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香港中文大学容易申请吗? 第1页

  

user avatar   awliu-xue-ping-tai-zho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背景简述

本科:

中山大学,经济学,GPA3.6/4.0

托福:

97(阅读26,听力30,口语20,写作21)

GRE:

149+170+3.0


我的本科院校是中山大学,专业是经济学,毕业时GPA 3.6/4.0。

在申请季,我总共选定了香港、美国、法国、瑞士、意大利五个地区和国家的高校,最后收到了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MSc in Economics、Hong Kong University, 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Sc in Economic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MS in Econometrics and Quantitative Economics、ESSEC, Advanced Master Strategy &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S SMIB)、Emlyon, GE Master in Management、Università Bocconi, MSc in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s、The University of Zurich, MA UZH Business and Economics等8个专业项目的录取offer。

最后,我是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经济学合作项目,并在毕业时拿到了两个独立的经济学硕士学位。

下面,我就从申请方向摸索、申请时间规划、背景条件准备和offer选择几个部分,全面呈现自己在申请准备过程中的全部内容。

兴趣是申请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指引

坦白地说,在大三之前,我从没有认真规划过自己的未来,丰富的校内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经历,让我呈现出非典型商科生的特点。

除了对本专业课程内容感兴趣外,我当时还分出一些精力去参加地理专业项目的研究。

可是,在进入大三学年后,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我倍感压力,究竟是要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是要跨专业申请,还是继续在经济学专业深耕?

越是感到迷茫,越是需要有经验的人来指导。一位教授适时地为我提供了两条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第一,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和内心的想法,规划自己十年后的发展,是选择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还是一名学者?

第二,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充分了解经济和地理两门学科内容,从中找到感兴趣的点,或者作出一些成果来,据此来判断后续的深造方向。

遵从上述的两条建议,我双线并行,一边开始系统学习本专业课程内容,另一边开始旁听地理专业的课程,并且通过加入人口地理学、经济学专业的研究课题组,为后续的申请做研究背景方面的提升。

成果很快就显现出来,在期中考试中,我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导论课程成绩名列前茅,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找到真正想要去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不过,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数据处理分析尤为感兴趣,尤其是通过图表内容组合变化,经由逻辑分析推导出最终结论的操作流程,让我乐在其中。

好像是突然开窍了一样,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想法,以职业需求为深造指导,将理论应用到岗位实际当中不是更有价值么?在这样的想法推动下,我决定先去咨询行业进行实践,并且很快付诸行动。在经过两轮面试后,我成为了某外资咨询企业的实习生。

在实习过程当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件是我发现其他部门的小伙伴在实习中对宏语言VBA和编程语言Python使用非常熟练,这件事对我的启发是,学界仅是新理论、新技术的研发阵地,而市场才是应用的最前沿,从咨询行业从业角度来看,只有始终身处行业内,才能对趋势有全面的把握;

第二件是公司内的一位分析师,同时接下了5、6个项目,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任何厌倦,他告诉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更多地是出于热爱和情怀。

这一段实习经历让我坚定了选择商科项目深造的目标,没有兴趣支撑的学位深造,注定是一场枯燥无味的历程。同时,商科职场既需要从业者有聪明的大脑,也需要具备丰富的工作技能和方法论,到行业顶尖高校去接触最前沿的研究动态,这是完成科研经验积累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捷径。

申请准备策略三连问

申请准备中常遇到这样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选择DIY方式申请,还是找专业机构帮忙;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挑选符合自己需要的申请项目;第三个问题是申请准备的时间轴该如何规划。

在申请方式选择上,我最终采用了DIY方式,当时主要的顾虑点还是价格因素。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专业机构提供的申请建议绝对是有价值的,比如我在申请时,费尽周折选定的项目,几乎和机构导师当时推荐给我的项目如出一辙,所以,如果是精力有限的话,选择请留学机构帮助申请,绝对是事半功倍的方式。

