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侄子第一次画鸡蛋,画完之后,他高兴地拿给妈妈看:“妈妈,我画的鸡蛋。”嫂子看了一下,说:这鸡蛋不像呀。她自己拿了一个鸡蛋给侄子,让他模仿。虽然没有批评和呵斥,却把自己对画的态度传给了孩子。
哥哥回来看到侄子画的鸡蛋时,笑眯眯地问他儿子:“画的什么呀?”侄子沮丧地说:我想画的鸡蛋,但是妈妈说不像。哥哥把那幅画拿过来,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说:这是一只有思想的鸡蛋,他可能有话要说。
5岁的侄子一听,高兴地跳了起来,手舞足蹈,“对呀,这只鸡蛋说自己吃得太饱了,哈哈~”
同样是爱孩子,但是不同的人表达的效果千差万别。有人的爱是控制,有人的爱是鼓励,只有成熟的爱,才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有主见的孩子。
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克莱尔曾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大抵都有这样的期盼:他们独立、有主见、有担当,活得充实幸福。但有时,却又是我们自己,阻碍了孩子成为那样的人。
02
成熟的爱可以解决一切麻烦,而不成熟的爱本身就是麻烦。我们不否认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有时却发现父母的爱本身就是一种牵制。
日本一部短剧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电视短剧有一个令人心碎的名字:《妈妈,不当你的女儿可以吗》。
电视短剧讲述的是相依为命的母女,母亲显子对女儿美月偏执又充满控欲的爱。两人的关系在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涌着滚滚波涛。
母亲显子不但在女儿的工作生活上控制她,甚至想企图通过破坏女儿的感情,来达到将女儿留在身边,继续掌控她的目的。
母亲想要女儿穿她指定的衣服,做她指定的工作,谈她指定的男人。
因为从小习惯在母亲的规划中过日子,美月对妈妈也有深深依恋和依赖,过分的依赖又阻碍她真正地独立、摆脱母亲对自己的控制。
很多观众在看这部电视短剧的时候,回忆起自己充满控制欲、帮助欲的父母,百感交集的同时既无奈,又无助。
看到观众的评论,说自己的父母控制欲也强,有时因为故意违逆父母,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无法控制自己的控制欲、帮助欲的父母,往往会让孩子采取行动来反抗他们,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超限逆反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
爱的表达从来都没有统一的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在这一点上,如果父母少一点控制,孩子就会多一分成长!
03
有一则泰国的励志公益短片叫做《豆芽引发的梦想》。短片中,小女孩看到别人的豆芽卖得好,
在妈妈的口中得知,是因为只有一个摊点在卖。她就问妈妈:我们可以不可以种豆芽来卖?那位没有文化的母亲眼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但她马上赞同女儿的做法,说:我们试试。
第一次,因为光照过强把豆苗晒死了,在沮丧中,妈妈鼓励女儿:没关系,我们再试。第二次,虽然用布袋挡住了阳光,但因为缺水,豆苗最终都干涸而死。看着无法支付的账单和漏着雨的木屋,妈妈再次鼓励女儿说:我们试试!
从漏雨的木屋中得到启发,他们用瓶子做了浇灌的花洒,解决了豆芽缺水的问题。
“这次我们会成功吗?”女儿问。妈妈并不知道答案,但她并不阻止女儿。“我们试试!”她再次回答女儿。
最后,他们的豆芽长得无比繁茂,而妈妈所说的“我们试试”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滋养着女儿的好奇之心,让她的知识之树也长得无限繁茂。
记得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时候,我记下了里面的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
我们鼓励孩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却又用爱的名义捆绑住他们飞翔的翅膀。
04
真正成熟的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决定,把他们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克制住我们的帮助欲,给孩子成熟的、理智的、放手的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人视为一种自由的力量,他们认为,人有能力选择他们所愿意的任何行动路线。由于有这种自由,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凡事都替孩子着想,丧己式育儿的父母,通常会把孩子体验成长的权利剥夺了。人具有一种内在的潜能,趋向生长和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力,人是积极主动、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
自我实现的人有5个特征:
乐于接受一切经验;
时刻保持生活充实;
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
有较强的自由感;
有高度的创造性。
但是,除了少数的自我实现者之外,多数人的发展由于社会和环境的障碍而受到阻塞,特别是来自长辈的、制度的限制,容易使人丧失个性。
龙应台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经典:如果我们一心一意要培养规矩顺从听话的“乖学生”,就不要梦想教出什么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
所以,遵循孩子成长的心理特征,父母最好不要成为牵制孩子自我实现的人。
成为父母后,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觉:无论为孩子做了多少的事情,总嫌不够,应该再多为孩子去争取。
作家丽贝卡·伍尔夫说:为人母最大的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做了所有的事情,却像什么也没做一样。
这就是父母的可敬之处。但记得适当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不要让我们的爱牵制孩子的成长。
记得邓超在一个采访中说:对孩子来说,自己更像他们的朋友,他会想办法去支持孩子的理想,但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多的便捷,他会让他们自己去碰壁去,因为过分的保护对孩子来说就是伤害。
做父母,除了说给孩子听之外,我们也要适当地学会听孩子的话。在《爱的艺术——60位校长谈家庭教育》这本书中,上海市特级校长祝郁谈及自己的育儿心得时,表示女儿四岁开始,自己就会“听”女儿的话。
因为自己工作忙,祝郁的女儿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按照年龄,她本来要再上一年幼儿园,但她一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上小学。
祝郁说:我没有武断地回绝女儿,而是请了三天事假,带不到五岁的她到小学去旁听了三天,然后让她自己判断是否可以上小学。
体验了一遍小学的生活,小朋友坚定地说:我要上小学!
