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美剧《守望者》第一季第六集S01E06?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yang-si-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周前第四集播出时,几乎所有观众都注意到“胆大妄为”的编剧林德洛夫给第四集起了一个颇为provocative的标题——“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故事,就写一个你自己的。(If You Don’t Like My Story, Write Your Own.)”在分析第四集的文章中我就曾指出,这个标题不仅仅预料-回应了《守望者》播出后观众的恶评,还指涉了剧中的情节和人物:剧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女主、威尔、赵妪——似乎都试图改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改写”,无疑也是《守望者》第六集的主题:兜帽判官这个原作漫画中最神秘角色的人生,在《守望者》第六集中被不断改写。

【本文包含大量剧透,适合已经看完第六集的观众阅读】

被改写的美国英雄故事

第六集的开场是剧中剧《美国英雄故事》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大大致内容如下:两个FBI探员在审讯室审讯“民兵”的重要成员“兜帽判官”,试图通过拍下他真面目的方式逼迫他为FBI(或者说为著名的时任FBI局长胡佛)服务。“兜帽判官”配合地脱下兜帽,但在联邦探员拿起相机给他拍照时,“兜帽判官”出拳反击、打死那两名探员,然后逃出了审讯室。

在第六集前播出的五集《守望者》中,《美国英雄故事》这部剧中剧的内容已经被反复提及。在正式分析第六集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这部剧中剧在前五集中的“形象”。

第一集中,Judd警长在家中同州长打电话时,背后的电视上播放着《美国英雄故事》的宣传片:旁白是一个低沉的男声,画面中“民兵”组织的各个成员依次在光洁的长桌上通过镜像露脸,然后移到长桌尽头的摄像机向上摇起,“兜帽判官”出现在画面正中。

第二集播放了《美国英雄故事》的片段。这一个片段的叙事相对完整,按内容推测应该是以“兜帽判官”为主角的新一季《美国英雄故事》开播时的内容。开场画面是波士顿港的一具浮尸,随后出现一个男声旁白,自称是画面中的死者(这意味着开场的画面是闪前)。旁白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和公开身份[1],但随后又称其公开身份是为了掩盖他的“真实身份”。之后旁白中的声音没有立即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据旁白的解释,他要先讲述自己故事的开端。随后,旁白结束,画面转到三十年代末。一伙持枪强盗闯入一家商店打劫。就在强盗逼迫店主交钱时,一个壮汉(即兜帽判官)撞破商店橱窗玻璃闯入店中,迅速制服了几名歹徒。歹徒被击败后,尚十分惊恐的店主向蒙面义警询问其身份。画面迅速给到“兜帽判官”的正面特写,他回了一句:

“Who am I?(我是谁?)”

这个问句结束后,剧中的画面也从剧中剧“兜帽判官”的特写切到了主线故事女主“暗夜修女”的面部特写,她正在开车前往Judd警长家。但此时剧中剧的旁白不但没有结束,反而成为《守望者》正剧的旁白。这段旁白的内容是《美国英雄故事》版“兜帽判官”的自述。他称小时候照镜子时总能在镜中看到一个愤怒的人-形象回望他。同时,当他以本来面目示人时总是不自在的。为了控制那股愤怒,他决定以新的形象示人。每当他穿上蒙面制服的时候,他就与他从镜中感受到的愤怒形象合二为一。这段旁白以“Who am I?”这一问题的重复结束:

“So, who am I? If I knew the answer to that, I wouldn’t be wearing a fucking mask.(所以,我是谁?如果我知道答案的话,我就不会戴上一个该死的面具了。)”

第三第四集中没有出现《美国英雄故事》的片段,但这部剧中剧还是被以不同的方式提及:在第三集开场,二代丝魂所乘出租车上出现了《美国英雄故事》的宣传语[2];而在第四集中,二代丝魂的助手皮特在向暗夜修女介绍丝魂身世时评价了这部剧中剧。

