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没有在饥荒或者战争中灭绝的动植物? 第1页

  

user avatar   yaket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被记录的个例其实很少。


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恐怕不是因为殒命战火的物种很少,而是因为在正处于战火肆虐的地区,人们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对当地物种的生存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尤其是一些分布区域狭小、移动能力较差的生物(譬如困居几座小湖的原生鱼类、水生软体动物,或者只在某片森林分布的昆虫),即便是在和平年代都缺乏科学统计。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所以在 @王不二 回答中提到的那篇研究里,得出了一个否定的结论。


而如果回看那些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物种灭绝的个例,也的确很难给它们的灭绝找到一个单一的元凶。虽然栖息地的破坏、人类的过度捕杀以及入侵物种的威胁常常成为压垮许多物种的主因,但即便是我们最熟悉的那些灭绝故事里,它们所占的比例也并非百分之百。譬如在 @王不二 回答里提到的旅鸽,常常被人们总结为是由于过度捕杀导致灭绝,但远在其被捕杀殆尽之前,对北美东海岸落叶林的大规模砍伐就已经对这种鸟类的繁殖带来巨大影响,这也为它们日后的种群恢复埋下了隐患。而生活在新西兰斯蒂芬岛上的斯蒂芬岛异鹩,很可能确实是被守岛人大卫.莱尔所带来的母猫蒂布尔斯(以及它为数不多的幼崽们)赶尽杀绝,但这种鸟原本广泛分布在新西兰南北岛上,早在蒂布尔斯大开杀戒之前,南岛人、以及跟随他们的独木舟前来的波利尼西亚鼠早已把两座大岛上的异鹩种群扑灭,斯蒂芬岛上的那只猫,顶多算得上压垮这个物种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以看到,虽然人类活动毫无疑问的要为这些生物的灭绝负责,但这个过程显然是复杂的。


然而很不凑巧的是,战争,恰恰就非常复杂……它可能发生在那些难以观察的地区,也常常会蔓延到一些独特的生境。所以,在一个特定的地区,人们意外的记录了这样一则个例。


故事要从太平洋里的一片孤岛讲起。


在今天,即便是手持一份高精度的地图,想要在浩瀚的太平洋腹地发现这片群岛依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虽然叫做群岛,但这里其实只由3座相连的小岛组成,其长度大约也只有3公里左右。但和它渺小的体型不相称的,却是那远播的大名——无论是热衷二战的军迷,还是EA《战地》系列游戏的拥趸(嗯……@菲利普医生),当V字型的岛屿地图和标志性的机场呈现眼前时,它的名字几乎可以脱口而出——


威克岛。




不过,威克岛暴得大名的历史其实极为短暂。1568年,执行第一次远洋探险的西班牙人阿尔瓦拉·德·门达尼亚·德·内拉就发现了这里,而从岛上生活的波利尼西亚鼠、以及生活在马绍尔的南岛人口口相传的史诗来看,他们显然是比内拉更早的发现者。不过,不管是内拉还是南岛人,都一定没把对这里的发现当成一件大事——前者的两次航海探险让文明世界认识到所罗门群岛、图瓦卢的存在,而后者发现的岛屿更多,这片小群岛实在是很不起眼。


在被内拉发现的最初200年里,威克岛甚至无名无分——直到1796年,英国人塞缪尔·威克光临此地,心情大好的威克就以自己的名字为此地命名。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威克岛仅仅零星的出现在一些海难的报告里,由于岛上没有淡水,也没有特别有价值的资源,就连横行在太平洋上的海盗都懒得来这里转一转。


转机出现在1898年。当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相继被美国拿下时,曾经远离主要航线的威克岛却成为联通夏威夷、关岛、菲律宾的重要节点,它恰好位于马尼拉和檀香山的中间,无论是在这里设置船只补煤站,还是作为海底电缆的枢纽都非常合适,更棒的是,由于长期没有存在感,这片群岛居然一直无人认领,于是在这年的独立日,威克岛上升起了星条旗。


但是由于海拔太低(最高6米),水深太浅(无法建设港口),面积也太小,威克岛的这些重要用途最终都被中途岛所替代,所以在此之后,威克岛又陷入了无人问津的状态。不过,偶尔来这片海外领地视察的美国人还是发现了一些外来者的存在——1902年,美国水手更是堵住了一条在威克岛沙滩上停靠的日本渔船。此后几年,日本渔民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威克岛,这让美国人大动肝火,甚至专门就此事发起外交照会,好在日本方面的回复让美国人深表满意——日本对该岛没有任何领土要求,渔民在此从事的都是单纯的商业活动,譬如捕鱼,譬如采集珍珠,譬如收集岛上的鸟粪作为化肥。


