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宝玉喜欢黛玉的同时又能左右撩闲? 第1页

  

user avatar   alex-xu-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现没人看到我的另一个宝钗黛玉的回答,贴在这:

宝钗和黛玉关系到底怎么样? - Alex Xu 的回答 - 知乎

大家一起围观和吐槽吧~一个人讲笑话寂寞,人多了才好玩儿~

----------------------------------------------------------------------

最近重温红楼梦,终于是从一个大人的世界看他们了。宝玉对女孩子的感情,我觉得说怜惜啊体贴啊都不一针见血。书里形容他是“痴”。什么叫痴?就是猫奴对猫的感情。就是看到野猫淋雨会心疼死,路上有猫就必须去喂食和撸两把,自己家的猫就更是祖宗,这样的感情。他对黛玉的感情,是他心中对待老婆+知己的感情,和“痴”是两个层面。这也是黛玉为啥不会因为丫鬟和他吃醋,顶多想“这傻X撸猫时候神情很专注啊,爱猫的男人都是温暖的”

我长大以后才懂,宝玉对黛玉的好,是怎样难得。一个熊孩子,真熊那种,虽然有点文艺,有时候很暖,但是很常规地惹了事儿就跑(金钏儿事件),而且会惹大事儿(寻找蒋玉函事件他爸都吓尿了好么,不打死他也是亲生的了),心情不好会抽风(踢过袭人,和晴雯吵架),看到妹子犯花痴,经常需要有人跟在后面擦屁股(衣服坏了得让晴雯拼命来补)。但是他只要一见到黛玉,就会秒变成年人。他会突然思虑无比周全,从黛玉最近有没有什么烦心事开始考虑,到她哭完午睡对身体不好,到睡太久对身体不好,到千万别让她哭,事无巨细。所以他会挨打之后给黛玉送帕子,会和她说不我疼我是骗他们的,会知道什么时候该讲笑话逗她笑,会知道遇到什么事她会生气。他拼尽全力在了解一个人,最后到能读懂一个眼神(赵姨娘来了,黛玉看他一眼,他就走了,家教真好)。所以年纪大了觉得,世界上没有人天生就了解另外一个人,尤其是那种特别自我中心的,如果他/她知道你想什么,一定是因为用心和努力。

很多人会比较黛玉宝钗和袭人晴雯。其实黛玉宝钗没什么可以比较的,因为首先两人好得不行——聪明人都很寂寞,俩人利益有冲突也是(家长的)君子之争,两个通透人在一起玩耍是很愉快的。其实宝钗骨子里很骄傲,所以喜欢黛玉的同时总有点冷眼看他们爱来爱去,感叹“懵懂无知太年少,图样图森破”的感觉。实际上她俩一个看似入世实际出世(所以别因为金钏儿的事骂宝姐姐,她一个小姑娘没有父亲,哥哥不靠谱,早早被生活淬炼成冷静理性的人了,她对金钏儿冷漠,可是她对自己也不热情啊),一个看似出世实际入世,哪有什么高低之分呢。另外宝玉心里也不是宝钗温柔加一分,黛玉可爱加一分这样算的。和贾母一样,算法是黛玉是我老婆,计分完毕;宝姐姐敲好的,我很喜欢她。

但是晴雯和袭人就比较有趣了。如此两个不同的人,为毛宝玉都喜欢?其实再看书就发现,这两人在宝玉心中角色完全不同,但是都很重要。袭人像大人,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心中有些小原则,帮助维持怡红院正常运转;也因为像大人,会把宝玉照顾得很好,家里闹矛盾也会息事宁人(别说她告密坑晴雯了,晴雯和宝玉吵架她也是跪着拉架的,她和王夫人的剖白也算是给宝姐姐助攻,给自己铺路,和晴雯关系不大),看得出宝玉对她很依赖。晴雯是个孩子,聪明伶俐技术好,但是还是在小孩子快意恩仇的思维模式上,还没有学会权衡,生气了照样糊宝玉一脸。说实话你很难指望晴雯能像袭人一样会照顾人。

