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人大附中的学生都来参加河北的高考,考上清北的能有多少? 第1页

  

user avatar   yang-he-5-999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华大学2011~2015优秀毕业生率。

河北14%,北京6%。

我也不明白为啥北京考生从小都这么优秀,又是奥赛得奖,又是托福110的,然后优秀毕业生率不到河北一半。

在清华,北京学生优秀毕业生率仅高于西藏、青海、贵州、海南、宁夏等几个受边疆、民族政策照顾的省份。

承认自己生的好有那么难吗?


我答这题的时候,回答基本都是北京学生素质高、家庭条件好,所以比河北死读书厉害,当时有点激动了。

教师好,父母好,家庭好,都并非学习好的必要条件。就竞赛来说,湖南省五大竞赛一等奖数量长期全国第一,难道是因为长沙教师水平、学生家庭条件比北京好?如果教育真这么简单,世界上就没有教育学了。越是对教育缺乏理解,就越迷信这些。

以竞赛论,北京也并不比河北具有优势。一些人认为北京优秀学生碾压河北,是因为他们只见过北京优秀学生,而没见过河北优秀学生。

还有一个更扯的观点是,留北京的名校学生多,他们智商比常人高出一截,所以小孩智商也比常人高出一截。

依据均值回归,天才后代智商会逐渐向回均值回归,笨蛋后代智商也会逐渐向均值回归,这是生物定律。父母智力千里挑一,子女仅比普通小孩聪明一点,才是大概率。这个理论,高中就应该学过。可是,很多高智商者居然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与自己同样聪明,这恰恰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年经贴。

这事儿本质上是有关三件事:

1,人先天资源的必然的巨大不公平;

2,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而合理的考核和选拔方式又该是什么;

3,何谓“公平”,何谓“平等”,何谓“效率”,当它们之间存在矛盾时,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程度来彼此妥协。

这是一个严肃而残酷的话题,也是一个需要很高理性的话题。每个人的最终结论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思辨时的信息含量和逻辑自洽性。


此处仅给出有关此话题的,很明显存在的几个事实/叙述/思路:

1,在“有可能上清北的学生”这个范畴上,存在的并非地域差异,而是阶级差异。地域意味上的“北京人”所占有的不公平竞争优势,重灾区是围绕一本线展开的,而不是清北或985。而“有可能上清北的北京学生”的父母主体,如很多人提到的那样,并非地域意义上的“北京人”,而是全国范围上的阶级竞争胜出者。

2,不论是从优秀本科教育的知识传授密度角度看,还是从典型职场对人的技能要求角度看,高中课纲的那点儿内容,给全中国任何一个有考上“好大学”的学力的学生来学习,一个学期足够了。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高中生,在他们人生中学习能力最强的几年中,做的事情并非高效而狂野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见识新认知,而是围绕高中课纲那点儿浅显的内容,进行最极致的重复性解题训练,这是对潜在人才的极大浪费。

3,全国大多数省市地区,教育资源可能可以胜任“围绕高中课纲的知识传授”;个别地市学校,教育资源可以胜任“围绕高中课纲进行最优的重复性解题训练”;但很少有教育资源可以胜任“高中课纲以外的更广更深更多元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拓展”。而这恰恰是教育资源巨大的地域差异的核心体现。

4,优质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次要目的是维持合理的社会和阶级流动性。对于可以用来定义“人才”的诸多特性,“围绕高中课纲而体现的出众而高效的解题能力”所能印证的特性,不但有限,且不高效。

5,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地区,或者直接笼统地说,在整个中国,高考这件事的本质,是一个偏向于保证公平性的囚徒困境,代价是全国优秀学子人生中学习能力最强的2-3年时间被浪费掉。但如果高考/大学招生改革成全面考察4中所描述的综合人才选拔和培养标准,好处是教育效果和效率更高,代价是把全国大多数学生,赤裸裸地暴露在先天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之下。

6,你是否认可美国那种所谓legacy recruit/“世袭录取”的合理性?是完全彻底不认可,还是取决于程度地表示有限认可,还是什么别的。以及更为重要的,你的每一种态度背后,具体是为什么。

7,有关本科招生的“质量”,或本科教育的最终“效果”,如果一个人真的想去了解,最优的选择,还是进行所谓的“田野调查”,即,多认识一些清本的非北京生源高年级本科生,最好能是典型高考大省的清北高年级本科生,或者直接是衡中这种高考名校出身的清北高年级本科生,听听他们在本科四年快要结束之时,对自己身边那些出身自北京高中名校的同学,具体是什么样的一套评价。大体的方向和描述,你应该猜得到。

