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我国天文学家用 LAMOST 发现迄今最大的恒星级黑洞?意味着我国天文观测进入到哪一个水平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ong-guo-ke-pu-bo-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回答授权转载自“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转载请联系 jyhuang@nao.cas.cn

先描述下成果~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我国天文学家主导的一项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张昊彤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超大恒星级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势必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宇宙吸光器

霍金在其最后的著作《十问》中写道,“事实有时候比小说更奇妙,黑洞最能真实地体现这一点,它比科幻作家想象的任何东西都更奇妙”。

本身不发光,密度非常大(把10倍于太阳质量的恒星压缩到直径为北京六环大小的球体中,这样的密度就相当于黑洞的密度),具有超强的吸引力,任何从其身边经过的物质,包括速度最快的光也无法逃离,这种神奇的天体就是黑洞。

因此可以说,黑洞是名副其实的宇宙真空“吸光器”。

天文学家根据黑洞质量的不同,将黑洞大致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恒星级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当一颗恒星演化到最后剩下的质量太多(大于3倍太阳质量),多到既不能形成白矮星,也不能成为中子星,一旦进入死亡阶段,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这颗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持续塌缩,最终形成致密的黑洞。

黑洞神秘而有趣,它们若龙潜深渊,隐藏爪牙,潜行于宇宙时空中。既然黑洞本身不发光,天文学家如何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它们呢?这就要靠它们身边的“高调”的小伙伴们了~

黑洞周边的吸积盘或者伴星都会表现出异样的“气场”。如果黑洞与一颗正常恒星组成一个密近双星系统,黑洞就会露出狰狞的爪牙,以强大的胃口直接把恒星上的气体物质吸过来,形成吸积盘,发出明亮的X射线光,这些X射线光如同物质被黑洞吞噬前的“回光返照”,就是这一 “照”,成为天文学家过去这些年追寻黑洞踪迹的强有力线索(图一)。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发现的二十多颗恒星级黑洞几乎都是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质量均在3到20倍太阳质量。

理论预测,银河系中应该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而在黑洞双星系统中,能够发出X射线辐射的只占一小部分。长期以来,天文学家认为径向速度监测可以发现X射线微弱的“平静态”黑洞,这颗迄今最大质量黑洞的发现恰好证实了这点。

星星在绕“谁”运动?

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和张昊彤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浩瀚星海中发现了一个表现异常的双星系统,这其中是否包含一颗深藏不露的黑洞呢?

700多天饱含艰辛和精彩的追逐之路,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

2016年初,LAMOST科学巡天部主任张昊彤研究员和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提出利用LAMOST观测双星光谱,开展双星系统的研究计划,并选择了开普勒一个天区(K2-0)中的3000多个天体进行了为期两年之久的光谱监测。

其中,一颗“走路拉风”的B型星成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除了表现出规律的周期性运动,光谱中一条近乎静止且运行方向和B型星相反的明线(Hα发射线)给这颗星增添了足够的神秘感。研究人员怀疑这颗B型星背后一定有故事,它到底在绕着看不见的“谁”运动?莫非是黑洞?

为了进一步发掘这颗B型星背后的真相,研究人员申请了西班牙10.4米口径加纳利大望远镜(GTC)和美国10米口径凯克望远镜(Keck)的光谱观测,确认了B型星的性质。

通过拟合B型星和Hα发射线的速度曲线(图二),结合B型星的质量大小(8倍太阳质量),研究人员计算出,该双星系统中存在一个质量约为70倍太阳质量的不可见天体,它只能是黑洞。

就这样,天文学家们成功找到了B型星背后的“大BOSS”。

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也再一次令人感慨,机遇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没有两年前茫茫星海的“撒网”,便没有今天这个“主角”的出现。

为了纪念LAMOST在发现这颗巨大恒星级黑洞上做出的贡献,天文学家给这个包含黑洞的双星系统命名为LB-1。

与其他已知的恒星级黑洞不同,LB-1从未在任何X射线观测中被探测到,这颗黑洞和它的伴星相距较远(1.5倍日地距离),是一个“平静温和”的恒星级黑洞 “冠军”。

从2015年起,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欧洲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的引力波观测实验已经发现了几十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质量远高于先前已知的恒星级黑洞。这颗银河系内70倍太阳质量黑洞的发现,再一次刷新了人类对于恒星级黑洞质量上限的认知。

