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房价什么时候能够回归正常、合理的价格? 第1页

  

user avatar   long-lin-bo-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直到有一样物品替代房子这个枷锁的时候

或者说,我们强大到如同美国一样可以收割世界人民的时候。


可能是学校,可能是医疗,也可能是强制税收,也可能是大米,空气,水。


它必须保持80%以上的人口处于"需要不断奋斗才能够勉强体面过活一生"的状态。

才能够让【内需】最大效率化,国家才能发展。


我想了一下,即使收入水平回到2010年,房价也回到2010年,那么绝大部分勤劳的中国人,哪怕月薪只有3000-6000,也可以在10年内买房买车(全款),夫妻+父母支持的话,很快就能财富自由。


大家能回想2008年时的心境吗?那时候尽管只有13岁,但是,对未来真的是充满了期望。从来不觉得城市的房价高攀不起!哪怕那时候还是一个农村孩子!那时候大部分农村人想的就是,再多存几年钱,就能全款买房了!


现在还有人在说高房价是【超发货币的蓄水池】,甚至还有一些自称是学经济学的!

高房价的本质难道不是zf债务向居民债务的转移?【一手房】

高房价难道不是先购房者【炒房/被迫炒房】对后来者的收割?

莫非这些钱还真蓄到房子这些钢筋水泥里面了???

zf,开放商,银行,炒房团,散客,投机者,中介,被迫炒房者。

这些超发的货币,都进了前面这些人的口袋。

然后接盘侠,包括自己在内,背负着几乎等额超发货币的债务,艰难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着。


user avatar   yumaiguihuatongza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病态房价已经终结了,以后出现涨价去库存这种吃相不好看的骚操作的可能性很低了。

厉以宁说,让尽可能多的,荷包鼓起来的人买房,再征收房产税。

房改以来,国家就是通过这个模式的前半段,卖地,让居民买房,增加财政收入,然后进行令全世界惊讶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间穿插了一次有点不厚道的涨价去库存是不得已,大厦将倾,再不将杠杆从政府企业转嫁给居民,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基本是榨干了老百姓荷包里最后几个铜板。

现在到了厉以宁说的,已经是尽可能多的人买房了么?就算不是,也已经接近临界点了,能买的,在各种政策驱赶下都买了。剩下的买不起的,强行买反而徒增风险。

房产税经济好转前不会开征,但是为了恰饭,就托住地价房价,继续慢慢出货。小幅下调可以,暴跌不可能。另外二手房的交易以后会越来越难,毕竟新房才有卖地收入,接盘的想从政付手里抢钱,不存在的。

经济下行,底在哪里谁都不好说,普通老百姓,别给自己加杠杆买流动性只会越来越差的固定资产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玄睛:中国经济之癌——中国房地产的前世今生(1),这篇文章里面,详细分析了过去二十年房地产大牛市的原因,这里就不重复了。知乎找不到的童鞋,到百度去看看,应该能收到。

在这里我想澄清几个广泛传播的错误思想,让大家能够更加明白的看清楚这件事。

错误思想一:房子什么时候买都是对的,别看今天月供高,过几年收入上去了,这点月供就不算什么。

澄清一:这个错误观点的传播是非常广泛的。其实背后的逻辑错误一眼就能看出来,那就是外推谬误。指数级别的增长,在客观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永久持续的。不管是培养皿里面的细菌,还是人口,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如果一样东西能够维持指数级别的增长,即使每年10%,那么三十年之后,也会变成最开始的17倍。这件事情在过去三十年的中国发生过,于是很多人就自然而然的预期它会在未来的三十年继续发生。很显然,这是荒谬可笑而且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全人类的市场是有限的,人类科技进步的速度也是有限的。

过去三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和收入水平,是一个指数级别的高速增长,而08-09年两三千块的月供,在这个增长面前,很快变得不值一提。但是,这个增长未来是不可能持续的,所以,18-19年两三万的月供,即使到了28-29年,也不会变得不值一提,而依然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原因很简单,我们已经开始触碰到了人类的发展上限,不管是体积上面,还是高度上面。一线城市的房价,即使对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来说,依然是高估的。全世界人均收入排名第一的是瑞士苏黎世,2017年人均月收入5876美元(约合人民币40578元),这个收入水平在北上深面前,只是入门老破小的级别。有多少人觉得,中国一线的人均收入,能够在十几年内赶上苏黎世的?顺便提一下,上海的排名在第31位,人均月收入1336美元(约合人民币9226元)。假设按照GDP每年6.5%的增长率,上海大概还需要23.5年才能赶上苏黎世目前的水平。


错误思想二:中国有十八亿亩的红线,所以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供应有限,供不应求决定了房产价格不会下跌。

澄清二:这也是一个咋一看很有道理,细想漏洞百出的逻辑。中国有耕地红线没错,但是正是因为中国有耕地红线,所以才更要多开发一二线的郊区农田。逻辑非常简单,如果一二线的郊区农田不开发,那么就会开发三四五六线的郊区农田,最终结果浪费的耕地更多。事实上,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我这几年每次回家过年,总是会对我家乡小城镇的房地产开发惊叹不已。就这么个破地方,竟然推倒一片片农田建起了无数小区!!!都是那种三四层楼的房子,Low一点的啥配套没有,高端一点的就学着大城市搞小区配套,但是都是低层的房子,占了大片大片的地。

试着想一下,如果我们放开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供应,建起高层小区,让人们都到一二线城市来,那么我们还需要在三四五六乃至不入流的城镇,占据如此多的农田,建一些过不了十几年可能就会没人住而荒废的房子吗?

