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都有什么相似点?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需要一本书







user avatar   ou-yang-hai-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那些被驯化的动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表格。加红的为哺乳动物,加绿的为除了亚欧大陆以外地区。

农业文明兴起前后,人类先祖就开始尝试对多种野生动物进行驯化。目的很简单,就是从它们身上获得比野生同类更多的畜产品。在农业文明尚处早期的时候,“马、牛、羊、猪、狗、鸡”这6种广布性家畜/禽,都已经先后被驯化(因为文化差异原因,西方不认为狗是家畜)。另外还有一些只分布于局部区域的大型动物也被驯化,如阿拉伯单峰骆驼、中亚双峰骆驼、美洲羊驼,还有东非的驴、南亚的水牛以及青藏高原的牦牛等。

二、为什么被驯化的动物如此之少?

  那么问题就来了,世界上的哺乳动物有五千多种,为什么只有少数的二十几种被人类驯化?而且,最近4000年来科技一直在发展,但被驯化动物数字并没有随之增加多少,这又是为什么呢?

  美国生物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曾在2002年的《Nature》杂志上发表论文《动植物驯化的演化、后果与未来》。在论文中,戴蒙德提出了动物驯化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即“可驯化的动物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他认为,驯化不仅仅是将野生动物驯服饲养,而且必须经过选育,使其成为能长期稳定饲养的家养动物。因此,能被驯化的目标动物必须要满足6个条件:1、“能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食物或其他价值”;2、“生长速度快”;3、“繁殖周期短”;4、“性情温顺”;5、“不易受惊”;6、“能在驯养条件下交配繁殖”。

  在这个条件限定下,多数肉食动物和新陈代谢率高的小型啮齿动物,因为饲养回报率低被淘汰了;素食的大象和大猩猩,由于生长周期长达15年以上,几乎无人愿意从小开始饲养选育;脾气暴躁而颇具威胁性的灰熊、犀牛、河马和斑马,则少有人敢饲养选育;至于缺乏跟从头领的等级制习性的羚羊和鹿,在被圈养时容易惊慌、难以繁殖,也从名单上剔除了……

  但这些条件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所有动物中,狗最先被人类驯化,而狗的野生祖先灰狼,则是不折不扣的肉食性动物。《Nature》上一篇论文显示,科学家比较了狗和灰狼的基因组,发现在驯化过程中,灰狼的淀粉消化酶基因以及糖类转运基因在表达量和蛋白活性上都产生了显著的提高,从而大大增强了狗消化淀粉类粮食的能力;同时,还有一系列与脑发育有关的基因受到了人工选择的改良,使得狗的性情和行为变得温顺乖巧。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便所有条件都不符合,也可以通过人工选育,甚至通过基因工程来强行实现驯化

只不过,由于驯化代价和获得收益的不同,会使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比如,因为驯化初期总是困难重重,所以一般不会新驯化那些已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家畜的野生动物。当人类带着驯化好的牛、羊迁徙到青藏高原的时候,一定会发现习惯平原环境的黄牛根本无法适应高原环境,而习惯山区生活的家养绵羊和山羊,在极高寒地区也会出现生存能力下降的问题。于是藏族祖先决定去驯化青藏高原当地的野生牦牛,却不去驯化西亚野羊的近亲(如青藏高原当地的野盘羊、北山羊和岩羊等),而是继续选育家养的绵羊和山羊,使其逐步适应高原生态环境。这样,通过驯化野生牦牛和选育绵羊及山羊,就实现了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最佳效果。

三、为什么被驯化的动物多数都出自欧亚大陆?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前面提到的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戴蒙德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最早是以生理学开始其科学生涯,进而研究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员基金及全国地理学会伯尔奖,在《发现》、《博物学》、《自然》和《地理》杂志上发表过论文200多篇。)

戴蒙德最早提出“安娜·卡列尼娜原则”,并不是在《Nature》上,而是在他1997年所著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一书中。这本书影响深远,里面的很多观点却又充满争议。在此不过多讨论,仅简要介绍其中关于动物驯化的部分,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托尔斯泰的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里有句名言,也是第一句:“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了得到幸福,婚姻必须在许多不同方面都是成功的:两性吸引、金钱、教育、宗教信仰、家族融入等等。但是,只要有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可使婚姻毁掉,即使这婚姻其他因素一样不少。这个原则推而广之,可以用来了解生活的其他许多方面。对于成功,我们往往是寻求容易的、单一因素的解释。然而,对于大多数重大的事情来说,成功实际上需要避免许多可能造成失败原因。

