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切尔诺贝利中,在RBMK反应堆控制棒尖端为什么要设计一截石墨?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xing-yuan-9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截石墨叫displacer,或者说置换剂。长度是4.5m,只比核心长度7m短一些。除了12根自动功率调整用的控制棒外,其他控制棒都有这截石墨displacer。当控制棒处于正常上止点时,这段石墨处于核心中间。(下面有图)

它有两个作用:

1.用来在控制棒未插入时,置换掉水,填充通道,增强反应率的(和石墨一样,轻水也是减速剂,但是对中子吸收比石墨大,因此此处如果是水,反应率会比用石墨填充来的低)。这样控制棒插入后会带来减少石墨和增加控制棒的双重效应,反应率的变化range更大,控制棒插入的效果更大,从而实现更有力的控制。

2.用来在控制棒未插入时,填充通道,使得整个核心横截面上燃料、减速剂、冷却剂分布对称均匀,这样中子流分布更均匀,从而减少局部stress。也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控制。

所以此处设置石墨是很聪明的设计。

但缺陷是在过度拔出后,再次插入时,过长的石墨替换水,会导致反应率飙升。我们先看看从正常operational的位置插入。

正常插入:

下图描述了从正常上止点(operational position)插入时的核心垂直截面反应率变化:由于石墨比核心短一些,底部在插入时会产生石墨替代水的状况,造成局部反应率提高。具体提高的幅度,取决于反应堆的运行点,核心功率密度分布。但是范围小时间短,并不会引发事故。完全到位后就消停了。

过度拔出后再插入:

这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的case。

通常控制棒的上止点是被安全系统控制的。但事故中操作员手动关闭了系统,然后控制棒手动控制拔出,致使脱离了operational的上止点,完全拔出,石墨完全离开核心,如下图最左边(通常是检修换料等操作才会拔出到这样)。这样再次插入时,大段石墨重新进入核心,替换了水,大大增加了整个核心反应率。而且重新插入的棒数量很多,因为早先全拔出来了。再加上设计问题,控制棒周围水膜薄,活塞运动阻力大,整个插入需要18s。所以,不是越紧越好。

当时核心已经处于欠冷却过临界状态,这个操作完全就是强力引爆。




  

相关话题

  苏联为何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初期选择掩盖事实? 
  有什么东西的威力比核武器还大(别说什么太阳什么的,说说地球上有没有)? 
  如何评价中科院推出世界首台迷你“核电宝”? 
  世界首台第四代核反应堆,甘肃武威钍基熔盐堆即将发电,有什么优势? 
  甘肃钍基熔盐核反应堆取暖是真的吗?效果怎样? 
  中科院核电宝怎么样? 
  俄媒报道乌克兰在切尔诺贝利研发核脏弹,准备向俄罗斯境内投放,此举会导致什么后果? 
  假如人类最先掌握的不是化学能(火药),而是核能(链式反应),那会是怎样的一片天地? 
  如果可控核聚变实现了,智能生命还用制造巨大又费事的戴森球吗? 
  聚变裂变混合核反应堆是怎么回事? 

前一个讨论
中国三代核电系统为何不使用先进沸水堆?
下一个讨论
沙俄在东欧和中亚修筑的堡垒线和中国的长城有哪些异同?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