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这么多,结果在其它地方看到一句话,更加精辟:人生是一场接力赛,你当成短跑了。
====
所以,穷了八辈子的家庭,其子弟的确不适合读大学。特困家庭,希望通过投资一个子女,好让自己下半辈子翻身。但半代人翻身,在平稳社会是不可能的。“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我非常同意。第一代穷书生,从半路开始学习知识,成为第二代穷书生天然的家庭教师。第二代是装备着比学校教育更多的书本知识去大城市、发达国家开眼界的,能够看到现象后面的本质。所以,第二代能给第三代,从零岁开始,指出正确的努力方向。每一代、第二代,都会觉得,自己前半生走了弯路。
你可以给你妈发红包啊!
崽。。你妈不是嫌你工资少,是嫌你给她给的少。。懂?
别买东西,就发红包就行。。东西几百块都看不见个啥,红包就不一样了,几百块够发好几次的了。。
想想我当年工资七百块钱的时候,我每个月给我妈一千块。我妈就从来不说我挣得少。
你还是不懂你妈的心。。= ̄ω ̄=
活到四十岁连一千万家产都凑不出来你吃什么干饭?
~~~~~~~~~~
用她们的逻辑来打败她们,说服是不可能的啦……
~~~~~~~~~~~~~分割线~~~
有人支持,我就多说几句,还真不是逗乐,我觉得真有必要这么说几次,然后,和妈或爸,吵几次烈度可控架,其实是好事,很有必要。
咱们国内的很多父母,常常有一个问题,就是和孩子的边界问题 ,感觉不是那么敏锐,到孩子已经成年了,读大学了,还是没法换位思考,过度自负的提出一些不靠谱的要求或建议。
读大学这个时候,其实还真是一个和他们自主建立边界意识的好机会。
太乖了,就很容易被父母的意愿支配,最后矛盾积累,来一次大爆发,彼此关系就出现大裂痕,一辈子相互怨恨。
那些叛逆的孩子,表现出对父母的尊重,反而会被认为是浪子回头,感动的不要不要。
看看,这就是人的心态,有点“贱性”。
所以,和父母吵一吵,释放一些压力,是有好处的,自己学着去争取和掌握一些处理家庭关系的主动权,而不是完全被操作,或者是逃避。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之前新京报2月25日发表文章:单身女性海外选精生子。文中成功女性表示“我这么成功,中国男性没人有胆娶我,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外才会娶我爱我尊重我...”
到了3月5日,新京报:起底海外买精生子。
而且新京报起底的内容很多从是“如何看待中国单身女性海外选精生子的新闻”几个知乎用户高票回答搬运的,然后“融会贯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