不出所料,她的成绩一直都是最好的,因为这是她争取来的,是她的选择。
这样,在她不到五岁的时候,就学会了独自判断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都得益于母亲的第一次的“纵容”。
后来进入大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出国读研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行业,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母亲一次又一次的纵容,让她的眼里永远闪着自信的光芒。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尽可能多地帮到孩子,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克制自己的帮助欲,因为并不是越多的帮助对孩子越有利。
有个一岁多的小男孩想要爬上台阶,但他的妈妈只在一旁微笑着看他,当他连续上了两个台阶,发现台阶很高,他回头看妈妈时,迎上了妈妈鼓励的目光。
他放弃了找妈妈帮忙,手脚并用地往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屁股抬得很高。
他终于爬上去了,但身上的衣服和小手都脏兮兮的。这时,年轻的妈妈走了过来,拍拍孩子身上的土,并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伟大的美国总统林肯,而这位年轻的妈妈就是他的母亲南希·汉克斯。
放手让孩子多尝试,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如果父母剥夺了孩子去犯错的机会,美其名曰是爱孩子,但实际上,这样的爱并没有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我们应该多对孩子说:我们试试!
作家罗伯特·布罗说:为孩子引路是一回事,放手让他们自己走,是一件更困难的事。
您愿意为了孩子克服这个困难吗?
—END—
注:本文为 @夏简言 原创,不经授权转载的一律按千字千元计算。
喜欢文章,请帮忙点赞哦!谢谢啦!
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夏简言之】tiankafei99 ,回复投稿查看我的写作方法分享,月入2万的写作技能分享自己投稿资源分享
其他高赞回答:
我讲一下我的妈妈吧
我妈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服装厂女工,我外婆生她的时候,已经50岁了。在农村,老幺可不一定是好事,据我妈说,她小时候学习聪慧,成绩好,但是架不住家里穷,老爹又有病,小学四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在家照顾老人,稍微长大一些就去学怎么做衣服,进服装厂打工,再大一点就被说媒的推入火坑,嫁给我我爸这个FW
我妈是一个非常敢闯的人,2000那时候,我们村里有人去日本服装厂打工,我妈就想去,我爸死活不让去,因为我爸每天在家游手好闲,赚不到钱,就吃我妈的工资,他就怕我妈去了日本,不回来了,跑了。后来2003年,我妈听说柬埔寨钱好赚,很多华人老板在那边开厂,而且华人过去就是当小领导的,都不用自己干活,我妈又动了脑筋,想去柬埔寨赚钱。当时我家里是一片狼藉,家徒四壁,我爸可能寻思柬埔寨是穷国家,大概率跑不了,就让我妈去了。我妈在柬埔寨,还自学了柬埔寨话。
回来的时候,和我说,做人一定要善良。
她说很多国人,到了柬埔寨,觉得这个是中国人开的厂子,中国人都是管理层,就看不起柬埔寨打工仔打工妹,随意欺负柬埔寨人,其实这些中国人,在国内其实也就是被欺负的普通工人,仗着自己到了柬埔寨了,是小领导了,开始仗势欺人了,柬埔寨人穷,有份工作不容易,中国小领导动不动“你不做有的是人做”。我妈心地善良,从来不欺负工人,工人不会做衣服,她就耐心去教,虽然有柬埔寨翻译,但是她还是自己学柬语,手把手教那些工人。我妈说,她年轻时刚进服装厂的时候,也不懂,很多人欺负她,她知道被欺负的滋味,不希望自己去做欺负别人的人。
我妈说,她离开柬埔寨的那天,厂里的小妹都哭着舍不得她走,哭着喊阿姐别走,用柬币(非常不值钱)做了折纸工艺品送给我妈,还拍了照片,一定要送给我妈,这是其他一些国人离开时根本不会有的待遇。
她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我觉得最大的就是
1 要善良,要有共情能力。我现在在工作单位,遇到新员工或者来实习的护理专业的学生不会做事情,我都会主动去提供帮助,因为我自己也曾经是学生。很多老员工不愿意带新员工,因为带新员工很累,一边干活还要一边讲解干活,真心累,又耽误工作进度,但是我虽然也觉得累,但是我还是愿意带新人,因为可以帮助到他们。尤其是那些留学生,我自己也是留学生过来的,知道他们学费贵,语言不好,压力大,而且学护理的,说实话,能有几个是大富大贵家庭的?我如果带留学生实习生,我会更加耐心的去教他们。
2 不歧视任何人,任何工种,知乎上有一些澳洲体面华人,喜欢说我当护士给老白人擦屁股来嘲讽我,我说实话,并不会收到任何伤害,只会感慨他们没有一个好妈妈。
3 要勇敢的去闯,不要因为自己穷,就停止闯,要打听信息源,要自己努力学语言。
4 要做合法的事情,讲个故事,我妈妈家那边,有一个亲戚,也在柬埔寨,西港,懂行的人一听这地方就知道是做不正经买卖的了,他在西港刀头舔血,惹了大事,运气好,逃回了阿中老家,当然,身上刀疤不少。
5 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妈妈去柬埔寨的时候,由于没有信息源,找了野路子中介,其实起步阶段折腾掉了不少钱,后来她回来以后,就会主动给想去柬埔寨打工的人介绍路子,怕他们被黑中介坑。 我现在在网上分享自己怎么去澳洲拿卡的经过,也是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我基本上每周会在阿b直播1次,我工作也累,播多了我真吃不消,直播高强度互动,念弹幕是真心累,我经常播两三个小时,下播的时候,脑袋都是嗡嗡的。有人说我是黑中介,行吧,我妈也是柬埔寨黑中介。
