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考公务员必须知道的事? 第1页

  

user avatar   xin-zhong-you-meng-chuang-tian-xia-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考之前要知道哪些???在这里我想用简介语言告诉大家考公务员要绕过哪些坑,以及怎样才能少走弯路!

考前主要流程是:

报名-笔试-面试-体侧(公安)-体检-政审

这里面最有讲究的就是报名,其次是笔试面试。

听我一一分析!!!

很多人过度美化或者过度妖魔化公务员这份职业,但其实他就是是一份工作而已。

要明白,对于公务员一定是:选择>努力!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公务员很难考?

一、报名注意点

俗话说:生的好不如嫁得好,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考公务员也是如此。(家里有钱有势的除外)

在报考前,你要了解报考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特点和交通便利程度,待遇水平,想要报考的岗位特点和报考难度。

1.报名城市

1.1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地区特别富,有些地区很一般,有些地区负债严重。

所以你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报考地区经济情况,比如南方江浙整体较好,而东北三省人口流出严重,尤其是乡镇和小县城,年轻人极少,这对你结婚和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1.2地区特点

某些地区方言很严重,公务员这个职业又要时刻和人民群众相联系,如果你不是本地人,那你沟通都会有问题,怎么能顺利开展工作呢?

更有的地区很排外,如果在这样的地区,那你仕途基本就没戏了,近可能选择人口流入城市。

1.3交通便利

有些人为了考上,选择异地乡镇,小县城或一些小城市,但带来的影响就是要飞机场没飞机场,要高铁没高铁,甚至有的连普通火车站都没有,出门极不方便,这些都是城市选择重要影响因素。

2.待遇水平

很多人考公务员图的就是稳定,相对轻松的生活状态,那待遇水平还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明白,全国各省公务员待遇很不相同,也不完全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所以了解你想报考的地区待遇是十分重要的,毕竟大部分很难熬到局长厅长省长市长这些级别的。

建议报考待遇比较好的地区,或者离家近一点的也还不错,千万不要选择钱少,离家还远的公务员。

3.报考的岗位特点和报考难度

3.1报考难度

报考公务员,有很多很多岗位可以挑选,在可以选择的不同岗位情况下,考试难度一般都是市直>区直>县里>乡镇,但同样,考试难度与未来发展成正比,俗话说,能去市里不去县里。

3.2岗位特点(相对而言)

有的特别忙,特别累,而且仕途并不好,比如城管。

有的特别清闲,比如政协,过着如文联这种单位。

有的特别忙,经常加班,但是仕途很好,比如政府办公室。

有的人考乡镇,经常下乡扶贫,很辛苦,没人脉很难调走。

我在这不一一列举,你可以搜一搜各单位特点,来决定去哪些部门。

综合所得:通过你能选择的报考条件(专业,性别等),和你本身家庭背景,筛选出你能报考的单位和地方,再进行报考,简单用公考人一句话说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选择这样的岗位准没错!

二、笔试环节

对于小白而言,笔试环节就是报班,通过报班才能学习一套方法,至于报哪些班次,现在总体而言就是中公华图粉笔等等机构。不太建议他们的线下高端班,老师水平太次,很多老师就是培训一段时间就上岗,考试实战能力垃圾的要命。我建议报个线上班(具体报什么,去听听身边考上人的评论,要不有人会说我在这恰饭),然后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复习,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复习。如果是在职的,每天做好固定计划,按时复习。

简单来说,行测就是要刷题,大量的刷题,练速度,练你的做题时间。申论需要你一套题做出十套题的感觉,要能举一反三,能自己总结。最最最主要的就是要会动手,听别人将一万次不如自己动手一次,只要你正常复习,报考一般性的岗位,不是三不限,都极有可能顺利上岸的。

如果想看怎么复习,可以打开这篇:

三.面试环节

如果说笔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面试就是武林高手华山论剑!

对于面试:

1.无论你排第几,都要去面试。

面试逆袭难吗?很难很难,但绝对不是不可能。

举个我身边真实的例子:一个小女生招一排三,本以为机会不大,本身也没怎么踏实复习,就想随便试试算了,可是考试那天排名第一的没去,而排名第二的竟然排名是小组面试最后一名,而这个小女生最终面试成绩中等,成功逆袭!

