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见过哪些大隐于市的得道高人或者在某个领域深藏不露的绝世高手?他们给过你何种启示? 第1页

     

user avatar   cpcli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的感动如此廉价?不要被捏造的英雄事迹蒙蔽了双眼!——虚假的张国福事迹,真实的张国富形象。

2009年之后,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名为《

国人叹服:老兵隐姓埋名40年真实身份震惊总参-搜狐

》的帖子,讲述了一位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战争年代屡建奇功,和平时期隐姓埋名的动人故事,几年来赚取了无数眼球,博得了无数赞誉,感动了无数网友。在这个问题里,有匿名用户复制粘贴上面的帖子的进行了回答,获赞1000多。在另外一个问题里,也有

@烟雨楼阁

如法炮制,获赞5000余。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赞同,说明了大家对于英雄的崇敬之心。因为英雄是民族的精神支柱,英雄信仰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源泉。

那么,英雄究竟是真真实实的人物还是胡编乱造的形象?毫无疑问,当然是前者。但不幸的是,这篇让无数人为之感动乃至落泪的《

国人叹服:老兵隐姓埋名40年真实身份震惊总参-搜狐

》所展示的张国福主要事迹却只能用荒诞不经、一派胡言来形容,且看:

1,“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一个在北满、一个在南满。两地相隔300公里以上。除非会分身大法,否则不可能同时参加这两次战役。独立3师参加的是三下江南。

2,所谓赵伯昭并非国民党中将,而是一个保安7团的团长。

3,奇袭廖耀湘兵团指挥所所在地的胡家窝棚战斗和10纵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3纵打的,具体番号是3纵7师21团3营8连2排,排长任炳全。

4,,47军在1949年10月分兵,军部率139师和141师配属二野遂行湘鄂西作战以及进军川东,140师(前身即是独立3师)留在湘西剿匪。 他不可能参加进军四川。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真实的张国富形象。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纪念刊



张国富名列其中的代表名单


广西通志 军事志


柳州地区志


剿匪斗争 中南地区 (下册)


长春市志 军事志

当代广西人民武装


根据上述史料,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我们能在史料中查到的张国富,是一位在剿匪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没有那篇帖子里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神奇光环。

2, 我们能在史料中查到的张国富, 是49军146师436团战士,和47军毫无关系。

一篇连基本事实都不搞清楚,只靠信口开河煽情的文章,为什么能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究其原因,还是只图热闹、只图过瘾、不问真伪的心理在作祟。无需讳言,有这种心理的网友不在少数。否则这种没有起码战史常识的文章根本不可能广为流传,让无数人信以为真。

英雄需要崇敬,真实才是力量。真实最有力,真实最感人。胡编乱造是对英雄最大的侮辱,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才是对英雄的怀念,才是对英雄精神的继承。

擦亮眼睛,不要被捏造的英雄事迹蒙蔽了双眼!

我们的精神支柱不能是虚假的、不能是胡编乱造的!

ps:

1、47军有没有同名同姓的战斗英雄,有的资料显示有。但是恕我见识少,没有查到更过硬的证据。参加1950年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究竟是47军的张国富还是49军的张国富,目前难以定论,请方家指教。

2,、我质疑的是《

国人叹服:老兵隐姓埋名40年真实身份震惊总参-搜狐

》这篇文章所记载的主要事迹,而非张国福本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有可能是无良文人或者责任心不强的媒体作虚假宣传,这恰恰是对张国福的不敬和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中越战争史,兼习解放军其他历史时期战史。


user avatar   mrli-jia-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有多位微博大V我已授权转载,希望宣扬一下二老的感人事迹。希望更加完美的分享给知友们!


—————微博@Mr李家兴


我们可还记得杭州图书馆念书的拾荒老人吗?但他死后留下的大笔遗产却震撼人心。曾几何时,白芳礼老人曾让我痛哭流涕。今日,韦思浩老人又让我涕泪俱下。真实的故事,不大却也不小,但足以撼动我们的内心。这是两位大隐隐于市的圣人!