看我直播的都知道,我经常会连麦,一对一的连麦给兄弟姐妹们分享海外的心得,我难道说,一定要你刷多少礼物,我才和你连麦么?没有吧。你哪怕一分钱礼物不刷,只要多发发弹幕,我眼熟你了,我就和你连。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里,最高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我的自我实现就是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父母内在的情绪,就是孩子的天气。
在6岁之前,儿童的所有价值观来源于直观反馈。
分为几种:
1,周围人的言语行动,以及这些言语行动的主观定义。这个我们可以定义为【榜样】
2,与周边的玩具、书籍、器具长短期交互后获得的反馈,这个我们可以定义为【取样】。
3,故事及故事所代表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小朋友如何去建立思考循环,这个我们可以定义为【元思维】。
4,突发事件导致的情绪波动,这个我们可以定义为【波动】。
其中,作用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
【榜样】约等于【取样】大于【元思维】大于【波动】。
对这个事情的理解,通俗一点说,有一台手机,出厂之后没有装任何的驱动和软件,经过以上四种装载,这台手机会具备基本的功能和计算能力。
那么父母,也就是装载者,会影响前两点,也就是【榜样】和【取样】。
【榜样】实际上是一种言传身教,在儿童与父母和长辈的接触中,作为观察者,他不仅仅会模仿父母的行为,还会模仿行为后果所带来的正负反馈,比如一个容易悲情文艺的父母,在悲秋或者为韩剧流泪的时候,儿童的观察就是,感性的悲凉后,情绪发泄的出口是哭泣。那么儿童也会模仿和强化这种情绪刺激。
但有一种例外,有少量的孩子,会进入另外一个极端,当父母的言行严重出现冲突的时候,比如一直教育孩子要大气,但喜欢占小便宜。孩子可能会从内心中,把【榜样】开关变成负值,也就是父母做什么言行反馈,孩子就反着强化情绪刺激。
【取样】部分其实也是父母可以主导的,比如有的父母带孩子看电视剧,或者为了孩子不闹,让他看抖音或者动漫,游戏,这种快节奏的正反馈,会让小孩更倾向于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枯燥思考。而明白人父母,会倾向于让小孩子去做一些,短时间没有反馈,但坚持下来反馈很强烈的事情,简单一点的是玩魔方,难一些的就是练习一种乐器,或者练习一种运动。
以上是父母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进行影响的。
而【元思维】则很难,因为幼儿园中,以及其他环境中我们能够得到的童话和儿童故事,本身都有问题,常见的问题有三点:
1,无逻辑的说教,比如孝顺是好的,但为啥是好的,没说清楚,或者说的小孩无法理解。
2,极端功利化,诚实的孩子被神仙奖励了好东西,撒谎的孩子被神仙变成了动物。这种故事的功利化在隐含一些非常黑暗和伪善的价值观。
3,标签化,好人头顶上写的是好人,坏人写的是坏人,坏人一定输。这个负面作用是,会让小孩认为好坏是绝对的,且会误以为在社会中的任何阶段,善者一定有优势或者一定被保护。这种隐含的价值观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骗局,会让很多孩子在成年后被社会毒打。
所以要选择合适的书本和故事,这不容易。
【波动】则属于偶发事件后产生的观察,这个我唯一的建议就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永远不要张皇失措,永远不要说绝望的话。
——————
以上。
希望能帮到大家。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在演讲中回忆起自己的母亲:
年少时,我曾经和母亲一起去拾麦穗,结果母亲被却看守人扇了一耳光。很多年后,我和母亲再次与看守人在集市上相遇,看守人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想过去报仇,打老人一顿,却被母亲劝住。母亲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莫言后来说,这是我的家风。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一句话:“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偏激,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泰国公益短片《豆芽》让人深思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2547733675655168这是一个简单的短片,但是却诉说着不简单的力量。一个小女孩想要开始种豆芽,母亲无时无刻地陪伴并支持着她的行为,最后成功后,小女孩获得了信心。
好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善待他们的好奇心,并培养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就包含了对坚持的耐心,对困难的韧性。这些都是非常普通却非常重要的品质,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可能童年的回忆,就是父母的批评和指责了。
我小时候成绩挺不错的,在班级名列前茅,但是没有得到过第一名。平时父母就说批评和嘲讽,没有考过第一名,别觉得自己优秀。但是有一次经过努力后,很幸运地考到了第一名,结果却被父母批评:考个第一名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又不是天天可以考第一名,有什么好骄傲的?