8,由7展开说来,好象去年还是前年,就曾提到过,清华的“优秀毕业生”的事儿。简单说就是,清华“优秀毕业生”的评价标准,是很公开的信息,基本上是以专业学习成绩为主要导向的。没有“国家一等奖学金”那么唯成绩论,但性质也差不多。我很确定,清北的北京生源,其中有相当大的比例,确实是不太有成为“顶尖GPA”的能力的。但同时,我也几乎很确定,其中有相对更大的比例,是不太有追求“顶尖GPA”的必要的,于是也并不存在此意图,对“优秀毕业生”等名头的兴趣,也并不强烈(若需要主动申请和运作的话)。而如果我们换一个对“优秀毕业生”的衡量标准,如毕业时的就业率、就业单位质量、深造比率、深造学校的排名、毕业时的平均年薪、毕业N年后的平均年薪,等等,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我们看到的将是比目前高考制度要赤裸裸地多的现实、不公和残酷。


姑且定性(伪定量)地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1,如果附中的教育方式不变,仅是高考在河北考,能上清北的人数,估计是现有人数的1/4至1/2;

2,如果学生清楚知道自己会在河北高考,于是附中教育方式配合性改变,能上清北的人数,估计是现有人数的1/2至1.X倍;

3,如果附中的教育方式不变,但高考考核的范围广度和深度改为由类似北京上海长沙等地的名校来决定,那么很有可能,河北省每年的清北名额,会直接被附中全部拿走;

4,如果附中的教育方式不变,但清北的性质由国立大学转变为如美国顶级私校一般的存在,即百分百按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自主招生,那么很有可能,河北省每年的清北名额,大多数会被附中拿走,但会低于前一种情形。


对此事,个人的观点(而不是论点,虽然其实有很完整的论述,但并不想展开,于是就当是观点好了),希望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在录取上,逐渐转化为这样的形式:

1,A%的录取名额,各个大学自定选拔标准,不设分省分市分校名额,自主招生;

2,B%的录取名额,沿用目前高考考核内容和形式,全国统一试卷,不设分省名额,全国统一划分数线,严格按分数高低录取;

3,C%的录取名额,用来照顾各种老少边穷地区和各个弱势群体,设定相对更低的录取标准。

A%+B%+C% = 100%,B的比例应为最高(如,不低于60%),A和C的比例不宜过高,但A应该比C高,且A不宜过低(如,不低于25%)。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针对不同的情况下,分别进行计算分析。

一、我们假设两方生源优质程度相同。

2016年,清北录取衡水中学139人,录取率8%;2015年录取人大附中101人,录取率14.4%。(虽然年份不同,但由于找不到同一年的数据,只能将就用。相邻两年的录取率变动幅度,不会相差很大。)

由于假设生源优质度一样,那么人大附中的学生在衡水中学的条件下学习,最终的录取率“降维”为8%。

那么录取人数为:101X8/14.4=56人(四舍五入)。是北京率取率的55.556%。如果清北在河北的录取人数依旧是280人左右,那么人大附中的加入,加大竞争,衡水和人大附中的率取率都会下降,人大附中的录取人数则只有47人左右。由于人大附中的学生在自主招生等非裸考项目上有着一定的优势,这里减除一些优势,应该录取人数只有40人左右。而河北2018年,上清北录取线人数140多人,裸考率取比率实际50%左右,那么人大附中裸考上线人数为20人左右

当然,如果人大附中的学生,不参与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仅仅做河北的高考题,那么被刷下去的其实主要是裸考的学生。我们这里假设刷下去50%,那么裸考学生还剩10人,加上20人其它招生,那么总录取为30人

二、如果你质疑人大附中的生源,或者要全国一碗水端平。

那么可以假设北京和河北的总体生源,在本质上(智商)并没有任何的不同。那么,北京和河北的清北录取比例就应该相同。

0.61%/0.913%=6.681%。(2018年,北京的率取率其实已经达到了1%以上。由于2018其它省份数据不全,故而还是选择前两年数据作为参考。)

如果我们假设人大附中就是北京的平均水平,那么2015年的录取人数应该为:101X6.681%=6.75≈7人。

但这个数据值得商量,因为人大附中其实并不是北京的平均水平。

虽然2017年北京录取人数是553人,但2018年的总录取人数其实达到了754人。

我们假设2019年的录取数据为700人左右,700X6.681%=46.77≈47人。

人大2019年,理科:

700分以上9人(全市24人,海淀区17人)

理科700占比37.5%。

人大2019年,文科:

680分以上3人(全市14人,海淀10人)