一二线郊区的土地作为农田,然后把三四五六七八线的农田变成房子,这完完全全是一种资源错配,经济账、民生账、农业账、环保账,怎么算都是亏本的,都是错误的。日本一个东京都市圈就有全国30%的人口,我们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三个超级城市圈,每个圈20%的人口,再加上其他一线中心城市的城市圈,到时候还怕耕地的数量不够吗?

过去若干年,国家的政策都是严控一线城市的人口,严控一线城市的土地指标,这种做法都是违背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行为。人往高处走,大家就喜欢往发达地区一线城市跑,你是拦不住的。严控土地指标,等于是人为制造供给稀缺,变相坐庄。

不过今年之后,情况可能会有变化,发改委今年出了一个重磅文件,《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再加上之前一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可见决策层的战略方向在转变,毕竟旧的发展方式已经到头了,中国城市化率接近尾声,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政府还继续违背规律试图扛住房价,就是在作死。以后的趋势就是大城市人口流入放开了,土地供给也会放开(否则放开人口就是一句空话,国家就是通过土地来控制人口的),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呢,如果距离中心城市近,还是能喝汤的。至于那些喝不了汤的会怎么样,发改委没说,大家自己去日本看看这个中国未来的“标本”就知道了。

这波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的房地产涨价,我可以板上钉钉的说,是历史大潮最后的尾声了。未来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还有搞头,不过由于目前高企的估值,如果不下跌试图通过横盘来消化,那么至少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错误思想三: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乃至于中国社会,所以政府永远不会让房地产价格下跌的,一线城市永远涨!涨!涨!

澄清三:你如果说房地产过度膨胀导致的经济结构失衡,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那是没错的。但是如果认为房地产已经完全绑架了中国经济乃至于中国社会,所以绝对不会下跌,对不起,那是你还太年轻,见过的世面太少。

在这波涨价去杠杆完成之前,中央的确是某种程度被房地产所绑架了。因为那时候房地产带来的杠杆主要在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那边,而房地产开发商的杠杆本质上是银行的——因为开发商的钱基本都是从银行来的。那时候如果房地产大幅下跌,没准就有很多银行和地方政府全部都要破产。

但是在一波神奇的涨价去库存完成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杠杆被转移到了居民身上,地方政府和银行的风险被大部分化解了。这时候,中央政府就等于是解绑了。某种程度来说,中央政府已经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主要的房产杠杆在居民身上,而绝大部分老百姓是不会断供的。如果小部分人真的想断供,那么对不起,你觉得这两年出了这么多防老赖的政策,是为了防谁的?再加上过去两年的去杠杆和整顿金融秩序,把依附房地产的各种地下银行和影子银行做了清理,等于把肿瘤的主要供血血管给掐了。就算出现最坏的情况,一部分地方小银行破产了,那不还有50万的存款保险制度嘛,天又不回塌下了。

想想看当年的几千万国企工人大下岗,执政党是见过世面的,别想着这么容易就能绑架他。


错误思想四:房地产是吸收超发货币的资金池,如果没有房地产的暴涨,物价早就会飞涨了。

解读四:这是一种传播最广的谬误,也是最容易迷惑那些半桶水的。凡是看到持有这个论调的人,一句话,非蠢既坏。尤其是某些经济专业人士如果持有这种观点,那么绝对坏到骨头里面。当然了,大部分半桶水是蠢,根本不懂宏观经济学和金融货币学。

在解读这个谬误之前,我要先普及一个观念,那就会现代社会的信用货币,其创造者究竟是谁?很多人简单认为是中央银行,动不动就说“央行开动了印钞机”,然后它脑子里面就有一个印钞机在轰隆隆印刷钞票。不好意思,这个回答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完整的回答是,中央银行加上商业银行。央行只是创造出了基础货币,但是更大头的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的。

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一种信用,所以,严格来说一切创造信用的行为,都是在创造货币——包括你找朋友借钱。有人会说,不对啊,我找朋友借钱,这钱从他手里到我手里,并没有多出来啊。恩,那是因为你朋友不是金融机构。如果你找马云的花呗去借钱,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你找花呗借钱的过程中,信用会被凭空的创造出来,花呗以你的个人信用为抵押,借给你一笔钱,同时它把你和无数人的欠条打包,整理成标准的金融产品,以一个利率卖给银行信托之类的机构,等于把它借给你的钱又回笼了。而这个金融产品会出现在各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面,成为一笔金融资产,因为大家都相信支付宝对个人信用的管理,也相信你和千千万万的借款人一样,极大概率不会赖账。你看,花呗和你之间,是不是凭空就创造了一笔钱。