本来想报个喜,却被泼了一盆冷水,说成自己骄傲,直接跑到房间委屈地哭了起来。可能大部分父母会在心里说,你这个人太活泼,太容易漂了,必须要打击!
又或许是人性的本身的嫉妒吧,大家都讨厌别人炫耀自己,会不自觉地嫉妒和打击!
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德威克把人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分为了“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和“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2种。
固定心态的人认为遇到失败就证明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成长心态的人则认为失败可以带来经验和教训,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但是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孩子们会相信父母打击式的话语,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然后成长为固定心态,遇见问题时便怀疑自己的能力,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所以,小时候遇到父母疯狂打击,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态,如果长大后,这个人没有能力自己调节过来,会对孩子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回到问题本身: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多大影响?答案肯定是有的。
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只有父母的爱,才是孩子成长的动力,而不是打击,不是谩骂,不是激将法。
其实,孩子,是父母的一面“照妖镜”;而父母,就是孩子所有品格的起点。
特别喜欢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对原生家庭的解释:“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谈起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那就必然要说到原生家庭,而你的人设就是由此而来!
前两天某位网红作家讲述的她与父亲的故事,她的父母离婚又复婚,复婚再离婚,她经历了手持菜刀吓退小三的戏剧性场面,也有过自己年近四十却要面对老爸再度结婚生子的尴尬,如今忍不住连连感叹:对妈妈好的男人,才是好爸爸!
的确,从小,爸妈就是我们的天与地,他们婚姻中的一幕幕直接先入为主地成为我们人生的第一本教科书,我们作为这个家庭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无形中被一股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
就拿我的老同学A来说,她的妈妈是个大家闺秀,北大的高材生,人挺漂亮,举止言行优雅得体,可她的爸爸却相貌平平,事业平平,什么都是平平,人也木讷不爱讲话。以前去她家里玩,她和妈妈坐在一起仿佛姐妹花,可她爸爸说了句“你们好好玩啊”就躲进里屋房间里去了。A曾经不止一次在我们面前说,她爸太窝囊了,以后她找男朋友坚决不能找她爸那样的!
后来A自己也和妈妈一样优秀,她嫁的人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年龄比她大,阅历也比她丰富,本以为皆大欢喜了,可没想到一次她老公投资失误,赔了一大笔钱,A觉得他臊眉耷眼的样子怎么和爸爸当年那么像啊!
“这算什么!你振作点行不行?男人哪儿能这个样子!”A本来是想用点激将法,可老公却像突然失去了斗志一般,一蹶不振。
图注:你是谁?你未来的老公。
我们班上还有个女生,B同学,她爸妈都是知识分子,人也特别nice,他们的恩爱经过B的渲染与传播在我们的同学圈里是出了名的,他们的开明和亲切也深得我们的喜欢,有时我们同学聚会他们也会来参加,毫不费力就和我们打成一片,偶尔还说出两句让年轻人们钦佩有加的金句,简直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理想父母”。
这些年下来,B交过不少男朋友,可最后也没稳定下来,她似乎在不同的男人间挑来挑去,但哪个也不能让她真正满意。后来,爸爸生病了,她就专心和妈妈在家照顾他,连“绯闻”也没有了。
而在我们这个同学圈里,最让人操心的就是C,她的家庭是最暴风骤雨的一个,爸爸脾气暴躁,妈妈牙尖嘴利,两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C被烦到不行,那时她放了学极其不爱回家,要么在外面乱逛,要么在同学家躲清静,可回去晚了,又不免被爸妈一顿骂,各种责备,说她不懂事,说她成绩不够好……所以,C上学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一定要去外地上大学!”
高考后她真的去了外地一所大学,毕业了还在当地找了工作,结了婚。电话里她告诉我,她特别害怕和老公吵架,老公嗓门一高她“简直连血压都要升高了”,所以她就不停地告诫自己“忍一时风平浪静”,可是老公偏不领情,脾气反而越来越坏……
父母的婚姻如何塑造我们的亲密关系?
