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什么样的铜钱值钱? 第1页

  

user avatar   gu-dong-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年3月28日更新,有40喜欢了,补伪齐阜昌重宝折三篆书图片

2022年1月12日更新,有60赞了,补南唐永通泉货篆书图片

2021年11月14日更新,有50赞了,更一枚祺祥重宝当十,祺祥钱是最罕见的清钱!

2021年9月1日更新,破40赞了,补至正之宝权钞壹钱背上吉。

2021年7月6日更新,有30赞了,补天佑通宝背贰,破50赞或40喜欢继续更新。

2021年5月29日更新,有20喜欢了,更新一个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天德重宝背殷,铸此钱的王延政据建州一州四县之地而称帝,也是古今少有,也因铸钱者实力不允许故此钱所铸极少,属于五十名珍之一!

2021年5月16日更新,破50收藏了,更新一个五代十国里楚国的天策府宝,这是中国唯一的纪府钱币,是五十名珍之一!

2021年3月22日更新,终于破十赞了,我就更新一个新莽的金错刀吧,又称一刀平五千,此币上的“一刀”二字乃是阴刻一刀后用黄金填平,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错金工艺钱币!破三十赞或二十喜欢可能会继续更新。

2021年3月10日更新,我这边显示破二十收藏了,看来知乎上喜欢古泉的人还是少啊,我就再更新一个前凉的凉造新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国号命名的圆方孔钱!回头破十赞了再更新一枚名泉,可能就不更新了。

2021.2.25更新,看破十个收藏了,我就更新一个嘉靖通宝背五钱,这是明朝自朱元璋洪武朝后时隔百余年再次铸行的大钱,传世极少,是真正的有价无市之钱。

2021.2.20更新,看收藏的人挺多的,我就再更一个太平天国的天国圣宝吧,之后继续会不定期加一些小珍品,破十赞我再更个大珍。

2021.2.18更新,庆祝首个喜欢,加一个唐代第一珍:咸通玄宝

2021.2.17更新,庆祝首次被追更,加一个高昌吉利。

当然越是稀有的铜钱越值钱了,在稀有的基础上再加些艺术加成,历史轶事就更值钱了,以下就是部分较为难得的铜钱珍品。

1、金-泰和重宝

是金章宗于泰和四年(1204)始铸的青铜钱。据《金史·食货志》载:“泰和四年八月铸大钱,一值十,篆书曰‘泰和重宝’与钞参行。”钱文是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手书,篆书对读、玉筋书体。字口深峻边棱整齐,形制精美为金钱之冠!这枚钱基本上就是十万左右的价格了。


2、元起义军-龙凤通宝

是在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元末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扶持下登基为帝,自称小明王,以亳州(今安徽亳州)为都,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并铸龙凤通宝钱。面文楷书“龙凤通宝”,由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龙字末笔短缺,”“凤”字下有一小点,字体端庄,钱背光而无文。铜赤如金,钱体浑朴,文字遒劲优美,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龙凤通宝存世比较罕见,是元末群雄铸币中的珍罕品种。这钱基本上也是8万左右了。

有诗云: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3、南宋折十嘉定元宝

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年间(1208~1224年)所铸。“开禧北伐”失败后,主和派得势,宋金达成和议;南宋破棺取韩侘胄首级函至金廷以换取失地,每年增加岁币绢、银各三十万,并赔偿战争赔款犒师银三百万两,金罢兵把大散关及濠州归还南宋,双方维持旧有疆界,史称此为“嘉定和议”。之后,宁宗安于一时之稳定,怠于政事,由史弥远任宰相,长期专擅朝政,官场中结党营私,腐败奢靡,政治更加黑暗。

是时,地处漠北的蒙古汗国崛起,成吉思汗大举南侵,进掠金国境地。在蒙古军的进逼之下,金不得已把都城从中都(今北京)迁到汴京(今开封)。南迁后由于疆土日渐缩小,国用不足,财政困窘,金采取了北面失地南面扩张的方法,开始攻侵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金分路进攻,遭到宋军反击。战争伊始,宁宗惑于和战之争议,瞻前顾后,生怕重蹈覆辙,不敢对金宣战。后看到边关将士屡屡获胜,各路抗金义军纷纷涌起,遂下诏伐金,开始了宋金之间持续六年之久的战争。自开禧、嘉定以来,由于巨额军费及赔款带来的财政危机日趋严重,朝廷逐渐抛弃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除大量发行楮币外,又广铸铜、铁钱以应市用。其币制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这钱应该是6万左右

(不过平心而论,折十嘉定元宝的重量其实也还算合理,小平铜钱也不过是3至4g重)


4、元起义军-天佑通宝

据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记载:“天佑通宝”钱是元末农民起义首领张士诚所铸。张士诚,泰州白驹场(今江苏东台境)人。1353年,率盐丁起义,占领高邮,踞承天寺为宫,国号大周,自称诚王,改元天佑。他毁铜佛像铸“天佑通宝”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四种。正面为楷书,背面为篆书,皆纪值。今见钱文从“佑”不从“祐”。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认为“这是史书的错误,天祐乃唐的年号。”邱思达《古钱百咏》则认为“二字可以通用”。

天佑钱传世不多,加之明太祖朱元璋的搜缴销融,现存传世品较少。《王荫嘉品泉录》说:“天佑钱传流至今,已稀若星凤”,“即便吴中,亦属难得一见。”“吴中”系张士诚活动区域。1356年,张士诚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因屡败于朱元璋,次年降元。后拓地至皖北、鲁南、浙东,未几,自称吴王。1367年,朱元璋发兵攻破平江,他被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自缢死。

想天祐这个年号本是唐朝末代皇帝昭宣帝李柷的年号,天祐与天佑作为词语本应该是吉祥如意的好话,但它作为年号却见证了两个政权的灭亡,足可见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心主义要不得。这天佑通宝的价格以数万到十数万不等。









5、唐-乾封泉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唐代稀见钱币之中的“乾封泉宝”,该钱为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间所铸,铸时仅八个月。唐朝政府速将其回笼销熔改铸开元通宝,这就是乾封泉宝存世不多的缘由。该钱之所以铸时仅八个月,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乾封泉宝”钱为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铸,是唐代第一枚年号钱。《新唐书·食货志》载,此钱“径寸,重二铢六分,以一当旧钱之十”。图为一枚从一唐代钱币窖藏中寻得的“乾封泉宝”钱,此钱铸制精美,字口深峻,钱身硬绿锈,径2.5厘米,穿宽0.7厘米,厚0.14厘米,重4.4克。

有关乾封泉宝的背景,有史籍可证:“乾封元年造乾封泉宝钱,直开元十,周年以后废。二年诏:开元钱依旧施行,乾封钱贮”。“乾封元年封岳之后,又改铸新钱,文曰乾封泉宝,径一寸,重二铢六分。仍与旧钱并行,新钱一文当旧钱之十”。