但是宝玉想“淘气”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袭人作为大人思维,很难理解宝玉淘气的动机、乐趣,甚至还会告诉他妈。所以电视剧晴雯撕扇子和宝玉笑作一团,袭人赶来露出了“你俩有病啊”的表情。但是晴雯不一样,孩子的思维方式背后,还有个假小子式的勇气活跃和好奇心。最感人的是给黛玉送帕子那回,宝玉支走袭人(你看他知道袭人会告诉他妈),让晴雯去给黛玉说“我病好了”,晴雯说:“你是不是傻,你敢不敢再刻意一点。咱们送个东西好么?”宝玉说那就把旧帕子拿去吧。晴雯又很担忧地说:“为毛拿旧的啊,你妹子会不会生气啊?”(这里真是很担忧,不是袭人嫌弃黛玉使小性那种)。宝玉说不会的她懂的。然后还是接电视剧比较生动,剧中晴雯笑嘻嘻地露出一个“哦了我也懂的!”的表情,转身走了。(其实她懂个灯笼啊!这小姑娘喜欢和宝玉一起玩,但是真没体会过爱情的悲伤,算不得知道爱情。如果晴雯不死,贾家不败,那她就这么嘻嘻哈哈地和宝玉黛玉生活在一起,可能就真永远不用长大了。)然后到了黛玉家,规规矩矩表情严肃地送了帕子就回来了。同学们!这段是不是特别给力!这就是初中时候和你开黑还包鸡包眼的兄弟,高中时殚精竭虑帮你追妹子/汉子的死党,超级优质的僚机好么!!你想到死党们就知道宝玉对晴雯的在意。

总之富n代曹公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狗粮撒得淹没fff团。但是他轰轰烈烈的青春和爱情被倾颓的大厦压倒,我们的青春也被时光一揽子卷走。曹公没有选择从缅怀中醒来,我们所幸没有那么多可以记述,离开桃花岛,华山之巅的风景更好。


user avatar   he-hua-5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吧,如果大家看过书就知道,宝玉最后明白了那个道理:

龄官只在地上写“蔷”字,她在乎的是贾蔷,对贾宝玉可没什么兴趣!


也就在这儿,宝玉明白了,原来每个人都只拥有自己的那一份眼泪,而他的那份眼泪就是来自于林黛玉的眼泪,从此宝玉就定下了心来,再也没有让林黛玉为他的“姐姐妹妹们”伤心过了。

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你一个人的。

这儿是宝玉真正的确定了这种感受。


而其实早在这之前,宝玉虽然还没有悟到这个道理,但是,他的本能里对黛玉的爱情就表现的很明显了:


比如那一段贾宝玉对薛宝钗见色起意的段落:


贾宝玉在旁看着薛宝钗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 ,不觉就呆了。


这个宝玉看着薛宝钗动心的描写,写的真是太他妈的精彩了。


一方面,它符合正常男性感觉,看到有性魅力的女人,本能的会动色欲。


另一方面,刚好说明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情。


呀,薛宝钗的这膀子真好看,假如长在林黛玉身上该多好啊。

呀,宝姐姐真好看,她跟林妹妹不是同一种好看。


也就是说,这个人看到世界上一样很好的东西,他马上下意识的想到的是“我自己的那件东西”,并进行对比,这还不是爱情,到底什么是爱情啊?


世界上客观的好东西就是很多啊,所以宝玉是承认的,假如不承认,那是虚伪,伪善,但是如果很快他的思路还是回到了“我自己的那样东西”,我认为这是爱情。


这才是,真正的人的爱情,真正的不伪善的爱情。


user avatar   zhang-yu-ze-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红楼梦》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galgame剧本,仅《源氏物语》能与之相提并论。不同的是,《源氏物语》是以光源氏为中心的乙女向单线作品,男主够帅够传奇就可以了。而《红楼梦》是个根正苗红的后宫向作品。这种东西你做个林黛玉单线,读者必然暴动,观众必然起哄。

曹雪芹创作野心极大,第五回就通过太虚幻境的判词写尽金陵十二钗的命运。而且还捎带了副册及又副册的人物。也就是说,这个galgame要走出十五条以上的情节线,是个类似于《Fate stay night》的特大型galgame。

卫宫士郎必须反复的去死才能引出圣杯战争的关隘,而同样的,贾宝玉必须依靠反复的撩闲才能道尽红楼群芳的命运。

宝玉撩闲宝钗,才可以引出“怀金悼玉”的动人剧情。

黛玉一句“我来的不巧了”简直是Galgame的千古经典。堪比《白色相簿2》中的:“明明是我先来的。”“你为什么那么熟练啊。”

此摄魂夺魄之语,观众代入宝玉的第一人称视角,会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冷汗涔涔。因为这时候很可能会出现选项条,回答错误就是万劫不复的Bad End。

同样的,贾府中的各种情境自由切换也是为宝玉撩闲做出铺垫。进学堂读书是为了写秦钟,在太虚幻境做梦遇到的是秦可卿的幻影,吃烤肉踏雪寻梅为了遇到妙玉,而宅在家中的家庭线则留给了袭人和晴雯。

直到宝玉生日群芳夜宴,是《红楼梦》后宫向剧情的巅峰,好多好多姑娘陪宝玉一起玩,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呀,这是多么经典的galgame剧情啊。这之后,大体就是衰败,分离,走向终局的剧情了。

那么有人问,所以黛玉的作用是什么?换一种问法,这么多恋爱线,黛玉是如何凸现出Galgame的剧情价值的?

