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东北人一家人睡一个炕是一种什么体验?不觉得…尬吗? 第1页

  

user avatar   hei-bai-nian-da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学时南方尤其江浙的同学,家里三个孩子很普遍,最多的是一个江苏同学,家里五个孩子,四个姐姐,就他一个男孩,他们家也没有多大房子,没好意思问他们家里都是怎么住的。

来自一位北京网友的疑问。


user avatar   zhu-zui-niu-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江南弄堂里,三世同堂,祖父汪先生和祖母陈氏,父亲汪阿卫和母亲陈碧裙,带着他们心爱的来娣,招娣,盼娣,想娣,念娣,领娣,求娣,玉女和金童九个孩子,挤在二十多平的小房子里吃饭睡觉,不觉得…尬吗?





哦?现在不这样了啊?就是,房子大了不用挤了呗?

其实东北也新建了不少房子,农村房子多的是不用一家人挤一个炕了。

至于城市里,竟然炕都没有,题主这个南方人,想不到吧?!



user avatar   umbrellac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的问题让我想起来两件事,

2004年在长三角某地工作的时候,一个本地人指着饮水机问我:你们那里有这个东西吗??我说我家1996年就有了(-᷅_-᷄);

还有一个老爷子,跟我说,你们东北太苦了,工人上班都在自行车后边带个铝饭盒,饭盒里连肉菜都带不起……我说您老哪年去的啊?他说七几年……


user avatar   z-d-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想到这个回答有这么多人关注,而且在评论区发现了很多battle,甚至个别的言论涉及到地域攻击,这就偏离了这个回答的初衷了。

我先声明一下,没有丝毫diss任何一个地方的意思,很多看似傲慢的行为都是年轻时的口舌之快, 或者争一时的上风,所以并不用很在意。现在问我那些同学或者同事同样的问题,肯定不会出现那种回答。

而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引战的回答,其实他们没有发现,这问题本身就是恶意满满。

首先“东北人一家人睡一个炕”这几个字就充满了恶意,我敢肯定如今东北三省95%以上的人民不会一家人睡一个炕,甚至在年轻的家庭里面炕这玩意都绝迹了,当然华北、西北也都同理。原因很简单,现在几乎全北方都通暖气,宽敞的暖气房里谁还这么睡觉?

再者,问尴尬与否的,看似“不懂就问”,实则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不是生存所迫,谁不愿意吃得更好睡得更香?

进一步想想,这问题简直杀人诛心,本来那个年代的贫穷就造成了很多人的伤痛记忆,还要被问什么体验,估计提问的人脑补了各种画面,优越感过后,嘴角还露出一丝weisuo的笑容。

进ICU的996员工,被问速效救心丸吃起来啥味道;

大冬天在结冰路滑倒的环卫工人,被问路面漂移好玩吗;

被日本人残害的慰安妇,被问当时是什么感觉;

我可qnm的吧



以下是原答案:

利益相关:不是东北人,在东北上的大学,小时候也睡火炕。

不是开地图炮,有些南方朋友的确太自大了,才吃了几天饱饭,就开始在别人身上找优越感了。

我大学哥们,江苏农村的,大一刚开学就对我说:“现在南方人个子更高,因为北方人营养不良”。

另一个江苏农村出来的大学同学:“北方人吃面是因为吃不起大米”。

工作后一个湖南同事:“你们北方人每顿饭一碗面,不吃炒菜的吗?”

我举这些例子不是贬低南方人,事实上江苏的这俩同学大一时候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对很多事情都不了解的情况下随口发表见解,这个毛病我也曾有过。他俩后来都成为了我的好朋友,到现在还经常联系。

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当你见识不够的时候,请收起你傲慢的嘴脸。


火炕这玩意不光东北有,我们华北也有,我就是睡火炕睡大的。现在我老家楼房还有呢,老人喜欢。只不过变成了木板做的,负责供热的也不再是灶头了,而是暖气管子。

为啥一家人挤一个火炕?原因很简单:没暖气。小时候我们家还没通暖气,室内温度全靠烧煤炉。睡觉的时候必须把火炕烧热了,要不然半夜会冻醒。一家人冬天睡觉都只能靠这一个火炕。

说到这肯定有杠精来问:不会吧那时候我们都通暖气了啊你们为啥还烧火炕和煤炉?

