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历史上下注最大的一次赌博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yan-ying-50-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36年3月7日凌晨,19个步兵营和12个炮兵连的德军官兵在黑暗中排好了行军队形。脚下的道路通向莱茵兰——自1925年以来德国武装力量从未踏足的地区。3月2日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元帅秘密下达了代号“训练”的命令之后,约3万德军陆续按照之前的预案在此地集结。此刻,全副武装的他们随时准备迈出右腿向莱茵兰进军,所需要的就是来自柏林的命令。

回到1935年3月。出于对德国毁约扩军的忧虑,法国朝野普遍催促接替遇刺的巴尔都任外交部长的赖伐尔重启《法苏互助条约》的谈判。莫斯科同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935年4月,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赴日内瓦与赖伐尔。经过一个月的反复磋商,5月2日,法苏双方正式签署《法苏互助条约》(尚待法国议会批准)。条约规定,法国或苏联“成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无端侵略的对象时”,两国保证“立即进行相互支援与协助”。5月16日,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在布拉格签署《苏捷互助条约》,规定了两国在面临军事威胁时的共同防御义务。

同样是在5月2日,勃洛姆堡从柏林总理府方面接到指示,开始秘密拟定代号“训练”的进军莱茵兰的方案。5月21日,希特勒发表演讲攻击法国“将共产主义引进欧洲舞台”,并宣称此举与洛迦诺公约所规定的义务不符。这事实上为自己即将违背洛迦诺公约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整个1935年下半年,希特勒都在等待机会。在此期间,欧洲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媒体所大肆渲染的英法意三国反德国扩军的“斯特雷扎阵线”由于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而趋于瓦解,德国在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对意大利的援助也使罗马和柏林进一步走近。极右翼法西斯组织“火十字团”的猖獗以及左翼“人民阵线”运动的发展使得法国政局动荡,对履行集体安全义务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对德国重新崛起的恐惧暂时性压倒了内部的纷争:1936年2月27日,法国议会以353票对164票的多数批准《法苏互助条约》,法苏军事合作关系正式达成。

希特勒立即抓住这一机会行动起来。3月2日,代号“训练”的命令正式下达。此举引起了以陆军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为首的一大批国防军高级将领的普遍惊慌。贝克等人的反对并非空穴来风,当时德国恢复义务兵制之后的第一批新兵刚刚入伍,可以动员的后备力量非常有限。如果巴黎决定采取反制措施,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可以迅速动员90个师,后续还可以继续投入100个师。此外,一旦法德军队发生交火,苏联完全有可能根据《法苏互助条约》参与对德作战。届时不但德军必须退出莱茵兰,国社党政权以及可以追溯到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再武装化的努力都有可能付之东流。然而希特勒仍然拒绝了国防军老将们的提议,要求勃洛姆堡继续执行“训练”方案。

历史的车轮就这样来到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场景。随着命令的下达,3万德军跨过边界线进入莱茵兰地区。其中3个营的先遣部队渡过莱茵河向德国与比利时、法国边交界的亚琛、特里尔和萨尔布吕肯推进。 尽管进军的过程十分顺利,且沿途受到了莱茵兰民众的狂热欢迎,在“德意志万岁”的欢呼声中沿既定路线行军的德军并不轻松。官兵们深信法国即将做出报复,等待他们的是一场硬仗。此外,指挥官们接到了勃洛姆堡代表国防部作出的“反措施”的密令:一旦遭遇法军干涉,先遣部队立即撤离莱茵河对岸,避免与法军接火。

柏林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地行动:德军进入莱茵兰2个小时后,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正式演说,他首先强调法国与布尔什维克相勾结,本身违约在先,声称“德国不断地、反复地提出和法国保持友好关系和保障和平,而法国却拿法苏军事同盟来回答我们,这个军事同盟是专门对付德国的,这是对莱茵条约的破坏。洛迦诺公约从此失去了它的实质意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德国不应该再受这个失效的公约约束。”随后,他以其充满煽动性的言语向议员宣布“德国政府从今天起重新确立了自己在非军事区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主权”。会场一片寂静,随即就是前所未有的狂欢。媒体刊发德军重返莱茵兰的消息后,全德国的民族情绪都被挑动起来,各阶层都陷入了狂热之中。在举国上下都是“德意志万岁”“希特勒万岁”的欢呼声的时候,当日上午10时,德国外交部在威廉街照会英法意三国,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德国对莱茵兰恢复行使军事主权,并借机提出了新的“和平倡议”。

然而,尽管成功挑起了德国压抑已久的民族情绪,希特勒和他的党羽们此时仍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他自己在事后亲口承认当时可以动用的后备兵力只有一个旅。如果法国断然反制,德军除了夹着尾巴撤离之外别无选择。本就对进军莱茵兰持反对意见的陆军参谋部在得到法军13个师调往马奇诺防线的情报后,强烈要求在法军出兵之前立即撤回渡过莱茵河的先遣部队。但希特勒依旧坚持己见。平心而论,此时国内的客观形势也不允许希特勒退却了。民族主义狂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使他骑虎难下。莱茵兰的3万部队被法军一举粉碎的前景固然可怖,但在法国干预前就退让蒙受羞辱、进而导致民心尽失政权倒台的未来则更加不可接受。因此,希特勒继续把全部身家性命压在英法不会做出实质性干涉的微弱可能上。事实证明,他赌赢了——虽然国际联盟和英法两国政府都表示谴责,海牙国际法庭还准备开庭审理,但除了德国之外,没有一个国家进行军事行动。意大利自不必说。法国内部左右翼意见分裂,那13个师的法军仅仅是为了加强马奇诺防线的守备力量,并不打算干涉莱茵兰。英国对法苏之间的集体安全协议本就不满,在德军进驻莱茵兰一事上反应消极。伦敦甚至有人称德国“不过是进了自家的后院”。

