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P?
哥德巴赫猜想是否成立?
筛法是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可行途径?
……
可控核聚变可行否?
托克马克思路可行否?
仿星器思路可行否?
……
相对论能否用于黑洞内部?
“混沌”是否是“塌缩”问题的答案?
……
地外文明是否存在?
地外文明偏秩序还是偏混乱?
保护文明原生态是否地外文明行为规范之一?
……
时间机器是否可行?
可以回到过去吗?
宇宙监督理论能否绕过?
如此构造一个虫洞,它能否在建成后维持?
是否允许物质通过?
是否允许这只老鼠安全通过?
……
神马叫只能回答是或不是?那叫每次只能得到关于真理的、1个bit的信息!
如果这玩意儿真的存在,它能在三天内把地球科技水平提高一百年。
那要看这台机器在谁手里,一旦谁有,那么其他国家的军事机密将会荡然无存,直接成为世界的统治者
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经典小说《银河系搭车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中,超级计算机 "深思 "是由一个超级智能的外星人种族建造的,以确定
"生命、宇宙和一切 " (Ultimate Question of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的答案。
有点反常的是,该计算机确定的答案是 "42"。
在ASCII语言,最基本的计算机软件中,"42 "是星号的代号。当 "深思 "被问及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时,它的回答就像一台正常的计算机一样:42,换句话说,"任何你想成为的东西!"
把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结果用latex文件写出来,该文件的第一个比特是0吗?
不会出现这种机器,就算出现了,人类也不会相信的
人类可以得到任何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
我们假设真理机的回答频率是60M赫兹,我们现在想要知道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具体制造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使用大数取中值法取得文档长度(bit数)。
这个前面已经有人说过了,方法很简单,随便说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询问真理机,为了表示地球人的礼貌,我们决定加上magic word:请问输出功率大于输入功率并且可持续时间无穷大的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制造方法汉语文档采取ASCII码编码的二进制文档总bit数在a=100000000000000000000位以内吗?么么哒。
答:是,mua。
那么以上文档总bit数在a/2~a之间吗?么么哒。
答:是,mua。
那么以上文档总bit数在a*0.75~a之间吗?爱你哟。
答:对哒,比心。
很快我们就可以获得该文档总bit数,精确到整数位。
2、逐位询问是否是1。
一位一位的询问该位是不是1,因为二进制的缘故,不是1那肯定就是0了。
请问这个文档第一位是1吗?想你的一天开始了。
答:不是哦,我也想你哒。
请问这个文档的第n位是1吗?有你真好。
答:是/否,亲亲抱抱举高高。
3、使用各种压缩算法缩短真理机占用时间。
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压缩算法,缩短每个问题占用的时间。比如说,“使全体人类在当前生产力条件下低成本拥有无限生命的方法.doc”,“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生产堆制造方法.PDF”,“如何让哈士奇不撕家.TXT”,“如何治愈癌症.doc”,“如何超光速飞行.avi”,这些大家都非常急于知道。除了排出来一个优先级,尽量缩短每个问题的系统占用时间也是必要的。
最简单的压缩方法就是,“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生产堆制造方法.PDF压缩成rar格式的压缩文件”来替代掉“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生产堆制造方法.PDF”。然后我们把得到的rar文件解压就可以了。
当然还有更多更好的压缩方法。
这样一来,人类获得无穷无尽的知识,仅有两个限制条件:1)真理机回答问题频率上限;2)人机接口带宽。第一个限制取决于真理机本身,如果频率太低就不好办了,比如说频率仅为一年回答一次,我们就无法做到心平气和,估计会问候真理机的十八代祖宗。
如果能够达到GHZ的水平,那就太美好了。
第二个限制其实很容易解决,弄十几万个程序员码农专门伺候真理机就好了。将每个问题编程,由一台提问机专门与真理机对接,采取与真理机对应的数据接口。比如说真理机接受光信号提问,就做符合通信协议的光接口提问机。如果真理机仅仅接受语音提问,我们也可以做高超声波提问机。反正我们一定要摒弃图形化操作界面和自然操作界面,尽力把提问频率也就是人机接口带宽做到极致。
只要真理机回答响应延迟足够短,也就是回答频率足够高,相信在很短时间内我们就可以称霸银河系、吊打紫薯头,星辰大海、万寿无疆了。
欢迎关注我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
你们这些回答too young。
如果这台机器回答速度不是太慢的话(比如几年才能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获得任何你想知道的能用数据表示的内容。
例如,你想获得关于X定理证明的过程的pdf文件,可以进行如下过程:
问:存在一篇正确证明X定理的英文论文的pdf文件P,文件长度在0-1,000,000字节范围?
