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外交部长保罗·范泽兰“我不同意布鲁塞尔”,他说,“否则我的政府将在明天被推翻。”
画/一条人文主义狗 图/地缘谷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欧洲大陆还沉沦在一片黑暗中,持续六年的战争带给欧洲极大的打击,德国战败,国家沦为一片废墟,正等待接受着战胜国的审判,前途未卜。
法国和低地三国在战争中被德国掠夺四年之久,也受到重创;英国虽然没有沦陷,但被德国轰炸下重点工业城市沦为一片废墟,航运业被潜艇战缓慢放血,战争结束后国家的经济陷入崩溃边缘。
与此同时,苏联和美国战后的崛起让欧洲世界霸权地位易主,西欧国家再也无法巩固他们原有的列强地位。在美苏的全方位博弈中,欧洲成了主战场,欧洲西部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而东部则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两个超级强权的使得夹在之间的欧洲瑟瑟发抖。
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他们意识到了,要想从美国的掌控中脱身以及对抗苏联的敌意,必须联合起来组建经济政治实体,从此欧洲统一思潮进入高潮。
最先付诸行动的是低地三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这三个小国作为夹在英德法之间的邻国,在一战二战中都是最早遭到入侵的国家。战后,低地国家面临着大量问题,恢复国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三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面对战后恢复,他们不得不抱团取暖。
1948年,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建立了共同市场,其建立旨在实现关税豁免,商品市场和人员的自由流通,推进三个成员国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
比荷卢经济联盟被视为欧洲共同体的雏形,这被认为是欧洲战后走向联合的开始。在西欧一体化方面,三国已经走在共同体前面,为欧洲共同体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但是,小国由于其政治力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其影响颇为有限,仅仅凭借这三个小国建立起来的共同市场力量弱小,要想整合更大规模的市场,让其他大国加入这一组织就十分必要。
当时的欧洲,除去苏联范围内的东欧诸国和法西斯路线的西班牙,能联合起来的就只有英法意和西德。
不过要联合这些国家可不是容易的事,其中最重要的就要处理好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了,因为当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被欧洲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为了确保德国不会再次发动战争,欧洲其它国家决定限制德国的战争潜力,尤其是钢铁和煤炭,其中鲁尔和萨尔是两国争夺的重点,实质上就是煤炭和钢铁资源的争夺。
因为了整合德法工业,促成两国和解,1950年,时任法国外长的舒曼提出“舒曼计划”。主张把当时德法重工业的基础煤炭钢铁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煤钢联营共同体,由共同的高级机构来管理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并将其纳入到其他欧洲国家加入的组织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法国对德国工业和军事的控制,同时也促进了西欧联合的步伐,可谓是一举多得。
1951年,法、意、德、荷、比、卢6国签订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1952年8月,随着协议的正式执行,第一批新机构——高级管理局,部长理事会,法院和共同大会等开始运作,这些新机构将逐步扩展到现在的欧盟。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机构应该在哪儿工作呢?
为回答这个问题,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大利和荷兰的外交部长于1952年7月23日聚集在巴黎。其中大多数人表示布鲁塞尔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其中一人强烈反对——比利时外交部长保罗·范泽兰。“我不同意布鲁塞尔”,他说,“否则我的政府将在明天被推翻。”
为什么比利时政府如此坚决反对布鲁塞尔?因为当时的比利时并不想让布鲁塞尔成为共同体“首都”,而是另一个城市——列日。为什么列日?这不仅仅是因为列日当时是比利时钢铁和煤炭工业的核心,更是与一次政治事件有关。
1950年3月12日,也就是舒曼发出呼吁的前两个月,比利时出现了历史上唯一一次关于利奥波德三世回归比利时问题的全民公投。在德国占领比利时期间,由于他对德国态度暧昧而受到争议。除了列日和埃诺之外,几乎所有省份都支持他的回归。
1950年6月4日,全国选举的结果表明支持国王回归的人绝对占多数。7月22日比利时政府立即邀请国王返回,但在列日等地区因为反对国王回归大规模骚乱爆发,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声音。
7月30日,警察向列日郊区的示威者开枪,造成四人死亡。两天后,利奥波德三世国王决定退位,他的儿子博杜安正式成为比利时的第五任国王。但是列日地区的局势仍然紧张,政府希望能够将协议中的机构迁到这个地方,以平息当地的骚乱。这就是为什么比利时一直坚持列日要成为煤钢共同体的办公地点。
尽管协议已经达成,但是办公地点却迟迟悬而未决,因此7月25日凌晨3点,经过18个小时的不间断谈判,卢森堡被仓促选为第一个临时席位。
由于卢森堡国小人少,在容纳煤钢共同体后已经没有没有合适的位子了,因此欧洲委员会建设会议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召开——这也是今天欧洲议会总部斯特拉斯堡和布鲁塞尔之间欧洲议会“旅游马戏团”的根本原因。
那么为什么布鲁塞尔最终会出现呢?