莱茵兰事件的收益之丰厚甚至超过希特勒本人的预期:德军不受阻碍地重占莱茵兰,使得德国再次获得了进攻法国的绝佳的出发阵地。德国国内对于国社党政权的狂热支持达到新的高潮,希特勒被普遍视为德意志复兴的英雄。路德维希•贝克等国防军老将因多次误判而大失威信,日后逐渐淡出国防军中央,希特勒对于国防军的掌控更加巩固。欧洲小国对于英法在莱茵兰事件中的消极应对深为失望,间战时期英法建立的的欧洲集体防卫体系逐渐开始土崩瓦解。

即便事后从上帝视角进行复盘,进军莱茵兰都是一场以希特勒和国社党政治生命为筹码的疯狂赌博,而非深思熟虑后的稳健决策。毕竟其过程中充斥了太多不可复制、不可预测的因素。希特勒固然利用了法国寄希望于国际协同解决、不愿意再打一次欧洲大战的心理,但这种心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压倒法国对于国境安全的重视和对压制德国崛起的渴望,却是完全不可预知的。巴黎有无数次机会阻止莱茵兰再次武装化(《法苏互助条约》签署后不久,法国政界就有呼声要求陆军就德国进驻莱茵兰做准备。法国驻德大使在与希特勒会晤后明确指出“他要报复了”),但都被他们亲手放弃了。此外,希特勒在国防军高层激烈反对的情况下能在多大程度上坚持己见,也是难以在事前就做出准确判断的。我们如今已经无法知道在1936年3月7日那个凌晨,柏林总理府里的赌徒希特勒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煎熬。但从第一只德国军靴踏上莱茵兰的那一刻起,历史的车轮正式转轨。


user avatar   ice-you-dian-l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62年的古巴危机,赌注是全人类。当时最危险的一天就爆发3次核冲突,我们离世界灭亡近到只差一票。


古巴危机短短的13天时间里,美苏双方都在核按钮旁徘徊,世界各地的媒体都对此事进行急切的跟踪报道,许多国家领导人也都帮忙在两边调和,因为世界已经到来人类存亡的危险时刻, 或许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无法感受到那时的可怕,但在最危急的10月27号,当天就发生了3起意料之外的偶然突发事件,每一件都惊心动魄,稍有不慎就会触发全面核大战。

作者以前和一位老民警聊天时,他曾这么说过“任何爆发性的事件,其实都早有导火索,只是人们未发现罢了。”古巴危机虽然发生在1962年,但其导火索早在50年代末就埋下了。1959年,美国为了对苏联进行战略性威慑,直接在土耳其部署了15枚中程导弹,之后又在意大利部署了30枚导弹。这使得苏联的经济、政治中心全都在美国导弹的射程之下,一旦双方同时发射核导弹,那么先毁灭的一定是苏联。


“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鼾睡”,当得知美国的导弹部署后,赫鲁晓夫气的大骂:“美国佬是在赤裸裸的向我们挑衅,我绝对不能容忍”,为了扳回一局,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核导弹。自美国发动“猪湾事件”后,古巴就与美国杠上,美国则对古巴实施经济封锁。为了摆脱这种局势上的困境,古巴便投靠到苏联这一边,所以深受美压制的古巴自然非常赞同这一措施。于是在苏联的安排下,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偷偷摸摸的向古巴运输,同时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这里面的每一枚核弹头都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威力大20~30倍。


1962年10月14日,两架美国U2飞机从南向北飞过了古巴西部上空,他们照例拍摄了大量照片做侦测,结果拿回去后,美国专家仔细放大照片上的画面后,发现了一个惊天大事——苏联在古巴部署了导弹。得知此事的肯尼迪政府特别的恼火,因为古巴身处“美国的后花园”,可如今苏联却在上面部署了这么多导弹,这对美国的国防安全是极大威慑。


肯尼迪为了让苏联退让,决定采取强硬姿态让苏联明白美国不惜一战的决心,他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在通告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后,肯尼迪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并调集出兵古巴所需要的军需物资,令世界各地的美国军队进入戒备状态,同时对古巴施行海上封锁。


面对强硬的美国,自称是毛主席学生的古巴二号领导切·格瓦拉宣称:“要么革命胜利,要么舍生取义!”,而苏联为了捍卫自己的面子,开始也以强硬姿态回应。从1962年10月23日至27日,双方都展示出了不退让的强硬姿态。局势最紧张的27号,这被誉为古巴危机“黑色星期六”的一天,突然发生的3次意外事件,差点导致世界大战。

第一件——苏联打响“第一枪”

27号上午,美军的一架 U-2 战略侦察机在古巴的中程导弹阵地上空进行侦察,以探测和捕捉雷达信号,当苏联雷达发现这架侦测机后,主管防空系统的副司令官斯捷潘·格列奇科中将擅自下令开火,结果U-2 侦察机当场着火坠毁。消息传来后,美国的鹰派将领暴跳如雷,认为苏联已经打响了古巴危机“第一枪”,美军绝不能坐视不理,他们要求立刻空袭苏联的防空导弹系统,以捍卫美国的尊严。


面对这份提交到白宫的军方报告,肯尼迪对自己的下属忧虑表示:“一旦我们犯错,我们输掉的就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国家,还有全世界的人,他们在这场核冲突中没有插手,没有发声,甚至一 无所知,而他们的生命之火却要像其他人那样被核战争扑灭”最终冷静的肯尼迪暂时压住了军方空袭计划,决定等到30号再行动。

第二件——迷途的美国侦察机

同样是27 日上午,美军飞行员查尔斯·莫尔茨比上尉驾驶 U-2 战略侦察机去北极执行采集空气样本的任务,结果由于磁场干扰,误入到苏联领空500公里之远。苏联空军发现闯入领空的侦察机后,当即启动六架米格-21 战斗机升空拦截,而美国空军为了救援迷航的莫尔茨比,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命令阿拉斯加防空指挥所,出动两架 F-102战斗机前去迎击。


