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郭德纲文化水平到底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fu-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价一个相声演员,应该用相声演员的标准去评价。

我看很多人批评郭德纲“杂而不精,不成体系,干不了研究“,这句话说出来就露怯了——说相声的肚就得是杂货铺,杂而不精那才对了,精而不杂那才说明路子走歪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

从年轻时候就四处搜罗各种失传节目,单口,地方曲种小曲小调。

古书读了应该是一大堆,虽然没有体系但是很杂,偏重于有趣的东西。

文章方面言之有物,嬉笑怒骂自成风格,甚至于七律诗写了都很多。

表演时能做到旁征博引,各种领域似乎都有一些涉猎,能为大众普及很多冷门的知识。

作为相声演员这就足够了,甚至于他已经比绝大多数相声演员的底子都要深厚得多了,在他的知识体系,他做的很不错。

他如果在某个领域,比如说专精古文,达到了古汉语教授的水平,那这个人废了,他说不了相声了。哪个行业达到顶级程度不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钻研?你让他去把这个达到业内巨擘的水准,那他还说相声不?

作为一个相声演员,他的本职工作是说相声,把人逗乐,卖票,能给观众留下精湛的表演艺术,把相声传承发扬下去,这些他早就超额完成任务了,如果再愿意读读书,孜孜不倦提升一下文化水平,这明明是值得鼓励和学习的事情。

怎么还能用苛责的标准去要求他呢?搬出一堆其他行业的专家来打压他呢?

这个问题,乃至于其他一些问题下,我着实看到了有些人说的不对头。

“郭德纲文言文水平就是垃圾,你看中文系xx教授的水准比他高多少”。

不然呢?

“郭德纲就是一说相声的,根本算不上什么文化大师”。

人家自己这么说了?没说那你提什么?人家本来也没把自己跟教授对标啊。

你凭什么要求人家那么多啊?马三立都没听说拿他老人家和大师教授比啊,你说你这也是为他好,呸!你那点心眼谁不知道?

《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连地球围着太阳转都不知道,然而他看到一把枪上写着“PEN”三个字,就知道此枪出产于“宾夕法尼亚小型武器制造公司“,他看到一个人裤子上的泥点,就知道是从伦敦哪个地区溅上去的。植物学他只懂毒剂,文学一本散文没读过,但读过所有的探案文学——这就是侦探的知识体系啊,说相声这个行业不也一样吗?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知识体系,评价一个人知识体系不能脱离这个人的行业,现在很多答主评价他的时候东拉西扯,一会拿某个大师跟他比,一会拿古汉语教授跟他比,这话要说也没错,它也是客观事实,但这种评价角度就说明作出评价这人脑子里还一团浆糊,这种认知水平,根本不足以思考很多事情。

话说的有点不客气,但就是这么回事,没办法,我太讨厌这种贬低别人暗中抬高自己,显得自己多有资格的风气。一说就是“你算什么?我知道的谁谁谁比你牛的多了”。

说了半天不都还是别人吗?那你自己算老几呢?

以上。


user avatar   shi-yao-ming-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些天学党史,一个教授给办的讲座,其中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

不要拿野史当正史。

野史因为其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传播快,人气高,但是充其量就是个娱乐。同样,郭德纲的论史也好,讲奇闻异事也罢,充其量也就是说书先生的那种路子。只不过说书的和讲野史的都必须装的跟真事儿似的,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他们的表演基础。这个事情其实他们自己知道,懂的人也自然懂,表演需要罢了。

但是有观众把他们表演的内容以正史的态度去研究,去比较,甚至当成是知识,那不但是认真得输了,更是在认识和定位上误了自己。看到很多人在分析郭德纲哪句话说得不符合历史、不科学,我觉得没必要。

回到问题,郭德纲博学么?以我的认识标准,“博”,但是“学”方面得明确定义,起码不是“学术”的“学”。


user avatar   exc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搞不清楚什么叫文化,以为文化=文凭学历。这就是没文化的表现。

这里还有不少人喜欢用立场说明问题,不批判郭德纲,就是钢丝粉圈。这也是没文化的表现。

很多人把郭德纲搞的文言文当做评判其文化的唯一标准,然后批评其没文化,也是没文化的表现。

郭德纲文化水平如何?

