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孩子小学成绩是否重要?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家长需要特别重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Enr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指出这个残酷的现实在于:这个问题并不针对孩子,而是针对父母。

如果你出生在一二线城市中产及以上家庭,且父母不是那种土著房二代拆迁暴发户之类的层次,且认知能力不低的话,小学成绩确实不太重要,我的意思是,一般家长到了这个层次,都不会刻意去纠结每一次考试或者作业的表现,而是有一种大局观。

当然了,确实有很多父母自己学霸属性不错,事业也不错,但在教育上也表现的没有大局观,这也很正常,但是概率会小很多。

至于家长重视不重视,很多情况下对于结果也帮助不大——我看过太多水平一般的父母,从小重视,有的甚至辞去工作,陪读,请家教,结果呢?还不如那些什么都不管的家庭,某种程度来说,几乎所有的学霸,他们的父母看上去都是“三不管”。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本期“佩学”带你解密。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小学阶段课业考察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几乎所有人都是小学生过来的,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本质知之甚少,以至于他们没有能力辅导自己的孩子,其背后是元认知能力的缺乏。

小学阶段的核心能力无非就那么几个。

比如言语理解和表达。前面的拼音和识字都是在打基础,不是核心重点所在。真正进入正题应该是从造句开始,这就和你准备雅思考试一样,也是从句子开始,语言都是相通的;

然后是三年级开始,进入中级阶段,开始有了语篇,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虽然很简单,但是开始进入了语言应用的阶段。

实际上,家庭的社会阶层对于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早期的语言能力的构成,学校教育是次要的,他接受的信息环境才是主要的。

社会学家伯恩斯坦曾经提出过一个语言编码理论,研究过不同家庭教育的编码特征。社会阶层较高,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运用了更精致的编码;而社会阶层较低,文化水平较差的父母,提供了相对粗糙的编码。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非常完善,社会流动性不高,因此阶层地位和文化水平的相关性很高,这一点在目前的中国略有不同(以后会越来越接近),但是原理还是适用的。

我曾经走访过不同层次的学校,收集的样本也印证了这一点。

某城乡结合部的小学,里面的小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在语言发育上严重滞后,他们的汉语语法有严重的问题,语病连篇,这种语病不是那种考试中给你改错的,相对比较隐晦的语病,而是那种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的语病,甚至在表达一些复杂关系/情形/描述的时候,他们会出现卡壳的情况,也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意识流动。

反观发达地区的精英小学,则是另一幅场景。很多小学生表现得非常成人化,你用表达流畅,毫无语病去评判他们有点太低估了,其逻辑之严密,知识之广博,用语之成人化,甚至超过很多高中生。

请问这里面有多少是通过学校教育的闭环习得的?多半都是通过家庭环境的内隐化学习——当上海精英小学的孩子在课余的饭桌上浸泡在大量的精致编码中,不经意间既学了语言,又学了背景知识的时候,城乡结合部的孩子正在民工家长的粗鄙之语中慢慢消磨自己的注意力,那种毫无营养的对话,市井之气的思维,慢慢形成了一个人最初的三观设定——语文成绩只是这个过程中的副产品罢了。

再比如数学,涉及到的是抽象范式的吸收,数量关系的直觉性理解,这两样可以衍生出非常复杂的问题,复杂到很多数学家都很棘手的小学偏题难题——但问题是,这并不涉及数学的本质。当然了,也不要妖魔化奥数,至少正规的奥数题对于开拓基础型的思维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前提是学有余力。

但是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根本不需要涉足那些,反倒是一些非常基础的东西,常见的学习障碍也存在于这些领域。

比如计算能力,在速度和准确性上难以达到要求。应用题的理解,无法通过文字还原场景等等。总结起来无非是缺乏纠错阶段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不足罢了。

很多家长容易为孩子数学不好急躁,教育不得法,更容易让情况恶化。比如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数图里的矩形数量,都数错?简单运算都出错?简单的应用题,原理一样,都无法理解?

这里面一部分相当一部分是生理性的原因,什么粗心啊,不认真啊,其实都是借口,和主观能动性压根没有关系,中国人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学业表现差,就说是态度问题,拿到欧美,直接给你诊断出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要么是药物治疗,要么是随着年龄增长,才能自行痊愈的。

当然不是说一定是ADHD,很多就是智力或者生理发育尚且不能满足学业要求。比如前面举的数图形出错的问题,很多儿童控制视线焦点的能力没有成人那么强,如果在一个类似色盲测试的复杂图画中,很有可能出现混乱的情况,出错的概率大大增加,但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

