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创业是全产业链的
我们先从上游往下游捋一下哈
首先是本体零部件的创业,机器人零部件太多啦,电机,驱动器,减速器,控制器。但是能看到的拿来创业的,最多的是控制器,毕竟国内想做机器人的企业很多,但是能安安心心的做控制器的还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知识的。那比如我们园区,以前也是ABB出来的陶老板就在做这个。做控制器有一个难点就是说你要帮人把应用曾的软件开发掉,比如说焊接,有好多点,不可能一个个去示教吧,需要一套应用软件来辅助编程。这个本身不属于控制器的内容,但是你不做呢,客户不买账。打个比方就是,你本来打算买猪肉,但是你要帮人把红烧肉也顺便烧了。
另一个做的比较多的是驱动器,当然驱动器的巨头也确实比较多。有一个细分市场是低压直流伺服驱动器,这个做的厂商不算太多,弈猫何老师的驱动器我们之前做项目的时候就使用过。低压直流伺服这个东西很好啊,你可以放在AGV上,也可以放在机械臂上。现在我们在做AGV,传统AGV厂商基本上用无刷直流电机比较多。我们团队应为之前做了很多年的机械臂研发,伺服电机的性能啊精度啊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所以低压的直流伺服刚好就符合我们的需求。
减速器虽然是机械臂里占成本非常非常多的一个环节,比如谐波和RV哈,现在机器人卖的真是非常火,但是四大家还是得看HD之流的脸色,交货是个问题。谐波这种对于材料和机加工技术要求真的非常非常高,虽然专利是过期了,但是HD技术还是很难学到的,设备上的投资也非常大。当然如果能做出对标HD的产品,钱途可期。
看完零部件看中游的本体厂商,两大类是机械臂和AGV,机械臂现在当然是一片杀红了眼,一方面需求巨大,一方面玩家众多。我们老板@ 之前带团队开发了IRB460和IRB1200的,出来之后也没打算做这块市场。
焊接机器人在机器人应用中占了好大一块,好大的一块,当然焊接机器人对路径精度啊,EMC啊,软件啊什么要求也都比较高。前些日子展会上看到欢颜机器人,机械臂+焊机一共啊,我是说一共卖10万一套。
最早做机器人的这块的应该是码垛,为啥是码垛?因为码垛对精度要求不那么高,只是点到点的pick&place,所以你看哈博实已经早早上市了。
这两年机械臂的很多都在看3C市场,特别今年,Iphone8的占据3C行业好多的机器人应用,苹果把机器人3C市场拔高了好几个档次,创造了无数的富豪和破产公司。记的当年苹果说要用SCARA,ABB就真的就搞了个项目做SCARA,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面世了,当然ABB在这方面技术储备太多,之前不做只是因为没打算做这个市场。但是现在ABB在小机器人方面应该是领先KUKA的。
另一块就是AGV了,这也是我们团队现在在做的事情。我们团队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是反反复复研究了市场,做了很多分析和研究。最开始我们做了二维激光SLAM的定位导航方式,也有之前合作团队开发的SLAM代码,也试过了ROS。不过评估下来,与我们要做的工业自动化市场技术要求差距比较大。包括麦克纳姆轮的方案,就是类似于KUKA的那款我们也做了demo机。这些看似代表新一代技术和酷炫的方案距离工厂环境的应用,工作量还非常非常非常大。
于是我们选择了最保守的磁导航作为定位方式,从市场来看,客户对于这个并不介意,反而很容易理解。当然投资人的看法是另外一回事。定位导航只解决了一方面问题,然后我们开发了一套AGV的调度系统,这是我们软件最最核心的地方。根据之前我们做工业机器人的经验定义了软件框架,目前看来我们在做正确的有价值的事情。
接下来说工业机器人的下游市场了,也就是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市场。
上海浦东,康新公路4528号。行内人员戏称的工业机器人界的黄埔军校。每年从这里走出来的创业团队都有很多。之前跟老大去拜访了苏州北人集团,他们是做机器人焊接出身,现在也做到了年营业额几个亿的水平,在机器人焊接这个方面,他们真的是非常专业。前辈在介绍经验的时候也说了,最开始也真的是非常辛苦,一起出来的几个兄弟每个人只拿一点点生活费,挺到今天300多人的兄弟,他们的新大楼也要开始使用了。