所以,面试就是运气和实力双重结合,无论排名如何,一定要去!

2.面试流程

考场外集合,统一入场,进入候考室,交出手机放在写名字的袋子里面,之后抽签,在之后就等待叫号进入面试考场了。而在考场里面是可以看一些文字资料的,也可以举手去卫生间。

3.面试要不要报班?

如果是第一次参加面试,给大家一个肯定的回答:要!

首先,可以说市面上大部分的面试班,都是套路(甚至有人说:你只要进去一张嘴,考官就知道你是啥机构的),那为什么还要报班?

面试班一般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学习方法,在这里可以系统的学礼仪,学流程,学规矩的答题思路。如果你连套路都不会,就不用想什么反套路答题了。

4.面试如何给分?

一般来说,是结构化面试,一组27人左右,随机抽签后,123号面试完,考官会综合这三个人表现,给出一个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后面的人就以这三个人表现为基准,假设第四个人进去是表现更好,那么就会比前面三个人最高分高出1-2分,反之亦然。

说这个目的是,如果前三个人水平较高,那么后面成绩会非常接近,易于守擂,如果前三个水平较差,那么后面成绩会有很大波动,易于攻擂。但一般来说,面试第一和最后一名不会差10分以上。

所以,这个有很大运气成分,笔试成绩高的不要大意,成绩稍低的敢于拼搏。

四、体侧环节(公安)

很多人以为这个环节不会刷人,但其实这个环节机会能刷到3/1左右,而体侧最能刷人的就是1000米,其余项目刷人较少。

很多人毕业以后,几乎没怎么锻炼过,又胖又不能跑的大有人在,所以,如果你想考公安类的岗位,一定在笔试之前每天就开始锻炼,千万不要等到后边才练,谨记!

五、体检

一般公务员体检都比较简单,只要你没有严重的疾病(白血病,艾滋等等),一般刷不了人,如果担心自己有问题,可以去医院先做个体检(医院有入职体检项目表),对于公安岗位,测视力是最重要的,如果知道自己视力不够,一定提前想办法或者做手术,还有就是纹身,一定不要有!!!

六、政审

一般岗位:单位会给你发文件,让你去一一准备,只要自己和父母没有违法犯罪就没什么问题。

公安等特殊岗位:查的比较严,如果祖孙三代有过犯罪或者参加过邪教等,那基本凉凉。

关注: 公考之岸,还有免费视频和待遇解读哟~

如果对您起到帮助,请点赞关注哟,您的点赞就是我回答的动力!


user avatar   zou-yuan-hong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由我来告诉你这些东西在合适不过了。

既然都要复习,除了复习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公务员,更要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公务员。

本人2013年上岸,东北三线城市某单位人事工作多年,2016年考了遴选,进入副省级城市上班,2018年又去过省厅和部委借调。见过太多太多分数不错,结果岗位选择被坑了,明明可以选择一个好岗位,结果悲剧了。所以,我觉得考公考前,一定是要弄明白这些(国考、省考)的岗位有什么不同。比如说行政执法和综合管理有什么区别?四级主任科员以下的岗位意味着什么?两年工作经验如何确定?三支一扶报考岗位有哪些?除了国考省考外,还有什么别的公务员考试吗?应届毕业生资格真的只有刚毕业的人才有吗?

比如说国考和省考,他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一、国考和省考的区别

1.性质

不论国考还是省考的公务员,他们都叫做国家公务员。但是他们的隶属关系不一样,国考的是中直机关,名义上叫中央直属管理,听上去很牛逼,实际上,一个县里的税务局也是中直机关;省考的公务员就是各种常见的省直、市直、区县直机关,还有乡镇公务员。

一个非常好区分的方法,就是看这个单位的名字里,带不带国家两个字。举个栗子,xx市xx区国家税务局,这就是国考岗位,xx市xx区民政局,这肯定就是省考岗位。

其实这种单位性质意义不大,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考国考也好,省考也罢,基本都是区县一级单位,这样级别的单位,其实性质上没啥太大区别。

我相信你更关心的是下面几个点:

2.我们来说工资

先说一个总观点,除开国家部委,中央党群,国务院直属的事业单位这些在北京的副部级以上单位,别的国考公务员,也就是中直机关公务员和参公管理,工资也都是和地方有联系的。也就是说,那怕是中直机关,工资也是和地方经济水平有关系。