乾封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年号,在封泰山后,改麟德为乾封。李治在母舅长孙无忌的帮助下,被立太子,于公元649年即皇位。李治性格昏懦,毫无主见,恭听长孙无忌辅政。尤其是在娶唐太宗李世民幼妾武则天入宫后,唐朝生死大权逐渐操纵在武则天手中。乾封元年,武则天涉理朝政,在泰山举行规模空前的封禅盛典,参加者竟排数百里,在中国历史上是绝对的罕闻。同年改元乾封,在泰山立“双束碑”,意旨武则天与高宗共创天地。并铸乾封泉宝钱行用于市,带来的却是“谷帛腾贵,商贾不行……”。次年便废止停铸,铸时仅八个月,新钱不但未能达到目的,反而造成了不良后果,这是统治者始料未及的。在此期间,李治下诏自批:“采乾封之号,改铸新钱。静而思之,将为不可”。李治认为,唐高祖铸开元钱,在太宗贞观鼎盛之时都未更改,自己却铸新钱取而代之,恐违天意,便即令收回新钱复行开元,予以储存以作万代之法。可见造成乾封短暂的直接原因是改铸虚值钱导致通货膨胀,造成经济动荡,尽管迅急而停,但利益驱使,不法之徒仍私铸牟利,使钱币更趋泛滥。

如今对于唐高宗李治的看法众说纷纭,许多人认为他是个腹黑有手腕的皇帝,但是在铸乾封泉宝这一虚值钱的事件中,我个人倒是觉得他更像是个冒失的年轻人,与开元通宝重量相同的乾封泉宝竟然会以一当十,这实在是难以理解,希望有历史大神指教我,到底李治是怎么才能想出这种馊主意的。这钱价值在5至10万间不等。


6、元-至正之宝

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铸造。均为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钱体厚重,制作精良。有折十,二十,三十,五十等几型。面文“至正之宝”为端丽楷书,直读。背穿上“古”系记江西吉安道监制;穿右“权钞”二字可作权当银钞解。穿右为币值银重,所见有“伍分”、“壹钱”、“壹钱伍分”、“贰钱伍分”及“伍钱”五种。“伍钱”即值银钞半两、铜钱五百文,为“权钞钱”之最大者;径达8厘米,重120克左右,系有史以来出现之最大行用方孔圆钱。以铜钱权钞行使,又称“至正权钞”。钱文书体特别俊秀流畅,与“至正通宝”一类书法相同。这类铜钱均比较罕见,价格极高,市面价值超过百万。

元代时期推行银钞纸钱,政府可用纸钱代替金银或铜钱,而这个至正之宝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方孔圆钱实际上也起着政府的准备金的作用。不过即使此钱如此巨大,若除于500也只是小平钱重量的十分之一罢了,如此想来感觉元顺帝败的不冤。




7、清-咸丰元宝當千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开展迅猛,并在江苏南京建都,此刻清政府赖以铸钱之用的滇铜,因路途阻断而无法运进北京。一方面是打压起义急需许多的军饷开支,一方面是铸钱的原材料告缺,给清政府造成了严峻的财务困难,最终迫使清政府自咸丰三年开端发行纸币和改铸大钱来补偿财务亏空。咸丰朝宝泉局所铸钱有“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五百”、“当千”等五种面值。

咸丰大钱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咸丰元宝当千钱币是这些重铸的大钱里面面值最高的品种,但是如今的存世的量十分稀少。该枚咸丰元宝当千,直径:65毫米,厚:8毫米,重量160g。铭文字体雕刻得精致而又清晰,钱币表面则清秀俊朗,刻着“咸丰元宝”四个字,背穿上下“当千”,左右满文雕刻宝局名,“宝源”两字横排。再读钱文,可见无论面文还是背文,其楷书书意皆为端庄正点,笔划有力,笔锋鲜明,布局协调规范,宝源局铸品之书意神韵昭然,历史过渡性自然,为钱币珍品。形制规整,大小合适,包浆老道,锈色自然,岁月流痕鲜明,流通使用痕迹明显,铜质精巧。其传世品质色品貌一目了然矣。由于咸丰元宝当前钱币流传下来的不多,存世的十分稀少,所以该钱币是十分珍贵的,很值得收藏。此钱的价值在二三十万间不等

清政府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铸虚值铜钱重量竟然能以一当五十枚小平铜钱,只能说晚清政府活该被骂。






8、唐叛将史思明铸-得壹元宝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虽为大唐帝国的鼎盛时期,但唐王朝却开始走向衰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安史之乱全面爆发。乾元二年(759年),叛将史思明杀死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在范阳称“大燕皇帝”,篡夺安禄山大燕政权。上元元年(760年)六月,史思明销毁洛阳铜佛铸造“得壹元宝”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流通使用,但因军事上的不利,史思明开始迷信“得壹”为不祥之兆,铸造仅数月后便下令收回改铸“顺天元宝”直至安史之乱平息。贼平后,大唐政府下令废除并“还将铸佛”。从当时流通的货币来看,史思明确实具有一定经济军事实力。得壹元宝钱铸造精美,出土量极为稀少,即便在洛阳也难得一见,泉界也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可见其非常罕见。得壹元宝除背上月纹者其余皆罕见,更有背四月者堪称古泉大珍。此钱现值数万至数十万不等

得壹元宝制作工整,钱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铸有月纹之币,尤为鲜见。据说,星月纹寓意“进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讨吉利,在钱币上铸月纹,但封建割据不是历史的进步,更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终的失败下场,倒又为这枚古钱增添了一点历史讽刺的色彩。


9、元起义军-天启通宝

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徐寿辉迁都汉阳(今湖北武汉),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有小平,折二,折三,面文楷书(折二又有见篆书者)书体端正,由于天启作为年号的时间很短,铸钱不多,保存下来的更少,属珍罕名誉品之一。

元天启钱“天”字饱满有力,尤其一捺,刚劲有力,非大手笔不能为之;“启”字繁体结构中的“户”字,非常特别为横户;“通”字和“宝”字有瘦金体风味,显然受宋钱“大观通宝”和“崇宁通宝”影响较大。明“天启通宝”钱“启”字左上部的“户”字,其上不是点,而是一横,与下部“尸”字不相连,而元“天启”的“启”字上的“尸”字上方一横是连接的,二者有明显不同。这是鉴别明“天启通宝”和元“天启通宝”钱最明显的特征,此钱价值在十数万左右。

想明朝天启皇帝当初将要铸钱时,官员才发现民间已有数种天启通宝,惹得皇帝大为震怒,最后是其乳母奉圣夫人客氏称此是祥瑞才混过去了。想想幸亏方腊没铸铜钱,否则永乐皇帝遇到这种事不知道会怎么办。




10、北宋-靖康通宝

靖康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是北宋宋钦宗时期铸造的,属国家一级文物,靖康通宝币质为铜、铁、银。靖康通宝折三篆书大钱,直径31.5毫米,重7克。

由于北宋的灭亡,以靖康年号铸造的货币发行量极少,不论从传世和出土来看其数量极为罕见。靖康通宝是藏家寻觅的稀有币种。

靖康的形制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式。钱文有篆书真书隶书三书体。元宝篆隶成对,通宝篆真成对。书体苍劲善变,版式繁多。其中惟有元宝折二对钱及小平铁钱属于正式铸型,其余版别更是弥足珍贵。属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北宋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

靖康通宝版别多,是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它不仅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还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市场上高仿品很多,价格也不菲。靖康通宝折二钱,2007春季拍卖会成交价71,500元,靖康通宝折三钱未见拍卖会成交价。如今靖康通宝的价格大致在十数万元左右


11、后赵-丰货

公元319年有个叫石勒的人,于襄国(今河北省邢台)称王,建立后赵。《晋书·石勒载记上》:“置挈壶署,铸丰货钱。”

