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答主都在喷题主。
我不喷。
我就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出师表》。
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光环。
而是因为学习《出师表》是在学习如何写文章,如何写好文章,如何写一篇充满真挚感情的文章。
如何写文章,如何写好文章:
《出师表》是一篇议论文。诸葛亮完美地遵循了议论文的写作结构:总论——分论——总论。
议论方法也用了 举例论证、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演绎论证等等。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总论点:治理好国家要听你爸爸的话,学习你爸爸那样治理国家。
分论点1:要学习你爸爸扩大圣听,不要堵塞臣子忠言劝谏的道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分论点2:治理好国家要赏罚严明,不偏不向,公正无私。
道理论证:朝内朝外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体的,所以赏罚也需要有一样的标准。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事实论证:这几位都是先帝认可的对国家有帮助的大臣,所以你要重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分论点3:亲贤远佞。
举例论证:先汉的兴隆,后汉的衰落,还有桓帝、灵帝的例子用以证明此段分论点。
对比论证:拿先汉兴隆的原因与后汉衰落的原因作对比,证明亲贤远佞的重要性、正确性。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演绎论证:铺陈自身经历,看似与主论点无关,但是其实还是在申明主论点,告诫后主要向先帝学习:礼贤下士,开张言路,盖以呼应首段“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总论点重申:治理好国家要听你爸爸的话,学习你爸爸那样治理国家。
这种经典的总-分-总“橄榄式”文章结构,当然值得你学习!
但是,仅仅是因为文章结构和议论方法就能使《出师表》流传千古,那是不可能的。《出师表》最可贵的点是在诸葛亮写的是议论文,却饱含着真挚的感情,使人感动落泪。
饱含感情的议论文,你见过吗?这才是《出师表》真正的不朽之处!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这种感情也流露在全篇的每一个字当中。到“臣本布衣”开始,这种感情终于爆发,深切地思念对先帝的知遇之恩、君臣之谊;沉痛地表达对现在大汉倾颓的痛心疾首;坚定地执行自己肩负的万钧重担……
那时的诸葛亮已经四十八岁了,按当时的年龄划分,他已经是一个老人,对先帝的报答还没有完成,身上的担子不能卸,“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读来不能不让人感伤落泪……
对前人的缅怀,就有对后人的希望,他看着刘禅从小长到大,对这个孩子怎能不给于父亲般的厚望?文章的每个字都像是父亲对孩子的劝诫和教育,这种舐犊之情怎能不让人动容??
议论文好写,但字字含情的议论文,千年才出一篇!
刘勰《文心雕龙》:
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
宋代学者赵与时《宾退录》: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也;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也;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陆游《书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天祥《正气歌》: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最后,关于题主问题备注里这句“《出师表》那么长,出名的也就几句话”,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列举一下吧:
出自《出师表》的成语:
危急存亡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陟罚臧否
作奸犯科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亲贤远佞
计日而待
苟全性命
不毛之地
庶竭驽钝
斟酌损益
有所兴革
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感激涕零
不知所云
……
全文只624字,成为后世的成语有18个,基本可以算读一句一个成语来源,如果这还算“出名的也就几句话”的话,我只能觉得题主您的要求太高了……
以上。
出师表啊,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从三国演义里背出来的。
我那本三国演义里写的是“以昭陛下平明之治”,教科书上写的是“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我当时的反应是:李治是个王八蛋。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组关于程序员的漫画,觉得用来回来这个问题很贴切!侵删
-----------------------------------------我是分割线-----------------------------------------
请各位大佬支持一下我的这篇原创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