文科680占比21.43%。

文理科数据综合,顶尖生源占比31.58%。

47X31.58%=14.8≈15人。如果再排除北京地区的非裸考优势,人数会再少两三人,大致13人左右。(数据本身不可能精确,但可以大致作为参考,上下浮动不会超过5人)

也就是说,如果把北京的生源完全当做河北学生对待,2019年也只能录取13人。如果是放在2015年,录取人数则只有10人左右。(当然,这只是极端的假设,排除了父母、出生、教育的所有差异)

如果是这样的话,哪怕是人大,在全国排名也会排到150名。(根据2016年,超级中学清华北大录取人数表,会在附录中贴上)

综上——

如果人大附中和衡水中学生源优秀程度一样。

2015年,人大附中学生经历衡水中学教育模式,在河北高考,不占用录取名额,那么录取人数为56人。占,北京率取率的55.556%。

占用录取名额,则录取人数为47人。占,北京率取率的46.535%。

排除非裸考录取学生优势,录取人数为40人。占,北京率取率的39.604%。

如果不经历衡水中学教育模式,直接用河北高考题,不占用河北录取名额为46人。占,北京率取率的45.545%。

占用河北名额,录取人数为36人。占,北京率取率的35.644%。

排除非裸考录取学生优势,录取学生30人作用。占,北京率取率的29.703%。

如果北京的生源和全国并没有任何智商的差别,不考虑出生、父母资源。

全部放在河北培养,并高考,那么录取学生只有7人,占北京率取率的6.931%。

根据优质生源的具体比例作为参考,2015年,录取人数为10人,占,北京率取率的9.901%。

如果这些生源并不放在河北培养,而要做河北的题,那么录取人数则可能更低。

总之,如果人大附中的学生到河北参加高考,根据情况的不同,录取上人数会降低到原本录取人数的10%——50%之间。(上下浮动6%)

虽然我计算的是2015年的,但其它年份置换数据,也就直接得出结果了。例如,2018年清华北大录取人数157人(含国际部17人)。那么在衡水录取的下限是16人,上限是78人。但,2018年衡水中学的数据是214人。

从人均智商来谈生源的优质,衡水并不比人大差什么,甚至更好。

除了那些省内拥有极好资源的(但和北京的平均水平比,会差一个级别),衡水中学的大部分子弟,明显只有中国高考这一条路,而且还是被压缩的一条路。

高考上的不公平,其实仅仅只是表露在外的不公平而已。高考之外的选择性,衡水中学大部分的学生被卡得死死的。当然,不排除河北有资源的父母,依然可以给孩子足够优质的留学或者未来工作的资源,但这些父母,其实和人大附中那些父母有资源的优秀子弟,并没有多少本质的区别。

其实,最残酷的并不是高考的不公平。

而是整个社会的不平衡。

对于衡水中学的大部分学子来说,考上211/985,乃至于清华北大,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而对于人大附中的大部分学子来说,不仅仅是录取上的优势,更是家庭背景上的碾压。经济富足,人脉宽广,地位强势。哪怕甚至考不上211,对于他们来说,都有千万条路的选择,未来前景也可能远远高于考入清华的衡水中学子弟。对于他们来说,是真正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甚至一些子弟,更是剑指普林斯顿、剑桥、牛津、哈弗、耶鲁、麻省理工等全球顶级名校。但很明显,衡水中学比起人民大学的国际资源,就差得很远了

衡水中学的名字,换成其它省份的超级中学也一样。

以上,衡水中学的名字,换做其它省份超级中学也一样,更不用说非超级中学。

附录:

2016年,255所超级中学排名: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user avatar   zhang-meng-87-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相关话题

  除了中国,亚洲其他国家高考考外语吗? 
  国内有哪些大学不是很有名,但是却有很牛的专业? 
  如何看待,韩国高考比中国高考还疯狂? 
  为什么衡水中学张锡峰高考成绩网上还没有消息? 
  如果让一个高考数学理综满分总分700+的选手经过两年系统训练做奥林匹克竞赛题会比保送生做的差吗? 
  如何看待山东高考顶替事件频发? 
  如何看待「高中国学通识教材将出版,国学或进高考,高中生将通篇学习《道德经》」? 
  如何看待高考规划李蕊丞老师关于选专业四大坑的评论,还有什么专业是比较坑的? 
  如何看待文章《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 
  为什么上海教育不采用衡水模式? 

前一个讨论
现在香港回归22年了,按照“50年不变”的话,只剩下28年,你觉得香港未来会怎样呀?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卢克文工作室的政商社群?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