此钱铸于后赵国都襄国(今河北邢台)。钱径2.4厘米左右,重2-3克。分内外廓俱全及面无内廓者两种。“丰货”’二字篆书而见隶意,笔画壮实有力,横列穿孔两侧。在计重记值的五铢钱系盛行的时候,钱文“丰货”的出现是一种突破,像一丝清流涌入;然而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丰货钱通行困难,未久即罢,故今传世丰货钱不多。

丰货钱的铸工较差,币质采用青铜,文字苍劲古拙。有篆、隶二体,篆书者面有好廓,隶书者无之。此钱的价值在1-2万元左右

丰货钱在历代素以富钱称谓。古人以为,藏有丰货钱会使人家财丰富。清朝藏泉大家戴熙在《古泉丛话》中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张叔未来阅金石,戴送他一块封泥,第二天张以一枚丰货钱作为答礼,并写了感谢信说:‘封演撰的钱谱认为富钱,得了此钱会致富,我将来家资巨万,都是先生所赐的,真是感激不尽。’听见的人都认为是笑谈。”


12、伪齐-阜昌重宝,阜昌通宝,阜昌元宝

阜昌通宝,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金代伪齐政权刘豫,阜昌年间(公元1130~1137年)铸造的钱币。有“阜昌通宝”、“阜昌重宝”,直径约35mm,钱文清晰精美,书法精妙绝伦,极美品。

阜昌通宝为折二型铜钱,与元宝及重宝同铸于一时。该钱制作精整 ,文字秀美,“阜昌通宝”钱文分楷、篆两种书体,为对品,其中篆书钱少于楷书钱。楷书钱略带宋徽宗“瘦金”遗见。钱文直读,光背无文,阜昌通宝钱今不易见到。

在金朝灭掉北宋以后,曾扶植一个大齐国,建都大名府,后迁汴梁,皇帝是刘豫,年号阜昌(公元1131~1137年)。在此期间铸行阜昌元宝小平钱;阜昌通宝折二钱;阜昌重宝折三钱。大齐国在金朝羽翼下虽仅存七年,但所铸钱币却清秀娟美,比一般北宋钱精整。


“阜昌通宝”四字为真、篆二体,直读,光背无文。径3厘米,重8.3克。制作精整,文字秀美,铸量尤少。阜昌三等钱中,以折二对钱最难求全。


刘豫伪齐傀儡政权建立后,秉承金朝旨意,政治上实行残暴压迫,经济上聚敛财物,军事上助金攻打南宋。

刘豫为满足伪齐统治集团和金统治的需求,接纳户部侍郎冯长宁之请,立“什一税法”。什一税法就是收百姓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为税,这是历史上较沉重的赋税。除什一税法外,还有名目繁多、多如牛毛的各种杂税,“赋敛及于絮缕,割剥至于蔬果,凡民间蔬圃之田,皆分三季纳税。‘连民间的坟墓等,也要掘了,以聚敛棺中葬品。四境内之民,无论男女老幼,无日不纳税。伪齐统治下的人民,生活极其痛苦,而刘豫却过着腐败透顶的生活。

傀儡皇帝刘豫毕竟是金国的一个棋子,当金国有实力统治中原地区之时,就派兵捉住他废为蜀王。刘豫哀求金国元帅完颜昌:“父子尽心竭力,无负上国,惟元帅哀怜之。”完颜昌说:“当年赵氏少帝出京时,老百姓们燃顶炼臂,号泣之声闻于远迩。如今你被废,没有一个可怜你的人,你为什么不自责呢。”

刘豫作为金朝的傀儡,对中原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只能说二鬼子比鬼子更狠真的是古已有之了啊。












13、南宋-建炎重宝

论稀有不如建炎元宝,论故事它确实没什么故事,所以建炎重宝的价格仅仅是一两万元而已,但是这钱的字体确实不错,我个人挺喜欢的,所以也加进来了。


14、元-至元通宝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

“至元通宝”铸造于元代至元年间,即公元1264-1294年。据史书记载,“至元通宝”版别众多,大小不等,钱文有汉文和巴思巴文两种,由于铸期仅有数月,故而遗存不多。汉文小平“至元通宝”,直径约2.5厘米,郭细肉厚,穿孔适中,外观古拙陈旧,铜质粗糙坚硬,风格质朴庄重,正面钱文为楷书“至元通宝”,字体工整挺拔、浑厚有力。此钱虽然在规格样式上效仿宋代钱币,但是游牧民族的风格特色仍然显露无遗,与外观精致典雅、铜质细腻光滑、钱文清丽娟秀且温润婉媚的宋钱形成鲜明对照,凸显了蒙古民族粗犷豪放的精神气质和讲求自然实用的审美趋向。

至元通宝作为元朝建立后的第一种发行的钱币,其铸造量较少,汉文小平钱相比八思巴文钱更少,价格可至数万。至元通宝的币值重量还是很合理的,只是发行量作为一种开国钱着实有点可怜,感觉元帝国的重武轻文可以说是与宋走了两个极端,国运不长也是在这种种隐患中早已注定。






15、南宋-端平重宝

端平重宝,中国一种古币。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铸行。钱文精美,存世稀少,另有端平元宝、端平通宝,理宗年间(公元 1234 —— 1236 年)铸。元宝铜钱仅得小平,铁钱有折三、折五、折十三种,纪年仅“元”字。通宝铜钱有折三、折五。另有铁钱,有大至折十二者。重宝仅折五铜钱。

端平重宝存世少见,市场价格在4万元左右,另见有折十型端平重宝大钱,罕见。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的正月初十,宋蒙联军攻破蔡州金哀宗自杀,金国灭亡。按照事先约定,宋军和蒙古军在灭金后各自撤退。宋将孟珙将金哀宗的遗骨运回临安,送到太庙告慰那些被金兵欺侮过的先人。南宋全国上下一片欢欣,朝中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宋理宗血气方刚,正欲行恢复之计,他急于夺回河南地区,尤其是原来郑州巩义在的原北宋皇帝的陵墓,于是在灭金后的四个月内,宋理宗就三次派出使者到河南拜谒祖陵,同时暗中进行军事侦察,还下诏支持“踞关守河”的建议,位居首相的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也一改先前的主和姿态,非常赞成出兵中原。但由于各地将领掣肘,最终只以六万步卒挺进河南。

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宋理宗授赵葵为收复“三京”的主帅,率宋军主力五万人,从泗州(今江苏盱眙西北)渡过淮河北上;授赵范为两淮制置使、节制军马兼沿江制置副使,由他率军屯驻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一带,“以张声势”;由全子才率淮西兵万余人先期北上,直取开封;以杨恢知襄阳府、京西安抚副使,代替史嵩之行京湖制置司公事,负责运送军粮;以张嗣古权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巩固天堑,应接汴洛” 。同时命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兴元府赵彦呐临边秦、巩,以牵制关内蒙军。

蒙古将领塔察儿早就闻报宋军北进,便率所部蒙古兵退到黄河以北,故意向宋军示弱,以引诱宋军深入。撤退之前,蒙古人事先掘开黄河南岸的金朝河堤,造成两淮一带出现大片黄泛区。(当时黄河夺淮,由苏北入海。)从寿春到汴京一带,有些道路的水甚至能漫到颈部,宋军进军过程非常艰辛。 宋军的后勤补给线被严重破坏,运粮队得绕过两淮黄泛区才能抵达河南境内。