答案非常简单:这是宝玉遇见的第一个人。

作者生怕读者不引起重视,还编了一个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故事。

“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一句奠定女主角地位。

任何Galgame中,你第一个遇见的女孩儿都要引起120%的重视,否则你就完了,等BE吧。

《Clannad》中的古河渚,你敢不搭理她,别的女孩儿全线BE。Fate中的Saber,你不给她吃饱,她第一时间砍死你。至于伊藤诚抛弃桂言叶的故事,全世界都知道,脑袋都没了。

写到这里,答案就很清晰了。

《红楼梦》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最优秀的Galgame剧本。宝玉必须靠撩闲来展开所有的剧情线。而宝玉也必须以喜欢黛玉为前提,因为黛玉与宝玉是最早熟识的,即宝黛线是Galgame中的真正主线,主线崩塌,支线将毫无疑问的走向Bad End。


user avatar   shi-dian-du-shu-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唐代以来,新帝继位后改历逐渐成为常态,这可以被视为是宋朝频繁改历的根本原因。

二是由于精度问题,旧历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精度下降,是改历的客观原因。

三是宋代不禁私历,技术上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也使得大家比较有修改历法的动力。

咱们一条条的来说。

由于历法这玩意跟天象密切相关,而观星占卜吉凶这事又直接关系到王朝统治,所以大多数的朝代都是严禁民间研究天文历法的——不然今天有人观荧惑无常主灾兵之难,明天大星落于西南宰辅恐有性命之忧,后天星星已经对齐旧日支配者即将苏醒,你说皇帝要怎么办?听还是不听?这就很尴尬

初,知星者言,上象变,不利大臣,请攘之。光庭曰‘使祸可攘而去,则福可祝而来也!’论者以为知命。卒,年五十八,赠太师。——新唐书·卷一零八·裴光庭传

所以干脆,这东西由官方统一负责,你们民间也别研究这玩意了,谁碰谁死

太平真君五年春正月戊申诏日:愚民无识,信惑妖邪,私养师巫,挟藏谛记、阴阳、图论、方技之书,又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诣官曹,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明相宣告,’咸使闻知。——魏书·太武帝本纪
永平四年夏五月诏禁天文之学——魏书·宣武帝本纪
开皇十三年春二月丁酉制私家不得隐藏纬候图谶。——隋书·文帝本纪

除此之外,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认为历法这东西上体天心,乃是天人感应之正道。正所谓“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是为儒生职业”,然而尴尬的地方在于,咱们都知道天文学其实也是相当专业的一门学科,没点专业本事你是玩不转的。所以这么搞下去的后果就是汉代以来历法从儒家的领域里被分了出去,由专门的历法人员来负责,而大儒们对相关学界前沿了解的越来越少,却偏偏要把历法当成正朔的大事。所以唐代以前汉朝是东汉一个太初历,西汉一个三统历,这是汉历,也是王朝正朔的权威象征,马虎不得。

结果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之后又是南北朝,朝代一个比一个短,顺便出了祖冲之等一票数学家,这就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历法推算的技术进步了;二是少数民族南下以后这等蛮夷之人缺乏儒家思想熏陶,一朝一历的习惯竟然逐渐被废除了,比如说北魏前后改历三次、隋朝改历两次,所以到了大唐的时候,大家已经习惯改历了。

唐终始二百九十余年,而历八改。初曰《戊寅元历》,曰《麟德甲子元历》,曰《开元大衍历》,曰《宝应五纪历》,曰《建中正元历》,曰《元和观象历》,曰《长庆宣明历》,曰《景福崇玄历》而止矣。——新唐书·卷二十五·历一

所以说,唐代以来,一朝改历逐渐成为常态,这是宋朝频繁改历的根本原因。

既然改历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么显然历法出了差错就可以改。考虑到技术的进步,宋代时期的定朔算法已经相当成熟了——日月黄经相同的时刻称为“朔“,定朔,就是确定真正的日月黄经相同的时刻。考虑到古人没有精准的经纬度跟地轴偏角的概念,他们想要搞明白这玩意还是比较困难的。不过好在古人也不傻——我多观察观察,然后拟合不就完事了嘛?然而这种拟合没有先进的数学工具作为基础,多半是有误差的,而且时间越长,误差越大,所以这就是客观上的改历需要。

