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张无忌的领导力? 第1页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一个领导而言,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到手下人的状态。越大的领导,他的影响力越大。甚至他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对手下的影响。

所谓垂拱而治其实都是文官向皇帝要权画的大饼。中国历朝历代,只要朝局比较好,要么是皇帝,要么是权臣,必然有一个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批奏折。

雍正皇帝一共在位13年时间,在13年的时间里,雍正朱批了2000多万字。平均每天4千多字。这个不是随便写四千多字而是批注了四千多字,许多折子的批注也就一两个字,譬如“可”,譬如“知道”。然后大家想一想,雍正皇帝要看多少奏折?

很多人觉得领导没啥了不起,这个想法没错。因为领导也分三六九等。差的领导可能还不如一头猪。可是所有优秀的领导,没有一个不是工作狂,没有一个不是要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倚天屠龙记》里面那个被描写成小人物的朱元璋那是中国少数几个能够跟雍正皇帝有一拼的工作狂。开不完的会,批不完的奏折,见不完的大臣,打不完的仗,参加不完的仪式和大典。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一个疏忽,手下几千几万的人就要人头落地,成千上万的百姓就要流离失所。

领导力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坐卧清谈谈出来的,就是从无穷无尽的谈话,奏折当中总结,归纳,学习来的。

然后咱们谈谈张无忌,整本《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就没有老老实实批过奏折,没有上前线犒劳过士兵,没有慰问过军属,没有参加过祭祀大典,没有跟其他强大势力通婚,没有建立任何起义的理论,没有设定过起义的战略...

所以把张无忌放到现代社会,他连个小公司都经营不好。这就是他领导力的真实水平。

当然水平低不是什么问题,谁的水平一开始都不高。朱元璋开始就是个乞丐,可是勤奋好学,硬是成长成少有的政治家。但张无忌发现自己不行之后,满脑子想的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跟几个美女做快活的事情。在位没几年,正是起义开始阶段,要么自己跑去海外浪,要么带着所有首脑倾巢出动去所谓救义父。这么说吧,也就是小说敢这么写。无论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还是后来的李自成,洪秀全。谁要在起义之初就这么浪,早被歼灭了!所有军事行动中最重要的粮草,在《倚天》里一句都没提到过。这就好比你加入一个公司,没有人谈钱。一把手不关心公司盈利了多少,员工工资是否合理,公司发展前景如何,一门心思在几个美女哪里纠结来纠结去,动不动就玩儿失踪,要么就是往医院跑给他爹端屎端尿。你会在这种公司呆吗?

当然,你要是说,您问题里的“领导力”不是现实中的领导力,而是小说世界的“领导力”。呵呵,那张无忌当然是碉爆宇宙超级无敌啦!《倚天》的世界就是配套给张无忌的,玩儿失踪,娶敌国公主,救义父,这些与起义无关,与壮大明教无关,与筹备粮草无关的破事儿做完。大家一没有误会,二没有怨言(有点非主流小怨言),三没有恶意毁谤,都觉得自己的教主义薄云天,魅力无穷,都更加愿意肝脑涂地,死而后已。瞧瞧这领导力!谁比得了?

对了同样是小说,咱也看看《水浒》里宋江是怎么做的。三打祝家庄、高唐州、青州城、曾頭市和大名府,哪一次宋江不在前线?定下诏安大方向,亲自进京谈判,你啥时个候看到宋江为了个美女,为了家里那个亲戚就撂挑子不干了。


所以金庸的侠客不是不能改变历史,而是不愿。呵呵,上帝也是这么想的,他就是喜欢养着恶魔来祸害人类。神话和小说的逻辑真心不能太较真儿。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无忌就和如今遍布欧美的“白左圣母”一样,其“以德报怨”“宅心仁厚”的本质,就是天性冷漠,心性凉薄

遍观《倚天》一书,不论谁对张无忌有大恩,他永远只是感激一时,过后便抛诸脑后,更不用说会为遭遇不幸的恩人去主持公道。反过来,谁三番五次去害他、害他亲友,也根本不用担心会被报复,危及自己性命。

看看朱长龄,不论古代现代, 相信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普通人,也绝对干不出从仇人手下侥幸逃生后,还每天摘果子喂养他整整五年,明明练了绝世神功,居然还能反被这个仇人推下山崖,摔断双腿的蠢事。

看看胡青牛,对张无忌是金针续命,倾囊授艺,恩同再造,可是张无忌明知是化名金花婆婆的紫衫龙王黛绮丝,杀害了胡青牛夫妇,武功大成后,可曾有片刻想过,自己应该替胡青牛这个恩人兼恩师报仇?

