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种预感。这个节目有可能将会证明,国内中高端以上律所用综艺的形式营销自己是不可行的。
身边的法学圈子里比较火,我就看了一集。
emmmmm……怎么说呢?本来我是想学习一下“国内顶级律师事务所”是怎么工作的。结果,一本多次出现的法硕考试分析,硬生生让我明白过来,这只是一个综艺节目,它表现出来的水平并配不上“国内顶级律师事务所”之名。
已经有人指出,某带教“律师”没有执业证,尚属申请律师执业实习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其实是不能对外自称律师的。此外,某几位学员也传出了不太好的流言,什么逛夜店啊社会人啊之类的。
以上我所说的种种内容,并没有针对这家我所敬仰的律师事务所,恶意抹黑的意思。我想表达的是,这家事务所上去不行,别的所上去很可能也不行,这是个行业性问题。(比如我觉得我们盈科上去就不行。)
法律是严谨而枯燥的行业,一针一线伏脉千里,如果直接去任何一家律师事务所拍纪录片,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沉闷而枯燥的,只有行家细细品味才能了解其中的高明,包括专业上的高明、营销上的高明、管理上的高明。
但是,综艺节目却偏偏是“包装”的节目,观看综艺节目的普通人,大抵没有“内行”的透射眼光。你呈现真实,他们就会换台,那么,为了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叙事就必须浅显,必须适当夸张。你有一分水准,导演就会给你安排七分的戏。明明是实习律师,说成是律师;明明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对法律还在入门摸索,也要打造成优秀实习生人设;明明是延期毕业的学渣,也要说,好厉害的年轻人。法律是个经不起膨胀的行业,膨胀过度的结果就是你这家事务所绷不住,把自己菜的一面暴露在全国行家的面前。
最后的结果是,你获得了外行的知名度,在他们那里吸引了足够的眼球。但是,所有的内行都看到了你的弱点。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对于以自然人外行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律所而言,肯定是好事,他们看了综艺,觉得这家事务所好高端啊,就会自己尝试找上门来;反之,如果律所的服务对象大多数是大企业的法务内行,那么则是大大的减分。
昨天下班打开腾讯视频看到综艺热榜有个节目叫《令人心动的 offer》,好奇人家是怎么拿到offer的,就开始看第二期的,结果这期是实习生在打辩论,并没有讲怎么拿offer,想着下班也没什么事,就继续看看这个综艺到底讲的什么内容。
看完后我对詹秋怡印象非常深刻,詹秋怡作业成绩拿了第二名但在导师的首轮选择中还是落选了。
在后续带教律师史律与詹秋怡的谈话中,他一针见血的说出了她未被选中的原因——说话比较少,还没有展示出自己的力量和特点。在四位带教律师看来,相比其他七位个性突出的实习生,詹秋怡因为慢热并没有把自己的优势表达出来,大家不了解她,自然也没有选择她。
慢热就有错么?当然不是,慢热只是一种性格特点不是缺点,慢热的人,更心细,凡事想得清楚,逻辑思维强,更谨慎。但是在职场中你不表达自己,不展现自己,领导同事就是不了解你,你也就少了很多机会。
正如何炅在节目中提到的:“在职场有限的机会里面,我没有办法去猜,这个人是不是合适,我没有办法给一个机会,给我不了解的人。”
相信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像秋怡小姐姐这样慢热的人,那么慢热的人该如何破冰做到主动呢?结合节目,可以参考以下4个方法: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在职场中做到积极主动绝对可以得到领导的好感,而且对自身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记住不要不好意思,可能就因为你的一次主动沟通,就会带给你机会,多去说出自己的想法,别人才会进一步了解你。