由于肯尼迪先前已经发表了战时宣言,所以F—102战斗机上携带的不是普通导弹,而是有着广岛威力1/7的小型核弹,更绝的是,F-102 是单人单座战斗机,唯一的防御手段就是一枚核弹头,而且核按钮没有电子锁定装置,不需要任何人授权,只要飞行员觉得生命受到威胁就可以发射,所以一旦双方遇见,极有可能引发核爆炸。幸运的是,当迷途的U—2侦察机快要被苏联的米格机追上之时,仪器终于恢复正常,它找回了正确的航向。美、苏之间一场核冲突也就此化解。

第三件——苏联潜艇险发核鱼雷

10 月 27 日晚,美军“兰道夫号”航空母舰和十一艘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战斗群,死命追踪舷号为 B-59 的苏联潜艇。为逼迫这艘潜艇浮出水面,美国驱逐舰向隐藏在海底的 苏联潜艇投掷了五颗训练用深水炸弹。这种炸弹是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杀伤力很小,但它的爆炸声响如雷鸣一般轰隆。

可当时苏联潜艇电力即将耗尽,内部冷却机出现故障,通风设备停转,不少苏联艇员忍受着五十至六十度的高温已经中暑昏迷。一直潜伏在深海中的艇长萨维茨基更是已经两天没与莫斯科取得联系,面对这枚导弹的巨大震荡,他误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


对于一个潜艇艇长而言,最大的羞辱就是在敌舰的逼迫下浮出海面。萨维茨基捂着苏联勋章,勃然大怒,下令准备发射核鱼雷。 他对部下激昂地呐喊:“我们决不会给苏联海军抹黑!让我们现在就发射核鱼雷把美国佬炸翻天,哪怕葬身海底也要拉他们陪葬!”

按照苏联海军的规章,在面临战争危机时,如果无法取得莫斯科的直接授权,必须经过舰艇两位最高指挥官、政委一致同意才能发射核鱼雷。当时的政委已经表示赞同,算上舰长已经有两票了,只要最后一票通过,这场核战争就会打响。

手握最后一票的是潜艇编队参谋长——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中校。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如果美苏真的已经爆发核战争了,他一旦反对发射,那么苏联核潜艇必然会给击毁,他也会成为苏联的罪人;可如果美苏没有爆发战争,一旦他赞同发射,那么他将会成为人类的罪人。阿尔希波夫中校捏着冷汗思考了几分钟,最后还是投了反对票,他建议上浮后看看情况,于是一场迫在眉睫的核冲突幸运避免了。

古巴危机的转折出现在27号晚上,先前苏联发了两份信件到美国白宫,其中一份措辞强硬,另一份则语气缓和。面对这两封信,肯尼迪的弟弟建议回复语气缓和的那一封信,27号晚,肯尼迪总统的弟弟、联邦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私下向苏方提出两个条件。

第一:如果苏联导弹撤离古巴,美国可以保证不入侵古巴

第二:美国承诺从土耳其、意大利撤除“木星”中程导弹,不过这个幕后交易不能公开。


苏联方面,赫鲁晓夫深知如果再拖下去,那么这场战争在所难免,而赫鲁晓夫其实也不想真正的与美国打一场核战争,这将令他成为人类的罪人。面对肯尼迪弟弟的提议,他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10月28号凌晨,赫鲁晓夫通知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苏联不得不解除古巴上的导弹,因为“战争和核灾难的危险,这可能会毁灭整个人类。为了保卫世界,我们不得不从古巴撤退”。于是一场威胁人类存亡的危机就此解除。多年之后,赫鲁晓夫回忆起古巴危机时是这么说的:“尽管我们在阶级对抗上是不可调和的,但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古巴危机结束后,肯尼迪总统特别助理小阿瑟·施莱辛格长舒一口气感慨道:“这不仅是美苏冷战年代最危险的时刻,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可以说当天发生的三件事,只有一方士兵没有克制,那么世界恐怕都毁灭了。


那么古巴危机最终是谁获利最大呢?有人认为美国赢了面子,输了里子(因为美国虽然明面上占据了优势,但背后则撤出土耳其、意大利等地区的导弹做出了让步,苏联则一箭双雕,既解决了家门口导弹威胁,又保住了古巴这个美国背后的钉子),但个人认为最终还是美国赢了,虽然美国做出了让步,但这种让步是在幕后的,而在明面宣传上美国是占据优势的一方,这对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底下的小弟心里会这么想:“咱老大硬起来连苏联都怂了,跟着它准没错”,而且美国也解除了古巴上的导弹威胁,而苏联这一边由于和美国的交易是背后的,那么在宣传上就已经处于下风,底下的小弟心里肯定会有想法:毕竟跟谁做马仔都是马仔,那倒不如跟一个最强的。


那么问题来了,也许X战警中的万磁王事件是真的?(手动滑稽)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破坏森林,生产温室气体,残害野生动物,改种粮食破坏自然生长,生产的杀戮武器让我看到了尸骨累累”

20万年前穴居人对正在生火牧猎种植的智人吼道


user avatar   liang-zhi-wu-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与尼安德特人宣战……


user avatar   xu-qi-yun-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九七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政府携外汇基金救市。要知道,如果决策失误,一旦政府输了,全香港人10年辛辛苦苦积攒的钱,就会一夜蒸发。曾荫权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曾回忆入场激斗索罗斯之前曾半夜哭泣数次,唯恐输掉全港人的钱,跳楼都是百身莫赎。虽然这和其他回答相比,并不算什么对人类历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但每每回忆起总是颇多感慨。无力想象当时香港政府的抉择到底有多艰难。


user avatar   tiantangshichong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大的赌注就是一只猿猴拿起树枝,伸向了不久前刚刚把自己家园烧成白地的火堆


user avatar   enzoj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疑是古巴导弹危机

还有当下。。

我们所有人都在赌局中,没人输得起


user avatar   hou-tian-zao-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音乐停了