答:是。
问:存在一篇正确证明X定理的英文论文的pdf文件P,文件长度在0-500,000字节范围?
答:否。
......
问:存在一篇正确证明X定理的英文论文的pdf文件P,文件长度为567,890字节?
答:是。
2. 获得数据值(新):
原来居然想错了,果然困的时候不能说话,说话就打脸XD。
数据值需要尝试字节数*8那么多次。每次询问只能读取一位。10秒读1bit的话,读完567890字节需要526天,不过用在难啃的关键技术上还是比死磕好多了。
更好的办法大概是用纯文本,每个字编号后二分查找。用不着完整Unicode,中文常用的也就两千字左右。而且这样的话抗出错会好得多,毕竟文本错几个字也基本能看懂,实在不行向机器问一句记下来的东西有没有错,如果有错就二分查出来错误位置重读。用不到纠错编码。
问:取固定的一篇文件大小为567,890字节的正确证明X定理的英文论文的pdf文件P,上述P的数据第1位是否为0?
答:是。
……一群人三班倒没日没夜问了500多天之后……
问:上述P的数据第4543120位是否为0?
答:是。
<del>原来的部分(捂脸):2. 利用用二分法获得数据值(实际应用中可切片获取):问:上述pdf文件P的数据值以大端序表示是否在0x2550444600(省略大量的0)到0xfffff(省略大量的f)之间?答:是。....问:上述pdf文件P的数据值以大端序表示是否为0x25504446xxxxxx?答:是。假设一篇567,890字节的论文pdf,每次询问并得到回答需要30分钟,不切片二分查找只需要询问20多次,一两天就能搞定。科研速度比起来简直弱爆了!</del>
有幸前几天和几个认识的朋友里智商最高一个子集讨论了这个问题,在这里总结一下。
说实话,当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蠢蠢欲动的。因为这实在是太诱人了。
我们分分钟就能问出一系列问题:
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叽叽喳喳问个不停。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第一个要问的问题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先默认一个前提:
你问真理机的问题,它都能几乎立即得给予你答案。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的话,就会有遇到更多的逻辑和哲学困境,那部分我们留作晚一点再说。
我们先姑且接受这个设定。
知乎上经常流行一种说法: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想必只知道是或者否这样的答案对人类来说还是太少了。
好奇并渴望力量驱使着我们想要知道更多。
所以我们接下来将尝试使用人类的智慧做这么一件事:
我们该如何构造一系列问题来通过真理机问出易易的银行卡密码?
首先,我们知道银行卡密码都是六位的十进制数字。对于它的最低位,我们可以通过把它转化成二进制,用四个问题来确定它到底是多少:
以此类推,我们最终可以通过24个问题来获得易易的银行卡密码。
所以,至此我们不仅可以问出:
这样诊断结果式的问题的答案。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还可以
这样的治疗方案式的问题的答案。
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看出来了,真理机的本质就是:
用1比特每个问题的速度获得真理的机器。
如果不太贪心的话,问题至此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很显然,1比特每个问题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如果真理机是语音交流的话,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一些。
那么渴望力量的我们自然是想获得更多的真理机的。
不过既然真理机的本质我们已经搞清楚了。我们自然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获得这个问题的答案:
真理机的图纸 (源码)是什么?
有了这个答案,我们将会迎来技术奇点,带领人类走向技术发达的新篇章!
想必,这就是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了吧。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既然真理机这么厉害,想必也不是这么轻易能够复制的。假设我们的真理机是跑在电脑上的,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
真理机的代码是有限的吗?
请允许我对此作出悲观的否定答案,因为这样更有趣一些,我们的讨论才能继续下去。
如果真理机的代码长度是无限的,想必他也没法跑在什么常规电脑上,这就让我们对真理机的运行原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我们的脑洞游戏就从:
该问真理机什么问题?
变成了
真理机是怎么运行的?
