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苹果手机有哪些地方是安卓手机依旧没有赶上的? 第1页

     

user avatar   xiamend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苹果能给国内用户直连原版iOS系统和软件商店的服务,这相当于国产手机能享受Google原版系统+直连Google Play原版商店。

光凭借这一点,iPhone11就算只有华为P20的配置,冲着系统和软件生态好,还是不愁销路。何况iPhone11实际配置还比P20强得多。

美帝FLAG四家高新技术巨头里APPLE最亲华,比方说,它的数据可以放在中国内地(贵州);GOOGLE则是千方百计在google.comyoutube.com塞轮渡云宣传资料的铁杆反*分子,两家公司的意识形态就决定了只要国产手机还用着(儒雅随和)国产安卓系统+国内安卓商店,这一点上国内安卓机用户的体验就永远赶不上果粉用iPhone.

这个问题下很多果粉的回答说iPhone这里好、那里强,究其原因,大多数基于的都是这一点。

首先,因为谷歌走了,国内的安卓系统各家各做各的,用户手里的魔改版安卓系统臃肿不堪,系统肥了,各家的安卓软件平台能提供的软件却少得可怜。各种国产应用商店李鬼应用木马应用层出不穷,魔改版安卓系统连字体和第三方桌面都换不了却塞了一堆系(广)统(告)app。Google Play前几年连中国的BAT之一的核心产品app一度因为权限问题下架,哪个国产软件平台能如此铁腕?Google日历网页端到手机客户端无缝读取和更改日历,哪些国产手机厂商内置的日历能做到?谷歌商店里从机械制造到天体力学从德国开发者到美国公司写的软件我都下过,关于给力的机械app,我还专门写过一个回答:

国内安卓机用户哪个能在国内手机平台上下全这些app?有兴趣的移步翻一下评论区,不是查不到就是只有极旧的版本,我当时还在国内多个安卓平台搜过有没有类似国产软件,很遗憾,没有。

觉得我国主要创汇项目机械是冷门小学科的可以再移步一下金融,下图是另一个例子,请问国内xx宝、xx手机助手、xx荚能不能和国际上大型金融机构多合作一下,让他们允许这些机构的客户端上线一下自己的平台?

一个都没有.jpg

然而国内的苹果用户却可以名正言顺的直连App Store下到他们想要的软件,而且是正版,貌似换个地区就能直接下到国内安卓用户**上Google Play才能到的国外软件。


更糟糕的是国产手机跟Google全家桶告别的同时,国内几大安卓手机厂商自行研发的“全家桶”往往只能在移动端使用,没有WEB版或PC版,信息输入与同步只能在手机和平板小屏幕上完成;而谷歌和苹果原生系统的“全家桶”尤其是谷歌是跨生态圈的,它们又做客户端又做(各种操作系统)网页端。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iPhone,日历、闹钟、云盘都是从电脑到手机无缝同步,比如存储服务,苹果提供iCloud的PC和macOS客户端;海外安卓用着Google Drive的PC和安卓客户端,也很方便,就说日历吧,知乎上果粉充满优越感的“我在我的iPhone设个日历电脑上也能查看编辑”等等“同步操作”通过谷歌日历等原生安卓系统的软件我也能办得到。

然而国内大部分安卓机用户办不到——国产安卓手机那些各厂DIY的“日历”普遍是没有PC版和Web版的,更别提Google日历那种“分享日历链接”等等拓展功能,1个人的日程变更了,整个小组跟着变。于是,有这样需求的用户提问了:

但他们又被无视了。不管是菊厂还是粗粮还是蓝绿大厂,极少有国产安卓手机制造商懂得,一个用户在手机上使用日历、云盘、闹钟、邮箱等等客户端那都是信息“被输出”到用户,手机的屏幕是如此狭小,除了客户端应急输入,必然需要另一个更大更强的平台去“输入”海量的信息,很显然,这个输入端眼下只能是计算机。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你永远只能看到搞数据库的拿电脑运维数据库,而不是拿个4英寸的手机输入代码;就像知乎上大量的优质回答只能在电脑上用富文本格式撰写,而不是在手机上敲文字实现。

这个道理苹果懂,谷歌也懂,国际互联网上有各路大神做好的.ics格式的各种日历,国外的苹果和安卓用户都可以在计算机方便的导入到自己的日历上,然后手机上直接看,但这两家国内能直连的只有苹果的产品,所以……国内基本上只有苹果用户能享受这个导入+无缝同步的便捷服务。