申请项目选择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了解自己目前的情况,包括申请的原因、兴趣方向、成绩条件、实习和研究经历背景;其次是了解项目情况,通过官网介绍、论坛刷帖,详细掌握项目的学制时长、研究课题、课业要求,以及本专业毕业后的发展情况;最后是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学位修完后,是要继续深造PhD学位还是直接就业,是要回国就业还是先在国外积累一些工作经验。这其中,项目研修内容是否对个人能力提升有帮助,需要结合行业前景、就业规划进行对照比选,否则一厢情愿的选择,最终可能会造成“南辕北辙”结果。

我当时决定在学位深造完成后回国就业,同时兼顾学费成本问题,所以在项目选择上圈定了香港、新加坡、欧洲地区的高校。

这里我再提供一点自己的经验供参考,在申请准备的过程当中,我经常与同期申请的舍友交流经验,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互相交流准备过程中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互相督促,可以结伴完成标化成绩测试,并在对比过程当中,将时间进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当中。

我最初的时间规划是按照留学机构导师建议制定出来的,决定申请留学的时间是3月底,当时语言测试和GRE测试尚未参加,考虑到标化测试难度较大,所以给GRE测试预留的时间也比较多,具体规划如下:

大三下学期4月至7月,备考GRE测试,计划通过2-3次测试拿到合格的分数;

7月至9月,利用暑期备考TOEFL,同时准备推荐信内容,搜集申请项目信息;

大四开学9月至11月,参加专业实习,准备个人陈述(PS)和个人简历(CV),并向开通申请窗口的院校项目提交资料。


应该说,这样一份专业的时间规划,对于按部就班进行申请准备的同学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不过,我在准备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阻碍。大三的专业课内容多、难度大,为了保证自己的GPA在申请中具有竞争力,我当时选择集中主要精力保持课业成绩,此外,我所在的实习企业3、4月份正是项目旺季,加班成为工作常态,而实习期直到5月才结束,面对现实状况,我的实际执行时间也有所变化:

5月和6月的TOEFL、GRE测试成绩不理想;

7月、8月安心备考TOEFL;

9月通过TOEFL测试,拿到97分,参加中信实习项目,同步备考GRE;

12月,通过GRE测试,成绩319,完成推荐信准备,了解香港、新加坡、意大利高校研究生项目;

1月,完成个人陈述、个人简历,提交香港、新加坡、意大利高校申请资料;

2月,春节期间提交法国高商等欧洲院校研究生项目申请资料;

3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和法国高商项目面试;

4月中旬,参加香港大学商业分析专业项目面试。

我以自己的惨痛经历提醒各位小伙伴,申请准备一定要尽早开始,我就由于时间错位,险些错过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的项目申请窗口期,同时,一些高校采取的rolling录取制,也让我在第三轮申请投递时,offer获取几率降低了不少。这一点绝对算的上是经验之谈,在我申请过程中,有些申请人的条件不如我,却比我更早拿到了香港或新加坡高校的offer,究其原因,就是占据了申请时间早的优势。

硬性背景条件准备

高校对学位项目申请人通常设置有入门级要求,也就是硬性背景条件要求,包括GPA、语言成绩和标化成绩要求,具体分数限制以高校官网信息为准。

此前有成功申请到美国top 10博士项目的前辈告诉我,要先准备GRE,与我同期申请的小伙伴建议我先准备TOEFL,具体先取得哪个项目的成绩,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确定。

大三下学期,经过半个月的备战,我在5月份首战GRE,成绩并不理想,随即我调整策略,开始准备TOEFL测试,虽然这一次的备考时间延长为一个月,但是期间我又抽出一部分精力应对期末测试,所以最后成绩仍然没有达到预期。

为了能把浪费的时间抢回来,我在暑假期间以每天8-10小时的强度,突击复习TOEFL内容,在大量刷题的基础上,我还有意识地总结不同题目类型的回答技巧,并且针对听力弱项进行强化训练。从听力速度放慢0.75倍,到播放速度提升到1.25-1.5倍,在这段过程中,我明显感到了自己的进步。