《美国英雄故事》的片段在第五集再次出现在正剧中:Looking Glass回到家,打开电视看《美国英雄故事》。电视上播放的片段是“兜帽判官”与“大都会队长”的露骨性爱场面。期间“兜帽判官”与“大都会队长”有一些交流:“兜帽判官”不许“大都会队长”看他,“大都会队长”执意要看,但“兜帽判官”还是拒绝了。第五集最后,也出现了Red Scare和Panda讨论《美国英雄故事》的场景(两人在争论“兜帽判官”的真实身份)。

《美国英雄故事》对生活在“守望者宇宙”中的观众而言是一部历史剧,而《守望者》第六集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对“守望者宇宙”历史的回忆。连接起这的两段历史叙事的,正是兜帽判官-“兜帽判官”[3]

按第二集剧中剧旁白的说法,“兜帽判官”做蒙面义警是由于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而根据第六集呈现的威尔回忆,愤怒确实是他决定以兜帽判官身份行侠仗义的原因之一。《美国英雄故事》中有一段“兜帽判官”打破商店橱窗行侠仗义的情节,“守望者宇宙”中真实的兜帽判官也确实有撞碎商店橱窗的经历。《美国英雄故事》中,“兜帽判官”和“大都会队长”的同行恋人关系被反复提及,而威尔也确实与大都会队长发生过性关系。可以说,《美国英雄故事》的历史叙事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然而威尔的回忆叙事表明,《美国英雄故事》在表达了部分真实历史内容的同时,也扭曲、简化了更多历史事实。《美国英雄故事》中的兜帽判官是白人,而威尔实际是黑人。《美国英雄故事》暗示“兜帽判官”脖子上套着的绳索与性相关,而实际上最开始那仅仅是白人警察恐吓威胁威尔后留在他脖子上未脱掉的绞索。兜帽判官固然与大都会队长保持着性关系,但这不是他们关系的唯一焦点。利用“民兵”的团队资源也是威尔决定和大都会队长交往的原因之一。《美国英雄故事》中“兜帽判官”在中年就被枪杀,而威尔一直活到一百多岁。《美国英雄故事》对“兜帽判官”之所以成为“兜帽判官”的叙事带有明显的目的论或者说宿命论倾向(第二集剧中剧那段关于“愤怒”的独白)。而威尔决定做兜帽判官其实是很偶然的。威尔的决定固然与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怒有关,但也是基于一次偶然事件的理性选择:他被白人同事恐吓后回家的路上看到别人被抢劫,于是临时起意戴上头罩出手相助,此后他意识到,由于黑人社会地位低,做蒙面义警比做警察更有利于实现他心目中的正义。

《美国英雄故事》改写了美国英雄的故事。

《守望者》:一部关于电视剧的电视剧

《守望者》第六集,让一个由剧集、剧中剧、“守望者宇宙”的历史叙事、原作漫画共同构成的互文网络得到呈现:兜帽判官是原作角色,而兜帽判官-“兜帽判官”同时也是《守望者》第六集与《美国英雄故事》的共同主角。要理解这种复杂的互文关系,我们当然需要回到原作漫画。

兜帽判官在原作漫画中主要出现在一代夜枭和一代丝魂两个角色的回忆中。原作漫画前三章的末尾都会附上一段初代夜枭回忆录《面罩之下》的节选,一代夜枭在这些节选片段中多次提到兜帽判官。

第一章末的回忆录片段提到了兜帽判官的出场。据一代夜枭的回忆录,尽管他经常幻想自己作为英雄行侠仗义,但报纸对兜帽判官的报道,才是促成他下定决心做变装英雄的直接原因。第一篇报道讲的是一个蒙面人击败三名歹徒救下一对情侣的事迹。不过这篇报道按夜枭自己的说法“稍显简单粗糙”[4],真正打动一代夜枭的,是报纸对兜帽判官第二次事迹的报道。夜枭“把这篇报道读了又读”:

第二次报道可要详细多了。“一名高大、有着摔跤手身材,头戴黑色面罩,身披黑色斗篷,脖子上还套着一圈绞索的男子”阻止了一起超市抢劫案。这位奇装异客在罪犯正实施抢劫时突然破窗而入,以近乎野蛮的方式暴揍了主犯一顿,其他从犯之所以没有被打残是因为当时他们被吓得立即主动缴械投降了。将这起蒙面英雄行侠仗义的事件与地一则报道联系起来后,报社将标题言简意赅地命名为“兜帽判官”。由此,第一位漫画世界之外的蒙面英雄便有了名字。[5]