一两年之前,看到有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也包括我,看后甚为欣慰,为杭州图书馆的行为点赞。

(老人看书前仔细清洗双手的照片)


这篇文章的内容大致是说,杭州图书馆一直以来坚持对社会上任何人开放,甚至包括流浪者还有拾荒者。我们不免要为杭图的行为点赞,馆长为离家流浪的人和无家可归的拾荒人带来一座净化心灵的殿堂。他们一起谱出了人间和谐的交响曲,让我们听得温暖,听得人心。

这是世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其中,有那么一位老人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但他认真读报的样子,还是令我无比动容。在这种处境下,如此的孜孜不倦,令我一个大学学子羞愧难当!我感觉他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新闻很快过去了,没有“宝强马蓉”的谩骂,也没有“凯鸥”的争吵,当然,更没有他们的关注度。

我也是在网易又看到了这张熟悉的图片,满心好奇的点进去看看,不看则已,一看则不可收拾。我惭愧呀!

就是这样和蔼的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了。老人在平常一天被夺去了生命!被出租车撞到,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或许看到这,你会和我当初的想法一样:哎!多么可惜!那么有求知精神的老人就这样走了!


伴随着老人的离开,他背后的故事逐渐的被媒体揭开,正如我们当初看到图片的想法一样,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是个有庞大遗产的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富豪”!

老人的名字叫做韦思浩,是一名光荣的退休人民教师。在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老杭州师范大学,任职于杭州某中学,是国家一级教师,《汉语大词典》编纂者之一。

他每月有5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再加上捡破烂,捡废品换些钱,没为自己添新衣,没为儿女置新房,没让自己天天溜街、遛鸟,更没让自己吃香喝辣。钱呢?!那钱花哪了?!

全部捐给了上不起学的贫困学生!全部!

老人所有的遗物,就是各种各样的救助卡、亏款单、受助学子的来信还有成绩单,它们是一文不值,丢在地上都不会有人捡。它们是无价之宝,比埃及艳后的皇冠还要闪耀。

你见过真正的家徒四壁吗?我见过,韦老的家。除了墙壁什么也没有,学校几十年前分的教工宿舍,依旧是几十年前的模样,没有一件家具,没有一件电器,有的只是木板拼成的床和建筑工地上临时照明的小灯管。

韦老啊!你对自己是何等的苛刻!对世间是何等的慷慨!你把钱一分不留捐给穷苦的孩子,你把爱一份不留撒向冷漠的人间。

越深入了解,才发现韦思浩老人的善举还不止于此,他在十几年前便实名签署了《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表》,死后器官无偿捐献给国家,骨灰撒向西湖,生他养他的地方。这可能是他极少数的实名,因为所有的捐助都是匿名进行的,他还有个可爱的名字“魏丁兆”。

手拿一根竹竿,脚踏一双黑色的白色运动鞋,两个塑料袋一前一后,放在肩上扛着,破旧但不肮脏的衣着。当真相浮现,我们才发现,无论是行为和装扮,这不都是“活佛”吗!


他看起来落魄,游走于社会底层,可他的灵魂高尚而又纯净,在人类思想的顶端。他无愧为人师表,教人知识,教人做人,如今,教我们爱的真谛。



韦思浩,一名落魄的拾荒者,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位伟大的慈善者。


旧黄的夹克,黑色的白运动鞋。


看书前仔细搓洗的双手,看书时孜孜不倦的眼神。


还有略微弯曲的背。


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形象,我们就看着这样和蔼的一位老者,渐行渐远,什么话都不必说,默默留下了泪…


老人有三位子女,生前的结死后解,子女捧着父亲沉甸甸的遗物,哭的撕心裂肺。泪里有悔恨,悔恨没有更多的理解父亲,悔恨没有早点发现真相,泪里有不舍,那么爱自己的父亲说走就走了,一刻也没有多停留,一句话也没留下,最后一眼也没看到。


这些救助卡、志愿书、打款单、书信,沉啊!沉的拿不起,抬不动!大啊!它们是父亲的一生!


至此,社会终于知道,老人并非生活窘迫的拾荒者,而是一位温暖人们心灵的使者…


感谢有这样一位老人,温暖了人间...