论到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那就更简单了,大家都知道银行是可以用一块钱做一百块钱生意的机构,只要有人愿意找银行贷款,银行就几乎可以凭空的创造信用。当然了,这里的凭空创造有一点夸张了,银行还是必须遵守一系列监管要求的,比如存款准备金率。比如巴塞尔协议三就是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而中国银监会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包括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Ⅲ"。尤其是这两年为了整顿金融秩序,清理影子银行,银保监会进一步加强了监管,主要是整顿通道业务,另外就是很多以前藏在表外的资产,现在要进表,这就等于限制了银行加杠杆的能力(因为表内资产的监管更严)。

回头看这个谬论四就很清楚了。所谓的房地产蓄水池完全就是屁话,实际上这话说反了。房地产是放水的笼头,而不是蓄水池。房地产大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信用创造行为,房地产商个个都是加杠杆的高手,曾经负债率90%以上的房企比比皆是,这是一轮信用创造。而买房者也一样,用三分之一的资金就能买下一栋房子,这又是一轮信用创造。更不要说一些专业炒房的,杠杆上面加杠杆,比房地产商还狠。此外还有垫资的开发商,二手房交易市场,整个房地产行业里面,只要你和商业银行打交道要借钱,你就是在创造信用,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在创造货币。

所以说,房地产行业不是什么蓄水池,它就是流动性泛滥的源头。当然了,水龙头也不是什么坏事,绝大部分经济活动通常都要和商业银行打交道,要借钱,它们都会创造信用,这也是现代经济运转的基本原理。但问题是,房地产这个水龙头太猛了,房地产行业放的水太多了,这种泛滥的洪水,就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源头。

房地产带来的问题

房地产快速发展,放出泛滥的流动性,导致了经济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三个问题:贫富分化、成本上升和金融风险。

我挨个来解释。

第一个贫富分化,因为房地产业创造货币的过程,本质是也是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其实很好懂,因为货币只是财富的符号,所以短时间内大量创造信用,等于是变相占据更多的社会财富份额。这很好理解,在短期Δt时间内,社会总财富的增量是ΔF是一定的,而货币增量的总盘子里面,如果房地产行业的货币增量占了整个货币,那么对应它所占据的财富增量也会是大头,表现就是房地产的价格大幅上涨。而房地产行业的核心受益人群,就是地方政府、银行和开发商,再加上喝汤的购房者(基本是中产阶级往上)——基本上不是极其有钱就是非常有钱,至少也是小有资产——所以你也能理解为什么房地产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贫富分化了。

第二个成本上升。上面已经提到过,短时间内社会总财富的增量是一定的,房地产多切一块,别的行业就要少切一块。何况房地产切得是超大的一块,这就对其他行业造成了挤出效应。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做什么生意都不赚钱,就是建房子炒房子赚钱。另外,房地产的快速升值,还会导致工业的用地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商业的租金大幅度增加,导致劳动者维持基础生活需要的租金大幅度增加,大大抬高了其他行业经济活动的成本——土地成本、租金成本、劳动力成本。由于社会资金都跑去炒房地产,同时还会导致社会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增加。可以说一切生产要素的成本,都被房地产带高了。

一个最现实最鲜活的标准就是香港。目前除了最赚钱的金融业和先天优势的港口,香港的支柱产业就只剩下房地产了——因为其他的行业都由于成本太高而活不下去。

第三个金融风险。上面我曾经提到过花呗的例子,里面说到:因为大家都相信支付宝对个人信用的管理,也相信花呗的借款人极大概率不会赖账,所以把这笔打包的债务计入到资产栏里面。对于银行也是一样,各路大中小银行,秉承着对房地产的信心,觉得客户签的房贷不会赖账,所以把这笔债务计入到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栏目——至少现在的银行觉得这笔债务的下限是打七折。但是这种信心真能靠得住吗?不管是按照人均收入,还是按照租售比,还是横向比较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房产价格,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是高估的,而且高估程度在一倍以上。

中央政府早就预料到这种风险,所以很早就在限制房地产商从银行直接取得资金。不过,既然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买卖,只要够赚钱,杀头的买卖也有人做。于是各种影子银行和各种金融通道就在房地产行业的剧烈需求之下,如同癌细胞组织一样迅速的繁殖扩张起来。这也是过去两年去杠杆和整顿金融秩序的原因。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地下银行和金融通道,除了部分民企正常的商业需要,大部分都是变相从银行把资金搞出来,然后过几手之后,卖给房地产商罢了。表面上看和银行没关系,但是七绕八绕,最终风险还是在银行头上。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只要资金面稍微宽松,钱就会流到房地产上面去,而无法滋润到其他实体经济。主要原因是由于房地产的收益高,但是这些地下金融暗渠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说,清理这些地下金融暗渠,也是中央政府为了降低金融风险做出的决策。目前来看,政府最希望的还是房地产能够维持稳定,希望能够用长期的横盘(按我的计算至少需要八九年)来消化泡沫。但同时政府也为了最糟糕的情况作出了一系列的准备,具体我上面已经说了七七八八了,大家自己体会。