《守望者》第六集与《美国英雄故事》都表现了原著中的这段文本,但表现的内容却截然不同。《美国英雄故事》的改编比较“忠实”于原作中这段文本的描述。第二集中播出的剧中剧拍讲的就是这段报道描述的事件。而林德洛夫的改编,相比之下,看上去比较颠覆。《美国英雄故事》中,“兜帽判官”打破橱窗冲进商店行侠仗义,而在第六集威尔的回忆中,他打破商店橱窗是因为对方有枪,无法还手的他只能夺窗而逃。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第六集对这一事件的描述,放在第六集的语境中看,并不和原作矛盾。原作中的这段文本是夜枭对新闻报道的引用和回忆。而根据第六集提供的语境,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作为“独眼巨人”组织一员的店主怕组织的阴谋泄露,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撒了谎,将这一事件解释成兜帽判官阻止抢劫。

原作中也描述了兜帽判官的政治观点。一代夜枭在回忆录中是这样说的:

是的,我们中有些人的政治观点比较极端。珍珠港事件之前,我听说兜帽判官在公开场合对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的所作所为表示过认同;……[6]

第二章一代丝魂的回忆中兜帽判官也表达过对二战前欧洲局势的态度:

首先,我国并未参战,其次我们应该避免表明政治立场……

《美国英雄故事》(根据前六集的呈现)似乎不太在意原作中这些角色的政治倾向。林德洛夫的改编,不但强调了兜帽判官这个角色在原作中仅仅被部分提及的政治态度,还再一次“颠覆”了对原作兜帽判官政治倾向的惯常理解。第六集中的兜帽判官显然不是右翼分子,而原作中两次提到兜帽判官政治观点的部分,似乎都暗示他是纳粹同情者,是极右翼:夜枭“听说”他公开对第三帝国表示认同,而一代丝魂的回忆中他似乎也对笑匠参战的主张比较冷淡。但林德洛夫的“颠覆”事实上依然可以与原作对兜帽判官的描述相容。前五集断断续续地介绍过威尔的成长背景:威尔的父亲曾作为美军士兵参加一战,然而他仍然受到美国白人的歧视,归国后还被种族主义者杀害。威尔带了一生的那张纸条是父亲留给他的。背面是一战时德国军队向美军黑人散发的宣传单,内容是告诉他们为美国白人而战毫无意义。这些背景事实上可以解释兜帽判官为什么在原作中对欧洲局势态度冷漠(他的个人经历让他不想为白人而战)。而这种冷漠态度被其他人误解为对第三帝国的认同当然是可能的。

第六集中,兜帽判官与大都会队长的关系被放到前景。这两人的同性恋关系事实上在原作中也有所表达。一代丝魂被笑匠强奸时,是兜帽判官出手相助。在被痛揍的过程中,笑匠对兜帽判官说了这样的话:

你就好这一口,对吧?你越打越兴奋吧……[7]

笑匠说完这句话后,兜帽判官没有再出拳。

一代夜枭回忆录中也有相关内容:

“莎莉(一代丝魂)” 很快和兜帽判官打成了一片。判官是我见过的最壮的人。我一直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我敢打赌早期那些将他和摔跤手对号入座的报道离真相不会太远。奇怪的是,尽管莎莉总是主动挽着他的胳膊,他似乎对她并不是很感兴趣。我不记得他有吻过她,也许只是因为他一直戴着面罩吧。总之,自从1939年的首次“民兵”圣诞聚之后,他俩就开始约会,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吧。[8]

一代丝魂在一次与媒体的访谈中,基本上明示了兜帽判官和大都会队长的恋人关系:

观察家:还有谁是同性恋?
莎莉:我不想指名道姓。我们之中有一对同性恋人,他们现在都已经死了。有一个是最近去世的。[9]我不想说是谁,我只想说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我们也都知道厄休拉并非唯一的同性恋,但我们还是一脚把她踢出去了。后来她惨遭谋杀……我从没有真正喜欢过她。厄休拉。这是她的真名吗?我不知道。我不喜欢她,可是……把她开除出去,我们不该做那样的事。我为此感到惭愧。