再看看黛绮丝,她本是波斯明教派往中土的间谍,又公然叛教,意图谋取明教护教神功;只为逼胡青牛出手,就对各大派弟子施以种种匪夷所思的酷刑;杀害明教同道,张无忌的恩人兼恩师胡青牛;为夺屠龙刀,意欲陷害张无忌的义父谢逊;出手重伤张无忌的未婚妻兼表妹殷离……可以说种种桩桩,不论公仇私义,都是可杀之大罪。

然而,身为明教教主,身为胡青牛的弟子,张无忌在灵蛇岛又是怎么对黛绮丝的?且不说手刃其报仇了,且不说以严刑峻法制裁之了,甚至对她过往罪行,不曾出一言一辞加以谴责。

还有杜百当、易三娘夫妇,对张无忌亲厚慈爱,视若亲子,就不奢求张无忌给他们报仇了,他事后对凶手周芷若,可有只言片语的谴责?

什么是武林,什么是江湖,快意恩仇方为江湖!若是人人都学张无忌这般,对仇人恶人也“以德报怨”,又何以惩凶,何以报德?

看看武当派,张三丰和武当诸侠,在张无忌年幼时,帮他驱除寒毒那几年,损耗了多少内力,耽误了多少修为,又喂给他多少灵丹妙药、天材地宝。

更不说张三丰甚至为了他,不惜舍弃当代大宗师的身份,上少林寺求取神功。长远代价是武当从此在声誉上再难与少林争锋。

【两年前武当山上一会,少林、武当双方嫌隙已深。张三丰一代宗师,以百余岁的高龄,竟降尊纡贵地去求教,自是大失身份。众人念着张翠山的情义,明知张三丰一上嵩山求教,自此武当派见到少林派时再也抬不起头来,众人想起二三十年来威名赫赫的武当派从此要向少林派低头,都郁郁不乐,庆贺团圆佳节的酒宴,也就在几杯闷酒之后草草散席。】

然而,张无忌神功大成何等风光后,又是如何回报武当?

张三丰自己长年闭关,苦苦思索,推演《九阳真经》全本几十年,每每以此为憾。

张无忌明知武当派的武功缘起,和《九阳真经》干系巨大。张三丰思索推演《九阳真经》,张无忌也从小看在眼里,可是当他自己从白猿腹中,得到了全本的九阳神功后,回武当山后却从没想过,应该将这套神功转授给太师父和武当诸侠。

俞莲舟:『恩师自九十五岁起,每年都闭关九个月。他老人家言道,我武当派的武功,主要得自一部《九阳真经》。可是恩师当年蒙觉远祖师传授真经之时,年纪太小,又全然不会武功,觉远祖师也非有意传授,只是任意所之,说些给他听,因之本门武功总是尚有缺陷。』
张无忌:『不久便在第二卷的经文中读到一句:“呼翕九阳,抱一含元,此书可名九阳真经。”才知这果然便是太师父所【念念不忘】的真经宝典,欣喜之余,参习更勤。』

从张三丰的角度,大宗师的身份,他当然不可能直接向徒孙索取。可是但凡张无忌稍微懂点事,稍微有一点寻常普通人的孝顺之心,他本也该主动将自己记下的神功秘诀,尽数背诵下来,请太师父和众位师叔伯参研了。

诚然,张无忌确实向张三丰请教自己练习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的种种不解之处,只用三个月时间,就让自己的武功从被玄冥二老秒败,进步到能在三十招内,将未用兵刃的玄冥二老击伤。