也就是卖卖相声这个传统的地摊货,还卖的比较火罢了。相声的续命大师也好,相声的看坟人也罢,至少相声这个差点咽气儿的玩意,又红火起来了一阵子。

这如果叫没文化,那有文化到底是什么样子?

大概就是批判别人没文化的这些位了。太有文化了。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见过公园那些退休老人吧,每天一群在商议国家大事,从美国对华政策,到各种内幕消息,到各种决策的实施,再到未来局势的走向,听得你能掉了眼珠子,但是你多半会呵呵一笑,不会以为这群人有多大的本事,多高的觉悟。

老郭也是如此,就是个说相声的,不是大学教授做学问的,他自己也在相声中说过,相声就是让你在这几十分钟忘记烦恼,尽情开心,要是想受教育,去图书馆,去上大学。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自己都说过的,相声演员的肚子是杂货铺。

啥意思?

就是说,你在杂货铺里,能找出针头线脑,劳保手套,铁皮桶,卫生巾,老鼠药……但就是找不到坦克车,核潜艇。

他那儿肯定不缺素材,掌故,段子。

但没有专业的知识,高精尖的科技,深刻的理论,这他自己也承认。

所以,如果你不过是指望他那点儿口活,嘴一张就能让你觉得这钱没白掏,那行,你觉得过瘾就是过瘾吧,你认为行那就是行,你满足于他那些文化功夫也没什么不可以。

如果你觉得他的水平够不上安邦定国,指点迷津,造福人类,那不是废话么,他当然没那本事。

哪个想瞎了心的会拿他当导师?


user avatar   bing-yan-61-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刚做完癌症手术治疗,就遇到三个严重问题:


在山东省立医院做宫颈检查,检查完医生啥结果也不说,过了几天来取了tct报告,显示正常就回家了。

一个月后阴道流血来找医生,医生才告诉我还有一张活检结果没取,取了后发现是特殊类型,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生存率低。

我才发现当初门诊医生就知道有菜花状肿瘤,却没告诉我。医院既然发现特殊类型癌一个月了,竟然不通知病人!这种癌一个月就有可能从早期变成晚期,而且取报告的病理科小姑娘态度非常敷衍,你多问一句都不想搭理你。

如果当初门诊医生告诉我可能是癌,如果病理出来后第一时间通知我,我可能会提前一个月做手术,生存率不至于这么低!脉管已经有了癌栓,浸润超过2/3


我在山东省立医院做的手术,病理的免疫组化p53结果竟然是错误的!已经过其他医院多个病理科主任确认。这么大的医院,免疫组化都能搞错,真是不敢想,到底是不是关系户在里面混啊? 这是我的p53照片,正确的结果应该是野生型

另外,我的病理拿到山东省肿瘤做会诊,也没有看出来p53有问题,呵呵。


我到山东省肿瘤医院找一位妇科主治医生做放化疗,我很谨慎的不敢多问他问题,生怕烦到他,即使这样他也不怎么搭理你。

中间因为报销的原因要去另外一个城市打免疫再回来继续治疗,已经提前跟他说好了,但是回来后短信也不回,电话也不接,资料也不给你(我的一些资料他还拿着,比如基因检测报告等)。

这医生脾气真够大的,连我的p53错误都没看出来,去另外一个医院人家一眼就怀疑有问题(基因检测tp53无突变)。

既然医生不接我了,我只能到妇科其他医生继续放化疗,可是人家一看是冯医生的病人都不接我(说怕影响不好),让我只能回去找他,被迫无奈,我只能转院放疗。

得了癌症,才知道现在的医院有这么多问题。如果当初门诊医生就告诉我有菜花状肿物,可能是癌,我可能提前一个月手术不至于这么重。


加了病友群,发现不少病友的病理报告分期不对。比如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应该是三期,但上面却写一期,病理科不应该是很严谨的工作吗?无力吐槽


user avatar   chun-po-de-ai-xiao-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往好处想。

当年为啥有人上船?