2021年3月22日,星期一,在美股收盘之后,ViacomCBS宣布了30亿美元的增发计划。新募集的资金将会投入到公司未来的流媒体发展计划中[7]。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家跨国传媒巨头的股价从12美元涨到了100美元。而就在宣布增发的前一周,ViacomCBS刚刚拿下了黄金时段的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的转播权。

站在管理层的角度,这当然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高企的股价和美好的前景。这个时候增发,无疑可以卖个好价钱。

而华尔街的投行们,也早已经闻着血腥味凑了过来。经过一系列商业扯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摩根大通(JP Morgan),也就是俗称的大摩和小摩,成为了最终胜出者,联合负责ViacomCBS的增发[2]。

这次30亿美元的增发,规模其实并不算小,大小摩需要尽快找到一些能够出得起钱的投资人。这个时候,一个名字出现在了大摩的候选名单上——比尔·黄。



比尔·黄[3]

这位长相酷似岳云鹏的韩裔美国人管理着一个名叫Archegos的家族办公室。在过去的八年里,Archegos的净资产规模翻了100倍,从2亿美元增长到了200亿美元。

而这次进行增发的ViacomCBS,就是Archegos的重仓股之一。也正因为此,大摩给比尔预留了至少3亿美元的认购额度[9]。

一想到十分之一的销售任务,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大摩项目负责人的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微笑。

ViacomCBS和大摩,一个筹到了钱,一个赚到了佣金,这本该是伴着音乐跳起华尔兹的时刻……

然而,音乐停了。

在增发计划公布后不久,比尔就撤回了自己的认购。彼时,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大摩也在琢磨:身家数百亿且重仓ViacomCBS的比尔,怎么会突然撤回了三个小目标。


2

谁才是爹?

现在把时间拉回到12个小时之前,也就是中国时间的3月22日下午。

这个时候,大部分美国人还在睡觉。中国工信部的网站上悄悄地更新了一条内容:公开征求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的意见[8]。

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电子烟今后将参照卷烟进行监管。尽管只是一份征求意见稿,却仍然引起了市场的震动,电子烟行业龙头雾芯科技(RLX)的股价应声下跌了40%,接近腰斩。

这并不是雾芯科技第一次经历这种刺激时刻。就在整整两个月以前的1月22日,雾芯科技在纽交所上市,首日便迎来了将近150%的涨幅。

当然,下跌和上涨的刺激毕竟是不一样的。

巧合的是,雾芯科技,也是比尔的重仓股。而比尔所有的重仓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高杠杆。


高杠杆还有个通俗一点的说法:高负债。对此人们应该并不陌生,买房即是如此。

高杠杆的好处自然是可以通过有限的本金,获取成倍的收益。而坏处则是本金可能瞬间灰飞烟灭。

假设你贷款90万买了价值100万的房子,而房价又突然下跌到90万的话,那么银行会给你打电话让你补充保证金/抵押物。

这个电话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margin call。

如果你手头没钱的话,对不起,银行是不承担亏损的,它会把你的房子以90万卖出去,收回贷款。而你则分文不剩,甚至有可能还欠银行钱。

19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不少香港人就接到过银行的margin call。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又因为没有补缴保证金,而丧失了全部本金,甚至破产。

当然,这也看命。

如果你是在金融危机之后高杠杆买房,你可能并不会接到银行的margin call。相反,你现在可能正愉快地在家里数钱。

在此之前的几年里,比尔就是这样在办公室里数钱的,以至于数到最后,他可能已经忘了股票还有下跌这一回事。

就在这个时候,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出手了,这份征求意见稿让比尔明白了一件事:Who is your daddy。


3

八大胡同

面对来自监管的压力,任何救市行为都是愚蠢且无济于事的。最终,在3月22日美股收盘的时候,雾芯科技的股价下跌了48%。



雾芯科技股价[6]

这种情况下,比尔自然是没有心思去理会ViacomCBS的三个小目标了。他需要担心的是他的全部身家,200个小目标。而比尔的五倍杠杆,意味着他还有800亿的负债来自于借钱给他炒股的投行们[5]。

此时此刻,他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不过大家仍然选择按兵不动,因为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场金融危机,更像是监管引发的偶然事件:也许投资者们今天反应过度了,明天股价就会反弹;甚至,再不济,比尔也可以追加保证金。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大家就还是安全的。

时间来到了3月23日,星期二。

大家期待中的反弹并没有到来,不过情况也并没有恶化,雾芯科技的股价并没有发生什么波动,稳定了下来。

就在大家以为警报即将解除的时候,新的危机开始浮出水面:ViacomCBS又开启了下跌模式。

如果说雾芯科技的暴跌是源于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的话,那么ViacomCBS的下跌,则是比尔自己埋下的雷。

事实上,之所以ViacomCBS可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翻了数倍,就是因为比尔一直在不断地买买买。而随着ViacomCBS股价的上涨,比尔又可以借到更多的钱,进而又可以继续买买买,如此往复循环[1]。

在ViacomCBS增发前,比尔的持股一度达到200亿美元,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最大机构股东[9]。不过很快,他就自己点燃了导火索。

比尔在ViacomCBS增发上的跑单行为,让大摩措手不及,最终只募集到了26.5亿美元,远低于30亿美元的目标。

不仅如此,很多认购者还发现自己获得了额外的份额,就好像公司的股份已经卖不出去了一样[9]。

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

于是,在疑惑和失望中,投资者们开始卖出手里的股票。抛售之下,ViacomCBS的股票在星期二跌去了9%,星期三进一步跌去了23%。

这个时候投行们开始坐不住了。星期三晚上,高盛(Goldman Sachs)、大摩以及比尔在华尔街上的其他债主投行们,同时启动了对Archegos的margin call[10]。

第二天,比尔召集了他所有的债主,一起开了个电话会议,商量对策[9]。

这种场面,就好比海王的女朋友们相互碰了面,大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原来他也欠你钱啊?