然而,张无忌在这种请教过程中获得了莫大的好处,这和老老实实把九阳真经全文背给张三丰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ps:以张三丰的见识,能否从这些片羽吉光中,推导出他苦思百年的《九阳真经》全本,谁也不知道。但是张无忌的粉丝们,甚至广大金庸主角控类型的读者们,认为《九阳真经》就应当成为主角张无忌专属物的那些人,可是坚决不肯承认,张三丰是可能从这种交流中习得九阳全篇的。

人之为人,身受长辈大恩,如此心安理得,不思回报,与禽兽何异?

再看看敏敏特穆尔,这位蒙元郡主,是蒙元政权专门对付武林正义之士的首脑人物,其人用阴谋诡计坑害武当诸侠,包括将殷梨亭四肢打断在前;派人冒名暗算,意欲谋害张三丰在后;在绿柳山庄还用“醉仙灵芙”奇毒,曾差点将明教群雄尽数置于死地;

张无忌身为武当三代弟子,明教教主,却仅仅因为敏敏特穆尔其人年轻貌美,又对自己暧昧示爱,便一次次对她客气容让,礼敬有加,从无一时一刻想过,自己本应下重手杀之、伤之、擒之,

这不是不分敌友,不辨是非,惑于女色,又是什么?

张无忌想要收纳敏敏特穆尔,原本不是不行,但这就和真实历史中,“敏敏特穆尔”的原型,蒙元名将王保保之妹,被朱元璋俘虏后,指定为皇次子秦王的王妃一样,打垮蒙元政权之后,收纳亡虏妇人为战利品,一如蒙古人的先祖成吉思汗铁木真,便曾言道「人生至乐之事,莫过于杀敌败敌,纳其妻女,听其涕泣」,如此也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正是振奋士气民心,无人会觉得不对。

可天下未定,蒙元仍有大半疆土时,张无忌便一副对敏敏特穆尔痴迷不已,非其不娶的模样,却让数十万正与蒙元兵马浴血奋战的明教将士情何以堪?身为武林反元势力的盟主,又让万千亲友被敏敏特穆尔残害,自己被敏敏特穆尔斩去手指的正派同道,情何以堪?

万安寺一战,张无忌和明教群豪甘冒奇险,救了六大门派的高手,一度被武林正道众望所归,为什么屠狮大会上,包括少林在内的各大派又重新与明教敌对,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对屠龙宝刀的贪念,而更重要的原因,敏敏特穆尔是擒拿各派首脑的主谋,她居然和张无忌成了爱侣,书中人没有读者的上帝视角,任谁也会觉得万安寺一战,只是张无忌和敏敏特穆尔二人,用以收服正道各派,先擒后纵的奸谋。

新修版《倚天》中,敏敏特穆尔持宠而骄,在明教群豪和众将面前气焰嚣张,「我是蒙古人,那是改不来的。不用你们来赶,我自己退出中土,返回蒙古,这一生一世永不再踏入中土一步!却不知你们教主舍不舍得我?

朱元璋不告而别,李文忠率两万将士高喊「吴国公朱元璋众望所归!」以逼宫,竟是“齐声呐喊,声音当真地动山摇”。

足见张无忌空有教主之名,可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就任教主后只知道东奔西走去“找义父,救义父”,对军务教务撒手不理,是以在明教普通将士心中,早已人心丧尽。

屠狮大会一战,书中写得何等热闹,可是论迹不论心,张无忌达到自己营救义父的初衷目的了么?没有,谢逊自废武功,拜入少林门下,本质就是少林和明教妥协的一个人质。为此张无忌还白白赔上自己外公,白眉鹰王殷天正的性命,在教中军中又丢了一大支持。

武林各派表面上倒是暂时低头了,可是张无忌带着中原武林除张三丰外的几乎所有高手,却被区区2万蒙古兵,直接逼入绝境,要靠朱元璋发兵救命。这还是元朝末年,战力已经腐朽的蒙古兵。

遥想《天龙》萧峰面对60万辽国叛军围攻,金戈铁马荡寇,单手擒王一举平乱;《神雕》杨过视十万蒙古铁骑如无物,万军阵中飞石击杀蒙古皇帝,张无忌宁不羞乎?