《美国英雄故事》和《守望者》第六集对原作的改编都挑明了大都会队长和兜帽判官的同性恋人关系。但在具体表现这种关系时,非常不同。《美国英雄故事》的性爱片段中,“兜帽判官”仍然戴着面具,而他的神秘身份、面具似乎成为“大都会队长”性幻想的基础。而在《守望者》第六集的性爱片段中,兜帽判官并没有戴面具。面具虽然是他们性生活的一部分,但其实可有可无。不过,《美国英雄故事》和《守望者》第六集对二人决裂[10]的改编差异更大。在《美国英雄故事》,两人决裂的关系似乎仍然和性有关。第六集剧中剧片段中“兜帽判官”在杀了两个联邦探员之后,想到的不是如何善后,而是对“大都会队长”和FBI局长胡佛“劈腿”(FBI探员在审讯时提到这件事)感到愤怒。而在威尔的回忆中,使他与大都会队长分道扬镳的原因,是大都会队长对黑人的歧视以及基于此对“独眼巨人”的不作为。

兜帽判官的身份在原作中是个谜团。他是东德大力士的说法,来源于一代夜枭的《面罩之下》。夜枭在文中指出,兜帽判官失踪后,报纸上报道了东德大力士鲁夫.缪勒死亡的消息,他猜测兜帽判官就是鲁夫.缪勒:

我一直在想这事。缪勒失踪的时间点正好和兜帽判官最后出现的时间重合,而且两人的身材也相似。不管那具被冲刷到波士顿海岸边的尸体是不是缪勒,从此以后他和兜帽判官就再也没了消息。他们是同一人吗?如果是,他真的死了吗?又是谁杀了他?兜帽判官真的在为红色政权工作吗?我毫无头绪。现实生活就是如此:混乱,前后矛盾,没有多少问题是真正能得到解决的。这道理也是我过了好久才明白的。[11]

《美国英雄故事》显然把夜枭的推论当成了真理。而林德洛夫的改编则再一次颠覆了原作。他不但没有使用夜枭的推论,而且还颠覆了对兜帽判官肤色的一般理解。原作兜帽判官打笑匠那一段有一格画是兜帽判官正脸特写,他眼周是白色。但林德洛夫将兜帽判官设定为黑人威尔,而且并没有和原作设定发生冲突:当时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允许威尔以黑人身份行侠仗义,因此他要将眼周涂白,伪装成白人。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来理解《守望者》剧集与剧中剧、“守望者宇宙”的历史叙事、原作漫画共同构成的这个互文网络呢?

通过前文对原作漫画、《守望者》以及《美国英雄故事》所作的分析的比较,不难发现,较之林德洛夫的《守望者》,《美国英雄故事》更“符合”原著。内容上,《美国英雄故事》中的“兜帽判官”似乎比正剧更符合一般读者对原作漫画中兜帽判官一角的想象-解读:他是白人、他的公开身份是东德大力士、他和“大都会队长”是基友。《美国英雄故事》“还原”了原作附录中对兜帽判官在商店制服歹徒的报道。与此同时,《美国英雄故事》短短几个片段就已经展示出好几种庸常美剧中常见到的表达和叙事套路:开场很快就用旁白和简单的几场戏建构出主角大概的形象[12]、各种犯罪影视中都能见到的警察搭档说相声审犯人的桥段[13]、浮夸的暴力和性场面[14]……而《美国英雄故事》的剧名本身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真实存在的几部像《美国英雄故事》一样血腥暴力,套路化的美剧。[15]