为了避免引起市场恐慌,瑞信(Credit Suisse)提议大家先按兵不动,慢慢卸掉比尔的杠杆[11]。

这是当前状况下的最优解。

目前的状况,比尔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如果债主们想要钱,就需要卖掉比尔的股票,大家当然都想卖个好价钱。但是如果大家都同时卖,那么股价一定会大幅下跌,跌得越厉害,大家自然亏得越厉害。

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如果大家都按兵不动,然后慢慢卖,股价可以跌得慢一点,这样每个人可能都会亏损,但是总体亏损一定是最小的;

如果大家都抢着卖,股价一定会一泻千里,那么每个人都会卖在低点,这样的总体亏损是最大的。

而如果大家当中出现了叛徒……那么他的亏损是最小的,但其他人就会惨不忍睹。

而叛徒,在华尔街上并不少见。

在电影《商海通牒》(《Margin Call》)中,大老板约翰道出了华尔街的生存之道:出手快、脑子好、会耍赖,你总得占一个。



高盛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三项全能。在瑞信提议大家按兵不动的时候,高盛代表的短信已经发送给同事了:赶紧卖!全卖了[1]!

星期五上午,高盛开始卖出比尔的持仓,大摩紧随其后。其他银行见状之后马上也开始卖出[17]……

于是,比尔的几大持仓股都开始了大跳水,包括但不限于:ViacomCBS,Discovery, 高途教育(GOTU),百度(BIDU),腾讯音乐(TME),唯品会(VIPS)以及爱奇艺(IQ)[5]。



Archegos持仓股股价[6]

最终,这场叛徒,哦不,抢跑比赛的结果是[12]:

高盛因为三项全能而全身而退,没有产生任何损失;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因为仓位轻,而且跑得快,所以也没有产生任何损失;

三菱(Mitsubishi UFJ)、瑞银(UBS)、大摩和野村(Nomura)各自亏了2.7亿、8.6亿、9.1亿和23亿美元;

而高风亮节的瑞信,亏损了55亿美元。

最先抢跑的叛徒却赢了最后的比赛,这似乎有点难以接受。然而,现实即是如此。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你是客户的话,你会选择高盛还是瑞信?答案不言而喻。

既能借钱给你,又能全身而退,这场惨烈的踩踏怎么看都像是高盛的一则软广告。

到此为止,华尔街有头有脸的投行们,像走T台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出来溜了一圈——穿着皇帝的新衣。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通(JP Morgan),也就是前面跟大摩一起负责ViacomCBS增发的小摩,因为考虑到比尔之前的不良记录,选择了远离风险,并没有借钱给比尔。

当然,洁身自好对小摩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如果嫖客们都知道八大胡同里有一家妓院卖艺不卖身的话,那么他们自然会减少光顾的次数。

注:八大胡同指旧北京的妓院集中地


4

隐形大象

“比尔是谁?”

这可能是Archegos爆仓之后,华尔街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了。

尽管比尔早早就成为了各投行大宗经纪部门(prime broker)的座上宾,但是在这个小圈子之外,比尔和他的Archegos都不为人所知。

这多多少少和比尔低调的行事风格有关,不过更多的,则是因为Archegos的注册性质以及投资工具。

Archegos的注册实体性质是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

家族办公室,顾名思义,就是打理家族事务的公司。它可以管理家族的任何事务,包括税收顾问、财富管理,也包括婚丧嫁娶,子女升学[13]。

由于监管和税收方面的宽松条件,家族办公室近年来成为了富豪们的标配。基本上你叫的上名字的富豪,都有这么一个家族办公室。

尽管一千个富豪有一千个家族办公室,但是大多数家族办公室都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财富管理,简单点说,就是投资,比如比尔的Archegos。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的规定,所有自主投资规模超过一亿美元的投资机构,在每个季度结束后都需要对自己的持仓情况进行披露,也就是13F表格[15]。

13F表格可以让你知道那些著名的投资机构在上个季度都进行了哪些交易,这也给很多长线投资者提供了抄作业的机会。

不过,根据SEC在2010年的最新规定,注册为家族办公室的实体,并不需要进行此类披露[14]。所以由始至终,谁都不知道Archegos的具体持仓情况。

这是Archegos的第一层隐身斗篷,而第二层隐身斗篷,就是它的投资工具——总收益互换合约(Total Return Swap, TRS)。

Swap,在英文里是互换的意思,在金融行业里,他还有一个更唬人的翻译——掉期。

掉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中,电影《大空头》主角的原型Michael Burry,就是利用另一种掉期,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大赚了一笔。

比尔使用的这种掉期,TRS,大致可以理解为:比尔给投行一定的手续费和保证金,投行去买股票,然后把股票收益给比尔。

TRS可以让比尔在不持有股票的情况下,以高倍杠杆享受股票的高额收益。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股票一直在上涨;否则,你就会收到margin call,正如前文所叙述的那样。

TRS的特点可以让比尔免于SEC的另一项披露要求:当你在某公司持股超过5%的时候,你需要填写13D表格告诉大家。中国证监会也有类似的要求,叫做举牌。

Archegos并不实际持有那些股票,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股东名单上,也就不需要填写13D表格。

至此,身披两层隐身斗篷的Archegos就从大家的视野里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它买了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它买了多少。