七月初二,全子才军抵达汴京郊外二十里扎营,为蒙古防守开封城的原金朝降将李伯渊杀死主帅崔立,以城来献。

七月初五,全子才率宋军进入汴京城,实现了岳飞等抗金将领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然而他们看到的,已不是《清明上河图》中那座繁华的都市了,曾经超过百万的人口只剩守军六百余人、居民一千多家,只有大相国寺和原北宋宫殿变化不大。

七月二十日,赵葵率宋军主力淮东兵五万赶到汴京与全子才会师。

赵葵到了汴京后,便指责全子才没有继续西进攻取洛阳。求功心切的赵葵一面派人去催军粮,一面把汴京的军粮先集中给部分兵力,让这部分兵力分到5天的粮食,而后进军洛阳。而其他留在汴京的部队,等军粮运到汴京后,再出发前往洛阳。于是,宋军前往洛阳的军队,便变成了分批投入,给了蒙古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由于赵葵对全子才没有进兵的不满,他改任他手下的徐敏子为前锋部队的监军,将全子才留在汴京。前锋部队共13000人。之后,由杨义指挥原全子才部的淮西兵以及其他部队作为第二梯队在得到军粮后前进去洛阳。部队拿到粮食之后,都纷纷叫嚷军粮太少,赵葵却仍然强行命令各军出发。

七月二十一日,即赵葵到达汴京次日,徐敏子不得已命令前锋所部的13000宋军,把5日军粮分作7日来食用,前往洛阳。

七月二十六日晚,徐敏子派宋军前锋和州宁淮军正将张迪率200宋军抵达洛阳,城内没有任何守军,洛阳居民上千人登上城墙欢迎宋军收复西京洛阳。

七月二十八日,宋军第一梯队13000人全部进入洛阳城,赵葵迅速将收复洛阳的捷报传到临安。

七月二十九日,宋军粮尽,而洛阳残破无法补给,只得采野草和面作饼而食。宋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听知宋朝北伐之后,蒙古人虽然放弃洛阳北渡黄河,但是在洛阳、孟津、潼关等大片地方却留下不少的蒙古骑兵哨骑侦察宋军动向。在宋军前锋离开汴京前往洛阳之后,塔察儿命令部将再次渡过黄河,到洛阳东边的龙门地区埋伏,并准备在放过宋军第一梯队进入洛阳城后,才突袭宋军第二梯队,把洛阳和汴京的宋军切断,然后再各个击破。

七月二十九日,宋将杨义率领的第二梯队15000人,经过五六天的长途行军后,抵达洛阳城郊的龙门镇。杨义命令全军就地休憩。宋军官兵刚散坐进食,附近的山顶上却顷刻立起了两把红、黄大伞。蒙古骑兵顿时从四处疾驰而来,在其主将刘亨安的带领下,击杀宋军。宋兵以弓弩手为主,在这猝不及防的攻击中根本来不及列阵,刘亨安又横槊冲突于宋军中,致使宋军全军大溃。大部分人被拥入洛水溺死,只有主将杨义和少部分斥候逃入到洛阳城中。龙门之战,是一场典型的蒙古骑兵伏击战。宋军第二梯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洛阳城里的第一梯队遭到孤立。

龙门之战后,蒙古趁机逼近,前锋到洛阳城下扎寨。宋军无援无粮,而洛阳城大人少,守城也是不可能的。于是监军徐敏子决定趁着蒙军主力未到,突围回师。洛阳的宋军一面袭击蒙军前锋掩护宋军主力的行动,一面于八月初一渡过洛河,背水列阵。

八月初一,蒙古军率先发起攻势,多次冲击宋军阵营。宋军作战顽强,屡次击退蒙古军。双方胜负相当。

八月初二,蒙古军以步兵执盾牌前进,把宋军的阵势切断成三部分,再以骑兵冲击。宋军则以步兵大阵为依托,战至中午,杀敌400余,夺得盾牌300多面,再次击退蒙军的攻势。

尽管宋军在正面战斗中不落下风,但这个时候已经断粮四天了,形势非常不妙。徐敏子认为东面蒙军是主力,于是率宋军向南方突围。蒙军知道宋军突围后,以骑射手在后面追杀。宋军的绝大多数是步兵,纷纷被杀死在逃跑的路上,宋军战将几乎全部战死。

八月十一日,徐敏子带同300残部,狼狈逃回了南宋光州境内。

赵葵、全子才得到入洛失败的消息后,虽各拥兵数万,然以粮草未集为由,遂决定放弃应援洛阳宋军,立即自开封退兵。由于在撤退之前,他们没跟士兵们交代清楚,所以士兵们都以为是去增援洛阳,结果出城之后才发现是率军撤退,顿时人心大乱。宋军在撤军途中极无纪律,致使后军溃散,全部辎重遗弃在了中原。

在四川方面,虽然郑清之一再催促赵彦呐出兵,但赵彦呐却坚持不发兵救洛。端平入洛就此以失败告终。

九月,宋理宗首先处理了主战官员与将领:赵葵、全子才官阶各削一秩;徐敏子削三秩、放罢;杨义等停职。(赵氏兄弟与全子才后来又回到宋蒙前线,犯下了比端平入洛时更大的错误。)又知道自己估计不足在先,只将史嵩之改职为刑部尚书。

其次,宋理宗下达罪己诏。他骂自己“朕以寡德”,承认“兵民之死战斗,户口之困流离,室庐靡村,胳胔相望,是皆明不能烛,德有未孚,上无以格天心,下无以定民志。”“托予小子不替上帝名,欲图绍复之功,岂期轻动于师干,反以激成于边祸,至延强敌,荐食神州。”“斩桑伐枣破屋流离之状,朕既不得见;慈父幼子寡妇哭泣之声,朕亦不得闻。”表示要“下诏以陈轮台之悔,益申儆于边防。”

端平入洛行动为蒙古大举进攻南宋提供了口实,给南宋提早带来了边患。宋、蒙联合灭金使双方关系暂时得到缓和,但蒙军的北撤不过是待机而动,“端平入洛”正中其计。

34年年底,蒙古使者王檝来到临安,谴责宋廷“败盟”。

1235年春,元太宗遣皇子凉王阔端和曲出出师攻宋,宋蒙战争全面爆发。


由于入洛之师的溃败,宋军伤亡惨重,大量器甲、舟车、粮食,悉委敌境,造成江淮空虚,无人守御。

端平入洛失败后,宋廷官员不是总结经验教训,精诚团结,一致对敌,而是再一次互相攻讦;主战者固然消极灰心,主守者也提不出任何良策,造成朝政的更大混乱。

宋理宗的对外态度发生了大转变。端平入洛的失败给了他很沉重的打击,先前一度高涨的热情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是消极保守,并且贯穿在他之后的朝政中。宋孝宗虽然隆兴北伐失利,还是和虞允文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在治理内政上也颇有作为。宋理宗则是这次挫折后再也没有打起精神,余玠之死、刘整之叛等等南宋灭亡的种子就是在宋理宗当政的后期埋下的。