从A、B、C三个人的故事可以看到,对于父母的婚姻,大体上我们会有两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往往会发展出这样几种故事线:
>>>>奋斗型人设
图注:你能做到!
就像A,她非常不认可爸爸而认同妈妈,在人生的前半段,她的父母就像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的组合,激励着她不断前进,让自己去靠近前者,摒弃后者。还有的孩子,比如开头我提到的那位作家,会很同情弱小受欺的那一方,小小年纪就急切地希望自己可以变强大来保护妈妈。
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激发出她们很多的勇气、力量与激情,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父母的老路,过上与父母不同的婚姻生活。
>>>>逃避型人设
这类女孩子一心想远离自己的原生家庭,会跑得远远的,选择伴侣的时候,也会选择一个与自己父母相反的人,更会在婚姻中竭力避免父母曾经出现的问题再次上演。
可问题是,像C那样,因为受够了父母的争吵,结果连夫妻间正常的冲突也无法承受,一味地追求“和平”,就反而会埋下了越来越大的隐患。
心理学上有一个“爱的定律”,那就是,认同与反认同都是一种“认同”,一切你极力反对的,其实都是你支持的,一切你极力支持的,其实都是你反对的。
奋斗型和逃避型这两类人都非常想要做和父母相反的人,但越是这样,也就越说明父母带来的创伤仍然在刺痛着她们,而这个创伤越是刺痛,就越难以摆脱,搞不好就成为一个死循环。
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怕什么来什么”,当我们为了避免创伤而刻意地、过分地想要绕开和躲避一些问题的时候,恰恰可能会过上一种以创伤为中心的生活,甚至“制造”出自己所竭力远离的那个问题。就好比当你不停地说“逃离北上广”,就算已经回到了家乡,但心里其实还一直藏着个“北上广”;当你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不要紧张”,其实时时刻刻都在“紧张”;当你一直嚷嚷着“减肥”,反而容易越减越肥。
如果我们没有用理解和接纳的方式去处理自己所不能接受的那个部分,而只是远离,那么问题从来都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当你因为过度的创伤而无法容纳人生有一点点负面的、你所恐惧的东西的时候,你的生活就会偏离现实的轨道,也必定会有另一个人来承接那些你所不能接受的,最终导致失衡。
>>>>自贬型人设
这类女生就像小C,她被父母婚姻的炮火所伤,成为父母对人生表达不满的又一条通道,潜意识里她会认同父母的指责,认同父母对这个世界的抱怨与恶意,以至于对自己、对世界都存在着一种消极的意象,比如认为自己不够好,认为婚姻不过如此,或者说认为情感这件事只要放在自己身上,就不会有多好的结果,自己难以找到可心的伴侣,也很难有人会真正对她好,等等。
本质上,这样的女孩子不敢抓住机会,因为她不敢过比父母、比过去更好的生活,她在潜意识里会让自己滑向曾经的“舒适区”,于是,就算有已在手边的幸福,她也可能视而不见或轻易放弃。
总的看来,在“你们好差劲”这种心态下,无论是奋斗型、逃避型还是自贬型,我们会看到一种共同的倾向,那就是刚结婚的时候,她们的婚姻看似走向了一个与原生家庭完全相反的方向,但实际上,因为与父母的对立和对抗还在,创伤还在,很多纠葛都还没有被理解以及化解,她们很可能走着走着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婚姻竟然越来越像父母的婚姻了。
我们再来说第二种态度:“你们真美好”。总体上,这类人在自身感受上要比第一种幸福多了,然而如果从成长和解放自我的心理学角度看,父母这种“完美”的婚姻也可能对孩子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比如B同学,当孩子过于认同和理想化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非常了不起,他们的婚姻非常了不起,那么就会因为“起点太高”而很难真正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去接受别人,进入到属于自己的新的亲密关系中去。
我就听到有姑娘总结说:“你老爸越爱你,你就越难嫁出去”。如果一个人所经历过的所有高浓度的、最美好的爱,都发生在她和父母之间,“曾经沧海难为水”,她就会“不敢”过不那么好的生活,或者说,不敢过哪怕在一两个地方有瑕疵、比不上自己原生家庭的生活。于是,当人生进入到中场的时候,她会发现,除了父母,她几乎无人可爱了,她也无法爱上别人了。
图注:走开!
