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韩国导演抵制《冰雪奇缘2》的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hui-sheng-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件其实比较典型,他反映出的是韩国电影产业的困境。

《冰雪奇缘2》的确垄断着韩国电影院的银幕,但说到底这个排片垄断其实也不高,也就69%的开画排片,并未达到完全扼杀同档期影片的地步。比起中国在《复联4》上映时给出的最高83.2%的排片,简直小巫见大巫。

韩国电影市场本来就小,类似的垄断很容易形成,之前出现过很多次这种情况,起码《复仇者联盟》系列在韩国经常这样。之所以这次刺激得韩国导演出来抗议,原因是今年下半年整个韩国电影市场的崩盘。

韩国是一个成熟电影市场,以年人均观影4.2次傲视全球,连美帝都比不了,这另一方面也说明,观影潜力挖掘殆尽,基本不会再有增长,能维持住现有规模就不错了。

一般来讲,这种成熟市场虽然不会大规模爆发,但电影市场在GDP中的总盘子会维持稳定,随着通货膨胀温和上涨。不过今年下半年,整个韩国电影市场不仅没有维持住,反而经历了一场大倒退。

今年七月,韩国电影总票房比去年同期上涨大约10%,乍一看形势不错,但韩国本土电影的票房比去年同期骤降42.7%,观众占有率仅15.2%,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绝大部分票房都是好莱坞电影贡献。

不过电影票房数据有波动性,有可能是韩国有竞争力的片子为了避开好莱坞片,选择七月份不上映,那我们看看八月份的数据。

这一看更不得了,尽管韩国本土大制作扎堆上映,票房占比是超过了外国电影,但韩国本土电影的票房比去年同期还是低了,这导致总票房比去年七月大降18%,明明是暑期档最火热的时候,票房却雪崩,观影人次只有1800万出头。而13年以来,韩国电影八月观影人次,向来都在2000万人次以上。

当然,这也可以解释成今年韩国八月份大片不给力,运气不好,那我们再往下看。九月份依然是韩国本土片的天下,票房占比超过了八成,然而总票房依旧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14%,本土片票房也就勉强和去年同期持平。

至于十月份,总票房比去年十月上涨5.6%,然而本土电影票房下降9.1%;十一月份,总票房比去年同期增长7.2%,本土电影票房下滑15.4%。但这两个月外国片占比压倒本土片,主要增长由外国片贡献,本土片萎缩趋势没有停止。

整个下半年,韩国本土电影可以说是节节败退。凡是本土大片主抗的月份,总票房盘子都会大幅下降,而票房增长的月份,都是外国片,其实就是好莱坞片占优势。

这背后显示了极其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韩国观众越来越不喜欢本土电影了,这和中国电影市场完全相反。中国电影市场凡是外国片主抗的月份,其增长率是不如本土大片主抗的月份的。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外国大片的上座率和票房后劲也不如中国大片,往往第一周比较猛后面衰减曲线非常陡。

但《冰雪奇缘2》在韩国如此高排片的情况下,上座率达到了创纪录的百分之七十。而且《冰雪奇缘2》在韩国已经上映一个多月了,还能排到票房榜第四,简直神后劲。

在这样一个大衰退背景下,我们才能更深入理解这件事,这真的是韩国本土电影产业一次哀嚎,如果中国这段时间算得上影视业寒冬的话,那韩国几乎称得上寒冰地狱,人家这么叫两声已经很有礼貌了。

至于韩国本土电影为什么产生这么大衰退,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第一,是韩国本土电影上半年有一波小阳春,让韩国本土电影时隔六年,再次获得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观众占比,这有可能极大消耗了韩国观众对本土电影的观影热情。

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这场小阳春其实很一般,最终也不过让本土电影的观众占比达到百分之五十二,影响是否有这么大还说不准。

第二,是今年韩国经济大环境衰退,使得整体票房盘子下降。不过这条也比较勉强,因为今年韩国的外国片票房还在稳步上升,只是本土片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在国内被疯狂吐槽的林允王大陆版的《一吻定情》,居然在韩国获得了44万人次的票房,在小成本片排行榜上位列第三。