林德洛夫对《美国英雄故事》这类美剧的评价显然不高。第四、第六集他借丝魂二人组之口吐槽了《美国英雄故事》,而他自己对原作漫画的改编显然也试图与这种类型化的美剧保持距离。内容上,林德洛夫颠覆了许多对原著的惯常解读。表达形式上,他也不按常理出牌。一般人印象中的美剧首集,由于要抓人眼球,往往戏剧性强,角色形象明晰、故事简洁易懂。可林德洛夫写的第一集,叙事节奏慢、主角在第一集已经播了近三分之一时才出场,作为一部有原著的改编剧,他在第一集展示的原著元素(乌贼鱼、戴罗夏面具的第七骑兵团)不但不利于观众理解,反而还非常让人费解。当然,林德洛夫的剧本不是不使用套路[16],但他似乎总想提醒观众:即便是那些一目了然、意义明确的情节,也存在晦涩之处、也可能存在歧义;角色的形象不总是明晰且一致的,也有可能模糊不清、自相矛盾(比如上一集的Looking Glass);有线台剧集不一定非要以暴力和性元素为卖点[17]。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林德洛夫版《守望者》第六集中呈现的那种由剧集自身同剧中剧、“守望者宇宙”历史、原作漫画共同构成的互文网络看作一部元(meta)-美剧。

《美国英雄故事》:一部改编自《守望者》的电视剧

不过,林德洛夫在自己的剧本中构建这个复杂的互文网络,不只是为了表达他对一般美剧的态度,他还有更大的野心。对“守望者宇宙”中的观众而言,《美国英雄故事》是一部历史剧,而对于现实中的观众来说,这部剧中剧不也和剧版《守望者》本身一样,是一部改编自《守望者》原作漫画的剧集作品吗?《美国英雄故事》所具有的这种双重身份,是帮助我们理解第六集中复杂互文关系网络的关键。

如果我们把《美国英雄故事》和《守望者》都看作原作漫画的改编剧,那么这两部剧显然代表了两种对原作漫画的不同解读。但正如前文分析所指出的那样,这两种对原作漫画的解读,截然不同,甚至互相对立,但都可以成立。

对同一部作品中同一个人物做出的截然相反的解读能同时成立,这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呢?

在评论《守望者》第一集时,我就曾指出:

《守望者》原漫以及摩尔本人其实都是典型的后现代文化代表:用戏仿、反讽等方式解构、颠覆特定题材的所谓“本质”正是后现代文化最明显的特征。[18]

原作中出现过一些双关语,而摩尔有时候甚至会主动向读者提示某些话语具有歧义,比如,一代丝魂回忆“民兵”组织的那部分,有这样一格画:

被挤到的笑匠提醒蛾人注意他的翅膀。但“翅膀(wing)”这个词的意义在他们谈话的语境中是存在歧义的。当时“民兵”成员正在发表各自的政治观点,这个“wing”无疑也可以理解为政治阵营。在这种语境中,这也可以看做是主战派笑匠对主和派蛾人的警告。

原作中一代夜枭回忆录曾写道,50年代后,蒙面义警的影响大不如前:

我还记得50年代早期所流传的一大堆拿蒙面义警当笑料的笑话。其中最可气的一则说我们之所以叫“民兵(Minutemen)”是跟我们在卧室的表现有关。[19]

摩尔本人就喜欢颠覆人们对蒙面义警、超级英雄的惯常理解。“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这个网络上流行的梗,对主流(特别是那些诞生年代早的)美漫蒙面义警和超级英雄故事的概括还算是大体准确。然而在摩尔的《守望者》原作漫画却颠覆了这种对美式蒙面义警、超级英雄的惯常理解:“民兵”组织中没人有超能力,装备也都很一般。根据一代夜枭回忆录,一代丝魂当变装英雄和打击犯罪关系不大,是为了提高公众知名度以推动自己的模特事业赚钱,她的第一任丈夫就是她做变装英雄的经纪人。而另一名成员百元大钞则是银行雇佣的官方变装英雄,最后还因为披风卷在旋转门中被歹徒杀害。[20]

在之前分析《美国英雄故事》与林德洛夫剧本对原作改编的差异时,我就指出,尽管看上去很颠覆,但林德洛夫的叙事完全可以被纳入到原作的叙事中。不过,我认为林德洛夫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用自己的叙事解释原作时,并没有把原作丰富的意义场域封闭起来,恰恰相反,他拓宽了原作的阐释空间。