我们经常听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很多人因为这一句话,而将现在自己的一切归咎于父母。
但是缺忽略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那就是“当你发现的时候,你就有了改变这一切的机会。”
认识原生家庭的目的不是为了指责,而是为了改变和收获未来的幸福。
在我们厘清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整个过程里,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开始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带着解决问题的心出发的,你像准备征服恶龙的骑士一样,全副武装,踏上英雄之旅,但渐渐地你会发现,问题更多地是用来理解接纳而不是用来干掉的,就好像你永远也不可能把懦弱的父亲变成一个争强好胜的人,或是把父母对你的影响一分为二,好的留下,坏的扔掉。
有一年,我们几个老同学终于聚齐了,包括A、B、C三个人和我,A抱怨说:“我以为我找了个很强的老公,可结果呢,我看他和我爸也差不多。”
这时B开口了:“你老公只是一时受了打击而已,在我看来,你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你自己就很厉害啊,你看你考上了最好的大学,工作也很好,所以那么优秀的男人才会看上你。可是我呢,我觉得我这辈子都赶不上我爸妈……”
小C也搭腔说:“是啊是啊,我爸妈天天骂我,我也挺自卑的,你身上的那股拼劲我这辈子说不定都找不到,你都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
聚会散了,我和A顺路一起打车,路上,A对我说:“刚才听了她们的话,我好像突然开窍了。”我没出声,等着她继续说。“我一直嫌弃我爸没本事,可正因为有这样的爸爸,我才会那么努力。我总想找个强大的男人,可其实在这个过程里,我自己也变强大了。今天B和C一反衬,我才忽然意识到这一点。”
我不禁暗暗赞叹A真是个悟性很强的女孩。“是啊,你真的不用一心只想着老公要如何强大,他也是人啊,他也有脆弱的一面,我们女人不是还能顶半边天呢么。”
“还真是,我已经不是小丫头了啊,过去我有点太执迷了……”她执迷于什么呢?我想她心里自有答案。
后来我听说,A没有再给老公那么大压力,反而像被唤醒的女王一样,展示出了自己聪慧能干的一面,给老公提了不少好建议。她和爸爸的关系好像也缓和了,父亲节的时候我看她发朋友圈说:“如今才懂,您和妈妈成就了今天的我。”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件礼物,只不过有时它的包装很难看。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不都是温馨美好,也会有伤害,但经历了岁月,当我们终于有能力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时,才会懂得,曾经让我们失望与鄙视的包装下面,其实是一份珍贵的馈赠。
或许到了那时,我们才会重新爱上我们的原生家庭吧!
喜欢的话点个赞再走吧,收藏起来做攻略也是蛮好的!
更多关于情感的问题可以关注
微信公众号心之助(ID:xinzhizhunvxing)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知乎”还可获赠一对一情感咨询服务。
想起了之前看到的新闻
被北大录取的云南小伙崔庆涛,收通知书的时候就正在建筑工地上拌砂浆。
平时父母外出务工的时候,崔庆涛经常要凌晨3点带着弟弟下地干活;高考后的暑假,别的孩子满世界撒欢放松,他和爸爸妈妈要在工地上每天干11个小时的活。
难怪评论里一片点赞和鼓励:这届孩子真励志。
但同时大家也还会忍不住感慨一句:寒门贵子,不容易!
1
可能做育儿的人都有点职业病,我特别关注采访细节里,那些对孩子来说意义深远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
问家长,“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大多数是朴实而直观的。
有个爸爸说:孩子考差了我们不会打骂他的,就是会让他体验下我们干的活,让他知道没文化的苦。
很多人会想,那我想培养好孩子,让他上名校,是不是就要创造机会让他吃苦?
我不想歌颂苦难,我也不认为这些孩子的成就是苦难带来的“福利”,我只想认真讨论:在生活的苦难里,父母能带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
之所以生出这么多感慨,是因为从那些孩子的故事里,我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
(这些事我也是第一次说,让我酝酿一下勇气)
那时候,大概是我两三岁。刚刚退伍不久的父亲,带着农村来的母亲,和年幼的我,到一个新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父亲有了工作,我们也搬进了楼房,一切看起来都很好。
紧接着,父亲在一次汽车维修的事故中被烧成了重伤。普通人很难理解“大面积重度烧伤”意味着什么,而我,到了研究生阶段,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才真正明白,烧伤科真的是人间炼狱。
父亲的伤重到什么程度呢,是四级伤残。父亲是有残疾人证的。
我还那么小啊,靠着模模糊糊的记忆碎片,和长辈的描述,才勉强拼凑起了这一段回忆。父亲和母亲是如何度过这一段苦难的岁月,是如何承受这样的不幸。
但我,又是多么幸运。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爸妈并没有对我刻意回避那段苦日子,而是用浸润在生活里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关于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2