端平重宝作为一枚较少见的铜钱,见证了南宋端平入洛这段历史,宋理宗这位在位长达四十年的皇帝在此战后逐渐由明转昏,我也只能说是大宋药丸。


16、新朝王莽-六泉十布一刀

王莽此人最大的罪过不是篡汉,而是将虚值钱这一万恶之源发扬光大。虚值钱又名大钱,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是周景王所铸空首布,但是那钱好歹确实很大啊,到王莽这里倒好,一枚十克不到的大布黄千能相当1.6公斤重的一千枚小泉直一,对人民的剥削真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其所铸的许多铜钱如今价格相当贵,能值数万到十余万不等,除了大布黄千,货布,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这些较常见的铜钱外,均价值不菲。


























17、元起义军-大义通宝

元末起义将领陈友谅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杀其头目徐寿辉,而于湖北武昌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并铸“大义通宝”。依天启、天定钱制,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铜色红褐,制作稍逊,泉界素有“精天定,烂大义”之说。“大义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分别为2.3、2.7、3.1厘米,规格工整,然略小于天启、天定钱,存世较少。价格在数千至数万不等。






18、明-弘光通宝背凤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于崇祯至弘光年间(公元1644年10月至1645年4月)所铸造。版别比较复杂,分小平及折二,小平分南京版、凤阳版、桂林版、贵阳版、背星、背凤等版别。折二分背贰、楷书光背二种。

此钱见证了南明第一个皇帝朱由崧6个月的短暂皇帝生涯,见证了最后一个拥有明中都凤阳的皇帝走向覆灭,《国语》曰:周之兴也,鸑鷟鸣於岐山。鸑鷟就是凤,可惜凤鸣岐山的伟业南明皇帝们终究不可能实现,明朝的衰亡已成定局。此钱仅价值数千而已,但我个人确实挺喜欢的,便在此加以赘述。


19、南宋-乾道元宝背正楷篆一对

南宋孝宗皇帝赵昚,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铸造。“乾道元宝”有折二铜钱,大小多种铁钱存世。铜钱篆书楷书成对,铁钱种类繁多,背铸“正”,“同”,“松”,“舒”、“邛”等记监。铜钱一般光背或者背星月。

价值在数千左右,于孝宗朝开始,南宋铜钱渐少喝点,铁钱渐多,铜钱的品相也相对下降。




20、南唐-永通泉货

永通泉货,中国古代钱币之一,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宗李璟在位时期所铸造,分为隶书,篆书两种。

唐朝后期,政权割据分裂。徐知诰篡吴称帝后,改国号为大唐,史称南唐。中宗李璟是南唐的第二代君王,他在政治上就没有其父的英明。当时有个叫钟谟的官员“请铸大钱,以一当十,文曰‘永通泉货’”(详见《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大钱的铸行实际上等于公开掠夺百姓财富,于是物价高涨,私铸泛滥,人民生活更加困难。由于小钱在兑换中明显吃亏,故民间匿币而不出,甚至销钱铸器,以获厚利。随后名为韩熙载的官员建议“铸铁‘永通泉货’钱,以一当二”,与旧铸并行,更造成“农商失业,食货俱废”。

又是万恶的虚值钱,但是就是这种铜钱特别少,特别值钱,其价值在十余万左右。




21、后蜀-广政通宝

广政通宝,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昶广政元年(公元938年)铸行。 分铜钱、铁钱两种。铜钱面文广政通宝,直读,八分隶书体。 钱背多光素无文。 广政廿五年(公元962年)始铸铁钱。 广政通宝铁钱形制大小与铜钱相同,当时十枚铁钱值四枚铜钱,与广政通宝铜钱并行流通。 北宋灭蜀(公元965年)后,蜀地专用铁钱,直至南宋。近年先后在四川合川、彭山等地发现广政通宝小平铁钱实物,出量稀少。

早年被评为古钱五十名珍之一,今已不甚难见,市场价格在2万元左右,铁钱、铅钱市场价格在500元左右。


22、南汉-乾亨重宝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 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7)铸造。另有“乾亨通宝”铜钱,存世均极少。乾亨二年,又铸造“乾亨重宝”铅钱,文字拙劣,有传形及背穿上“邕”字者,出土很多,价格不高。这铜钱价值上万了。


23、南宋-淳祐通宝當百

淳祐通宝,南宋镇守四川时的初铸试样钱。或因战争所需,旋即废而改铸背文“当百”虚值大钱,以供军饷之用。是钱因其存世极罕,尤以折十空背大钱为最,昔古泉家方药雨有孤品称之,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中将其定为无定价品,是古钱币大珍品之一。

淳祐通宝當百是南宋虚值钱的绝唱,存世量较少,价值在数千左右。


24、战国-秦两甾

两甾,又名“两锱”,战国中晚期秦国所铸圜钱。两甾钱铸于秦昭王十六年(前291)至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铸主”为穰侯魏冉、泾阳君公子市;“铸地”在穰城(今河南南阳);流通于魏冉和公子市的封地,仅少数流通到域外。

在记值上,一锱为六铢,两锱为十二铢,即半两,也就是半两的异形钱。两甾直径为2.9-3.3厘米,重7克左右。其形制是外圆内方,初期没有廓、后期可以见外廓,钱背平素无文。钱文挺立,笔画端正,工艺规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其铸造时间有限,流通区域狭小,加之铸造量本身并不大,如今少有出土,流传下来的就更是稀若星凤了。

两甾钱”早在南宋时就有出土。南宋洪遵《泉志》引敦素曰:“微有外轮,背面无好郭。其文篆书,右曰两,左曰甾,形质大抵似半两,制作古异,源流莫知。”清初尚龄《吉金所见录》:“今按甾即籀文锱字省去‘钅’旁,说文六铢为锱,二十四铢为一两,今曰两锱即半两也。”《金石契》:“此钱形同秦半两,当亦秦制。”


25、金-正隆元宝行元

正隆元宝为金建国四十二年第一钱,与前此沿用之辽、宋钱并行。正隆元宝仿北宋大观平钱制作,质地精良,文字俊秀,楷书钱文旋读,边廓整肃,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3.4克左右。正隆钱文端庄统一,甚少差异,唯以“正”字末笔是否出头分为两式。传世以左竖连下横作“﹂”者为众,末笔出头者稀有。1983年湖南麻阳出土正隆元宝大钱数枚,径2.9厘米,重4.5克,肉薄背平,相当北宋折二钱,是为最新发现。史志多载“正隆通宝”,有误。据报建国后黑龙江曾出“正隆通宝”钱一枚,迄今未曾确认。有合背钱,另有安南铸薄小异体钱。

大字行元作为极少发现的版别,其价格在数千在上万不等


26、崇祯通宝户五/工五

崇祯年间铸行的崇祯通宝,种类繁多,计有百余种。崇祯元年开铸的崇祯通宝,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铸作精良。但三年后,改为北京钱重一钱,南京钱重八分,从此后,钱制开始趋于复杂,崇祯通宝以小平钱为主,有当二,当五,当十大钱。

崇祯小平钱皆为顺读,分为背无文字和背有文字两大类,但有一种隶书体背无文小平钱,比较罕见。在背有文钱中再分二类,一种背铸星月纹标记;一种是背铸文字:有背记重,背记局记地,背记事。

