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两个:频率响应和失真程度。
频率响应
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你要在XXX Hz 发出X dB,YYY Hz 发出Y dB的声音,它们的量是不是这么多?如果比例发生了变化,音色就改变了。
频率响应的影响非常容易体验:随便找个播放器(比如FooBar)基本都有内置的均衡器,你非常夸张地拉大或者调小某个频段,就可以感觉出那个频段有什么作用。
失真程度
你让它发出一个频率的声音,它真的只发出了这一个频率吗?或者说,你让它发出一个正弦波,它还是“圆”的吗?有没有因为器件限制而被砍成“方”的?
轻微的、局限于特定频段的失真,可能会让声音有特别的“味道”,听起来“甜美”,有时这正是发烧友追求的。但是严重的失真会让声音变得非常难听、刺耳,特别是对于本身混音已经比较“满”的音乐。
你如果是指Hi-Res的那个resolution,索尼他们的定义貌似只是文件大内容多(九年义务教育告诉我们这些high出来的resolution并不是人类听觉系统能处理的)。如果是指烧友口中的“解析力“的话,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本不存在这个东西。
高赞回答很科学了,声音确实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波,那些词汇都只是对声音特性的不恰当描述,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设备高频失真相对不大的话,适当把高频放大,低频降低之后(瞎调除外,可以参照autoeq之类的自行试验),所谓的什么解析和声场感受都会有所提升。
在这里面,有些音响设备高频响应较强,不会被中低频声音遮蔽,人就会感觉自己听到了更多细节。然而这跟设备的resolution是根本无关的,只是人的听觉系统自己的问题,那个细节无论如何都回放出来了,说白了只是有没有被其他频段响度更大的声音盖住而已。
设备调音和人耳的遮蔽效应,被总结成了无数主观性的名词。深究的话这些词汇中描述的东西可能大多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