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鸟山明的龙珠对日本漫画界有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wo-you-xu-duo-de-xiao-bing-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鸟山明的《龙珠》对日本漫画的影响不算多,区区三点而已。

定义了一种新的故事模式

说到《龙珠》的故事,你会想到什么?

是群英荟萃的天下第一武道会?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是超级赛亚人永无止境的变身?还是从宇宙帝王到异界魔人的各路强敌?

比武大会、数值化战斗力、主角变身、越来越强的敌人,这些浸入战斗漫画骨髓的、放在今天甚至显得有些套路化的元素都能在《龙珠》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以至于很多人默认这些常见的设定就发源于鸟山明的《龙珠》。

实际上这四个元素至少有三个不是《龙珠》首创的。

  • 比武大会(トーナメント戦)

这种淘汰赛制最早显然应该是发源于某种体育题材的作品,但把这种模式和战斗相结合的始祖是车田正美的《拳王创世纪》(1977)。

  • 数值化战斗力(強さの数字化)

从手冢治虫时代的《铁臂阿童木》就有个粗略的雏形,在《少年jump》上,水煮蛋的《筋肉人》(1979)第一次提出了“超人强度”的概念,开创了同类作品的先河。

  • 主人公变身(主人公変身)

虽然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但这样的模式大概率是发源于真人特摄(例如《奥特曼》(1966))。

在漫画中最早使用这种手法的作品未知,但是《龙珠》之前一定就有这样的作品了。

要举例子的话,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永井豪的《恶魔人》(1972)。

  • 越来越强的敌人(或者说战斗力膨胀パワーインフレ

没考证到最初的起源。

不过这种越到后期敌人越强的战斗力膨胀和前面说的比武大会是一体两面,所以最晚在《拳王创世纪》和《筋肉人》中就已经有这种现象了。


显然,从日本漫画历史沿革的内部视角来看,《龙珠》更大程度上是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集大成者。

但是从读者的外部视角来看,他们并没有义务在了解这些前尘往事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做出专业的判断。

《恶魔人》、《拳王创世纪》、《筋肉人》固然都名噪一时,但是后来者《龙珠》凭借其远超同侪冠绝群伦的影响力和成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乃至创作者,甚至成为了大部分与漫画并无过多交集的人对漫画作品的唯一认知,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龙珠》让这些元素定着在普罗大众的脑海中,让他们形成了所谓“战斗”所谓“王道”所谓“热血”的模糊印象和标准。

说《龙珠》定义了同类作品也许并不严谨。

但是当人们开始思考“同类作品”的定义时,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龙珠》。

实现了一次表现技法的革新

说到日本漫画,人们就会想到身为开创者的漫画之神手冢治虫。

说到手冢治虫,人们就会想到身为革新者的新世代弄潮儿大友克洋。

而说到大友克洋,当人们在谈论那场七八十年代对日本漫画表现技法有着划时代影响的“大友冲击”的时候,有个漫画家会时常被一同提起。

这个漫画家就是鸟山明。

甚至这场划时代的表现技法革新也会被叫做大友·鸟山革命(大友・鳥山革命)

大友克洋的部分不过多展开,主要聊聊鸟山明的贡献[1]

  • 独特的变形(デフォルメ)

日本漫画作为视觉艺术,变形(デフォルメ)是从手冢治虫开始就确立下来的基础中的基础。

如果说漫画家的创作是“把现实中的物体转化成图像”,读者的阅读是“把转化后的图像再还原成现实中的物体”,那么变形就是指的这个“转化”的过程。

手冢治虫时代,日本漫画的变形比较简单和抽象化,虽然经过一定的阅读训练可以在脑海中建立图像和现实的联系,但是在完全没有漫画阅读经验的人看来,多少会产生“这和现实不一致”的违和感。

鸟山明笔下的变形则具备更高的现实感。

他身为插画师的职业经历带给他的扎实的基本功以及他的模玩爱好带给他对物体构造的深入认知,让他笔下的物体有着现实与抽象的绝妙平衡。

比如下图这个摩托车,虽然并没有完全遵从现实,但是鸟山明丰富的细节刻画和精准的线条选取让我们可以毫无难度地联想到现实中的摩托车。

这里的联想并不是指“啊这个画的应该是个摩托车”这种程度的脑补,而是“这就是个摩托车!”这样直观的映射。

  • 立体感

“鸟山明的立体空间想象力”,这个东西已经被说的有点俗了,十个研究鸟山明或者《龙珠》的人得有十二个都会提到这件事。

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还是直接看图最直观。

车田正美的《圣斗士星矢》是“平面化”的最好例子。

纵观全篇,登场人物的脸几乎只有斜前方45度这一个角度,人物有严重的扁平感。看下图,你能想象出正前方视角或者正后方视角的紫龙是什么样子吗?