其实除了苹果和谷歌,还有个西方公司也深谙这个道理:微软,它也和苹果一样选择了留下来合作,而且他家的产品是国内国外都可以直连的、速度也都还行的那种可以(其他的不是国内不行就是国外太慢),安卓能装苹果也能装,比如Outlook日历一样是WEB版到手机客户端都有,但国内各种定制版安卓系统和应用商店上几乎看不到预装的微软app(比如Outlook日历、邮箱和Onedrive等等app,取而代之的是各家自制的“系统app“,而且你想把各种默认应用改成后装的微软app经常国产安卓系统还不允许(尤其是菊花厂),这不是帮着苹果的生态圈一枝独秀么……


通过这两大不对称优势,苹果的产品在国内一枝独秀,可以把新机型的价格一抬再抬,可以把净利润率抬升到戴姆勒奔驰这样的老牌欧洲制造业企业的3倍,然后再把暴利投入到下一轮研发,开发出昂贵而高效的一系列配件。根据各家公司财报,惠普这样的其他美国电子类企业年净利润率只有4%左右,戴姆勒奔驰是6%,而苹果达到了惊人的18%。而且只要果子的软件生态一枝独秀,iPhone硬件再高价也不愁销路,而高价高利润(苹果去年净利润率高达18%)的良性循环就能不断转化成研发经费,进而进一步带来各种硬件优势,比如iPhone11性能超群的CPU,并且做出各种遴选高端用户的隐性提价操作,比如不附赠快充,比如砍掉居中容量逼着用户买高价大容量版本等一系列操作,因为它知道不管这些操作有多不讨喜,它在中国大陆的这点核心竞争力都一直在。

也正是因为谷歌走了,苹果手机高价,国产手机才吃准大部分用户只能买国产安卓机,更进一步的,才会有动辄这家不给root那家不给换第三方桌面的"深度定制版安卓系统"。如果你给西方品牌的国内版安卓手机刷过“港版”、“欧版”、“美版”系统,你会惊讶哪怕不root的安卓系统也如此“干净的”,也远没有印象里和iOS的差距那么大,问题是几个国人能这么做呢?


国人安卓系统要有果粉用iPhone的体验,需要一个干净而自由的系统,严格审查的软件商店,需要全世界各式各样用途的软件开发者都加入,需要WEB到客户端无缝衔接的日历、联系人等一系列系统,绝大多数国人用户“上网技术”一般,用国产安卓机当然都没有这些体验,他们只能整iPhone咯。


关于评论区的统一回复:

  1. 阅读全文再回复是基本礼节。不要看了一个开头就急忙在评论区攻击。
  2. 常看我回答的用户可能都知道,我对Google和Apple都不算是很感冒,更不是它们之一的脑残粉。我对微软、脸书的好感度比对他俩都高得多。请不要把我当成Google和Apple的脑残粉批判一番,认错人了,谢谢。
  3. 评论区有提到Google的app也要求各种权限不给闪退的,请确定您是在Google Play官方下载的app,而不是山寨安卓软件平台下的名字带Google的软件。在我的手机上这一情况基本没有出现(但必须的权限还是被索要的,比如谷歌盘客户端不给存储权限当然闪退)。如果你确定Google Play给你的app也没有权限,请把你的软件地区迁到英语为母语的发达国家并设置系统语言为英语试试看,有惊喜。


user avatar   RichardRichar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隐私的极端重视,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


输入法:

  1. iOS 自带输入法没有云预测和云备份功能,用户输入的内容不会被上传网络。
  2. 默认不允许第三方输入法上传用户输入的任何内容。如用户须开启云预测这种实时监控用户输入内容的功能,须在输入法设置打开“允许完全访问”开关,iOS 会弹窗警示你输入的任何内容都会被上传开发商,包括信用卡号或家庭住址。
  3. 用户在网页或应用的密码框输入,一般会强制切换自带输入法(除非某些应用自带安全键盘,例如银行等)


短信:

  1. iOS 没有自带的短信骚扰拦截功能,默认任何短信内容不会外传给第三方。
  2. iOS 提供了短信过滤器的功能,允许将不在通讯录的短信发送给第三方进行分析过滤。此功能默认关闭,如用户打开 iOS 会弹窗警示你的短信内容可能含个人隐私信息,确认是否开启。
  3. iOS 的短信不对任何第三方应用开放接口。(除了上述的短信过滤器功能)
  4. 在输入短信验证码时,除苹果自带应用, iOS 均不会自动粘贴到输入框,须通过“点击自带输入法拦位上的短信验证码”这个动作进行授权粘贴。


通话:

  1. iOS 的通话和通话记录不对任何第三方应用开放接口。(想想很多安卓应用那个不给就不让用的“电话”权限)
  2. 由于美国法律法规, iOS 不允许通话录音,任何通话录音的应用不允许上架,通话时无法使用视频、录像或录音等功能,防止外放录音。(但不做本地化适配,连坐全球所有版本的 iPhone 都不能通话录音这种事情……)
  3. iOS 本身不自带通话骚扰拦截功能,但可以通过读取第三方应用的数据库,对来电进行匹配标记快递外卖、骚扰、诈骗等标签,让用户自行判断,此功能不涉及隐私信息的外传。