感谢还有这样一位老人,滋润了无数人的心田…

白芳礼,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他的:

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2005年9月23日,93岁的白方礼老人安详地离开。 蹬三轮近60年,35万善款,圆了300个贫困孩子上学梦。


靠起早贪黑蹬三轮车糊口度日,经常挨打受骂,让人欺负,再加上苛捐杂税,终日食不饱腹。解放后的白方礼,靠自己的两条腿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模范,也靠两条腿拉扯大了自己的4个孩子,其中3个上了大学。同时,他还供养着20岁就守寡的姐姐,并支援侄子上了大学。一个不识字的老人,对自己能用三轮车碾出一条汗水之路,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感到无比欣慰。老人的儿子回忆说,父亲虽然没文化,但就喜欢知识,特别喜欢有知识的人,从小就教导他们好好学习,谁要学习不好,他就不高兴。

1987年,已经74岁的他决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92岁逝世。

为了让贫困的孩子们能安心上学,白方礼老人靠自己的劳动,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那么踩出来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栉风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积攒出来的,来之不易,来之艰辛!照常理,像他这样的古稀老人不仅无须再为别人做什么,倒是完全应该接受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可他没有,不仅丝毫没有,而且还把自己仅有的能为别人闪耀的一截残烛全部点燃,并且燃烧得如此明亮,如此辉煌!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冬天,在他把最后一笔善款拿到天津耀华中学,递上饭盒里的500元:

  “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

  学生们全哭了。老师们全哭了。我,也哭了。


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

或许我们曾见过,他弯腰卖力边擦汗边蹬车的情景。但就算见过,你也不会记得,有谁会记住一个游走街道接客送客的蹬车夫?你每天都见他,但你不知他…

如此的两位智者,在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同时,褪去了自己原有的光彩,游走于社会低层,尝尽人间疾苦,看遍人生百态。大隐隐于市,不过如此!

真正的大爱,如涓涓细流流徜徉我们心田,滋润我们的干涸,温暖我们的冷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俩于悬崖飞瀑共曲高山流水,心灵净土的伯牙和子期,互不知却互相知。

今日的我们,愿在他们的感化下,一扫精神上的荒芜,人世间的冷漠,聚集起我们微小的力量,积少成多,化作温暖,守护这个世界。


天堂,应该是有他在图书馆认真阅读的模样;

天堂,应该是有他弯腰卖力擦汗蹬车的形象;

天堂,应该是有他们慈眉善目可亲可爱的脸庞。


————————————————————

此处为分割线。

当我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深深地震惊。我曾经看到过这几张熟悉的照片,为这位“拾荒老人”的求知精神所感染。但今天当我又一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却是被他的高尚的双手,高尚的面庞,高尚的衣着所深深的折服,非五体投地不能形容。原谅我的词穷,我已无法按捺我沉痛的心。我的心里一阵酸楚,在我看到他离开的时候,他是那么干净,那么清白,他的一分一厘都来的那么震撼人心,让我心痛,让我回味起看感动中国白芳礼老人时的酸楚和心疼。除了伟大,我想不出更贴切的形容词。除了敬佩,我的心里还有不舍。更多的人应该知道他们,应该学习他们,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显得那么可爱。

这么多年,我记住了两个老人的名字,一个叫白芳礼,一个叫韦思浩。

他们的事迹应该比小鲜肉的头条更头条,应该更广泛的传播,让我们知道,世间有大爱,润我细无声。

欢迎评论,点赞,别忘关注关注哦~会好好的、认真的回答一些问题,希望能够与更多的知友分享~多谢多谢啦

————————

你过好你的大学,你剪掉你的辫子,你真正毕业了吗(分享自知乎网)zhuanlan.zhihu.com/p/26


user avatar   qian-feng-yin-8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wan-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去湖北省博物馆的时候,最想看的就是编钟。

其实编钟我已经在随州博物馆看了很多次了,但是还是最想看这个。

当时没有查清楚,湖北省博物馆会不会有和随州市博物馆一样的编钟演奏表演。

我一直在博物馆驻留很久,直到快闭馆,夕阳西下,人流开始渐渐散去,我还是在诺大的博物馆里迷失方向。

但是远远的,我突然听到了编钟演奏的声音,是一首世界著名钢琴曲!