9月2日的那一场TOEFL测试,我终于实现了“考试自由”。半个月后,成绩出来了,97分的成绩足够我拿来申请心仪的项目。

在接下来的GRE备考中,我再一次遇到阻碍。9月份,我获得了中信实习的机会,在繁忙的加班中,我弃考了第一次GRE。10月下旬,我正式参加GRE测试,由于准备不充分,心态几近崩溃的我,在考完后选择了“放弃此次成绩”。

经过慎重考虑后,我决定在实习一个多月后,脱产复习,全身心投入到GRE备考中,依然是每天8-10小时的备考强度,依然是刷题与经验总结。终于,我在第三次GRE测试中拿到了令自己满意的分数。

这里我还是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提前准备,同时在备考过程中,要保持心态稳定,一时的失利,并不能代表最终的结果,要坚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确定先通过TOEFL还是GRE测试,然后根据测试内容和要求,制定短期突击或长线复习的规划,最后就是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准备,全力以赴,拿下一门之后,再备考下一门。

软性背景条件准备

软性背景条件包括个人陈述(PS)、个人简历(CV)和推荐信,以我个人经验来说,在硬性条件不够抢眼的情况下,软性背景是实现“逆风翻盘”的关键。

首先说个人陈述,在没有经过面试的情况下,PS是招生官了解申请人情况的重要通道。通过在字里行间,塑造一个与众不同、个性鲜明的申请人形象,是抓取招生官眼球的绝佳方式。站在校方角度来说,文书中所展示出的申请人能力、深造目标与专业项目招生需求相匹配,也是其乐见的内容。

我在自己的PS写作过程中,先是反复研究各所高校的专业特点、招生偏好和项目信息,找到自己申请诉求与项目要求的结合点,然后以精炼生动的故事作为支撑节点,向招生官展示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除了针对每一个高校项目做内容方面的调整外,我还请专业老师和前辈帮忙润色,以求达到最地道、最准确的表达。

同样,我的简历也是请有经验的前辈帮忙做优化调整,通过将实习经历、研究经历、社团活动和荣誉奖项等内容排列组合,针对不同项目录取偏好,有针对性地突出个人特长。这里我不妨啰嗦一句,有些同学希望面面俱到地展示自己“多面手”形象,在我看来,找到最突出的点进行展示,在申请过程中更容易从众多优秀申请人中脱颖而出。

在申请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认为推荐信的作用非常有限。不过我认为一份亮点突出的推荐信,绝对是申请资料中的加分项。

我在实习过程当中就着手准备推荐信内容,为了完整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在申请时我提交了三封推荐信,分别从专业学习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三封推荐信还是发挥了作用的,正在进行申请准备的小伙伴不要轻视这部分资料的准备。

Offer到手与选校参考

从2月份到5月份,我陆续收到了香港、意大利、法国、欧洲的offer,并在3月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和法国高商学院的项目面试。在此期间,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经验,我还申请了另一份实习工作。

高校项目选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申请阶段就要做好层级划分和优势对比。从大的方向来说,在经济条件、时间方面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选择高校专业项目,可以有效扩大自己的国际视野,同时也可以从更高站位清晰地比较出项目的优劣。

我当时的选校策略是,主要申请香港、新加坡高校项目,同时兼顾申请欧洲高校项目,比较近50个项目的优势和不足,列出详细的清单。结合自己的语言成绩、时间规划和经济预算情况,剔除申请难度大、条件不符合,以及自己不喜欢的项目,再根据项目要求、高校排名、申请难度,设定冲刺目标院校、能力匹配项目和保底院校。

在网申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项目申请截止日期、申请系统复杂程度和资料提交、邮寄时间限制,排列出资料提交的次序。

在最终offer选择时,还需要掌握课程设置情况、学位深造成本、学术和人脉资源等方面信息,以此作为依据最终敲定项目。

香港和新加坡的高校,在学位研修时长、就读成本和实习机会方面都比较有优势,不过弊端也很明显,香港高校的排名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而新加坡高校项目如果不带实习Track,仅凭一己之力很难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

