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华中科大收回毕业生“终身邮箱”一事?会不会被其他高校借鉴? 第2页

     

user avatar   lancheo 网友的相关建议: 
      

hust.edu.cn邮箱用了8年多了,竟然要被收回~个人表示很遗憾吧,原来最重要的邮件都是用hust邮箱,内心还是很自豪的~

以后,还是用自己不喜欢的邮箱(冲个vip)


user avatar   HUSTSPOR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视华科若母校,华科待我如厕纸-----华科违约收回学生邮箱有感。

今天我的确以华科为荣,明天华科会以我为荣吗?



今天我以华工为荣,

明天华工以我为荣!

----曾经西一食堂的一句标语

然而事实是什么?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依稀记得当年注册HUST邮箱时

有那么一句HUST邮箱终身可用然而,



然而,

不知道的是不是因为

华科某些管理层太短寿

这个终身有点短

那段时间白云黄鹤BBS上十大

已然被HUST邮箱霸榜

今天居然上了微博热搜



这是近几年

华中科技大学论坛最火的一次

缘起于何?

--皆因华科突然出了通知

【将注销毕业离校学生的HUST邮箱】



依稀很多同学都记得

当年申请邮箱时校方承诺

此邮箱终身可用

很多同学把自己的科研企业等联系方式

绑定在HUST邮箱上

把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和母校华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好好的邮箱

华科说停就停

华科网络信息化中心缺这点钱?

面对学生校友们的质疑校方如是说



跟所有的官方回复一样

什么问题都不解决

没有沟通的态度

-----反正已经做了决定

你们就认命吧!

谁会满意?

有位同学尖锐的指出工作人员回复的荒谬之处



这位同学是真爱华科

才会和如此不堪的人交涉

更多同学只是失望

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母校深深的失望!









我就想问问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中心的负责人

一个邮箱要花几个钱?

学生校友们的科研工作就这么不值钱?

华中科技大学

一个辅导员月薪都上万的学校

难道就缺维护邮箱的钱?!



后来又同学在学校论坛爆料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信息化办公室

分管领导-副校长梁茜

学术能力很差

发表论文数

居然还没有华科附小的校长多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梁茜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晓艳



不仅如此

副校长梁茜的学术能力

和其他华科的副校长比起来

也是形同天渊

判若霄壤!





据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师们反映

副校长梁茜没有博士学历

是所有校长中唯一没有博士学历的

难怪华中科技大学网信办

会如此轻视学生的电子邮箱

有这种不学无术

连博士都念不了的人

真是应验了一首古诗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我视华科若母校

华科待我如厕纸

邮箱事小

从这里折射出来的却是

华中科技大学对待学生的态度

今天我以华科为耻


==================分割线==============

楼里华中科技大学内科学博士赵可心同学的回答解释华中科技大学对竞聘副校长的学历要求

如何看待华中科大收回毕业生“终身邮箱”一事?会不会被其他高校借鉴? - 赵可心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108



在2015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行政领导缓解中与梁茜同志同时被教育部任命的副校长校长有:邵新宇、段献忠、骆清铭、马小洁、许晓东、陈建国以及总会计师湛毅青,依据公开资料可知,除梁茜以外,其他同时获任的华科校领导均有博士学位。


有不少人说没有规定华科的副校长一定要有博士学位,还有人说竞聘校长和任命完全是不一样的途径;那我想举个例子:一个糖尿病人和一个健康人的腿上都被划了一模一样的口子,糖尿病人的伤口溃烂了,健康人的伤口愈合了,原因是什么呢?高校管理和人体都是混沌系统,只能从宏观分析趋势,而产生趋势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吧!