父亲教会我的事:苦难不能回避,只能超越。
全身大面积烧伤的父亲,双腿的行动力大大减弱,有一只手也几近残废。住了不知道多久的院,终于回家了。
单位给他转到了清闲的岗位、办理了公交车的照顾票。但父亲还是要求正常工作,并且执意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单位其实很远,但他觉得那样有助于复健。
即便当时还很小,我也依然记得爸爸每天下班后,回家拆开裹在双腿上的绷带都是血肉模糊的;每天清晨,睡眼惺忪间就看见父亲在阳台上正在奋力地举哑铃;即便有再多的难,他依然是单位里的劳模。
▲父亲、我和年糕
咬着牙一声不吭的和苦难对抗后,他真的又变成了那个能扛煤气上楼下楼的男人。
长大之后再忆往昔,看自己的成长经历,父母带给我最深刻的鞭策,不是考差之后的打骂,也不是没文化就要受苦之类的唠叨。
而是父亲在阳台上举哑铃的画面,是我看到他们奋斗的身影后坚定的信念:“生活是靠自己挣来的”。
这种信念像一颗力量的种子,在后来的人生让我生出无尽的勇气。
求职、创业,甚至开始认真经营年糕妈妈公众号。哪怕没有任何优势和资源、哪怕遭遇过无数低谷和打击,这种勇气支持着我一步步踏实走到了今天。
3
家庭教会我的事: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畏惧它。
现在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穷家富养”,自己吃糠咽菜也要让孩子奢侈享受、生怕“苦了孩子”的父母,很多都把孩子养“废”了;而那些选择让孩子一起体会生活滋味的父母,反而养出了更有出息的孩子。
大概是因为困境会放大苦难,所以家庭越困难的时候,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就越大。
哪怕爸爸烧伤、家庭经济状况很差,爸妈也并没有因此把我扔回老家、或让我寄宿在亲戚家。不管多难,他们一直把我带在身边。
为了多挣一点钱,爸爸除了白天上班,晚上还会再带着妈妈去街上摆摊。
新年卖卡片、天冷卖衣服,还卖过呼啦圈、各种杂货。
要知道,三十年前,摆摊还是一件非常丢人、被视为“不务正业、没出息”的人做的事。
就这样,爸爸背着货、妈妈背着我,在一个个摆摊叫卖的夜晚中,我懂得了“家人”的意义和责任,更懂得了人不能因为困境而向现实下跪。
4
为什么寒门贵子能得到那么多人的由衷赞赏?因为大家知道,这些孩子想要成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
不过,我不喜欢这样一种论调:很多人觉得,这些穷孩子们考上名校是实现了阶层跨越,可以过上体面(不用像父辈那样辛苦)的生活。
这样看来,似乎苦难只是一块跳板,人们在欢呼这些孩子靠自己的力量逃离了苦难,
我却不这么看,生活的苦难是逃离不了的,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槛。
就像我自己,考上浙大后也并没有一帆风顺。工作、生娃、创业……一个个艰难的深夜里头破血流过,也嚎啕大哭过。
相对咬牙坚持,放弃真的太轻松、太容易了。
所以放在每一个寒门贵子面前的第一个考验是:你的内心有没有可以面对任何挑战、挺过任何困境都不放弃、不退缩的力量?它是什么?
那个在工地上打工的孩子,让我似乎也看到了当年跟着爸妈在寒风中摆摊的自己。
我相信父母给他们的,绝不是一出苦情剧,而是早早教会了他们责任和担当的励志剧。
其实“寒门”绝对不是贵子的充分条件,并不是“寒门”成就了贵子;而苦难如果不能被超越,也不会成为人生的财富。
那些拿到名校录取通知书的孩子们,是成功的“贵子”;但更多没有拿到名校通知书的孩子,也可以用另一种奋斗,成为另一种“贵子”。
人生有很多层次也有很多可能,即使没念名校,但若能抓住其他机会去奋斗、去积极的生活、去承担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就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为父母,给孩子真正有价值的并不在于“寒门”或“豪门”的环境,而是当迎着生活逆流而上时,你给孩子看到的是怎样的背影。
谢谢我的父亲和母亲,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起点低。
我从来都有着最好的起跑线。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及能言时,宣宗皇帝抱置膝上,问:“他日为天子,能令天下太平乎?”曰:“能!”
又问:“有干国之纪者,敢亲总六师,往正其罪乎?”曰:“敢!”
答应之际,音响洪亮,神采英毅,无所疑虑。宣宗皇帝大喜,亲解所御龙袍宝带加于上体,置诸宝座,左右皆呼万岁。
明英宗年幼的时候,父亲宣宗朱瞻基抱着他问,以后当了皇上,敢带着大军御驾亲征,讨伐叛逆吗?
英宗大声的回答爸爸:“敢!”
后来土木堡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抖机灵逃跑姿势)
我爸我妈都是大学老师,一辈子勤勤恳恳,社交圈子比较有限。
长这么大,我见过很多正直的人,但从没见过他俩这么正直得气人的。
我爸有电工本,从年轻开始就给学校里的空巢老人白干活,时间长了,老人见他就激动,但是也有老人为占便宜整天白用他,他说白用就白用了,老人不容易,能帮一点是一点。
我妈给一个部门管账,一块钱也要抠着算清楚,教授让她拿一千块钱别问了,她死乞白赖追着要搞明白了,给教授气得不行。实验室里有数不清随便拿的花盆,她自己种花非要去买。
我从小到大的教育包括:见人有礼貌、为人要正派、一句谎话不能说、有好东西要懂得分享、多奉献、吃亏是福、别人怎么样是他们的事自己要做好自己的标杆、就算被人害了你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听着是真理吧?