毅种循环了属于是。


user avatar   yu-hong-ru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魏变法强三代,秦变法强七代”,此说到底有什么出处不清楚,但严格上讲应属历史发明范畴。

这段文字暴露出了2个史盲级的误解:

一是误认为东周时期的变革是在一次孤立的变法活动中完成的;

二是误认为变革的红利期可以简单到用伦理辈分概括。

客观上讲,上述误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的章节划分——并不是说课本有大错误,而是由于内容过于精炼及特定章节划分因素让一部分中学生产生类似的误解——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刻意迎合,使这一误解进一步加深。

具体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低龄的朋友当中,有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在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后会有颠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不大喜欢学习或中枢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朋友会极力排斥和自己臆想有冲突的客观事实,最终形成了网络上“秦教徒”的普遍亢奋及普遍被嘲弄的现实。

2,

有关“魏变法强三代”的说法,提出这一观点的朋友大抵没有认真看过年表。

李悝变法正式执行的时间节点在魏文侯最末期,如果真要捅到“三代”的话,那应该是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三朝。

即使纠正一下,矫正为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朝,也有大问题:

一个是魏文侯一朝整体在李悝变法之前,而魏国的衰落事实上正是在李悝变法之后的魏武侯一朝开始的;

另一个是魏惠王一朝在中期就已一落千丈,强势期根本凑不到一朝。

总之,“魏变法强三代”是不成立的。

3,

“秦变法强七代”也有大问题。

其一,秦公室作为周代古老封建主(或奴隶主)之一,最迟在秦武公也已经开始了变革活动,且在东周时期一直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强国,显然超过了“七代”;

其二,战国前期的秦国虽整体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林剑鸣语),但相比于齐、楚两国而言,秦国在与魏国对抗时的处境明显好太多,秦灵公、秦简公对魏国还有强有力的反击,说此时的秦国不“强”无疑是荒谬的;

其三,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在秦献公末期,秦军对魏国的攻击已经相当凶狠,但凡稍微查一查地名,也能看出当时秦军的攻势绝不亚于秦孝公一朝,把秦国“强”的时间节点定在秦孝公一朝也是不合理的;

其四,秦二世一朝其实也不能说不“强”,当时秦军打到赵地被纵军击败,其实和秦昭襄王一朝、秦庄襄王一朝的情况也差不多,秦被灭这是在秦王子婴——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一直捅到“强八代”才对。

总之,这一观点和“魏变法强三代”一样都是错误的。

4,

客观上讲,秦魏两国之间的此消彼长有多种因素,变革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肯定一点,秦国的变革应确比列国更为彻底,具体原因当于秦国本土士人并不兴盛、朝中多由外籍士人充斥有很大关系。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他因素,比如魏国地缘环境的绝对劣势,比如特殊外交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等等。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秦国在战国末期也并不比其他诸侯国先进,当时仍在吸取中原的变革经验。

当然,你非聊某些影视作品或某个不太负责任的纪录片里的一些内容,那当我没说。

打个岔,《韩非子》那段说的是军功赏罚的落实情况的区别,不是军功系统有或没有的区别。

5,

不过,你要非站在“老秦人”或者“秦吏”的角度,那肯定是另一个结论。


user avatar   fritz-ju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央广网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国最大的音频广播新闻网站,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之一,旨在通过互联网“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

作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国家队,央广网不断创新,传播理念和发展模式“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充分发挥原创新闻优势,以权威、及时、多样为特色,主打"快新闻",突出"央广独家"。专 注报道时事新闻,把握热点资讯,关注民生话题,发出央广权威评论声音,引领正确舆论导向

你央广网作为一个权威的新闻媒体,连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两个最基本的功能都不在意;

作为时评,只关注现象表面而不敢去探寻发生现象的本质。


鲁能和恒大为什么要派青年队打比赛啊?

因为亚泰退出亚冠预选赛以及上港退出正赛之后,赞助商不干了逼他们去踢;

同时由于各种“不可抗力”导致出去之后很有可能滞留在外面回不来。

这时候,你不去探寻什么中超球队会在这种巨大苦难在有如此顾虑;

你不去追问足协及其背后的人费尽心思想让联赛踢起来结果到现在连个联赛的赛程表及赛制都没有;

你也不去追问足协及其背后的人决定派U23国足出征东亚杯到底是否会继续伤害联赛;

你更不去追问足协及其背后的人为什么要产生文中所谓的“浮躁之心”。


反倒是一天到晚问派青年队、梯队参加亚冠给中国丢脸有没有意义...