说实话,事情讨论到这里就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理解能力了,请允许我在这里先给 大家补充一些背景知识。
NP=P 是计算机科学目前面临的急需解答,也是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它的价值完全可以媲美数论中哥德巴赫猜想的 1+1。考虑到我们还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能用来做什么,NP=P却可以极大的指导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所以,程序员们普遍都会觉得 NP=P 的价值更大一些。
这里P指的是多项式(polynomial)时间复杂度算法,NP则是非多项式(none-polynomial)时间复杂度算法。
事情是这样的,用计算机解决一个或者一类特定的问题,一般需要设计一系列特定的程序。程序的执行时间长短一般都和问题的规模有关系,显然,问题的规模越大,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
另外,问题和问题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有的问题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比如给一组数字排序。
有的问题,则很难很难,比如计算一个数字的因式。(对于很大的数字来说,除了一个个试之外我们几乎没有更好的方法)。
对于问的和规模无关的难度,我们一般可以把它们划分成两档,第一档叫P问题,超级简单。
第二档叫NP问题,难到令人发指。
当然,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并不代表它并不存在。多年以来人们对于NP问题一直一筹莫展,但也没法证明它存在或者不存在更简单的解决方法,简单到和P问题一样简单那种。
普遍上,大家都认为 NP=P这件事是不成立的。虽然这件事我们也暂时不知道该怎么证明。
好了,尽管NP=P这件事情我们还不知道答案。
但是请允许我对这个问题再次做出悲观的否定答案,这次不仅是因为这样的话更有趣一些,还因为NP=P的情况已经远超出本文所希望讲到的内容范畴了,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体验一下其他答案。
如果NP!=P的话,那么真理机如果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的话。事情可能就会变成这样:
这显然太无聊了,真理机能做的事情就显得非常局限了。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答案,但是其中的每一个,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作为代价。
如果回到我们开头的设定:
你问真理机的问题,它都能几乎立即得给予你答案。
那这件事就会显得非常恐怖了,直观得,这意味着真理机并不是经典的计算机,亦不是量子计算机(量子算法依旧受限于复杂度问题)。
我们几个人思考了很久,得到的答案是:
如果这样的话,真理机就是一个高维度的物体,它能够同时观察所有宇宙的每一个时刻,来给眼前充满苦恼的你带来真理式的答案。
这有点类似于星际穿越里,进入了黑洞的那个男主。当然,真理机比他还要恐怖一些,毕竟墨菲只能通过表针来获得二进制答案,但真理机可以主动问问题呀。
对于这种能够遍历时间的机器,我一直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因为它很容易被用来构造悖论。和构造R-S触发器的不稳态一样简单。举个简单的例子:
显然真理机并不能用是或者否来作答。否则第二个问题它就要有违本心了。
这件事可用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来解释,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定理,易易并不想在这里浪费过多的笔墨进行细致的解释。简单来说,这个定理对本文有价值的解读是:
任何人类的逻辑,都存在至少一个问题,他没法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
真理机,和他的悖论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问题:
真理机并不能对所有问题给出是或者否的答案,它可能还会答出:“无法解答,或者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样的答案。
显然这个结论太令沉浸在这个浪漫主义问题中的我们感到不安了,大家还在试图通过别的角度来解释真理机的存在性。
回过头来,我们发现真理这件事情并没有良定义过。简单来说,我们认为:
真理应该是客观存在的。
换句话说,