这只隐形大象在华尔街的滋润下越长越大,直到3月26日,砰的一声,瞬间消失了。


5

辛德瑞拉

1964年,比尔出生在一个虔诚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牧师,母亲是传教士。

18岁的时候,比尔跟随父母从韩国移居到美国生活。然而几个月以后,比尔的父亲就突然离世了。这让比尔一家陷入了困难,比尔的母亲不得不撑起整个家庭[19][20]。

“我在一个牧师家庭里长大,那时候我们很穷。”——比尔[5]

尽管生活很拮据,比尔仍然在母亲的坚持下完成了学业。本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毕业之后,比尔在卡耐基梅龙大学(Carnegie Mellon)取得了MBA,然后像其他同学一样,前往华尔街淘金。

在两份平凡的证券公司销售工作之后,比尔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1996年,比尔被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招致麾下,成为了老虎基金(Tiger Management)的一名分析师。

“他是我们遇到的最好的销售,他为我们打开了韩国的大门,在那之后我们很快就雇佣了他。”——罗伯逊[24]

90年代的老虎基金可谓炙手可热,资金规模一度达到220亿美元,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22]。不过好景不长,在2000年的时候,因为业绩下滑严重,罗伯逊不得不将老虎基金清盘[23]。

不过比尔并未因此失业,作为罗伯逊的得意门生,他得到了前老板2500万美元的支持,创办了自己的基金,老虎亚洲(Tiger Asia Management)[24]。

比尔并不是唯一得到支持的人,很多老虎基金的前员工都在罗伯逊的支持下创办了自己的基金,比较著名的还有创办了老虎环球(Tiger Global)的Chase Coleman。

他们在业内还有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小老虎(Tiger Cubs)。

比尔无疑是小老虎中的佼佼虎,老虎亚洲在巅峰时期的规模一度达到100亿美元[5]。

不过比尔在延续恩师投资能力的同时,也延续了恩师的命运。

2012年,老虎亚洲被控在香港进行内幕交易,比尔受到了SEC和香港证监会(SFC)的严厉处罚:巨额罚款,禁入香港市场以及禁止从事财富管理业务[25][26][27]。

这也是为什么高盛和小摩在一开始并不愿意跟比尔做生意的原因,当然,最后高盛没忍住。

同年,比尔关闭了老虎亚洲基金,因为他不能再替其他人投资了。

不过SEC并没有禁止比尔用自己的钱进行投资,所以紧接着,家族办公室Archegos诞生了。

Archegos用了八年的时间,将净资产规模翻了100倍,从2亿美元增长到了200亿美元。

然而在第九个年头,Archegos终究没能逃过命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

《灰姑娘》原著里,女主角辛德瑞拉(Cinderella)最终变成了王妃,与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而比尔版本的辛德瑞拉,命运更加曲折一些,在王妃和灰姑娘之间反复横跳。


6

听上帝的

在华尔街里,比尔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赌徒:他使用高倍杠杆、投资风格激进,甚至不惜利用内幕消息获利。

而在华尔街之外,他却完全是另外一副面孔:讲话慢慢悠悠且不失幽默,住在普通的中产街区,开着韩国现代SUV,吃着7美元的三明治[16][31]。

如果在街上碰到比尔,你很难想象他是一个亿万富翁,你只会觉得他像岳云鹏。

“坦白讲,我没办法过得很寒酸,但是我已经非常朴素了。”——比尔[5]

和父母一样,比尔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上帝坚定的信仰让他屡次从失败中恢复元气。他相信自己可以在圣经中找到答案。

在比尔为数不多的影像资料之中,教会活动占了绝大多数。他一直致力于推广公开诵读圣经的活动,还花重金聘请了各国最好的演员来制作各种语言的有声版圣经[28][31]。

比尔的慈善基金会Grace & Mercy Foundation成立于2006年,至今已经捐赠了近8000万美元。其中的大部分都捐给了基督教相关的机构,还有一小部分用于安顿从朝鲜逃难到韩国的难民[29]。

对于他的投资事业,比尔坚定地认为这是在遵照上帝的旨意:让那些真正造福人类的公司体现其价值[3]。

持有相同观点的投资人不在少数,比如ARK基金的掌门人木头姐(Cathie Wood):

“这(投资)其实与我个人没多大关系,我只是在协助上帝把资本分配到最具创新和活力的领域。”——Cathie Wood[30]

巧合的是,比尔和木头姐的关系不错,也是ARK初创时期的种子投资人之一[5]。


直到去年以前,Archegos的持仓主要集中在美国的蓝筹股,包括著名的FAANG(Facebook,Amazon, Apple, Netflix and Google)。

“上帝喜欢google,因为google给大家提供了最好的信息服务。我们在其中也做了一点点贡献,让google的股价可以公允地体现它的价值。”——比尔[5]

从去年开始,比尔的重心逐渐转向了中概股[16]。

然而这次,他没能完成上帝的任务。

比尔爆仓之后,索罗斯冲了进去,抄底了部分中概股。然而没过多久,他老人家就悻悻而归了,走得时候破口大骂[34]。

三个月之后,木头姐清仓了几乎所有中概股,她也没有完成任务[32]。


7

尾声

Archegos爆仓之后就进入了破产清算的环节,比尔的债主们此刻都在排着长队等待着瓜分剩余的资产——如果还有的话。

这幅场景,仿佛一群流浪汉在反复翻找垃圾堆里的矿泉水瓶。

比尔则显得很平静,钱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况且,他现在仍然是一个亿万富翁。

瑞信,作为最大输家,发布了一份172页的剖析报告,在痛定思痛的同时,也不忘将矛头指向比尔,声称他们很有可能被Archegos“误导”了[16]。

这就又回到了华尔街的生存法则:如果你不能做到像高盛一样三项全能,那么至少你得学会甩锅。

这口锅当然不是比尔的。

关于比尔,无论是内幕交易的不良记录、高倍杠杆的使用,还是激进的投资风格,投行们心里都清清楚楚,然而这并未阻止它们满脸堆笑地褪去自己的衣服[33]。

如果一个嫖客最后无力支付嫖资,那么这口锅,应该属于最开始招呼他进来的老鸨。

2008年的次贷危机亦是如此,只不过那个时候,有很多个嫖客。而那家大妓院的破产,似乎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风险意识。