法国、意大利、瑞士的高校,虽然课程灵活、实习机会比较多,但是国内对巴黎高等商学院、意大利博科尼大学、苏黎世大学的认可度较低,毕业生就业两极分化严重。

北欧院校的高福利,以及友好的就业政策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点,不过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区域限制。

我最终选择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联合培养的项目。该项目需要在威斯康星学习一年,在深圳校区以交换生身份学习一年半,这样一来可以拿到两个独立的经济学硕士学位。从就读成本来看,在深圳的学费是10万元,住宿费每年1200元,麦迪逊分校的学费、生活费加在一起,再扣除掉3000美元的奖学金,全部费用大概在30-35万之间。

综合考虑之下,这个项目更加符合我的需要。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申请心路历程,在这里展示出来,希望能对正在准备申请的同学有所帮助。


相关回答:

香港大学研究生具体申请条件是什么? ?

你是怎么申请到香港中文大学的?

香港研究生留学准备流程是怎样的?

香港中文大学一年制研究生怎么样??



user avatar   awliu-xue-jiao-yu-zho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导师背景

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硕士,中山大学会计学学士。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申请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方向涵盖会计学、金融、投资、管理学,收到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等offer,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
目前在香港全职工作,拥有丰富的咨询、银行、四大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会计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是留学的大户,对于学习会计学专业的同学来说,留学深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因为会计学专业申请留学的同学数量比较多,因此现在留学申请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很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准备才能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经历,希望可以帮助到想要申请留学的学弟学妹。

一、留学申请历程

首先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历程,我主要的申请步骤是信息搜索、文书写作、标化考试备考、面试,在这些步骤中,信息搜索、标化考试备考以及文书写作是最花费时间的,不过这些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下面我就主要分享一下我这些准备过程。

1. 信息搜集

在我看来留学申请之前的信息搜集是最为重要的步骤,因为我们的信息搜集情况会影响到我们最终的选校决定,这决定了我们要申请哪个地区、哪些高校以及什么专业。信息搜集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这也考验着我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整理对比能力以及我们对行业和专业的了解程度。

一开始的时候我对收集信息的流程并不了解,甚至可以说是一头雾水,不过随着我的慢慢摸索,我找到了思路,但是每个同学自身的情况以及留学的需要都是不同的,这部分还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可以。

在进行信息搜集之前,首先要确定专业。我先是根据自己本科的专业将留学申请的专业范围缩小到了商科,随后我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专业兴趣将申请的范围缩小到了金融、管理以及会计,事实上我选择这些项目也有一定的从众心理。

在确定了专业之后,然后就是地区的确定。在选择留学地区的时候,我们要提前思考自己在毕业之后要在哪里工作,然后再确定自己要申请的地区。比如那些想要留在当地工作的同学,就要考虑当地给留学生的工作机会是否充足,语言会不会成为障碍。而对于想要回国工作的同学, 在选择留学地区的时候则要考虑国内对于当地高校的认可度,还有就是留学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面试,毕竟不同地区高校的毕业时间是不同的,很有可能和国内的面试时间冲突,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提前考虑的。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我们选校的基础,同时这也是我们进行职业规划的过程。我个人的职业规划是短期内留在读研的地方工作,之后再回国工作。所以在选校的时候我对地区并不是那么看重,不过我还是更倾向于香港,因为香港最符合我留学的需要。

首先香港的金融市场比较成熟,而且现在很多企业都需要和中国合作,而中国的企业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香港作为中间的桥梁,可以为商科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而且香港离深圳还有广州很近,交通是非常便利的,想要在深圳、广州的企业面试,都是可以做到当日往返的,非常的方便。

最后需要确定的就是申请的学校了,在这里我建议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一定要去学校项目的官网上查看最新最详细的资料,这样可以避免我们做无用功,像我当时就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结果我去申请了西北大学的商学院项目,最后人家告诉我不招非本校本科的学生。