2014年之后的房价暴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金融现象,已经完全是脱离基本面的金钱游戏了。但是目前这种金融乱象已经被逐渐遏制住了,自从房住不炒政策的提出,就决定了未来房地产,要么是长期的横盘震荡,要么就没控制住导致崩盘,没有第三个结果。

20190605更新

在网上发现一篇文章,写得就是基础货币和信用创造,写得不错,很专业,推荐感兴趣的童鞋去看看,《读懂基础货币与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流动性系列专题之一》。作者还有讲述金融监管的系列主题之二,之三,可以一并去看看。

之前我的文章提到过的外汇占款,影响的是基础货币,而这篇回答则是从信用创造的角度来说的,所以我对评论里面那个质疑的哥们说,这二者并不矛盾。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是受不了一堆既得利益者在那吹牛逼。各个70后80后,在那吹牛逼说自己多苦多奋斗得到了目前的一切,仿佛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

可jb得了吧,你们赶上了快班车而已。举个例子昂,同样的甘肃的山沟沟的在全省高考排名相同的大学生,假如他是70后,80后。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很多,因为中国那时候是发展的快车道。90后甚至00后。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次贷危机,经济衰退,贸易战,大裁员。当然你可以说谁让你父辈不努力呢。好,假设你说的对。因为你的父辈努力了,所以你就可以永远站在别人的身上。那我问你,你是不是觉得美国一直这么打压我们中国也是理所应当呀。谁让你父辈不努力,所以你中国就应该一辈子给我美国打工?那奴隶社会是不是很合理呢?因为你父辈不努力,所以你活该给我当奴隶?这是什么混蛋逻辑?

无论是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甚至一个地球。随着时间的进程,后进者要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既得利益者放弃自己的一部分利益,这个世界才能和谐。至于不愿意放弃怎么办?很简单,开片。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都是如此。英法美愿意给后起之秀德国,奥匈帝国发展空间所以开战。最终血肉模糊。二战英法美不愿意给德国,日本发展机会,最终血肉模糊。至于国内呢?打土豪分田地。斗死地主。你以为为啥斗死地主?地主也是祖祖辈辈积累的是不是?凭什么斗死地主资本家?为啥?你喝酒吃肉别人吃糠喝稀,你玩着人家媳妇儿和闺女。还骂着人家废物。人家翻身了,怎么可能不弄死你?

以国内为例,纵观中国历史3600年,以有稳定史书的记录。无论多么伟大的王朝建国100年左右就是一个坎?一个分水岭。为啥?既得利益者太多,蛋糕又不够分,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给后进生分蛋糕,所以必然危机!怎么解决?两个办法,一个是对外转移,一个是改革和各种新政。老美可以对外收割全球,而我们是深化改革。

要不就是既得利益者主动放弃一部分利益,要不就是底层逼着你们放弃利益。谈不拢就开片。就这么简单。古今中外所有的战争,冲突,暴乱的起源皆是如此。


总有人偷换概念,我没说70 80后没有付出,或者70 80后一帆风顺,我的意思是改开的这40年,虽然有曲折,但是整体是向上发展的,而且发展很快。机会较多,阶级固化不严重。换言之既得利益者在不断增加,蛋糕虽然也不断增加,但是分蛋糕的人却比蛋糕的增长快。最终就是蛋糕不够分,早早上桌的人不愿意其他人上桌。其实这也是贸易摩擦的原因。世界上蛋糕就这么大,短期内没有科技革命不可能大量增长,原来是老美在桌上分,自己吃一半,中国吃十分之一。随着我们实力的变强,我们要吃更多,美国又不让,所以摩擦就来了。房市也是如此。你们扪心自问,你们不是赶上了这几拨房价飞涨期吗?假如你是90后,甚至95后,刚刚一毕业我就算你月薪1万。五年后月薪一万五。当然一万五。这个数据并不低,大概是清北本科生的平均年薪数据。是不配在北上广深买房的。你发现就因为你晚毕业两年,甚至一年,你就要付出10年20年的努力。这正常吗?正常吗?正常吗?原来你说我们不配北上广深,我信了。后来你说我们不配成都西安郑州。好吧我也信了。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这拨连18线小县城都8000了?我老家国家级贫困县,16年2500,17年8000。好吧,你可能说我配不上县城了。我县城的工资水平如何呢?恰好我刚刚拍了我们县城的“CBD”的招聘公告。自己看看吧。这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是华北平原,方圆100公里无山的那种。有两个火车站,两个高速路出口的那种。不是你们想象的老少边地区。就这工资水平,房价8000➕。你要是北上广深也就罢了。起码人口净流入,全国人民养那拥,省会也就罢了。哪怕你是地级市我也认了。尼玛你连个县级市都不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房价8000+。合理不?