刘继峰研究员介绍说,一般模型认为大质量恒星级黑洞主要形成于低金属丰度环境中,LB-1却有一个与太阳金属丰度相近的B型星。但是,目前恒星演化理论预言,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而这颗新发现黑洞的质量已经进入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的“禁区”。

LIGO台长大卫·雷茨评论,“在银河系内发现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将迫使天文学家改写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型。这一非凡的成果,将与过去四年里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欧洲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测到的双黑洞并合事件一起,推动黑洞天体物理研究的复兴”。

“光谱之王”和“黑洞之王”的彼此成就

这颗 “黑洞之王”的发现,充分证实了LAMOST望远镜强大的光谱获取能力。LAMOST拥有4000颗眼睛(光纤),一次能观测近4000个天体,2019年LAMOST成为全球首个突破千万的光谱巡天项目,被天文学家誉为全世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光谱之王”。

在这颗超级黑洞的发现过程中,LAMOST历时两年对一个天区内的3000多个目标进行了26次观测,累计曝光时间约40小时。如果利用一架普通四米口径望远镜专门来寻找这样一颗黑洞,同样的几率下,则需要40年的时间,这充分体现了LAMOST望远镜超高的观测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LAMOST这台“天文利器”助力天文学家发现了今天的主角“黑洞之王”,而“黑洞之王”的现身也为“光谱之王”——LAMOST增添了更多精彩。

这颗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是LAMOST发现的第一颗黑洞,它的出现将标志着利用LAMOST巡天优势搜寻黑洞新时代的到来。“光谱之王”和“黑洞之王”的彼此成就也将成为天文界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

利用LAMOST大规模巡天优势和速度监测方法,相信天文学家在未来还将发现一批深藏不露的平静态黑洞, 从而逐渐揭开这个黑暗家族的内幕,为研究黑洞形成演化及质量分布迈出标志性的一步。


本文作者:

王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黑洞双星和恒星活动性的研究。

李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程师,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宣传主管。

陆由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天体物理,包括黑洞物理、引力波天体物理和星系宇宙学。

刘继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方向包括致密双星,恒星活动性等。

轮值主编:陆由俊(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编辑:黄京一、蔡琳、柒柒


user avatar   qiao-xiao-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拉磨(划去)郭守敬望远镜这个工作发表在最新的《自然》杂志上,作者里面也是有不少熟悉的名字。

因为不是做这个方向的,所以简单说一下个人的理解吧。

1. 发现了什么?

一颗68倍太阳质量的黑洞(LB-1),在目前发现的恒星级黑洞里面是最大的(这点可以参考 @刘博洋 的回答)。

恒星级黑洞是通过单个恒星演化、多个恒星相互作用形成的,通常也就是几个几十个太阳质量;还有另外一种黑洞是盘踞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可以达到几百万甚至若干亿倍的太阳质量,这种可能是由巨大的气体云塌缩产生的。虽说同样是黑洞,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从出身到块头都有天壤之别。至于它们中间那些,好像还在研究中。

LB-1这个黑洞的质量其实是68(+11/-13)倍的太阳质量,不过一般新闻会说是70,一方面天文误差你懂的,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防止读者看晕......

2. 意义是什么?

提供了一种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超大恒星级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势必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3. 目前的观测水平:

不论是地基望远镜还是天文卫星,目前我国跟欧美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光是美国航天局(NASA)一家的在轨天文卫星都能组一个舰队了,而我国现有的天文卫星只要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所以还要努力追赶。

最后是两张网页截图,亮点自寻。


参考资料:

国家天文台的新闻

《自然》杂志的文章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期待着LAMOST成为第一个发现可能的地外生命的人类望远镜。




关于郭守敬望远镜的技术细节,已经有很多人说了,实际上它在百度百科里面的介绍就非常详细和通俗,这里想将一个微不足道但是很有意思的用途。


LAMOST作为一台大视场望远镜,可以将遥远天体的光分别传输到多台光谱仪中,同时获得它们的光谱,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这一特性使它成为寻找地外生命的利器,拥有极高的效率。当然它的主要任务不是这个,但是万一很意外的发现了呢?