真理应该是时不变的,不会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结果。
这样我们就能有效避免上面的悖论了,不过也会带来一个可怕的结论:
这三个里我们至少选一个。
只有这三条出路才能避免刚才的悖论。
如果我们不接受第二种或者第三种情况的话。那就只能认为主观意识不存在了。
意思是,当你知道了当前的所有信息之后,你就可以推算出今后发生的所有状态。尽管这样的代价可能很大。
换句话说,所谓的爱恨情仇都是不存在的,你甚至无法理解此时此刻你在看什么。
至此,我们大家都进入了一脸懵比的状态。并不知道接下来的讨论将会面临哪些未知领域了。
讨论也就没再进一步继续下去,毕竟我们的晚餐已经吃完了。
以上。
推荐下我打的几个mod。都直接兼容steam版本。基本不会破坏原游戏的平衡性,同时又提高游戏性。刚开始玩巫师3就不要打了,新玩家还是先把游戏摸透了再说,二周目玩家随意。
快速旅行:清问号利器,打完后,按M呼出地图,找个旅行点就可以直接到达。比如你在洞穴里,在海里,在山上,想快速出去,直接去找男爵打牌,直接按M呼出地图,然后点到乌鸦窝公交站就可以到,缺点是下车后还得步行一会。所以要用到下一个MOD↓
国外玩家打造《巫师3》滑板鞋MOD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5683299257884672滑板鞋:空格起跳+方向键直接发车(一开始多试一下,有时候可能不是mod无效,可能是没上手好),反正比萝卜快很多,随时可停可开打。飙车模式下,你飙到十层楼掉下来也摔不死。所以经常有老司机从史凯利杰群岛各种高山上直接发车一头栽入大海,但终极老司机一般是从陶森特最边缘大雪山滑到女公爵姐姐的床头,爽到高潮,爽到失禁。所以这又要打下面的mod↓
无边界mod:意思就是你爱走多远走都远,不会被强制遣返。
保险点可以再打个摔不死的mod(我是没打,反正太久没死了,偶尔死一死也很沙雕)。
下面是打架的:
法印加强mod,附加了一些效果跟特效,比如说开打前放火印,剑会变成火剑,近战第一次打击可点燃敌人。开打前套昆恩,则第一次近战打击会吸血。算是变相稍微降低那么一丢丢难度吧,反正我都是极难,怪物升级打开,满世界怪就算是路边遇到的疯狗都比我高几级的。
亚登随身移动mod,施放后,身上会附上一层紫光,仿佛突然被麻花藤家的QQ紫钻开光了似的,有点贵族感,怪物靠近也会沾染,视觉效果非常酷炫。重点是它和你一起动了。。。
耐久不减,原版的耐久太烦人了,这个前期当然没啥,但后期剑舞点出来后,用剑频率大幅飙升,尤其是我这种喜欢虐骷髅等级的,而且还要一群骷髅一起虐的,剑舞跟拜年不能停,你也没办法停,停下来就死,索性直接粗暴一点。
所有东西重量0.1,原版的背包也是很繁琐,相当于背包无限了。不打这个mod其实也可以,但是会很烦,很烦,还是TM的很烦。起码去鹤山银行可以不用搞一会就要跑回去贩剑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修改和一般的巫师3加mod不一样,所以我没有打包在文末推荐的mod压缩包里,怎么改看这里→【MOD 推荐】【负重MOD】【适用于任何版本】~~~~~~~~~~~~~~~~~~ 【不用改游戏任何文件】
食谱MOD 可以在炼金术界面烹饪食物回血用,二周目其实没多大卵用,因为回血基本靠燕子了。不过这个mod还是比较有趣的,可以造一些好玩的食物。也让一些捡到的垃圾有了用武之地,比如生肉什么的。
自动剑油。这个也是打架利器,省得临战还得各种翻找百科跟背包找油,破坏节奏。这个mod其实有点无奈,主要是这游戏里的剑油太相似了,没办法一目了然找出来。
法印一键启动:直接设置q昆恩,f放火,r阿尔德,x亚克西,z雅登,效率秒杀原版。这个严重推荐!必须打!是我最喜欢的,从1.22版本一直用到现在。有了这个,这游戏的战斗直接流畅起来了。巫师3:狂猎 v1.22即时施法MOD
此外还有灰色任务经验不减等几个,增加一点做任务的动力。好像还有个mod是升级经验越高级同比例增加的,不过我没打。二周目都七十多级了。不差那点经验。
以上这些打架mod打上去之后,其实基本就是抛开那些新手向的操作,然后专心玩隐藏剧情,然后手拿着两把西瓜刀,从南天门一路砍到蓬莱东路,从威伦一路向北杀到诺维格瑞。看过来——为什么玩巫师3时会讨厌威伦这张地图?
最后,评论区分享一下我打的这几个mod。
巫师3加mod超简单:直接在游戏目录建立一个Mods文件夹,然后把mod直接解压在里面就可以了。解压完应该是下图这样。
评论区很多人在问各个mod的功能,我稍微整理了一下,如下:
【mod0000____CompilationTrigger】脚本统一补丁
【modAlwaysFullExp】灰色任务全经验
【modAutoApplyOils】自动上油
【modAWorldWithoutBorders】地图无边界
【modBLOOD】高清血液 ——如果进游戏有冲突 建议先删掉这个mod
【modBow】十字弓连发,不用装填。普通箭矢威力大增,自带穿刺,分裂和燃烧效果——这玩意搞快一点,其实就是加特林·杰骆驼了。。。其实也有喀秋莎版的,直接洗地...不过不想搞得太夸张,给怪们留点活路吧...