戴蒙德就用安娜·卡列尼娜原则,说明动物驯化的特点:“可驯化的动物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又用这个特点,引出了一个决定我们文明和历史走向的重要规律。

他认为,许多看似合适的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如斑马和西貒,从来没有被驯化过,而成功驯化的动物几乎清一地出产在欧亚大陆。

驯化动物,在整个农业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中,都至关重要。但这么重要的驯化动物,从全世界范围看,也就那么几种:牛、绵羊、山羊、猪和马。且都是食草的。

这里,要注意区分驯化和驯服的区别。比如,过去汉尼拔的象和今天亚洲的役用象只是捕捉后被驯服的野象;它们在圈养中是不交配的。

在论述驯化动物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这个观点时,作者的态度看似很严谨。

他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欧亚大陆的马能够驯化,而非洲的斑马却不能呢?为什么欧亚大陆的猪能够驯化,而美洲的西貒或非洲的3种真正野猪却不能?这些地方,是否有欧亚大陆族群所没有的某些文化障碍?结论是没有。第一,非欧亚大陆族群迅速接受了欧亚大陆驯化的动物。第二,这些野生动物总有一点不适合驯化。

这就是木桶理论,也是安娜卡列尼娜原则: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

那么,为何偏偏是亚欧大陆呢

这是因为欧亚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块,它的生态环境也是千变万化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从广阔的热带雨林、温带雨林、沙漠和沼泽到同样广阔的冻原,应有尽有。

具体说,亚欧大陆能够很好满足驯化动物的五个条件

1、生长速度。为了值得饲养,驯化动物也必须生长迅速。没有哪个牧场主有耐心等大猩猩或大象15年。

2、繁殖问题。人类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交配;有些动物也不喜欢这样做,比如猎豹。

3、性情。比如,斑马就有咬了人不松口的讨厌习惯。

4、容易受惊的倾向。动作迟缓,不那么紧张,在群集中寻求保护,受到威胁时站在原地不动的更容易驯化。大多数鹿和羚羊都容易受惊,驯鹿除外,绵羊和山羊属于后一种,所以它们被驯化了。

5、群居结构。几乎所有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的野生祖先都有共同的群居特点:生活在群体里;在群体成员中维持着一种完善的优势等级;这些群体占据重叠的生活范围,而不是相互排斥的领域。

问题似乎很明了了,欧亚大陆由于面积广大和生态多样性,为驯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但为什么就一定是它呢?美洲、非洲不广大,不多样性吗?比如,我们现在一提生态,就会想到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想到非洲大草原。

根本原因就在于,亚欧大陆东西距离大,南北距离小。而美洲南北向距离(9000英里)比东西向距离大得多:东西最宽处只有3000英里,最窄处在巴拿马地峡,仅为40英里。也就是说,美洲的主轴线是南北向的非洲的情况也是一样,只是程度没有那么大。相形之下,欧亚大陆的主轴线则是东西向的

轴线走向影响了作物和牲口的传播速度,可能还影响文字、车轮和其他发明的传播速度。举个例子,葡萄牙、伊朗北部和日本在纬度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彼此东西相隔各为4000英里,但它们在气候方面都很相似,而各自的气候与其正南方仅仅1000英里处的气候相比反而存在差异。

戴蒙德认为,就是这个轴线,影响了人类历史,塑造了世界的模样。


参考文献:

1.Diamond, J.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Norton, New York, 1997).

2. 贾雷德·戴蒙德.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谢延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1.

3.Diamond, Jared. Evolution, consequences and future of plant and animal domestication[J]. Nature (London), 2002, 418(6898):700-707.




  

相关话题

  在条件适宜,并且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动(植)物有没有可能进化成植(动)物 ? 
  生物进化中,病毒存在至今有何意义? 
  康师傅方便面一年需要多少头牛? 
  植物的进化是不是已经进入了死胡同无论多少年也不会有植物进化成动物? 
  为什么电鳗不会被自己的电电到? 
  说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那女人呢? 
  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如何看待动保议题? 
  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这一研究有哪些难点?具有多大的科学意义? 
  都有哪些应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最终未偿愿的学者?他们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为什么桑树会开出白莲花? 

前一个讨论
你在网络上读过最有正能量的文章是哪一篇?
下一个讨论
你曾经误解过哪些历史人物?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