人们总希望金融机构们能够从危机中吸取教训,然而实际上,它们只擅长吸取高额的手续费。

全文完,请保护好眼睛,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阅读:《我有一箱烂苹果——次贷危机

欢迎关注公众号:后天在说



本文只供学习使用,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指导。如有亏损,不承担任何责任。


参考资料:

1. Bloomberg:Money Stuff: Archegos Appeared, Then Vanished

2. The Street:ViacomCBS Announces $3 Billion Secondary Offering

3. GNM KR:Faith & Work _Bill Hwang (영어자막본)

4. Variety: Why ViacomCBS Stock Has Fallen 55% in One Week

5. Bloomberg: Bill Hwang Had $20 Billion, Then Lost It All in Two Days

6. Google Finance

7. Businesswire: ViacomCBS Announces Offerings of Class B Common Stock and Mandatory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8. miit.gov.cn/jgsj/zfs/gz

9. The New York Times:He Built a $10 Billion Investment Firm. It Fell Apart in Days.

10. CNBC: Morgan Stanley and Goldman Sachs’ roles in volatility of ViacomCBS raise questions

11. Bloomberg: Credit Suisse Bid for Tidy Archegos Fix Ends With Banks Brawling

12. Fortune:Here’s how much the big banks have lost so far from the Archegos collapse

13. Bloomberg: How New Wealth, Few Rules Fuel Family Office Boom

14. Forbes:The Firm Behind The $30 Billion Firesale Shaking Financial Markets Disclosed Almost Nothing Antoine Gara

15. SEC: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Form 13F

16. Bloomberg: The Man Who Lost $20 Billion in Two Days Is Lying Low in New Jersey

17. The Wallstreet Journal: Goldman, Morgan Stanley Limit Losses With Fast Sale of Archegos Assets

18. Financial Times: ‘He never struck me as a big risk-taker’: Bill Hwang’s big bet blows up

19. 第一财经:爆仓大闹华尔街!韩国大佬“比尔黄”究竟何许人也?

20. Public Reading of Scripture - Peter Ahn & Bill Hwang | November 11, 2019

21. Communal Reading of Scripture | Bill Hwang

22. Bloomberg:The Hedge Funds: The Rich Get a Little Richer

23. CNNMoney: Tiger Management closes

24. Bloomberg: Once High-Flying Tiger Cub Stumbles Again on Leveraged Bets

25. SEC:Hedge Fund Manager to Pay $44 Million for Illegal Trading in Chinese Bank Stocks

26. SCMP:Five-year ban sought in Tiger Asia insider trading case

27. Bloomberg: Hwang’s Insider-Trading Shackles Were Loosened by SEC Last April

28. Metro Community Church: Public Reading of Scripture - Peter Ahn & Bill Hwang | November 11, 2019

29. Forbes: Archegos Capital’s Bill Hwang Put $590 Million In His Charitable Foundation. Here's Where It Went.

30. Financial Times: Cathie Wood: a tech investor doing God’s work

31. Hawaian Islands Ministries: HIM 2018 Clips: Q & A with Bill Hwang (EDITED)

32. Bloomberg: Cathie Wood Sells China Tech Stocks, Warning of Valuation Reset

33. How Bill Hwang got back into banks’ good books — then blew them up

34. 这个来源不能放,不过你可以自己查查



user avatar   jie-pan-xia-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旅行者1号,快要飞出太阳系了,上面有地球的坐标。

———————————————————————————————————————————

151028再次更正。感谢 @captainzzboy 以及 @崔震 的查证和指教。

上面是原答案,但它并不准确的。

在此,郑重的向各位点赞的朋友道歉,本人才疏学浅,竟然搞混了如此重要的事实。原本只是想吐个槽,没太重视,没想到赞的太多,实在不得不取消匿名,以表认错决心,在此修改答案,以免祸害更多的人。

求大家原谅我!


以下是更正:


旅行者1号是目前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但不是首个携带地球的坐标的飞行器,除了坐标之外,它还携带了一些地球文明的信息,比如音乐,和一些领导人的问候。

首次携带地球坐标的探测器是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曾经是离地球最远的探测器,但是在1998年被旅行者1号超越。

先驱者身上携有一块载有人类讯息的镀金铝板。倘若探测器被外星的高智慧生物捕获,这块镀金铝板将会向他们解释这艘探测器的来源。铝板上绘有一名男性及女性的图像,氢原子的自旋跃迁,以及太阳与地球在银河系里的位置。是这个样子的:

在板的左方绘有一个放射性的符号,上面的15条直线均由同一个地方放射出来。当中的14条在线有一列以二进制形式写上的数字,这表示了银河系中14颗脉冲星(中子星)的脉冲讯号周期。由于每一颗脉冲星的讯号周期会随时间而变化,所以外星人可以依据当时的脉冲周期,计算这个太空船的发射时间。线条的长度表示了那些脉冲星相对于太阳的距离。每段线条尾部的记号则表示了其交错于银河平面上的Z坐标。一旦外星人寻获这块板,可能从那里只看见当中几颗脉冲星而已。故标示14颗脉冲星之多,可以给予更多的坐标,即使只看见其中的几颗脉冲星,仍然可以透过三角测量的方法来计算这艘探测器的来源位置。至于第15条线则向右伸延到人类绘图之后,这条线表示了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相对距离。

所以,上面这些信息就是地球的坐标,先驱者探测器确实已经把地球的坐标带走了,只是,它们目前还没有走的比旅行者1号更远。

先驱者10号正以每年2.6个天文距离的速度飞离太阳系,最终目标是毕宿五(距地68光年),2003年,10号音讯全无,NASA放弃了追踪,先驱者10号飞行方向朝着银河系外围飞去,先驱者11号朝向银河系中心方向飞去。