此外还有一种背文穿下铸奔马图形的小平钱,径小轻薄,俗称“跑马崇祯”,此钱铸意不明,但民间传说却把此钱和闯王李自成和南明马士英巧妙的联系起来了,李自成号称闯王,“闯”字门内有马,“跑马崇祯”预示着“一马入门,门下有马”灭亡崇祯者必为李自成也。而马士英是明末凤阳总督,崇祯死后拥立福王于南京,但他虽手握大权,却不积极抗清,反而结党营私,排斥抗清名将史可法,结果导致扬州失守,福王政权被灭。人言“跑马崇祯”意味着“一马乱天下”。


崇祯当五钱,面文皆为楷书顺读,仅背文记局一种,分:工五,监五,户五三种。该钱制作精美工整,铜质呈金黄色,浑厚凝重。

崇祯是明朝钱币最复杂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最复杂的时期,其中小平钱复杂的背文,版别更加体现了崇祯钱制的混乱性。

总结:崇祯时期混乱的币种与币重暗示着王朝的衰亡,万恶的虚值钱恰恰证明了明王朝末年财力不济的窘迫。




27、唐-高昌吉利

唐朝 贞观年间西部(今新疆地区)高昌国当时铸行的一种流通货币,有大样、中样、小样等多种版别,从钱质上看,可分红铜青铜两种,钱体厚重,制作精美,钱文为隶书,方正见长,旋读素背,附图实物为中样钱,足可看出高昌国高超的铸钱水平,也是汉文化在西域的充分展现,钱径为26毫米穿径,7毫米,厚2.5毫米,重7.5克,具有浓郁的魏晋钱币之气韵。 此钱曾于1928年在吐鲁番出土一枚,现存世量不足三枚,可见其珍稀之程度!(事实上如今也有出土,没到百科这么夸张)

中国古代西域地区的高昌国先后经历了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权。据专家推测,在阚氏、张氏、马氏统治高昌地区的五十七年间,政权动荡,经济萧条,是没有能力铸造高昌吉利钱币的。所以高昌吉利钱币很可能铸造于此后相对稳定的麴氏高昌时期。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其铸造者是公元623年继承高昌王位的麴文泰。此钱价值数万。


28、唐-咸通玄宝

唐朝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阳监铸,直径2.2厘米,钱文四字隶书而含魏碑风骨,直读,章法匀称有力,因铸而未行,故传世绝少,唐钱第一珍,也是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南宋洪遵《泉志·正用品下》记载:"咸通钱"条旧谱曰:唐咸通十一年,桂阳监铸钱官王彤进新铸钱,文曰'咸通玄宝',寻有敕停废不行。"

咸通玄宝是中国古代用金属铸币中唯一以"玄"字命名的钱币,铸造数量及发现量极少,虽做工简陋,但存世量与出土量都很稀少。此钱价值不菲,可在十数万左右。


29、清天地会-义记金钱背方联

金钱义记,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清咸丰八年(1858年)浙江平阳赵起等八人聚义成立金钱会,并铸“金钱义记”作为会员入会凭证。

“官不法,民难活,逼得良民造金钱”十九世纪中叶,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浙江南部爆发了天地会支派金钱会的起义,反抗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和剥削。此钱价值数万。


30、清-太平天国-天国圣宝

天国圣宝是天平天国早期铸币,太平军于癸好三年(1853年)攻克南京(改称天京)之后,即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太平军的货币除初期名称为通宝外,其余均称圣宝。圣字取意于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纲领,故太平军的圣库、圣粮、圣兵等等多用“圣”字,钱币亦如此。

天国圣宝刚铸行不久,天朝便作出规定,凡铸太平天国的钱币一律使用“圣宝”字样,因此很快停铸和回收了“天国通宝”钱,改铸正面仍“天国”背面为“圣宝”的大钱,以一当十。小钱有“太平天国”背圣宝、“天国圣宝”背太平、“太平圣宝”背天国等10种不同版式。由于铸期短暂,铸钱不多,只在江南一带使用,故传世品很少,“天国圣宝”大钱更少,“天国通宝”大钱更是凤毛麟角,存世量至今仅发现十二三枚,除了两枚早年流失海外,其余均在国内。此钱价值近十万。


31、成汉-汉兴

东晋李寿踞成都改大成国为汉,改元汉兴(338—343年)并铸“汉兴”小钱,系我国钱币史上最早之年号钱

旧谱有订为汉初荚钱者,乃读史有误所致。“汉兴”二字隶书,有直读、横读二种。径约1.2厘米,重1克上下。汉兴钱制作粗陋,字浅肉薄,传世数量不多,尤以横读者为罕见。此钱价值数千。

汉兴作为中国最早的年号钱值得一提,而随着历史的车轮滚过这种年号小钱还将不止一次的出现。


32、北宋-重和通宝

重和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徽宗赵佶重和元年(AD1118)铸造,铸行时间不满3个月。 面文“重和通宝”对读,有篆、隶两种书体,钱文篆书者少于隶书。

重和通宝铸造精美,仅见一种版式,因铸造期限极短,加之南北宋交替时期,战乱频繁,故此钱量少难觅,是北宋钱的名誉品之一。近年来陆续发现小型重和通宝,类似于私铸币。此币的特点是尺寸较小,钱体轻薄,文字软弱,铜质较差,和北宋时期安南所仿铸北宋其他年号钱极为相似,应为安南所铸或民间私铸,较为少见。

重和元年,宋金立下攻辽盟约。重和二年,宋江领导梁山泊起义爆发。

“重和”为北宋徽宗第六个年号,宋徽宗在位24年(1101--1125),共用七个年号,其中使用最短者为“重和”,仅为三个月(1118.11--1119.2)当时,正值北宋南宋交替之期,昏庸无能的宋徽宗,一面对北方外族侵略者奴颜婢膝,一面对广大的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实则“重”而不“和”!其间所铸之重和通宝,小平,光背,钱文为隶书,篆书对照,字文俊美,厚肉深郭,深受历代钱币收藏者的珍爱。又加之其行用时间极短,因战乱朝代更换等各种原因,存世极少,因此其经济价值亦很高。“重和通宝”钱在形制上独有特色;面上布置,除文字大小一致,上下左右互相对称外,连空白也成斜线对称。结构宽博,构思缜密;钱文笔画匀称,与轮廓浑然一体,规整精致。足见铸工精良,匠心独运。

就钱文而言,也有其独特的地方。首先,无论篆书还是隶书,都保其方正风格。且隶书于平直之中见圆润,篆书于圆润之中显平直。隶书隶“贝”开足,篆书圆“贝”开足,二部首把“八”两笔写成这种形式,突出地表明了方正和稳健。其次,笔画流利多姿,韵致生动;笔力拙朴浑厚,雄豪磅礴,比起“崇宁通宝”等“瘦金体”,更加显得俊逸潇洒。“重和通宝”为北宋第八帝徽宗“重和”年间所铸。其珍罕主要表现在“重和”时间最短,铸钱较少上。北宋166年,历九帝,35个年号,铸年号钱30种,类别版面无法统计。此钱价值为数万至十万不等。




33、辽-壮国元宝

史无记载,过去曾经一度认为是五代后晋所铸造。从近年出土情况看当属于辽代铸钱,文字较一般辽钱工整,广穿,钱径约23mm,重约2g,另有助国元宝钱,风格一致,亦为辽钱。