原作中夜枭的回忆录提到,报纸上关于兜帽判官进商店制止歹徒的报道是激励他做变装英雄的直接原因。而我在前文也分析,林德洛夫对兜帽判官闯商店的叙述并不与原作中的这种描述矛盾,因为店主(“独眼巨人”成员)可能为了防止泄密向媒体撒了谎[21]。由此,在剧集扩展的世界观中,一代夜枭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可能是以谎言为前提。由于兜帽判官是第一个蒙面义警。我们甚至可以说,兜帽判官之后“守望者宇宙”中出现的所有变装英雄可能都来自于一个谎言。

林德洛夫对大都会队长的改写也是一个例子。夜枭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大都会队长的政治观点:

大都会队长发表过的一些针对黑人和拉美裔的言论,被认为是煽动种族歧视。这些指责都是无可争辩的,我不会否认。[22]

而与此同时,原作也反复暗示大队会队长是一个同性恋。易言之,在原作中大都会队长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一方面属于弱势、受主流社会压抑的群体(同性恋),另一方面又属于一个加害者群体,歧视少数族裔。一些读者对原作中这一现象的解读:大都会队长参过军[23],他的同性恋身份在当时的军队环境中是不被容忍的,因此他需要表现出种族歧视的一面来帮助自己融入主流环境。这种解读当然不能算错,也很符合逻辑,但却消解了原作中大都会队长这个角色身上蕴含的矛盾,限制了对原作的阐释空间。

我们再来看看林德洛夫的改编。在第六集中,大都会队长第一次发现兜帽判官是黑人时,略微有些惊讶[24],但他还是欣然邀请威尔加入“民兵”并在之后迅速和威尔发展出同性恋人的关系。最后,当威尔向他求助时,他又由于对黑人群体的歧视,不愿出手帮威尔解决种族主义组织“独眼巨人”。林德洛夫将大都会队长这个角色身上的矛盾推到了极限,他不只是在对待不同政治议题(性向、种族)时展现出矛盾,他对种族这单个议题的态度都是自相矛盾的(他有一个黑人男友,但他有歧视黑人)。

在这个意义上,林德洛夫以一种颇具悖论性的方式“继承”了摩尔的原作精神:他通过颠覆原作漫画,延续了原作漫画的精神。

摩尔原作的多义性是使《美国英雄故事》与林德洛夫版《守望者》对原作的解读存在差异和对立成为可能的原因之一。但更根本的原因是,理解人类语言、符号的意义,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复杂、艰难。

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伊格尔顿在他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导论里曾提过一个不错的例子:“这座教堂建于1612年。”[25]伊格尔顿假设这是英国导游在给外国游客介绍当地建筑说出的话,然后描述了外国游客对这句话可能做出的一种回应:

她也许会问,你干嘛不断告诉我所有这些建筑物的建造日期?为什么要纠缠于起源?可能她会继续说道,在我们社会中,我们根本不记载这类事件:相反,我们分类建筑时是看它们朝北还是朝南。[26]

伊格尔顿用这个例子意图说明的是对事实的描述性陈述之下可能也包含无意识的价值判断。不过除此之外,伊格尔顿这个例子也表明,同一句话的意义是可能随着听话人(或者读者)的视角、随着语境、历史时期、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对导游而言这句话只是一个事实描述,对不明白英国人为何重视建筑建造日期的外国游客而言这句话不只向她提供了一座英国建筑的基础信息,还向她透露了英国人对建筑的认知。网络上有许多人吐槽中学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过度阐释,拿出的论据就是很多阅读篇章的原作者去做语文试卷也答不出题、没法拿高分。但是,这些人在反对中学语文试卷出题人这一权威(这种权威把文本的意义限定为几个有出题人决定的得分点)的同时,倒向了另一种权威,即所谓的原著精神或者说作者原意。但正如我用伊格尔顿例子说明的那样,作者只是文本、电影、电视剧意义的生产者之一,阅读、观看这些作品的读者、观众同样也是作品意义生产线上的一分子。因此,对同一部作品做出截然不同乃至对立的阐释不但不奇怪,反而可能是一种“常态”

林德洛夫在《守望者》第六集中将《美国英雄故事》的改编同他自己的改编(威尔的回忆)并置,用这种互文关系来呈现了阅读-观看-阐释活动的多样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守望者》第六集不也是一份电视剧形式的“文学-影视理论导论”吗?