其他:

  1. 任何第三方应用无法读取 iPhone 的 IMEI 码。(设备唯一识别码,还是想想那个“电话”权限)
  2. iPhone 不会向未连接的 WiFi 发送真实 mac 地址。(有效防范今年 315 提到的探针盒子)
  3. iMessage 和 Facetime 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理论上连苹果都不能看到你的对话内容。(各位应该有过这头刚聊完,那头朋友圈出现相关广告的经历吧?或者陆家嘴视频无法发送的情况。)
  4. 新安装的应用所有权限默认关闭,须用户允许才能开启,同时不存在不给权限不让用的情况。 iOS 新装应用一般起手式:是否允许通知、是否允许使用网络(国行 iPhone 专属);安卓新装应用一般起手式:是否允许电话权限、是否允许存储权限,通知权限默认开启。


安全和便利是跷跷板的两头,很多人抱怨 iOS 功能少不便利,苹果对隐私近乎偏执的重视是其主要原因。


放个苹果的隐私广告吧:

“If privacy matters in your life. It should matter to the phone your life is on. ”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881240499322880

user avatar   alexis-sanchez-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没用打印机,突然想起来iOS和Mac OS从系统底层支持AirPrint一种免驱动的打印服务,只要和打印机在同一个局域网,就可以用手机直接打印,免去了以前安装驱动的繁琐,打印时也省去了开电脑!

还有一个Apple和Adobe因为打印渲染的斗争,真的是神仙打架


随着增值税的从16%下调到13%,苹果在今天也正是进行了官降,4月1日起苹果官方降价,如果你前几日刚购买了新款的ipad、iMac和Airpods,可以在14日内拨打苹果官方电话来退还差价。

不过没有调价企业可是多赚了你的钱哦


首先是安全与隐私,这是我看中苹果设备的核心

隐私保护,
是 Apple 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

在 Apple,我们将隐私视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这是在苹果官网上的一句话,且最后一段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开始探究

首先打开Apple官网,拉到最下面看到这样的内容,重点就是红框里面的!

先选择“隐私”进入查看,Apple基本隐私策略,然后看到最下面进一步了解

从左到右依次观看,“我们的保护隐私的策略”“管理你的隐私”“透明度报告”

其中透明度报告是Apple公示的因为司法、执法时的数据请求。

希望大家了解一下Apple的差分隐私,Apple是尽可能的不收集个人隐私数据,反观国内一些厂商,吃相难看,恨不得把所有的数据收集好推荐信息。

还有这个“iOS安全白皮书”(点击下载),让你全面了解iOS的安全技术,包括高票说的东西都在里面,什么端到端加密、Safari加密防跟踪、沙箱技术、全局安全芯片保护、数据接口加密保护、随机Mac地址等等等等

Apple虽然缺席CES 2019,但是打了一个大广告(标语翻译为中文的意思是,无论你在 iPhone 上做了什么,都只会留在 iPhone 里)表明了Apple对隐私的策略,可能是针对之前一些科技公司发生的大规模数据泄露事假!

环境责任、供应闪责任、辅助功能

这个大家自己看就OK了

让每一个人受益的科技,才是真正强大的科技。

为了减少对地球的索取,我们增加了对自己的要求。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以人为先。

用户体验

这个很多知友已经讲到了就不细讲里。

像是Airdrop、AirPlay、原彩屏幕、120Hz刷新率、采样率、扬声器、NVMe协议闪存甩国内一些厂商好远,这也是为什么iPhone小内存但是切换APP很快的原因之一、Face ID 目前最好的,暂时还没有超越太多了不一一展开

但是我想说一iCloud和录像、线性马达

iCloud配合airdrop是真的很强,一个是工作接力,可以不同设备切换,二是剪切板共享,iPhone上看到一段话觉得很好可以复制,然后在MacBook、iPad上直接粘贴,特别是针对网页、杂乱无章的字符,都可以快速传输,不需要借助微信、QQ什么的。真的好用,谁用谁知道。

录像、iPhone的拍照我不能说是最强的(也不弱)但是它的录像真的很棒,设置里调节到4K-60帧,手机可以一直录下去,直到磁盘存满发出警告,而且iPhone的双光学防抖技术,录像的时候是丝滑的感觉,可以去找一个iPhone X系列手机感受一下,真的不一样。

马达震动每个手机都有,但是只有iPhone把震动做到了物理按键的感觉,无论是锁屏界面手电筒的用力按压的开关式感觉,还是波轮调整刻度时间的咔哒感觉,还是Home键的机械感,iPhone的线性马达总会给你一种错觉,你在使用物理按键!(另外魅族16的线性马达手感已经和iPhone差不多,这个很厉害)

