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这座山左右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平面是如何形成的? 第1页

  

user avatar   GEO199h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惯例,我们要先对看到的东西进行观察。

1.很明显,山体的颜色不同,这是因为植被的不同,肉眼看过去1处和2处的植被要低矮许多,植被发育地明显比其他地方要迟。别的地方植被都长大了,1和2才开始长。其中1处最为典型,几乎整个三角面都是低矮的植被。2的话,相比1来说植被覆盖更好些了。

问题来了,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要说是气候啊,阳光啊,土壤啊之类的因素,我认为不太可能,因为就这么个小山包是吧,你还想咋地,还能阴阳割昏晓啊?还能当秦岭啊?还能挡住水汽啊?

所以我推测有这么几种可能:

1.坡度比较陡:陡坡不好形成深厚土壤啊,如果土壤比较薄那植被肯定就低矮了

2. 1处和2处不稳定(1处更不稳定),这个坡面还处于活动当中,所以上面的植被和土壤就容易损失掉。


2.

图中3是一个汇水的地方,四周流下来的水都往中间集中。降水如果一大再加上如果没有植被覆盖的话很容易形成小型的泥石流,或者滑坡之类的地质灾害。历史上这里很可能就出现过上述状况,因为我们注意到3处的末端有一个尾巴(我们能从图片是比较好得看出来,也是因为尾巴上植被和周边不太一样),这个尾巴很可能就是小型的泥石流扇体

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个尾巴上长满了植被,而且植被也是有一定规模的(至少比第一张图1处的植被要好),说明这个扇已经趋于稳定了,有相当一段平稳的时期了。另外整个3处也都是被植被覆盖,且覆盖比较均匀平整,没有缺一块少一块的,没有滑坡的迹象。

再来我们做一个对比,3处和4处,明显4的植被要更加高大,茂密。说明4比3更早进入稳定状态。


3.

之前说2处的植被情况要比1处的好,那我们仔细观察下1处的情况。比较明显地我们看见坡上有几条沟,这很可能是流水侵蚀而留下的冲沟,而2处没有,说明这里水流侵蚀比2处强。(这些沟也不排除是人为的。2处因为植被覆盖好,所以不容易被流水侵蚀,那为什么植被覆盖好呢?可能是因为2处比1处更早进入稳定期,先一步发育了植被)。

另外比较扎眼的就是坡上那两颗树,我把图放大了看,感觉很像马刀树

就是这样

这是因为山体发生了滑坡,这棵树就被冲歪了,但是侥幸没有被连根拔起,之后树木继续生长,生长时倾向直立生长,所以形成了马刀样的形状。

如果是马刀树的话,那么久说明这里发生过滑坡。从而也印证了之前我们的推断,即2处要比1处来得稳定。


4.再来一点小补充

我们之前说4最稳定,其次是2.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4处旁边明显是有个村庄的,人聚集在那里。而2处,在他的山脚下也开始有一些房屋了,哪怕是一些,但是肯放在山脚下就是对2的稳定有信心啊。而1处就什么都没有了。


5.

观察到,后面全是山,前面是一大片平地。它会不会是一个断层呢???就类似

这样!

之后因为水流的侵蚀而变成这样

就出来一个个三角形啦。(白色是被侵蚀掉的部分)

就像是断层三角面的感觉。这张图片的尺度还不够大,还不足以下定论,目前就算一个推论吧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网红雷探长带领外国人在陕西榆林进入丹霞地貌,肆意踩踏拍摄视频并无视「禁止入内」的牌子? 
  采用「西安时间」或者中国领土的中央经线地方时,是否比采用「北京时间」更好? 
  为什么珠三角和长三角自改革开放以来,能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 
  南俄草原在近代是如何俄罗斯化的? 
  地球演化中有哪些超乎人想象的现象? 
  地球上原本就有岩石吗?各种岩石都是怎么来的? 
  如何评价「日本人有小礼而无大义」这句话? 
  如何看待上海女游客日本返程中从邮轮落水,38小时后被舟山渔民救起? 
  2018 年地学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 
  如何评价积石峡堰塞湖溃坝导致夏朝初期大洪水一说? 

前一个讨论
马力和扭矩那个可以影响加速性能?
下一个讨论
如何从地质学角度分析四姑娘山的形成过程?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