我加快脚步,朝着音源的方向冲过去,世界名曲已经演奏完了,此时正在演奏一首新的乐章,<送别> 。

我哼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边跑,一边眼泪不自知地流了出来,空旷的博物馆里回荡着悠扬又清脆的青铜敲击声,真的太美太震撼了。

等我气喘呼呼地跑到我认为是演奏场馆的地方,却只看到一个空荡荡的展厅,那里放着一架供游客敲打玩耍的仿品编钟。

一位穿着安保制服,一看就特别土气,胡子拉碴的保安大叔,正在认真地敲着送别的后半段。他神色自若,却敲出了感情充沛到快要溢出的旋律。

他的整场演奏,都只有我一个听众,我站在那里不敢靠近,大气不敢出,怕打扰到他。

他敲完整首歌,放好小锤,背着手踱步离开了。

我站在原地,眼眶湿润,久久不肯离去。仿佛是从时间尽头传来的遥远而古老的音乐,一直在我的心头流淌着。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今天很幸运,也很幸福。


user avatar   fan-jun-hong-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当听故事

两年前冬季,我开车从山西和顺回家走小路,一个人。当时雪下的很厚,天色也渐晚。 车已经开入茫茫太行山,我也比较小心的放缓速度,因为有拉煤的大车为了逃避过路费走小道的很多。 山路十八弯,我没有因为躲避大车出事故,却因自己看不清哪里是雪哪里是路而压坑里。当时给家人打电话没有接通,着急的很。巍巍太行像两个巨大的夜叉杵在天地间,我自己又冷又怕。

记忆中这条路前方有个沙场,大概离这里2/3公里,于是锁好车子去求助。 冰冷的雪把脸都拍麻了 ,一脚踩冰窟窿里,靴子也灌水了,把水倒出继续走。看到沙场,高兴坏了,但是看着沙场小屋黑咕隆咚的样子,又失望了。这时候腿都冻麻了,鼻子生疼,就想着赶快回车里,开着暖风一晚上也可以忍过去。于是扭头往回走。这时候对面来车,车灯晃眼。不敢求助,怕遇到坏人,车子在我面前停下。是辆皮卡,车上一对中年夫妇。询问我是不是前面那个车的主人,我说是的,我去前面的沙场求助了。他们说他们就是沙场的主人,天气不好,经常有外面不熟悉山路的人开车遇到事故,他们开车出去帮助这些人。我的心一股暖流,我坐上车返回原处。在他们帮助下,把车子拖出来。无奈车子前胎爆了一个。拖到了沙场。 只能在此借宿了。 揭开厚重的棉门帘,进入小屋,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我的眼镜也蒙上了霜。 像是进入了另一个童话世界。

是的童话世界!屋子大概只有15平左右,屋子的中央是一个烧的通红的小铁炉,烟囱穿过一个大水箱,被铁丝固定拐个弯伸出窗外。锅炉上烧的水早开了,壶盖被热气顶开了。炉子东面是一张大床,整齐的放着两条被子和枕头。

床头挨着火炉是组三人沙发。在沙发的对面火炉子另一侧,是大衣柜和一张茶几。茶几上右侧摆着洗漱用品,左侧是一张案板和厨具。茶几的中层和下层被日用品挤满,虽然满,但不乱。在炉子西侧窗台下是一张书桌,上面有台电脑。炉子旁边是装满煤炭的小桶,,小桶里别着一个大夹子,用来夹住煤炭放炉子里不脏手吧!

大姐说地方简陋先委屈委屈,然后就从茶几下掏出一个盆,从炉子旁的储水箱接来水泡上毛巾,轻攥一下给我。我把温暖毛巾敷脸上,舒服的都想哭。

大哥把水倒暖壶,拿大夹子添入新的煤炭,放上一口锅,又拿小铁钩在炉子下面掏了掏,顿时煤灰就带着火星落下,然后炉子里面火苗发出热闹的燃烧声,锅子也开始响。

大姐给我找了棉拖鞋,我把靴子换下来,坐在沙发上烤火。外面冰天雪地,屋子里温暖如春。

正在这时候,外面有敲门声,又是一个车坏了的人,来求助。

大哥去拖车,大姐和我准备饭菜,没有冰箱,旁边小屋里取来一块羊肉。大姐麻利的手切羊肉,一刀一滚卷,一会就切好一筐。我在旁边剥白菜,泡好宽粉,切冻豆腐,血豆腐,土豆。锅开的时候,大哥他们也回来了。

