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想申请经济硕士,目前选了MIT,普林斯顿,剑桥大学和LSE。大家推荐哪家? 第1页

  

user avatar   ling-jun-11-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纯金融学背景出身、持CFA资格证、毕业于LSE、并且已经在产业投资领域工作了好几年的人,回想起申请时的点点滴滴,仍觉得历历在目。针对题主的这个问题,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用。

申请时间线

我的申请时间线是比较长的,因为我刚上大一时,就目标明确地决定了要出国读研,所以从很早就开始为这一目标作准备。

我在为申请作准备时的时间线大致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大二时期我开始为语言考试做准备,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并考了托福,以106的成绩一次性考过。

大二的暑假我报班学了GRE,并在大三上学期以325的成绩一次性考过。

大三下学期我报了半DIY的班,在申请季正式开始之前做好了初步择校、撰写文书、资料准备等工作。

申请季正式开始后,我就开始全力准备文书和实习经历,并投递申请材料。

大四的寒假收到了心仪的offer。

除了这四条时间线,我做的很多其他努力贯穿于整个本科时期。众所周知,GPA、语言和实践是留学申请必备的三大硬件要求,特别是对于想申请英国学校的同学来说,GPA是不能含糊的,基本上可以说是“GPA为王”。所以我在本科四年期间,几乎不敢逃课或者请假,基本上都是全勤,还要努力刷题做练习。这一切都是因为提高GPA没有捷径,只能靠自己勤奋学习。

而在实践经历方面,我也是丝毫不敢含糊的,从开学起就有意识地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比赛、积累海外项目经验、参加名企实习等,获得了三份实习经历。

可以说,我大学的几乎所有时间都在为留学申请做准备,最后的结果也正说明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PS如何设计?

PS是申请材料的重中之重,不能千篇一律地照搬模板,要根据你的目标院校与专业来写,不能用一份PS“走天下”,因为西方学校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独特性与自主性是PS中要强烈突出来的。同时要思考你写的PS是给谁看的,根据读者生活的人文社会环境来下笔,有针对性地撰写更能打动对方。

独特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乱写,而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并将自己描述出来,使读者从PS中能够感受到你的个人“画像”,要让他们明白你是一个独立的决策者,选择这所学校、这个专业你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对未来的规划的,对这个专业是具有极高的学习热情的。

增强PS的可读性也很重要,写作时应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比如在讲你的实习经历时,相比列举多个项目成就来说,详细地解析自己在一个项目中的贡献更加真实。

写作PS还应注意前后一致,有始有终,形成闭环,可以用故事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讲述你的经历。例如我在申请MPA专业时,就是从一个社会事件写起,从这个社会事件谈到了它对我心态和观念上的转变与冲击,使我对社会公益事业产生了热情,后来又有了make a difference的想法,在这种想法的引导下,我去残疾人学校义务支教,并在银行的实习中涉及到了普惠金融的相关工作等等,这些经历使我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决心在这个专业领域继续深造。

就这样一环套一环地讲述下来,展现了你对这个专业从开始关注到慢慢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所以说,PS是要用心去写的,需要有故事感,但又要避免煽情,需要进行包装,但要避免捏造,真实有逻辑地梳理自己的经历,向考核官展示最佳的你。

为什么选择LSE?

择校时要考虑你是否毕业后要留下工作、你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等问题。就我自己来说,我当时不打算留在英国继续工作,所以我在选择学校时最注重学校与专业的排名,像LSE的话,它的学术水平和综合排名都很靠前,但是移民政策方面不太友好。尽管如此,我依然选择了它而没有选择移民、就业环境相对宽松,专业排名相对较弱的NYU。

学校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想要积累海外工作实习经历的同学来说,在排名相近的情况下,要毫不犹豫地选择城市而非农村。

LSE的地理位置就超级好,我在这读研的这一年里,参加了很多career fair,利用这里的地理优势扩充了我的人脉和资源,为将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上岗做准备。因为很多外地的申请者可能要花一两周时间搬家,而在这个时间里,雇主可能就会因为某些原因放弃这个候选人,选择住在附近的候选者。

具体选择什么专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如果你对某个方面很感兴趣,就可以申请这个专业;如果你是想走research track,那就要选择教授匹配度高和学术研究能力强的专业;如果你读研的直接目的是就业,那就看当前就业市场什么类型的行业处于上升期,选择相应的切口进入该行业,取得工作机会。例如近几年很火的business analysis专业,就处于大数据时代的风口。

半DIY经验

我的PS是找半DIY机构完成的,我自己写完初稿后交给机构改了几版,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找了教授、具有留学经验的同学、职业写手咨询建议,前前后后改了20多次才定稿。