早说过了,媒体叫是不能像足球一样大家拉一起比赛,

不然成绩怕不是中国足球还要差得多


user avatar   bo-fei-58-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一个比中国还成功的故事可以不?

越南vinagame


越南网络游戏市场的起步比中国稍晚一点,从2003年开始,就陆续有破解版的网络游戏进军越南,越南第一款正式网络游戏叫坦克宝贝,据新闻说

第一网游如何炼成?《剑网1》越南历程全回顾 _国内网游资讯 _太平洋游戏网

2004年9月,越南vinagame成立,2005年初,《剑侠情缘》来到越南,从此,改变整个越南网络游戏的进程。

vinagame公司市占比非常极端,比中国最极端的时候都极端,2005年,刚刚起步的越南网络游戏市场,vinagame依靠剑网,占据整个越南网游市场收入的95%,简直是超级垄断。


2005年8月,《剑网》开始收费,刚开始vinagame想用点卡的模式,被玩家激烈反对,被迫改成月卡模式。2006年全年的《剑网》总销售达到1500万美元,雷军表示

雷军讲述海外辛酸:后悔没投资越南_天极网

这应该是雷军最后悔没去投的项目之一了。


vinagame的市占率比当年盛大集团还要极端,自然会受到当年盛大的同样待遇,与中国一模一样的是,自2005年9月开始,越南媒体突然指向网络游戏,这又和中国一模一样,什么电子海洛因之类,由于vinagame市占率最高,因此受到的打击最大。


《剑网》在越南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高于传奇在中国的地位,也是越南历史最悠久的网游之一,当然《剑网》在越南不叫《剑网》,叫《武林传奇》,嗯,诡异的名字,一度占据越南网游的70%的市场,震惊了雷军,运营商vinagame非常优秀,经常组织各种对抗赛,vinagame积极学习中国市场的推广经验,尤其是网吧这块,从2008年开始,vinagame免费给网吧提供网吧管理软件,但是要求网吧的桌面必须放置《剑网》的广告。


《剑网》在越南成功的本身,除了vinagame的成功推广外,本地化做的非常扎实,尤其是翻译这块,真是功不可没,我们知道《传奇》当年在中国,翻译也起了很大作用,举个例子


这把武器在中文传奇里面叫什么?叫炼狱,知道原版的叫什么吗?就叫大斧。


由于中文本身表达间接,比如说“降龙十八掌”,这要在越南语里面,得有26个字母,直译过去只有一个下场:乱码,甚至根本无法显示,因为超出对话框了,为了这个翻译的工作,vingame和金山来回矫正,包括名字,地理,历史背景等等。


在越南市场,《剑网》还有两个特别的优势


第一,由于武侠和中国古代文化在越南传播的比较广,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在越南早就流行,因此《剑网》这种游戏对于越南人来说不陌生。


第二,这点我敢说知乎的网友没几个想到的,就是中国特有审查机制。审查机制在中国早就被骂惨了,比如说《WOW》里面的骷髅之类的,中国政府要求所有的网游不能有过多的色情暴力之类的,这点看起来很操蛋,对于中国游戏开放商束手束脚,但是当开发商开发出这类游戏的时候,投放到越南市场,那就不一样了,因为越南政府也是这么规定的!所以中国游戏到越南反而删减的部分非常少。


可能大家还不理解这点重要性,越南本身就是一个小中国,越南政府长期在中国有驻点,中国政府一旦有各式各样的改革文件,一般都会被翻译成越南文,包括限制网络游戏在内,越南规定,网络游戏时间超过3个小时以上,经验和道具减少50%,超过5小时,完全无法获得经验和道具,同时禁止播放网游广告,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所有网吧必须关门,学校200米之内禁止设立网吧


是不是很中国style?


当然,当年在金山的雷军说没钱投了,对于腾讯来说,钱这玩意,那还算个事?