第三,韩国电影产业现在的确陷入某种瓶颈,因为先天不足导致其上限被锁死,与不断升级的好莱坞电影抗衡起来,越来越吃力。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一方面是韩国本土市场规模不足,一方面是韩国市场文化壁垒不高。

首先是本土市场规模不足,这导致韩国电影回报率不足,能得到的投资也就有限,根本没办法和坐拥全球第一大市场,投资不断加码的好莱坞展开视觉奇观军备竞赛。

商业电影的核心就两条,一个是传奇故事,一个是视觉奇观,其中视觉奇观要比传奇故事的生产来得稳定,因为视觉奇观依赖的是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和资本的高投入,关键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本和技术。传奇故事太依赖灵感了,根本不可控,《寄生虫》这种电影就没法复制,只能看天。

不是韩国电影不想拍硬核高视觉概念科幻片和大成本三维动画片,实在是没那么多资本去尝试。18年韩国电影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是—17.3%,这么惨的数据,怎么可能有多少资本。

这就导致韩国电影大量集中于少数赛道反复内卷,这种情况虽然有助于某些电影类型的成长,但对于整体电影产业来说,很容易引起审美疲劳。

其次,自从电脑特效技术大发展,好莱坞凭借着北美巨大的市场优势和资本优势,在视觉奇观创造上对其他国家形成了代差。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击溃了其他国家残存的电影工业。世界上电影工业还在坚挺的国家,因为没办法在视觉奇观上竞争,基本上都是在走提高文化壁垒这条路。

比如日本电影在本土市场战胜好莱坞,就是靠二次元文化和动画电影的高度发达,形成了和好莱坞迥异的文化壁垒。土耳其、印度、墨西哥等等国家,更是靠着先天与西方文化差异化巨大的文化壁垒,在本土战胜好莱坞。

但这个文化壁垒,要求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核要足够强劲和差异化。这个文化内核不是说一些外在表现,而是要内部思维方式和判定逻辑要足够差异化和强大。

举个例子,比如说《流浪地球》,几乎没有什么中国传统元素,但中国人看一眼就知道,这是在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在说中国人的乡土情感,这就是内核表达非常中国化,这个壁垒就是好莱坞难以做到的。

但对韩国来说,他的西化程度太高。本来文化内核就比较弱,原生文化比较少,等到近代化开启,又疯狂抛弃中国元素影响,近乎极端地废除汉字影响,而且举国靠拢基督教会,这让他们的思维极容易与西方接轨,完全损害了本身的文化壁垒,使得好莱坞很容易就能在韩国倾销。

至于韩国电影产业,在这么不利的局面下,抓住经济起飞,民族主义思潮抬头的机会乘势而上,发展到如此地步,已经算超额完成任务。如今显出颓势,也可以说非战之罪。

韩国电影的现状,越来越让我想起香港电影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内部电影类型有限,题材主题扎堆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外部好莱坞视觉大片虎视眈眈准备收割,看起来还能生产佳片,但腾挪空间越来越小。不过韩国电影的政府扶持力度还行,这可能比香港电影强一点吧。

PS.以上数据全部来源于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


user avatar   marokintana 网友的相关建议: 
      

-


看一下CGV大學路店(這裏專注放映藝術片)的派片:





再對比下同日『冰雪奇緣2』的派片:


可以看出戲院給『冰雪奇緣2』的派片嚴重擠壓了其他影片的生存空間。


另外,鄭導演可不是什麼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大名鼎鼎的『南部軍』和近日上映的『黑錢』(可謂名利俱收)都是他的作品。


-




  

相关话题

  为什么电影《神话》最后玉漱不肯跟杰克走? 
  《变形金刚》里单体战斗力谁最强? 
  《投名状》中最后庞青云快死的时候为什么对姜午阳说:快,投名状? 
  有哪些不是讲谈恋爱的好电影?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为什么会票房不好? 
  为什么电影中的黑客几乎不用鼠标? 
  影视剧中有哪些经典的「女扮男装」角色或荧幕形象? 
  如何评价电影《月球陨落》? 
  影评人为什么不自己拍电影? 
  《大明王朝1566》里的沈一石是一开始就准备赈灾,还是中途改变主意才赈灾的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罗振宇2020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主题:基本盘?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杨奇函在《奇葩说》不是很受待见?





© 2024-06-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