此战之后,朱元璋也好,他的亲信将领李文忠汤和诸人也好,又怎还会将张无忌和明教中枢这些人放在眼里?

张无忌从就任明教教主伊始,便一直扬言自己只是“暂代”,临时教主,一副随时都要交卸担子走人的做派,又屡屡拒绝杨逍等人要他称王称帝的提议。在乱世逐鹿中,又有哪个追逐功名之人,敢把自己做新朝开国元勋、封妻荫子公侯万代的希望,寄托在这种完全不靠谱的主君身上?

最最可笑的一段,是听得波斯明教的号令后,要中土明教“合教上下,齐奉号令,不得有误”后,张无忌第一反应居然是「总教主有号令传来,真是再好也没有了。免得我担此重任,见识肤浅,误了大事。」请注意,张无忌不是欲情故纵,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发自内心当真这么想的。

昔日阳顶天在光明顶密道留下遗书,「本教虽发源于波斯,然在中华生根,开枝散叶,已数百年于兹。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与周旋到底,决不可遵波斯总教无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为主。圣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华明教即可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也」,

张无忌明明也曾看过,此刻竟全然抛诸脑后,要不是谢逊立时出言阻止,糊涂之极的张无忌没准就要将明教大权拱手让人,将风云三使奉若上宾,做一个引狼入室的准“汉奸”了。

【那黄须的妙风使道:“我教主接获讯息,得知中土支派教主失踪,群弟子自相残杀,本教大趋式微,是以命云风月三使前来整顿教务。合教上下,齐奉号令,不得有误。”张无忌大喜:“总教主有号令传来,真是再好也没有了。免得我担此重任,见识肤浅,误了大事。”只听得谢逊说道:“中土明教虽然出自波斯,但数百年来独立成派,自来不受波斯总教管辖。三位远道前来中土,谢逊至感欢忭,跪迎云云,却是从何说起?”】

所以朱元璋这等枭雄,发现顶头上司空有一身神功,却是这么一个完全不着调不靠谱的家伙,野心萌发不是自然而然么?所以即使如徐达、常遇春等知交故旧,也自然而然地在实际表现中与之疏远,舍弃张无忌而心向朱元璋了。

通行版《倚天》结尾,张无忌被朱元璋麻翻后,听得只言片语,就认定徐达、常遇春「与我何等交情,但为了一己富贵,竟也会叛我」,而且还「每当想起徐常二人的寡恩少义,终身不免郁郁」,何其幼稚、何其可笑!

如果他真将徐常二人当做情若骨肉的兄弟,在自己武力值完全能压制全场时,竟连找他们和朱元璋当面对质的勇气也没有么?——此举当真不是心虚,就是弱智了,又哪里还配谈什么“领导力”?

【他靠在墙上,不禁百感交集:“朱元璋这厮忘恩负义,那也罢了。徐常二位大哥与我何等交情,但为了一己富贵,竟也会叛我。他三人身系义军重任,我若去几掌杀了,只怕义军便要瓦解冰消。我张无忌原本不图名位,徐大哥,常大哥,你们可把我忒也看得小了。”沉思半晌,带同赵敏,悄然而去。张无忌武功当世无敌,说到机变计谋,与朱元璋可差得太远,终于堕入这一代枭雄奸谋之中。张无忌虽然从来不想要做甚么皇帝,但此后每当想起徐常二人的寡恩少义,终身不免郁郁。】

新修版《倚天》结尾,在杨逍彭莹玉们凭武力暂时压制朱元璋诸将,兴致勃勃要推举张无忌称王称帝,明教人人都盼望着开创新朝,“教主做官家、众兄弟做官府”,张无忌居然大发神经,以圣火令上刻阳顶天遗训为由,不止是自己不做帝皇,还勒令众教众中也跟着不得为官。