【modDemonic】全法印大改 全新的法印释放附加特效+全新的击打特效
【modFastTravelFromAnywhere】快速旅行
【modGastronomic_Alchemy】 (炼金术食谱)这个mod很有意思,就是在炼金术界面,自己diy加血食物
【modImprovedSigneffects】更新伊格尼法印特效1.21版(伊格尼项目大改的前置!)
【modKNGBlood1.4】血溅-武器上会沾满血迹
【ModNaiJiuBuJian】耐久不变
【modOilsNeverExpire】剑油不减
【modSlideEverywhere】滑板鞋
【modYrdenBuff】亚登法印特效个人修改版(自带法印跟随人物-去掉了新增属性,取消了惩罚设定,只保留了特效,维持原始属性,使用该法印后取消了圆圈,只需靠近即可)
另外,如果打了mod,游戏进不去,目测是有部分mod还需要在其他地方做修改才能生效,那么把你认为不重要的mod一个个删掉再试着进游戏看看。
这个帖子的意义,其实是介绍巫师3的mod能做到什么程度,能改什么内容,能实现哪些原版实现不了的功能。
评论区有些人能打上mod,觉得还不错,有的人说打上去没效果。这东西,有时候是很看RP的,打不上的朋友,建议直接去3DM原帖看下,本帖mod除非特别备注,都是来源于此。
没有mod基础的朋友,还是先从简单的mod加起,有针对性地删减、测试,不要一下子全部加上去。
其实如果不嫌麻烦的话,还可以自己去N网自己找MOD...
————————
我在#巫师3#的答案:
谢邀
没看过《少年的你》,仅从小说构成层面对“融梗抄袭”进行一个质疑。
简而言之,我不认为“融梗”可以作为抄袭判定的理由。如果要判定抄袭,大概需要其他的证据进行证明。
或者说,要么直接讲这本小说抄袭,要么就是没有抄袭,融梗不应该介于其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被使用。
以下是本文内容纲要,用以方便各位迅速定位:
一、“梗”的存在在小说构成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二、“梗”的雷同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三、有关“融梗”是否构成抄袭的个人看法。
四、有关抄袭判定的个人意见。
一、小说构成
一般来说,在进行写作前总要进行规划。
由于写作过程中的许多突发情况不能预测,为了保证作品整体不至于因受到干扰而失去控制,作者一般会做一些约束准备,一方面对必要素材进行积累,另一方面对小说框架进行构建。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作者会在完全不进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完成度视作者的能力情况而定。一部分作者可以做到横跨几万字埋设伏笔,而我超过两千字就得写具体纲要。这种对小说控制力的差别普遍存在,不过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
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的作品控制力要比没有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强。
那么,作者在进行一个小说的构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主题。而确定主题的过程一般会与灵感来源绑定,换而言之,一部分作者是通过一个原型事件来进行主题的确定,这种情况下,作者会同时获得事件原型和主题。另一种情况下,作者是在特定主题下寻找原型事件,网络小说通常就处于这种状态:根据其题材及最终目的,确定小说的主题。在这里讨论的主题实际上比较抽象,它不能和核心思想等同,更多情况下,它属于一种基调,或者关键要素。
主题是进行事件选择的第一个约束:一旦当事件不符合主题就将事件否决。
在主题的基础上,作者会寻找一个原型事件。原型事件的来源实际上非常广泛,一部分是真实事件,另一部分是经典故事,还有的是作者完全虚构的产物。
一般来说,我倾向于调查真实事件选定原型事件。以此为例,我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原型事件的意义:
几天前我去一个中学考察,本来是打算记录我的好朋友“衣锦还乡”的表现。途中却发现了一个情况。
有一个小朋友一直被同学欺负,他去找老师,老师解释成闹着玩,没有理睬。有一天他突然生气了,把以前欺负他的小朋友打了,老师反而惩罚了他。小朋友很郁闷。
我于是将这个原型事件提取了出来。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原模原样的把原型事件引用至故事,他们还需要对原型事件进行加工处理:
譬如说,上面的事件,我将它抽象化为:强势者对弱势者实行双重标准,而弱势者无可奈何。
这样一来,我就一次性消灭了“人物”和“具体情节”两个要素。这样,我就可以把原型事件与主题复合,用复合得到的新主题进行约束,筛选具体情节。
同样的,我也可以仅保留具体情节:弱势者受强势者打压,诉诸权威而没有回应。弱势者于是自己处理问题,反制强势者,此时却受到了权威的干涉。
这种情况下,这个具体情节,实际上更符合于梗的定义。不过现在网络上提到的梗有时也会和人物或背景要素相复合。