应试阶段的学习,和美国海豹突击队的训练类似,有非常多的细分项目:柔韧力量,爆发耐力,射击格斗,泅渡潜泳,驾驶通讯,甚至空间感知,协作能力,心理素质等等等等,每一样都需要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学习也同样如此,城乡结合部或者暴发户的家长因为不具备较强的“元认知”能力,总是把问题简单化,单一化,因此也就不具备细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而事实上,针对性的查缺补漏,填坑,有效率的填鸭从来都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系统实验,看看NBA,法网,欧冠的顶尖运动员们的训练日志吧....很多家长却还停留在80年代体校的那种认知,以为学习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天真地以为衡水中学是靠军事化管理成功的,可那不过就是一个障眼法,真正的秘密是背后非常强大的应试培训体系。

军事化管理好学,完善的体系却无法复制,因此那么多学衡水的,没有一家能够奇迹重现。

犹如朝鲜战争中天寒地冻的长津湖畔,在志愿军的分割围歼中,美军通过优势的后勤补给,空中支援和先进的工兵技术,才没有重蹈淮海战役中孟良崮七十四师的覆辙。虽然志愿军已经把运动战发挥到了极致,利用空间的压缩也转瞬即逝的机会,差点全歼美国王牌部队,可是最后还是棋差一招,差就差在系统劣势上——当美军用降落伞空投下一座桥梁,工兵像搭积木一样用它修复了本来被打断的唯一通路,最后用机械化战车带着已经失去斗志的士兵在很短时间撤出战场的时候,志愿军却在零下几十度的野外,非战斗性减员,冻死冻伤不计其数,丧失了追击的能力。

衡水中学的成功,也同样如此,类似上面美军的系统优势,在学习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大的资源投入和多年摸索形成的流程。

在科学的训练之下,诞生了像詹姆斯、费德勒、C罗这样的顶尖运动员,在过去早该退役的年龄,仍处于巅峰之中,而体校模式培养的很多中国运动员,都是一身伤病,过早结束了运动生涯。

这种科学的体系化训练模式,拿到应试教育的培养来说,也同样适用,因为高水平的应试,本身就是一种竞技项目。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需要!

我们家娃娃只有三岁,我在教育她的时候发现如果每天教她100%的新东西,她就会因为自己学不好就抵触反感,然后注意力不集中,最后学得一塌糊涂。过几天她就会认为自己没能力学好这种知识,我一提起这种知识她就会开始岔开话题,想要逃避。如果我用强去强迫她学,她非但无法专注,反而会恨上这些知识。学习效率反而更低。

后来我把难度降低,从10%的新知识,一点一点的加。如果娃不会就重复教她几天,不催不急慢慢等她开窍。同时让她反复应用已经学会的知识来做点她一定能作对的题目。然后小姑娘就慢慢觉得自己其实很擅长学这些,莫名其妙的就更加专注,也更乐意跟我学习。

我的这个经历充分说明,给孩子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服务有多么重要!实际上孩子跟孩子差别巨大,同样教1+1,有的孩子一教就会还能举一反三,有的孩子发育晚了点,一年之内怎么教都教不会。

孩子学不会倒不那么重要,怕就怕因此丧失自信,产生抵触情绪,自认为自己就不是干这个的料。

我本人因为生日较大,比周围同龄小伙伴儿早上了一年学。结果就在一二年级,被打击得不成样子,许多能力都觉得自己就是不行。有些东西到今天都没有顺过来。

小学时的孩子很脆弱,意志力和分析能力都欠缺,很容易就被打击到自暴自弃。一旦孩子认定自己某个方面不行,影响就是一辈子。因此作为家长,如果有时间精力一定要想办法帮孩子克服恐惧。不必让他出类拔萃,但不能有短板,不能让他觉得自己某个学科,某个能力就是不如人,就是没天赋。


楼下一个说风凉话的,我呢反驳你几句。

我好歹也是读过理工博士的人,知道理科有多硬核。但是你知道我五岁上小学的时候一脸懵逼,一年都搞不清楚加法是怎么回事儿吗?

天赋这东西要所谓开窍以后才能评定。有的孩子开窍晚有的孩子开窍早。我的数学之所以后面能出类拔萃,一方面是到了开窍的时候,另一方面是自信完全崩溃后有个好老师一直照顾着。如果小学没遇到那个老师,这辈子可能就真的成了“没天赋”的人了。所以,孩子在七八岁以前的表现还不足以判定他/她是不是没有天赋。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期的教育宁可慢也不能打击孩子自信的原因。




  

相关话题

  中年女性身材很好是什么体验?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吃货? 
  第一次约网上的女生见面,见面后对对方没感觉,此时又不想继续请这顿饭,该如何退场? 
  如何教育一个一岁多的孩子? 
  有哪些包装让你印象深刻? 
  遇到比现男友更优秀的男生要不要分手? 
  女生在接吻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反应? 
  为什么没有见过瓶装的椰汁呢? 
  睡眠时间最大程度可以压缩到几小时? 
  针对这几年,「旅行教育」逐渐成为小学家长圈的流行形式。你如何看? 

前一个讨论
脚非常大是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弦理论专家爱德华 · 威滕对理论物理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独到见解?





© 2024-1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