【张无忌双手捧着遗训,朗声诵读道:
圣火令三大令:第一令,不得为官做君:吾教自教主以至初入教弟子,皆以普救世人为念,决不图谋私利。是以不得投考科举,不得应朝廷征聘任用,不得为将帅丞相,不得做任何大小官吏,更不得自立为君主,据地称帝。于反抗外族君皇之时,可暂以‘王侯’、‘将军’等为名,以资号召。一旦克成大业,凡我教主以至任何教众,均须退为平民,僻处草野,兢兢业业,专注于救民、渡世、行善去恶。不得受朝廷荣衔、爵位、封赠,不得受朝廷土地、金银赐与。唯草野之人,方可为民抗官、杀官护民;一旦为官为君,即置草良于度外矣。】

如此为一己偏执干犯众怒,挡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封妻荫子青云之路,除却早被教规洗脑过度的中枢首脑,中低层万千教众,数十万义军将士,谁会以这群狂信徒为然?

所以,张无忌身为反蒙义军首领,却为蒙元郡主干出“即日要履行诺言,送赵敏前往蒙古,自己也寄迹蒙古,从此不回中土”的贻笑天下之举,早因他种种奇葩举动而心冷的明教众人,也就再不劝阻了。

正因为张无忌这种人,好听点说,是“心胸豁达”,难听点说,就如蜀后主陈后主一般“全无心肝”,帮助他,或者和他亲厚,能获得的收益太少,得罪他的后果和代价却接近于无。

——如此一个白左圣母的标准楷模,自然是任何神智正常的人,洞悉他的本性之后,都根本不会再把他当回事了。

所以,通行版《倚天》,朱元璋明知自己武功平平,不是张无忌一招之敌,也敢直接用麻药将他麻翻,新修版《倚天》,朱元璋更是敢联合一群军中将领,公然逼宫。

只因得罪张无忌的风险实在太小,而所谋一旦成功,收益便是万里江山,如此包赚不赔的买卖,凭什么不做?

金庸给张无忌特意开的种种神功外挂(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背景外挂(千年大宗师张三丰最钟爱的徒孙,明教鹰王外孙,狮王义子),

他却总能以各种匪夷所思、有悖常理的实际行动,将一副好牌打成如此稀烂,在通行版《倚天》结束时,更是被朱元璋一杯酒轻松麻翻,自此生杀操于人手。

足可证明任何一个智力正常在线的对手,想杀所谓“神功盖世”张无忌都不会太难。试问一旦没了狂这些主角光环和金手指,在一个正常的朝代乱世,张无忌这种人究竟能活得过几天?

简直侮辱了从完颜洪烈到左冷禅,金庸小说世界无数没有被作者同样开金手指、壮志难遂的枭雄奸雄!

而换了任何一个智商情商正常的普通人,在《倚天》世界里若能得到这些外挂,开创新朝基业原是顺理成章。朱元璋也绝无任何翻天可能,只能老老实实地去当一名明教军将帅,力争博一个开国元勋,哪里敢有丝毫异心?

一个正直光明的骑士,在种种邪恶与愚蠢的敌人的自觉不自觉非间接下,终于实现了正义与伟大,这是今天信息爆炸时代,饱受网络熏陶的十岁小孩子都哄骗不了的童话。

那些不必面对道德难题,或被作者开各种金手指解决,而不必行使必要之恶,浑身沾满血污,就能如愿战胜大魔王的主角们,本身就带着相当程度的假大空。

所谓“成年人的童话”这个评价,一点也没冤枉了金庸小说。

至于非要将其当做微言大义,学那些外挂金手指男的什么“权谋”“领导力”,只好说书读傻了,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也是必然了。


user avatar   merisa20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无忌的领导力就跟他武功的杀伤力一样,理论上限应该很高,但是导致理论没法变成实际的是他自己——妨碍他武功杀伤力的,是他的善良,妨碍他的领导力的,是他对人生的追求从来不是名利权位,而是闲云野鹤。

