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知乎社区上的答案质量越来越低的原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怕啊,怕被人揪住小辫子。

用心写长文,写得好了,有人眼红,开始扒皮,力图证明答主在瞎编。写得差了,更丢人,各种“没逼格”,“LOW”,“不专业”等评价就立马跟上来了。

那倒不如事先表明,我就是本着调侃的态度答题,调侃得好了,被夸机灵,调侃得差了,顶多就是答案水了点呗。

我想起了一个W姓叔叔。

他不算是暴发户,白手起家,用了很多年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奇怪的是他却像一些暴发户一样张扬,住市里最贵的别墅,自己和妻子一人一辆五百万的豪车,至于子女的奢侈,就更不用提了。

认识四年,有次酒过三巡,他说了两句掏心窝的话。

其实一开始想要的很简单,只要能糊口就行,后来发现不行啊,你没钱,不去招惹别人,别人却来欺负你。你想安稳过小日子,别人根本瞧不起你。

我想玩知乎的道理,大抵也是相通的。

写过一个万赞答案,算是走心了,克制隐忍地记录了一个美好的回忆。 有很多人被打动,可是也有很多人私信,指责我那篇文章的逼格不够高,去的地方,吃的东西,住的房子太low。

好,那我以后不提名称就是了。

如果不是我运气好,那个答案有一万个赞撑着,几千条评论证明着,证明还是看重文中所蕴含感情的人居多,我会不会也发狠,退出知乎或者开始编造高大上的故事?

本来刚到知乎,就奔着水答案,编故事目的的人,不会太多。

他们可能也写过几个或真实,或用心,或专业或切题的答案,只是境遇也许像我开头提到的W叔落魄时那样,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被奚落嘲笑。

前几天有个问题很火——知乎上有没有编造故事伪造身份的人存在。

其实不需要回答,那个问题的火爆已经阐明了问题本身。

一群人一边仿佛豺狼嗜血般地寻找传闻,挖遍了每个用户每个答案的每个角落,一边骂着编造传闻的人,怪他们说假话。

有些人不惜潜伏到了微信朋友圈,群聊,甚至是线下活动,就为了抓到某些大V的一点蛛丝马迹,编写几个曝“猛料”的答案,也体验下自己所扒之人那一呼百应的快感。

(目前已经有两位知乎上的朋友清空了朋友圈,并且我知道,也有人在盯我的朋友圈)

《英雄》里面,国际章自以为套住了梁朝伟的枪,没想到,梁是故意让她套住的,只为了故意让另一个人看到。

往后会不会出现一批大V急着立牌坊呢,力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不编造身份,不写软文,不约炮。

得,名誉,金钱,女人,一样都不稀罕啊,如此高洁的圣人,生活中怎么没见到几个。

隐藏自己真实的欲望,算不算编造?

记得《鹿鼎记》里有一描写太监的段落颇为传神。

他在皇宫中住得久了,知道泄露机密乃是朝廷中宫中的大忌,重则抄家杀头,轻则永无进身的机会,因此人人都是神神密密,鬼鬼祟祟,显得高深莫测,表面上却装得本人甚么都知道,不过不便跟你说而已。

那不如我们都不要答题了吧,也不要社交了,隔墙有耳,敌暗我明啊。

过段时间,有两个用户忍不住,分别用心答了同一个问题,他们隔着屏幕互相看到了对方的答案,想勾搭一下,却忽然想起了刚流行起来的知乎潜规则:

感谢不点赞,点赞不私信,私信不加微信,加微信不开放朋友圈。


两人想到这里不由得菊花一禁,赶紧打开了知乎上的刘看山哥哥学吐槽,热机灵精选等版块,抽根烟压压惊。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答案的绝对质量和数量并没有下降,时不时依然能看到很精彩的文章。其实是单位数量的答案里的好答案比例少了。或者说「平均质量越来越低」也可以。

就我的体验来说,有这么四个原因。

最客观的原因是,随着知乎作为一个app存在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可避免的让问题从「兴趣驱动」转移到了「热点驱动」而热点话题在产生优质答案的同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干扰答案。

这是正常的。因为当知乎很年轻的时候,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兴趣来提问题。这个时候只有对此有兴趣的人才会回答它,一来二去,显得平均质量比较高了。但是人们的兴趣是有数的——比如说在科普领域,简单的问题问完了,就没有了。并且这样的问题也只需要几个优质答案,就「回答透了」。