大姐弄好折叠桌,我们就开饭了。一人连菜带肉一大碗,大姐还拿出自酿的葡萄酒,味道真是美。

我们边吃边聊天,特别亲切感动。

原来这两口子并不在这里开沙场,在山西做生意,俩人都信佛,有个同道中人在这边,一商量,就不做生意了,说来找他一起参禅。在来的这条路上,车子好好的走不动了。然后下车后看旁边沟里有辆车,雪厚都盖住了,打开车门,看里面有个人,还有呼吸。于是就忙送医院。医生说,再晚15分钟,这人就没了。

后来俩人决定在旁边干个沙场,经常在路上垫坑铺路。这几年帮助好些个过路人,禅修的事也就放下了。

我看着屋里没有香炉,也没有佛像,炉火里的红光照在两夫妇脸上,光芒万丈!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坐标河南南部某山区。

人物是一个现年五十多岁的大叔,满脸络腮胡,一口大黄牙,烟瘾极大,而且不管抽不抽烟总会叼一根在嘴上,平常穿衣服也很邋遢,据说从不洗澡,因为他说洗澡会让他丧失某种能力,这种人走在街上你会以为是一个流浪汉,但是你认为他很穷?NONONO!他一点都不差钱。他们一家人在我们当地都很出名,起码曾经是的。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被我们当地人称为“大仙儿”,为什么这么叫,听我姥姥说,不是因为他具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他养了一只老鼠,一只奇大无比的老鼠,据姥姥的说法那只老鼠比很多猫都大,非常听话,从不怕人,他们家以前吃饭的时候老鼠都会像狗一样趴在桌子下面等待主人喂食,而且大叔的父亲从来不见阳光,白天基本没有人见过他出门,待客都是在家里,理由跟他儿子不洗澡如出一辙,在大家看来一样荒谬。下面我们把话题继续回到大叔身上,刚才上面我们讲过,大叔今年已经五十好几,但是仍然未婚,也从未见过他身边有女人,平生有两个爱好,打猎和采药,后来国家开始对枪支弹药进行管制,又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打猎也就慢慢放弃了,专注采药,偶尔弄一些根雕,兜售给进山旅游的游客,他卖东西是看心情的,心情好的时候你买斤马齿苋说不定还送你根野生大灵芝,比如说去年,有一个武汉人过来旅游,开着一辆路虎揽胜,相中了他摊位上的一个大根雕,刚好那会儿我放假回家目睹了全过程,说实话这东西在我看来就是个造型独特一点的树根,拿去烧锅炉都嫌费劲,可是那个武汉土豪看见根雕的时候就像看见了裸女一般,眼神里充满了兴奋,就说你开个价,那天大叔心情不错,说今天我心情不错一万卖了,我差点喷血,狮子大开口啊卧槽,谁知道那个武汉土豪像捡到宝贝一样,立马回车上拿了一万现金拍在桌上,然后让大叔帮忙帮他把根雕搬到车上,根雕不高,但是挺长,而且很多部位都很尖锐,放上去的时候卡着了,把真皮内饰都给划了,大叔说要不拿下来锯一点,这不好放,谁知道土豪说不能锯不能锯,这破皮值几个钱,随便划,看的我心都在滴血,末了装上车了,土豪一直跟大叔说谢谢,还留了电话,说以后这些东西有多少他收多少,钱不是问题。

可当大叔心情不好的时候,那就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

这是今年过年回家听说的事情,我没亲眼看到,只是道听途说,不过告诉我这个事情的是我邻居家的叔叔,他跟大叔从小一起长大,从他嘴里说出来应该有80%的可信度,而且家里那段时间确实好多人都在传这个事情。去年冬天,一伙北京人到我们这来游玩,一伙人在山里转迷糊了找不到路跑到大叔家去问路,一个小伙无意中看到了大叔放在家中的一个刚出土的树根,还没有雕刻,这伙人立马眼睛移不动了,据我邻居说树根造型独特,而且应该是那什么木,恩,你们懂的。当时据说那个小伙直接开价十万,普通人听到肯定都高兴的不得了,一块木头十万啊我去,可大叔说了句给多少钱我都不卖,然后就下逐客令,结果过了两天小伙带了一个老头过来,据说是听说这个木头直接从帝都飞过来的,看了以后直接坐地开价,一直往上加,结果就是被大叔十分霸气的一句“你今天就是给我一千万现金我也不卖,哪来的回哪去!”给震走了。