说起来也很有戏剧性,只是因为比利时以字母B开头。
1957年3月25日,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创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有几个城市是候选人,包括布鲁塞尔,但是办公室设在哪个城市依然没有达成共识。
眼看1958年1月1日新机构马上就要开始运作,而员工们连办公室将在哪个国家都不知道。连1月6日在巴黎召开紧急会议仍然没有能打破僵局,与会者不得不寻找临时解决方案。按照规定,新机构将由六个成员国中的每个成员国轮流担任主席国,部长轮流担任主席。经过一番争论,与会国一致同意按字母顺序排列。
就这样,比利时按照字母“B”戏剧性地位列第一个主席国。
1958年2月,比利时政府决定从现在的安盛保险公司租用一座建筑物办公大楼,该大楼位于比利时著名的“五十周年纪念”公园旁。
从那时起,布鲁塞尔开始了作为欧洲“首都”的滚雪球过程。1967年,煤钢共同体与欧洲经济委员会委员会合并并从卢森堡迁至布鲁塞尔。各种机构的用地需求随着机构的扩大而不断增长,更多的办公大楼开始出现在布鲁塞尔。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一开始布鲁塞尔从未被选为欧盟的首都。只是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随机事实——比利时以字母B开头罢了。
尽管它还没有正式称呼,但连地方当局,委员会和媒体的出版物中都称呼布鲁塞尔为欧盟的事实上的“首都”,布鲁塞尔当地旗帜的颜色都被选择为与欧盟旗帜的颜色相匹配。
专家委员会认为布鲁塞尔是欧洲“首都”所有要求的唯一选择:
比利时是欧洲一体化最早践行者和推动者。二战以后,无论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还是欧洲委员会和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协商,比利时都积极参与其中,在战后早期西欧联合中起了推动作用。
荷比卢三国由此开始在国际上表现出的一致态度,在当吋也成为刺激分裂的欧洲进行联合的因素之一。为了发挥推动欧洲联合的中心作用,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所在地就放在了比利时。
在地理位置上,比利时处在欧洲的中心地带,位于两个主要的欧洲文明——拉丁文化和日耳曼文化的边界。
放眼周围国家,荷兰虽然临海,但部分国土在海平面以下,地势太低如果同苏联发生热战,荷兰容易被攻破;卢森堡国家太小,难以负担众多的办公人员;而比利时依靠阿登高原和大量要塞,能够有效坚守。
而布鲁塞尔本身就是一个大型活跃的大都市,位于巴黎,伦敦,莱茵河和鲁尔之间,以及兰斯塔德。通过高速列车,布鲁塞尔到巴黎只要约1小时25分钟,距伦敦,阿姆斯特丹和科隆1小时50分(毗邻杜塞尔多夫和莱茵河 - 鲁尔),距法兰克福3小时车程。
布鲁塞尔位于欧洲的中心,没有拥挤的交通或者大量贫民窟;有着开放的经济,包括与主要的商业和海运市场的联系;拥有优秀的交通系统和重要的国际商业中心,与其他成员国的首都保持良好的沟通;能为为欧洲公务员提供充足的住房。
最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重要机构的所在国,该国也不能利用机构的存在对其他成员国施加压力,该国必须更像是欧洲主要大国之间的中立领土。
如果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总部放在某个大国境内,那么该国就有条件对其加以影响,而且势必会引起其他大国的不满,这样反而不利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在西欧国家中,英法相互龃龉,各怀鬼胎;德国虽然经济恢复迅猛,但作为战败国名不正言不顺,且位于冷战前沿,风险大;意大利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比利时这样的小国反而成了良好的选择。
如今看来,布鲁塞尔选择了欧盟,欧盟也反哺了布鲁塞尔。欧盟在布鲁塞尔的存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甚至有人说布鲁塞尔的繁荣“是欧洲存在的结果”。
除了机构本身,由于欧盟的存在,国际性公司也落户于此。布鲁塞尔总共约有10%的城市职能与国际社会有联系。
在这座拥有1000年历史的大城市中,作为比利时的首都,欧盟和北约总部的所在地,布鲁塞尔散发着独特魅力。地缘谷
参考资料
低地国家与战后早期西欧联合 . 吴丹
欧洲一体化运动的转折 . 包巍
区域化对多边化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薛伟东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签约作者(200-400元/篇)
更多文章
专栏专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