明教是一个有政治主张的宗教团体。它的政治主张在张无忌去当教主之前就一直在那里,但是一直无法实现,张无忌当上教主之后,明教没有任何其他人事变动,完全靠张无忌一己之力,明教的政治主张开始逐渐被落地推进了,并且直到张无忌去蒙古,这个过程还在继续深化。

所以要说张无忌没有领导力或者领导力不合格,这肯定是睁眼说瞎话,你随便在倚天世界里面挑,都找不到可以比张无忌做得更好的教主人选了。

但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他领导力不行呢?因为张无忌本来就不想当教主,在明教高层集体卖惨下勉强答应当教主,但是从当上那天开始,就在策划自己的辞职,而且这不是他暗中策划,他当时基本就是跟明教高层们明牌自己想辞职的想法的。

所以帮明教的事业开了个好头之后,他就不想干了……他不想干,于是他也一点没为了继续干下去做任何准备——辞职过的人都懂,如果你想辞职了,你对待工作中那些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的态度,绝对跟你想要再在这个单位干个几年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是你解决不了那些问题么?不是,是你觉得这些已经不用你管了。

所以说张无忌控制不了义军什么的,这根本不是他领导力差的问题,因为他都没想要控制,他巴不得所有人都各司其职不用他出手,各地义军都成为可以自己打仗的成熟义军,他偷着乐还来不及好么。

但是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如果明教义军一直成熟不起来,拉胯得跟当初被六大派围攻的总坛一样呢?你信不信张无忌会连夜学习全本武穆遗书,然后自己披挂上阵驱除鞑虏。最后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各地义军跟当初总坛争教主位的各个高层一样呗——因为事实证明,张无忌的闲云野鹤人生目标是可以为了岌岌可危的现实让路的,现实越危险,他逼迫自己挑起的担子就越多,但是一旦转危为安了,他就开始考虑跑路了。

当然,他自己内生的奋斗动力不足既然影响到了他的领导力表现,那肯定也不能拿来作为开脱他领导力表现有所欠缺的理由。

他在明教初步实现过去的政治主张后,为政治主张升级换代,并推行相应的内部各项改革以保证明教整体利益,这点做的的确是很欠缺的。

结合张无忌过去的表现来看,我觉得张无忌的领导力,理论上上限可以很高——因为以他常年当野人的教育背景来说,他匆匆上任后,对外搞统一战线,对内搞团结,不断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以及他处理危机的时候身先士卒的气魄等等,他的领导力简直可以算是天赋异禀了,夸一句表现亮眼并且成长性很高潜力很大不为过。

但是因为他的人生追求就是闲云野鹤并且人际关系简单的生活,所以在明教步上正规后,他自己限制自己发挥更多的领导力(当然主要是因为虚构人物必须退出历史舞台)——属于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临时性过渡性的领导,并且尽自己所能把这个属性发挥好就心满意足的一个教主,所以如果以明教长期利益来衡量,他的领导力是不足的,但是如果比较他当教主前和他当教主后明教的内外部境遇的转变以及茁壮发展的趋势来看,他的领导力算对得起明教了。


user avatar   ch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相关话题

  同为古墓派传人,李莫愁的武功为什么跟小龙女的武功大相径庭? 
  杨逍为什么将张无忌一个人丢在昆仑山后就走了? 
  如何完成一场有效、高质量的讨论? 
  如果白送九阴真经,武林人人都可以练的话,会怎么样啊? 
  王重阳如果没死能不能一直保持五绝第一?能成为金书扫地僧或者张三丰那样水平的人吗?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不易发现却很打动人的小细节? 
  如何培养出得力的下属? 
  《倚天屠龙记》中殷离最后为什么见到张无忌后蓦然走了呢? 
  关于金庸、古龙、黄易的文字功力的探究。为什么很多人说金庸文字功底很牛,黄易的文笔很差? 
  金庸笔下的几位黑点较多男主该用哪种正确方式来黑,哪位黑点最多? 

前一个讨论
中世纪欧洲的贵族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刘鑫清明节私信江歌妈妈「你没热度了吧,我来帮你!」?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