又有骂我废物的,我确实不咋的。但是本科学历,大概是全国的百分之四之前吧。然后考的事业单位。我的岗位竞争比例是多少?我大概是pk了800人吧。这800人有211有985有硕士也有普本。如果我这种人都能说废物,那我只能说我国的废物有点多。承认阶级固化有这么难吗?

连高层都认为我们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请注意,不平衡在前!不充分在后。你们不信高层的?高层都在解决这个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你们却视而不见。

我举个例子,一个班大学生,在一起吃饭。长得壮的,家里有钱的,家里当官的都在桌子上,然后最穷,最弱,那几个在厨房做饭,又给你们服务。你们酒足饭饱后躺下睡觉,其中一个最弱的去外面吃蚯蚓,吃老鼠,就是为了活下去。又坚持锻炼,练了一身肌肉块。他已经快成了班里中等壮的了。他要求上桌,你们不让,还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什么后果?他会回厨房把刀拿出来,把桌子掀了。对于那些混吃等死在厨房吃残羹冷炙又不锻炼身体的,你们自然可以不让他上桌,因为他不具备掀桌子的能力,但是对于他你不让他上桌,他就会掀桌子。谁也别吃了。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GDP降到5%以下吧。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居然有人来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第一,你倒是喜欢人家,人家喜欢你吗?

第二,你倒是跟他上了一个高中。那到大学怎么办?万一他没考上大学,你是不是要跟他一起辍学?如果他考一个不好的大学,你是不是要放弃更好的大学跟他在一起?

第三,你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中学生就算你们互相喜欢,还不是分手。你们还能外面买套房去登记吗?年纪也不够啊。那既然大概率是三年以后就要分手,那你现在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就为了上学放学能够一起走?

第四,你看看你爸你妈差几岁。等你真的到了结婚的年纪,能和你结婚的女生现在估计还在上小学。世界那么大,出去多看看,一般来说大学毕业那年回过头去,你会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幼稚。


user avatar   zhang-yan-45-76-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probabilityga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没看过《少年的你》,仅从小说构成层面对“融梗抄袭”进行一个质疑。

简而言之,我不认为“融梗”可以作为抄袭判定的理由。如果要判定抄袭,大概需要其他的证据进行证明。

或者说,要么直接讲这本小说抄袭,要么就是没有抄袭,融梗不应该介于其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被使用。

以下是本文内容纲要,用以方便各位迅速定位:

一、“梗”的存在在小说构成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二、“梗”的雷同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三、有关“融梗”是否构成抄袭的个人看法。

四、有关抄袭判定的个人意见。


一、小说构成


一般来说,在进行写作前总要进行规划。

由于写作过程中的许多突发情况不能预测,为了保证作品整体不至于因受到干扰而失去控制,作者一般会做一些约束准备,一方面对必要素材进行积累,另一方面对小说框架进行构建。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作者会在完全不进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完成度视作者的能力情况而定。一部分作者可以做到横跨几万字埋设伏笔,而我超过两千字就得写具体纲要。这种对小说控制力的差别普遍存在,不过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

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的作品控制力要比没有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强。


那么,作者在进行一个小说的构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主题。而确定主题的过程一般会与灵感来源绑定,换而言之,一部分作者是通过一个原型事件来进行主题的确定,这种情况下,作者会同时获得事件原型和主题。另一种情况下,作者是在特定主题下寻找原型事件,网络小说通常就处于这种状态:根据其题材及最终目的,确定小说的主题。在这里讨论的主题实际上比较抽象,它不能和核心思想等同,更多情况下,它属于一种基调,或者关键要素。

主题是进行事件选择的第一个约束:一旦当事件不符合主题就将事件否决。


在主题的基础上,作者会寻找一个原型事件。原型事件的来源实际上非常广泛,一部分是真实事件,另一部分是经典故事,还有的是作者完全虚构的产物。

一般来说,我倾向于调查真实事件选定原型事件。以此为例,我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原型事件的意义:

几天前我去一个中学考察,本来是打算记录我的好朋友“衣锦还乡”的表现。途中却发现了一个情况。

有一个小朋友一直被同学欺负,他去找老师,老师解释成闹着玩,没有理睬。有一天他突然生气了,把以前欺负他的小朋友打了,老师反而惩罚了他。小朋友很郁闷。

我于是将这个原型事件提取了出来。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原模原样的把原型事件引用至故事,他们还需要对原型事件进行加工处理:

譬如说,上面的事件,我将它抽象化为:强势者对弱势者实行双重标准,而弱势者无可奈何。

这样一来,我就一次性消灭了“人物”和“具体情节”两个要素。这样,我就可以把原型事件与主题复合,用复合得到的新主题进行约束,筛选具体情节。

同样的,我也可以仅保留具体情节:弱势者受强势者打压,诉诸权威而没有回应。弱势者于是自己处理问题,反制强势者,此时却受到了权威的干涉。

这种情况下,这个具体情节,实际上更符合于梗的定义。不过现在网络上提到的梗有时也会和人物或背景要素相复合。

而提取原型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确化主题或者寻找具体情节。精确化主题要受到更高等级主题的约束,而具体情节则会应用到故事框架中,成为主题的具体表现。而人物设定与背景一般会由总体主题和局部主题确定,与具体情节复合,就实现了故事纲要。

以上,我简单重复一下在小说的前期准备中所使用的结构:

  1. 总主题确定总情节。
  2. 总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情节集合。
  3. 分主题确定分情节。
  4. 分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主题集合。
  5. 最小主题决定最小情节。
  6. 最小情节复合人物背景要素,结合修辞进行实际表现。

也就是:

  • 1 总主题→总情节
  • 1.1分主题→分情节
  • 1.1.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素,背景要素
  • 1.1.2分主题→分情节
  • 1.1.2.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去,背景要素
  • 1.2分主题→分情节
  • ……

由此可见,原型故事的确定非常重要,也是“梗”的直接来源。而梗本身在小说构成中所代替的就是情节部分。

那么,我们补充一下另外两种原型故事来源的状态:

从经典故事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来说,是那些经典故事对作者达成了某种启发,从而使得作者创造了某种结构。同时也有一部分作者干脆提取经典故事的结构拿来自己用,这也无所谓:很明显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这一结构已经被反复提取到随处可见了。

而作者自己虚构,这种情况其实一般可以与前两种情况等同。或者说,作者虚构行为本身就是调用自己的经验,而自己的经验就来自于故事或现实经历。

以上,“梗”在小说构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单个梗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二、雷同梗的出现原因


1.约束条件相似

我们知道生物学有个概念叫趋同进化,也就是两种不同源的生物由于受到相似的生活环境的筛选,特征变得相似。而以上面的构成原理为前提,在小说构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举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的作品(自己和自己对比),都存在(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的)大框架相似的情形。这大概就是因为其最上级或者较上级主题反复使用的缘故:由于表达思想类似,所以表达手段也接近,虽然具体表现并不相同,但宏观看待,这些作者反复在讲同一个故事。

一部分单元剧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其消灭了主线,换而言之最上级主题分离代替每一个次一级主题,导致次一级主题基本相同,进而导致约束条件也类似。不过单元剧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写坏了,因为自己和自己重复。

网络文学(在这里特指网文)应该是这种情况最普遍发生的地点。由于其收到题材影响强烈,又受商业目的约束,同时作品量大,撞梗几乎不可避免。这种相似一部分是由于接近“最优解”的缘故,另一部分则是模板化写作的结果。我们批判网文的“套路化”严重,实际上就是因为套路本身就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情节最优解。因为有效故而被模仿,然而随着时间过去变得不那么有效或引起审美疲劳,故而被批判。

综上所述,在约束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出现雷同情况。

2.原型事件相似

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多见,但偶尔也有。比较常见的情况可能是一些作者根据某个热点事件进行改编,从而写出了相似的作品。

另一种情况是,作者们在一同考察后,写出了相似的作品。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实现这种共同考察的机会并不多。前段时间我与其他作者去台湾考察,回来写的小短篇就撞了梗。不过这种时候,由于共同考察的作者们互相有联系,一般不会同时发表相似的作品。故而少见。

从相同的经典作品中获得类似的灵感,这种情况当然也存在,不过机会更加渺茫。直观一年讲,可能相隔十年,两个灵魂相似的人撞了个梗,这种情况,与其纠结于雷同,不如说是有缘分。这种情况多发于学生作文,刚学完某个文章就拼命引用。

当然,从原型事件的最后之来源也可以判断,生活经历相似的作者很可能写出类似的作品。这种情况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譬如说在相同历史环境下写出的文学作品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3.借鉴或抄袭

一般被我们深恶痛绝的就是最后一种情况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薅羊毛薅久了就能织毛衣。转手把毛衣卖了,就自在。不过有的羊羊大毛多,不在乎几根毫毛,可能不搭理薅羊毛者。有的羊本来毛就少,薅到最后薅秃了,是我我也得发飙。


作者抄袭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嫉妒,其二是懒。

第一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多,一般是抄名家名作。作者与作者之间普遍是互相瞧不起的关系,因为小说构成的精妙之处不太容易被发现,但丢手艺一眼就看得出来。

第二种情况一般在诸如卡文,或者对小说质量有硬性需求的情况下出现。在卡文的时候,由于懒得进行细致构成,于是抄袭。或者对小说某章节有质量要求,譬如说开篇部分,简介部分,而作者自身能力不足,往往也会寻找范例进行模仿。


三、我对“融梗抄袭”的质疑


首先,以下讨论的“融梗”仅指多情节多来源雷同。

在出现这种“融梗”雷同情况时,由于两个因素影响,雷同的“梗”越细碎,来源越多,作为抄袭的立论越没有说服力。

具体地说:

1.“梗”越基础,它的雷同机会越大。而“梗”的来源越多,抄袭难度,雷同机会也就越大。

针对小说,抄袭指责被反驳的一套常见的说辞是“每个字都抄新华字典”。这种反驳实际上就表现出了一个问题:梗越基础,其组合性越小,越容易在已知作品集中找到雷同点。

在这个比喻中,新华字典可以替换成已知作品的全部情节集。而每个字则可以替换成构成小说的最小情节集。

我们再比喻一下:

设作品情节集

  • 90865
  • 32146
  • 79645
  • 12457
  • 36980

0到9九个数字(即最小情节集)都能在作品情节集中找到。

而两个数字的组合(即复杂情节集)在作品情节集中就没有全部出现了。如70/07

于是数字组合的位数越多,抄袭证明越有力。换而言之,越复杂的情节组合重复,抄袭证明越有力。


同样的,如果扩充进行比较的抄袭来源作品数量,我们这样比喻:

抄袭嫌疑作品:

  • 1095860

抄袭来源作品: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抄袭嫌疑作品和作品来源B很相似,以它们两个为对比:

1095860 1096534B

有数字109完全一致,另有5 6非常接近。

而如果将A C加入并对比:

  • 1095860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那么,疑似作品的109与B雷同,58与AC雷同,60与C雷同,简直没有自己原创的部分。然而58/60作为两位的数字组合,出现雷同的机会还是比较高。

在进行作品比较的时候,只要作品来源足够广,就一定会增大雷同情节的出现概率。这种时候一些细碎情节的雷同不应该作为补充证据用以论证抄袭,而应该舍弃。

之前看到某本小说被指责融梗上百本小说,实际上属于后面提到的这种情况,大量的样本扩充了用来比较的作品情节库,可是雷同的仅仅是一点细碎的情节。这样一来,在论证过程中,好像原书作者无恶不赦,一连抄袭了上百个作者,可是实际上,可能这个作者仅仅对其中几个作者进行了创造剽窃。


2.受前文所说雷同梗出现原因影响,题材越接近,主题越相似,出现大面积雷同的可能性越大。

这一点在类型文中经常出现,假如一本小说的疑似梗来源来源于多部小说,我们就应该考虑这个梗的来源是否由于同题材所导致,而非草率地下一个全员抄袭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遭遇这种状况时,我们反而应该扩充对比作品集,用大量同题材同主题作品,去除其公共雷同部分,再进行雷同部分比较,以减小由于约束条件相似所带来的影响。换而言之,就是减少“烂梗”被误判为抄袭的机会。


以上,融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不合理。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抄袭判定的过程中能在去除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后,还可以认定成抄袭,那么没必要谈融梗,直接炮打即可。

反过头来,如果是因为受到以上两个因素的干涉才做出抄袭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误差太大,没有说服力的。


四、我个人认为的抄袭判定条件


我个人判定抄袭的标准相比较法律标准还是比较激进的。以下仅提供一些判断思路,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问题。

1.直接使用原文而未引用来源。

这一判据最直接,但要谨慎处理诸如百度百科一类的内容……

2.在去除合理的雷同情况下,大量复杂情节组合/关键点来自于同一部/几部作品。

此判定条件需要大量同题材同主题对比材料确定公共雷同情节部分,在排除掉这部分情节后,若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作品在一段足够长度的内容中存在大量复杂情节的雷同,则可判定抄袭。

同时,应当排除如:存在多雷同点,但雷同点细碎且不集中的疑似抄袭来源作品。

3.逻辑链断裂。

此条作为前一条的论证补充,若存在较简单非公共雷同点,且疑似抄袭作品在此雷同点出现严重逻辑链断裂的情况下,可以将此雷同点判定为抄袭。

如果规划相对完善,逻辑应该也是相对连贯的。但一部分作者不写细纲或干脆不打草稿,这种状态也很容易出现逻辑链断裂的情况。判断逻辑链断裂的雷同点相较于第二判据可以简单一些,但仍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复杂度。

4.终端修辞表述大量相似。

这一根据有混淆借鉴与抄袭的嫌疑。大部分作者不会在具体的表达方法上考虑雷同问题。所以此根据只可作为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补充判定的根据。

判断方法如下:

在一段足够长的纯粹功能性内容中,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使用同样的修辞表述结构,譬如递进强调的比喻等。两段功能性内容的目的必须相同,且表达结构必须完全一致。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判断补充,不能作为单独判断雷同的根据。


大概就是这样了。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user avatar   way-joh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自认算不上社科学者、作家,或者陈道明那样的艺术家,不用多想,看书没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同这句话。但说到底,真正能让人类得到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个体。

我大学毕业后才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看的实体书,没仔细数,摞起来大概是身高两倍吧。

网文也看,比实体书少一些。

一开始喜欢读《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和《菊与刀》这些,很幼稚地认为,看这些书会让自己卓尔不群,“独立思考”。

包括王小波的书,黑格尔的大部头,史铁生的散文。

后来,小说占比越来越高,人文社科只占大约一成。最后发现自己钟爱的还是侦探小说,阿加莎的书只剩下《帷幕》,一直不忍心读。

统统没用。

借用阿婆书里一句话,这人就没什么品味,你看看他读的都是什么书,西部拓荒故事和侦探小说!