不过,日本政府或许确实不知道自己的国民在威克岛到底从事的是什么生意。1904年,美国水手观察到岛上的日本人对潟湖里的鱼并没有什么兴趣,反而对在岛上栖息的各种水鸟格外关注。1923年的资源调查验证了这点——大多数来此号的日本人并非渔民,而是专业的羽毛猎手,他们来到威克岛的目的,正是那些繁殖期的海鸟身上修长艳丽的婚羽。



婚羽是鸟类在繁殖季节所特有的羽衣,在20世纪初,时髦贵妇的帽子上总少不了这些羽毛的点缀,巅峰时期,品相较好的羽毛售价几乎等同同等重量的黄金,针对鸟类羽毛的狩猎也盛极一时。在1990年,有大约500万只鸟因此殒命,北美的白鹭种群几乎因为羽毛狩猎而灭绝,这也推动了美国立法禁止国内的羽毛狩猎贸易。

看到这里,你或许以为我要讲述一个由贪婪地日本人疯狂捕猎海鸟获取羽毛从而导致一个物种灭绝的故事了。


但我偏不……


1923年的资源调查发现,日本人的捕猎对海岛上的鸟类带来了不少生存压力,诸如信天翁、军舰鸟之类的大型鸟类的确大为减少,但探险队的鸟类学家亚历山大.维特莫尔发现,岛上的一种小型鸟类——威克岛秧鸡(Gallirallus wakensis)却几乎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威克岛秧鸡没有成为日本偷猎者的目标呢?其实只要看看关于它最早的科学描述就知道了,1903年,莱昂内尔·沃尔特·罗斯柴尔德(没错,就是你知道的那个罗斯切尔德,此公最大的爱好除了赚钱,就是观鸟了)获得了几只标本,并测量到这种鸟的尾羽不过4.5公分(不如鸡),翅膀上的羽毛更短小,而且全身都是灰棕色。显然,无论是长度还是色彩,它的羽毛都不足以吸引偷猎者的目光。



而此时的日本人已经不再出现在威克岛附近了。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的环保意识有什么提升,也和女帽行业的整体衰落关系不大——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如果说二十年前的日本政府还需要为国民登陆别国的无人岛屿做出解释的话,一战胜利后快速崛起的日本军力,似乎已经给了他们不再仰人鼻息的底气。


美国军方当然敏锐的察觉到这个隔海相望的岛国日益膨胀的野心,为了保护自己在亚洲的利益,威克岛的开发骤然提速起来,1935年,由泛美航空牵头,大批平民来到威克岛修建机场,1941年8月,威克岛正式军事化。


但在这二十年里,威克岛秧鸡的命运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虽然这座曾经的无人岛屿成了一座大工地,将近2000名士兵和平民也远超小岛资源的承载能力,但得益于强大的后勤实力,美国人几乎没有对当地野生资源带来什么危害,修建跑道的士兵甚至还在闲暇时刻给这种奇特的鸟类补充了不少科学层面的观察——1936年,一位叫做威廉.斯蒂芬.格鲁奇的士兵注意到这种小鸟有捕食寄居蟹的习性,还用手中的相机把这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他继而补充写道,尽管威克岛的3座岛屿几乎连在一起,但这种鸟类似乎只在威克岛、威尔克斯岛上分布,而和威克岛仅隔着不足百米浅浅海峡的皮尔岛上,就完全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然而记录到这里也就戛然而止了,仅仅在军事化4个月之后,战火终于蔓延到了太平洋。当珍珠港的硝烟还未散去时,威克岛也被日军攻克了。


对于威克岛秧鸡来说,发生在1941年12月的战火肯定是惨痛的,在这样一座狭小的群岛上,日军连续16天的强攻必然破坏了它们为数不多的重要栖息地,但这一切和接下来几年的遭遇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由日本海军少将酒井原繁松率领的第65警备队近2000人登陆威克岛后,就立即着手对岛上的军事设施进行加固,意在阻止美军登陆夺岛,但直到二战结束,美军也从没实施过任何对威克岛的登陆计划,他们选择了更有效的方式——潜艇封锁。被美军潜艇掐断了运输线的第65警备队马上就感受到了困守一座缺乏资源的孤岛是什么滋味,从1942年开始,岛上的补给就陷入了严重不足,仅靠空运显然无法维持一支如此庞大的军队的运转,而他们的目光,不得不转向岛上的野生动物。而和威克岛上栖息的其他海鸟不同,威克岛秧鸡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飞。