再看鸟山明的《龙珠》。

各个视角下的角色切换自然,流畅生动,真实呈现出了“在立体空间躲闪腾挪”的感觉。

事实上,不只是人物刻画,鸟山明的空间想象力还反映在场景设计的各种小细节中。

比如贝吉塔与悟空的战斗,场景中岩石的影子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换方向的。

  • 动感

依然是一个被反复提及、广为人熟知的特点。

这一点其实和上一点联系密切,良好的立体空间想象力是动作场景具备强大表现力的基础。

鸟山明的强大之处在于,其他漫画家都依赖分镜的连续性来展现“动感”,所谓“由静生动”。

比如下面这个《北斗神拳》,把分镜拆开的话每一个格子更像是某个场景的特写。

而鸟山明可以在每一个单独的分镜中表现出“动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镜的连续展现出“由动生动”。

就还是这个图吧...反正俯拾即是,就不刻意去找了...

值得一提的是《龙珠》的责编鸟岛和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如果没有他向鸟山明提出“多机位组合,多角度描写”的方式去刻画动作场景,恐怕鸟山明的才能就会被白白浪费,我们也不会看到《龙珠》如此优秀的战斗场景。

但是话又说回来,建议归建议,要不是鸟山明,别人怕是也没这个能力把这份建议落到实处。

从那以后,站桩打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后世的漫画家即便并没那么擅长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向这个标准靠拢。

跟不上表现技法的迭代就得被时代甩在身后。

鸟山明无意之间给后辈们留下了一个相当残酷的挑战。

创造了一个吉尼斯销量纪录的杂志

黄金期。销量653万册。

《少年jump》这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荣誉显然与鸟山明的《龙珠》密不可分[2]

1984年,《龙珠》连载开始,《少年jump》销量350万册。

1988年,孙悟空在天下第一武道大会打败比克大魔王,《少年jump》销量485万册。

1991年,孙悟空变身超级赛亚人打败弗利萨,《少年jump》销量615万册。

1995年,魔人布欧篇,《少年jump》销量653万册。

1997年,《龙珠》完结两年后,《少年jump》销量407万册,时隔24年失去了销量第一的宝座。

云从龙风从虎,《龙珠》来去之间便左右了一个时代的走向。

不仅如此,《龙珠》创造的“打擂台战力膨胀”潮流也影响着同时代漫画家。

有位漫画家选择应时而动,精打细算画出了同样的“打擂台”之作,给黄金时代再添一笔亮色。

这就是富坚义博的《幽游白书》。

有位漫画家选择背时而动,标新立异突破“打擂台战力膨胀”的限制,强调超能力攻防为后黄金时代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这就是荒木飞吕彦的《jojo的奇妙冒险》。

云从龙风从虎,《龙珠》来去之间便左右了一个时代的走向。


说一千道一万,鸟山明的《龙珠》对日本漫画界不过区区三点贡献而已。

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

参考

  1. ^鳥山明の衝撃 /Dr.スランプは何が凄かったのか http://hanemone.blogspot.com/2018/07/dr.html
  2. ^「週刊少年ジャンプ」の発行部数の推移と ドラゴンボールが与えた影響 年表 http://dbfor.blog.fc2.com/blog-entry-152.html



  

相关话题

  精灵宝可梦训练家死后他的精灵怎么办? 
  如何看待近期日本漫画屡屡暴雷敏感问题? 
  同为热血类漫画,《龙珠》和《海贼王》谁才是第一? 
  韩国二次元产业是如何发展的? 
  《魔神坛斗士》当年的火热程度听说超过《圣斗士》,为何现在很少被提到了? 
  鲤鱼王是炖着吃好吃还是炒着吃好吃? 
  复仇者联盟:奥创时代,大概会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你为什么看哔哩哔哩不看弹幕了? 
  既然界王神实力碾压弗利萨,为什么还容许弗利萨一直兴风作浪? 
  为什么有好多插画师原画师看不起漫画? 

前一个讨论
明朝末年的大顺政权有几次幸存乃至统一的机会?顺的发展潜力和清以及残明比谁更大呢?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阿富汗民众要趴在美国运输机上?





© 2024-06-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