而提取原型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确化主题或者寻找具体情节。精确化主题要受到更高等级主题的约束,而具体情节则会应用到故事框架中,成为主题的具体表现。而人物设定与背景一般会由总体主题和局部主题确定,与具体情节复合,就实现了故事纲要。
以上,我简单重复一下在小说的前期准备中所使用的结构:
也就是:
由此可见,原型故事的确定非常重要,也是“梗”的直接来源。而梗本身在小说构成中所代替的就是情节部分。
那么,我们补充一下另外两种原型故事来源的状态:
从经典故事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来说,是那些经典故事对作者达成了某种启发,从而使得作者创造了某种结构。同时也有一部分作者干脆提取经典故事的结构拿来自己用,这也无所谓:很明显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这一结构已经被反复提取到随处可见了。
而作者自己虚构,这种情况其实一般可以与前两种情况等同。或者说,作者虚构行为本身就是调用自己的经验,而自己的经验就来自于故事或现实经历。
以上,“梗”在小说构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单个梗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二、雷同梗的出现原因
1.约束条件相似
我们知道生物学有个概念叫趋同进化,也就是两种不同源的生物由于受到相似的生活环境的筛选,特征变得相似。而以上面的构成原理为前提,在小说构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举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的作品(自己和自己对比),都存在(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的)大框架相似的情形。这大概就是因为其最上级或者较上级主题反复使用的缘故:由于表达思想类似,所以表达手段也接近,虽然具体表现并不相同,但宏观看待,这些作者反复在讲同一个故事。
一部分单元剧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其消灭了主线,换而言之最上级主题分离代替每一个次一级主题,导致次一级主题基本相同,进而导致约束条件也类似。不过单元剧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写坏了,因为自己和自己重复。
网络文学(在这里特指网文)应该是这种情况最普遍发生的地点。由于其收到题材影响强烈,又受商业目的约束,同时作品量大,撞梗几乎不可避免。这种相似一部分是由于接近“最优解”的缘故,另一部分则是模板化写作的结果。我们批判网文的“套路化”严重,实际上就是因为套路本身就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情节最优解。因为有效故而被模仿,然而随着时间过去变得不那么有效或引起审美疲劳,故而被批判。
综上所述,在约束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出现雷同情况。
2.原型事件相似
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多见,但偶尔也有。比较常见的情况可能是一些作者根据某个热点事件进行改编,从而写出了相似的作品。
另一种情况是,作者们在一同考察后,写出了相似的作品。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实现这种共同考察的机会并不多。前段时间我与其他作者去台湾考察,回来写的小短篇就撞了梗。不过这种时候,由于共同考察的作者们互相有联系,一般不会同时发表相似的作品。故而少见。
从相同的经典作品中获得类似的灵感,这种情况当然也存在,不过机会更加渺茫。直观一年讲,可能相隔十年,两个灵魂相似的人撞了个梗,这种情况,与其纠结于雷同,不如说是有缘分。这种情况多发于学生作文,刚学完某个文章就拼命引用。
当然,从原型事件的最后之来源也可以判断,生活经历相似的作者很可能写出类似的作品。这种情况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譬如说在相同历史环境下写出的文学作品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3.借鉴或抄袭
一般被我们深恶痛绝的就是最后一种情况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薅羊毛薅久了就能织毛衣。转手把毛衣卖了,就自在。不过有的羊羊大毛多,不在乎几根毫毛,可能不搭理薅羊毛者。有的羊本来毛就少,薅到最后薅秃了,是我我也得发飙。
作者抄袭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嫉妒,其二是懒。
第一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多,一般是抄名家名作。作者与作者之间普遍是互相瞧不起的关系,因为小说构成的精妙之处不太容易被发现,但丢手艺一眼就看得出来。
第二种情况一般在诸如卡文,或者对小说质量有硬性需求的情况下出现。在卡文的时候,由于懒得进行细致构成,于是抄袭。或者对小说某章节有质量要求,譬如说开篇部分,简介部分,而作者自身能力不足,往往也会寻找范例进行模仿。