做工技术

这个太好说了,网上有很多测评视频,都可以看一下,苹果在细节上一点不马虎,iPhone XS是前后玻璃加手术刀级不锈钢、iPhone 6、7是铝合金特别是7的亮黑是流体磁粉抛光工艺,iPhone 8是玻璃夹心不锈钢可以用手摸一下那个缝隙,镶嵌的非常好,非常圆润,包括iPhone背部的Apple logo是镶嵌的,可以看出iPhone的加工精度的厉害之处,拆机后的做工把其他厂商锤爆了

售后

本来这个地方还要为Apple打call,但是由于近年来被一些人钻了只换不修的空子,和APP退钱的空子,现在不以换代修了,只修。APP退钱更严格了。

Apple是14天无理由退货,不仅比规定7天还要多7天,而且哪怕你打开用了都可以换,只要你不满意不喜欢就可以换,前提是没有造成机身损伤和划痕,当时我就是买了iPad 2018用了两天,受不了非贴合屏幕,想要iPad Pro的120刷新率和4扬声器,所以我打客服问问能不能换,客服说可以,我说我都用了,客服说:“先生您没明白我的意思,只要你在14天内不满意且机身没有损伤,就可以更换”我当时激动哭了,午觉都没睡就去换了,去了检查了一下设备就给我换了。

APP退款,之前我下载了一个比较冷门的APP花了45元,但是下载以后发现和iPad的屏幕没有适配分辨率,我就打客服说明了情况,就给我退了,但是去年底,我下了一个APP技术有问题不能用(很久没有维护)但是是真的艰难,交涉了好几天:包括我需要联系开发者解决问题、且这个问题时开发者也无能为力,才勉强退了。我在App Store花了很多钱买应用了还是很艰难。

我感慨Apple在这两年里经历了什么(类似的还有亚马逊),国人一小部分人钻空子赚钱,害的整个中华区都跟着受害。


当然iPhone还有很多不足,但是题目没问,所以我就不说了,感谢您的阅读,谢谢!


user avatar   chen-song-8-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问题问的是iPhone和国产机对比,目前被修改成安卓机了。


ps:目前iPhone京东优惠巨大,有需求可以看看。看文之前,先领个红包吧。

我已经在文末更新了最新的iPhone选购建议,欢迎查看。

以下是原回答:


既然题主问除了iOS系统之外的,那我就着重说说iPhone硬件素质、硬件调教方面的优势,再科普一些苹果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看看消费者出了比国产机更高的价格都买到了什么。

1. 屏幕

不论是LCD还是OLED,iPhone的屏幕让同时代的国产手机无法望其项背。iPhone XS系列那块采购价高达80美元的顶级的OLED毫无疑问碾压所有国产机,色准地表最强(三星和索尼虽然硬件也同样厉害,但是基于下面所说的软件原因无法发挥出实力),支持杜比HDR10。

iPhone XR上面的那块被无良媒体强行黑的LCD屏幕在业界也属于顶级水准,只逊于XS系列和三星旗舰的OLED。这块屏幕色准强于所有国产旗舰机,等效分辨率也高于除华为mate 20和mate 20 pro之外的所有国产旗舰(国产旗舰机所用P排OLED屏幕的分辨率和LCD屏幕相比要有折损)。自iPhone7以来,苹果一直使用P3色域的屏幕,安卓机上面的广色域屏幕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系统完全不分辨屏幕正在显示的内容是SRGB还是P3,强行用高色域屏幕会导致色彩过饱和失真的情况,因此安卓机用P3色域测出的Δ-E值都高得离谱,高色域的硬件成了摆设,三星和索尼旗上面的顶级屏幕也是一样,广色域功能完全被浪费掉了(但是非广色域模式下这两家的旗舰屏幕同样极其优秀,远超任何国产机)。考虑到安卓旗舰的屏幕被系统拖累,iPhone可以说是市面上唯一可以完美用超过srgb色域准确显示内容的手机。同时iPhone全系都有120hz触控采样,操作非常跟手。

2. 处理器

这一点不用说了,不用A12出手,A11单核性能就默秒全。考虑到现在国产855基本都在耍猴,这个优势就更明显了。

3. 扬声器

iPhone XS和XR都配备了立体声扬声器,不论是音质还是立体声效果都远远甩开所有其他手机(只有pixel 3勉强可以一战)。尤其是XS系列,在手机这样狭小的空间内实现了360度立体声,可以说是黑科技了。看看iPhone的扬声器体积吧,哪个国产机能比?