大叔还有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是为了找一味草药独自一人跑到神农架,去过神农架的都知道,神农架林区非常的大,地形错综复杂,很多地方是未开发的保护地区,野生动物遍布,野人也一直给神农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大叔去之前只是跟家人简单招呼了一下,说两三天就回,结果一走就是将近一个月,并且杳无音讯,他的老母亲在家里急得不得了,到处去找,最后都快报警了他回来了,回来的时候简直都快认不出来,胡子更长了,衣服脏到分不清楚颜色,还有很多地方是破的,头发像发霉的鸟窝一样,全部打结在一起,脸上还有伤痕,大家都以为他在外面被什么传销组织骗了,钱也没了还挨顿打才回来的。结果他说他去神农架摘草药在山里面待了十几天没找到,准备出去发现迷路了,然后就一直住在树上,还好他天天在山上摘草药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要不绝逼死山里面了,卧槽这简直是真人版的贝爷啊!

最近这几个月都没见着他,可能又上山了吧。


user avatar   chen-ke-55-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迄今为止我见过最传奇的人是在卖胡辣汤的小摊上见到的。

坐在我身边的那位百岁老人1949年开国大典时站在天安门城头上跟周恩来谈笑风生,数次获得过毛泽东的亲自接见,和贺龙是挚友。

同时他也和孙立人做过队友,随队获得过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男篮冠军,并且在决赛中投中了反超比分的一球——这也是中华民国历史上唯一的国际篮球比赛冠军。

不仅如此,这位体育奇才在进入篮球国家队之前,居然还获得过五英里长跑的全国冠军。

但是此刻这位已经在西北扎根了近七十年的东北老人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到曾经的传奇痕迹,他只是一位穿着老头衫,抱着放了三勺辣子的胡辣汤喝的唏哩呼噜的寻常老人。

我那次在胡辣汤小摊上碰到他的时候老爷子已经马上要一百岁了。

据说某次校领导慰问退休教职工的时候顺口说了一句:祝大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结果老爷子直接挤过人群来了一句,我明年就一百岁了,你的意思是我活不过明年了?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是的,当时已经快要年满百岁的老爷子脾气依然很冲,每天早饭饭量极大而且一定要吃饱,吃不饱就要骂人。

家里人有时候怕老人积食不敢给多吃,老爷子就自己溜出来吃早餐加餐。

吃饱了就会拿两根长竹竿去操场抖竹竿。那两根寻常男学生双手都舞不动的粗竹竿,老爷子一手一个舞的呜呜带风。

锻炼完毕之后,有时候老爷子还会去旁边看看年轻人打篮球,边看边摇头:臭球臭球……

为了让年轻人打的不那么“臭球”,老爷子积极倡导学校开展篮球运动。在那个还没有CUBA联赛的时代,西北大学算是全国少有的存在半专业篮球校队的大学。

结果1998年第一届CUBA西北大学直接以黑马的姿态夺得了男子B组冠军。

作为一所毫无体育传统的高校来说这基本上就是奇迹。

你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就相当于中国男足突然夺得了世界杯冠军。

因为从此以后西大男篮几乎连陕西赛区出线资格都再也拿不到了,更别说西北大区和全国赛。

但这并不妨碍老爷子依然会在吃饱之后跑去篮球场摇头:臭球臭球……

按说老爷子的一生也算是坎坷。

考上大学后又退学再考,练习长跑后又转投篮球,身为东北人因为不愿做亡国奴被日本侵略者一路从华北赶到了西北,从此就扎根西北再也回不去了。

身边的亲朋好友们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病死、有的被打死,有的朋友之间成为了世仇,从此再也无法相见。