在外层空间,游离氧是一种非常稀罕的东西,因为氧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元素,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我们的地球大气层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氧气含量,是因为包括藻类在内的植物光合作用,将化合物里的氧释放出来。

在发现系外行星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类地行星,通常采用观察“凌日现象”的方法。如果一颗行星刚好处在它的恒星和我们中间,我们管这一现象叫“凌日”。这时候我们会发现那颗恒星亮度下降,排除其它可能性之后,我们就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实际上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已经确认了上百颗系外行星,其中有不少是类地行星。

发生凌日现象的时候,原有恒星的光谱会发生变化,这是凌日行星大气层造成的。根据恒星光谱被行星大气层吸收的情况,我们叫“吸收谱”,可以确定这一颗遥远行星的大气成分。


如果在这个吸收谱中发现了氧,大量的氧,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颗行星上存在生命,正在发生光合作用。

至于文明的出现还不好说,文明的标志性产物改变大气结构需要时间,而且很可能“窗口期”很短。外星文明会不会采取跟人类一样的文明发展路径?他们的文明产生的标志物会是什么?有没有可能他们的文明已经度过了改变大气层结构的阶段,已经迈进下一个阶段了?


不管怎么样,只要标志物存在,LAMOST就有可能发现。


不管是生物的标志物:氧,还是文明的标志物:工业排放气体,LAMOST作为一台人类造出来光谱获取效率目前最高的望远镜,同时还有足够的口径,是非常有希望发现的。实际上,要分辨26光年外一颗距离自己的恒星一天文单位的行星,理论上一米口径的望远镜就够了。LAMOST的口径足够满足观测系外行星的光学分辨率,我十分看好也十分好奇它在这方面的表现。




发现超大“恒星级”黑洞,只是证明了人类现在建立的恒星模型还不够完善。通常我们认为恒星模型已经相当完善了,基本上所有恒星都能用人类已知的模型去描述。这一次的发现证明了人类还很naive,宇宙里还有许多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怪异恒星。当然,物理学家脸皮厚的很,他们从不打肿脸充胖子,而是老老实实根据观测结果修改自己的模型。


而发现并确证地外生命的存在,意义完全不一样。


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自己的定位,改变对生命和文明的认识方式,确证自己到底孤独不孤独。搞清楚费米悖论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宇宙到底是空无一物还是挤满了生命,将决定人类的未来。通过LAMOST强悍的光谱获取效率,我们还能搞清楚德雷克方程里面最重要、却未知的重要因子,从而搞清楚宇宙中生命到底有多少。


这一切如果真的能靠中国人的设备实现的话,我觉得意义不亚于首次登月,中国人代表全人类实现第一次“零类接触”,是一件真的能让人心潮澎湃的事情。


这就是大型科学设备和大型科学工程的魅力。

敲爱拉磨的!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user avatar   sp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相关话题

  电磁波的载体是光子,光子无质量,引力是有质量物质间相互吸引,黑洞可以吸电磁波? 
  如何看待人类首次发现银河系超高能宇宙线源存在证据? 
  假如一颗直径超过一百公里的彗星进入太阳系 人类可以多久发现并准确计算出它的运行轨道? 
  为什么光年是距离单位,狗日不是距离单位呢? 
  1光年等于光走1年的距离,光都要走1年的距离天文望远镜是如何通过1小时的时间观测到1光年的景象? 
  人类是否真正观察到黑洞的存在? 
  太阳相对于银河系中心的位置是类似夏天还是冬天? 
  46亿年地球将偏离轨道470多公里,如果地球每年偏离轨道一根头发的距离。? 
  如果真有后羿射日,需要怎样材质的箭才能摧毁太阳级别的恒星? 
  星云有颜色吗? 

前一个讨论
自由职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总说中国摇滚乐不如国外?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