在我看来如果毕业想要回国的话,在选校的时候就要选择那些知名度高、排名考前的学校,因为国内的HR一般比较看重那些名校的招牌。但是我们也要认清名校的招牌并不是全部,最关键的还是我们个人的努力以及能力,而且在毕业之后,我们在职场都是靠能力说话的,名校的招牌并不能代表一切。

因为是商科项目,我在选校的时候比较看重校友的资源还有职业辅导,好的商学院有充足的校友资源,还会提供去名企实习的机会,这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另外这些高校也会有去企业参观的机会,这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企业和这个行业,同时这也是很好的networking的机会,对我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我卡那里只有我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以及职业规划,才能缩小我们选校的范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申请目标。

当时在进行前期信息搜集的时候效率是很低的,我也因此吃过亏,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在搜集信息的时候可以多去请教那些有经验的人。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还有论坛来收集信息,还有那些有过就读经历的学长和学姐也是很好的消息来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项目的就读体验还有毕业后的发展走向。

2. 文书

接下来是文书的部分,现在我们在申请的时候高校一般会要求提交PS、两封推荐信以及一份CV。

当时我在进行文书创作的时候是完全DIY的,我身边也有不少同学是请专业的中介和导师帮忙完成文书的创作,也就是半DIY的模式。在我看来如果有专业人士的指导,那么文书的创作会更加保险一些,因为大家都没有写文书的经历,对一些套路不是很熟悉,有人帮忙参考一下是很好的。

如今回顾我的文书创作经历,用一句话去概括就是戴着枷锁跳舞。之所以说是戴着枷锁,是因为我在进行文书创作之前到论坛上搜索了很多的文书模板,来帮助我了解文书的框架,熟悉文书中必须提到的内容,这样我才能掌握如何写出一份合格的文书。在看了5、6篇文书的模板之后,我就可以大致掌握文书创作的规律了,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往文书的模板之中填充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过仅仅只是向文书的模板中填充内容,最终创作出来的成品是不能作为最终申请的版本的。这是因为在填充内容的时候会很模式化,同时逻辑和内容并没有太多自己的印记,这也会导致文书看起来显得很生硬,自然不能很好地打动招生官。

在我看来这样的创作过程就像是给自己戴上了枷锁,我们这样创作出来的文书将会没有自己的个性,对于我们的申请是没有什么帮助的。不过这个过程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自己更加了解,之后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文书的创作。

在了解了文书创作的模式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在枷锁下跳舞了,所谓的跳舞也就是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自由的发挥。

首先是在文书的形式上,我不是很建议同学们在进行文书创作的时候对整个文书的架构进行大规模的改动,我们在申请的时候还是要求稳一些。如果真的要在文书中展现自己的文艺风,我们可以在结尾的语言上进行优化。

接下来是内容的部分,在我看来这也是高校最看重的部分。我们在进行文书内容创作的时候,要做到具体、精准以及可量化,这也是我们从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比如我们如果只是说自己受欢迎,那么是很没有说服力的。不过如果我们写了自己在学校获得了哪些称号,有多少位女生送过早餐,那么就很容易让招生官相信我们的确是很有魅力的。

不过我们并不是无脑在文书的内容中添加细节,我们加入的细节一定要为自己的内容进行服务,不要加上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那样只会让我们的文书显得啰嗦,不仅不能提升我们在留学申请中的竞争力,还会影响招生官的阅读体验。

最后就是语言的部分了,对于一份好的文书来说,语言方面要做到用词专业、形容准确以及语法正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要保证文书的逻辑是顺畅的。在我看来其实文书写作的要求和雅思以及GMAT的要求是一样的,我们如果在文书创作的时候存在困难,可以请专业人士对学术用词进行修改,也可以找人进行润色,修改我们的中式表达。