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一般叫做「low-hang fruit」,低的、好摘的果子——因为大家都感兴趣,也没什么时效性,不少人也都能问出来,很多人也都可以回答。但是只需要有几个人把答案写透了,这个问题就圆满了。

那新问题怎么来呢?就只能通过源源不断的时事新闻来「推动」问题的产生。幸好我们的世界很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事情,人们会在一段时间内对一个事物集中的「感兴趣」,这个时候各种之前的冷门知识就会变成热门,于是新的优质答案就出现了。

「热点驱动」可以带来优质答案,但是因为是热点,所以也不可避免泥沙俱下。所以和兴趣驱动相比,优质答案的密度不可避免的会降低。

其二,好问题的密度也下降了。不少老用户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感觉能回答的问题变少了。这本身也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热点确实未必碰的上自己擅长的领域,第二就是现在问题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了,所以好问题被稀释了——前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各种给诸葛亮加buff,问是不是能北伐成功就是一例。大量的低质问题吸引了大量的低质答案,冲淡了每个人能碰到好问题的概率。这造成了一个不那么良性的循环:

  • 人们以更小的概率发现好的问题,
  • 人们以更小的概率写出优质答案,
  • 人们以更小的概率看到优质答案,
  • 人们花更少的时间在知乎上搜寻好的问题。

其三,对时间线的管理,从首页就是时间线,到首页一分为三,其中有一个是时间线,到现在一分为三之后再一份为三,基本上除了特别关注之外,关注的影响和所带来的曝光已经很小了。虽然每次改变,社区的反对声音都有一些,不过这种机制上的改变目前很难断定说是坏的——无论是twitter、微博还是今日头条,都采用并不单纯依赖个人关注的某些智能推送的手段。知乎当然有其特殊性,但是知乎的特殊性是不是就体现在应该严格给每个人展示「关注时间线」上,目前没什么证据支持这一点,但是我猜想知乎后台的数据应该是积极的,不然不会一直往这个方向去改。

这个机制的改变客观上也改变了人的行为,让大部分人都是通过推荐和热榜来寻找问题回答,可以说削弱了人们去沙里淘金,找好问题的努力。

其四,很多人提到的回答者太多太滥的因素,我觉得反而不是主要的。因为不管注册账号是一千万,还是两千万还是两个亿,以知乎的答题门槛来说,绝大部分注册用户其实都是旁观者。大V们的时间线优势被削弱,内容更依赖于智能推送,其实是有利于新人的答案获得更多曝光的。

但是知乎之前一个很有情怀的机制——反对权重,现在可能有一点不合时宜了。知乎的机制是适合少数的智者通过反对票来制衡大众狂热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行使反对的权力,换句话说,反对的水平下降了。而知乎现行的威尔逊算法中反对的权重大大的大于赞,对于高赞答案的杀伤更大。其实这种反对权重本来设计也是为了制衡大V过高的时间线曝光率的,好让真的优秀的答案能够出头,现在大V的答案的曝光优势已经变小了很多,这个反对权重还和以前一样,就容易沦为抱团踩的工具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知乎少数能配上真 •女神称呼的用户


被气走了。

他是网络安全方面的专家

嗯,他也累了。

他是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在知乎最生动的写照



所有试图反驳这位用户的人都被攻击的体无完肤,言论稍过线马上被和谐,唯有他和他的支持者的言论无论多出格都安然无恙。你们可以去感受一下知乎深深的恶意。

她是个歌手,告诉了我们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明星生活,舞台,个人想法,然后她发现



他是个观点犀利的网络写手,其网文风格行文弱智夸张,意旨则犀利刻薄,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然后他是这样说的





他是个试图用数据阐述事物本质的知友,人称数据帝,他的文章被网络大量侵权转载,然后他想维权,于是他是这样做的




他是个旅居新加坡的爱国青年,他的答案观点犀利,看问题直击本质,然后知乎是这样对待他的


user avatar   zhang-zha-60-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的最大问题不是回答质量高低,而是搞偶像崇拜,是大批量地生产各种“男神”“女神”。