但实际世界不是这样的。
我爸爸做了几年领导,因为看不惯领导饭局一瓶几千的酒开了不喝,整天发奖金下边人却穷死,他受不了官场上那点破事,一怒之下就主动不干了。结果几年过去,也没人说他好。当年他变着法多发钱还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做了新一代领导,见到他连理都不理。
我妈帮一个孩子在国外的老太太交了好多年电费水费,老太太什么都不会,一有事就找我妈。从我小时候我妈就帮她,我记得帮了起码15年。结果有一次我妈有事拒绝了她,结果她说:你能有什么事?
还有房子,我妈对老人最好,但是老人偏向小儿子。其实很多家庭也这样,但别人都好歹撕破一点脸,吵着分点钱。结果他们说,全听老人的,做儿女的不提意见。
结果老人说全给小儿子,钱房子都给。小儿子立刻狼吞虎咽一般赶紧把房子过了户。
一分钱没有我们的。
他们一辈子吃了无数的亏,但他们说,问心无愧,挺好。
挺好个屁。
这些故事都是听起来伟大,但其实是害了孩子。
我作为他们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三观这东西根本不用教,二十年的熏陶足够让你的思想根深蒂固。
我排队买东西,如果有老人苦着脸求加塞,我第一反应就是让。
有熊孩子来家里玩,他说要什么,哪怕是我最喜欢的东西我也会给他。
有无赖邻居说家里有难找我借钱,就算我知道他是个混蛋我也会多少借他点钱。
有坑我害我的朋友,等他倒霉的时候我还是抱着他不仁我不能不义的想法一边抱怨一边帮他。
听着不相信吧?
这他妈就是曾经的我。
28岁以前我一直是这个德行。
来自父母的三观影响特别可怕,它在你的脑海中环绕着,在每一寸骨头和思维中影响你,操控着你对事情做出的第一反应。我的利益一次次被夺走,一次次被剥削,我每次都懊悔,但下一次还是不长记性。
我从小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打架,偷车,包括后来辞职铁饭碗。每次都给父母气得够呛。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天塌了一样的坏事,是绝对绝对不能原谅的。
现在我明白了,我一直都有些厌恶他们的灌输给我的东西,所以我一直都在刻意做一些相反的事来纠正自己。
但是没有用。每次我都用理性来纠正行为,但那根本就不能本能,关键时刻该吃的亏还吃,该栽的坑还栽。
我做的行业是个吹牛胡扯红口白牙胡说八道比较好混的行业,我这些年学得了一些忽悠的能耐,但是差远了,别人的父母见着钱了就什么话都不说了。而我的父母会给我一个大嘴巴,然后拼命地给我灌输:你这么做是错的错的错的,不许说谎。
他们的灌输的道德观,让我损失了300万以上。你觉得是吹牛么?我宁可是吹牛。
他们的教给我的善良和诚实,让我遭到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还不止一次。
他们束缚我的观念,让我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失误。
如果他们不是那样,我会过着更好的生活,会住更大的房子,做着更自由的创作,我的人生可以更精彩更广阔。
现在我没有过得这么好,那我得到了什么吗?没有。除了辛苦,还有可以知乎写经历骗点赞。
有人说这种三观总比三观不正强吧?但他们不知道,这种正直到病态的三观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欺欺人,还不如扭曲的三观。
它会害得后代判断失误,摧毁家庭利益,甚至失去后代的繁殖权,而且难以扭转。
大多数人真的无法跳出父母几十年的三观灌输,因为它成为了你思维的一部分。
只有遭遇人生巨大变故,或者进行长年累月的自我鞭策和修正,才有那么一些可能突破三观。
相信我,过于正的三观,比歪的三观还要病态。
就连我家的狗,也特么被我爸妈影响得见到别的狗就把自己最爱的网球送给对方,对方立刻会凶神恶煞地咬进嘴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只剩下还乐呵呵的它。
真特么傻逼。跟我一个德行。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很多小故事可以讲,不过到头来都会凝聚成一个最简单但又最深刻的道理:
人只能看到他所看到的的世界,不管是一观,还是二观,或是三观,观多少次都只能看到他所看到的东西,吃他碗里有的东西,做他能做的事情,犯他能犯的错。
对决大多数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她的全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当很多孩子长大以后看到更大的世界之后会产生对父母(世界观)的逆反心理,因为他们那时候开始反思和对抗父母所赋予他们的三观。
再聪明,再有天分,也极少有人能够在童年时期跳出父母所营造的那个小世界。
可能在某个小世界里,早饭应该吃面,而不是米;而在另一个小世界里,每顿饭都应该吃粥,吃素不吃荤。可能在某个小世界里,越霸道越有理;而在另一个小世界里,讲道理懂礼貌才是受欢迎的。可能在某个小世界里,错误会被谅解,优点会被放大;而在另一个小世界里,缺点会被无限放大,优点则被践踏到毫无踪影。
你问我,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起到多大影响?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一个成年人,宇宙对人类三观形成起到多大影响?
能跳得出来的人有几个呢?或者说有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