结论性的话就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工资水平是越高的。经济越落后的地方,工资水平也就是越低,简而言之,发达地区报考省考单位,欠发达地区报省考单位,这句话大体没毛病。

当然,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省考公务员的工资,是远高于大部分国考岗位公务员。国考而言,无外乎税务,海关,统计调查,铁路公安,海事局等等。举个例子就是,一线城市的海关和国税的公务员,总是会抱怨,自己的工资少,一年会比当地公务员少好几万到十好几万不等。那怕某些一线城市的缉私局,一个月到手工资能达到15k,依然觉得自己穷。

因为中直机关有个毛病,除了13薪外,就只有一个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奖了。。。而这个奖在很多地方也就是几千块钱而已。

在中国,一个地区的工资以区一级的财政为区分。

这是什么意思呢,中直机关,比如说税务,海关,在某个地级市的工资大体是没有变化的,因为他们的工资,那怕是xx区税务局,也是和市税务局工资差不多。

而省考公务员就复杂了,各个地级市下面有区,县,县级市,这些处级单位都有自己的财政,在这个区的所有区属单位,钱都会和这个区的经济挂钩。举个例子,xx区公安局和它市局的同一级别的干部的工资是一样的,但是公务员的各种奖金,这个xx区就不见得发的出来了。这就是很常见的xx区发了钱,隔壁区却发的不一样。而中直机关,都直接跟市财政走,就不会受到区财政的影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直接考国考,总体来说也是最稳定的。毕竟中直机关嘛。

但是,敲黑板,这里有三个例外。

1、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一线城市,公务员性价比都不高。一年收入可能连市内两平米房子都买不起。。。管你国考的还是市考的,你都穷。。。

2、不是所有国考单位在地方都穷,比如说 证监局,银保监局,民航局。。。那都是富到流油的好单位。

3、税务系统比较特殊,中央和地方都管,有的时候可以拿到地方的奖金,所以有些地方还是待遇很不错的。

3.不讲待遇怎么能了解公务员

待遇这个东西说起来就很玄学了,你可以说政治待遇,经济待遇,还有系统待遇等等。

要追求政治待遇,那必须国考啊,去部委和中央党群,或者各个地区省直部门都不错。

要追求经济待遇,可以参考一工资所说的,去经济发达地区,什么珠三角,杭州,苏州呀!

要追求靠着公务员身份获得的一些便利,那地方的工商系统,公安系统都是特别棒的,整体而言,政法系统待遇都是不错的,还有交通系统呀,都是好部门。

而公务员的待遇,有的时候是和公务员的层级有关系。

一般而已,待遇最好的是一个地区,最发达城市的开发区,特区,自贸区,新区等等

比如说,成都的天府新区,高新区,重庆的两江新区,工资就远高于市内,大连的开发区,就比市内多好几千的月到手工资。

其次就是市直机关比较好了,因你不知道你所在的区财政情况如何,所以报考市直机关是比较稳妥的。

如果从晋升空间来说,省直机关晋升肯定比市直机关容易一些。

4.我们来讲讲发展空间

绝大多数国考和省考岗位真的差不多,发展空间都一样,一个词叫:有限。

因为绝大部分招考的单位,都是区县级以下单位,比如说,国考招的最多的是税务局,而又是以各个区,各个县的国家税务局为主,省考的绝大部分岗位,是街道,乡镇,监狱这样的公务员为主,你问发展空间?都是一个科级单位,你的最高领导就是正科级,你进去还能提到正科级不成???

那怕你进入地级市,成为市直机关公务员,正科级也就是你仕途的顶点,你退休,按照现在的标准,也就是能混个三级调研员已经很厉害了。

你想要的发展,恐怕得是厅级以上单位

你可以看看国考和省考的招录岗位

每年国考两万多个岗位,中央党群和部委全算上也就是招个几百人。。。

每年各地省考,一般2000---9000个岗位,省厅级单位不会超过300个。。。

绝大多数岗位,真的,没有啥太大的发展空间。而那些发展条件好的高大上的部门,一般学历、政治面貌等要求都是很严格,有些还有基层工作年限限制。

那么大家肯定也会有疑惑了?国考和省考,到底哪个更容易呢?

