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难以置信,新年的第一天我就泪洒电影院了。
这个电影的深度达到了一个一般商业片根本不愿意触碰的层次,这让我感到狂喜。而这个故事又让我忍不住喜极而泣。
以下讨论均建立在你已经看过原片的基础上,不再做剧情概括,也不再剧透预警。
这个片子第一个触碰到的问题是,梦想。
梦想这个词被现代流行文化反复渲染,已经几乎成为了一种圣物。
每个人都要有梦想,一个积极的,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有意义的梦想。并不遗余力地去实现它。能实现的就是赢家,而与梦想失之交臂的则是被怜悯的输家。
然而终于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类夸大了“梦想”的重要性,又错误地将“梦想”与“火花”划了等号。
所以听说一个人不得不放弃做兽医的梦想做了理发师,会觉得同情。
但其实所谓的“梦想”也没那么了不起,真的。他想当兽医,但是理发师也没什么不好,仅此而已。
谈起梦想的时候人们喜欢说“我就是为xxx而生”的。但是没有人是为了专门做任何事而生的。没有。
所谓的“梦想”,其实也不过就是人生中的一件事情而已。你以为一场演出会彻底改变你的生活,其实不会。这些都只是人生中的一件事而已。
就像我中学的时候读过的心灵鸡汤里说的。“这也会过去”。
就像主角的经历,重要的不是这场演出,重要的是主角的人生,重要的是他做了他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这件事是什么,以及对未来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对于“活在当下”来说,那些都不重要。
所以我感到与编剧产生了强烈的思想上的共鸣。就像我一直主张的观点:活在现在,做你想做的事情。
而我本人,也是把梦想团吧团吧扔进垃圾桶的芸芸众生之一。在我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有一个小角落在耿耿于怀。是十四岁的我,她在拷问我,为什么背叛了她的梦想。她从那时起就想做个医生,而我放弃了。
我不后悔,但是我一直觉得对不起她。
今天,就在电影院里。她原谅我了。
她想做医生,是因为看到病人康复她会很快乐。可是她看到我做完一份数据或者起草完一份文件也能获得不少快乐。她说,那就好。然后她走回了回忆深处。
再来,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在观影过程中我其实就想到了大刘的一个故事,《人生》。
一个还在肚子里的宝宝遗传了妈妈的全部记忆,并与妈妈进行了对话。当她了解到了人生的不易之后,自己扯断了脐带自杀了。
这不就是二十二嘛。
乍一看人生仿佛一场劳役。人生有许多辛苦,又被冠上了各种各样的目的。
有人说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民族。
有人说人也是动物,动物活着就是为了把基因传下去。
有人说活着就是为了实现梦想。
有人说活着是为了让身边的人幸福。参见《生活多美好》。
所以人就得吃尽苦头,就为了能建设祖国,振兴民族,吃糠咽菜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把孩子生下来养大,还要废寝忘食不舍昼夜地去实现梦想,还要让周围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幸福……我要是二十二,我也死活不投胎。
但是并不是这样的。
人活着就为了一个体验。这个体验并不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享乐,而仅仅是一个让你实实在在感受到生而为人真幸福的瞬间。
也许是一次成功的投篮。也许是解开了一道难题。也许是儿时母亲的拥抱。也许是一道家常美食。也许是和朋友的相视一笑。也许,就是那天你在路边坐着,秋天晴朗的天空上飘过几丝薄云,下午的夕阳洒在地面,这时一粒种子飘落到你的掌心。
火花,是那个让你觉得生而为人不白活的瞬间。
就像大刘的书里写的那个年轻的母亲,带着无畏的勇气和希望第一次走出村子,走向世界:
“离开家的那天,走出西套村时太阳刚升出来,风凉丝丝的,能听到好多鸟在叫,那时妈也真像一只飞出笼子的鸟……还有第一次在城市里挣到钱,走进大商场的时候,那个高兴啊……”
就像今天一大早我同事发给我她天不亮就起床去东边的海边看日出。她说西边是2020的最后一次落月,东边是2021的第一缕朝阳,特别让人感到激动:
还有我闺蜜下了班忙忙活活买了一堆材料折腾了一晚上终于第一次自己包了一顿饺子。她的原话是:“感觉特别神圣”:
还让我想起春天里我妈包的荠菜馄饨,夏天海边的啤酒和牛郎织女星,秋天办公室窗前一片一片金黄的银杏叶,还有冬天外面飘着雪花端上桌的一锅冒着热气的羊肉汤……
这些都是人生的火花啊!