接下来我结合不同类型文书的特点来进行创作,首先是CV,在所有的文书中CV是最为直观和简练的,我觉得这也是文书的灵魂所在。不过CV的篇幅要求也是最严格的,一般情况下CV的篇幅对不能超过一页,因此想要在有限的篇幅中清楚地完成重点内容的表达也是很需要技巧的,我们在进行CV创作的时候最好对文章的结构提前进行优化,这样才能让招生官抓住我们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然后是PS的部分,在PS中我们主要需要展现的就是我们在CV中无法展现出的个人优势。一般我们需要在PS中表明自己在之间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申请这所高校和这个专业,最后还要说明自己的职业规划。我们在PS中需要说明的其实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申请这个项目以及项目为什么要录取我们。

最后是推荐信,虽然按理说推荐信都是由推荐人创作的,但是推荐信其实是需要我们自己草拟的。我建议同学们最好先联系好自己想要找的推荐人,这个推荐人最好和我们有过交集,可以是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也可以是带我们做过科研的教授,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推荐信中写上更多和我们有关的内容,这样的推荐信也是更有说服力的。在选好推荐人之后,我们可以找他们好好聊聊,然后交流一下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尽量展现出自己的优点。在这之后我们就可以以推荐人的口吻来完成推荐信的创作了,在这之后我们要和推荐人继续交流,修改写好的推荐信,并最终获得对方的批准。

文书是留学申请材料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现在很多同学想要自己写出合格的文书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这需要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同时还需要我们对自己申请的项目足够了解,才能写出有针对性的内容。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请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忙完成文书的创作,不过大家在选择留学机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确保对方的专业性符合文书创作的需要。

现在和我合作的admiwrite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这里有超过500名和我一样来自海外高校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所以他们对各个高校和项目非常熟悉。同时导师也都经历过留学申请的全过程,因此他们很清楚同学们在留学申请过程中的需要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导师都来自不同的项目,因此无论同学们想要申请什么专业,在admiwrite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来提供服务,服务的专业性是有保障的。

在进行文书创作之前,导师首先会对申请同学之前的经历进行整理,并从中筛选出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度比较高的经历作为文书的主体。同时在描写这些经历的时候,导师也会通过一些对细节的描写来展现申请同学的优势。在文书内容创作完成之后,导师还会对文书的表达进行润色,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文书出现表达上的错误,还可以让文书的内容更加符合招生官的阅读习惯,因此很适合大家去选择。

二、港前三商科申请难度

在说完申请准备工作之后,下面我想要和大家介绍一下我对于港前三商科申请难度的看法,从而为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很多同学觉得申请留学比拼的就是本科的背景,不过在我看来本科的背景并不是全部。对于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来说,想要提高自己被录取的几率,要做的最基础的两件事就是提升自己的各类标化考试成绩,同时准备一份精准的文书,这样才能让招生官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能力以及之前的经历。

我感觉港前三商科对于实习经历都是比较看重的,因为当时我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到的许多问题都是和实习相关的。因此如果我们可以有一份亮眼的实习经历,对于申请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也一定要在文书中表达出来。如果没有太好的实习经历,那么就只能尽量提升我们的语言描述,从而在文书中体现出我们的能力,而只要我们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就算本科背景不是那么优秀,申请港前三的商科也不是那么困难。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在留学申请的路上难免会有迷茫与困惑,我也希望自己写的这些可以帮助到那些想要或者正在申请留学的同学,最后我也祝愿大家都可以顺利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项目。


相关回答: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STEM OPT 延期可能于2018年取消? 
  雅思建议自学吗? 
  出国留学的整个流程和攻略是怎样的? 
  目前大二下美术生去日留学研究生30万能解决吗? 
  双非申请香港城市大学传媒专业有希望吗? 
  怎么高大上地回答外国人问中国人吃狗肉的问题? 
  《热血无赖》对现实中的香港还原程度如何? 
  博士读不下去怎么办? 
  如何看待加拿大媒体诋毁运动员郑妮娜力入籍中国? 
  昨晚看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惊了,马上想到台湾,台湾是否已形成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前一个讨论
苏联校服是「女仆装」吗?
下一个讨论
美国留学考试有哪些?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