4. 生物识别

Face ID的安全性是任何指纹识别都没法比的。

5. 视频性能

懂相机懂朋友都知道,视频主要拼的是CMOS的读取速度(前一段有人问为啥索尼自己的旗舰不用拍照画质顶级的为华为定制IMX600,其实就是为了兼顾视频)。iPhone的那块CMOS可以实现4K 60p或者1080p 240p的视频输出,画质远远甩开市面上任何其他手机。尤其是拍30p视频时可以插帧实现HDR,极大提高视频的动态范围,这个功能在所有智能手机中是独占。更不用说还有立体声麦克风了。


6. 线性震动马达

这点 @李东浩 的回答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这项iPhone 6s时代就加入的技术,国产机中好像只有魅族和iqoo有跟进,但是这些几乎没有任何第三方app支持。上面扬声器的图也有震动马达,体积同样丧心病狂......不光是知乎点赞,连YouTube刷新页面都会有轻轻的震动反馈,非常舒服。手持iPhone的同学不妨给我点个赞体验一下,嘿嘿......如果还没体验够可以去给评论区的小伙伴们点赞 。

其实并不是安卓机没有震动反馈,只是iPhone的震动实在是太丰富了,电话、微信、短信、邮件、知乎点赞都不一样,绝大多数的手机的震动马达都只能控制震动的持续时间,无法像iPhone一样同时控制时间和强度。

7. 地表最快的内存和闪存。

先不说nvme协议在最大带宽上面远远超过ufs,iPhone的内存和闪存的读写速度远远超过任何竞品,当然采购价格也是爆炸。你以为iPhone的流畅只归功于iOS系统和A系列处理器吗?Too young too simple!高速的内存和闪存同样功不可没。iPhone应用打开快,闪存的功劳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处理器。苹果一直是闪存方面的堆料狂魔,已经到了偏执的程度,iPhone、iPad和Mac都是这样,就算内存满了要动用闪存来做虚拟内存,很多时候也很难察觉到系统速度变慢。

更新:很多小白有个误区,觉得手机闪存的速度只和传输协议有关,看到一款手机有nvme或者ufs协议,就直接下结论说这手机闪存快,这是大错特错的。事实上传输协议只决定带宽的理论上限,每个手机具体用的哪一款闪存颗粒才是应该被考虑到的。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手机都用arm指令集的处理器,每款处理器的性能是由它的架构、制程等等因素决定的,不能根据处理器的指令集来判断它的性能。

下面引用passmark的闪存跑分(disk mark rating),让大家看看苹果在堆闪存方面有多么丧心病狂。我已经标注出了国内市场的热门旗舰机型。


(某个emmc神优化的厂商去年的拍照旗舰亮了......)

没找到mate 20/mate 20 pro的闪存跑分,但是看别的测试,测出来的结果还挺好,达到了安卓阵营的一流水准,但是仍然只有iPhone的60%。

8. 防水防尘

iPhone XR是IP67,能在一米深的水里泡30分钟,iPhone XS系列是更强的IP68,水深达到两米。国产手机中只有华为的旗舰Mate 20 Pro达到了这一级别的防水,4500元以下的机型根本别想。


9. 机身做工

玻璃背板、中框、屏幕三者之间的接缝极其顺滑,上手的人都知道。

10. 残疾人友好

这一点国产手机还差的远:

加一个官方的视频,虽然是英文的没有字幕,但是还是比较容易看懂的。看了之后真是感动!!!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3257473330339840

11. AR

国产手机在AR领域基本空白,对第三方开发者支持为零,iOS在可见的未来都是最强移动AR平台。

12. 环境友好

从材料选择到旧设备回收,再到服务器100%清洁能源驱动,apple在环保方面远远甩开全世界所有同行。

国产手机依然空白。这不仅仅是因为盈利能力强,“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深入企业文化里面的东西,华为赚那么多钱也不搞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东西。

参见:

拆解iPhone回收金属原料的Liam机器人莫名喜感。。。(你们的Macbook Air的外壳就是废旧iPhone、iPad上面的铝合金重新压制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3267385838112768

最最重要的,也是我永远不会离开iOS的原因:隐私!

@李察德 已经说的非常好了。

参见:

这个视频真的很有趣啊,全程一句话没有却主题鲜明~~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3266554631852032


当然苹果在iPhone上面做的坑钱的事也不少,比如明明支持快充却不随机配送、砍掉最受欢迎的存储空间逼用户选择自己不需要的更大容量(这里点名表扬XR/11系列)、官方配件价格巨贵、死守lightning接口等等。不过苹果在企业道德(尤其是诚信方面)没什么污点,不会弄出乱七八糟的流氓行为和夸大宣传:苹果不会把emmc优化成ufs屏幕不给疏油层雇佣水军宣传不买不是美国人搞道德绑架,苹果也不会没货耍猴搞ppt手机系统里面一大堆广告甚至诱导用户参与p2p投资导致血本无归。