不可否认,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量,有效提高了我的写作文笔,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聚会时更有谈资,思考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丢丢答案。

但我要告诉你,所谓的提高就这些,你接受吗?

我估计不会接受。

大部分人追求的提高,是那种看得见的生活质量提升,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自信,是升职加薪,是生活美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要生活。

这个题目下的大部分回答,开头阐述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只要读了这些“好书”,就能实现自我升华。

这其实是个很难征明的论题。

就比如说,我确实认识一些家庭事业都很成功的大叔,客厅里、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阅读吗?其实未必。

他们喜欢读书,是因为双亲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功,是因为高智商、勤奋、精力旺盛,加之父母督促,考上了名牌大学。

既然能较为轻松地在事业方面做出成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从小被爸妈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他们,选择在闲暇时间读许多许多的杂书。

所以,你看,爱读书说是成功的因,不如说是成功的果。

或者换种思路,我们反证这个问题。

假设读书真的能有效提高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如果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方法真的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被证明切实有效,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转化为一种商机,一项可盈利的教育产业。

换句话说,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成人读书班”。

多么大量呢?今天你能看到多少考研班、考证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就该有多少“成人读书班”。

有吗?并没有。

倒是”5分钟带你读XXX“这种短视频火了。瞧瞧吧,就算是想读书的人,仰慕书中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也是”不读书“。

30分钟带你读完《战争与和平》!

乖乖,配上苏联版电影的剪辑,质量真的高,好看。

其实30分钟视频对现代人来说也太长了,所以视频分上中下三部,一部10分钟。

哪怕是给美少女和精神小伙网上刷礼物这种社交需求,都被开发成了一年不知多少亿的直播产业。

再打个比方,有创业的打算,就该脚踏实地地考察项目,结识合伙人,筹集启动资金。闲下来了,看看名人传记,打打鸡血,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放松项目。

还有那种,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身谈吐和综合素质,进而遇到伯乐的观点。

我只能说,我们活在现实世界里,要适当减少一些幻想,放低一点要求。

也许你真的会在一场晚宴中,跟同样喜欢读书的老板、上级所聊甚欢,伯牙子期。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这顿饭过去,领导就把你忘了,该干啥干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寻思这小伙子既然有时间看这么多闲书,怎么工作上就不能多加把劲?可见他事业上没太大野心。

而同事们的看法则刚好相反,觉得你这是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在花样拍马屁。

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现实世界里,我不秀阅读量,也不提自己喜欢看书。

作为一种爱好,绘画和摄影可以拿来给人看,唱歌和乐器可以请人听,舞蹈更是赏心悦目。

阅读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身边的人认为,你自命不凡,且喜好炫耀这点。

包括很多答案里的用词和腔调,恕我直言,从大众的视角看,不是特别让人舒服。

摄影需要购买昂贵的器材,绘画需要天赋,至于读书,大部分人看来,谁都可以读,谁读都一样。

他们也许没有阅读习惯,也许不能坚持阅读,但不妨碍就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必须忙活事业和学业,得照顾老人和小孩,要张罗无穷无尽的琐事。

而你,有时间看闲书,必然是牺牲了其中不止一项的时间,逃避了家庭和社会的部分责任。

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跑我跟前炫耀吗?

这不是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更不是价值观扭曲、礼崩乐坏的前兆。

人性使然,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最正确,手头上的事最紧要。

我父母那辈,平时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的。他们对喜欢读书、坚持读书的人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敬重。

但世界已经变了。

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中,我也极少看到有人抱团交流读书体验。

唯一一次意外,是个漂亮姑娘,她喜欢小说,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了一群男生,争相对情节、人物和文笔发表看法。




  

相关话题

  2021年了,中国的房地产还值得投资吗? 
  如何看待中国多城房贷利率走高,不少银行放款周期延长?对房价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江西房价那么高,连县城都能7.8千一平米,平均工资才2千不到,会降吗? 
  由于房价便宜,会不会越来越多的外省人来长沙定居? 
  土地财政之后,谁来接棒地方财政支柱? 
  房价崩盘后会发生什么? 
  新型肺炎对2020的房价走势有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董藩称「把生育率低归咎于居高不下的房价是找借口,这和女性教育水平有关」?真的不该怪房价高吗? 
  如何看待深圳调整豪宅认定标准:144㎡ 以下免交豪宅税? 
  房产税出台以后房价会下跌吗? 

前一个讨论
你见过哪些比穷更可怕的事?
下一个讨论
你是怎么治好脚气的?





© 2025-0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