比如每天早上到办公室见到领导同事主动打招呼。对于工作有新的想法,要主动和领导沟通,这样可以让领导知道你在思考,领导还会对你的想法给予指导。总之就是要打开你的心,张开你的嘴,积极主动的沟通。
《令人心动的offer》中,瞿泽林在入职第一天就送了人手一份的文具礼物,这样的方式能够快速破冰。对于慢热又内向的人来说,分享小零食、小礼物,都是可以快速让同事记住你、对你有好感的方法。
真诚的赞美他人,发现他人的闪光点。爱默生曾经说过:“我遇见的每个人都必定在某一方面胜于我。正因如此,我向每个人学习”。
如果这句话适用于爱默生,那么也同样适用于你我。让我们暂时将自己的得失和欲望置于一旁,想一想他人身上值得赞美的地方。请收起谄媚的话语,以最真挚诚恳的态度称赞他们。“由衷地赞许,不吝啬赞美之词”。人们会将你的话语珍藏一生,当你已经将这些话置于脑后,对方仍会在心底一遍遍重温。
名字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称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被人记住,甚至希望自己的名字永垂不朽。每个人都视自己的名字为至宝,一生都十分的爱惜和珍重。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背后的功臣——吉姆·法雷。他把别人的名字看的很重要,他能够准确无误的叫出五万个人名字。在罗斯福竞选总统数月之前,吉姆会每天写上百封信寄至西部及西北部各州。他在十九天内拜访了二十个州,他会索要一份与他交谈过的宾客名单,每个人都会收到吉姆的亲笔信,开头十分用心地写明每个人的名字——“亲爱比尔”,“亲爱的简”。
如果我们能够记住每一个与你交往的人的名字,而且能印在脑海,在多年以后准确无误的叫出来,那这个人的社交能力一定非常强。
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尊重。每个人都渴望被重视,尤其是自己的名字。重视对方的名字将带来不可思议的影响。同样这个方法也可以帮助慢热的人破冰,结识更多有趣的灵魂。
——end——
职场如战场,一切压力皆为动力,一切挑战皆为机遇。性格开朗也好,性格慢热也罢,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调整自己,该要勇敢的时候不要胆怯,该出击的时候不要保守。
我们可以选择保护自己的内心小世界,但是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要勇敢的沟通与表达,不要过度的自我保护,这样才能在职场生涯中游刃有余,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优秀。
慢热的人,一下子改变自己的性格很难,但可以从最简单的做起,做个积极主动的人,才能抓住成功的机会!
或许你还想看这些文章:
《金字塔原理》----一本可以帮助你提升写作、演讲、沟通、制作PPT能力的书
我是#@宝藏李的成长笔记 ,爱阅读、爱分享的宝藏李,喜欢我的分享就点个赞吧~
从综艺的引进的问题进行讨论吧,腾讯《令人心动的offer》引进《新职员诞生记 Good people》,此前《心动的信号》引进《Heart Signal》,这俩都是韩国Channel A制作团队推出的节目,应该是和腾讯达成了一些合作。
引进版权后综艺节目如何制作如何发展?买了版权就成为了照搬的权利、偷懒的义务?
规则的相同能理解,但从拍摄手法到剪辑手法,甚至素人人设、节目节奏、后期动画上都十分相似,这就有点太过于偷懒了吧。
以下将给大家剖一下(画面切换按时间顺序排序,上韩综下国综)。
(注意这两个人刚好所处的是相同的人设)
进入面试间
自我介绍
面试官提了一个问题
插入题外话
再回到面试场景,紧张的吞口水
停顿的场面
不算是出彩的回答,努力/认真
切一些其他人面试的镜头(这里不放图片了)
(其中同款画面,同时请注意bgm[Feel It Still]是相同的)
抬头(注意这两个人刚好所处的是相同的人设)
最后一个实习生到达,全体打招呼
打字
布置课题
与客户交谈
出成绩结果
脆弱的一面
由实习生画面转为规则介绍中的观察画面,相同的介绍规则,相似的后期动画