其实这篇回答并不是想说iPhone是完美的,只是想借着是这个问题,科普一下大众很少了解的技术细节和技术背后的理念。国产手机也有很多超越iPhone的地方:华为的拍照、信号;小米的性价比、红外线遥控......我只是想说明iPhone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虽然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是绝不是喷子口中的“智商税”、“垃圾”。

很多小伙伴在评论区问我iPhone选购的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

普通用户最好买11,拍照、性能、续航都比XR提升很大,性价比更高一些;如果预算实在不足,也可以考虑XR。

对iPhone 11和XR感兴趣的同学不妨看看下面两篇详细使用体验和技术解析,都是万赞回答。

如果你对工艺、设计和屏幕有极致追求,又想要更好的续航和拍照,那么iPhone 11 Pro系列肯定更适合你。尤其是11 Pro,在维持高水准的屏幕和设计同时,续航和拍照比起前代XS有巨大提升,非常适合预算充足又追求小机身握持感的用户。

个人不太推荐目前购买XS系列,性价比远不如iPhone 11。但现实是,很多用户确实追求设计,预算不够11 Pro系列,愿意为更漂亮的机身和屏幕舍弃拍照、续航和性能。如果你是其中之一,那么XS Max比较适合你。对于XS,我真心不推荐,因为它的续航可能在购机一两年之后就会变得极为糟糕,这个硬伤确实对不起目前的价格。


上面说了iPhone那么多优点,但是充电方面iPhone原装的5W“超级慢充”确实非常令人崩溃。苹果显然是知道这一点的,iPhone 8和之后的iPhone都支持PD快充,但是只有iPhone 11 Pro系列是附送18W PD充电器的……真想给库克寄刀片。

强烈建议手持iPhone的小伙伴入手一套快充组合:PD协议快充头+带MFi认证的USB-C to Lightning数据线(一定要认准这个组合,两者缺一不可,11 Pro系列以外原装线不支持快充)。

我个人最推荐Anker Nano 18W,体积控制非常惊艳,和苹果5W头一样大,是同功率中最小的。它支持PD和PIQ协议,iPhone、iPad、安卓都可以快充。他们家的快充线质量也非常好,耐用性远远超过苹果原装线,我目前一直在用。实际测试iPhone 11充电,18W PD充电套装从5%充到50%只要 21分钟,而原装的5W充电器则需要1小时34分钟,电池较小的iPhone会充得更快,真的用了就很难回去。如果想要同时兼容iPad的最大快充功率,建议配一个30W的快充头。

此外,Anker家也有快充充电宝可以选择,支持18W PD双向快充,超级小巧便携。搭配快充头自充3.5小时就能充满,如果用5W充电器自充,速度会比较慢,大概需要5.5小时。

最近还买了出差必带的二合一充电神器:Anker超极充。C口支持18W PD充电,还有一个A口,总输出30W。作为充电器时,插在插座上正常使用即可;给手机充满电,它会自动给内置的锂电池充电;从插座上拔下来,它还可以用内置的电池再给手机充电。

对新 iPad感兴趣的同学戳这里喔。

如果你对选购苹果产品有更多问题,欢迎通过知乎付费咨询功能向我提问,评论区和私信不回答选购问题。付费提问时请记得写清楚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我会提供最符合你情况的选购建议。

如果你爱好科技,我还有更多精彩的回答值得阅读。

如果有关于iPhone和iPad的选购、使用问题,欢迎点击下面的链接向我付费提问。


user avatar   dickiesg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一个大家可能不在意的。

Carplay。

从最开始苹果推出Carplay车载映射,许多厂商从抵抗到接受,只用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最开始的Carplay不够开放,现在陆陆续续开放了,许多第三方APP也可以进驻,但到目前为止Carplay的中国本土化依然不够,屏幕界面有许多我们不常用不习惯用的功能,比如播客、比如iBooks等等。即便如此,它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手机映射系统,还没有之一,虽然这种最好离我们心中的最好还差很多。

我想问,有多少人是因为车辆支持Carplay而「不得不」购买的iPhone?举起双手,让我看到你。

在安卓手机上,至今我们都看不到一款可以和Carplay抗衡的车载系统。当然,许多知友会说有Android Auto。我只能很抱歉的告诉你,Android Auto和Carplay完全不是一个东西,这也让许多厂商选择Carplay而放弃Android Auto。

在宝马和保时捷坚定支持Carplay,而放弃Android Auto的分析中,我们发现:

  • Android Auto 所必需的数据有:「车速、档位、里程、续航里程、是否低燃油位、GPS 位置、白天/黑夜状态、指南针方向。」
  • 车厂可选择开放的数据有:「手刹状态、瞬时油耗、平均油耗、混合动力车的电量、是否有乘客、危险警报灯状态、雨刷状态、外部温度。」
  • 作为对比,CarPlay 所必需的数据只有:GPS 位置、白天/黑夜状态这两项。