尽管这些男神女神绝大多名不符实,但真正令人在意的倒并不是这些男神女神的水平高低。而是这些大V与粉丝之间的越来越饭圈化的互动。而一些大V似乎很受这种吹捧。而很多关注者中的粉丝也热衷于捧杀他们的偶像。这也导致他们努力地用人设来圈粉,同时又被这种人设束缚。他们把自己打造成互联网的热点符号,却丧失了自我言说的能力和勇气。不敢说不符合人设的话,在粉丝目光的自觉监督下,要么失去了人味儿装作绅士贵族,要么为了接地气儿而接地气儿,故意发表极端言辞。总之,他们努力地给自己贴上标签,把自己变成一个阵营的象征符号。


齐泽克说过一个认为自己是国王的疯子和一个认为自己是国王的国王没有区别。而在网络上,一个认为自己是知乎女神男神或是网络大V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比一个疯子还可悲。他生活在想象的粉丝注视中,不可自拔。并为了维护这种崇高的地位,而不停地自我催眠式地向他人宣教。(虚拟的点赞或是粉丝数,让他们错误地以为自己的语言或许有了某种引导他人或社会的魔力)


知乎不如早期的知乎,也不如早期的校内网,不是因为知乎的知识水平退步了,而是因为过去校内网也好,知乎也好,其实是相对关系平等的地方。人们之间并非大V与粉丝的关系。而今天的知乎则更接近于微博。人们争夺听众,争夺话语权,试图成为偶像或是符号,不断培育自己的虚拟的粉丝群体,在情绪对立中争夺所谓舆论空间,用逐步强化的人设符号来巩固自己的基本盘。长此以往,网络社区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戾气,越来越对立,并在大网络环境中,自我割据地分裂形成一个个教团化,审判官化的小社区。


user avatar   morgan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案问题质量越来越低,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问题的质量也越来越低了。

好的问题是一个好的回答的开始啊,问题质量都上不去,回答的质量不会好,且不说优秀的回答者不会去回答那些鸡零狗碎的问题,很多问题表达都不清楚,怎么会有优秀的回答呢?

那为啥问题的质量也越来越低了呢?

用户数要增长,自然高质量的用户比例要下降了,所谓的用户下沉嘛。

其实,知乎也未必要以『高质量的答案』为目标,应该以『用户满意度』为目标,只要用户满意了,构成良性循环,谁在乎答案质量高不高呢,happy就好。

现在的你,使用知乎happy不happy?


user avatar   ltharrysmit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你心态错了,现在他乎我就是当冷门版百度知道用的,或者说是2012年左右的百度知道用的………

你以为我是骂?我是夸………智能机和营销号还没泛滥时候的百度知道那才真是劳动人民自己建设自己用的网站,问的问题都是“你生活中一天遇到一百次但懒得或没想到问下的”,或者是“你自己想了十年怕人嘲笑但依旧想知道答案的奇闻异事”

那会你要是不知道周杰伦新歌的歌词(穷学生没买正版又真听不清),百度知道上问下,然后歌词粘贴进mp3,美滋滋;

你问个“我是xx人到xx出差半年哪里有我家乡菜馆子啊”,一周后再来看,大概率你想家的时候有个地方可以去试试了;

你要是真遇到蛋疼的事情,那可以真的去问下“我被邻居确实打过疫苗的金毛咬了,怎么让他赔钱啊”,过一周来看会得到大部分建议,还很可能有一个真sb抖机灵答案(比如“你离死不远了”)正在被其他人围着骂,“你自己才是疯狗回家照照吧”,“楼主真疯了还能上网?sb”………这不挺好么。

他乎目前很多建设达不到这水平。


user avatar   xszt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人对这种人有个很形象的比喻:

叶公好龙




  

相关话题

  怎样评价知乎用户“马前卒”? 
  如何从知乎回答里区分大牛和三脚猫? 
  知乎是否汇聚了中国的中产阶级?目前是否主要由中产阶级在知乎输出价值观? 
  知乎网红红护到底有几个女朋友? 
  已入驻知乎近两个月了,发现自己能力不行,没有一分钱收入,还有做下去的必要吗? 
  知乎上匿名用户创造的垃圾回答太多了,有没有什么方法屏蔽? 
  为什么感觉知乎上的气氛总体较偏右? 
  成为知乎的大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评价知乎专栏即将个人化? 
  在知乎被大 V 拉黑是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大陆儿童在香港地铁进食导致骂战事件?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15 年初这轮希腊债务危机?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