显德《钦天历》亦朴所制也,宋初用之。建隆二年,以推验稍疏,诏王处讷等别造新历。四年,历成,赐名《应天》,未几,气候渐差。太平兴国四年,行《乾元历》,未几,气候又差。继作者曰《仪天》,曰《崇天》,曰《明天》,曰《奉元》,曰《观天》,曰《纪元》,迨靖康丙午,百六十余年,而八改历。南渡之后,曰《统元》,曰《乾道》,曰《淳熙》,曰《会元》,曰《统天》,曰《开禧》,曰《会天》,曰《成天》,至德祐丙子,又百五十年,复八改历。使其初而立法吻合天道,则千岁日至可坐而致,奚必数数更法,以求幸合玄象哉!盖必有任其责者矣。
《纪元历》定朔推算误差图


然而在儒家眼中,你这频繁改历说明你们水平不行啊!你看我大汉就不瞎改!于是大家开始频繁发牢骚,纷纷指责这届编历的不行。修历的表示你说我不行,你行你上啊!大家又表示我要是行还用你?

“刘洪历四十五年差一度,梁武帝历百八十六年差一度。“以前人历术之精,犹不免此,况贱工之草创者乎?大抵唐以后律历之法不传,士大夫无所从受。——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五·总论应天至统十四历

这里咱们就必须提到前面说的第三点了,实际上,汉代以来历法的发展已经进步了许多,以至于士大夫们按照儒家经典得到的那些理论基本已经不可能用于指导历法编制了——这就好像是牛顿那个年代,随便拎出来一个科学家都是精通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各种自然科学的杂家,不过今天就隔行如隔山一样。然而偏偏这个历法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王朝正朔,还有华夷之辩:南北朝一堆蛮夷就罢了,后来天竺跟西域地区的立法计算方法也开始被引进国内,这简直就是国将不国啊!

不过你就算把天说破,也碍不住人家算得准……所以到最后官方一套“大历“、民间还有”小历“,而官方人员碍于士大夫议论,表面用大历,私下用小历也成为了常态。沈括曾经表示:你们这些儒家食古不化整天瞎指挥,搞得大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很辛苦有木有!

《史记·律书》所论二十八舍、十二律,多皆臆配,殊无义理。至于言数,亦多差舛。……其日月五星行次,皆只据小历所算躔度誊奏,不曾占候,有司但备员安禄而已。熙宁中,予领太史,尝按发其欺,免官者六人。未几,其弊復如故。——梦溪笔谈·卷八·象数二

那么把话说回来,古历真的精度就很高么?当然不是了。对汉朝来说,碍于改历这事是个忌讳而导致眼睁睁的看着它出错而改不了,才是最痛苦的事情……

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考其行,日有退无进,月有进无退。建武八年中,太仆朱浮、太中大夫许淑等数上书,言历朔不正,宜当改更。时分度觉差尚微,上以天下初定,未遑考正。
至元和二年,《太初》失天益远,日、月宿度相觉浸多,而候者皆知冬至之日日在斗二十一度,未至牵牛五度,而以为牵牛中星,后天四分日之三,晦朔弦望差天一日,宿差五度。章帝知其谬错,以问史官,虽知不合,而不能易。后汉书·卷九十二·律历中

所以综上所述,技术进步、修正误差、观念改变这三者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宋代的频繁改历。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合格的生活条件呢?

月收入1000的农村家庭里,能保证孩子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算合格了

但是在月收入10000的打工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在城里上菜小,以后能读个中专甚至大专才算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6000的城市小市民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报个补习班考上本科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000的白领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有学区房,或者上私立小学国际双语学校考上211或者出国留学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万的家庭里,我不知道,我没见过人家的生活

所以什么才是合格呢?

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超越自己的出身,比自己的爹爹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吗?

话说回来

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我他妈的生你干什么?养个干女儿不好吗?比你便宜多了,还能干!




  

相关话题

  假如林妹妹成为武侠人物,保留娇病的属性,她最适合什么武功和武器? 
  红楼梦中,最先察觉贾家的大厦将要倾覆,或者在贾家被抄家后能全身而退,并保全自我的人是谁? 
  爱林黛玉式的女人会让事业型的男人有多幸福?如朱棣,胤禛式的男人深爱着他们的颦儿,会让他们有多幸福? 
  《红楼梦》第十八回,为什么贾元春说《杏帘在望》这首诗最好? 
  为什么有人认为薛宝钗不可爱? 
  《红楼梦》中有哪些可悲的细节? 
  《红楼梦》中癞头和尚为什么让黛玉出家、送宝钗金锁? 
  如何把《水浒传》写出《红楼梦》的感觉(或反之)? 
  《红楼梦》中黛玉和凤姐小时候都是被当做男孩养大,为什么她们的性格截然不同? 
  《红楼梦》最好的英文译本是哪个? 

前一个讨论
如何优雅地翻译「I had a crush on you.」?
下一个讨论
请问大家,大学生村官在正常工作期间,被镇里在编人员打成轻微伤,单位领导不能调解,村官如何维护自己权益?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