没有任何车企希望自己汽车的数据被一家互联网公司随时监控,他们更讨厌谷歌将这些数据发回美国总部,从而研究汽车的性能特征,因此对保时捷和宝马这种已经在驾驶性上培养出独特性格的品牌,放弃 Android Auto是最明智的。


除此之外,Carplay相比Android Auto还具备很多优势,比如通话,Carplay是直接通过数据线和车机连接的,但Android Auto的通话是通过蓝牙连接车机的,地图等数据则通过数据线,所以,Android Auto发展态势和Carplay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Android Auto,这个谷歌亲儿子败北后,就不会再有任何一个第三方公司能依靠安卓系统建立一套可以匹敌Carplay的车载映射。


Carplay是基于系统底层打造的应用,在iOS上开发Carplay,苹果知道Carplay需要调用哪些权限,如何调用,如何快捷,如何迅速都有一套完整的、更融洽的、与生俱来的逻辑。Carplay已经成为了iOS的一部分。能享受到安卓系统优势的只有Android Auto,没有它,谷歌没有理由信任任何一个第三方公司,在底层上赋予其至高无上的权限。

当然,Android Auto这些做法对中国用户不重要,因为Andriod Auto本来就不能在大陆地区使用,于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始针对这一块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开辟了三条主要路线:百度、高德和斑马,事实证明这三条路线要么体验不好,要么成本高,要么覆盖率不行。


今天我重新打开百度Carlife的官方网站,发现百度的路线已经变了,转变成--为车企定制车载系统并与车企需求相结合的路线。

最近一次使用Carlife是2019年试驾体验全新福克斯Active试驾和一汽马自达阿特兹,当时在华为商城下载Carlife,我记得那个版本的日期特别老,应该两三年前就停止更新了,今天我重新打开应用商场,百度已经改名为Carlif+,更新日期也变成了2020年3月20日。

Anyway,如果要使用Carlife,有很多步骤,你需要打开手机调试功能,给Carlife放开权限,但很多安卓手机惧怕这种权限,所以它会时不时的叮嘱你关掉这个功能。Carlife的体验果然没让我失望,连接不稳定、卡顿、百度系APP,不开放等等。

既然得不到权限,高德地图就独辟蹊径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即针对许多合资品牌推出内置APP的服务。现在许多合资品牌的汽车已经加入了4G LTE无线功能,只是车载系统是海外研发的,国内部分合资车企不打算单独为中国市场开发一套全新的车载系统,因此会愿意采用高德地图的解决方案,出厂内置高德地图车机版。

高德地图车机版是通过和手机端同时登陆一个账号,云端同步数据,因此在连接数据的带宽上和及时性上相比carplay差很多,功能上仅限于导航,没有其他语音服务,但好歹合资车企愿意接受。

最后是斑马,你可以把斑马理解成特斯拉的那种模式,自己定制一个系统,加入网络功能,同时预先安装各种应用,实现导航、音乐,这样在驾驶时就可以摆脱手机,当然通话还是依靠蓝牙连接。

斑马的功能多了许多,可以控制天窗、玻璃、远程启动等等,同样的这种开放数据和控制权限的行为,是很多高端品牌无法容忍的,所以斑马、百度这种单独定制系统的做法,大都用在一些主流品牌上。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无论是车机发展比较灵活和快速的国内,还是国外,在手机映射上都无法达到Carplay的效果,流畅、简单、隐私、方便

如果要实现Carplay的这种效果,就得像华为一样,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系统和硬件。华为准备要开发的HiCar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通过无线共享手机和车机数据,前提是华为有自己的华为手机并内置鸿蒙架构,车机端的开发也利用鸿蒙系统。

只有一个同时拥有系统和硬件的企业,才能做出Carplay这样的产品,这是安卓手机无法追赶上的,小米不能、OPPO不能,完全使用安卓的华为也不能。


user avatar   rui-69-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己也关注这个问题很久了,今天决定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其中之一是因为这个原因 。毕竟这是知乎里我被赞的最多的一条评论。



首先说好 问题是苹果相比于其他手机的优点 咱今天就只谈苹果的优点

目前是8p在用 还有一个iPad。

自己本身略微了解一点点专业的知识,但是不多。平时自己属于喜欢钻研原理的一种人(比如拿到一台设备就想尽可能地搞清楚它的所有功能)。所以今天主要从使用体验方面谈一谈。


小标题

  • 使用体验
  • 3d touch
  • 系统输入法
  • 其它




就从拿到手机的第一个界面开始说起。这是解锁界面的紧急呼叫界面,可以看到最上面一行循环的是各种语言的“紧急呼叫”。这个功能让即便是看不懂外语的人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拨打紧急电话