面对着大海一起喊
介绍各位嘉宾,嘉宾人设定位
在国内有地位主持人
幽默担当,辅助主持(突然觉得这俩长得也挺像哈哈哈)
演员出身
名牌大学出身,有过四大之一(银行/公关)的实习经历
实习生同龄人
专业律师
不过韩版的嘉宾在各自领域曾经的专业学习上比较厉害,所以相比在韩版里突出专业背景的嘉宾介绍,中版里面讲的就是嘉宾来这个节目心动的原因。
实物版
起床,收拾,天还未亮的时候出门(注意这两个人刚好所处的是相同的人设)
坐地铁(注意这两个人刚好所处的是相同的人设)
等待红灯时的后脑勺
过马路的时候小跑
通勤的时候拿着书
对,又重复了这个抬头的镜头,引入第一位实习生(注意这两个人刚好所处的是相同的人设)
到达,电梯门口,按楼层,松了一口气的抬头
律所门口,自动玻璃门关闭
进入律所,时而切实习生的画面时而切办公的律师的画面(这里不放对比图了),询问接待实习生
坐在差不多的位置,都把书包放在地上(这条应该是巧合)
李相浩and李晨
人设:专业下层,比较呆萌,给人比较亲切随和的乖乖孩子,面相比较好的老实人,大家都觉得他是会逆袭反转的人
画面:(前面有贴图)出发早第一个到;电梯
宋智元and邓冰莹
人设:专业中上层,活泼开朗,导师的期望比较大
金贤友and薛俊杰
人设:专业中层,长得帅,被观察团的主持人角色和演员角色夸颜值,起初说话比较少,慢热,之后活跃起来话多了起来
画面:
李时勋and李浩源
人设:专业上层,名校出身,学习好,有其他方面特长突出(首席乐手/诗词文采)
画面:
李周美and郭旭
人设:专业中层,长得好看,第一期被剪的面试、实习镜头比较少
画面:吃糖
李刚浩and蔡昆延
人设:专业中下,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可靠,第一期镜头较少
林炫瑞(林贤书)and何运晨
人设:专业上层,主动破冰者,活跃调皮,比较淡定,在面试中在奇异的方面出彩(照片的歪头/打游戏的怼面试官,专业经历)
画面:
金多京and梅桢
人设:专业上层,面试时被夸学习好简历漂亮
画面:
(前面有贴图)最后一个到集体欢迎
两大竞争冲突
小林vs小李 and 小何vs小李
这是为数不多的一处变化,从正常签合同进化到小测试
权律and柴律
比较细致,和蔼温柔,有艺术方面的爱好(画家/咖啡师)
画面:英文对话
卢律and金律
笑容,同时笑容也是最大的武器
王律and蔡律
虽然徐律和蔡律在性格特点上比较相似,在面试环节很严肃但私底下很温和,但在职务安排上王律和蔡律更像,包括负责第一次课题发布、在特点上更容易受到观众喜欢(一个是从幽默风趣上直接吸引,一个是从反转魅力上间接吸引)、他们俩都喜欢林炫瑞(林贤书)/何运晨这类的。
画面:经验传授
徐律and金律
虽然性格不太像,但职务上属于总务型的。
课题发布
问ddl
做课题
问问题,分享
导师讨论谁可能做的比较好,其中穿插面试部分
导师偷看
提交课题发送邮件
课题评价
观察团规则
给妈妈打电话
静态思考状
婚姻家庭
破冰,糖的作用
可调节高度的桌子
快餐类赞助
引进的综艺应该凭借着文化的认同和语言的优势、国内宣传而较大的接触概率打一个漂亮的小仗,其中如何中国化本地化才是发展之王道。
我觉得大家或许有点过于认真了。
综艺节目就是综艺节目,花几个月时间,讲一个好玩的故事,观众下了班在电视机前面乐呵乐呵,也就是了。
至于参加综艺节目的选手,能从中学到一些职业技巧当然好。就算学不到,那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机会。我不认为少了这几个月的时间,就会多耽误他们原本的人生规划。
更何况,谁说法学院毕业就一定要当律师呢?如果参加节目真的火了,做一个综艺咖,又有什么不好。
至于吐槽选手背景好或者不好,我更是觉得大可不必。综艺节目又不是Jessup,考察选手最重要的标准必然是“综艺感”,而不是其他的。所谓的名校、学霸的噱头,都是次要的。如果要找学霸讲解法律问题,观众不如直接去看司考培训视频。
甚至于预告片里把节目拍摄的律所名字都隐去了,只像韩版一样,留下了“your best partner”的标志。所以,放宽心,把这个节目里发生的一切当成平行宇宙就好。
先说到这里,等节目开播之后,如果有什么感想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