与华中科技大学号称“同城双星”的武汉大学在学校的行政领导中就没有这种情况,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以下七名副校长均有博士学位。

这里冒昧的展示一下武汉大学行政领导(校长)的履历:

谈广鸣(常务副校长),男,江苏常州人,1958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年2月至1988年6月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工程系77级本科生、81级研究生、84级博士生,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在加拿大Regina大学合作研究三个月;1991年任副教授,1996年任教授,2001年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晋升二级教授。2003年和2015年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19期中青班和48期高校领导班学习,2013年7月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共湖北省第八次、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2002年和2007年)。

李斐(副校长),男,汉族,1960年8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湖北省副主委,第十一届湖北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3月至1982年7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8月至1985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85年9月至1991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1987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6月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5年7月任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科资勘所项目负责人;1995年8月至2000年7月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历任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教授,校研究生部副主任、主任 。

舒红兵(副校长),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重庆市荣昌县人,无党派人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

在兰州大学生物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室,美国Emory大学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专业分别获得学士(1987)、硕士(1990)和博士(1995)学位;在美国Tularik公司完成博士后训练(1995-1997)。

李建成(副校长),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内蒙古集宁市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3年至1993年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先后获学士(1987年)、硕士(1990年)和博士(1993年)学位,1993年7月留校任教,并先后在美国、芬兰、德国做访问学者。先后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学测量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

周叶中(副校长),男,汉族,湖南武冈人,1963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9月至1988年6月先后在武汉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攻读本科、宪法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1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1988年7月至今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1996年9月晋升教授,1997年7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唐其柱,男,汉族,湖北松滋人,1963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第一临床学院(人民医院)院长。

1981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湖北医学院医学专业本科学习;1986年7月至1988年8月任湖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医师;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湖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1991年7月至1995年4月任湖北医学院附一院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95年4月至1997年7月任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心内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其间:1995年10月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7年8月至2000年8月任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其间:1998年10月至1998年12月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第十期中青班学习,1999年3月任主任医师);2000年8月至2005年4月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其间: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武汉大学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学习,2001年1月聘为教授,200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EMBA学习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李资远(副校长),男,汉族,湖北仙桃人,1964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本科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92年8月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团委书记;1992年8月至1997年12月任武汉大学团委副书记(其间:1996年9月被评聘为副教授);1997年12月至2001年4月任武汉大学团委书记(其间:1997年12月当选十届共青团湖北省委委员,1998年6月当选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9月至2004年6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user avatar   li-miao-wen-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提到华科会在注销后提供给学生校友邮箱,但这很我说华科违约收回邮箱是两码事,特此说明一下。


华科网信办的确是要在我毕业之后注销我的@hust.edu.cn的校园邮箱及其邮箱域名,让我自己重新再申请一个以@alumni.hust.edu.cn为域名的校友邮箱,新域名与之前邮箱完全不一样,这样我用原邮箱所进行的学术活动以及在网上注册的账号密保将全部失效并不可更改。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像把孩子他妈给打死然后又送了个新老婆一样。


据我所知,国内包括浙大、武大、复旦等多所与华科齐名的高校均未采取类似措施;国外的一部分大学对学生和教师的邮箱不做变动,只针对行政人员提供临时邮箱,另有一部分大学会在学生毕业离校后关闭邮箱一些功能,并且这些措施都会在邮箱注册时提前声明,不会突然朝令夕改,同时这些大学会保留原邮箱域名和转发功能,这样就不会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这点我和其他校友已在白云黄鹤上向网信办工作人员争取,但却被该工作人员以“方便管理”而否决了。





2019.2.17更新

====================================================

主帅无能,祸害三军!

华中科技大学,我的母校,是一所世界闻名的双一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在学生教师和校友的科研上!对于科研学者来说什么最重要?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科研团队之外,当然就是电子邮箱啦!在外文期刊投稿,与国外学者联系,都只能借助于电邮;有些不学无术的草包可能不知道,外文期刊上一定要留作者的电子邮箱,以供学术交流之用;白纸黑字,终身不变!