《美国英雄故事》:一部历史剧

《美国英雄故事》是一部非常糟糕的历史剧。

剧中二代丝魂的助手,历史学博士Petey吐槽过这部剧的历史准确性。而我在前文对第六集内容的分析也已表明,《美国英雄故事》对“兜帽判官”的塑造在把握到部分事实的同时存在很多错误。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美国英雄故事》对历史的描述不是没有依据的:将“兜帽判官”设定为白人的依据显然是当年“民兵”组织的合影[27];对“兜帽判官”闯入商店制止歹徒的描绘肯定参考了当年那份夜枭反复阅读的新闻报道;“兜帽判官”是东德大力士鲁夫.缪勒的设定,明显照搬了一代夜枭《面罩之下》中的推论;兜帽判官和大都会队长的同性关系,最早是一代丝魂在采访中向媒体暗示的。

这些材料(当年的报纸、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采访)在 “守望者宇宙”中显然都可以算是一手史料。而《美国英雄故事》以这些一手史料基础构建的叙事却与历史事实(第六集中以威尔的回忆呈现)存在巨大偏差。而且,这种和事实存在巨大偏差的历史叙事,在“守望者宇宙”中却很有影响力。这部剧观众众多:第二集剧中剧段落播出前,编导用一段蒙太奇表现了这部剧集的各类观众(女主丈夫与孩子、Looking Glass、第七骑兵团);第五集末尾,路过Looking Glass的Red Scare和Panda正在激烈地讨论这部剧的内容;第六集开场的剧中剧片段,是Tulsa警局警察上班摸鱼看片时屏幕上的画面。另外,FBI探员Petey向女主介绍二代丝魂创伤时提到了一代丝魂和笑匠等人物。女主听完后第一时间联想到的也是《美国英雄故事》这部电视剧。

当事人的有意隐瞒当然是造成《美国英雄故事》历史叙事不准确的原因之一。但仅止于此吗?

分析关于兜帽判官的身份的叙事或许能帮到我们。第一个猜测兜帽判官是东德大力士鲁夫.缪勒的人是一代夜枭。夜枭之所以做出这种猜测,与他当年读到的关于兜帽判官的报道有关:

第二次报道可要详细多了。“一名高大、有着摔跤手身材,头戴黑色面罩,身披黑色斗篷,脖子上还套着一圈绞索的男子”阻止了一起超市抢劫案。[28]
……
我一直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我敢打赌早期那些将他和摔跤手对号入座的报道离真相不会太远。[29]

新闻报道里的文字——“一名高大、有着摔跤手身材”——本来只是记者对兜帽判官外形的事实描述,但读者夜枭似乎从这句话中读出了某种关于兜帽判官职业的暗示:他可能从事某种体育活动。显然,伊格尔顿的理论教导在这个例子中仍然适用。只要是话语或文本,就有可能被误读。读者会参与文学文本的意义的生产,读者也会参与历史文本意义的生产。一手史料并不能保证建立在其之上的历史叙事是准确的。

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到,我们这些观众之所以知道《美国英雄故事》对兜帽判官的描绘与史实不符,是因为我们跟随女主进入到了威尔的回忆中。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第六集为我们提供的威尔视域,我们可能和女主及其他生活在“守望者宇宙”中的人一样,无法知道兜帽判官的真实身份。尽管历史事件本身不会发生改变,但关于历史事件的叙事总是受历史回忆者、观察者、叙述者乃至历史叙事阅读者的视角限制。所以在我看来,第六集剧本为我们提供的真正重要的信息,并不是兜帽判官的真实身份,而是这样一种警示:

我们无法摆脱历史叙事,而我们所依赖的这些历史叙事往往都受到各种各样主客观条件限制,遮蔽了历史旋涡中边缘人物的苦难和情感。[30]