于是乎

中国企业海外大并购之进击的腾讯_搜狐科技_搜狐网

2008年,腾讯收购游戏公司VinaGame约20.2%的股份,并于2009年增至22.34%,后者目前是越南当地最大游戏运营商,并开发出一款类似微信的通讯应用Zalo。


我们翻翻当年的报纸,以《电脑报》2005年11月7日的报道为例


《剑网》奇迹与走出国门

本报记者蜡笔小新
发生在越南的 网络游戏奇迹

提起越南,大部分读者的印象可能仅仅是从东南亚旅行的介绍中得知的。这个国家,正经历着和我国改革开放一样的“革新”,IT 行业也在这个时代,悄然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生越南的互联网奇迹、网络游戏奇迹的土壤已然成熟。


2004 年 10 月。此时的越南没有任何网络运营商认为人们玩游戏应该交钱。就在这个月,越南公司
Vina Game 来到了北京寻找一款中国的网络游戏准备代理运营。此时他们竟然也面临着和中国的网络游戏创业前辈的尴尬:同样账面上只能拿出 30 万美元最后一搏,同样面临一个未知的前景不明朗的市场。
他们拿出这最后的 30 万美元选择了代理金山的《剑侠情缘 ONLINE》,由于游戏名称意译过去比较复杂,因此他们给越南版的《剑侠情缘 ONLINE》取名《武林传奇》。他们当然不知道,“传奇”这两个字对于网络游戏业界,特别是中国网络游戏业界,代表的是一个奇迹。

《武林传奇》于 2005 年 6 月正式公测,结果这一个开端惊人地与当年那个网络游戏奇迹一样:首日公测在线人数就突破了越南的历史最高记录,过了万人。在 9 月正式收费第一天 3 万多
付费用户把他们吓了一跳。而到了10 月,这个数字是 5万,到了11月初,这个数字已经是 6.2万,活跃账号有 80 多万,并在不断增长中。此时,越南各大网吧里,已经充斥着这款来自中国的网络游戏。而 Vina Game,也和当年盛大一样,淘到了越南网络游戏的第一桶金。

奇迹的另一头
这个奇迹无疑让 2005 年有些郁闷的国内业界有了当头棒喝的感觉。

“我的理想就是把金山的软件卖到全世界去。”,金山公司总裁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显得非常有信心因此这个成功他认为是非常自然就发生了的。

谈到《剑网》在越南的成功,他显得兴致勃勃。当时金山考虑到越南市场容量并不算大,折合起来潜在消费人口 2000 万左右,因此就抱着大家友好合作,支援越南方面的心情把《剑网》的代理运营权给了 Vina Game而在分成等方面的条件也“相当优惠”,十分灵活。


30 万美元,同等金额在中国也许是很多渠道商代理点卡销售的入门保证资金。可以说在一开
始似乎《剑网》卖得似乎太便宜了点。然而 2005 年 8 月雷军应 Vina Game 的邀请到越南考察运营情况的时候吓了一跳。“走进每一个网吧都看到里面六七成的人都在玩《剑网》越南版,我拉住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玩家询问,他说他们班上每个同学都在玩!”

“看到这个情景我就知道这游戏在越南算是成了!”雷军依然掩饰不住当时的兴奋。而越南方面则对收费还是有所顾虑,因为玩游戏收费在越南还是头一次,何况收费金额并不算便宜:月卡价格
6 万盾,折合人民币 40 元,只比中国版《剑网》便宜8元。

“我坚信网络游戏一定会响彻全球,因此告诉越方,收费后玩家过 3 万绝对没有问题,运营得好可以上 10 万。”后来的情况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现在可以说,《武林传奇》确实已经成为了“越南的《传奇》”,在越南的网络游戏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周我们有员工去武汉,在网吧中看到一种没有发现过的《剑网》,以为是私服,上去调查,却发现是一个在武汉读书的越南留学生在玩。”
尽管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没有给记者透露具体数字,“这是商业机密”,他笑着说,“但是我们今年的确可以从越南的代理运营业务中收入不少。”

看来,奇迹的另一头,也未必不是奇迹。然而,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奇迹三要素:品质、题材、耐心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在内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走出去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难题。