从考录比来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必须是省考容易上岸!2021年国考平均竞争是61:1,各省的比例除开特别热门的地区,一般比例最高不超过30:1。因为国考全国都可以随意报名,就近可以参考,哪怕你在新疆,你就能考北京丰台税务局的岗位。那么大家都会抱一个名试试。省考就不一样了,你必须去这个省参加。

当然,对于特定区域和特定专业,国考和省考都有很多容易上岸的岗位呀!

比如说,你是学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海事管理的,你可以考海事局,几乎一考一个准;比如说你学兽医的,某些制药的,你可以考海关或者边防,也是竞争不大的;再比如说,今年吉林省不少小地方的税务局,今年竞争比例10+:1。

公务员考试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江浙沪、京津、珠三角的发达地区、成都、武汉、长沙、郑州等省会城市,你想找一个100:1的本科生就能报的岗位,无意义痴人说梦!

但是去吉林,去内蒙,去新疆西藏青海等非省会地区,大把大把的职位竞争都不大!

二、公考领域的一些黑话

讲完国考和省考,我们再来说一说公考领域的一些黑话,我来给大家翻译翻译

比如说:

1.很多岗位写着一级科员,有的岗位写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很多人觉得,有啥区别?就是主任和非主任吗?

大白话就是说:如果是一级科员岗位,哪怕你是硕士,是博士,不好意思,这个岗位就是科员岗位,管你硕士还是博士来了,还是给你定级为科员级,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很多人说,那不对啊,硕士就可以定级副科级,但是岗位直接就会告诉你,这个岗是一级科员哟。所以说,如果有一级主任科员,或者四级主任科员的岗位和一级科员同时存在,最好不要选一级科员。

而且一般一级科员岗位,都是区直及以下单位的。

2.综合管理岗和行政执法岗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大白话说就是:综合管理是坐办公室的,行政执法是出去转的

工资待遇是:行政执法大于综合管理

但是辛苦程度:行政执法大于综合管理

3.艰苦岗位适合男性

你以为是岗位会经常出差或者在条件艰苦的一线工作,工作强度大概率也不会太小。

但实际上,大白话说是:女生想报名我们也没办法拒绝你,只能忽悠你最好别报,因为我们想要男的。至于是不是基层偏远地区,你看一眼百度地图不就知道了。。。

4.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

你以为这个岗位需要文笔好,文采飞扬,天天给领导写材料,马上就要给领导当秘书了。

大白话说就是:我们也不要求啥,你就算不会写也不能咋滴,反正写上这句话挺酷的。你确实会被要求写材料,要是没写好,那就没写好呗,还能把你开了呀。

怎么样,公务员考试是不是也是充满着不少学问的呢?

三、公务员会不会缩招

有些考生就会问了,那公务员的编制会不会以后没有了呀。会不会缩招呀?

在全国的公务员队伍中,1960—1965年出生的同志,所占比例是极高的。

也就是说从2020年开始,连续五年,中国将迎来公务员退休高潮。

随着老公务员的退休,编制,岗位,级别都空出来了。

以前有说法,退三进一,随着今年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不好,国家也会放出更多的岗位供大家报考。

所以,从2020年开始的这五年,可以说是中国体制招人的黄金时代。以后在想碰到,又得等几十年了。

我认为,2020年是中国公务员报考的黄金时代元年!

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去要复习公考,除了复习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公务员,更要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公务员。

考试形式、解题技巧、复习规划你可以多看看那些高赞答主,很多大牛已经把这讲解的很精彩。因为那些在我看来属于术,这种术很重要,因为没有它,你考不上公务员,只能成为公考的分母。但是既然大家都抱着想当公务员的心,那么我觉得首先,需要关注的是道,就是对公务员,国考省考有个宏观的把握。只有明确知道自己的条件,报考一个和自己专业最贴合的岗位,才是这场考试首先需要做的。

三、公考的复习备考计划

我把公考复习按照3个月来准备,是集中学和分散碎片化学习相结合。

第一个月的主要任务是把网课全部学完,行测的、申论的都要初步听完课,进行专项练习,行测要用五千题等,申论只利用真题做。开始可以慢一点开始,但是要持续发力逐步把复习状态调整到做题上来。