壮国元宝虽认为系辽铸,但风格不类一般辽钱,存世较少见,市场价格在8000元左右。


34、辽-统和元宝

辽上八品之一,统和元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辽国圣宗皇帝统和年间(公元983年-1012年)铸造。为小平钱,直径在22.5----24.5毫米之间。现有小字版、大字广穿版、背星月几种均传世稀少。

辽钱,制作多粗糙,背多错范,简陋不工,工艺不高,早期辽钱均极罕见;但物以稀为贵,价值不菲。此钱可值2-3万。


35、辽-通行泉货

通行泉货是早期的辽钱,文字为隶书,是辽太祖阿保机(916—926年)时代或其前、后所铸。

早期辽钱。1981年内蒙林西县(辽上京附近)又出土一枚,更确证为辽钱无疑。因其未用年号而援五代南唐永通泉货”例,且书隶体,“通行泉货”四字旋读,拙朴富辽钱风,仅见数品而版式不一,有大“通”小“通”之别,亦有光背或背上仰月之分。径2.3厘米,重4.4克。钱体浑厚,色泽淳古,为古泉中大珍之品。旧谱常刊为“通行泉宝”,误。价值数万。


36、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

缺什么补什么,原本在乾隆朝只是讨吉利的天下太平宫钱,随着白莲教起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等等,此钱寄托了清政府对于国家重返太平的执念。由钱币质量也可看出,乾隆嘉庆两朝国力尚可,钱币较精美。道光咸丰两朝国力衰微,钱币质量下降。同治光绪两朝算是回光返照,但也难改清王朝败亡的结局。此系列宫钱价值上万。












37、唐叛将史思明-顺天元宝

大唐安史之乱叛将史思明于乾元二年(AD759)销毁洛阳铜佛铸造,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行用,面文为“顺天元宝”,形制与“得壹元宝”相同。版本较多,背上月版常见,其余皆少见。此钱铸造量较得壹元宝多,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市场价格昂贵。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攻占洛阳,自号“大燕皇帝”,因军事上不顺利,到处被唐军围追堵截,便迷信于“得壹”钱是不祥之兆。这样,很快就废止并收回了得壹钱,新铸“顺天元宝”钱,“顺天”形制、比值、色泽均同于得壹元宝。铸量较多,但今存以少。推行新钱对老百姓而言,是换汤不换药,再次身受其害,苦不堪言。761年史思明同样被其子史朝义所杀。此钱价值数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虚值钱。


38、北宋-折十大观通宝大字降宝

正如《宋史·徽宗本纪》中所载:“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一个醉心艺术的才子,偏阴差阳错的成了一国之君,怎能不让人为之叹息。而他自创的书法——瘦金体,正如赵孟頫评价所言"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而将这种独特的书体应用在钱文上,更增加了超越铜钱本身的韵味。大观通宝,版式复杂,其钱文字体纤秀,气韵贯通。可以说,徽宗用他独创的瘦金体将钱币书法艺术推上了巅峰。此钱价值上万。


39、明-嘉靖通宝背五钱

嘉靖通宝——明朝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铸造。形制小平至特大型钱,规格较多。钱文楷书直读。除光背者外,有背记重钱,如二钱,三钱,五钱以及记值一两等。

除小平钱价值较一般以外,嘉靖通宝钱背纪重钱共三等,皆属于嘉靖钱中的较珍贵品种。相对,二三五三等钱中,背二钱品种遗存更少一些。

嘉靖年间是明代铸币史上最独特的时期,其铸币从小平到纪重钱和当十一两,再到开炉大钱,重轮重好特大钱,直至东川府(今云南会泽)时期所铸一品超级大钱(重41.5公斤)。可见嘉靖年喜铸大钱。

此钱价值可值数万至十数万不等!


40、北周-永通万国

永通万国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连同布泉、五行大布并称北周三大美泉,是为“北周三品”之首。其铸造工艺不仅在南北朝、乃至世界铸币工艺史上,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北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铸。面文“永通万国”,玉箸篆,“永通”意为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字廓深峻,形体厚重,钱文和铸工均臻妙境,堪称“北周三品”之首。当时以一枚兑换折一钱五万枚,堪称虚值大钱之冠,民不乐用,流通时间不长。由于实行的虚价货币政策,所以“布泉”“五行大布” “永通万国”三种钱币后来亦逐渐减重。

收藏价值:永通万国为著名的“北周三品”之首,书法可称六朝之冠,喜爱者众多,升值较快,初期大样(直径30mm左右)目前市场价格在近万元左右,后期小样价格较低价格在1000-2000元之间。

周静帝初继位时,其父周宣帝宇文赟自称天元皇帝,仍旧掌控朝政。其在经济上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发指。


41、南陈-太货六铢

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所铸的六铢钱,面文“太货六铢”,玉箸篆体匀称健美,舒展有力,面、背内外廓精整挺拔,制作精良。

太建十一年(579),陈宣帝始铸太货六铢钱。钱文篆书直读,制作精整。发行之初,一枚当五铢十枚,与陈五铢并行流通,后改成当一钱。民间因使用不便,讹言其有不利于皇帝的征兆,"六"字似叉腰哭天子,遂废止。

太货六铢是南朝陈宣帝陈顼太建十一年(579年)铸行一种新的钱币,此钱铜质优良,轮廓整齐,钱文瑰丽匀称,铸造精妙绝伦,居南朝之冠。

太货六铢尽管铸造精美,在当时却并不受欢迎。因其大小和旧五铢相仿,而朝廷规定新钱一枚要抵十枚五铢旧钱,这种货币贬值,是对人民的一种剥削,于是引起人民不满,纷纷抵制。

陈是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宣帝是陈王朝中倒数第二个皇帝,其子陈叔宝即陈后主,更是荒淫无度至极。他不理朝政,整天和嫔妃一起游玩,制淫词,唱淫调,朝纲混乱。隋兵南下时,他自认为有长江天险可守,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年),隋兵顺利地攻进建康城,陈后主这是才大梦初醒,但为时已晚。“太货六铢”成了这个末代王朝的陪葬品。


42、前凉-凉造新泉

前凉张氏王朝(公元317--376年)张轨所铸,是以国号为名的第一例方孔圆钱篆书,有对读,直读二式,钱文字体也有分别,形体可分为轻小、厚重两式。市值1万元左右。

“凉造新泉”历来是钱币收藏家最为关注的钱币珍品之一,“凉”是西晋十六国时期在河西一带建立的国号名,它是我国古代第一种以国号为钱文的圆形方孔钱。钱文为篆书,有对读、直读两种读法,钱文上的字体也稍有分别;形体可分为轻小、厚重两种形式。

由于它的存世量很少,泉界对它的研究尚存在两方面的困难,一是新莽至十六国的三百多年间,河西四郡各辖据政权的史书资料至今多已散佚,现有的史籍又无从查考;二是该钱币传世品较少,即便是新出土的也很难得。

关于“凉造新泉”钱由谁所铸和铸造时间,泉界一直存有两种观点。其一说是十六国时期前凉张轨于公元301年受西晋封为凉州刺史后所铸;其二说是十六国时期北凉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沮渠蒙逊杀凉州牧段业并篡位,沮渠蒙逊不久即自立为北凉皇帝,于永安元年(即公元401年)所铸。