因为大部分的留学申请者都是国内本科背景,既不是native speaker,又对国外的教学评判体系很陌生,所以借助别人的帮忙筛除语法错误,使英文表达更加流畅、符合英文表达习惯是很重要的。

如果能够找到已经在你所申请的目标学校和专业就读的学生,向他们了解该专业的教育重点、课程设置、教授情况、学生特质等基本情况,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写PS,利用信息差获取优势。

在申请过程中,你掌握的所有平台渠道和人脉资源都是你的杠杆,利用好这些杠杆,就能为自己争得更多机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实习经验

相关专业实习经验在申请留学中占有一部分比重,最好能去知名企业的核心部门去实习,为你的CV和PS增光添彩。

如果你想从事咨询、投行,可以尝试去申请当summer intern,这种实习生的转化率有时候会达到百分之百,这也就意味着留给校招的名额会减少,如果你不去参加的话,拿到offer的可能性就会非常低。所以我建议题主在假期实习时,不要怕麻烦、怕困难,要以充分的准备去争取top tier的实习机会。

一般来说,想要进这些企业要经过笔试和面试,所以笔试、面经一定要反复刷,也可以找朋友帮忙模拟实习。另外,实习阶段非常看重technique水平,这种面经网上有很多,题主可以把它当做葵花宝典拿来阅读。

如果有认识的学长学姐在这些单位实习或工作就更好了,抓住内推的机会,不能错过。要善用linkedin,不要觉得尴尬,内推至少能够帮你投投简历,拿到面试机会,有了这块敲门砖后,剩下的就要靠自己去争取了。

另外我要提醒题主,如果你毕业后是打算回国工作,一定要提前关注国内的招聘信息,如果能完全决定会回国,就不要浪费精力在海外招聘上,全身心投入到国内的招聘中最好。因为和在国内读研的同学相比,在国外留学已经是你失去了在读书期间积累国内机构实习经验、积累人脉的机会,因此一定要付出的更多才能更有机会。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在圣诞期间回国参加了几场面试,最后成功拿到了国内top tier投行的offer。

最后,在考证和实习之间,我认为实习机会更重要。实习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错过一次机会之后就不知道第二次什么时候才会来,所以一定抓住夏季和冬季假期拿到实习机会。而考证一般来说什么时候都能考,只要你有时间。而且众所周知,证书的含金量也很一般,对于雇主来说,这可能是加分项,但不是扣分项,在实践经历面前,证书显得更加不重要。

经验总结

准备的时间早并不意味着申请会绝对顺利。就我个人来说,虽然我很早就开始为申请做准备,GRE、托福都一次性考过了,但其实我也遇到了很多坎坷,导致浪费了很多时间。比如在专业选择上我经历了从传播专业转到金融专业;在语言成绩上,我又经历了在大四毕业冲刺阶段成绩过期和成绩作废,最后不得已在两个月内接连考过雅思和托福,差点赶不上开学。

在申请技巧上,要明确自己的短板,并且学会放大长处,隐藏短板。例如如果你GPA不够高的话,可以在实习经历上做出一些出色的成绩来为简历增亮;如果语言成绩实在过不了,可以尝试和目标院校进行沟通,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去读语言学校或者是选择延期offer等其他途径。

时间不够不是申请失败的理由,也不应该成为失败的理由,如果想要成功申请,就应该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创造机会。

希望我的经历能对题主有所帮助,避免一些申请过程中的“坑”,祝你申请顺利。

导师背景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经济学硕士,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硕士,CFA资格证取得,托福110、GRE325。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主攻英美学校,方向为金融、投资、商业相关领域,收到LSE/NYU等学校的硕士录取,具备辅导留学申请、文书撰写、职业咨询的工作经历,擅长挖掘个人经历的亮点。 目前在一家产业集团从事战略投资工作,之前拥有PE/VC、外企管培的从业经历,希望从职业发展角度为各位申请者带来更为全面、长线的留学规划、职业辅导。




  

相关话题

  LCC的交互设计和金史密斯的交互设计哪个比较好啊? 
  没学上了怎么办啊? 
  想去美国读体质人类学,求指教? 
  申请美国商科硕士都需要什么材料、背景、条件呢? 
  在加拿大读完本科申请美国的硕士课程会更容易吗? 
  本科普通一本 GPA2.61 有什么英国的学校好申请吗? 
  如何申请到QS前50的英国大学研究生? 
  文科生心中的圣地究竟是哪所学校? 
  英国一年制的授课式研究生含金量高吗?另外一种形式的研究生呢?与国内较好大学的研究生相比哪个认可度高? 
  为什么在知乎,国内985本一般看不起top30开外美本? 

前一个讨论
多伦多大学研究生申请难不难,大概在国内什么样的水准(对应的国内大学水平)能申请? ?
下一个讨论
申请英国本科留学,如何去操作呢?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