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过《十字军之王》之类反映欧洲中世纪的游戏就会明白。
中国古代中央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理念,都是封建时代特例中的特例。
分封才是封建二字原本的题中应有之义。封君与封臣之间不是中国式绝对领导与绝对服从的关系,而是有边界、有法理的封建契约的关系。封臣之下还有封臣,封臣的封臣与封君之间并无任何隶属关系,只与封臣有隶属关系,正所谓“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在中国,皇帝二字足以包罗万象,无需打任何注脚、任何补丁。而假如中国是西式、日式的封建制,那就不一样了。这种情况下,假设河北、河南是皇帝直领的王畿,而山西设有国王,那么皇帝只能管得住山西国王,却没有任何办法约束大同、运城、吕梁这些公爵。而皇帝之所以能管理石家庄、平顶山、三门峡这些公爵,不是因为他是皇帝,而是因为他兼任了河北国王、河南国王。如果皇帝要管理只有一县之地的小男爵,那他可能还得兼公爵、伯爵。这样一来,中国皇帝的头衔可能就变成“中华帝国皇帝、河北国王、河南国王、驻马店大公、武清伯爵、铁岭伯爵、石景山男爵、曲阜孔府的守护者、蒙古草原的天可汗、藏传佛教的大檀越XXX”,看着是长了点,但每个头衔下都有内涵,少不得。而皇帝不仅是天津国王的封君,因为武清伯爵的头衔,他同时又是天津国王理论上的封臣。所以安达尔人和先民之主、草原上的卡丽熙、弥林的统治者这些头衔都是“女王”二字的补丁,中世纪领主们抢得所谓“权力”就凝聚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头衔上。
此外,分封制给西方带来一些观念上和秦以后中国不一样的地方。
一是近乎绝对的血统论。王侯将相就是有种,再强的实力也取代不了血统,完全没血统和姻亲就压根没门。不遵守血统传承这个法理,就是在刨全国大小贵族的根,比在中国古代废长立幼还恐怖,大体相当于废除地主制或打倒孔家店了。血统制体现在在西方中世纪体裁的大量作品中,哪怕是指环王这样的奇幻作品中都有体现。像朱元璋这种情况放到西方中世纪,必须想法找到赵宋嫡脉后裔联姻,才能让自己后代登上皇位,至于他自己也就只能凭驱逐鞑虏的不世之功伪造一下身份晋身为贵族,九五之尊绝对没想。所以冰火中的维斯特洛人士,不光龙妈,二鹿也好泰温也好波顿也好,哪个不强调家门血统,把这些看得比天都大?劳勃称王不仅靠打赢战争,还因为祖上是龙家私生子+龙家女婿,明明是篡位也必须靠这占点法理才能顺理成章领袖七国,不然搞不好还得像英国、希腊一样,革命完了还得另请高明来当国王。滑头如老佛雷,为了能与史塔克联姻,一度不惜拼出全家实力为狼家卖命,甚至送掉自己的继承人性命,只要能在七大家族嫡脉中打入自家血统,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因此,想回维斯特洛,“坦格利安”“龙之母”的概念必须天天炒。三条龙全宰了,龙妈依旧是红堡的噩梦;但如果真龙身份被证伪,龙妈立刻玩蛋。
二是帝王没有中国式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尊贵,但远到不了神圣的程度,实际大多数国王也就江湖盟主的权限,连晁盖、宋江都不如,人财物权一概没有,只是打架时能把弟兄们召集起来,至于到底来不来很多时候还全看封臣们的心情。不少情况下无需动刀动枪,帝位、王位大家研究就决定了,即所谓选帝侯。这情况和梁山好汉混江湖差不多,人气太重要了,光靠自我奋斗永远出不了头,必须宣传造势搏个腕,弄出个浑号宣传自己才能服众,什么“狮心王”“无地王””红胡子”“忏悔者““矮子”“秃头”“长者”之类,有江湖名号才能方便聚义。你想,掏个狮心都能吹,从火里走一圈出来毛事没有,这场面简直哪里去了,一辈子就指它和人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