要说这些事情单拿出一件来放到普通人身上恐怕就够这个人纠结很多年的了,但是老爷子不纠结。

每一天都老爷子来说都是新的一天,起床吃饱,搞点自己爱好的。

看不惯就骂,觉得不好就努力去改变,对别人的要求始终能坚持自己的观点。

就好像是身边一个活生生的老年阿甘,每天只知道向前跑,就这样一不小心就跑成了传奇。

王耀东老爷子,足足跑了107年。


user avatar   guo-nan-57-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中时一个不教我的数学老师。

他有一次看我去问题于是随手就给我讲了,我问过的高中理科数学题(还是挺难的)他能在五分钟内就给出解题思路。

后来我这个厚颜无耻之人有不会的题就去找他,他从没推辞过,甚至后来周末免费给我补课,我主动要给他钱他也不要。

我们关系很好,他祖上是北京的,开了绸缎厂,纱厂(在上海北京都有厂子),后来这些厂子都被“没收”了,现在他家里只剩下中南海旁边的一套四合院。

他在英语考了30多分的情况下去了东北大学,他上大学期间很少上课,动物园公园录像厅没少去。但每次数学方面的考试他永远第一。

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哥哥因为出身问题被埋没了,曾经想伪造身份(战斗机飞行员)参加某年的阅兵,后来被发现了,后果我就一笔带过。

他弟弟患抑郁症好几年了,去年去世,他也因此事很是萎靡。

他在60岁以后又爱上了另一个女人,他给那个女人拿首付买了房子。

我只要回家乡就会看他,他现在每天看看电视,买几注体彩,领着孙子玩,没有一次埋怨那个时期或某个集体。




我不求有多少人看,一点四十写的没什么逻辑,明天再改。














老付,你是我一生的老师。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北省社科院因为经费的问题闹翻了

社科院嘴炮济济,骂的省博都还不上嘴··

这时候省博的一个老保安站了出来

带领大家到了地下储藏室,找出来太平天国时期的三门火炮(谢谢指出,输入法问题打成了天平天国)

于是

我们就看到了经典的

炮打社科院!!

----------------------------------------------

后续,社科院表示卧槽我特喵的日了哈士奇了,你什么意思?

省博表示我们炮没对着你啊,是石板坏了啊

社科院表示尼玛我家的哈士奇已经死了···



PS:三门炮,两门太平天国自己铸的,一门买的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炮,上面还有徽章

英国炮质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国产的炮

1840年以后,中国和世界开始脱轨···后来又连着来了几次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真是追的辛苦


user avatar   dtsio-s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人50岁,丈夫03年意外过世,自己带儿子至今。事业单位工作,业务优秀,职称也评下来了,目前做行政。在帝都,工资不高,再带个儿子,压力还是蛮大的。曾经数年,周末在外面兼职,直到儿子工作。目前一大一小两套房,大房子和车都给儿子,自己去住上班更远小房子。总之,做了一个母亲能做的一切。

工作上并不开心,我应该是个业务型,不适合行政,每天各种瞎忙,也没什么成就感。

至于想什么,感觉自己只有眼前的苟且,攒钱给儿子结婚,自己熬到退休,那时经济压力就小了。

我的诗和原方,就是退休后能去四处走走,好好锻炼身体,拥有好的生命质量。至于再婚,已经不抱希望,过往的经历让我清醒了,有的男人一听说你是儿子,连面都不想见。交往过的,有的对我各种算计。好容易遇到不算计的,却出轨……呵呵,而我偏偏眼里不揉沙子,即使有时候一个人很孤独,也不想将就。

原本不信命的我,现在信了,任凭命运安排吧!




     

相关话题

  为什么部分中国男人不注意身材?不锻炼肌肉?不注意牙齿? 
  女性有钱到底有多重要? 
  你的知乎账号黑名单里有多少人?你为什么把他们拉黑? 
  端午节南北方的习俗有哪些差异?除了吃粽子,如何过得有仪式感? 
  我热心公益,为人善良,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女朋友? 
  女儿结婚了,作为母亲的我是否应退出她的私人生活? 
  和别人互免约拍,成片发过去后对我很冷淡,是我作品的问题吗? 
  谈到北欧,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是什么? 
  如何防止被小人算计? 

前一个讨论
俄罗斯留学实际怎么样,现实的国情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虫子真的会爬进耳朵或者鼻子里么?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