从一回路接力给发电回路产生蒸汽(发电回路为水回路时),同时还能起到阻断辐射、分隔核岛和发电区的功能。少数反应堆采用冷却剂直接透平发电的设计,即一回路同时穿过堆芯热源和发电涡轮。

图为钠冷快堆示意图。一回路在左、二回路(中间回路)在中,三回路(发电回路)在右。三回路的冷凝器部分可能还隐藏有四回路(冷却回路,从河湖海抽水冷却或者是蒸发冷却塔或者是冷却岛),大多数反应堆最主要的耗水点就在这里。

那么反应堆到底哪些地方需要用水呢?用水量最大的地方是发电环节。很多电厂(不论是核电还是火电),推动发电机涡轮的都是水蒸气。水蒸气经过涡轮发电后,需要冷凝,以便再次吸热产生蒸汽推动涡轮发电;而给发电用水冷却的过程就是主要用水点。不论是直接抽取电厂周围的水资源冷却发电回路中的水,还是建造冷凝塔靠鼓风蒸发冷却(会有一部分水蒸发损失跑到空气中),都会消耗大量水,前者还会排出大量热水造成热污染。相对地,水冷堆型一回路中的水,虽然量大,但是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中,并不需要经常更换,反而耗水有限。

一些新堆型可以做到耗水量极低, 例如高温气冷堆和钍基熔盐堆。高温气冷堆可以采用氦气直接透平发电,因为避免使用水蒸气推动发电涡轮,所以自然没有水冷却时的蒸发损失问题。钍基熔盐堆耗水少的具体原理我不太清楚,评论区如果有专业人士可以补充一下。

另外,据我所知,即使是水冷堆型,如果使用空气冷却岛技术(使用空气冷却发电用水,但是水与空气不直接接触)取代蒸发冷却塔,那么耗水量也可以大大降低。




     

相关话题

  受够了手机电池没电的麻烦,微型核电池,产业化的难题在哪里? 
  核能与材料领域的交叉除了材料辐照效应还有哪些?粒子与原子核物理方向研究材料辐照效应前景如何? 
  “人类可以在月球建设核聚变电站直接利用氦-3,将产生的电能以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回地面”网上看到的,真假? 
  为什么要进行电力体制改革? 
  如何看待比尔·盖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研究进展怎么样?有可靠的商业堆建立和运行的时间表吗? 
  关于火电站的碳排放问题?能把二氧化碳都收集起来吗? 
  与压水堆核电厂相比,沸水堆核电厂有哪些特点? 
  需求响应 (Demand Response) 在全球的应用情况是怎样的? 
  私人能建造核电站吗? 

前一个讨论
县级市有多尴尬,被地级市代管永远无出头之日,那么设立县级市的意义何在?
下一个讨论
台湾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人为何对大陆人如此仇视或者说不待见?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