“品质是最重要的。”在和《电脑报》记者的讨论中,雷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国产网络游戏‘走出去’要想成,要做到以下几点:别吹牛、好题材、慢慢来。”而这一切都是以品质作为核心的。

“要想在海外成功,就先不要吹牛,你就必须在本土市场成功你如果连本土市场 10 万人的市场规模都做不到,怎么做规模小些的海外市场?要在本土做成,品质就很重要。”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以前是走出去了不少,但是国内的玩家在看到这些“振奋人心”的新闻的时候,往往会非常纳闷:我怎么没玩过这款游戏?

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并没有在国内进行正式运营,甚至连规模大的公测都没有进行过,像这样游戏品质当然难以保证,怎么不会影响运营商的成绩。而且这种“拿洋人当小白鼠”的心理,也极大伤害了海外合作者。因此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走的是“一锤子买卖”,在很低的游戏品质下,游戏往往运营一年便无疾而终,海外运营商也将其转为免费运行的“添头”游戏。可以说,粗制滥造是中国原创网络游戏在海外之路并不顺利的一大症结。

同时,以游戏品质为核心牵涉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题材。很多国内厂商在自身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盲目模仿“韩国模式”,操作的题材大走奇幻路线,而且是在对奇幻文化不熟悉的情况下操作这样的欧美化的游戏。结果是欧美的玩家认为这些游戏完全没有内涵,错误百出,而亚太玩家又毫无认同感(特别是在一些文化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两头不讨好,只有失败。而立足于本土文化或者是文化圈的认同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成功的经验。

而慢慢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公司选择海外代理商只看人家有钱没有,急功近利,不看对方的长期合作诚意。结果有钱的海外代理运营商不重视,往往只把这些游戏作为扩大的产品线的组成部分。而《剑网》在越南的成功就是因为金山看到了对方的诚意──后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他们(Vina Game)的推广确实非常卖力,还搞了很多选秀之类的活动大造人气。”

看来,国产网络游戏长期以来走得出去,赢不回来的困局,并不是因为我们先天不足。经过数年的市场与玩家的考验,我们的运营与开发商在世界上对网络游戏可说是最为熟悉,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自信务实的心态,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精工制作的品质,只有拥有这些,我们的原创网络游戏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从代理国外游戏开始,然后注重线上线下培养市场,注重网吧推广,甚至连起家的本钱都有点像盛大:都是30万,当年陈天桥从陆家嘴集团辞职,而VNG的CEO黎洪明也是一样,他是从普华永道公司辞职的,而今天的VNG比曾经的盛大集团更加成功,它不但有王牌的网络游戏,而且已经推出了ZINGMP3,电子支付123pay,输入法laban key,网吧管理软件CSM,互动社区zing me,甚至还有个即时通讯软件zalo。


它是越南的盛大,又是越南支付宝,又是越南腾讯。


而且它已经准备赴美上市

以开发游戏起家,VNG有望成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越南科技公司

目前,VNG自主研发的游戏包括Sky Garden、Farm in Paradise and Dead Target 已经陆续登陆230多个国家;其聊天应用程序Zalo在越南和缅甸,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国家拥有超过7000多万用户。其管理团队预计2017年营收为1.8亿美元,相比去年的财务数据,同比上涨70%。


而同样依靠网络游戏起家的盛大集团,哎,不说也罢了,人家上市,它退市,还说个屁。




  

相关话题

  你觉得曹云金还会回到德云社吗? 
  如何评价郭德纲这个人? 
  如果近几年没有郭德纲,你现在还会听相声吗? 
  相声演员于谦家到底多有钱? 
  岳云鹏是不是不和师兄弟们来往了? 
  如何看待欢乐喜剧人半决赛潘长江表演结束后说的话? 
  郭德纲与费玉清同台「飙段子」谁会吃亏? 
  网上有人说姜昆是海青,海青是什么意思? 
  如何评价何云伟在10月1日直播中说自己没交学费? 
  公式相声真的一无是处吗? 

前一个讨论
司马南一怼到底耳关想,会以什么结果收场?
下一个讨论
如何挑选一支台球杆?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