第二个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强化练习,模考的频率要提高,一周进行一次或两次模考,平时专项练习主要是为了计算好考试时间,把控好考试时间,比如资料分析类控制在25分钟之内。先控制好时间,再研究正确率,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各个模块的正确率提升到75%以上,申论依然是利用真题,课程听完了,可以结合不同教辅机构对于申论的答案对照进行复习。

第三个月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模考的状态力争保持在一周2-3次模考,调整考试技巧和做题的方式方法,不再刻意训练自己的速度,而是调整自己的做题顺序,找到最适合的自己的做题顺序。

我的详细复习规划表如图:

四、我总结的一些公考小技巧

我自己公考了好多次,最终才上岸,我也总结出了一些公考的方法和技巧。

一直以来,都有知友问我,连翘哥,公考用什么资料好呢?需不需要报网课呢?听哪家网课有用呢?我从来只推荐学申论上B站,看张小龙老师的视频课,既免费又好用!我觉得别的网课不是“太慢”就是没啥内容,我的思维很简单,就是需要知道学什么,怎么学,然后靠着毅力去坚持下来,我倾向于认为公考就是一场战斗,不止有战术层面(做题技巧),还有战略层面上的东西(整体规划、做题顺序和思路)。没有必要去扫盲,去“扫”所有的知识点,更没有必要单纯性只提高做题速度。

1.最重要的事,就是练字。我的字写的不好看,所以每次公考出成绩,永远是行测分高,申论拉后腿,导致总分不太高。后来我干脆拿了一本字帖天天临帖,临了几个月,最后一次考省考,申论分数居然上60了。后来考遴选,分数也不低,能考上,真的,字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2.行测最重要的事是要学会舍得,什么意思呢?不是要你两个小时内做完这130道题,你肯定做不完,而是你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后,你大概知道了自己擅长做哪一个板块,那么你把这130道题,拆开,就做110道题。保证这110道题的正确率有80%以上,剩下20道题,你就全蒙C,也能得几分吧,你看看这样一综合,你的行测分数肯定能70分。

3.公考需要耐心,一次上岸的是大神,两次三次上岸的是学霸,很多人甚至是4、5次才考上,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气馁。

4.一定要利用好应届生身份,特别是国考,现在很多岗位限制当年应届生,这就无形中限制了很多人,再加上大四上学期没有啥课程,专心备考,真的难度不大。

5.选择有的时候比考试更重要,如果发现自己复习达到了瓶颈,分数就提不高,那就可以把自己报考的眼光放低一点,曲线救国嘛,先上岸,找一个好上岸的地方先上岸,以后跟我一样,再慢慢考遴选呗。

6.不要过分迷信岗位热门程度,一个岗位300:1和一个岗位70:1其实真的差不多,因为你不知道和你报考一个岗位的人里有没有公考大神。。。。。特别是三不限专业,极容易出高分。安心复习,选好你想考得岗位就好。

7.复习时间不要拉的太长,真的,三个月以内集中时间突击行测就可以,行测申论就那点东西,看的太早容易崩溃的。申论要早一点,多看看人民日报、半月谈、光明日报比看啥公考砖家要有效的多。

8.公务员单位的起点有的时候非常影响你的层次,以及你以后能走多远

9.公务员考试特别公平,因为以后真的再也没有比这个还公平的考试了

10.岗位报考是个大讲究,真的,选错岗位真的抱憾终身。

五、推荐靠谱的公考班

我是香樟连翘,知乎咨询5星服务提供者。如果你有公考类的咨询可以来找我哟

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本公考上岸资料书,《公考状元笔记》一本真正站在考生角度来讲解知识点,解答题目的公考书。

这本书非常适合公考小白,因为它知识结构很完整,知识点讲解等等都是从最最基础的层面开始讲解,让你快速入门,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不论你是文科还是理科生都可以看这本书,这本书的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平铺展开的,不需要你去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而是简明扼要的告诉你需要学什么,需要怎样学,需要学到什么程度,剩下的就是看你去坚持下来了!

如果你的备考时间小于三个月的,那么我强烈推荐你用这本《公考状元》,省去你从海量学习资料和无数视频课中筛选知识点的时间,作者三更学长非常贴心,给你把市面上所有畅销公考资料书中的重点全都总结出来,就是这么靠谱,就是如此奥利给!