之前华中科技大学在推广 @hust.edu.cn邮箱时不遗余力,承诺终身提供服务,多少学生、多少教师把自己的科研专用邮箱、投稿人联系方式与之绑定,但2019年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网信办下发通知,将收回毕业学生、离职教师的邮箱,然后假惺惺的送一个校友邮箱。


注: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计算机中心负责人是同一个人。






我且不说万千华科学子的科研怎么办,按照这个规定的蛮横逻辑,离职教师的邮箱也可能注销,那么罗俊院士,段献忠、骆清铭教授的邮箱也该作废咯?还有数以百千计的离职教师,访问学者,华科网信办你也给作废咯?!作废一个试试看呀?












违约收回邮箱的计划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广大学生教师校友的公愤!从2019年1月8日到1月30日,三个多星期,华中科技大学网信办和分管校长没有对舆情做出任何积极回应,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所谓【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华中科技大学网信办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公愤。


2019年1月31日,#华科收回毕业生终身邮箱#登上微博热搜




2019年2月2日,新京报发布了题为《收回终身邮箱!华中科大撕毁承诺致数万学生受影响》的报道,人民日报、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搜狐、凤凰网等知名媒体纷纷进行转载;一时间群情激愤,在校内外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人民日报




新京报






腾讯视频

v.qq.com/x/cover/6huqwn


网易新闻




东方头条:

mini.eastday.com/a/1902


凤凰网:

inews.ifeng.com/6025984


华中科技大学科研论文数排行全国第四,然而本科生教学却只列第十。为什么?还不是那些身居高位又尸位素餐的行政管理人员,捆住了华科广大师生的手脚,堵死了智慧流动的泉水、遮蔽了知识传播的光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来看看是怎么样的领导让华科的教学科研如此出色,又是怎样的领导让华科的办公室行政机关如此混帐而低能!


笔者通过网上查阅领导干部任用公示信息将华中科技大学所有行政领导(校长)的履历生平做了一番收集整理,现依据华中科技大学官网排名公布如下:

华中科技大学共有8位正副校长,依次为:李元元、马小洁、湛毅青、许晓东、陈建国、梁茜、张新亮、解孝林。


其中分管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也是这次HUST邮箱问题的责任领导---副校长梁茜同志没有依照相关规定公示履历。查询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相关文件可知,梁茜2008年之前是电信系党总支书记,2008年之后历任学校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总务长等职务。1950-2018年大学毕业博士生名单中查无此人;查询万方数据得知,梁茜共发表论文2篇,与其他5名副校长论文数对比如下(校长李元元是院士,副校长马小洁兼任党政干部不做比较):




后附华中科技大学全体行政领导公开履历,看完之后大家就知道华中科技大学这次邮箱问题并不是华中科技大学本身的问题,而是上级单位给华中科技大学任命了一个履历单薄、学历平平,能力欠缺的校领导,正所谓: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微而任重,鲜不及矣!


李元元

1973年10月上山下乡参加工作; 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6月毕业于湖南大学铸造专业;1982年6月至1984年8月任教于湖南大学机械系铸造教研室;1987年6月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铸造专业,主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向;1987年6月起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即现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1992年1月晋升副教授,1993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 1992年12月任华南理工大学铸造及复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任华南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副主任、校党委委员;1997年2月至5月作为高访学者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金属物理所从事合作科研 。

1998年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98年7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1998年12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3年9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2004年10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6月任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5月任金属材料高效近净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B类实验室主任;

2009年12月任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9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级),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2011年12月不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2013年12月19日,李元元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10月,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马小洁

华中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其间:1995年6月-1997年12月挂职湖北嘉鱼县科技副县长);

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与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

华中理工大学校办副主任兼驻北京联络处主任;

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华中科技大学学工部(处)部(处)长、武装部部长;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副校长;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级领导干部。

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挂职);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2012年7月—2015年8月 任湖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

2015年8月— 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副校长。


湛毅青

曾任中南大学党委规划与发展部部长。

2012年05月至2018年08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常委,总会计师(副厅级)。

2018年08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许晓东

1985.09—1989.07,华中工学院船舶和海洋工程系船舶工程专业学习;

1989.07—1990.09 ,华中理工大学船舶和海洋工程系教师;

1990.09—1993.07,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3.07—1996.12 ,华中理工大学教务处工作;