今天的研究表明,威克岛秧鸡和红眼斑秧鸡(Gallirallus philippensis)有着极近的亲缘关系。红眼斑秧鸡是飞行的高手,如若不然,它也不会广泛的分布在从菲律宾、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到新西兰的广袤区域里。或许就是在红眼斑秧鸡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其中的一支来到威克岛,这里的食物资源足够丰沃,又几乎没有哺乳动物天敌,高度适应了孤岛生活的殃鸡逐渐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也最终演化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物种。它们不仅再也没有离开威克岛,甚至失去了扩散到皮尔岛上的能力,也就是说,威克岛秧鸡,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威克岛和威尔克斯岛这两片栖息地。




在人类到来之前,不会飞不仅不会对威克岛秧鸡带来什么麻烦,甚至反而成为一种演化的优势被自然筛选保留下来。即便波利尼西亚人带来了老鼠,这种啮齿类动物也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秧鸡的生存,但当饥不择食的日本士兵尝试捕捉秧鸡果腹时,不会飞就成了致命的威胁。


在日本投降时,岛上的2000名驻军已经因为食物不足而减员四分之三,他们早就无心记录秧鸡数量的变化。而即便有几只秧鸡侥幸逃脱了日本士兵的穷追不舍,从1943年开始的美军轰炸也必然会把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轰的坑坑洼洼。我们无法猜测这种鸟类是何时走向灭绝的,唯一能确认的就是——当战争结束美军重新登岛后,威克岛秧鸡已经重重的铭刻在了灭绝动物的名册上。




我们审视威克岛秧鸡灭绝的历程,或许很容易把它的灭绝归咎于其自身的“缺陷”——栖息地狭小,不会飞,甚至从前边的某张照片来看,它们还不怕人。但这真的是缺陷吗?红眼斑秧鸡栖息地广阔,当然算得上一个适应力强大的成功物种,但能在威克岛上繁衍至“今“的威克岛秧鸡又何尝不是一个适应自然的王者?这可是一座完全没有淡水的孤岛,这里也常常遭遇风暴潮的蹂躏,这里早就收到了波利尼西亚鼠的入侵,如果它真的自身不足,又何以能克服这些困境?又如何能在罗斯切尔的发现它们的时代,还保持一个“数量颇多”的种群呢?


要知道,另一种已经灭绝的雷仙岛秧鸡早在1912年就因为逃逸的家兔濒临灭绝,即便人类干预并将其中一些转移到中途岛放生之后,它们也没能熬过老鼠的入侵——残酷的命运巧合是,这种秧鸡的灭绝居然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把它们赶尽杀绝的老鼠,正是由美军舰船意外传播来的。


但,这些都已经没有意义。这个曾经跨越了山河大海,又能忍受滴水不进,甚至不为风暴而退缩,还抗住了鼠类入侵的顽强物种,的确终结了。我们当然可以断言,这是日本第65守备队直接导致的,但在这种情况下,换做哪一国的军队,恐怕结局差别都不会很大。人类无序的活动会对自然带来深刻影响,而战争作为人类最激烈的活动(甚至没有之一),又怎么可能不引起丝毫波澜呢?


这就是威克岛秧鸡,一个确凿的因为战争走向灭绝的物种的最后故事。




  

相关话题

  蜗牛有血液吗?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什么冷知识? 
  古代的太监如何过性生活? 
  为什么康师傅统一等厂商的桶面杯面不像合味道一样把配料都直接加好而是要独立成包? 
  为什么棉花不能长成树? 
  「基佬紫」的说法是由何而来? 
  你所知道的最冷的国际象棋知识是什么? 
  人类能以海生非哺乳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吗? 
  中国许多公司摆在门外两侧的那些动物像,不同的物种分别代表什么? 
  如何看待中国首次发现 2.9 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它和大白鲨又有什么不同? 

前一个讨论
冬天到了,怎么才能穿出苏维埃的感觉?
下一个讨论
我想问下德国怎么很少听过他们,还有他们的武器是否超越中国呢?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