泉界持第一种观点者稍多。张轨,雍州安定郡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出身官宦门第,自少博通经义,有匡扶社稷之志。凉州地处边陲,自魏晋开始,便屡遭战乱,荒凉不堪,商品经济十分落后,市场交易早已不用货币,而是以布匹替代,交易时将布撕成段块,民间深感不便且浪费布料。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后,倚重地方世家望族,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设立学校,聘请鸿学硕儒讲经授学,并铸“凉造新泉”钱投放市场,使凉州逐渐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和文化中心。

作为我国最早的国号钱———凉造新泉,问世至今已有1700多年,且处西北边陲,故存世稀少,民间也十分罕见。但在解放后的几十年间,甘肃武威等凉州故地也曾有多次出土,总量有数十枚。“凉造新泉”钱文篆体书法古朴端庄,笔画纤秀,字形方正规矩,有王莽钱文之风韵,属十分罕见的古钱币珍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据行家估计,存世的“凉造新泉”钱,视品相优劣,市场参考价约为8000元~1.2万元一枚。


43、新朝王莽-金错刀

一刀平五千”刀币,分为环柄和刀身两部分,环柄为一方孔圆钱,环文上曰“一”,下曰“刀”,

字为阴刻,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上铸有阳文“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值得注意的是,这枚刀币的造型独具韵味,丝毫未拘泥于春秋战国时代刀币形制,彼时尖首刀形制。古拙稳重,并透露出秀美气息。币面铭文“一刀平五千”五字书写流畅,气势生动,毫不呆滞,承袭了战国时期币面铭文“一笔过”的特征,新莽钱币,钱文纤细,工艺讲究,钱币版别较多,但钱文大体以悬针篆为主,文体有精有粗,粗者文字平夷,制作较逊,精者轮廓斜削,笔划细挺。是金错刀的第1把刀币,其接口处不留一点痕迹。

古币通长7.8厘米,圆形直径2.6厘米,刀身铸有“平五千”三字,意思是一个这样的金错刀价值五千文铜钱。当然,实际上这种钱币包含的黄金重量远远不值五千文铜钱的价值。发行这种“不足值”的货币实际上是王莽掠夺民间财富的一种途径。因此,这种靠暴力保证流通的钱币在民间遇到了激烈的抵制。

一刀平五千是中国最早使用,而且也是惟一用错金工艺制成的钱币。由于它制作精美、造型奇特、且存世稀少,故为钱币收藏者所珍爱。历代文人雅士如张衡、韩愈、钱昭度等,留下了“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尔持金错刀,不入鹅眼贯”、“荷挥万朵玉如意,蝉弄一声金错刀”等诗词。使得王莽被历代藏家誉为“铸钱第一高手”。


44、明-大中通宝背地名十系列

大中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元末起义军领袖朱元璋称吴王时所铸。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市)设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以四文为一钱、四十文为一两、四百文为一贯。大中通宝,钱凡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钱均有光背、背字两种。大中通宝背字记京城及各行省简称。当十钱除记地外,注明“十”字,表“当十”之意。“京”字当十钱较各行省当十钱微大。 此钱铸造较为精美,并有一定的存世量,当属热门品种,有不错的市场价值和升值空间。

据湖南常德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记载,朱元璋铸“大中通宝”可分前后两个阶段:(一)朱元璋称帝前铸大中通宝。龙凤十年,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平陈友谅后,朱元璋在江西置货泉局,又铸大中通宝。颁行五等钱式,增铸“当十”一种,背穿上“十”字。

(二)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再铸。这是朱元璋称帝之后。该币圆钱,正书,顺读。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具备。这次铸的钱,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计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每局有五等。小钱背面多只有局名,折二以上还有数目字,如广西铸的折二钱则为桂二,福建铸的折三钱则为三福。清翁树培引《明史·食货志》云:“按:此大中小钱,乃洪武四年以后所铸。”初尚龄《吉金所见录》引《泳化编》云:“洪武中,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用。”皆涉及洪武初铸大中钱事。足征见前人已注意大中通宝钱鼓铸有先后之别,只未揭其差异耳。唐石父《中国钱币学辞典》指出:“凡有背文者,除折十单纪值一种外皆后铸。”

其价值数万














45、由汉至清历代花钱




































46、先秦铜钱












47、五代十国-天策府宝

天策府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十国时期楚国马殷所铸。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四年(公元910)六月,以唐太宗故事开天策府,加楚地割据势力马殷为天策上将军,马殷因铸“天策府宝”大钱以记之。钱如当十,厚重浑朴,有铜、铁、铅质三种。天、策、府、宝四字旋读,光背。言,当日流通,城内用铅、铁钱,城外用铜钱。后铅、铁钱贬值,民人称为“铑”,指垛交易即此类。

“天策府宝”大钱,内外廓齐整,币文真书,旋读,背面无文,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所铸,时在乾化元年(911年)。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总结一下:开平元年(907年),梁太祖朱温封马殷为楚王,定都潭州(今长沙)。四年,加天策上将军,尚书令。天成二年(927年),后唐封其为南楚国王。在位期间,采取“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策略,不兴兵戈,保境安民,很少主动对外交战。对内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使得湖南经济得以繁荣。此枚天策府宝也能证明,虽然发大钱,但马殷并没有搞虚值钱那套,他的大钱是足重的,这在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确实是难能可贵。


48、五代十国-天德重宝背殷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政权铸造。公元943年,王审知第三子王延政杀兄自立,称帝于建州,改国号为殷,建元天德,共历2年,铸造有“天德通宝”和“天德重宝”背“殷”钱。根据文献记载,“天德通宝”有铜铁两种,但铜钱仅见数枚,铁钱有折拾型大钱留世。“天德重宝”背“殷”钱也分铜铁两种,其中铜钱有大样和小样之分,面文也有隶书和楷书的区别,有“宝”字“足”部作隶笔,钱币界成为隶宝天德,依据旧谱讲解尚有折拾型【天德重宝背殷】大铜钱传世,极其罕见,惜拓图已残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49、清-祺祥重宝当十

祺祥通宝是清始铸,还未发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废除,“祺祥”年号仅存69天。铸币回炉铸为“同治”钱(1861年),与祺祥通宝一起并称为中国寿命最短的钱币。当时所铸多为样币,流通币几乎全被回炉改铸同治年号钱,固保存流传下来的祺祥钱极为稀少,被古泉界誉为清钱第一大珍。


50、南宋-淳祐通宝小平试铸


(以上图片来自微拍堂,公博官网等,仅供学习交流,侵删)




  

相关话题

  在中亚出现的最初的和最后的希腊文钱币分别是什么? 
  淘宝上的假铜钱能随便买吗?会不会带来什么厄运啊? 
  淘宝上的假铜钱能随便买吗?会不会带来什么厄运啊? 
  如何看待《常德津市悬赏万元 破译古印度金币秘密》这条新闻? 
  康熙通宝超厚的有吗 大概一厘米不到一点点的厚度? 
  文物、古玩、古董、考古发掘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在中亚出现的最初的和最后的希腊文钱币分别是什么? 
  请专业人士帮我看下这这两是什么材质的饰品? 
  宋代的古钱币现在有没有价值? 
  收藏玉器挂件/扳指,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东西?内壁上的文字意思? 

前一个讨论
男生是不是都喜欢长得漂亮身材好的女生?
下一个讨论
宋代圆形方孔铜钱哪些稀有值钱?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