就像,影片结束的时候,男主被恩赐了再次新生的时候,坐在我旁边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姑娘,扑在妈妈怀里哭了起来。她妈妈一脸惊呀与难以置信的喜悦,问那个小姑娘,你看懂了?你居然看懂了?
就连坐在一旁的我都被这因为火花的迸发而产生的喜悦所感染了。
题外话:
佛教有个说法,说“中土难生,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说的是出生在繁荣和平的中原不易,轮回生为人身更不易,一生中能听闻到无上妙法更更不易。
我不信佛。但是我却对这句话很有共鸣。
“中土难生”——我们拥有一颗恒星,我们的星球又恰好生在这颗恒星的宜居带里。它是水星上烧焦一切的怪物,也是冥王星上稍稍亮一点的星星,但对我们来说,它是给予了我们一切的太阳。稍近点我们也会被烧焦,稍远点我们会被冰封。就是这样正好居中的距离,让它成为了我们的太阳。
“人身难得”——在46亿年沐浴在阳光下的地球历史中,从火山的岩浆和沸腾的热泉里,出现了生命。经历了漫长的演化,渐渐的生命长出了眼耳鼻舌,长出了四肢和头颅,爬出了原始海洋,走上陆地,走进洞穴,又走出非洲,成为了今天的人。能说笑能跑跳,能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摸能思考的人。
“佛法难闻”——有了生命的人,又渐渐发展出来了灿烂的地球文明。有了文字,有了宗教,有了历史,有了书籍……有了刻在石头上的古代祭文,也有了上九天揽月的飞船。
所以……你也感受到人生的珍贵了么?
梁思申家庭,从剧中的暗示来看,应该是49年之前的上海工商业者。他们家至少他父母这一支还算是爱国的,49年之后并没有跑路而是留了下来,属于政治上靠得住的工商业者,文革之后被国家启用。
这样的家庭基本上在海外都有亲属,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联系上,这也是梁思申改革开放之后选择移民国外的原因之一。
梁思申自视甚高,她说自己没有歧视,但宋运辉说得对,她就是歧视了。她确实想促成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她心里已经内化了西方资本的逻辑,她认为中国要发展,做西方的附庸就是理所应当的。她并不知道,也没想过,为什么重点国企必须由中国掌握控股权的原因,也不在乎,只要她能完成这笔投资,受到老板的表扬,她的价值就实现了。
剧中对梁思申这一路人的小心思写的是很好的。这就是改革开放中华人华侨的真实想法。
她和宋运辉的矛盾,不是谁和谁斗气,或者性格冲突,而是根本立场不同。对梁思申来说,单子能谈成,中国市场开拓出来,她就实现了自己在美国人中的价值;但是对宋运辉,他就必须考虑中国化工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长远利益,为了这些利益,政治底线是不能退让的。
梁思申说自己受了歧视,实际上和宋运辉说的歧视并不是一回事。梁说的,是她作为美国华人所受到的种族歧视,这种歧视,宋和大部分中国人当然没有体会,也没有理由就要体会。毕竟梁还是要在美国社会混的,宋和大部分中国人不需要。
宋说的歧视,则是西方大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并不把中国当做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趁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点,梁实际上是不在乎的。毕竟,就算控制了又能怎么样?梁还是吃香的喝辣的,大不了回美国去。
对吉恩一路人来说,梁当然就是个工具。毕竟买办永远也不可能和老板真的平起平坐。
当然,梁思申并不坏,我相信她主观上也是想为中国好的。但是她长期受美国的教育,认为中国处处落后,美国的一定先进,所以自己有先天的权力去决定东海应该如何如何,还自以为是为中国好,实际上就是个二鬼子。
宋运辉也不傻,这点他肯定早就看透了,但是为了合资,一直到吃饭之前都没捅破。宋也一直在和日本还有其他公司联系,该摊牌就摊牌,可见也没有对梁这边报不切实际的希望。
大结局了补充一下:最后两集说明梁的层次还是比宋差远了。她以谈判为要挟,不仅救不了宋,而且会让上级部门更加怀疑宋和梁有不正当的交易。她以为靠自己就能扳动洛达,靠一个洛达就能改变党的组织原则。而她实际上就是个工具人,不可悲么?
最后她和宋的谈话,宋对她是大失所望的。本来吃饭的时候,宋以为她回来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的建设,结果因为她自己的一点私心,说不投就不投了。她看得上的人就行,其他中国人统统不行。我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梁思申这种人如果不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会走到完全西化派的路子上。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