还有也在康桥的昂华自动化,也是4528号出来的前辈。他们这一批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靠汽车行业起来的。
第四个:工业机器人的配件市场应该来说也是很不错,很适合小团队点。
比如说夹抓,加拿大的robotiq的夹抓可以说是各大展会和科研机构的常客。市面上非常好用的夹抓其实应该来说并不多。
比如说视觉:大家能想到的是就是基恩士和康耐视,还有几家国产的。但是一个可以快速配置的只能相机很少,都需要应用工程师花大量时间调试。
比如说3D视觉:这个算新东西了吧,可以用在无序的物品分拣上,上次看淼神在机器人展上就有应用到。
比如说压力传感器:这个也是个好东西啊,我听有个兄弟说去年新松创业大赛的第一名就是清华博士团队做的力传感器产品。
除了上述的,第五个方向,还有做服务的
比如,4528号毕业的前辈,创立了机器人在线这个网站,他们现在在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做一些服务,比如机器人的代理,营销等等。
再比如做机器人零配件和售后服务的,要知道ABB这种卖配件都巨贵无比。
再比如做教育市场,现在职高院校对工业机器人的教育需求非常大
再比如贸易代理的,工业品的价格和交期都是不太透明的,有好的渠道就意味着利润。
上面主要是说工业的
那除了工业呢,其他行业
首先一个就是电商物流,海康,新松,快仓,GEEK+,京东,天猫都在做的KIVA,电商真是个很大的市场,如果我们做这块,还是要换一种做法。
先下班了........
待更
【抖机灵】
1902年,英日同盟建立,日本民众欢呼雀跃,因为日本从此被纳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利益分配系统,开始成为列强的第一步。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民众欢呼雀跃,因为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系统,开始成为超级经济体的第一步。
然后二十世纪80年代,日本最喜欢看的,就是采访一堆白人,然后看他们如何夸日本,并且在酒吧雇佣白人陪酒女来现实面子。
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中国人开始喜欢,看一堆在中国的白人做节目,然后看他们如何夸中国,并请了一堆白人来做广告。
历史都是一种循环,十几年走了日本七十年的过程,也算不错了嘛。东亚中日韩三个民族,虽然彼此互相嫌弃,但骨子里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可否认,世界上有许多对于日本/中国 ,感兴趣有好感的欧美人。只不过,许多我们看到的,已经被做成生意了。
谢邀
一张小小的商务肖像照,折射出来的是一个职场大生态。
首先回答本问题的本源,楼上楼下的很多人的答案并不对,喜欢这种抱着胸前的照片,和展示状态如『保守,稳重,成熟』没有什么关系。
这种职业肖像照,一般都是为了挂在墙上,或者出现在公司宣传册,网站上介绍人物的profile上的。如果不想采用这种更为呆板的大头照
半身照几乎是唯一可能,面部是最重要的辨识特征,在半身照里至少要占据画面里面1/3的高度,头顶上留白,下面要过西装第二颗扣子,约皮带处,被西装遮住,不露出完整的下摆,肩膀两处留出一点空隙,不能太大。
等限定这个区域以后,大家就会发现:除了这样子交叠在胸前,你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手都会被截断,比较难看。
当然有特别的:
借用
@王不累的照片,十分感谢。
这些非常规的,独特的职场商务肖像照,实际上大多是一些商务杂志,商务会议,为商界领袖,企业高层做专访的时候,杂志专文的辅照,杂志这边是有专门的高级摄影师的,如果你自己要去找摄影师照的话,收费大概是8000到2万(可不是那种路边常见的照相馆哦),如果是给福布斯,财富,国内知名商业杂志上常客拍的高级摄影师,大概5万起。
谁都想照一张这样子的帅气的照片,问题是谁为这个买单呢,就像其他答案有人说过的,那些房地产中介倒是想表现出亲和力,问题是他们会为这个事情掏上万把块钱吗?我看难。
说到底,首先都是钱的问题。
对土豪们钱不是问题,新问题是,你敢跟公司的市场部PR部小姑娘说,我要这张(比大部分同僚帅,比董事长还拉轰的)照片上墙么?
算了吧,还是用标准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