[1] 东德大力士鲁夫.缪勒。原作中一代夜枭推测此人是兜帽判官。

[2] 宣传语似乎指涉了笑匠对一代丝魂的侵犯。

[3] 我用打引号的“兜帽判官”指涉《美国英雄故事》中的兜帽判官,没到引号的话,指涉正剧人物威尔(即真兜帽判官)。

[4] 《守望者》第一章末的附录。原作文本无加粗文字,加粗的效果由我添加

[5] 同上

[6] 《守望者》第二章末的附录

[7] 《守望者》第二章末的附录

[8] 同上

[9] 《守望者》第九章末的附录。这里指的刚去世的人应当是大都会队长,一代丝魂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一代丝魂认为兜帽判官已死,应该是因为她接受了一代夜枭《面罩之下》中关于兜帽判官身份的推测。

[10] 《守望者》第九章末的附录。第九章末的附录包含一代丝魂的一封书信,其中谈到“民兵”晚期,大都会队长和兜帽判官的决裂。

[11] 《守望者》第三章末的附录

[12] 第二集剧中剧片段那段独白显然是《美国英雄故事》某一季的开场,几分钟之内就通过建立了“兜帽判官”一角的愤怒形象。看这一段的时候我几乎立刻联想到了《纸牌屋》第一季下木总统出场的段落。

[13] 第六集中FBI探员对“兜帽判官”的审问片段明显模仿了美国影视剧中常出现的警察审问桥段。

[14] 《美国英雄故事》里那种升格镜头和降格镜头交替以使用突出打击感、血浆满天飞的动作戏很难不让我想到以血腥暴力著称的美剧《斯巴达克斯》。电影版《守望者》的动作戏其实也是这种风格。

[15] 比如《美国恐怖故事》《美国犯罪故事》。

[16] 完全没有套路的剧本显然是无法被理解的,观众面对这种剧集就像一个不懂英语的中国人听英语一样。对于看过他上一部作品《守望尘世》的观众而言其实不难发现林德洛夫的《守望者》剧本用了很多他在《守望尘世》用过的表达手法(视听层面、文本层面都有),我在评价前五集的文章中也都提过。第六集大量使用长镜头的手法也被很多网友认为很像电影《鸟人》。

[17] 比如本集《守望者》,虽然也存在性和暴力内容,但表现风格显然更具自然主义特征。而且由于本集主要是黑白画面,暴力场面、性场面都被降了调。

[18]



[19] 《守望者》第三章末附录

[20] 一代夜枭在回忆录中说过披风不实用,他自己测试过,因此不用披风。而百元大钞的披风属于银行公关部门给其设计的公共形象的一部分。摩尔在这里再次调侃了美式超级英雄设定中常见的“披风”这一元素。

[21] 认为第六集中兜帽判官这次闯商店的行为并不是不是夜枭在新闻报道中描述的那次商店行侠,当然也是合理的解读。

[22] 《守望者》第二章末附录

[23] 原作中提到大都会队长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过。

[24] 注意他第一次和威尔握手时的表情。和大都会队长发生性关系后,威尔和他的对话也对此有所暗示。

[25] [英]特雷.伊格尔顿,伍晓明译: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5页

[26] 同上

[27] 原作中一代夜枭的回忆录里也有“民兵”组织的合影。

[28] 《守望者》第一章末附录

[29] 《守望者》第二章末附录

[30] 豆瓣小组里曾有人在看过第五集后提问:为什么《罗夏日记》公布后,人们没有意识到乌贼鱼是骗局呢?在我看来,真正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怎样才能让主流社会关注由罗夏这样的边缘人物所建构的历史叙事呢?




  

相关话题

  影视剧中,你最喜欢哪部剧的女主? 
  漫威DC作品里面没有人想过对超级英雄有制约措施吗? 
  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能否抵御自家核潜艇发射的核弹? 
  中国为什么迟迟没有出现「超级英雄」题材的电影?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中文字幕有哪些翻译上的错误? 
  美剧《硅谷》第三季第一集神秘代码写的是什么? 
  如何评价Tom King编剧的《蝙蝠侠:重生》系列? 
  为什么蜘蛛侠不公开身份,其他好多超级英雄都是公开身份的啊? 
  如何评价《神盾局特工》第三季第十七集? 
  如何评价《高堡奇人》第四季?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美剧《守望者》第一季第五集S01E05?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东北和台湾同样被日本占领了很长时间,台湾还残留一些日本文化但东北很少呢?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