实际上我们家不是农村,是城镇里的,那时候都这条件。不光家里没有暖气,学校也一样。我上小学,冬天教室里都是烧煤炉,一间教室两个炉子。冬天的每个早上都由同学家长五点多来学校把煤炉烧好了,等七点多学生们来的时候就会暖和些。这个事是每个学生一天轮流。

怎样烧煤炉?先把软柴(干叶子、秸秆)点着了,再在上面引燃硬柴(木柴),等硬柴烧通红了,再在上面慢慢加小块煤炭,直到煤炭充分燃烧。

当然有的地区用的是蜂窝煤炉,操作起来更简单。我们那时候很少见。

(我只是给大家分享上世纪90年代中国北方某些地区的一个生活状况,不是和杠精对线。知乎的杠精么,对未知的东西都持一贯的想当然态度,懒得跟这种人多说半句。)

总之,一家人睡火炕这件事,都是生存所迫,大冬天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不是闹着玩的。

等慢慢的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通暖气了,也就不存在这种状况了,一个人睡一个床多香。


user avatar   qiu-qiu-ai-yu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简称:智障)(MR)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病因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
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
4.出生后患病,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临床表现
1.感知速度减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
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
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
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
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user avatar   xiao-xu-tong-xue-7-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大人学的


user avatar   shuang-tian-xiao-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大人学的


user avatar   kong-ling-yang-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苦逼社畜继续实时播报。

1.目前街上的私家车比昨天少了很多,但交通管制在某些路段形同虚设,警察有,路桩有,可是根本不查车呀……吉林大路和临河街口分区写着“有通行证”和“无通行证”两个边,结果过了分区隔离带没人查,又混到一起了……可能是早上七点半太早了?

2.这两天大规模新增数字,别理解成瞒报,清库存什么的,我个人理解单纯就是这三轮核酸清查出来的确诊和无症状人群,毕竟奥密克戎一轮核酸根本检测不出来,有的是密接在家隔离好几天终于阳性的,大家别对卫健委有那么多的成见,昨天群里区卫健委呼叫各医疗机构奉献医疗专业的志愿者,可以看出人手确实短缺,但检测点每个人都很辛苦,昨天晚上下楼倒垃圾的时候看见两个防护服窝在一个小屋里吃盒饭,作为给医疗人员提供行政服务的我看着很心酸,大部分志愿者和医护人员都是二十多的孩子,盼望多一分理解。

3.物资肯定没什么问题,工资嘛……等具体文件吧,我们明天发工资还不知道情况呢,那些没什么积蓄的年轻人和房奴、商户可难受了,不过很快就会过去。

4.医大一院也停诊了,我个人估计近日新增应该会逐渐减少,这核酸这么做要是还有漏的,那可就是科技上的失败了。

5.强烈建议给民营医疗机构的基层医务人员涨工资!我们行政类的可以再研究,都两年多了,基层医疗工作收入还是那些,付出和回报根本不对等,长春市民营医疗机构没有住院部的护士有几个赚三千五以上的?风险呢?


随便说说,这周我会继续实时播报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东北和台湾同样被日本占领了很长时间,台湾还残留一些日本文化但东北很少呢? 
  东北冬季为啥要错峰用电?在东北的大学生们,有哪些取暖的生活小妙招? 
  为什么大多数东北女孩不愿找南方男生做男朋友? 
  东北人那么喜欢喝酒,为什么东北没有一款驰名白酒呢? 
  为什么同样是冷,东北就被叫「苦寒之地」,北欧就是童话世界?而且北欧纬度更高接近寒带? 
  民国时期东北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劲,为什么如今的时代东北经济却不行了? 
  听说东北下雪啦 是踩下去嘎吱嘎吱响那种么? 
  台风「美莎克」成今年首个超强台风,对哪些地区产生影响较大?台风来临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有人说东北人是通古斯血统?以及到底啥是通古斯啊?地域黑是否有拉拢民族主义者的意愿? 
  对于黑龙江9万平方黑土盗挖事件你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听室友说的,感觉东北没南方冷是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果你有机会拍《绣春刀3》,剧情会怎么写?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