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从后勤上讲起。
古代战争,是基本没有“线”的概念的。不仅没有延绵战线,大多数情况下也没有补给线的概念。补给靠抢或买是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不消灭敌人主力军团是不可能结束战争的。
一般来说,双方也都不会规避决战。对攻方来说,既然敢进攻,多半是不怕决战的。对守方来说,若不决战,难道眼睁睁看着攻方把一个地区吃成赤地不成?
而且,即便是以切断补给线为目的。也回避不了正规战斗。
古代补给线与现代不同,并不是线式的,每天可以到达多少个车皮的这种不间断的补给。而是以一部分兵力掩护运输队,一路边运输边征集。以点的形态向主力运动。这种补给形态下,即使想切断补给,仍要与护送队决战。
战略包围战略穿插这个每个时代都有,只不过在物质条件不支持的年代里战略包围战略穿插都会显得比较慢,个人的古代战争史没有嫖相
@经略幽燕我童贯强,古代部分就交给嫖相来说了。
我这里要说的是,把德国人在二战中使用的闪击战简单的等同于“现代化的战略穿插”是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错误。闪击战的实质并不在于穿插包围,而在于动员时间差,在于“动员抑止”。可以说,闪击战和总体战是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后者的精髓是动员起出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全部力量为战争服务,而前者的精髓则是如何抑止敌人进行这种动员。也就是说,闪电战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总体战而产生的一种战略思想,对于不需要让常备军取消休假分发武器弹药在预设阵地展开,不需要给架子师补充兵员和重装备,不需要征召预备役部队和退役军官并且把他们组织起来,不需要让整个国民经济进入战时管制状态,不需要让工业进行战时转产的前工业化国家来说,闪电战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可以被“抑止”的动员过程。
而在二战前夕,当时主流国家的动员体制都和一战一样,由常备军(或者按苏联的说法,边境掩护部队,这是齐装满员可以随时拉出去作战的机动部队,职业军人比例高,然而数量并不多)、二线部队(所谓的架子部队,平时主要起到训练征召来的士兵从而让适龄青年都有适当军事训练的作用,编制完整但一般缺员50%-70%,一般缺少重装备和配属的后勤单位)、预备役部队(由一个现役军人组成的指挥机构和数量不等的、每年接受一定军事训练的适龄平民构成)还有民兵这几部分构成。按照各国(除了日德)的设想,按照一战的模式,战争将由互相宣战和颁布动员令开始,数量不多的常备军将占领边境附近的战略要点和有利出发阵地,进行有限的交战。大规模的主力会战将在双方的二线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完成整编训练、补充完重装备和后勤单位并做好战斗准备之后才开始进行。同时,交战国国内的工业会在动员令颁布之后调整生产计划,为战争服务。这也是一战的战争模式。
但德国人并不喜欢这么玩,虽然总体战和动员体系的开创者老毛奇是德国人。因为这种战争模式就好像两个武林高手在经过试探热身之后直接双掌相对开始比拼内力,内力差的一方几乎是必输。在一战中失去了全部殖民地和大部分海外市场,1929年以来又遭到大萧条重创的德国在纯粹的比拼工业能力方面完全不是英法的对手。所以德国人在二战中选择了另外一套战争模式:变公开动员为秘密动员,变公开宣战为战略欺骗。
懒得打字了,发一篇以前写的东西吧,不过以前的语言还不够洗练,请诸君将就这看一下。如果有什么不同意或者觉得值得商榷的地方请在评论留言,谢谢。
【军事】 140611动员与反动员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3189 4603/answer/54520465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http:// finance.harvard.edu/fil es/fad/files/harvard_ar_11_12016_final.pdf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