1996.12—1997.09 ,华中理工大学材料系学生工作组组长;

1997.09—2000.02 ,华中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处),期间: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借调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作;

2000.02—2000.07 ,华中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兼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正处),期间:1995年9月至2000年5月,华中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0.07—2000.12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学院副院长、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

2000.12—2001.08 ,华中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网络学院副院长;

2001.08—2004.12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期间:2003年5月至2003年11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4.12—2010.09 ,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期间:2008年9月至2008年11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0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10.09—2011.10 ,华中科技大学发展改革与政策法规办公室主任;

2011.10—2015.07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校发展改革与政策法规办公室主任;

2015.07— 2016.04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2016.04—2018.05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云南临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陈建国

1963年4月出生,1990年同济医科大学硕士,1998年德国海德堡(Heidelberg)大学博士。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华中学者特聘教授。

2006.03 -2008.04先后任同济医学院科技部长、校科技处常务副处长

2008.05-2015.7 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

2011.11-2015.7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助理

2012.11-2015.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

2015.8- 至今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张新亮

职称: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专业方向:光电子器件与集成功能实验室

个人简介:

研究所(实研究所(实验室):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光电子器件与集成功能实验室

职务: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光电子器件与集成功能实验室主任

学习工作经历:

1988.9-1992.7 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光学仪器专业本科;

1995.9-2000.12 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物理电子学专业研究生,2001年6月获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0年9月留校工作,2001年8月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

2004年11月被破格提拔为教授,2005年6月被增聘为博士生导师。2010年被学校聘为二级教授。

2018.6任命为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2003年获武汉市青年晨光人才计划项目资助,2004年获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资助,2005年底获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09年主持的《光纤通信技术》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作为副导师指导的学生董建绩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2012年被推荐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选。


解孝林

1987年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现武汉工程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6] ;

1995年12月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获高分子材料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吴大诚教授);

1996年2月-1997年12月在浙江大学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潘祖仁教授、李伯耿教授);

1997年12月到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工作。

1998.12-1999.10,2000.6-2000.11和2001.7- 2001.12 三次赴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香港理工大学制造工程系合作研究。

2003.4- 2004.3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先进材料技术中心进行合作(合作者为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Mai Yiu-Wing教授),从事液晶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2004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2005年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2007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8.6任命为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


user avatar   wan-sheng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知乎,让我上个网还能知道自己的邮箱要被母校停了。

不过如果真的回收了邮箱也不过表示母校觉得容不下我,我也没有很难过;至于别的武汉(排名第二的)大学之类的学不学我也不在乎,我只希望华师可以收留我。

毕竟我从大一起的远大志向就是能每天在华师校园读书。

————

补充:排名是有的比较的,比如华科就不是武汉排名第二的大学;觉得一个学校好,是不需要比较的。比如我觉得华科好,华师好,武大(可能也挺)好,能在华师校园里读书好。

不知道为什么说一段客观主观区分如此清楚的话,都这么的艰难。希望理解不了上面那一段的朋友直接反对,不要给我一种值得交流的错觉,谢谢。

继被母校收回邮箱之后,连毕业证都要在知乎上被后辈收回了,funny, skrrr & love。




     

相关话题

  广东高校里皇家理工,双鸭山,广东某工业大学之类的梗都是怎么来的,还有哪些类似的校名梗? 
  高中时化学分数特别高,应该选哪个专业呢? 
  博士毕业年近28,而28岁一无所有,怎么办? 
  如何看待大学的宿舍制度? 
  如何看待教育部正式发布「双一流」高校名单? 
  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四川大学新开设的「农活」课程实际体验如何,大学生应该多接触农业劳动吗? 
  成绩全校30名左右,还算好。想通过学习编导,走艺术上浙大。有减分优惠吗? 
  有没埃塞克斯大学(Essex)本科economics在读或者毕业不久的学长学姐? 
  哈尔滨各高校打起来,谁会获得胜利?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太阳会逐渐变亮?
下一个讨论
如何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流浪地球》中推动地球的可能性?





© 2024-06-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