三、我对“融梗抄袭”的质疑
首先,以下讨论的“融梗”仅指多情节多来源雷同。
在出现这种“融梗”雷同情况时,由于两个因素影响,雷同的“梗”越细碎,来源越多,作为抄袭的立论越没有说服力。
具体地说:
1.“梗”越基础,它的雷同机会越大。而“梗”的来源越多,抄袭难度,雷同机会也就越大。
针对小说,抄袭指责被反驳的一套常见的说辞是“每个字都抄新华字典”。这种反驳实际上就表现出了一个问题:梗越基础,其组合性越小,越容易在已知作品集中找到雷同点。
在这个比喻中,新华字典可以替换成已知作品的全部情节集。而每个字则可以替换成构成小说的最小情节集。
我们再比喻一下:
设作品情节集
0到9九个数字(即最小情节集)都能在作品情节集中找到。
而两个数字的组合(即复杂情节集)在作品情节集中就没有全部出现了。如70/07
于是数字组合的位数越多,抄袭证明越有力。换而言之,越复杂的情节组合重复,抄袭证明越有力。
同样的,如果扩充进行比较的抄袭来源作品数量,我们这样比喻:
抄袭嫌疑作品:
抄袭来源作品:
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抄袭嫌疑作品和作品来源B很相似,以它们两个为对比:
1095860 1096534B
有数字109完全一致,另有5 6非常接近。
而如果将A C加入并对比:
那么,疑似作品的109与B雷同,58与AC雷同,60与C雷同,简直没有自己原创的部分。然而58/60作为两位的数字组合,出现雷同的机会还是比较高。
在进行作品比较的时候,只要作品来源足够广,就一定会增大雷同情节的出现概率。这种时候一些细碎情节的雷同不应该作为补充证据用以论证抄袭,而应该舍弃。
之前看到某本小说被指责融梗上百本小说,实际上属于后面提到的这种情况,大量的样本扩充了用来比较的作品情节库,可是雷同的仅仅是一点细碎的情节。这样一来,在论证过程中,好像原书作者无恶不赦,一连抄袭了上百个作者,可是实际上,可能这个作者仅仅对其中几个作者进行了创造剽窃。
2.受前文所说雷同梗出现原因影响,题材越接近,主题越相似,出现大面积雷同的可能性越大。
这一点在类型文中经常出现,假如一本小说的疑似梗来源来源于多部小说,我们就应该考虑这个梗的来源是否由于同题材所导致,而非草率地下一个全员抄袭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遭遇这种状况时,我们反而应该扩充对比作品集,用大量同题材同主题作品,去除其公共雷同部分,再进行雷同部分比较,以减小由于约束条件相似所带来的影响。换而言之,就是减少“烂梗”被误判为抄袭的机会。
以上,融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不合理。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抄袭判定的过程中能在去除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后,还可以认定成抄袭,那么没必要谈融梗,直接炮打即可。
反过头来,如果是因为受到以上两个因素的干涉才做出抄袭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误差太大,没有说服力的。
四、我个人认为的抄袭判定条件
我个人判定抄袭的标准相比较法律标准还是比较激进的。以下仅提供一些判断思路,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问题。
1.直接使用原文而未引用来源。
这一判据最直接,但要谨慎处理诸如百度百科一类的内容……
2.在去除合理的雷同情况下,大量复杂情节组合/关键点来自于同一部/几部作品。
此判定条件需要大量同题材同主题对比材料确定公共雷同情节部分,在排除掉这部分情节后,若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作品在一段足够长度的内容中存在大量复杂情节的雷同,则可判定抄袭。
同时,应当排除如:存在多雷同点,但雷同点细碎且不集中的疑似抄袭来源作品。
3.逻辑链断裂。
此条作为前一条的论证补充,若存在较简单非公共雷同点,且疑似抄袭作品在此雷同点出现严重逻辑链断裂的情况下,可以将此雷同点判定为抄袭。
如果规划相对完善,逻辑应该也是相对连贯的。但一部分作者不写细纲或干脆不打草稿,这种状态也很容易出现逻辑链断裂的情况。判断逻辑链断裂的雷同点相较于第二判据可以简单一些,但仍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复杂度。
4.终端修辞表述大量相似。
这一根据有混淆借鉴与抄袭的嫌疑。大部分作者不会在具体的表达方法上考虑雷同问题。所以此根据只可作为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补充判定的根据。
判断方法如下:
在一段足够长的纯粹功能性内容中,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使用同样的修辞表述结构,譬如递进强调的比喻等。两段功能性内容的目的必须相同,且表达结构必须完全一致。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判断补充,不能作为单独判断雷同的根据。
大概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