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考真的能找关系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向进入理想的高校,除了正常的高考(裸考)之外,还可以通过特殊特殊类型的招生。

特殊类招生一般指的是:自主招生、综合评价、保送生、专项计划、双高艺体这几项,除此之外还有艺术类、体育类单招以及空军招飞等。

就拿2018年来说,有2054人通过自主招生及综合评价(领军/博雅)等途径进入清华、北大。而清华北大录取总人数大约6800人左右,占据总比例近1/3。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大致类型有,学科竞赛奖项、科技创新类奖项、文科类奖项(近两年受冷)、论文及专利(近期严查)、成绩(大多要求学校排名名次),其中竞赛类型最受欢迎,占据绝大部分。就拿清华北大来说,最高可降分60分。

除了论文专利,文科奖项,具有可操作性之外,竞赛基本上算是硬性实力。不过近两年认可文科类奖项的高校越来越少,论文也越差越严。原本风气就不好,或许有翟天临事件的推波助澜。

清华北大的领军和博雅计划,比自主招生所招的学生稍稍多那么一些。

例如,2018年,北大自主招生录取483人,博雅计划录取518人。

就拿清华领军计划来说:

清华大学将对“领军计划”学生开展综合评价,从学生的学业成绩、高中阶段的综合表现、参加清华大学综合面试成绩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及最终认定。认定的学生将享受高考总分最高降60分录取以及至多30分选专业的优惠政策(选专业的优惠政策只有当学生高考分数达到清华大学在本省录取分数线时有效)。

也就是,通过综合评价,判定降分录取。领军和博雅所招手的学生,主要是学校推荐,优质竞赛生,或者清华北大早就看上并跟踪的优质学生。由于是综合评价,这里就存在一定的操作性。不过,无论怎么操作,也永远在一本线之上。

再来看看保送生: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18年拟录取的保送生名单公布,共372个学生被清、北收入囊中。其中,清华大学共178人,北京大学共194人。

相比综合评价(领军/博雅),保送生人数大约占其1/3多一些,分摊在各个省,人数会很低。

例如2018年保送前三的省份:

四川保送北大13人、清华24人,共计37人;江苏保送北大14人、清华21人,共计35人;湖北保送北大23人、清华12人,共计35人。

保送生面向的主要是奥赛生,以及外语特长生。虽然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但拥有极好外语条件的学生,相当于开了绿色通道。

高校专项计划:

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高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

国家要求,不少于年度本科招生的2%,也就是说清华北大总人数应该会有150人左右,比起保送生更少或者相当。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但地方上有人,同时地方也比较混乱的地方,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孙小果事件,对地方上的乱象可以管窥。

至于艺术、体育、空军:

这些都是个人能力,可操作性的空间并不是没有,但一般都需要自身足够优秀的前提下。

清北等顶尖高校,空军和艺术生平均线都在一本线左右,但即便低于一本线也很少。而体育方面,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虽然也有分数线的要求,但往往能够降到二本线左右。例如,清北和人大的高水平运动员就是二本线要求,甚至足够优秀的可以65%二本线录取。

也就是说,只要是高水平运动员,同样可以二本线甚至以下上清华。

虽然这方面有低到二本线的,但可操作性还真的不高。毕竟地方上作假,到了院校也直接露馅了。

总的来说,如果其他方面足够优秀,最低限度的可操作性,也得上一本线。

看题主描述,题主同学是高水平运动员的可能性极低。

那么还有可能通过另外一种方式——点招。

点招是学校的机动指标,是指高校在招生时点名录取某一考生,即使考分没有达到相应高校录取线,如能获得点招指标,考生也可被正常统招录取,一般为学校教授和省市部分子女预留的指标。由于这部分对象每年都有指标,而他们不可能每年都有子女高考,所以部分指标就流向了市场,点招指标是统招计划内的,和正常考上的没有任何区别。
教育部推高校招生30条禁令:不得违规“点招”。
这些禁令包括,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出台含有违规“点招”录取等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擅自调整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招生试点高校范围;不得向中学、考生及家长收取礼金、礼品、有价证券或与招生挂钩的任何费用;等等。

点招人数,一般要求不高于总人数的5%,而这个点招的分数线要求,恰恰正好是二本分数线下13分。不过,在教育部出了禁令之后,适当的点招必须控制在1%以内。

教育部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正是因为多年前的“点招”乱象。

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于兴昌在学生择校、考试录取、调换专业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共953万元,法院判处其无期徒刑;几年前,湖南省也爆出教育考试院监察处原副处长谭博文等,将69名未上线考生“弄进”大学。279万受贿金额中,大部分为“点招”所得……
2005年至2013年间,被告人蔡荣生利用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职务上的便利,以及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接受永华香港集团董事长王某等人的请托,在招录考生、调整专业等事项上为王某之女等44名学生提供帮助,非法收受王某等30人给予的财物共计2330.8074万元。

在人大已经出事的基础上,如果还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替你那土豪同学“点招”,那个关系恐怕不是钱的关系,而是比老铁还铁。

当然,说不定你那同学因为真的有过硬关系,正好有那1%的“点招”名额也不一定哦。当然,这个还得报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备案,单单只是有钱是根本做不到的。

如果不是高水平运动员,也没有极其过硬的关系,那就只能吹牛皮了。


总的来说,高考的确是能“找关系”的,但这些“关系”,必须是在自主招生、综合评价、保送生、专项计划、双高艺体,艺术类、体育类单招、空军招飞等等一系列硬性条件都达标的情况下,教育部替你“走关系”,达成降分录取。

至于此种的一些可操作性,并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人为的因素。

高考公平吗?

当然不是绝对的公平,但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考试。如果你有机会了解到国外明码标价的大学,就知道中国的高考有多么的公平。例如,常青藤盟校。

的确,在公平之中存在着特殊或者漏洞。

当然,国家也一直在维护这种公平。如果没有国家的整顿,恐怕“点招”乱象,更加的难以想象。一些特殊通道,虽然也给一些人提供了方便之门,但绝大部分招收的还是精英学子。

至于少部分钻空子、行方便的,是根本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或许告诉了你这些,你会觉得原来高考还真是“黑暗”啊,但等你步入社会之后,相对来说,你会发现,原来高考真的是最公平的。而中国的社会比之国外,相对来说,往往又是更公平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相关话题

  东北三省「地方特色高考」考什么? 
  可以穿龙袍参加高考吗? 
  如何看待八省联考江苏的成绩被严重吹捧? 
  为什么我周围认识的人基本没有一个是考上 985、211 的? 
  2018 年高考录取分数线陆续出炉,有哪些看点与趋势? 
  你觉得衡水模式是否正在全国范围内的扩散?这种扩散是否合理? 
  在天津高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什么关于高中生谈恋爱的建议? 
  如何看待衡水中学分校落户福州? 
  怎么把分数提上一个高度?(真的很想得到帮助)? 

前一个讨论
世界上所有的其他物种的动物联手攻击人类,人类能否抵抗住?
下一个讨论
地球进化至今有出现过永生的物种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