这些年,我看过、用过很多公考资料,但我由衷佩服作者三更学长,他有毅力又很细心,这本书实战性太强了,省心省事省力,替你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把剩下来的时间用来刷题,难道不香吗?!


user avatar   brother_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千万别报异地基层公务员。

不是家乡的职位,县级及以下,坚决不去。你一个外地人,形单影只,肯定会被欺负冷落。

2,笔试备考不要想着学会了所有的方法再去做题。

直接去做题,找到自己的短板,带着问题去学习方法。理论课太多华而不实的内容了,在考试中,真正用得上的,就是那些常用的方法。很多老师缺乏实战能力,讲得东西其实有很大的误导性。只有经历过实战,你才知道什么样的是实用的方法。

3,面试备考,不要选最贵的班。

面试班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练习的环境,老师讲的东西并不重要。关于面试的任何问题,大家(班里的同学)都觉得对,那就是对的,都觉得不好的,那就是不好的。大部分面试老师都是临时凑数的,哪里进过什么面试啊,你不想想面试高峰过了,他们去干啥?很可能又回到公司去干财务、前台、市场乃至保安了。大家选个便宜点的班,节课后,同学们之间自己组织练习即可,根本不用老师指导。

4,常识复习基本没用,数量关系复习,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没用,除非你的目标是考到75以上。

5,一定要重视申论。行测考完就没用了,申论遴选还考!这辈子靠考试改变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

6,别以为考上公务员了就人生巅峰了,你会发现白富美、高富帅还是看不上你,日子还行,远远谈不上财务自由。

7,领导同事啥样的人都有,道德水准突破你想象的底线。

8,刚进单位,进取心不要表现得太强,容易被人利用。

9,你会发现以往深恶痛绝的论资排辈是对你这种没关系没背景的人的保护。

10,别被报录比吓倒。你看看录取分数,自己认真备考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离那个分数并不遥远。很多人直接被报录比吓退了。

2019年1月17日继续更新:

12,辅导书大都不是那些署名的人编的,而是一群月薪五千的图书编辑。所以随便看看行了,别幻想着全部吸收就能考上。

13,面试班效果好不好,60%取决于你,30%取决于你班级氛围,老师顶多10%的作用。一般来说,点评他人到位的,自己进步也很大。这真的不是善意的谎言。

14,备考过程中如何面对争议题?多看几家机构的解析,重点关注选某个选项的理由。如果实在搞不明白,看看这个题目的解决对于其他题目是否有帮助,如果没有,则丢一边去吧。我们备考最重要的永远都是通用的方法、固定的套路,太特殊的,对其他题目的解决没有帮助的,不要太纠结。确实想整明白,找我讨论。

15,言语理解的技巧大多不实用。不用刻意去记什么技巧,一个技巧真的实用,必然在刷题中反复使用,自然就记住了。

16,图形推理这种题目,投入产出比最不确定,简单的一眼就能瞅出来,难的看半天也做不出来,要学会大胆放弃,反正一个图形推理题才0.5-0.6分。如果你行测还有剩的时间(基本不大可能),把没做的数学题做做吧。对于高手而言,数学题的投入产出比最确定了。

17,公务员考试真的很公平,比高考公平多了。

2019年2月1日继续更新:

18,有的同学不断地打听哪个老师是最好的,哪个机构最有用,哪本书干货最多,免费资料收集了一大把,视频课程几十个G……比起找到成功的最佳路径,马上出发才是最重要的!买本真题,闷头刷,有不会的去看书或者问老师就是,考公务员就这么简单!

以下是我的几篇纯干货文章,相信能帮大家省很多钱,让大家少走很多弯路。




  

相关话题

  为什么社会上大部分人希望公务员降薪? 
  考研容易还是考公容易??? 
  怎么样摆脱体制内的压抑气氛? 
  2021黑龙江省考公告发布,招8901人,你怎么看? 
  当985定向选调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官员贪腐 2000 万退赃 8000 万获判从轻,多出的 6000 万是怎么回事?如何从法律角度分析? 
  公务员为什么要考图形推理? 
  如何看待多地对公职人员不再「超生即开除」?反映了哪些问题? 
  进银行好还是公务员好? 
  为什么那么多985的学生毕业不去体制内,而愿意进社会被暴打?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王杰被下毒事件?
下一个讨论
蛋壳公寓的居住体验如何?





© 2024-06-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