紧急呼叫页面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9988592973459456



使用体验


iPhone的线性马达是怎样的素质就不用我再说了,前面的答主都有提到。这里主要说说这个震动模块搭配APP的使用体验。

目前苹果商店的很多主流应用都是会经过苹果的优化的,比如下面QQ这个功能,当你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 会感觉到手机发出一种很自然、恰到好处的震动(前提是你要拿着手机)

QQ 戳一戳功能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9989786773032960


再比如响铃震动 很人性化 有一个同步选项 响铃时震动会跟随铃声的节奏震动



部分使用系统播放器播放的视频可自选字幕



点击字幕按钮就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字幕(不得不说苹果这个功能还是很实用的)⬇️⬇️


从 iPhone7开始 iPhone配备双扬声器,这里说一下iPhone 的扬声器,个人感觉音质真的不错,有一种小音响的感觉。

还有一点 iOS系统的音量的是可以无级调节的 (尤其在iOS13上 取消了那个几乎从初代iOS系统到iOS12都挡在屏幕中间的音量格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声音调到一个很小的音量(实测晚上睡觉听歌的时候很好用)



3D touch

这个是我认为非常好用的一个功能,基本的操作大家都能掌握 但是有些功能可能会被忽略。

在相册里用3D touch让某一张照片悬浮并往上拖,会出现删除选项,操作方便(同时适用于QQ 微信等软件的对话框)


——————————————

用实况照片做锁屏壁纸的时候,在锁屏状态使用3Dtouch 能让图片动起来

——————————————

当手机弹出一条通知时,如果你不想“下拉—点击叉号” 将它删除,还可以用力按压并下拉 可将通知删除。

——————————————

屏幕边缘按压切换应用(这个功能可能知道的人不多)

3d touch唤出应用切换器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5040946242695168


3d touch快速切换应用 https://www.zhihu.com/video/1215041708758872064

此项功能仅支持3d touch的非全面屏机型(iPhone7/8系列):

  • 通过用力按压屏幕最左边缘唤出app切换器(第一个视频)。
  • 通过按压屏幕最左边缘并快速向右拖动实现邻近两个应用的快速切换

大家知道 2019年的iPhone新机上全面取消了3d touch(三维触控)功能(原本支持此功能的设备仍然支持),取而代之的是haptic touch(触感触控)。这其中可能是因为3d touch 组件让屏幕结构变得更复杂了,也可能是三维触控屏幕成本更高了故弃用之。但我认为3d touch 真的是非常好用的一项功能,没有继续用于新机型上有些可惜。




系统输入法

比如你先输了“视”,再键入“pin”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把“频”字放第一个


对比单独键入


—————————————

输入法在键入拼音的时候 能联想出emoji表情 这个功能很好用有没有? 聊天的时候能很方便地输入表情 再也不用在表情栏一个个地找了。



其它

  • 在iOS13/iPadOS 13上视频的编辑功能变得十分丰富,大家自己去探索吧。(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它编辑不了的)

————————————

最近入了AirPods pro

在设置—蓝牙—耳机里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调节长按切换的模式 ⬇️ ⬇️

———————————

可能有的小伙伴不知道 AirPodspro 可以单耳降噪 在设置—辅助功能里找到AirPodspro一栏即可设置


其他的功能想到了再补充吧


———2020.2.23更新—————————

更新到IOS13后 包括3d touch的很多其它功能不适用了。已将上文有关内容作了改动。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篇看下来

只有一个感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啊


user avatar   eternit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苹果俄罗斯在官方 Youtube 上分享了一段长达 5 小时 19 分 28 秒的宣传视频,全片一镜到底

这段视频采用 iPhone 11 Pro 拍摄,拍摄时电量为 100% 满电,拍摄完成后电量还剩 19%。

视频中拍摄的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

苹果神作iPhone11Pro一镜到底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0784258455068672

完整版视频:

或移步youtube:

我们期待着有新的手机厂商,能够在品牌形象上超越苹果。


user avatar   chi-tang-bian-d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相关话题

  小米作了哪些恶? 
  为什么小米会有那么多“米粉”? 
  苹果、小米、三星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真的能达到科技环保目的吗? 
  三星如果退出中国市场,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如何看待华为世界市场份额跌至 4% 的同时,苹果在大中华区收入大涨 57%? 
  2019 年 9 月 19 日在德国发布的华为 Mate 30 系列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如何看待拼多多在苹果秋季发布会前即上线 iPhone 12 预约页,称将「全网首发」? 
  这些年有哪些设计优秀的非 iPhone 手机? 
  如何看待 iPhone 13 Pro 近距离拍摄时自动切换到微距画面? 
  有什么价格 2000 左右,适合玩游戏的手机推荐? 

前一个讨论
中药在临床上是否对某些疾病有效?如果有效到底靠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哔哩哔哩(B站)番剧《某科学的超电磁炮》前两季加入会员专享?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