旅行者1号携带的金质唱片带有同样的地球坐标,是这个样子的:



关于旅行者1号的位置,请参考我在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人类是否生活在电脑模拟出来的宇宙之中? - 接盘侠的回答

抱歉让关注的知友们费心查证,再次感谢大家的赞!


user avatar   ding-kai-59-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领导人在几乎是最后一刻都选择了克制,并且用强权压下了军队统领按下发射核武器的按钮,至今为止公认的人类最接近于全球性毁灭的一次。

双方将领哪怕一个人手滑了,我们就已经生活在核爆后世界了。

补充,另外一个答案让我信服:

就是“旅行者1号,快要飞出太阳系了,上面有地球的坐标。”

愿意参见《三体-黑暗森林》

再补充一点,看看我们曾经离核战争多么近:

1962年10月 27 日,古巴境内当天早晨,美国的两架 U- 2 侦察机遭到古巴地面炮火的攻击,其中一架被苏联人操纵的萨姆导弹击落,飞行员丧生。同日,在阿拉斯加上空飞行的一架美国

U-2飞机误入苏联楚科奇半岛领空,引来一批苏联战斗机的尾随监视。为防不测,携载空空核导弹的美军F- 102A 截击机也从阿拉斯加起飞。好在双方均未开火。

这一天,美国执行委员会整天都在开会商讨对策。鉴于又一架 U- 2 飞机被击落,愤怒的美国军方提议次日轰炸击落美机的萨姆导弹发射场,并要求在 29日实施 "312作战计划——对古巴进行大规模轰炸,7天后实施 "316作战计划——入侵古巴。同时美国的核弹头和常规部队都已经进入高度戒备阶段。同时,俄罗斯的境内和古巴境内的战略核弹头都已经进入备战阶段,随时可以发射。

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肯尼迪突然停了一下,说:要不这样,我们再派一架侦察机,要是再被击落,我们就打,那大家说好吧!就再派一架。

同时的赫鲁晓夫知道了这件事也吓出一身汗,说以后不许再这样了,但是覆水难收啊,如果美国就此开战,那大家都讨不了好,抱着一起死而已,正在他骑虎难下的时候指挥部发来消息说美国又派来一架飞机,赫鲁晓夫立刻下令各军保持克制,让他安全回去。

后续大家一看双方都有克制的意愿,才又回到谈判桌上来。

人类避免了全面毁灭。

————————10月27日感谢————————

不小心得了这么多大家的赞同,真心没想到能引起这么大共勉,没啥说的,只希望大家都能幸福的活在和平美好的世界里。

_______________10月31日编辑——————————

只是过去听的故事,抖个机灵居然得到这么多知友的赞同,有点受宠若惊。

这段时间也利用闲暇时间读了不少书,越读越是心惊,虽然说古巴这次算是近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可能有能力炸毁我们这个世界的事件,但是放眼世界,简直可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毁灭的边缘,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包括本题里其他知友说的很多的事情,比如:发射出去的卫星、某实验室里的病毒、能够自我复制、并且只需要自我倍数级复制13次就能毁灭地球资源的人工智能或者纳米机器人等等,这些都不是小说,而是我们的科学家一步一步孜孜不倦开发的科技。我不是反技术者,只希望人类能够理智的使用,并且给自己留条后路。

————————11月11日光棍节更新——————

谢谢…@

Stormguard

的补充

有一个故事,当时有一艘装载着核弹头鱼雷的苏联潜艇受到美国水面战舰的追踪,许多艇员请求发射核鱼雷,当时要发射核鱼雷需要得到艇上三名军衔最高的军官的共同同意才行,前两名军官都同意了,第三名军官不同意,也在不经意间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

有很多对我叙述的真相质疑的,当然我承认,当年的真相我也并不是全都知道,只是通过读各自书知道里面的一点细枝末节,当年是不是真的发生了什么更加惊悚的,甚至根本没这么精彩我也不知道,我只希望,世界真的不要这么多的“精彩”,毕竟我更希望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世界,我也只是一个希望能够安稳生活的人。

——-------------------------------------------12月25日,圣诞节更新——----------------------

一个多月没看,居然涨到4000+了。感谢大家。

为了再给大家点震撼,今天跟大家推荐一个刘慈欣的小说《白垩纪往事》。大致给大家介绍下剧情:

白垩纪的时候,蚂蚁和恐龙产生了协作,并且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各自的文明,并且双方都掌握了毁灭对方的技术,所以由于威慑而相安无事,但是恐龙文明自诩是地球霸主,蚂蚁文明也自诩能消灭恐龙,经过多次谈判都没有结果,蚂蚁文明发起了消灭恐龙的行动,等消灭恐龙以后,发现恐龙文明掌握的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失去控制,后来两个文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个变成了化石,一个变成了只能在地下打洞的低等生物。

喜马拉雅也可以听有声书。




     

相关话题

  为什么高度驯化的家畜,普遍存在白色毛色? 
  历史上有没有投日的抗日英雄? 
  朱元璋屠杀山东人有历史依据吗? 
  真实历史中曹丕是否有杀害过他的兄弟?没杀曹植的原因真的是因为七步成诗吗,还是有其他原因。 
  装备古代兵器的现代军队放在古代战场是什么水平? 
  如何用《尚书》的口吻翻译《圣经》? 
  《罗摩衍那》中的罗摩在历史上是哪国人? 
  从古至今为什么没人开秦始皇墓? 
  若当年是楚国统一了六国会是怎样? 
  如果轴心国成功阻止了当代定义的二战转折点的发生,是否意味着轴心国可以取得二战胜利?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看起来很假其实是真实的照片、人、事?
下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科学实验?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